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37156U - 一种采用全盘式制动器的两级减速电动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用全盘式制动器的两级减速电动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37156U
CN212637156U CN202020039244.1U CN202020039244U CN212637156U CN 212637156 U CN212637156 U CN 212637156U CN 202020039244 U CN202020039244 U CN 202020039244U CN 212637156 U CN212637156 U CN 2126371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disc
wheel
motor
h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3924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景康
李建秋
刘树成
胡家毅
李航
宋金鹏
李园园
徐梁飞
欧阳明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Qingyan Yiwei New Energy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003924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371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371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371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6Optimisation of rolling resistance, e.g. weight reduction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全盘式制动器的两级减速电动轮。包括轮胎1、轮辋2、辐板3、轮毂4、转向节总成5、全盘式制动器6、内转子轮毂电机7和两级行星齿轮减速器8。所述轮辋2安装在轮胎1径向内部;辐板3安装在轮辋2轴向一端;轮毂4安装在辐板3内侧;全盘式制动器6安装在转向节总成5;内转子轮毂电机7位于全盘式制动器6外侧;两级行星齿轮减速器8位于内转子轮毂电机7外侧;转向节总成5与轮毂4从内转子轮毂电机7和全盘式制动器6中心穿过。本实用新型空间利用、承力路径合理,所需的机械制动力小,便于制动器的轻量化设计,利于电动轮整体集成,且散热需求降低,能够有效防尘、防污。

Description

一种采用全盘式制动器的两级减速电动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全盘式制动器的两级减速电动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分布式驱动技术具有传动链条短、传动效率高,集成度高、利于车辆总布置,各轮电机转矩可独立控制与测量、便于实现多样的整车动力学控制等优点,因而采用轮毂电机驱动的电动轮系统成为各科研机构和公司的研发热点。
为获得较好的舒适性,需要对作为簧下质量的电动轮进行轻量化设计。高速电机相比低速电机有着更高的功率密度,但是其转矩密度较低,所以电动轮往往采用高速电机加轮边减速的方案来满足动力性要求。传统的电动轮普遍采用一级行星齿轮减速机构,但是即使如此,电动轮的低速下的峰值扭矩仍然不理想。
同时根据相关法规要求,考虑乘员安全,电动轮需要有机械制动来满足车辆安全性的要求。
Protean等电动轮供应商,将传统的盘式制动器布置于电动轮中,其制动卡钳占用空间较大,且浪费很多周向空间,在电动轮紧凑的空间内难以布置。 Protean电动轮使用了特制的单钳盘式制动器,相比传统盘式制动器,将制动钳体布置在制动盘径向内部。
舍弗勒等电动轮供应商,将传统的鼓式制动器布置在轮毂电机中,导致鼓式制动器散热条件恶化;而且,传统鼓式制动器的促动机构以及回位机构也难以在轮辋内紧凑的空间内布置。舍弗勒电动轮采用鼓式制动器,将制动鼓布置在电机转子的径向内部,散热条件差。
因此,在现有的电动轮技术中存在以下缺陷:
