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39888U - 一种安全操作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全操作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39888U
CN212639888U CN202021405259.1U CN202021405259U CN212639888U CN 212639888 U CN212639888 U CN 212639888U CN 202021405259 U CN202021405259 U CN 202021405259U CN 212639888 U CN212639888 U CN 2126398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lifting mast
mast
group
reinforc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0525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邢洪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40525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398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398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398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操作平台,属于升降平台技术领域,选择其中两组升降桅柱组中最外侧的升降桅柱与所述操作平台连接,平台在升起状态时升降桅柱支撑在操作平台的较外侧,这样会提高操作平台稳固效果,另外两组升降桅柱组中最里侧的升降桅柱与所述操作平台连接,这样就避免了头重脚轻的问题,避免四组最外侧的升降桅柱均与操作平台连接而导致与底座连接不稳的问题;通过设置第一加强杆、第二加强杆、第三加强杆与第四加强杆,可以提高升降桅柱与操作平台和底座的稳定性,减小了在升降过程中升降桅柱产生的晃动;通过设置连接杆使得每两组升降桅柱能够保持同一水平位置,从而提高操作平台及底座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安全操作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平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升降平台机构用于将人以及工具提升到一定高度进行作业,在高空作业领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现在常见的升降机构有液压叉臂式以及多桅式升降机等,采用多桅式升降机的升降平台虽然具有超大的载重量,但是在实际的使用中还存在一些弊端:升降平台通常都是最里侧的升降桅柱与操作平台固定连接,导致平台在升起状态时升降桅柱支撑在操作平台的较里侧,这样会导致操作平台稳固效果较差,存在不稳定的安全隐患,此外,还存在在升降过程中升降桅柱会产生晃动及底座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操作平台,通过改进升降桅柱与操作平台的连接支撑关系提高了操作平台的稳固效果,此外,提高了升降桅柱与操作平台和底座的稳定性,减小了在升降过程中升降桅柱产生的晃动,也提高了操作平台及底座的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安全操作平台,所述安全操作平台为四桅操作平台,包括四组升降桅柱组,分别为第一升降桅柱组、第二升降桅柱组、第三升降桅柱组与第四升降桅柱组,四组所述升降桅柱组均包括若干个升降桅柱,所述升降桅柱之间互相平行,所述升降桅柱组的底端均设于底座上,所述升降桅柱组的顶端设有操作平台;所述底座上设有控制升降桅柱呈阶梯状上下活动的动力总成,所述操作平台通过升降桅柱进行上下活动;所述第一升降桅柱组与所述第二升降桅柱组中最里侧的升降桅柱与所述操作平台连接,所述第三升降桅柱组与所述第四升降桅柱组中最外侧的升降桅柱与所述操作平台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桅柱组与所述第二升降桅柱组最外侧的升降桅柱均通过第一加强杆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强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升降桅柱上,所述第一加强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升降桅柱组与所述第二升降桅柱组最里侧的升降桅柱均通过第二加强杆与所述操作平台连接,所述第二加强杆的一端固定在升降桅柱上,所述第二加强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操作平台上,所述第三升降桅柱组与所述第四升降桅柱组最外侧的升降桅柱均通过第三加强杆与所述操作平台连接,所述第三加强杆的一端固定在升降桅柱上,所述第三加强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操作平台上,所述第三升降桅柱组与所述第四升降桅柱组最里侧的升降桅柱均通过第四加强杆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四加强杆的一端固定在升降桅柱上,所述第四加强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加强杆、第二加强杆、第三加强杆与第四加强杆均倾斜设置,两所述第一加强杆之间、两所述第二加强杆之间、两所述第三加强杆之间、两所述第四加强杆之间均设有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操作平台的四周设有护栏。
