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24657U - 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及发光二极管显示屏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及发光二极管显示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24657U
CN212624657U CN202021548124.0U CN202021548124U CN212624657U CN 212624657 U CN212624657 U CN 212624657U CN 202021548124 U CN202021548124 U CN 202021548124U CN 212624657 U CN212624657 U CN 2126246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screen
heat
heat conducting
screen box
emitting di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4812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晓杰
周充祐
汪楷倫
刘棵菓
黄成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Kangjia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Kangjia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Kangjia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Kangjia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4812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246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246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246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及发光二极管显示屏,所述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包括:电路板、发光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发光板之间的导热件;所述导热件上设置有多个导热区,所述发光板上设有多个显示单元,所述多个导热区与所述多个显示单元一一对应;所述导热件用于将所述多个显示单元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所述电路板。通过在电路板和发光板之间增加一导热件,可将发光板中多个显示单元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有效地传导至电路板,从而提升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的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及发光二极管显示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及发光二极管显示屏。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显示屏是一种平板显示器,由一个个小的发光二极管模块面板组成,用来显示文字、图像、视频等各种信息的设备。由于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仅通过和空气进行热交换,散热效率低,若发光二极管显示屏长时间持有较高的温度,则会缩短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的使用寿命。
因此,如何提高发光二极管显示屏散热效率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及发光二极管显示屏,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发光二极管显示屏散热效率低的问题。
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包括:电路板、发光板;
以及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发光板之间的导热件;
所述导热件上设置有多个导热区,所述发光板上设有多个显示单元,所述多个导热区与所述多个显示单元一一对应;
所述导热件用于将所述多个显示单元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所述电路板。
上述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通过在电路板(PCB板)和发光板之间增加一导热件,可将发光板中多个显示单元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有效地传导至PCB板,从而提升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的散热效率。
可选地,所述电路板靠近所述导热件的一面设有多个电子元件区;所述多个电子元件区与所述多个显示单元一一对应。
上述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通过在电路板上设置呈矩阵排列的电子元件区,之后按照电子元件区的布置来固定电子元件,可使得电路板在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是均匀分布的,也有利于将这些热量均匀传导至箱体之外,从而保证了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中热量分布的均匀性。
可选的,所述电路板远离所述导热件的一面设有多个电子元件。
上述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通过将电子元件固定于PCB板远离发光板的一面,以使电子元件靠近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中金属框,有助于电子元件所产生的热量直接通过金属框传导至箱体之外,从而提升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的散热效率。
可选的,所述导热件上设置有多个导热片;所述多个导热片与所述显示单元一一对应。
上述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还可通过导热片将显示单元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所述PCB板,进一步加快将发光板上的热量传导至箱体之外的速度,更有利于提升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的散热效率。
可选的,所述多个导热片固定于导热管;所述导热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导热管的固定槽。
可选的,所述导热管包括与至少4个所述导热片连接的环形导热管。
可选的,所述导热件上相邻所述导热区之间均设有所述固定槽。
可选的,所述导热件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的第一触点,以及用于与所述发光板连接的第二触点。
可选地,所述导热件采用铝材质。
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屏,所述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包括若干个矩阵排列的如上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
上述发光二极管显示屏,通过提高每一个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的散热效率,从而提升整个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可选实施例中一种具体的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可选实施例中一种具体的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结构示意图;