1.采用盘式制动的电动轮,其制动器对轮辋内部空间的浪费较大,且会产生较大的径向力。
2.采用鼓式制动的电动轮,其制动器的散热条件恶劣,制动器促动、回位装置布置困难。
因此,将传统的制动器原理运用于电动轮中,需要对制动器进行改进。考虑到盘式制动器在热稳定性、水稳定性、质量和尺寸方面优于鼓式制动器,本实用新型采用盘式制动器,并对其进行改进,使其符合电动轮需求,设计出了一种采用全盘式制动的两级减速电动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一系列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全盘式制动的两级减速电动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采用全盘式制动器的两级减速电动轮,包括轮胎1、轮辋 2、辐板3、轮毂4、转向节总成5、全盘式制动器6、内转子轮毂电机7和两级行星齿轮减速器8,
所述轮辋2用于安装轮胎1,安装在轮胎1径向内部;
所述辐板3安装在轮辋2轴向一端;
所述轮毂4安装在辐板3内侧,并通过轮毂轴承支撑在转向节套筒上;
所述全盘式制动器6通过制动压盘安装螺钉609安装在转向节总成5上;
所述内转子轮毂电机7位于全盘式制动器6外侧,所述两级行星齿轮减速器位于内转子轮毂电机7外侧,所述转向节总成5与轮毂4从内转子轮毂电机7 和全盘式制动器6中心穿过。
优选地,转向节总成5包括转向节501、转向节套筒502、转速传感器503 和轮毂轴承504;
所述转向节501具有相应的安装接口,用于安装悬架摆臂、转向节臂、转向拉杆;所述转向节501上还设置有呼吸器;
所述转向节套筒502位于轮毂4外,转向节套筒502与轮毂4间设有轮毂轴承504;所述轮毂4内侧端部设有圆螺母及锁紧销以固定轮毂轴承504;
所述转速传感器503安装在转向节501上,用于反馈轮速信息;在轮毂4 的端部内侧集成有转速测量盘,以配合转速传感器503工作,所述转速测量盘上有径向的孔。
优选地,全盘式制动器6包括制动器壳体601、制动压盘一602、碟簧一603、制动盘一604、制动盘二605、制动盘支架606、碟簧二607、制动压盘二608 和制动压盘安装螺钉609;
所述制动器壳体601上布置有通风孔,用于制动器的散热与排污;
所述制动压盘一602仅可轴向移动地安装在制动器壳体601上,二者之间仅可发生轴向相对移动,制动压盘一602内侧面向外侧凹陷,使得制动压盘一 602能够在高压制动液或者高压气体的推动下向外侧移动;
所述碟簧一603安装在制动器壳体601、制动压盘一602之间,未采取制动时,制动压盘一602在碟簧一603的预紧力作用下向内侧贴紧制动器壳体601;
所述制动盘一604和制动盘二605固连为一体;所述制动盘二605仅可轴向移动地安装在制动盘支架606上,二者之间仅可发生轴向相对移动;
所述制动盘支架606通过固定连接安装在内转子轮毂电机7的转子套筒732 上;
所述碟簧二607安装在制动盘支架606和制动盘二605之间,未采取制动时,制动盘二605在碟簧二607的预紧力作用下带动制动盘一604向内侧移动,使得制动盘一604向内侧贴紧制动盘支架606。
优选地,所述转向节套筒502、制动器壳体601、制动压盘二608通过制动压盘安装螺钉609安装在转向节上。
优选地,可以将制动盘一604、制动压盘二608去除,将制动盘二605固定安装在制动盘支架606上;此时全盘式制动器6的工作面仅有制动盘二605的内侧面和制动压盘一602的外侧面。
优选地,所述全盘式制动器(6)的制动盘一(604)、制动盘二(605)的数量均为一个或多个,并且仅可轴向移动地安装在制动盘支架(606)上;当制动盘一(604)、制动盘二(605)的数量均大于一个时,需要有多个制动压盘,仅可轴向移动地安装在制动器壳体(601)上;所述制动盘一(604)、制动盘二 (605)通过固连为一体,或者一体化制成一个零件,其上布置有轴向的通孔,有利于制动器的散热以及排污。
优选地,采取制动时,高压制动液或者高压气体通过布置在转向节501、转向节套筒502、制动器壳体601上的通油孔进入制动压盘一602与制动器壳体 601之间的空间,推动制动压盘一602克服碟簧一603的预紧力向外侧移动,进而推动制动盘一604、制动盘二605克服碟簧二607的预紧力向外侧移动,使得制动盘一604的外侧与制动压盘二608的内侧相接触;从而制动压盘一602外侧面和制动盘二605的内侧面、制动压盘二608的内侧面和制动盘一604的外侧面形成两个摩擦面提供制动力;
制动力通过制动盘一604、制动盘二605、制动盘支架606、转子套筒732、两级行星齿轮减速器8,最终传递到轮胎1上。
优选地,所述内转子轮毂电机7包括电机壳体710、定子总成720、转子总成730和旋转变压器740;
