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40020U - 一种可防止油墨废水气浮泥渣堵塞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防止油墨废水气浮泥渣堵塞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40020U
CN212640020U CN202020685327.8U CN202020685327U CN212640020U CN 212640020 U CN212640020 U CN 212640020U CN 202020685327 U CN202020685327 U CN 202020685327U CN 212640020 U CN212640020 U CN 2126400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air
valve
discharging
mu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8532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奚瑞锋
王壮宇
王文锋
吴冷西
储雪松
陈杏
彭彩霞
潘夏玲
郑志彬
李翔
房乐苗
陈春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ight Textile Industry & Architecture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ight Textile Industry & Architecture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ight Textile Industry & Architecture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ight Textile Industry & Architecture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8532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400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400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400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防止油墨废水气浮泥渣堵塞的装置,其包括一气浮池,气浮池内设有至少一个排放口;一排放机构,排放机构包括主干管和至少一条排放管,排放管分别与排放口和主干管相连通,排放管上设有排放阀,主干管上设有主干阀;一溶气机构,溶气机构包括溶气罐、溶气泵、溶气管、通气管和冲洗管,溶气管分别与溶气罐和气浮池相连通,通气管分别与溶气泵和溶气罐相连通,通气管上设有进口阀,冲洗管包括相对的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第一管口与通气管相接,且第一管口位于进口阀和溶气泵之间,第二管口与排放管相通,且第二管口位于排放阀远离排放口的一侧,冲洗管上设有冲洗阀。解决排泥管、排渣管堵塞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可防止油墨废水气浮泥渣堵塞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墨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防止油墨废水气浮泥渣堵塞的装置。
背景技术
油墨废水一直是国内众多环保工作者及管理部门关注的难题。此类废水成分复杂,色度大,有机物含量高,生物降解性很低,大多具有潜在毒性,是极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由于此类废水主要含有油类、COD等污染物,常规采用“气浮”工艺去除油类和部分悬浮物。
常规气浮装置是经加药反应后的污水进入气浮的混合区,与释放后的溶气水混合接触,使絮凝体粘附在细微气泡上,上浮形成浮渣,中下层清水经集水器流至清水池后,一部分回流作溶气水使用,剩余清水通过溢流口流出。部分絮体以污泥的形式,沉淀于底部,通过排泥方式排出系统。但在处理油墨废水等高粘度、高悬浮物和高浓度的工业废水时,普遍存在重力排泥、排渣不彻底,排泥管、排渣管结垢导致通量减少,排泥管、排渣管堵塞引起局部排泥短路等问题,最终导致浮渣、污泥无法外排,需停机疏通管道,对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油墨废水气浮泥渣堵塞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防止油墨废水气浮泥渣堵塞的装置,其包括一气浮池,所述气浮池内设有至少一个排放口;一排放机构,所述排放机构包括主干管和至少一条排放管,所述排放管分别与所述排放口和所述主干管相连通,所述排放管上设有排放阀,所述主干管上设有主干阀;一溶气机构,所述溶气机构包括溶气罐、溶气泵、溶气管、通气管和冲洗管,所述溶气管分别与所述溶气罐和所述气浮池相连通,所述通气管分别与所述溶气泵和所述溶气罐相连通,所述通气管上设有进口阀,所述冲洗管包括相对的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所述第一管口与所述通气管相接,且所述第一管口位于所述进口阀和所述溶气泵之间,所述第二管口与所述排放管相通,且所述第二管口位于所述排放阀远离所述排放口的一侧,所述冲洗管上设有冲洗阀。
进一步地,所述排放口包括排渣口和排泥口,所述排泥口位于所述气浮池的底部,所述排渣口位于所述排泥口上方,所述排放管包括排渣管和排泥管,所述排渣管与所述排渣口相连接,所述排泥管与所述排泥口相连接,所述排放阀包括排渣阀和排泥阀,所述排渣阀位于所述排渣管上,所述排泥阀位于所述排泥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管口与所述主干管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管口与所述排放管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气浮池设有刮泥机构,所述刮泥机构包括电机、刮板和至少一圈链条,所述刮板固定于所述链条上,所述电机带动所述链条传动,所述排渣口位于所述刮板的前进方向上。
