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27153U - 一种抗干扰功放电源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干扰功放电源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27153U
CN212627153U CN202021258563.8U CN202021258563U CN212627153U CN 212627153 U CN212627153 U CN 212627153U CN 202021258563 U CN202021258563 U CN 202021258563U CN 212627153 U CN212627153 U CN 2126271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iode
resistor
electrode
transistor
power ampl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5856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其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Lihua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Lihua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Lihua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Lihua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5856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271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271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271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抗干扰功放电源模块,包括电源VCC及继电器,电源VCC与继电器线圈的一端相连,还包括电阻R1、电容C1、稳压二极管D1、三极管Q1及三极管Q2;电源VCC还依次经电阻R1、电容C1接地,电阻R1与电容C1的公共端依次经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1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均连接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本实用新型在电源VCC刚接通时对电容C1进行充电,利用电容C1的延时作用使扬声器延时接通,可避免开机时电流对扬声器冲击,避免开机损坏扬声器和开机的杂音。

Description

一种抗干扰功放电源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功放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干扰功放电源模块。
背景技术
音频功率放大器用于将前级微弱的音频小信号进行放大以推动扬声器发声,而功放电源模块用于对音频功率放大器进行供电。功放电源模块主要包括电源、继电器、抗干扰电路及各种保护电路,继电器是功放电源模块的核心元件,用于实现直流控制交流输出;抗干扰电路用以消除干扰信号,防止误触发继电器,造成功放电源模块功能紊乱;过压保护电路是防止电源接通与断开瞬间产生较高浪涌电压而损坏继电器。虽然传统的功放电源模块很好的做到了对继电器的过压保护,但对于扬声器的保护较为缺失,尤其是开机时电流对扬声器的冲击,易损坏扬声器且会产生开机时的杂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抗干扰功放电源模块,以解决扬声器在功率放大器开机时受电流冲击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抗干扰功放电源模块,包括电源VCC及继电器,电源VCC与继电器线圈的一端相连,还包括电阻R1、电容 C1、稳压二极管D1、三极管Q1及三极管Q2;
电源VCC还依次经电阻R1、电容C1接地,电阻R1与电容C1的公共端依次经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1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均连接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
可选的,所述抗干扰功放电源模块还包括稳压二极管D3,继电器线圈与电源VCC相连的一端还依次经稳压二极管D3的负极、稳压二极管D3的正极接地。
可选的,所述抗干扰功放电源模块还包括电阻R2、电阻R3、三极管Q3及三极管Q4;
功放输出管的中间输出端经电阻R3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电阻R1与电容C1的公共端还依次经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地,电阻R1与电容C1的公共端还经电阻R2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
可选的,所述抗干扰功放电源模块还包括三极管Q5,三极管Q5的基极接地,电阻R3与三极管Q4基极的公共端连接三极管Q5的发射极,电阻R1与电容C1的公共端还经电阻R2连接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还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
可选的,所述抗干扰功放电源模块还包括电阻R4、电阻R5、电阻R6及三极管Q6;
功放输出管的高位输出端经电阻R4连接三极管Q6的基极,功放输出管的低位输出端经电阻R5连接三极管Q6的基极,功放输出管的低位输出端还连接三极管Q6的发射极,三极管Q6的集电极经电阻R6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电阻R1与电容C1的公共端还经电阻R2连接电阻R6与三极管Q3基极的公共端。
