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71126U - 一种清水混凝土外墙脚手架支设构造及脚手架支设体系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清水混凝土外墙脚手架支设构造及脚手架支设体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71126U
CN212671126U CN202021044683.8U CN202021044683U CN212671126U CN 212671126 U CN212671126 U CN 212671126U CN 202021044683 U CN202021044683 U CN 202021044683U CN 212671126 U CN212671126 U CN 2126711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affold
wall
steel pipe
concrete outer
slope pro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4468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斌
辛海京
李亨通
张东
李健男
黄亮
吕小龙
尤秀秀
唐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Divison Group Huajiang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Divison Group Huajia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Divison Group Huajiang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4468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711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711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711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清水混凝土外墙脚手架支设构造及脚手架支设体系,体系包括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部分包括脚手架、外墙和对拉螺杆,对拉螺杆外侧与脚手架钢管通过十字连接件固接,十字连接件包括钢管扣和限位螺母,钢管扣的一个扣与对拉螺栓通过限位螺母固连,另一扣与钢管连接,限位螺母内侧端穿过清水混凝土外墙后通过木方、钢管组及山型卡固连。地下部分脚手架设于普通外墙和护坡桩之间,其上固定安装水平撑杆,水平撑杆两侧端分别设垫木顶紧在普通混凝土外墙和护坡桩上有。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针对地上、下不同墙体结构分别设计脚手架支设方式,巧妙利用山形卡和对拉螺栓解决了脚手架拉结问题,确保脚手架拉结牢固,降低了成本,值得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清水混凝土外墙脚手架支设构造及脚手架支设体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脚手架支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清水混凝土外墙脚手架支设构造及脚手架支设体系。
背景技术
传统外墙面搭设脚手架,通常脚手架高度较低时通常采用抛撑,抛撑高度≤6米;当脚手架高度>50米时,通常采用2步3跨;当脚手架高度≤50米时,通常采用3步3跨的方式与建筑物外墙面进行拉结,防止架体向内侧或向外部发生倾覆,但对于清水混凝土,由于外墙面不允许有架子管穿过,或者清水混凝土没有外墙或者外墙距离过远,外脚手架该如何进行拉结才能确保架体不发生失稳。对于地上地下采用不同墙体的大跨度异形结构,穿墙操作要求比较严格,脚手架的牢固搭设问题更为突出。此外,外脚手架不能与内部楼板支撑架体进行拉结,这都给外脚手架搭设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水混凝土外墙脚手架支设构造及脚手架支设体系,解决目前清水混凝土墙体不允许有架子管穿过、脚手架搭存在困难容易失稳的技术问题,以及地上地下大型构造墙体结构不同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清水混凝土外墙脚手架支设构造,包括脚手架和清水混凝土外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拉螺杆,所述对拉螺杆水平设置,其外侧端与脚手架钢管通过十字连接件固连,内侧端穿过清水混凝土外墙后通过固定组件固定,所述固定组件自内而外依次包括木方、钢管组、第一山型卡和固定螺母,所述钢管组竖向成对设于对拉螺杆两侧,所述第一山型卡套设在对拉螺杆端部,两翼卡固在钢管组上,通过外侧的固定螺母紧固,实现脚手架和清水混凝土外墙的固定。
其中,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十字连接件包括十字形的钢管扣、第二山型卡和限位螺母,所述脚手架的钢管卡固在钢管扣的一个扣中,所述对拉螺杆从钢管扣的另一个扣中穿出并依次套设第二山型卡和限位螺母进行固定。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对拉螺杆的外侧端与脚手架靠近墙体侧立杆通过十字连接件固连。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对拉螺杆的设置步距为600~800mm,纵距为600~800mm。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清水混凝土外墙的外侧也设置固定组件,与内侧的固定组件对称布置。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脚手架支设体系,包括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其中地上部分为上述的清水混凝土外墙脚手架支设构造;所述地下部分包括脚手架、普通混凝土外墙和护坡桩,所述脚手架设于普通混凝土外墙和护坡桩之间,其上固定安装水平撑杆,所述水平撑杆两侧端分别顶紧在普通混凝土外墙和护坡桩上。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水平撑杆与脚手架内外侧的立杆分别通过十字连接件固连。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水平撑杆两侧端与普通混凝土外墙和护坡桩之间设置有垫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护坡桩顶部设冠梁,所述冠梁顶面的水平撑杆与设于冠梁外侧的立杆固连。
