CN212678554U - 一种保护套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保护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78554U
CN212678554U CN202021175908.3U CN202021175908U CN212678554U CN 212678554 U CN212678554 U CN 212678554U CN 202021175908 U CN202021175908 U CN 202021175908U CN 212678554 U CN212678554 U CN 2126785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ve
edge
cover
protective sleeve
supporting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7590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洪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7590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785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785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785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护套,包括保护套后盖和保护套后盖;其中,保护套后盖用于盖设于电子设备背离屏幕的一侧,保护套前盖的一侧与保护套后盖的一侧相连,且保护套前盖可由位于保护套后盖一侧以用于保护电子设备屏幕翻转至位于保护套后盖另一侧以用于支撑电子设备,从而满足电子设备的支撑使用需求。进一步地,保护套前盖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一端连接保护套后盖,第一部分的另一端与第二部分可转动连接,以使得保护套前盖翻转至保护套后盖另一侧时,第二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转动以在非支撑状态和支撑状态之间切换,其中支撑状态包括横屏支撑状态与竖屏支撑状态,以支撑电子设备处于横屏使用场景或者竖屏使用场景。

Description

一种保护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保护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护套。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绝大多数保护套只支持电子设备在横屏使用场景下的支撑,极少支持电子设备的横、竖屏使用场景下的支撑,从而使得平板的使用场景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保护套,可以在电子设备的横屏或者竖屏的使用场景下对电子设备进行支撑,从而满足电子设备在横、竖屏使用场景下的支撑需求。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保护套,包括:
保护套后盖,所述保护套后盖用于盖设于电子设备背离屏幕的一侧;
保护套前盖,所述保护套前盖的一侧与所述保护套后盖的一侧相连,且所述保护套前盖可由位于所述保护套后盖一侧以用于保护电子设备屏幕翻转至位于所述保护套后盖另一侧以用于支撑电子设备;
所述保护套前盖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一端连接所述保护套后盖,所述第一部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部分可转动连接,以使得所述保护套前盖翻转至所述保护套后盖另一侧时,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转动以在非支撑状态和支撑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支撑状态包括横屏支撑状态与竖屏支撑状态,所述第二部分包括主体部及弯折部,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第一部分,所述弯折部可转动连接所述主体部使得所述第二部分可在所述横屏支撑状态与所述竖屏支撑状态之间切换。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部分处于所述横屏支撑状态与所述竖屏支撑状态中的一个状态时,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弯折连接,且所述第一部分连接保护套后盖的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部分远离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边缘用于将所述保护套支撑在外部物体上;
在所述第二部分处于所述横屏支撑状态与所述竖屏支撑状态中的另外一个状态时,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弯折连接,且所述弯折部与所述主体部弯折连接,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弯折部的第三边缘及所述弯折部用于将所述保护套支撑在外部物体上;
所述保护套后盖包括与所述保护套前盖可转动连接的第四边缘及连接所述第四边缘且邻近所述第三边缘的第五边缘,在所述第二部分处于所述横屏支撑状态与所述竖屏支撑状态中的另外一个状态时,所述第三边缘、所述弯折部的一主体表面及所述第五边缘共同用于将所述保护套支撑在外部物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部分处于所述非支撑状态时,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均与所述保护套后盖磁吸贴合;