可选的,所述抗干扰功放电源模块还包括二极管D4,二极管D4接入电阻 R6与电阻R2之间,电阻R1与电容C1的公共端经电阻R2、二极管D4的正极、二极管D4的负极、电阻R6连接三极管Q6的集电极。
本实用新型的抗干扰功放电源模块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抗干扰功放电源模块在电源VCC刚接通时对电容C1进行充电,利用电容C1的延时作用使扬声器延时接通,可避免开机时电流对扬声器冲击,避免开机损坏扬声器和开机的杂音;
(2)本实用新型的三极管Q4与三极管Q5组成功放输出端的电位检测电路,当功放输出端的电位发生偏移时,三极管Q4或三极管Q5导通,继电器释放,扬声器断开,可实现功放输出端的电位偏移保护;
(3)本实用新型在功放输出管因输出短路或负载过重时,功放输出管V1与 V2的发射极电流增大,三极管Q6导通,继电器释放,扬声器断开,可实现功放输出管的过载保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抗干扰功放电源模块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抗干扰功放电源模块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 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容C1、稳压二极管D1、二极管D2、稳压二极管D3、二极管D4、NPN型三极管Q1、NPN型三极管Q2、PNP型三极管 Q3、NPN型三极管Q4、NPN型三极管Q5及NPN型三极管Q6。
音频放大器包括低电平继电器、NPN型三极管V1、PNP型三极管V2、电阻R100及电阻R200。低电平继电器用于通过控制开关S1来控制音频放大器的扬声器,三极管V1、三极管V2为功放输出管,功放输出管的输出端由NPN型三极管V1、PNP型三极管V2、电阻R100、电阻R200构成,三极管V1的发射极依次经电阻R100、电阻R200连接三极管V2的发射极,三极管V1发射极与电阻R100的公共端为功放输出管的高位输出端,电阻R100与电阻R200的公共端为功放输出管的中间输出端,三极管V2发射极与电阻R200的公共端为功放输出管的低位输出端。
电源VCC与继电器线圈的一端相连,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依次经三极管 Q2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电源VCC还依次经电阻R1、电容C1 接地,电阻R1与电容C1的公共端依次经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稳压二极管 D1的正极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继电器线圈与电源VCC相连的一端还依次经二极管D2的负极、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继电器线圈与电源VCC相连的一端还依次经稳压二极管D3的负极、稳压二极管D3的正极接地。其中,二极管D2并联在继电器线圈的两端,用于在三极管 Q2关断时形成续流回路以释放继电器线圈中储存的能量,防止感应电压过高而击穿三极管;稳压二极管D3用于防止电路中接入的电压过高。
本实施例中,电源VCC刚接通时,电源VCC通过电阻R1对电容C1进行充电,电阻R1用于控制充电速度,电容C1的参数选择为电源VCC接通几秒后其两端的电压达到稳压二极管D1的反向击穿电压,电容C1的参数可为47μ F/50V,稳压二极管D1的反向击穿电压可为9.5V,这样在接通电源后,延时一段时间后稳压二极管D1导通,三极管Q1的基极为高电平,三极管Q1的导通,拉高三极管Q2的基极电平,三极管Q2导通,继电器的线圈接地,吸合开关S1,扬声器接通。这样可通过上述电路的延时作用避免开机时电流对扬声器冲击,避免开机损坏扬声器和开机的杂音。
如图1所示,电阻R100、电阻R200的公共端经电阻R3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3与三极管Q4基极的公共端连接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三极管Q5的基极接地,三极管Q4与三极管Q5的集电极均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电阻R1与电容C1的公共端还依次经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地,电阻R1与电容C1的公共端还经电阻R2同时与三极管Q4、三极管Q5的集电极相连。
本实施例中,三极管Q4与三极管Q5组成功放输出端的电位检测电路,当功放输出端的电位发生正偏移时,三极管Q4的基极为高电平,三极管Q4导通,拉低三极管Q3的基极电位到地,三极管Q3导通,稳压二极管D1截止,三极管Q1与三极管Q2关断,继电器释放,扬声器断开,这样可实现功放输出端的电位正偏移保护;当功放输出端的电位发生负偏移时,三极管Q5的发射极电位为低电平,三极管Q5导通,拉低三极管Q3的基极电位,三极管Q3导通,稳压二极管D1截止,三极管Q1与三极管Q2关断,继电器释放,扬声器断开,这样可实现功放输出端的电位负偏移保护。
如图1所示,三极管V1发射极与电阻R100的公共端经电阻R4连接三极管Q6的基极,三极管V2发射极与电阻R200的公共端经电阻R5连接三极管 Q6的基极,三极管V2发射极与电阻R200的公共端还直接连接三极管Q6的发射极,电阻R1与电容C1的公共端还经电阻R2、二极管D4的正极、二极管 D4的负极、电阻R6连接三极管Q6的集电极,二极管D4正极与电阻R2的公共端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
本实施例中,当功放输出管因输出短路或负载过重时,功放输出管V1与 V2的发射极电流增大,在电阻R100与电阻R200上产生的压降增大,经电阻 R4与电阻R5分压后加载到三极管Q6的基极,三极管Q6导通,拉低三极管 Q3的基极电位,三极管Q3导通,继电器释放,扬声器断开,这样可实现功放输出管的过载保护。其中,二极管D4用于防止三极管Q4或三极管Q5导通时将三极管Q6的集电极电位拉低而使三极管Q6失去开关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抗干扰功放电源模块,包括电源VCC及继电器,电源VCC与继电器线圈的一端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阻R1、电容C1、稳压二极管D1、三极管Q1及三极管Q2;
