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70462U - 一种生态型河道引截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态型河道引截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70462U
CN212670462U CN202021170910.1U CN202021170910U CN212670462U CN 212670462 U CN212670462 U CN 212670462U CN 202021170910 U CN202021170910 U CN 202021170910U CN 212670462 U CN212670462 U CN 2126704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cological
river
ditches
ditch
irrigation can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7091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艾志强
刘伟
马泽宇
焦军丽
罗跃辉
黄大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Institut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Institut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Institut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filed Critical Yunnan Institut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Priority to CN20202117091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704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704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704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型河道引截调系统,包括由河床和河床左右两侧的河岸组成的河道,河床上中间位置砌筑有第一生态沟渠,第一生态沟渠与河道源头开挖的蓄水潭相连通,河床的左右两侧靠近河岸位置分别开挖有第二生态沟渠和第三生态沟渠,第二生态沟渠和第三生态沟渠上开挖有生态洞,泵站的抽水管接至第二生态沟渠上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生态洞,以及第三生态沟渠上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生态洞,左右两侧所述的河岸上靠近河床一侧位置铺填有过滤石笼。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态型河道引截调系统,结构设置巧妙,且布局合理,利用生态洞的蓄水功能,在河道上均匀进行蓄水,同时利用泵站的输送功能,达到调的效果,使得河道位置附近始终保持有水。