所述电机壳体710包括电机内壳体711、电机定子壳体712、电机外壳体713;定子壳体712为筒状结构,内侧连接电机内壳体711以及制动器壳体601,外侧连接电机外壳体713以及减速器壳体801;
所述定子总成720具体包括电机定子721、定子绕组722;
所述转子总成730包括电机转子731、转子套筒732、转子轴承733,转子套筒732内侧连接制动盘支架606,外侧与两级行星齿轮减速器8的一级太阳轮 802固定连接;转子套筒732在内侧、外侧分别通过一个转子轴承733支撑在电机内壳体711、电机外壳体713上;电机转子731固定安装在转子套筒732上;
所述旋转变压器740包括旋转变压器定子741、旋转变压器转子742;旋转变压器定子安装在电机内壳体711上;旋转变压器转子742安装在转子套筒732 上。
优选地,所述两级行星齿轮减速器8包括减速器壳体801、一级太阳轮802、一级行星轮803、一级齿圈804、二级太阳轮805、二级行星轮806、二级齿圈 807、行星架、二级行星轮销808、一级行星轮挡板809和二级行星轮挡板810;输入端为一级太阳轮802,输出端为行星架;所述行星架一体集成到轮毂4上,为轮毂4的一部分,其上布置有二级行星轮销808;二级太阳轮805上集成一级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行星架,其上布置有一级行星轮销;
所述一级行星轮803与一级太阳轮802啮合,同时与一级齿圈804啮合;一级行星轮803为多个,通过一级行星轮轴承,支撑集成在二级太阳轮805上的一级行星轮销上;一级齿圈804固定在减速器壳体801内部;一级行星轮挡板809与二级太阳轮805连接;
所述二级行星轮806与二级太阳轮805啮合,同时与二级齿圈807啮合;二级行星轮806为多个,通过二级行星轮轴承,支撑二级行星轮销808上;二级齿圈807固定在减速器壳体801内部;二级行星轮挡板810与二级行星轮销 808以及集成在轮毂4上的行星架的连接。
优选地,电机定子壳体712连接有冷却液进口与冷却液出口,其内部设有环形油道、内部油道的润滑油道,喷油孔、回油口的孔口结构,以对所述内转子轮毂电机7喷油冷却;或者,在电机外壳体713上设置开孔,由冷却液进口进入内转子轮毂电机7的冷却油进入两级行星齿轮减速器8,并通过轮毂轴承 504进入轮毂4内部空间,再回流至两级行星齿轮减速器8和内转子轮毂电机7 的底部,通过内转子轮毂电机7底部的冷却液出口流出,从而对内转子轮毂电机7、两级行星齿轮减速器8、轮毂轴承504实现一体化冷却润滑。
本实用新型的采用全盘式制动的两级减速电动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内转子轮毂电机和全盘式制动器中空,便于转向节套筒和轮毂从中穿过,合理利用了轮辋内部空间,使得轮毂轴承的中心位置和跨距较为合理,利于整个电动轮的承载。
2.施加在轮辋的作用力,经过辐板、轮毂、轮毂轴承、转向节套筒、转向节传递至悬架系统,承力路径合理。
3.将制动器布置在电动轮的高速端,使得制动器提供的机械制动力能够经过两级行星齿轮减速器放大后作用在轮辋,所需的机械制动力小,便于制动器的轻量化设计,利于电动轮整体集成。
4.采用全盘式制动器,相比普通单钳体的普通盘式制动器,没有产生径向力,有利于承受径向力的轮毂的轻量化设计。另外,全盘式制动器轴向尺寸短、外廓形状较为规则,促动、回位等机构布置方便,利于与电动轮集成。
5.采用了两级行星齿轮减速,保证了电动轮总成的输出转矩,提高了电动轮的动力性。
6.可以采用机电混合的制动模式,机械制动仅在紧急制动、低速、动力系统无法继续充电时作用,相比于传统机械制动器,使用时长、制动强度有所减少,散热需求也有所降低。
7.将转速传感器布置在转向节套筒内侧的密闭空间,能够有效防尘、防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轮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转速测量盘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全盘式制动器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两级行星齿轮减速器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以及方位性的词语均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一种采用全盘式制动器的两级减速电动轮总成,包括轮胎1、轮辋2、辐板3、轮毂4、转向节总成5、全盘式制动器6、内转子轮毂电机7和两级行星齿轮减速器8。