图4-1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可选实施例中显示单元的主视图;
图4-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可选实施例中显示单元的右视图;
图4-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可选实施例中显示单元的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可选实施例中由导热片和导热管组成的一体化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可选实施例中导热件结构示意图;
图7-1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可选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装配主视图;
图7-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可选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装配右视图;
图7-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可选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装配后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发光板;12-导热件;13-PCB板;14-金属框;15-铜柱;16-连接器;17-导热片;18-导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发光二极管显示屏是一种平板显示器,由一个个小的发光二极管模块面板组成,用来显示文字、图像、视频等各种信息的设备。由于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仅通过和空气进行热交换,散热效率低,若发光二极管显示屏长时间保持较高的温度,则会缩短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的使用寿命。
基于此,本申请希望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其详细内容将在后续实施例中得以阐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请参见图1,所述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包括:箱体本体(图中未示出)、金属框14、PCB板13、发光板11、以及设置于PCB板和面板之间的导热件12。
需要说明的是,其中,金属框与PCB板是通过铜柱连接,PCB板上还设有一连接器,通过该连接器与箱体本体上的HUB板连接。
上述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通过在PCB和发光板之间增加一导热件,可将发光板中多个显示单元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有效地传导至PCB板,从而提升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的散热效率。
此外,将一个发光板拆分为若干个显示单元,减少了一次封装发光二极管芯片的数量,有助于保证组装良率;还可只替换显示单元,降低维护成本。其中,显示单元的数量包括但不限于25、36、64个,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靠近所述导热件的一面设有多个电子元件区;所述多个电子元件区与所述多个显示单元一一对应。
上述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通过在电路板上设置呈矩阵排列的电子元件区,之后按照电子元件区的布置来固定电子元件,每一个电子元件区可放置不限于1个电子元件,可使得电路板在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是均匀分布的,也有利于将这些热量均匀传导至箱体之外,从而保证了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中热量分布的均匀性。
此外,PCB板远离发光板的一面是平面,可与金属框紧密贴合,有利于PCB板上的热量直接传递至金属框,进一步提升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的散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远离所述导热件的一面设有多个电子元件。
上述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通过将电子元件固定于PCB板远离发光板的一面,以使电子元件靠近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中金属框,有助于电子元件所产生的热量直接通过金属框传导至箱体之外,从而提升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的散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件上设置有多个导热片;所述多个导热片与所述显示单元一一对应。
可以理解的是,一个导热片可对应至少一个显示单元,这些导热片与显示单元贴合,则可通过导热片将显示单元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所述PCB板,进一步加快将发光板上的热量传导至箱体之外的速度,更有利于提升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的散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导热片固定于导热管;所述导热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导热管的固定槽。所述导热管包括与至少4个所述导热片连接的环形导热管。所述导热件上相邻所述导热区之间均设有所述固定槽。
需要说明的是,导热件上导热片的固定方式可灵活设置。包括但不现有:导热片以粘贴方式固定于导热件;或者导热片以粘贴方式固定于导热管,再通过导热管固定于导热件的固定槽,从而将导热片固定于导热件。而导热片的形状、数量、大小等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设置。其中,该导热管的形状包括直线型、封闭环形,而一个环形导热管可与不限于4、8、16个导热片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件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的第一触点,以及用于与所述发光板连接的第二触点。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导热件上的若干个触点,分别与PCB板和发光板连接,以保证导热件稳定地设于所述PCB板和发光板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件采用铝材质。
可以理解的是,导热件采用散热材质时,包括但不限于铝材质、铜材质。
本实用新型另一可选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的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结合图2,所述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包括:箱体本体(图中未示出)、金属框14、PCB板13、发光板11、以及设置于所述PCB板13和所述发光板11之间的导热件12。
其中,发光板11上设有多个显示单元,上述方式减少了一次封装发光二极管芯片的数量,有助于保证组装良率;还可替换子显示单元板,降低维护成本。其中,显示单元的数量包括但不现有25、36、64,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置。
其中,导热件12上设置有多个导热区,多个导热区与上述多个显示单元一一对应。如图2所示,导热区即为导热件上的空腔。上述导热件12包括但不限于25个空腔,每一个空腔可用于放置不限于1个电子元件。该空腔的形状可以为矩形、圆形、多边形等,还可根据实际需求对该空腔的形状、大小和数量进行合理的设计。