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部设有四个脚轮。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脚轮为聚氨酯脚轮。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侧端设有四个平衡支撑杆,所述平衡支撑杆上设有减震支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本实用新型为四桅操作平台,选择其中两组升降桅柱组中最外侧的升降桅柱与所述操作平台连接,平台在升起状态时升降桅柱支撑在操作平台的较外侧,这样会提高操作平台稳固效果,另外两组升降桅柱组中最里侧的升降桅柱与所述操作平台连接,这样就避免了头重脚轻的问题,避免四组最外侧的升降桅柱均与操作平台连接而导致与底座连接不稳的问题;通过设置第一加强杆、第二加强杆、第三加强杆与第四加强杆,可以提高升降桅柱与操作平台和底座的稳定性,减小了在升降过程中升降桅柱产生的晃动;通过设置连接杆使得每两组升降桅柱能够保持同一水平位置,从而提高操作平台及底座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安全操作平台的正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安全操作平台的背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升降桅柱组、2-第二升降桅柱组、3-第三升降桅柱组、4-第四升降桅柱组、5-底座、6-操作平台、7-第一加强杆、8-第二加强杆、9-第三加强杆、10-第四加强杆、11-连接杆、12-护栏、13-脚轮、14-平衡支撑杆、15-减震支脚、16-动力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的一种安全操作平台,所述安全操作平台为四桅操作平台,包括四组升降桅柱组,分别为第一升降桅柱组1、第二升降桅柱组2、第三升降桅柱组3与第四升降桅柱组4,四组所述升降桅柱组均包括若干个升降桅柱,所述升降桅柱之间互相平行,所述升降桅柱组的底端均设于底座5上,所述升降桅柱组的顶端设有操作平台6;所述底座5上设有控制升降桅柱呈阶梯状上下活动的动力总成16,所述操作平台6通过升降桅柱进行上下活动;所述第一升降桅柱组1与所述第二升降桅柱组2中最里侧的升降桅柱与所述操作平台6连接,所述第三升降桅柱组3与所述第四升降桅柱组4中最外侧的升降桅柱与所述操作平台6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桅柱组1与所述第二升降桅柱组2最外侧的升降桅柱均通过第一加强杆7与所述底座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强杆7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升降桅柱上,所述第一加强杆7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5上,所述第一升降桅柱组1与所述第二升降桅柱组2最里侧的升降桅柱均通过第二加强杆8与所述操作平台6连接,所述第二加强杆8的一端固定在升降桅柱上,所述第二加强杆8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操作平台6上,所述第三升降桅柱组3与所述第四升降桅柱组4最外侧的升降桅柱均通过第三加强杆9与所述操作平台6连接,所述第三加强杆9的一端固定在升降桅柱上,所述第三加强杆9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操作平台6上,所述第三升降桅柱组3与所述第四升降桅柱组4最里侧的升降桅柱均通过第四加强杆10与所述底座5连接,所述第四加强杆10的一端固定在升降桅柱上,所述第四加强杆10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5上;所述第一加强杆7、第二加强杆8、第三加强杆9与第四加强杆10均倾斜设置,两所述第一加强杆7之间、两所述第二加强杆8之间、两所述第三加强杆9之间、两所述第四加强杆10之间均设有连接杆11。
所述操作平台6的四周设有护栏12。所述底座5底部设有四个脚轮13。所述脚轮13为聚氨酯脚轮。所述底座5的侧端设有四个平衡支撑杆14,所述平衡支撑杆14上设有减震支脚15。
在进行高空作业时,通过脚轮13将本装置移动到指定地点,用平衡支撑杆14和减震支脚15相互配合将其固定在使用位置,工人站在操作平台6上,护栏12起到防护作用,通过动力总成16控制升降桅柱呈阶梯状上下活动,操作平台6通过升降桅柱进行上下活动,所述动力总成16包括控制器、电控箱和动力箱,控制器、电控箱与动力箱三者之间电性连接,电控箱作为电源进行供电使用,动力箱用于提供动力源,控制器作为执行操作指示单元。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平台6,选择其中两组升降桅柱组中最外侧的升降桅柱与所述操作平台6连接,平台在升起状态时升降桅柱支撑在操作平台6的较外侧,这样会提高操作平台6稳固效果,另外两组升降桅柱组中最里侧的升降桅柱与所述操作平台6连接,这样就避免了头重脚轻的问题,避免四组最外侧的升降桅柱均与操作平台6连接而导致与底座5连接不稳的问题;通过设置第一加强杆7、第二加强杆8、第三加强杆9与第四加强杆10,可以提高升降桅柱与操作平台6和底座5的稳定性,减小了在升降过程中升降桅柱产生的晃动;通过设置连接杆11使得每两组升降桅柱能够保持同一水平位置,从而提高操作平台6及底座5的稳定性。