本实用新型中,将远离所述辐板3的一端统称为电动轮内侧,将靠近所述辐板3的一端统称为外侧。
所述轮辋2适于安装轮胎1,安装在轮胎1径向内部。所述辐板3安装在轮辋2轴向一端。所述轮毂4安装在辐板3内侧,并通过轮毂轴承504支撑在转向节套筒502上。所述全盘式制动器6通过制动压盘安装螺钉609安装在转向节总成5上。所述内转子轮毂电机7位于全盘式制动器6外侧。所述两级行星齿轮减速器8位于内转子轮毂电机7外侧。所述转向节总成5与轮毂4从内转子轮毂电机7和全盘式制动器6中心穿过。
所述转向节总成5包括转向节501、转向节套筒502、转速传感器503和轮毂轴承504。所述转向节501具有相应的安装接口,用于安装悬架摆臂、转向节臂、转向拉杆等部件。所述转向节501上还设置有呼吸器。所述转向节套筒502 位于轮毂4外,转向节套筒502与轮毂4间设有轮毂轴承504。轮毂4内侧端部设有圆螺母及锁紧销以固定轮毂轴承504。
所述转速传感器503安装在转向节501上,用于反馈轮速信息,可用于实现ABS等功能。为配合转速传感器503工作,在轮毂4的端部内侧集成有转速测量盘,其上有径向的孔。
在本实施例中,将转速传感器503、转速测量盘保护在转向节套筒502内侧的密闭空间,能够有效防尘、防污。
所述转向节套筒502、制动器壳体601、制动压盘二608通过制动压盘安装螺钉609安装在转向节501上。
所述全盘式制动器6包括制动器壳体601、制动压盘一602、碟簧一603、制动盘一604、制动盘二605、制动盘支架606、碟簧二607、制动压盘二608、制动压盘安装螺钉609。
所述制动器壳体601上布置有通风孔,用于制动器的散热与排污。
所述制动压盘一602仅可轴向移动地安装在制动器壳体601上,即二者之间仅可发生轴向相对移动。制动压盘一602内侧面向外侧凹陷,使得制动压盘一602能够在高压制动液或者高压气体的推动下向外侧移动。说明:制动压盘一602的内侧部分可以单独做成一个具有活塞功能的零件。
所述碟簧一603安装在制动器壳体601、制动压盘一602之间。未采取制动时,制动压盘一602在碟簧一603的预紧力作用下向内侧贴紧制动器壳体601。
所述制动盘一604、制动盘二605通过螺栓固连为一体,可以制成一个零件、其上布置有轴向的通孔,有利于制动器的散热以及排污。制动盘二605仅可轴向移动地安装在制动盘支架上,即二者之间仅可发生轴向相对移动。
所述制动盘支架606通过固定连接,如花键连接、焊接等安装方式安装在内转子轮毂电机7的转子套筒732上。
所述碟簧二607安装在制动盘支架606和制动盘二605之间。未采取制动时,制动盘二605在碟簧二607的预紧力作用下带动制动盘一604向内侧移动,使得制动盘一604向内侧贴紧制动盘支架606。
所述制动压盘二608为径向内部尺寸有周期性变化的结构,能够有效刮去制动盘一604上的油污。
所述全盘式制动器6的工作过程为:采取制动时,高压制动液或者高压气体通过布置在转向节501、转向节套筒502、制动器壳体601上的通油孔进入制动压盘一602与制动器壳体601之间的空间,推动制动压盘一602克服碟簧一 603的预紧力向外侧移动,进而推动制动盘一604、制动盘二605克服碟簧二607 的预紧力向外侧移动,使得制动盘一604的外侧与制动压盘二608的内侧相接触。如此,制动压盘一602外侧面和制动盘二605的内侧面、制动压盘二608 的内侧面和制动盘一604的外侧面形成两个摩擦面提供制动力。
制动力通过制动盘一604、制动盘二605、制动盘支架606、转子套筒732、两级行星齿轮减速器8,最终传递到轮胎1上。由于经过了两级行星齿轮减速器 8,制动力得以被放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可以将制动盘一604、制动压盘二608去除,将制动盘二605固定安装在制动盘支架606上。此时全盘式制动器的工作面仅有制动盘二605的内侧面和制动压盘一602的外侧面。这样做可以减小全盘式制动器6的轴向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全盘式制动器的制动盘一604、制动盘二605均可以大于一个,仅可轴向移动地安装在制动盘支架606 上。相应的,此时需要有多个制动压盘,仅可轴向移动地安装在制动器壳体上。这样做可以增大全盘式制动器6的制动力。
所述内转子轮毂电机7包括电机壳体710、定子总成720、转子总成730、旋转变压器740。
参见图1,所述电机壳体710包括电机内壳体711、电机定子壳体712、电机外壳体713。定子壳体712为筒状结构,内侧连接电机内壳体711以及制动器壳体601,外侧连接电机外壳体713以及减速器壳体801。定子壳体712上带有冷却液流道,能够带走内转子轮毂电机7的定子绕组722产生的热量。