所述第二部分处于支撑状态时,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保护套后盖磁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弯折部与所述主体部之间形成有折痕,以使得所述弯折部与所述主体部在所述折痕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弯折部呈三角形,所述第三边缘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边缘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部分的与所述第二边缘连接的第六边缘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套前盖还包括转动连接件,所述转动连接件设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的转动连接处。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连接件包括转轴和至少两个个转动固定件,所述转轴可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固定件内,至少两个所述转动固定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固定件包括固定主体部以及形成在所述固定主体部上的多个连接孔,所述固定主体部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之间通过多个所述连接孔与紧固件的配合实现相对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套前盖还包括至少一个阻尼件,所述阻尼件套设在所述转轴上,且所述阻尼件位于所述转轴与所述转动固定件的转动连接处,用于限制所述转轴相对于所述转动固定件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阻尼件包括阻尼弹簧,所述阻尼弹簧的外周套设有软质圈;或,所述阻尼件为旋转阻尼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保护套,包括保护套后盖和保护套后盖;其中,保护套后盖用于盖设于电子设备背离屏幕的一侧,保护套前盖的一侧与保护套后盖的一侧相连,且保护套前盖可由位于保护套后盖一侧以用于保护电子设备屏幕翻转至位于保护套后盖另一侧以用于支撑电子设备,从而满足电子设备的支撑使用需求。进一步地,保护套前盖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一端连接保护套后盖,第一部分的另一端与第二部分可转动连接,以使得保护套前盖翻转至保护套后盖另一侧时,第二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转动以在非支撑状态和支撑状态之间切换,其中支撑状态包括横屏支撑状态与竖屏支撑状态,以支撑电子设备处于横屏使用场景或者竖屏使用场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套,其中,保护套前盖处于用于保护电子设备屏幕的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套,其中,保护套前盖翻转至位于保护套后盖另一侧时处于非支撑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套,其中,保护套前盖翻转至位于保护套后盖另一侧时处于与支撑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套处于竖屏支撑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套处于横屏支撑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套的转动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转动连接件的转轴、转动固定件、阻尼件装配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保护套后盖;11-第四边缘;12-第五边缘;
2-保护套前盖;21-第一部分;211-第一边缘;22-第二部分;221-主体部; 222-弯折部;223-第二边缘;224-第三边缘;225-折痕;23-转动连接件;231- 转轴;232-转动固定件;2321-固定主体部;2322-连接孔;24-阻尼件;
3-电子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保护套,包括:
保护套后盖1,保护套后盖1用于盖设于电子设备3背离屏幕的一侧,用于保护电子设备3远离电子设备3的屏幕一侧的后背壳体不受磨损。具体的,保护套后盖1与电子设备之间可以为套设连接,即保护套后盖1套设在电子设备3的外侧边缘,以将电子设备3的边缘以及远离屏幕的一侧安装于保护套后盖1中,用于起到防止磨损的作用。
保护套前盖2,保护套前盖2的一侧与保护套后盖1的一侧相连,且保护套前盖1可由位于保护套后盖2一侧以用于保护电子设备3屏幕翻转至位于保护套后盖2另一侧以用于支撑电子设备3。
具体参考图2a-图2c,图2a示意了保护套前盖2位于保护套后盖2一侧以用于保护电子设备3屏幕的结构示意图,此时,保护套前盖2位于保护套后盖1靠近电子设备3屏幕的一侧,保护套前盖2与电子设备3的屏幕贴合,从而在不使用电子设备3时通过保护套前盖2保护电子设备3的屏幕不受损伤。
图2b、图2c示意了保护套前盖1由位于保护套后盖2一侧以用于保护电子设备3屏幕翻转至位于保护套后盖2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并且,保护套前盖2包括第一部分21和第二部分22,第一部分21的一端连接保护套后盖1,第一部分21的另一端与第二部分22可转动连接,以使得保护套前盖2 翻转至保护套后盖1另一侧时,第二部分22相对于第一部分21转动以在非支撑状态和支撑状态之间切换,从而使得保护套前盖2可处于如图2b所示的非支撑状态或者如图2c所示的支撑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状态包括横屏支撑状态与竖屏支撑状态,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套既可以支撑电子设备3处于横屏的使用场景,也可以支撑电子设备3处于竖屏的使用场景。比如,在支撑状态为横屏支撑状态时第一部分21与第二部分22的横截面分别为面积一致的矩形形状,此时,第一部分21与第二部分22之间弯折连接形成夹角,比如可以为30度-150度之间,具体根据支撑电子设备时电子设备与人体眼部所成的夹角而定。并且第一部分21与第二部分22的较长的边缘抵靠在类似桌面等外部物体上。而当支撑状态为竖屏支撑状态时,此时,第一部分21与第二部分22之间弯折连接形成夹角,比如可以为30度-150度之间,具体根据支撑电子设备时电子设备与人体眼部所成的夹角而定。并且第一部分21与第二部分22的较短的边缘抵靠在类似桌面等外部物体上。