更优选的,所述水平撑杆为与脚手架立杆和横杆规格相同的钢管;所述垫木与钢管的接触面中间凸起并嵌固于钢管内,另一侧面为平面抵在普通混凝土外墙和护坡桩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清水混凝土外墙脚手架支设构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脚手架支设体系的整体构造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地下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对拉螺杆与脚手架立杆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1-脚手架、1.1-立杆、1.2-横杆、2-清水混凝土外墙、3-对拉螺杆、4-十字连接件4.1-钢管扣、4.2-限位螺母、4.3-第二山型卡、5-固定组件、5.1-木方、5.2-钢管组、5.3-第一山型卡、5.4-固定螺母、6-普通混凝土外墙、7-护坡桩、8-水平撑杆、9-垫木、10-冠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工程从地下室底板处即搭设双排落地脚手架。根据工期节点要求,会议厅1至会议厅5工期紧张,因此5个会议厅先进行施工。地下室部分为一般混凝土结构,即地下室墙体为非清水墙体,基坑脚手架采用不穿墙拉接,即外脚手架小横杆一侧与地下室外墙接触部位加顶托的方法与墙体固定,小横杆另外一侧与护坡桩顶紧,如果没有护坡桩可采用加设斜撑方法固定。地上部分外脚手架连墙件与墙体拉结可采用φ16螺杆穿墙与山形卡对拉加固。
如图1,一种清水混凝土外墙脚手架支设构造,包括脚手架1和清水混凝土外墙2,落地式脚手架设计:包括立杆1.1和横杆1.2,为双排落地式脚手架,立杆纵距为1.4m、立杆横距为0.9m、立杆步距1.5m;脚手管距离外墙0.45m,脚手管距离端部为0.15m。
还包括对拉螺杆3,对拉螺杆3水平设置,其外侧端与脚手架1钢管通过十字连接件4固连,十字连接件4包括十字形的钢管扣4.1、限位螺母4.2和第二山型卡4.3,脚手架1的钢管卡固在钢管扣4.1的一个扣中,对拉螺杆3从钢管扣4.1的另一个扣中穿出并依次套设第二山型卡4.3和限位螺母4.2进行固定,第二山型卡4.3两翼卡在钢管扣4.1上进行限位,如图4所示,优选对拉螺杆3外侧端与靠近墙体侧的立杆1.1固连。内侧端穿过清水混凝土外墙2后通过固定组件5固定,固定组件自内而外依次包括木方5.1、钢管组5.2以及山型卡5.3,钢管组5.2竖向成对设于对拉螺杆3两侧,山型卡5.3套设在对拉螺杆3端部,两翼卡固在钢管组5.2上,实现脚手架1和清水混凝土外墙2的固定。对于1220×2440mm墙体尺寸,要求6个孔或8个孔。还可以在清水混凝土外墙2的外侧也设置固定组件5,与内侧的固定组件5对称布置。
如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脚手架支设体系,包括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其中地上部分为上述的清水混凝土外墙脚手架支设构造;地下部分包括脚手架1、普通混凝土外墙6和护坡桩7,脚手架1设于普通混凝土外墙6和护坡桩7之间,其上固定安装水平撑杆8,水平撑杆8两侧端分别顶紧在普通混凝土外墙6和护坡桩7上。水平撑杆8与脚手架1内外侧的立杆1.1分别通过钢管扣4.1固连。水平撑杆8两侧端与普通混凝土外墙6和护坡桩7之间设置有垫木9。护坡桩7顶部设冠梁10,冠梁10顶面的水平撑杆8与设于冠梁外侧的立杆固连。水平撑杆8为与脚手架1立杆1.1和横杆1.2规格相同的钢管;垫木9与钢管的接触面中间凸起并嵌固于钢管内,另一侧面为平面抵在普通混凝土外墙6和护坡桩7上。
此外,对于上部清水墙面,当清水混凝土墙体高度较小时,可采用抛撑进行连接(抛撑高度≤6米),确保外墙脚手架不失稳。当外墙脚手架高度>24米时,采用上述介绍的方法就不适用了。而且当上部清水混凝土跨度过大,中间没有墙体,只是两端有柱子时,而且柱子间距很大,可采用下面方法进行拉结固定。
对拉螺杆3的步距为600~800mm,纵距为600~800mm。本实施例中,施工建筑的东立面由于地下部分为非清水普通混凝土,外墙高度仅为6.5米,可采用加抛撑或加斜支撑确保架体稳定;东立面地上部分为清水混凝土,地上部分无外墙,可根据两步三跨,即3×4.2=12.6平方米进行等面积代换成一步六跨(超过现有规范《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的要求,属于创新设计),使架体与墙体抱柱、抱梁、梁里预埋钢管、拉结洞口拉结。
本实施例中,北立面地下室部分,架体采用抱柱连接,回填土到首层。首层为清水混凝土,地上部分有外墙,由于清水混凝土不允许架子管穿墙,首层外墙高度为4.4米(按6米考虑),可采用加抛撑或加斜支撑确保架体稳定。二层架体高度只有不到12米,外脚手架连墙件与墙体拉结可采用φ16螺杆穿墙与山形卡对拉加固。或采用一级钢HPB300 φ16穿墙对拉螺栓外侧与外脚手架进行焊接,穿墙对拉螺栓内侧仍采用山型卡固定连接。对于脚手管壁厚为2.75mm,主要焊接电流不宜过大,以免将脚手管焊透。脚手架体在二层悬挑楼梯外侧搭设,架体距离楼梯外侧为450mm,二层架体与结构柱抱接。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10)

1.一种清水混凝土外墙脚手架支设构造,包括脚手架(1)和清水混凝土外墙(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拉螺杆(3),所述对拉螺杆(3)水平设置,其外侧端与脚手架(1)钢管通过十字连接件(4)固连,内侧端穿过清水混凝土外墙(2)后通过固定组件(5)固定,所述固定组件自内而外依次包括木方(5.1)、钢管组(5.2)、第一山型卡(5.3)和固定螺母(5.4),所述钢管组(5.2)竖向成对设于对拉螺杆(3)两侧,所述第一山型卡(5.3)套设在对拉螺杆(3)端部,两翼卡固在钢管组(5.2)上,通过外侧的固定螺母(5.4)紧固,实现脚手架(1)和清水混凝土外墙(2)的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水混凝土外墙脚手架支设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连接件(4)包括十字形的钢管扣(4.1)、第二山型卡(4.3)和限位螺母(4.2),所述脚手架(1)的钢管卡固在钢管扣(4.1)的一个扣中,所述对拉螺杆(3)从钢管扣(4.1)的另一个扣中穿出并依次套设第二山型卡(4.3)和限位螺母(4.2)进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水混凝土外墙脚手架支设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拉螺杆(3)的外侧端与脚手架(1)靠近墙体侧立杆(1.1)通过十字连接件(4)固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水混凝土外墙脚手架支设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拉螺杆(3)的设置步距为600~800mm,纵距为600~8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水混凝土外墙脚手架支设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混凝土外墙(2)的外侧也设置固定组件(5),与内侧的固定组件(5)对应布置。