此外,导热件12采用散热材质,包括但不限于铝材质、铜材质。导热件靠近PCB板13的一面以及靠近发光板11的一面均设有若干个触点,这些触点用于连接PCB板或发光板。譬如,对于图2中的导热件12,可在除空腔之外的区域均设置触点。同时,相邻触点间的间距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置。
其中,PCB板13靠近发光板11的一面设有多个电子元件区,每个电子元件区可放置不限于1个电子元件,同时,上述多个电子元件区与上述多个显示单元一一对应。该方式可使得PCB板在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是均匀分布的,也有利于将这些热量均匀传导至箱体之外,从而保证了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中热量分布的均匀性。此外,PCB板远离发光板的一面是平面,可与金属框紧密贴合,有利于PCB板上的热量直接传递至金属框,进一步提升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的散热效率。
本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中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为:发光板11的引脚直接插入导热件12一面的触点;而导热件12另一面的触点与PCB板13上的触点连接;然后PCB板13通过铜柱15与金属框14连接;PCB板13还通过一连接器16与箱体本体上的HUB板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电子元件设于PCB板靠近发光板的一面,可使金属框与PCB板紧密贴合,且通过增加一导热件,以使PCB板上电子元件分散布置,从而有效提升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的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另一可选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的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请参见图3,所述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包括:箱体本体(图中未示出)、金属框14、PCB板13、发光板11、以及设置于所述PCB板和所述发光板之间的导热件12、导热片17和导热管18。
其中,发光板11上设有多个显示单元,图4-1、图4-2、图4-3分别为每个显示单元的主视图、右视图、后视图。上述方式减少了一次封装发光二极管芯片的数量,有助于保证组装良率;还可替换子显示单元板,降低维护成本。其中,显示单元的数量包括但不现有25、36、64,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置。同时,可根据显示单元数量设置对应形状的导热件12、以及对应数量的导热片17。
其中,导热件12上设置有多个导热区,多个导热区与上述多个显示单元一一对应。如图5所示,导热区即为导热件上的空腔。上述导热件12包括但不限于25个空腔,每一个空腔可用于放置不限于1个电子元件。该空腔的形状可以为矩形、圆形、多边形等,还可根据实际需求对该空腔的形状、大小和数量进行合理的设计。同时,相邻空腔之间设有一固定槽,这些固定槽用于固定导热管18。
此外,导热件12采用散热材质,包括但不限于铝材质、铜材质。导热件靠近PCB板13的一面以及靠近发光板11的一面均设有若干个触点,这些触点用于连接PCB板或发光板。譬如,对于图5中的导热件12,可在除空腔之外的区域均设置触点。同时,相邻触点间的间距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置。
其中,导热片17和导热管18组成一体化结构。本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呈5×5阵列分布的导热片,即每个导热片的形状和大小可一致,同时这些导热片之间具有相同的间距。此外,导热管的数量、长度以及形状均可灵活设置。如图6所示,对于最外围的16个导热片固定于一环形导热管,对于次外围的8个导热片固定于另一环形导热管。另外,对于次外围的8个导热片还通过适当长度的直导热管与最外围的导热片或居中的一个导热片连接。
其中,PCB板13远离发光板11一面上设置有电子元件,此时,由于电子元件靠近金属框14,有助于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直接传递到金属框14,然后通过箱体本体传递至空气中。
图7-1、图7-2、图7-3分别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的主视图、右视图和后视图。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中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为:发光板11的引脚直接插入导热件12一面的触点;而导热件12另一面的触点与PCB板13上的触点连接;然后PCB板131通过铜柱15与金属框14连接;PCB板131还通过一连接器15与箱体上的HUB板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通过增加导热件和导热片,加快了将发光板所产生的热量传递到箱体外的速度;同时缩短了电子元件与箱体的距离,从而有效提升了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的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另一可选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屏,所述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包括若干个矩阵排列的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
请参见图1,所述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包括:箱体本体(图中未示出)、金属框14、PCB板13、发光板11、以及设置于PCB板和面板之间的导热件12。
需要说明的是,其中,金属框与PCB板是通过铜柱连接,PCB板上还设有一连接器,通过该连接器与箱体本体上的HUB板连接。
上述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通过在PCB和发光板之间增加一导热件,可将发光板中多个显示单元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有效地传导至PCB板,从而提升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的散热效率。
此外,将一个发光板拆分为若干个显示单元,减少了一次封装发光二极管芯片的数量,有助于保证组装良率;还可只替换显示单元,降低维护成本。其中,显示单元的数量包括但不限于25、36、64个,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靠近所述导热件的一面设有多个电子元件区;所述多个电子元件区与所述多个显示单元一一对应。
上述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通过在电路板上设置呈矩阵排列的电子元件区,之后按照电子元件区的布置来固定电子元件,每一个电子元件区可放置不限于1个电子元件,可使得电路板在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是均匀分布的,也有利于将这些热量均匀传导至箱体之外,从而保证了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中热量分布的均匀性。
此外,PCB板远离发光板的一面是平面,可与金属框紧密贴合,有利于PCB板上的热量直接传递至金属框,进一步提升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的散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远离所述导热件的一面设有多个电子元件。
上述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通过将电子元件固定于PCB板远离发光板的一面,以使电子元件靠近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中金属框,有助于电子元件所产生的热量直接通过金属框传导至箱体之外,从而提升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的散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件上设置有多个导热片;所述多个导热片与所述显示单元一一对应。