具体的,如图1所示,第二部分22包括主体部221及弯折部222,主体部221连接第一部分21,弯折部222可转动连接主体部221使得第二部分22 可在横屏支撑状态与竖屏支撑状态之间切换,以支撑电子设备3处于横屏的使用场景,或处于竖屏的使用场景。
比如,如图4所示,当需要支撑电子设3备处于横屏时,此时仅需要第二部分22相对于第一部分21转动,使得第一部分21与第二部分22之间具有夹角,第一部分21与第二部分22之间构成支撑结构用于支撑电子设备3。
如图3所示,当需要支撑电子设备3处于竖屏使用场景时,此时需要第二部分22相对于第一部分21转动,使得第一部分21与第二部分22之间具有夹角,第一部分21与第二部分22之间构成支撑结构用于支撑电子设备3 以外,由于电子设备3处于竖屏时,其竖向的延伸长度较大,为使得对电子设备3的支撑更为可靠,可以将弯折部222相对于主体部221弯折使得弯折部222与主体部221之间具有夹角,使得主体部221与弯折部222之间也构成支撑结构用于加强对于电子设备3的支撑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套前盖2与保护套后盖1可以为整片材料制成的,其制作材料为柔性的,比如可以为软质橡胶或者皮质材料,并且保护套前盖 2的一侧与保护套后盖1的一侧通过其自身的柔性材质实现柔性相连,以允许保护套前盖2可由位于保护套后盖2一侧以用于保护电子设备3屏幕翻转至位于保护套后盖2另一侧。在其他实施例中,保护套前盖2与保护套后盖 1可以为独立的两片柔性材料制成的,然后采用拼接的方式将保护套前盖2与保护套后盖1连接成一体。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第二部分22处于横屏支撑状态与竖屏支撑状态中的一个状态时,比如处于如图3所示的竖屏支撑状态时,第二部分22 与第一部分21弯折连接,以在第一部分21与第二部分22之间形成夹角,用于使得第一部分21与第二部分22构成支撑结构以支撑电子设备3,且第一部分21远离第二部分22的第一边缘211与第二部分22远离第一部分21的第二边缘223用于将保护套支撑在外部物体上,即第一部分22通过第一边缘 211抵靠在类似桌面等外部物体上,第二部分22通过第二边缘223抵靠在类似桌面等的外部物体上,第一部分21与第二部分22之间构成支撑结构用于支撑电子设备。
在第二部分22处于横屏支撑状态与竖屏支撑状态中的另外一个状态时,比如处于如图4所示的横屏状态时,第二部分22与第一部分21弯折连接,以在第一部分21与第二部分22之间形成夹角,用于使得第一部分21与第二部分22构成支撑结构以支撑电子设备3,且弯折部222与主体部221弯折连接,以在主体部221与弯折部222之间也构成支撑结构用于加强对于电子设备3的支撑可靠性,且主体部221连接弯折部222的第三边缘224及弯折部222用于将保护套支撑在类似桌面等外部物体上,即主体部221通过第三边缘224抵靠在类似桌面等外部物体上。
具体的,第三边缘224位于与第二边缘223相邻的两侧边缘中靠近第一边缘221的一侧边缘,即使得第一边缘211、第二边缘223抵接外部物体时,电子设备处于横屏支撑状态,而第一边缘211、第三边缘224抵接外部物体时,电子设备处于竖屏支撑状态。因此,为使得第一边缘211和第三边缘224 可以同时抵接外部物体形成支撑结构,因此,第三边缘224形成于第二部分 22上的第二边缘223的两侧边缘中靠近第一边缘211的这一侧边缘,即如图 1所示的与第二边缘223相邻的两侧边缘中的下方的边缘。
如图3所示,更具体的,保护套后盖1包括与保护套前盖2可转动连接的第四边缘11及连接第四边缘11且邻近第三边缘224的第五边缘12,在第二部分22处于横屏支撑状态与竖屏支撑状态中的另外一个状态时,第三边 224缘、弯折部225的一主体表面及第五边缘12共同用于将保护套支撑在外部物体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部分22处于非支撑状态时,此时第一部分21和第二部分22之间贴合,且均位于电子设备3背离屏幕的一端,以允许用户操作屏幕,此时,为避免第一部分21、第二部分22与保护套后盖1之间不贴合导致保护套整体结构松散影响用户使用,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二部分22、第一部分21均与保护套后盖1磁吸贴合,从而使得第一部分21、第二部分22 与保护套后盖1之间贴合为一个整体,防止第一部分21、第二部分22与保护套后盖1之间相对松散,导致用户使用感较差。而第二部分22处于支撑状态时,此时需要第二部分22相对于第一部分21可转动以与第一部分21之间形成支撑结构,因此,此时仅需第一部分21与保护套后盖1磁吸贴合即可。
具体的,对于磁吸贴合的实现方式,可以为在第一部分21、第二部分 22与保护套后盖1的盖体内部设置磁吸件,比如磁铁等,使得第一部分21、第二部分22与保护套后盖1之间具有磁吸力。
如图1所示,对于弯折部222与主体部221之间的弯折连接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为,弯折部222与主体部221之间形成有折痕225,以使得弯折部222与主体部221在折痕225处连接,折痕225具体可以为通过机械压制而成的压痕或者压纹等,使得弯折部222与主体部221之间容易弯折连接。或者,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转动连接的方式使得弯折部222与主体部221之间弯折连接,比如,铰链连接或者环形卡扣连接等。本实施例对于弯折部222与主体部221的弯折连接方式仅作上述示例,具体根据实际需要,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3所示,弯折部222呈三角形,使得弯折部222形成的支撑结构更为稳固。第三边缘224的一端与第二边缘223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部分22 的与第二边缘223连接的第六边缘226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保护套前盖2包括转动连接件23,转动连接件 23设于第一部分与21第二部分22的转动连接处,用于允许第二部分22通过转动连接件23相对于第一部分21可转动以处于支撑状态或者非支撑状态。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转动连接件23包括转轴231 和至少两个转动固定件232,转轴231可转动连接在转动固定件232内,转动固定件232分别与第一部分21和第二部分22连接,即两个转动固定件232 分别固定在第一部分21和第二部分22上,用于分别连接第一部分21与第二部分22,同时转轴231转动连接在转动固定件232内,使得第一部分21与第二部分22之间可转动连接。