6.一种脚手架支设体系,包括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上部分为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清水混凝土外墙脚手架支设构造;所述地下部分包括脚手架(1)、普通混凝土外墙(6)和护坡桩(7),所述脚手架(1)设于普通混凝土外墙(6)和护坡桩(7)之间,其上固定安装水平撑杆(8),所述水平撑杆(8)两侧端分别顶紧在普通混凝土外墙(6)和护坡桩(7)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脚手架支设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撑杆(8)与脚手架(1)内外侧的立杆(1.1)分别通过十字形的钢管扣(4.1)固连。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脚手架支设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撑杆(8)两侧端与普通混凝土外墙(6)和护坡桩(7)之间设置有垫木(9)。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脚手架支设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坡桩(7)顶部设冠梁(10),所述冠梁(10)顶面的水平撑杆(8)与设于冠梁外侧的立杆固连。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脚手架支设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撑杆(8)为与立杆(1.1)、横杆(1.2)规格相同的钢管;所述垫木(9)与钢管的接触面中间凸起并嵌固于钢管内,另一侧面为平面抵在普通混凝土外墙(6)和护坡桩(7)上。
CN202021044683.8U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清水混凝土外墙脚手架支设构造及脚手架支设体系 Active CN2126711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44683.8U CN212671126U (zh)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清水混凝土外墙脚手架支设构造及脚手架支设体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44683.8U CN212671126U (zh)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清水混凝土外墙脚手架支设构造及脚手架支设体系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71126U true CN212671126U (zh) 2021-03-09

Family

ID=74822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44683.8U Active CN212671126U (zh)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清水混凝土外墙脚手架支设构造及脚手架支设体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711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22376U (zh) 一种文物建筑抢险加固装置
CN211257007U (zh) 一种用于建筑基坑施工的支护结构
CN111779248A (zh) 高支模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12507296U (zh) 高支模体系
CN113187232A (zh) —种地下室外墙预反拉排架单侧支模体系搭设施工方法
CN113137046A (zh) 一种锚固式工字钢悬挑架构件及施工方法
CN110735525B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自立钢管脚手架系统
CN212671126U (zh) 一种清水混凝土外墙脚手架支设构造及脚手架支设体系
CN210684727U (zh) 一种建筑安全支护结构
CN117306831A (zh) 一种盘扣式脚手架搭设方法
CN110318559B (zh) 一种文物建筑抢险加固装置及方法
CN213233482U (zh) 带有防水功能的深基坑支护结构
CN213038845U (zh) 一种支撑系统
CN210887229U (zh) 一种不规则基坑装配式钢支撑装置
CN111441365A (zh) 一种装配式高支座反拉型钢斜撑机构、体系及施工方法
CN214614158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地基
KR200392074Y1 (ko) 콘크리트구조물의 설치를 용이하게 하기 위하여 협소한작업공간에 설치되는 트러스동바리
CN213269751U (zh) 一种基于土钉墙边坡支护的基坑爬梯结构
CN220908667U (zh) 一种用于地下室拆除的支撑结构
CN219587326U (zh) 一种超高防护罩棚的抗倾覆支撑结构
CN216974099U (zh) 一种利用基坑支护搭设脚手架施工结构
CN214940315U (zh) 一种用于大型分段式沉井的悬挑架组
CN212506283U (zh) 斜撑结构
CN211775605U (zh) 基坑临边悬挑双排脚手架
CN211229426U (zh) 一种自立式钢管脚手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