可以理解的是,一个导热片可对应至少一个显示单元,这些导热片与显示单元贴合,则可通过导热片将显示单元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所述PCB板,进一步加快将发光板上的热量传导至箱体之外的速度,更有利于提升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的散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导热片固定于导热管;所述导热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导热管的固定槽。所述导热管包括与至少4个所述导热片连接的环形导热管。所述导热件上相邻所述导热区之间均设有所述固定槽。
需要说明的是,导热件上导热片的固定方式可灵活设置。包括但不现有:导热片以粘贴方式固定于导热件;或者导热片以粘贴方式固定于导热管,再通过导热管固定于导热件的固定槽,从而将导热片固定于导热件。而导热片的形状、数量、大小等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设置。其中,该导热管的形状包括直线型、封闭环形,而一个环形导热管可与不限于4、8、16个导热片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件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的第一触点,以及用于与所述发光板连接的第二触点。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导热件上的若干个触点,分别与PCB板和发光板连接,以保证导热件稳定地设于所述PCB板和发光板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件采用铝材质。
可以理解的是,导热件采用散热材质时,包括但不限于铝材质、铜材质。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路板、发光板;
以及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发光板之间的导热件;
所述导热件上设置有多个导热区,所述发光板上设有多个显示单元,所述多个导热区与所述多个显示单元一一对应;
所述导热件用于将所述多个显示单元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所述电路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靠近所述导热件的一面设有多个电子元件区;所述多个电子元件区与所述多个显示单元一一对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远离所述导热件的一面设有多个电子元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导热件上设置有多个导热片;所述多个导热片与所述显示单元一一对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导热片固定于导热管;所述导热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导热管的固定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管包括与至少4个所述导热片连接的环形导热管。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上相邻所述导热区之间均设有所述固定槽。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的第一触点,以及用于与所述发光板连接的第二触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采用铝材质。
10.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包括若干个矩阵排列的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
CN202021548124.0U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及发光二极管显示屏 Active CN2126246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48124.0U CN212624657U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及发光二极管显示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48124.0U CN212624657U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及发光二极管显示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24657U true CN212624657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30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48124.0U Active CN212624657U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及发光二极管显示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246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05150C (zh) 散热模组及采用该散热模组的直下式背光系统
CN100580528C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使用的背光模块
CN101614352B (zh) 背光模块以及显示模块
CN202171168U (zh) 拼接式背光模块结构
CN105676502A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CN101563792A (zh) 发光装置、显示装置、以及固体发光元件基板
US9104068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CD device comprising backlight module
CN201166759Y (zh) 具有散热模块的平面显示装置
CN102252217A (zh) 具有双面出光结构的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CN104267538A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led背光源装置
CN212624657U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箱体及发光二极管显示屏
CN214896116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3162271A (zh) 散热基座及使用该散热基座的背光模组
KR20100081699A (ko) 광원, 이를 갖는 광출사 모듈 및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CN202103046U (zh) 发光二极管散热构造及背光模块
CN109283744B (zh) 背光源、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1487722U (zh) 发光二极管背光源及具有该背光源的显示器件
CN101505579A (zh) 散热模块及其支撑件
CN203010558U (zh) 一种模组化半导体照明装置
CN101975376A (zh) 背光模块的发光源散热构造
CN201601936U (zh) 一种电子元器件简易散热装置
CN210957270U (zh) 一种激光二极管阵列模组
CN201014253Y (zh) 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及其散热模块
CN210443637U (zh) 电池模组的散热结构
CN102003685A (zh) 发光源散热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