所述定子总成720具体包括电机定子721、定子绕组722。
所述转子总成730包括电机转子731、转子套筒732、转子轴承733。转子套筒732内侧连接制动盘支架606,外侧与两级行星齿轮减速器8的一级太阳轮 802通过如花键连接、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转子套筒732在内侧、外侧分别通过一个转子轴承733支撑在电机内壳体711、电机外壳体713上。电机转子731 通过例如螺栓连接等固定连接方式安装在转子套筒732上。
所述旋转变压器740包括旋转变压器定子741、旋转变压器转子742。旋转变压器定子安装在电机内壳体711上。旋转变压器转子742安装在转子套筒732 上。
参见图1和图4,所述两级行星齿轮减速器8包括减速器壳体801、一级太阳轮802、一级行星轮803、一级齿圈804、二级太阳轮805、二级行星轮806、二级齿圈807、行星架、二级行星轮销808、一级行星轮挡板809和二级行星轮挡板810;输入端为一级太阳轮802,输出端为行星架。所述行星架一体集成到轮毂4上,为轮毂4的一部分,其上布置有二级行星轮销808。二级太阳轮805 上集成一级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行星架,其上布置有一级行星轮销。
所述一级行星轮803与一级太阳轮802啮合,同时与一级齿圈804啮合。一级行星轮803为多个,通过一级行星轮轴承,支撑集成在二级太阳轮805上的一级行星轮销上。一级齿圈804固定在减速器壳体801内部。一级行星轮挡板809与二级太阳轮805连接。
所述二级行星轮806与二级太阳轮805啮合,同时与二级齿圈807啮合。二级行星轮806为多个,通过二级行星轮轴承,支撑二级行星轮销808上。二级齿圈807固定在减速器壳体801内部。二级行星轮挡板810与二级行星轮销 808以及集成在轮毂4上的行星架的连接。
单级行星齿轮减速器传动比计算公式为: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791781110000101
其中,z1为太阳轮齿数,z2为行星轮齿数。
两级行星齿轮减速的传动比计算公式为: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791781110000102
其中,z11为一级太阳轮齿数,z21为一级行星轮齿数,z12为二级太阳轮齿数,z22为二级行星轮齿数。
可见,采用两级行星齿轮减速,传动比可以有效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系统可采用以下方案
方案一:对内转子轮毂电机7采用喷油冷却,电机定子壳体712连接有冷却液进口与冷却液出口,其内部设有环形油道、内部油道的润滑油道,喷油孔、回油口的孔口结构,实现对内转子轮毂电机的喷油冷却。
方案二:对内转子轮毂电机7、两级行星齿轮减速器8、轮毂轴承504采用一体化冷却润滑。一体化冷却润滑为在电机外壳体713上设置开孔,使由冷却液进口进入内转子轮毂电机7的冷却油进入两级行星齿轮减速器8,并通过轮毂轴承504进入轮毂4内部空间,再回流至两级行星齿轮减速器8和内转子轮毂电机7的底部,通过内转子轮毂电机7底部的冷却液出口流出。优选地,在电机外壳体713开孔附近设置过滤网与吸附永磁体对金属磨屑进行过滤与吸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车辆制动时,采用机电混合制动的模式,作用在车轮上的制动力由内转子轮毂电机7和全盘式制动器6共同提供,其中内转子轮毂电机7产生电制动力,全盘式制动器6产生机械制动力。车辆在高速行驶时的制动力可以主要由内转子轮毂电机7提供,而在低速行驶时或紧急制动下的制动力由内转子轮毂电机7与全盘式制动器6共同提供或仅由全盘式制动器6提供,可以通过一定的控制算法实现机械制动与电制动之间的协调控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制动能量回收。例如,按照一定的机电混合制动控制算法,当车辆行驶速度高于某一车速时且驾驶员输入的制动踏板动作满足一定条件,由内转子轮毂电机7 产生电制动转矩,通过转子套筒732输出,经由两级行星齿轮减速器8、轮毂4 作用到轮辋2上,起到制动作用。当车辆行驶速度低于某一车速且制动踏板动作满足一定条件时,全盘式制动器6和内转子轮毂电机7都工作,全盘式制动器6产生摩擦制动力,同样作用到转子套筒732上,并经由两级行星齿轮减速器8的减速增扭作用到轮辋2上,起到制动作用。当车辆速度低于某一车速、或者制动踏板动作满足一定条件、或者动力电池的SOC高于一定限值接近满电时,电制动力撤销,仅由全盘式制动器6产生制动力实现车辆的制动。另外,当制动踏板动作满足紧急制动的一定条件时,在车速较高的情况下同样可以控制全盘式制动器6产生机械制动力。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采用全盘式制动器的两级减速电动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轮胎(1)、轮辋(2)、辐板(3)、轮毂(4)、转向节总成(5)、全盘式制动器(6)、内转子轮毂电机(7)和两级行星齿轮减速器(8),
