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23739U - 一种站台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站台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23739U
CN212623739U CN202021817049.3U CN202021817049U CN212623739U CN 212623739 U CN212623739 U CN 212623739U CN 202021817049 U CN202021817049 U CN 202021817049U CN 212623739 U CN212623739 U CN 2126237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door
management system
control unit
gat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1704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辉
余佳鑫
文科
涂海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Building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Building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Building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Building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1704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237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237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237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tform Screen Doors And Railroad Systems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站台管理系统,包括单元控制器、至少两个站台门和至少两个门控单元;每个站台门中设置有锁紧开关、监测开关,站台门的开关状态与锁紧开关的开关状态相同、站台门的开关状态与监测开关的开关状态相反;锁紧开关依次串联构成安全回路,安全回路接入单元控制器;站台门与门控单元一一对应,站台门的监测开关接入门控单元,每个门控单元与单元控制器之间构建传输锁紧信号的通信线路,锁紧信号表示监测开关的开关状态。设置由锁紧开关串联构成的安全回路,并对应每个门控单元设置监测开关,可在安全回路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确定发生故障的站台门的位置,提高站台管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站台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站台门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站台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地铁以其快速、准时、方便、舒适等优点,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的公共交通的主要发展方向。而轨道站台门的控制作为地铁安全系统中较为关键的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并影响到地铁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
现有技术中通过设置安全回路对地铁的站台门进行安全监测,在滑动门、应急门、端门上都安装有门关闭锁紧开关,门关闭锁紧开关及必要电路形成安全回路,所有门单元的安全回路单元串联起来,并且返回到站台门控制器中,形成站台门控制系统关闭锁紧安全回路。
这种方式在应用过程中,当任一站台门发生故障无法闭合时,安全回路仅能够检测到发生故障,无法帮助维修人员快速定位发生故障的站台门并排除故障,影响地铁运营的安全性和效率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站台管理系统,以实现对站台门的管理,在站台门发生故障时快速的定位故障位置。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站台管理系统,包括单元控制器、至少两个站台门和至少两个门控单元;
每个所述站台门中设置有锁紧开关、监测开关,所述站台门的开关状态与所述锁紧开关的开关状态相同、所述站台门的开关状态与所述监测开关的开关状态相反;
所述锁紧开关依次串联构成安全回路,所述安全回路接入所述单元控制器;
所述站台门与所述门控单元一一对应,所述站台门的所述监测开关接入所述门控单元,每个所述门控单元与所述单元控制器之间构建传输锁紧信号的通信线路,所述锁紧信号表示所述监测开关的开关状态。
可选的,所述锁紧开关包括第一常开触点和第二常开触点,所述第一常开触点与所述第二常开触点的开关状态相同。
可选的,相邻的所述站台门的第一常开触点依次串联构成第一回路,相邻的所述站台门的第二常开触点依次串联构成第二回路,所述第一回路和所述第二回路均接入所述单元控制器。
可选的,所述监测开关包括常闭触点,所述常闭触点与所述站台门的开关状态相反。
可选的,所述门控单元包括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用于向所述单元控制器反馈所述常闭触点的开合状态,所述常闭触点接入所述检测电路。
可选的,所述常闭触点的第一端子与所述门控单元的供电端连接,所述常闭触点的第二端子与所述检测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检测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门控单元的接地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门控单元还包括供电电路,所述常闭触点的第一端子接入所述供电电路的供电端。