另外,转动固定件232可以为如图5所示的4个,即两个转动固定件232 分别与第一部分21连接,另两个转动固定件232分别与第二部分22连接,以使得第一部分21与第二部分22之间的连接更为平稳。转动连接件232的数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转动固定件232包括固定主体部2321以及形成在固定主体 2321部上的多个连接孔2322,固定主体部2321与第一部分1、第二部分22 之间通过多个连接孔2322与紧固件的配合实现相对固定,具体的,可以如图 5所示,每个转动固定件232包括固定主体部2321,以及形成在固定主体部 2321上的4个连接孔2322,紧固件比如为螺钉等贯穿在连接孔2322内,以将固定主体部2321分别连接在对应的第一部分21和第二部分22上。
进一步地,保护套前盖2还包括至少一个阻尼件24,阻尼件24套设在转轴231上,且阻尼件24位于转轴231与转动固定件232的转动连接处,用于限制转轴231相对于转动固定件232转动,即当第二部分22相对于第一部分21转动至预设位置后,此时,可以通过阻尼件24固定第二部分22不会再相对于第一部分21转动,阻尼件24可以设置有1个,也可以为如图5所示设置有2个,分设在转轴231的两端,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本实施例对阻尼件24的数目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中,具体参考图6,阻尼件24包括阻尼弹簧,阻尼弹簧的外周套设有软质圈,通过转轴231与阻尼弹簧之间的摩擦力,以及阻尼弹簧与软质圈之间的摩擦力使得转轴231不再相对于转动固定件232转动。软质圈比如可以为橡胶圈或者硅胶圈等。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阻尼件24也可以为旋转阻尼器,旋转阻尼器套设在转轴231的外周,用于限制转轴231相对于转动固定件232转动,旋转阻尼器具体可以选用相关技术中常用的型号,本实施例对其不做型号示例。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保护套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套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护套后盖,所述保护套后盖用于盖设于电子设备背离屏幕的一侧;
保护套前盖,所述保护套前盖的一侧与所述保护套后盖的一侧相连,且所述保护套前盖可由位于所述保护套后盖一侧以用于保护电子设备屏幕翻转至位于所述保护套后盖另一侧以用于支撑电子设备;
所述保护套前盖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一端连接所述保护套后盖,所述第一部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部分可转动连接,以使得所述保护套前盖翻转至所述保护套后盖另一侧时,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转动以在非支撑状态和支撑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支撑状态包括横屏支撑状态与竖屏支撑状态,所述第二部分包括主体部及弯折部,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第一部分,所述弯折部可转动连接所述主体部使得所述第二部分可在所述横屏支撑状态与所述竖屏支撑状态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部分处于所述横屏支撑状态与所述竖屏支撑状态中的一个状态时,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弯折连接,且所述第一部分连接所述保护套后盖的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部分远离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边缘用于将所述保护套支撑在外部物体上;
在所述第二部分处于所述横屏支撑状态与所述竖屏支撑状态中的另外一个状态时,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弯折连接,且所述弯折部与所述主体部弯折连接,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弯折部的第三边缘及所述弯折部用于将所述保护套支撑在外部物体上;
所述保护套后盖包括与所述保护套前盖可转动连接的第四边缘及连接所述第四边缘且邻近所述第三边缘的第五边缘,在所述第二部分处于所述横屏支撑状态与所述竖屏支撑状态中的另外一个状态时,所述第三边缘、所述弯折部的一主体表面及所述第五边缘共同用于将所述保护套支撑在外部物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处于所述非支撑状态时,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均与所述保护套后盖磁吸贴合;