进一步地,所述气浮池内设有排渣槽,所述排渣槽位于所述刮板的前进方向上,所述排渣口位于所述排渣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气浮池内设有两条上传动轴和两条下传动轴,所述链条套在所述上传动轴和所述下传动轴上,所述链条分为上半部和下半部,所述上半部分别与两个上传动轴相接触,所述下半部分别与两个下传动轴相接触,所述排渣口位于与所述上半部的前进方向上,所述排泥口位于所述下半部的前进方向上。
进一步地,所述刮板相对于所述链条的传动方向倾斜,且所述刮板朝所述链条的传动方向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溶气泵的出口压力在0.4~0.6MPa之间。
一种可防止油墨废水气浮泥渣堵塞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其包括,S01、关闭进口阀、排渣阀和排泥阀,打开主干阀和冲洗阀,打开溶气泵,将溶气泵出口压力调整到0.5MPa以上,等待溶气泵工作一段时间后,关闭溶气泵;S02、若清洗排渣管,则关闭主干阀、进口阀和排泥阀,打开排渣阀和冲洗阀,将溶气泵出口压力调整到0.5MPa以上;若清洗排泥管,则关闭主干阀、进口阀和排渣阀,打开排泥阀和冲洗阀,将溶气泵出口压力调整到0.5MPa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不新增额设备,不增加运行成本的前提下,解决排泥管、排渣管堵塞的问题,适用于油墨废水等高粘度、高悬浮物和高浓度的废水,具有使用范围广、排渣排泥效果好,防止排泥、排渣管堵塞,在气浮池排泥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内部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局部侧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防止油墨废水气浮泥渣堵塞的装置,其包括气浮池1、排放机构2和溶气机构3。所述气浮池1内设有四个排放口,其中包含一个排渣口14和三个排泥口15,所述排泥口15位于所述气浮池1的底部,所述排渣口14位于所述排泥口15上方。所述气浮池1内设有两条上传动轴11和两条下传动轴12,所述上传动轴11位于所述下传动轴12上方,所述上传动轴11和所述下传动轴12相互平行设置,且所述上传动轴11和所述下传动轴12皆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上传动轴11和所述下传动轴12沿气浮池1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排渣口14位于所述上传动轴11的一侧,所述排泥口15位于所述下传动轴12下方。
如图1-2所示,所述气浮池1设有刮泥机构4,所述刮泥机构4包括电机41、两圈链条42和多个刮板43,所述链条42套在所述上传动轴11和所述下传动轴12上,且所述上传动轴11的相对两端各有一条链条42,所述上传动轴11和所述下传动轴12的表面皆设有多个啮齿所述啮齿与所述链条42相啮合。所述电机41位于所述上传动轴11的上方,其中一个上传动轴11的一侧设有带动齿轮,所述电机41与所述带动齿轮之间连接有传动带,所述电机41通过所述传动带带动所述带动齿轮转动,所述上传动轴11随所述带动齿轮转动而转动,从而给所述链条42的传动提供动力,所述链条42带动所述下传动轴12转动。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气浮池1的长度在两个上传动轴11之间或者在两个下传动轴12之间增加若干个辅助的从动轴,所述从动轴皆与所述上传动轴11平行,且所述从动轴的表面皆与所述链条42啮合,所述从动轴可以支撑所述链条42,确保所述链条42平稳传动。
如图1-2所示,多个刮板43间隔分布在所述链条42上,所述刮板43为长条状,所述刮板43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上传动轴11的延伸方向相同,且每块刮板43与两条链条42相固定,所述刮板43位于所述链条42远离所述上传动轴11和所述下传动轴12的一侧。所述链条42分为上半部421、下半部422和过渡段423,所述上半部421和所述下半部422通过所述过渡段423相连接,所述上半部421和所述下半部422分别与两个下传动轴12相接触,由于在实际使用中,所述链条42是在不断传动中,所以所述上半部421、所述下半部422和所述过渡段423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如所述下半部422传动到上方则成为上半部421。
如图1-2所示,所述上半部421的前进方向上设有一个排渣槽13,所述排渣槽13用于收集泥渣。所述排渣口14位于所述排渣槽13内,且所述排渣槽13位于所述上半部421的前端,所述气浮池1在工作过程中,所述气浮池1内的液体液面一般会没过所述链条42但不超过位于所述上半部421的刮板43的顶端,且所述气浮池1内的液体液面一般会跟所述排渣槽13的上边缘平齐。当所述链条42传动时,位于所述上半部421上的刮板43随之移动,并将气浮池1内液体上的浮渣刮到排渣槽13内。所述排泥口15位于所述下半部422的前进方向上,当所述链条42传动时,位于所述下半部422上的刮板43随之移动,并将所述气浮池1池底的泥渣刮向所述排泥口15。所述刮泥机构4集清理浮渣和清扫泥渣于一体,所述刮板43通过所述链条42传动,运行到所述气浮池1上部时,能顺着水流方向将浮渣刮至排渣槽13,运行到气浮机下部时,能逆着水流方向将泥渣刮至排泥口15,可解决排泥不彻底、存在排放死角的问题,防止气浮池1内污泥板结、结块。
如图1-2所示,两个所述上传动轴11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确保在两个上传动轴11上的链条42能沿水平方向前进,从而让位于所述上半部421的刮板43能一直刮到液面的浮渣。两个所述下传动轴12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确保与两个下传动轴12连接的链条42能沿水平方向前进,所述链条42与所述气浮池1的池底之间的最小距离约等于所述刮板43远离所述链条42的端点与所述链条42之间的距离,从而让位于所述下半部422的刮板43能一直刮到所述气浮池1池底的泥渣。所述刮板43相对于所述链条42的传动方向倾斜,且所述刮板43朝所述链条42的传动方向倾斜,如此设置,确保刮板43顺利刮走浮渣或者泥渣,避免浮渣或者泥渣从所述刮板43的边缘流走。