Description

一种生态型河道引截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生态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生态型河道引截调系统。
背景技术
河流作为湖泊和水库的血管,其生态系统完整性对于河流本身及河库的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人类活动干扰,河道生态功能退化、污染物入河影响河道水质等问题已不容忽视。为保护河湖库等重要水生态系统,我国已在全国各地区广泛试点开展河道生态修复、农村水系综合整治等河流保护行动。目前河道治理的一般有三种思路:一是河道三面光建设保障河道行洪通畅;二是在河道两岸用格宾石笼护坡护岸,或钢板格桩护岸,并用卵石护河床,具有较好的消能防冲刷作用,也能为水生生物提供较好的栖息生境;三是在河流源头引清水入河,在村庄或农田聚集段建设生态沟渠截污纳污,末端设置调蓄系统回灌,该系统是当前具有前沿性和系统性的综合治理体系。
上述河道生态治理技术体系均存在缺陷:第一种河道三面光建设会阻断河流的连通性,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繁殖及河流生态;第二种格宾石笼护岸,卵石护河床能具有较好的但石材消耗量较大,枯期卵石裸露影响河道美观,且无法截留农田面源低污染水。第三种源头引清水入河,过程截污纳污、末端截留回灌的思路具有前沿性和系统性,但是在源头清水疏导、河道两岸建设生态沟渠,末端建设调蓄系统均会占用大量的农田或居民住宅,用地协调难度大,征地投资大;此外,该体系在汛期发挥的作用有限,在枯期由于在河岸截留来水,会加剧枯期河道断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型河道引截调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态型河道引截调系统,包括由河床和河床左右两侧的河岸组成的河道,所述河床上中间位置砌筑有第一生态沟渠,第一生态沟渠与河道源头开挖的蓄水潭相连通,河床的左右两侧靠近河岸位置分别开挖有第二生态沟渠和第三生态沟渠,第二生态沟渠和第三生态沟渠上开挖有生态洞,所述河岸上设有泵站,泵站的抽水管接至第二生态沟渠上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生态洞,以及第三生态沟渠上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生态洞,左右两侧所述的河岸上靠近河床一侧位置铺填有过滤石笼,过滤石笼远离河床一侧为河堤道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过滤石笼包括固定框,固定框上包有钢丝网,固定框内上部分为第一碎石层、第二碎石层和第三碎石层组成的级配碎石层,下部分为沙袋层,多级过滤可以充分保证入沟渠的水污染少,含砂含泥量小,避免河道淤积,保护河道生态环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生态沟渠的沟渠砖墙上每隔1m设有竖向的波浪槽,用于河流生物与植物的附着,从而利用植物对水流进行净化以及截污纳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生态沟渠为人工砌筑的混凝土沟渠,第二生态沟渠和第三生态沟渠为人为开挖的天然沟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生态洞在第二生态沟渠和第三生态沟渠上每隔100m进行设置,生态洞深1m长宽2m,生态洞作为储水作用,同时可以将水中泥沙等沉降在生态洞内作为净化用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抽水管上每隔200m安装出水阀,方便进行河岸景观洒水作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蓄水潭为开挖的大中小三个组成的三级蓄水深潭,在降雨充沛时进行雨水蓄积,从而满足旱季下游用水需求,同时蓄水潭也作为水生生物的栖息场所,有利于丰富河道生态环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河床上砌筑第一生态沟渠,来作为来水量小时期的流水通道,达到引的效果,解决现有的河道水量低时出现的水流流速缓慢、河床面积大蒸发量大加上河道渗漏问题,导致的河道基流难以保障,很容易出现断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开挖第二和第三生态沟渠以及生态洞,搭配沟渠内的水生植物,可以有效对流水中漂浮物、以及溶解物进行脏污拦截,从而达到截的效果,对水质进行净化,且不占用其他用地。
本实用新型中,利用生态洞的蓄水功能,在河道上均匀进行蓄水,同时利用泵站的输送功能,达到调的效果,使得河道位置附近始终保持有水,从而有利于河道生态环境的维持与保护,缓解枯水期河道缺水导致河岸植物植被枯黄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中,整个系统施工难度小,投资少,对河道的生态保护效果好,理念科学规范,非常具有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生态型河道引截调系统的俯视图。
图2为一种生态型河道引截调系统中过滤石笼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3为一种生态型河道引截调系统中沟渠砖墙的局部正视图。
图中:1、河岸;2、河床;3、蓄水潭;4、生态洞;5、过滤石笼;6、第二生态沟渠;7、抽水管;8、出水阀;9、泵站;10、第一生态沟渠;11、第三生态沟渠;12、河堤道路;13、固定框;14、钢丝网;15、第一碎石层;16、第二碎石层;17、第三碎石层;18、沙袋层;19、沟渠砖墙;20、波浪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3,一种生态型河道引截调系统,包括由河床2和河床2左右两侧的河岸1组成的河道,所述河床2上中间位置砌筑有第一生态沟渠10,第一生态沟渠10与河道源头开挖的蓄水潭3相连通,进行旱季输送水,蓄水潭3推荐开挖为大中小三个组成的三级蓄水深潭,在降雨充沛时进行雨水蓄积,从而满足旱季下游用水需求,同时蓄水潭3也作为水生生物的栖息场所,有利于丰富河道生态环境,河床2的左右两侧靠近河岸1位置分别开挖有第二生态沟渠6和第三生态沟渠11,第一生态沟渠10为人工砌筑的混凝土沟渠,作为旱季以及少雨季河道流水的输送,与传统依靠整个河道进行输送不同,流水与大气接触的面积小了,从而可以降低流水的自然蒸发量,有利于旱季节水,同时由于流水的面积受限,因此流水相比于在空旷的河道内,其流速更快,能够实现快速输水,同时也进一步降低水流蒸发量,相互促进之下,具有优点显著,第二生态沟渠6和第三生态沟渠11为人为开挖的天然沟渠,作为非混凝土沟渠,可以满足水生生物的自然栖息,从而达到丰富保护河流生态的作用;
所述第二生态沟渠6和第三生态沟渠11上每隔100m开挖有生态洞4,生态洞4深1m长宽2m,生态洞4作为储水作用,同时可以将水中泥沙等沉降在生态洞内作为净化用途,生态洞4也可以作为水生生物的栖息环境,所述河岸1上设有泵站9,泵站9的抽水管7接至第二生态沟渠6上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生态洞4,以及第三生态沟渠11上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生态洞4,用于将最后个生态洞4内的水抽至上游,再进行循环,从而维持沟渠的生态环境,抽水管7上每隔200m安装出水阀8,河岸1附近的作物以及植物从出水阀8出接水进行浇灌,方便进行河岸景观洒水作业;
左右两侧所述的河岸1上靠近河床2一侧位置铺填有过滤石笼5,过滤石笼5用于过滤河岸附近的农田径流和居民生活用水,降低入河水的脏污程度,保障河道生态环境,过滤石笼5远离河床2一侧为河堤道路12;
所述过滤石笼5包括固定框13,固定框13上包有钢丝网14,固定框13内上部分为第一碎石层15、第二碎石层16和第三碎石层17组成的级配碎石层,下部分为沙袋层18,进行过滤时,首先由最粗的第一碎石层15过滤,再经过较粗的第二碎石层16过滤,然后经过最细的第三碎石层17过滤,最后经过沙袋层18进行过滤,多级过滤可以充分保证入沟渠的水污染少,含砂含泥量小,避免河道淤积,保护河道生态环境;
所述第一生态沟渠10的沟渠砖墙19上每隔1m设有竖向的波浪槽20,用于河流生物与植物的附着,从而利用植物对水流进行净化以及截污纳污。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态型河道引截调系统,结构设置巧妙,且布局合理,在枯水期,将蓄水潭3内水抽至第一生态沟渠10内,使河道保持有适量的水来维持河道内的生态环境,河岸1两侧农田道路径流或生活水经地表流至过滤石笼5,过滤石笼5进行充分过滤,拦截漂浮物以及难溶杂质,从而净化水,净化后的水流至第二生态沟渠6或第三生态沟渠11中,由于生态洞4的设置,当前一个生态洞4蓄满水后,水溢至沟渠中进行输送,生态洞4可以在蓄水时进行沉降净化,从而进一步提升净化效果,当沟渠上的生态洞4蓄水不均衡,出现上游少,下游多时,利用泵站9将下游富庶的水抽至沟渠上游,从而进行再循环,维持沟渠内生态环境,解决了现有河道生态治理技术中的不足,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7)