所述轮辋(2)用于安装轮胎(1),安装在轮胎(1)径向内部;
所述辐板(3)安装在轮辋(2)轴向一端;
所述轮毂(4)安装在辐板(3)内侧,并通过轮毂轴承支撑在转向节套筒上;
所述全盘式制动器(6)通过制动压盘安装螺钉(609)安装在转向节总成(5)上;
所述内转子轮毂电机(7)位于全盘式制动器(6)外侧,所述两级行星齿轮减速器位于内转子轮毂电机(7)外侧,所述转向节总成(5)与轮毂(4)从内转子轮毂电机(7)和全盘式制动器(6)中心穿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全盘式制动器的两级减速电动轮,其特征在于,转向节总成(5)包括转向节(501)、转向节套筒(502)、转速传感器(503)和轮毂轴承(504);
所述转向节(501)具有相应的安装接口,用于安装悬架摆臂、转向节臂、转向拉杆;所述转向节(501)上还设置有呼吸器;
所述转向节套筒(502)位于轮毂(4)外,转向节套筒(502)与轮毂(4)间设有轮毂轴承(504);所述轮毂(4)内侧端部设有圆螺母及锁紧销以固定轮毂轴承(504);
所述转速传感器(503)安装在转向节(501)上,用于反馈轮速信息;在轮毂(4)的端部内侧集成有转速测量盘,以配合转速传感器(503)工作,所述转速测量盘上有径向的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采用全盘式制动器的两级减速电动轮,其特征在于,全盘式制动器(6)包括制动器壳体(601)、制动压盘一(602)、碟簧一(603)、制动盘一(604)、制动盘二(605)、制动盘支架(606)、碟簧二(607)、制动压盘二(608)和制动压盘安装螺钉(609);
所述制动器壳体(601)上布置有通风孔,用于制动器的散热与排污;
所述制动压盘一(602)仅可轴向移动地安装在制动器壳体(601)上,二者之间仅可发生轴向相对移动,制动压盘一(602)内侧面向外侧凹陷,使得制动压盘一(602)能够在高压制动液或者高压气体的推动下向外侧移动;
所述碟簧一(603)安装在制动器壳体(601)、制动压盘一(602)之间,未采取制动时,制动压盘一(602)在碟簧一(603)的预紧力作用下向内侧贴紧制动器壳体(601);
所述制动盘一(604)和制动盘二(605)固连为一体;所述制动盘二(605)仅可轴向移动地安装在制动盘支架(606)上,二者之间仅可发生轴向相对移动;
所述制动盘支架(606)通过固定连接安装在内转子轮毂电机(7)的转子套筒(732)上;
所述碟簧二(607)安装在制动盘支架(606)和制动盘二(605)之间,未采取制动时,制动盘二(605)在碟簧二(607)的预紧力作用下带动制动盘一(604)向内侧移动,使得制动盘一(604)向内侧贴紧制动盘支架(60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全盘式制动器的两级减速电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节套筒(502)、制动器壳体(601)、制动压盘二(608)通过制动压盘安装螺钉(609)安装在转向节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全盘式制动器的两级减速电动轮,其特征在于,将制动盘一(604)、制动压盘二(608)去除,将制动盘二(605)固定安装在制动盘支架(606)上;此时全盘式制动器(6)的工作面仅有制动盘二(605)的内侧面和制动压盘一(602)的外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全盘式制动器的两级减速电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盘式制动器(6)的制动盘一(604)、制动盘二(605)的数量均为一个或多个,并且仅可轴向移动地安装在制动盘支架(606)上;当制动盘一(604)、制动盘二(605)的数量均大于一个时,需要有多个制动压盘,仅可轴向移动地安装在制动器壳体(601)上;所述制动盘一(604)、制动盘二(605)通过固连为一体,或者一体化制成一个零件,其上布置有轴向的通孔,有利于制动器的散热以及排污。