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安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操作平台为四桅操作平台,包括四组升降桅柱组,分别为第一升降桅柱组、第二升降桅柱组、第三升降桅柱组与第四升降桅柱组,四组所述升降桅柱组均包括若干个升降桅柱,所述升降桅柱之间互相平行,所述升降桅柱组的底端均设于底座上,所述升降桅柱组的顶端设有操作平台;所述底座上设有控制升降桅柱呈阶梯状上下活动的动力总成,所述操作平台通过升降桅柱进行上下活动;所述第一升降桅柱组与所述第二升降桅柱组中最里侧的升降桅柱与所述操作平台连接,所述第三升降桅柱组与所述第四升降桅柱组中最外侧的升降桅柱与所述操作平台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桅柱组与所述第二升降桅柱组最外侧的升降桅柱均通过第一加强杆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强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升降桅柱上,所述第一加强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升降桅柱组与所述第二升降桅柱组最里侧的升降桅柱均通过第二加强杆与所述操作平台连接,所述第二加强杆的一端固定在升降桅柱上,所述第二加强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操作平台上,所述第三升降桅柱组与所述第四升降桅柱组最外侧的升降桅柱均通过第三加强杆与所述操作平台连接,所述第三加强杆的一端固定在升降桅柱上,所述第三加强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操作平台上,所述第三升降桅柱组与所述第四升降桅柱组最里侧的升降桅柱均通过第四加强杆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四加强杆的一端固定在升降桅柱上,所述第四加强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加强杆、第二加强杆、第三加强杆与第四加强杆均倾斜设置,两所述第一加强杆之间、两所述第二加强杆之间、两所述第三加强杆之间、两所述第四加强杆之间均设有连接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的四周设有护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底部设有四个脚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安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轮为聚氨酯脚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侧端设有四个平衡支撑杆,所述平衡支撑杆上设有减震支脚。
CN202021405259.1U 2020-07-16 2020-07-16 一种安全操作平台 Active CN2126398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05259.1U CN212639888U (zh) 2020-07-16 2020-07-16 一种安全操作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05259.1U CN212639888U (zh) 2020-07-16 2020-07-16 一种安全操作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39888U true CN212639888U (zh) 2021-03-02

Family

ID=74788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05259.1U Active CN212639888U (zh) 2020-07-16 2020-07-16 一种安全操作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398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81799U (zh) 具有补强单元的简易折叠床
CN2891793Y (zh) 可使显示器升降的电脑桌
US20150000034A1 (en) Electrically Elevated Baby Crib
CN109264622A (zh) 一种电力设备安装用托举装置
CN109809340A (zh) 一种可倾式液压机
CN212639888U (zh) 一种安全操作平台
CN108439286A (zh) 一种新型双桅柱高空作业平台
CN205933125U (zh) 一种可移动伸缩防坠落升降架
CN209300565U (zh) 一种吊椅
CN214834528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建筑施工用升降平台
CN110821125B (zh) 一种隧道施工用双层脚手架
CN219365927U (zh) 一种移动式空中检修操作平台
CN207973477U (zh) 一种建筑机械用升降机
CN106946153A (zh) 一种伸缩插套式电力设备移动起重机
CN220459013U (zh) 一种床架
CN110318660A (zh) 一种可移动的装修工具梯
CN207523838U (zh) 一种垂直升降式自行车停车架立柱
CN218815088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升降装置
CN215837939U (zh) 一种多功能桌脚
CN215946685U (zh) 全地形多功能升降机
CN210947678U (zh) 一种用铝板钎焊的高空作业吊篮
CN215484497U (zh) 一种安全稳定的建筑施工架
CN215076718U (zh) 一种带爬梯的一体式横梁货架
JP6561344B2 (ja) 移動台車
CN213953498U (zh) 一种可自动定位的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