1.一种生态型河道引截调系统,包括由河床(2)和河床(2)左右两侧的河岸(1)组成的河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河床(2)上中间位置砌筑有第一生态沟渠(10),第一生态沟渠(10)与河道源头开挖的蓄水潭(3)相连通,河床(2)的左右两侧靠近河岸(1)位置分别开挖有第二生态沟渠(6)和第三生态沟渠(11),第二生态沟渠(6)和第三生态沟渠(11)上开挖有生态洞(4),所述河岸(1)上设有泵站(9),泵站(9)的抽水管(7)接至第二生态沟渠(6)上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生态洞(4),以及第三生态沟渠(11)上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生态洞(4),左右两侧所述的河岸(1)上靠近河床(2)一侧位置铺填有过滤石笼(5),过滤石笼(5)远离河床(2)一侧为河堤道路(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型河道引截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石笼(5)包括固定框(13),固定框(13)上包有钢丝网(14),固定框(13)内上部分为第一碎石层(15)、第二碎石层(16)和第三碎石层(17)组成的级配碎石层,下部分为沙袋层(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型河道引截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态沟渠(10)的沟渠砖墙(19)上每隔1m设有竖向的波浪槽(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态型河道引截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态沟渠(10)为人工砌筑的混凝土沟渠,第二生态沟渠(6)和第三生态沟渠(11)为人为开挖的天然沟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型河道引截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洞(4)在第二生态沟渠(6)和第三生态沟渠(11)上每隔100m进行设置,生态洞(4)深1m长宽2m。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生态型河道引截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管(7)上每隔200m安装出水阀(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态型河道引截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潭(3)为开挖的大中小三个组成的三级蓄水深潭。
CN202021170910.1U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生态型河道引截调系统 Active CN2126704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70910.1U CN212670462U (zh)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生态型河道引截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70910.1U CN212670462U (zh)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生态型河道引截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70462U true CN212670462U (zh) 2021-03-09

Family

ID=74817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70910.1U Active CN212670462U (zh)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生态型河道引截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704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49844B (zh) 一种具有蓄排水装置的行道树树池
CN213390170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墙
CN103306294A (zh) 一种山间防止雨水冲刷水土流失的集雨净化系统
CN105220731A (zh) 一种新型山坡雨水收集系统及山洪、泥石流防治方法
CN105464050B (zh) 可再生填料-植物组合式沟渠-护坡氮磷生态拦截系统
CN102758417B (zh) 一种水土分离治水造田环保的方法及其水土分离结构
CN108612047B (zh) 一种河湖岸坡的生态修护结构
CN110862192B (zh) 一种保护水源地的生态防污与护坡方法
CN102926362B (zh) 一种农田排水的控污减排方法
CN203080471U (zh) 一种扇形多阶梯式生态缓冲型护岸系统
CN107347551B (zh) 一种干旱沙漠区游荡型河流生态护岸
CN213926103U (zh) 一种生态护坡
CN111379238B (zh) 发育侵蚀沟的沟头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761241B (zh) 城市河道生态提防
CN212670462U (zh) 一种生态型河道引截调系统
CN213358503U (zh)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自然型岸坡防护结构
CN213448664U (zh)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绿地系统
CN211057724U (zh) 一种应对水文变化的消落带生态护坡系统
CN114481940A (zh) 一种半干旱地区泄洪河道生态恢复系统
CN209428235U (zh) 一种河流湖泊径流污染梯级控制系统
CN112112172A (zh) 一种分段式拦截净水生态护坡系统
CN112252343A (zh) 一种兼具排水和景观绿化灌溉的边坡马道及其施工方法
CN113374026A (zh) 一种西南丘陵地区坡地路带沟雨水收集与再利用系统
CN219195796U (zh) 一种山区泥沙处理装置
CN217298792U (zh) 一种近自然型的河道生态缓冲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