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全盘式制动器的两级减速电动轮,其特征在于,采取制动时,高压制动液或者高压气体通过布置在转向节(501)、转向节套筒(502)、制动器壳体(601)上的通油孔进入制动压盘一(602)与制动器壳体(601)之间的空间,推动制动压盘一(602)克服碟簧一(603)的预紧力向外侧移动,进而推动制动盘一(604)、制动盘二(605)克服碟簧二(607)的预紧力向外侧移动,使得制动盘一(604)的外侧与制动压盘二(608)的内侧相接触;从而制动压盘一(602)外侧面和制动盘二(605)的内侧面、制动压盘二(608)的内侧面和制动盘一(604)的外侧面形成两个摩擦面提供制动力;
制动力通过制动盘一(604)、制动盘二(605)、制动盘支架(606)、转子套筒(732)、两级行星齿轮减速器(8),最终传递到轮胎(1)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全盘式制动器的两级减速电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转子轮毂电机(7)包括电机壳体(710)、定子总成(720)、转子总成(730)和旋转变压器(740);
所述电机壳体(710)包括电机内壳体(711)、电机定子壳体(712)、电机外壳体(713);定子壳体(712)为筒状结构,内侧连接电机内壳体(711)以及制动器壳体601,外侧连接电机外壳体(713)以及减速器壳体(801);
所述定子总成(720)具体包括电机定子(721)、定子绕组(722);
所述转子总成(730)包括电机转子(731)、转子套筒(732)、转子轴承(733),转子套筒(732)内侧连接制动盘支架(606),外侧与两级行星齿轮减速器(8)的一级太阳轮(802)固定连接;转子套筒(732)在内侧、外侧分别通过一个转子轴承(733)支撑在电机内壳体(711)、电机外壳体(713)上;电机转子(731)固定安装在转子套筒(732)上;
所述旋转变压器(740)包括旋转变压器定子(741)、旋转变压器转子742;旋转变压器定子安装在电机内壳体(711)上;旋转变压器转子742安装在转子套筒(732)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全盘式制动器的两级减速电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级行星齿轮减速器(8)包括减速器壳体(801)、一级太阳轮(802)、一级行星轮(803)、一级齿圈(804)、二级太阳轮(805)、二级行星轮(806)、二级齿圈(807)、行星架、二级行星轮销(808)、一级行星轮挡板(809)和二级行星轮挡板(810);输入端为一级太阳轮(802),输出端为行星架;所述行星架一体集成到轮毂(4)上,为轮毂(4)的一部分,其上布置有二级行星轮销(808);二级太阳轮(805)上集成一级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行星架,其上布置有一级行星轮销;
所述一级行星轮(803)与一级太阳轮(802)啮合,同时与一级齿圈(804)啮合;一级行星轮(803)为多个,通过一级行星轮轴承,支撑集成在二级太阳轮(805)上的一级行星轮销上;一级齿圈(804)固定在减速器壳体(801)内部;一级行星轮挡板(809)与二级太阳轮(805)连接;
所述二级行星轮(806)与二级太阳轮(805)啮合,同时与二级齿圈(807)啮合;二级行星轮(806)为多个,通过二级行星轮轴承,支撑二级行星轮销(808)上;二级齿圈(807)固定在减速器壳体(801)内部;二级行星轮挡板(810)与二级行星轮销(808)以及集成在轮毂(4)上的行星架的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采用全盘式制动器的两级减速电动轮,其特征在于,电机定子壳体(712)连接有冷却液进口与冷却液出口,其内部设有环形油道、内部油道的润滑油道,喷油孔、回油口的孔口结构,以对所述内转子轮毂电机(7)喷油冷却;或者,在电机外壳体(713)上设置开孔,由冷却液进口进入内转子轮毂电机(7)的冷却油进入两级行星齿轮减速器(8),并通过轮毂轴承(504)进入轮毂(4)内部空间,再回流至两级行星齿轮减速器(8)和内转子轮毂电机(7)的底部,通过内转子轮毂电机(7)底部的冷却液出口流出,从而对内转子轮毂电机(7)、两级行星齿轮减速器(8)、轮毂轴承(504)实现一体化冷却润滑。