可选的,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第一光电耦合器和第一电阻,所述常闭触点的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门控单元的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集电极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发射极接地,所述门控单元的检测端与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发射极连接。
可选的,所述门控单元与所述单元控制器通过串行数据通信线连接。
可选的,所述单元控制器包括诊断电路,所述诊断电路与所述安全回路连接。
可选的,所述诊断电路包括第二光电耦合器和第二电阻,所述安全回路分别与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集电极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发射极接地,所述单元控制器的检测端与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发射极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站台管理系统,通过设置与站台门的开关状态相同的锁紧开关,并依次串联构成安全回路接入单元控制器中,实现在站台门全部正常关闭时导通安全回路,向单元控制器发出全部站台门正常关闭的信号,从而通过安全回路与站台门的同步开关实现对全部站台门的开关状态的监测;通过设置与站台门的开关状态相反的监测开关,并将每个监测开关分别接入到门控单元中,通过门控单元对每个监测开关的开关状态监测,可实现精准定位发生故障的站台门的位置,辅助站台工作人员可以迅速做出响应,将某个单一站台门进行隔离,从而保证其他站台门及安全回路继续工作,保证列车顺利继续运营,等到非运营时间再进行故障站台门维修工作,从而在保证站台管理系统安全性的基础上,提高了列车运营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站台管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检测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诊断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站台管理系统,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地铁站台门的工作情况的检测和故障定位的情况,该站台管理系统还可以用于其他站台门的闭合状态检测和故障定位。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站台管理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检测电路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诊断电路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站台管理系统包括单元控制器101、至少两个站台门和至少两个门控单元102。
其中,单元控制器101(PEDC)用于实现向门控单元102发出控制信号,进而控制站台门的开合,实现对站台门的控制。此外,单元控制器101还可以获取各站台门的工作状态,进而实现对站台门的工作状态监测,在站台门发生故障时发出故障信号。站台门又称屏蔽门或安全门(Platform Screen Doors(PSD)或Platform-edge Doors),安装于地铁、轻轨等交通车站站台边缘,将轨道与站台候车区隔离,与列车门相对应。地铁屏蔽门系统属于车站设备系统之一,它在地铁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将车站站台公共区与轨行区隔离,简化环控系统,降低车站空调系统的运行能耗;减少列车运行噪音及活塞风对车站站台候车乘客的影响,为乘客提供一个更加舒适、安全的候车环境;防止人员跌落轨道产生意外事故,为以后地铁车辆的无人驾驶创造条件。而门控单元102(DCU)是站台门电机的控制装置,每个站台门均配置一个门控单元102(DCU),并安装在门体上部的顶箱内。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每个站台门中设置有锁紧开关103、监测开关104,站台门的开关状态与锁紧开关103的开关状态相同、站台门的开关状态与监测开关104的开关状态相反,锁紧开关103依次串联构成安全回路,安全回路接入单元控制器101,站台门与门控单元102一一对应,站台门的监测开关104接入门控单元102,每个门控单元102与单元控制器101之间构建传输锁紧信号的通信线路,锁紧信号表示监测开关104的开关状态。
其中,锁紧开关103、监测开关104是指一个可以使电路开路、使电流中断或使其流到其他电路的电子元件。锁紧开关103的主要作用是在站台门关闭时同步闭合锁紧电路,接通与锁紧开关103连接的部分电路;监测开关104的作用是在站台门关闭时同步断开监测电路,以实现对站台门的状态检测。门控单元102与单元控制器101的通信线路可采用串行数据通信线等方式连接,只要能够实现门控单元102与单元控制器101的连接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站台门的开关状态与锁紧开关103的开关状态相同,也就是说,锁紧开关103在站台门关闭时闭合,在站台门打开时断开,从而实现对由锁紧开关103依次串联构成安全回路的通断控制,进而可通过安全回路检测到站台门是否发生故障而无法正常闭合,提高地铁、轻轨等交通车站站台的运行安全性。
站台门的开关状态与监测开关104的开关状态相反,也就是说,监测开关104在站台门关闭时断开,在站台门打开时闭合,通过对监测开关104的开关状态检测可进一步的实现对站台门的开关状态的监测,结合安全回路的锁紧开关103可有效的提高对站台门的检测的可靠性,进一步的提高站台门的运行安全性。