如图1-3所示,所述排放机构2包括主干管21和两条排放管,两条排放管其中一条为排渣管22,另一条为排泥管23,所述排渣管22与所述排渣口14相连接,所述排泥管23包括一条总管231和三条支管232,每条支管232分别连接总管231和排泥口15,所述排放管上设有排放阀,所述排放阀包括排渣阀24和排泥阀25,所述排渣阀24位于所述支管232上,所述排泥阀25位于所述排泥管23上。所述主干管21、所述排渣管22和所述排泥管23通过一个三通接头连接在一起,所述主干管21上设有主干阀26,其中所述主干管21远离所述排渣管22的一端外接去污泥池,所述去污泥池用于处理所述气浮池1排出的泥渣和浮渣。
如图1-3所示,所述溶气机构3包括溶气罐31、溶气泵32、溶气管33、通气管34和冲洗管35,所述溶气管33分别与所述溶气罐31和所述气浮池1相连通,所述通气管34分别与所述溶气泵32和所述溶气罐31相连通,所述通气管34上设有进口阀36。当需要对所述气浮池1内气溶水时,侧打开所述进口阀36,所述溶气泵32与所述溶气罐31通气,所述溶气罐31通过所述溶气管33在所述气浮池1内产生气溶水。所述冲洗管35上设有冲洗阀37,所述冲洗管35包括第一管口351和第二管口352,所述第一管口351和所述第二管口352位于所述冲洗管35相对的两端,所述第一管口351与所述通气管34相接,且所述第一管口351位于所述进口阀36和所述溶气泵32之间,所述第二管口352与所述排放管相通,且所述第二管口352位于所述排放阀远离所述排放口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口352与所述排渣管22相连接,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口352可以与所述排泥管23相连接,或者跟所述主干管21相连接,当所述第二管口352与所述排泥管23相连接,所述第二管口352与所述排泥管23的连接处位于所述排泥阀25靠近所述主干管21的一侧,当所述第二管口352与所述主干管21相连接时,所述第二管口352与所述主干管21的连接处位于所述主干阀26靠近排泥管23的一侧。当需要使用溶气泵32清洗所述排泥管23、所述排渣管22或者所述主干管21时,所述溶气泵32的出口压力控制在0.4~0.6MPa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溶气泵32的出口压力选在在0.5MPa,确保所述溶气泵32能提供足够的气压冲走残留的浮渣或者泥渣,又不会对管道造成损害。
如图1-3所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关闭所述进口阀36、所述排渣阀24、所述排泥阀25,打开所述主干阀26、所述冲洗阀37,所述溶气泵32往所述冲洗管35输入高压气体,高压气体再流向所述主干管21,将所述主干管21内的结垢冲到所述去污泥池,可对所述主干管21进行冲洗。通过关闭所述主干阀26、所述进口阀36和所述排泥阀25,打开所述排渣阀24和所述冲洗阀37,所述溶气泵32往所述冲洗管35输入高压气体,高压气体再流向所述排渣管22,将所述主干管21内的结垢冲到所述排渣槽13,可以对所述排渣管22进行冲洗,由于排渣管22内的结垢相对于所述排渣槽13内原本的浮渣来说量要小很多,且在清洗过程中,所述气浮池1是停止处理废水作业的,所以并不会对所述气浮池1后续处理废水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关闭所述进口阀36、所述主干阀26和所述排渣阀24,打开所述排泥阀25、所述冲洗阀37,所述溶气泵32往所述冲洗管35输入高压气体,高压气体再流向所述排泥管23,将所述主干管21内的结垢冲到所述气浮池1的池底,可以对所述排泥管23进行冲洗,由于排泥管23内的结垢相对于所述气浮池1内原本的泥渣来说量要小很多,且在清洗过程中,所述气浮池1是停止处理废水作业的,所以并不会对所述气浮池1后续处理废水产生不利影响。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所述排泥管23、所述排渣管22内部结垢引起通量变小的问题,改善重力排泥不畅的缺点,同时起到所述排泥管23、所述排渣管22疏通作用,且不影响所述气浮池1的正常使用,在不新增额设备,不增加运行成本的前提下,解决排泥管23、排渣管22堵塞的问题,适用于油墨废水等高粘度、高悬浮物和高浓度的废水,具有使用范围广、排渣排泥效果好,防止排泥、排渣管22堵塞,在气浮池1排泥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可防止油墨废水气浮泥渣堵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气浮池,所述气浮池内设有至少一个排放口;
一排放机构,所述排放机构包括主干管和至少一条排放管,所述排放管分别与所述排放口和所述主干管相连通,所述排放管上设有排放阀,所述主干管上设有主干阀;
一溶气机构,所述溶气机构包括溶气罐、溶气泵、溶气管、通气管和冲洗管,所述溶气管分别与所述溶气罐和所述气浮池相连通,所述通气管分别与所述溶气泵和所述溶气罐相连通,所述通气管上设有进口阀,所述冲洗管包括相对的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所述第一管口与所述通气管相接,且所述第一管口位于所述进口阀和所述溶气泵之间,所述第二管口与所述排放管相通,且所述第二管口位于所述排放阀远离所述排放口的一侧,所述冲洗管上设有冲洗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止油墨废水气浮泥渣堵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口包括排渣口和排泥口,所述排泥口位于所述气浮池的底部,所述排渣口位于所述排泥口上方,所述排放管包括排渣管和排泥管,所述排渣管与所述排渣口相连接,所述排泥管与所述排泥口相连接,所述排放阀包括排渣阀和排泥阀,所述排渣阀位于所述排渣管上,所述排泥阀位于所述排泥管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防止油墨废水气浮泥渣堵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口与所述主干管