CN202020039244.1U 2020-01-09 2020-01-09 一种采用全盘式制动器的两级减速电动轮 Active CN2126371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39244.1U CN212637156U (zh) 2020-01-09 2020-01-09 一种采用全盘式制动器的两级减速电动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39244.1U CN212637156U (zh) 2020-01-09 2020-01-09 一种采用全盘式制动器的两级减速电动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37156U true CN212637156U (zh) 2021-03-02

Family

ID=74768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39244.1U Active CN212637156U (zh) 2020-01-09 2020-01-09 一种采用全盘式制动器的两级减速电动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371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30839B (zh) 一种适用于双胎并装车轮的电动轮总成、车桥及车辆
CN108340768B (zh) 一种集成轮毂电机的电动轮总成
CN107487175B (zh) 一种一体化集成式轮毂电机驱动单元
WO2019196395A1 (zh) 集成轮毂电机的电动轮总成
CN104290593B (zh) 一种内置悬置集成式轮毂电机驱动电动轮
CN111098697A (zh) 一种采用全盘式制动器的两级减速电动轮
CN108146145A (zh) 一种具有大变速比行星减速器的电动轮及车辆
CN210502248U (zh) 一种低速大扭矩电动轮装置及电动车
CN111361358A (zh) 一种重载电动轮
CN110855073B (zh) 一种基于非充气轮胎的外转子电动轮集成结构及装配方法
CN109866607A (zh) 一种内转子电动轮一体化集成结构及装配方法
CN108128143A (zh) 一种集成式电动轮及车辆
CN113799595A (zh) 一种集成轮毂电机与轮辋、制动器的车轮总成
CN108128141B (zh) 一种电动轮的力传递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车辆
CN209987734U (zh) 一种低速大扭矩电动轮装置和电动汽车
CN212637156U (zh) 一种采用全盘式制动器的两级减速电动轮
CN205220337U (zh) 一种用于煤矿防爆电驱动车辆的动力总成
CN210554158U (zh) 一种采用湿式制动器的电动轮
CN108146144B (zh) 一种用于电动轮的轮毂组件、电动轮及车辆
CN110667369B (zh) 一种基于非充气轮胎的电动轮一体化集成结构及装配方法
CN211969079U (zh) 一种重载电动轮
CN208134060U (zh) 一种集成轮毂电机的电动轮总成
CN110370917B (zh) 一种采用湿式制动器的电动轮
KR102622464B1 (ko) 동력 전달 장치
CN109515159B (zh) 一种双式车轮轮毂电机总成拓扑结构、新能源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04

Address after: No. 9-183, Buyue Road, Puk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Pukou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00

Patentee after: Nanjing Qingyan Yiwei new energy power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4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TSINGHUA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