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监测开关104分别接入到门控单元102中,实现通过每个门控单元102对监测开关104的开关状态的监测,进而通过门控单元102与单元控制器101之间构建的传输锁紧信号的通信线路向单元控制器101发送站台门的开关状态,在锁紧开关103构成的安全回路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监测站台门的开关状态,保证对站台门的开关状态的有效监测,避免发生电气故障时影响对站台门的开关状态的监测不到位,有效的提高站台门的运行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站台管理系统,通过设置与站台门的开关状态相同的锁紧开关103,并依次串联构成安全回路接入单元控制器101中,实现在站台门全部正常关闭时导通安全回路,向单元控制器101发出全部站台门正常关闭的信号,从而通过安全回路与站台门的同步开关、实现对全部站台门的开关状态的监测,保证在所有的站台门均闭合时发出站台门正常关闭的信号,保证站台门运行的安全性;通过设置与站台门的开关状态相反的监测开关104,并将每个监测开关104分别接入到门控单元102中,通过门控单元102对每个监测开关104的开关状态监测,然后通过门控单元102与单元控制器101之间构建的传输锁紧信号的通信线路向单元控制器101发送站台门的开关状态,与锁紧开关103构成的安全回路协同实现对站台门的开关状态的监控,可效的提高对站台门的监测的精准性,避免由于电气开关故障所带来的监测误差和错误;其次,将监测开关104独立与安全回路设置,可避免门控单元102直接与安全回路连接实现对单个站台门的开关状态进行监测时,可能引起的安全回路短接故障,保证站台管理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并且,通过每个门控单元102与对应的监测开关104的开关状态的监测,可实现精准定位发生故障无法正常闭合的站台门的位置,辅助站台工作人员迅速做出响应,对某个站台门进行隔离,从而保证其他站台门及安全回路仍可继续工作,保证列车顺利继续运营,等到非运营时间再进行故障站台门的维修工作,从而在保证站台管理系统安全性的基础上,提高了列车运营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锁紧开关103包括第一常开触点Kn-1和第二常开触点Kn-2,第一常开触点Kn-1与第二常开触点Kn-2的开关状态相同。
常开触点的结构形式可是多种的,只要能够实现与站台门的开关状态的同步闭合、断开即可,并且常开触点的结构形式和具体原理为本领域公知,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过多的限定。
通过设置两组的常开触点开关作为锁紧开关103,可提供安全回路的双断和双导通,避免使用单个触点开关时,接触故障可能带来的判断错误问题,提高安全回路的运行可靠性,保证站台管理系统的工作安全性,保证地铁、轻轨等交通车站站台的安全工作。
在其他实施例中,锁紧开关103的常开触点的组数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中的两组,还可以是更多的组数,以进一步的保证安全回路的工作可靠性。
进一步,相邻的站台门的第一常开触点Kn-1依次串联构成第一回路,相邻的站台门的第二常开触点Kn-2依次串联构成第二回路,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均接入单元控制器101。通过将两组常开触点分别串联构成安全回路,可使两组常开触点同步工作,实现安全回路的正(VCC)、负(VSS)端信号的同步切断或同步导通,从而有效的提高由常开触点组成的安全回路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单元控制器101包括诊断电路,诊断电路与安全回路连接。诊断电路与安全回路连接,可用于监测安全回路的通断状态,在站台门正常开启时监测到安全回路处于断路状态,在站台门正常关闭时监测到安全回路处于导通状态,进而通过监测到的安全回路的通断状态实现对站台门的开关状态的监测。
具体的,诊断电路包括第二光电耦合器U2和第二电阻R7,安全回路分别与第二光电耦合器U2的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二电阻R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二光电耦合器U2的集电极与电源连接,第二光电耦合器U2的发射极接地,单元控制器101的检测端与第二光电耦合器U2的发射极连接。
在诊断电路正常工作时,当站台门被打开,则安全回路断开,此时第二光电耦合器U2处于断电状态,第二光电耦合器U2的发射极与集地极断开,第二光电耦合器U2的发射极接地,单元控制器101的检测端接地,监测到的信号值为低电平,代表站台门处于打开状态。当站台门被正常关闭时,第二光电耦合器U2处于导通状态,第二光电耦合器U2的发射极与集地极接通,且由于第二光电耦合器U2的集地极与电源连接,单元控制器101的检测端与电源导通,监测到的信号值为高电平,代表站台门处于正常闭合状态。
进一步的,在诊断电路上还可以分别在与第二光电耦合器U2的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连接的安全回路上设置稳压二极管ZD3、ZD4,限定输入信号电压门限提高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分别在与第二光电耦合器U2的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连接的安全回路上设置信号输入匹配电阻R6、R8对安全回路的输入信号与诊断电路进行信号匹配。并在第二光电耦合器U2的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之间设置电容器C4对安全回路接入到第二光电耦合器U4的电流进行滤波处理,保证诊断电路的正常运行,提高诊断电路的运行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监测开关104包括常闭触点,常闭触点与站台门的开关状态相反。同样,常闭触点的结构形式可是多种的,只要能够实现与站台门的开关状态的同步闭合、断开即可,并且常闭触点的结构形式和具体原理为本领域公知,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过多的限定。
通过设置常闭触点作为监测开关104,并且与站台门的开关状态相反。监测开关104可在站台门打开时闭合,在站台门关闭时断开,通过与安全回路的状态结合,实现对站台门的工作状态的监测。例如,在站台门正常开合时,监测开关104的开关状态能够正常的切换。在站台门发生故障无法开启时,与故障站台门对应的监测开关104始终处于断开状态,通过结合安全回路和站台门的工作状态,可判断出故障站台门的位置,进而便于对站台门的维护维修,提高站台管理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在站台门发生故障无法关闭时,监测开关104处于闭合状态,而其余站台门由于均可正常关闭,此时对应的监测开关104均处于断开状态,因此可判断监测开关104处于闭合状态的站台门发生故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门控单元102包括检测电路,检测电路用于向单元控制器101反馈常闭触点的开合状态,常闭触点接入检测电路。在门控单元102中设置检测电路,可用于检测与其对应的站台门的开关状态,并将检测结果通过与单元控制器101之间构建的传输锁紧信号的通信线路传递给单元控制器101。进而单元控制器101可根据门控单元102反馈的站台门的开关情况结合安全回路反馈的站台门的开关情况判断站台门是否正常开启和关闭。