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防止油墨废水气浮泥渣堵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口与所述排放管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防止油墨废水气浮泥渣堵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池设有刮泥机构,所述刮泥机构包括电机、刮板和至少一圈链条,所述刮板固定于所述链条上,所述电机带动所述链条传动,所述排渣口位于所述刮板的前进方向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防止油墨废水气浮泥渣堵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池内设有排渣槽,所述排渣槽位于所述刮板的前进方向上,所述排渣口位于所述排渣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防止油墨废水气浮泥渣堵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池内设有两条上传动轴和两条下传动轴,所述链条套在所述上传动轴和所述下传动轴上,所述链条分为上半部和下半部,所述上半部分别与两个上传动轴相接触,所述下半部分别与两个下传动轴相接触,所述排渣口位于与所述上半部的前进方向上,所述排泥口位于所述下半部的前进方向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防止油墨废水气浮泥渣堵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相对于所述链条的传动方向倾斜,且所述刮板朝所述链条的传动方向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防止油墨废水气浮泥渣堵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气泵的出口压力在0.4~0.6MPa之间。
CN202020685327.8U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可防止油墨废水气浮泥渣堵塞的装置 Active CN2126400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85327.8U CN212640020U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可防止油墨废水气浮泥渣堵塞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85327.8U CN212640020U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可防止油墨废水气浮泥渣堵塞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40020U true CN212640020U (zh) 2021-03-02

Family

ID=74795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85327.8U Active CN212640020U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可防止油墨废水气浮泥渣堵塞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400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37221A (en)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 and method
KR101951202B1 (ko) 침전지용 슬러지 수집장치
CN218539349U (zh)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用气浮沉淀一体装置
CN113429015B (zh)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废水处理装置
CN212640020U (zh) 一种可防止油墨废水气浮泥渣堵塞的装置
CN212982520U (zh) 一种有利于油墨废水气浮排泥的装置
CN210382296U (zh) 一种快速排污鱼池
CN211255639U (zh) 一种含油水体一体化移动式处理设备
CN110314446B (zh) 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用污水沉降池
CN218262044U (zh) 一种涡凹气浮设备
CN111470572A (zh) 一种可防止油墨废水气浮泥渣堵塞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5627276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气浮沉淀一体机
CN216711762U (zh) 一种混凝沉淀气浮一体化设备
CN211546007U (zh) 一种新型涡凹气浮装置
CN213977246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过滤装置
CN209853875U (zh) 一体化净水装置
CN207294390U (zh) 一种污水治理装置
CN216639118U (zh) 一种混凝土污水处理设备
CN219429822U (zh) 一种aao污水处理系统的厌氧反应器
CN219136431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气浮设备
CN219792632U (zh) 一种一体化城市污水处理装置
CN213834597U (zh) 一种混凝土污水泥浆回收使用装置
CN216997983U (zh) 一种用于花园景观水处理设备
CN217264938U (zh) 一种污水废水处理用的溶气式气浮机
CN218909996U (zh) 一种多效混合式气浮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