所述第二部分处于支撑状态时,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保护套后盖磁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折部与所述主体部之间形成有折痕,以使得所述弯折部与所述主体部在所述折痕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至3任一项所述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折部呈三角形,所述第三边缘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边缘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部分的与所述第二边缘连接的第六边缘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前盖还包括转动连接件,所述转动连接件设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的转动连接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件包括转轴和至少两个转动固定件,所述转轴可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固定件内,至少两个所述转动固定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固定件包括固定主体部以及形成在所述固定主体部上的多个连接孔,所述固定主体部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之间通过多个所述连接孔与紧固件的配合实现相对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前盖还包括至少一个阻尼件,所述阻尼件套设在所述转轴上,且所述阻尼件位于所述转轴与所述转动固定件的转动连接处,用于限制所述转轴相对于所述转动固定件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件包括阻尼弹簧,所述阻尼弹簧的外周套设有软质圈;或,所述阻尼件为旋转阻尼器。
CN202021175908.3U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保护套 Active CN2126785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75908.3U CN212678554U (zh)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保护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75908.3U CN212678554U (zh)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保护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78554U true CN212678554U (zh) 2021-03-12

Family

ID=74894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75908.3U Active CN212678554U (zh)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保护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785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09391A1 (zh) * 2021-12-13 2023-06-2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保护套和电子设备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09391A1 (zh) * 2021-12-13 2023-06-2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保护套和电子设备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45078B1 (en) Flexible keyboard accessory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EP3207438B1 (en)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having a flexible hinge structure
CN105516411B (zh) 可折叠的移动终端
TWI273819B (en) Dual-axis hinge
CN107277197B (zh) 铰链结构及移动终端
US7155781B2 (en) Electronic instrument
CN209373472U (zh) 电子装置
CN111147630A (zh) 折叠屏设备
US7974662B2 (en) Detachable connection mechanism
CN105900037A (zh) 具有柔性显示器的电子设备
CN212678554U (zh) 一种保护套
CN109819611B (zh) 折叠式移动终端
CN105164600A (zh) 可调整的显示器壳体组件
US20110134534A1 (en) Visor for a portable computer
EP352196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20020128053A1 (en) Mobile terminal
CN107450664B (zh) 盖体组件
TWM488760U (zh) 擴充底座
CN101557693A (zh) 旋转装置及使用该旋转装置的手机和电子设备
CN112449523A (zh) 可折叠壳体组件及可折叠设备
CN207665026U (zh) 折叠支架及无线充电支架
EP3975530A1 (en)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213367882U (zh) 手机壳
CN104918430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0244220U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