电源VCC还依次经电阻R1、电容C1接地,电阻R1与电容C1的公共端依次经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1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均连接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干扰功放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稳压二极管D3,继电器线圈与电源VCC相连的一端还依次经稳压二极管D3的负极、稳压二极管D3的正极接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干扰功放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阻R2、电阻R3、三极管Q3及三极管Q4;
功放输出管的中间输出端经电阻R3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电阻R1与电容C1的公共端还依次经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地,电阻R1与电容C1的公共端还经电阻R2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干扰功放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极管Q5,三极管Q5的基极接地,电阻R3与三极管Q4基极的公共端连接三极管Q5的发射极,电阻R1与电容C1的公共端还经电阻R2连接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还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干扰功放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阻R4、电阻R5、电阻R6及三极管Q6;
功放输出管的高位输出端经电阻R4连接三极管Q6的基极,功放输出管的低位输出端经电阻R5连接三极管Q6的基极,功放输出管的低位输出端还连接三极管Q6的发射极,三极管Q6的集电极经电阻R6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电阻R1与电容C1的公共端还经电阻R2连接电阻R6与三极管Q3基极的公共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干扰功放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极管D4,二极管D4接入电阻R6与电阻R2之间,电阻R1与电容C1的公共端经电阻R2、二极管D4的正极、二极管D4的负极、电阻R6连接三极管Q6的集电极。
CN202021258563.8U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抗干扰功放电源模块 Active CN2126271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58563.8U CN212627153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抗干扰功放电源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58563.8U CN212627153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抗干扰功放电源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27153U true CN212627153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56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58563.8U Active CN212627153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抗干扰功放电源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271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87469U (zh) 射频功率放大器过压保护电路
CN202384752U (zh) 开关电源过流保护电路
CN201479079U (zh) 功率放大器短路保护装置
CN210075089U (zh) 一种隔离驱动电路
CN207612045U (zh) 一种保护芯片
CN212627153U (zh) 一种抗干扰功放电源模块
CN1322659C (zh) 低功率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源
CN106099882A (zh) 带断电保护的大电流防打火电路
CN201403188Y (zh) 一种pop噪音抑制电路
CN216600050U (zh) 一种分立元件实现的音箱保护电路
CN210745446U (zh) 一种以太网交换机扩展子卡上电缓启动控制装置
CN101335500A (zh) 一种消除音频电路破音的方法及电路
CN206993394U (zh) 静音控制电路
CN216600051U (zh) 一种音箱低音扬声器保护电路
CN109495092B (zh) 功率开关管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
CN220915260U (zh) 一种功放输出保护电路
CN206202235U (zh) 一种压电蜂鸣片驱动电路及防盗报警器
CN213280065U (zh) 带有保护电路的喇叭
CN102098011B (zh) 音频功率放大器静音快速控制电路
CN204206430U (zh) 一种音箱开关机防冲击电路
CN211557138U (zh) 一种用于变频器的母线过流保护电路
CN219164633U (zh) 一种低成本的开关机防爆破音电路
CN115767370A (zh) 一种消除开机噪音的音频控制电路及音频设备
CN214100844U (zh) 一种直流负载短路保护电路
CN219535886U (zh) 一种防冲击电流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