例如,在站台门开启时,若安全回路反馈站台门正常开启,此时,检查门控单元102反馈的锁紧信号,若锁紧信号中所有的站台门的开关状态均为打开状态,则表征站台门全部正常开启;若锁紧信号中部分站台门显示未正常开启,则代表该部分站台门工作异常,维护人员可根据锁紧信号中的对应信息判断发生故障的站台门,进而便于对站台门的维护维修,提高站台管理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在站台门关闭时,若安全回路反馈站台门正常关闭,但锁紧信号中部分站台门显示未正常关闭,则代表该部分站台门工作异常。若安全回路反馈站台门未正常关闭,此时可根据锁紧信号中对应信息判断具体发生故障的站台门位置,以便于对站台门的维护维修。
具体的,常闭触点的第一端子与门控单元102的供电端连接,常闭触点的第二端子与检测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检测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门控单元102的接地端连接。通过上述的连接方式,可将常闭触点、门控单元102和检测电路连成完成的电路,通过门控单元102的供电端对常闭触点和检测电路进行供电,避免了与常闭触点连接的电路通过安全回路进行供电所可能带来的短路问题,保证常闭触点的独立供电,避免监测开关104与安全回路相互造成影响,提高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门控单元102还包括供电电路,常闭触点的第一端子接入供电电路的供电端。对于门控单元102的供电电路,可以是直接与供电系统连接,实现对门控单元102的独立供电,或在门控单元102的内部设置独立的电源对门控电源进行供电,供电电路的结构形式可是多种的,只要能够实现为门控单元102供电即可,并且供电电路的结构形式和具体原理为本领域公知,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过多的限定。
进一步的,检测电路包括第一光电耦合器U1和第一电阻R2,常闭触点Kn-3的第一端子与门控单元102的供电端连接,常闭触点Kn-3的第二端子与第一光电耦合器U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光电耦合器U1的第二输入端与门控单元102的接地端连接,第一电阻R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一光电耦合器U1的集电极与电源连接,第一光电耦合器的发射极接地,门控单元102的检测端与第一光电耦合器U1的发射极连接。
在利用监测开关104对站台门的状态进行监测时,当站台门被打开,监测开关104将切换至通路状态,第一光电耦合器U1处于导通状态,使得第一光电耦合器U1的发射极与集地极接通,且由于第一光电耦合器U1的集地极与电源连接,门控单元102的检测端与电源导通,监测到的信号值为高电平,代表站台门处于正常开启状态。在站台门被正常关闭时,监测开关104将被切换至断路状态,此时第一光电耦合器U1处于断电状态,第一光电耦合器U1的发射极与集地极断开,第一光电耦合器U1的发射极接地,门控单元102的检测端接地,监测到的信号值为低电平,代表站台门处于关闭状态。
在具体的应用中,在单元控制器101检测确认有站台门发生故障时,单元控制器101将带有故障的站台门信息的信号发往列车信号系统105和综合监控系统106,以便于实现对列车的运行和维护人员的调配。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站台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单元控制器、至少两个站台门和至少两个门控单元;
每个所述站台门中设置有锁紧开关、监测开关,所述站台门的开关状态与所述锁紧开关的开关状态相同、所述站台门的开关状态与所述监测开关的开关状态相反;
所述锁紧开关依次串联构成安全回路,所述安全回路接入所述单元控制器;
所述站台门与所述门控单元一一对应,所述站台门的所述监测开关接入所述门控单元,每个所述门控单元与所述单元控制器之间构建传输锁紧信号的通信线路,所述锁紧信号表示所述监测开关的开关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开关包括第一常开触点和第二常开触点,所述第一常开触点与所述第二常开触点的开关状态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站台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站台门的第一常开触点依次串联构成第一回路,相邻的所述站台门的第二常开触点依次串联构成第二回路,所述第一回路和所述第二回路均接入所述单元控制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开关包括常闭触点,所述常闭触点与所述站台门的开关状态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站台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控单元包括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用于向所述单元控制器反馈所述常闭触点的开合状态,所述常闭触点接入所述检测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站台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常闭触点的第一端子与所述门控单元的供电端连接,所述常闭触点的第二端子与所述检测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检测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门控单元的接地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站台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控单元还包括供电电路,所述常闭触点的第一端子接入所述供电电路的供电端。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站台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第一光电耦合器和第一电阻,所述常闭触点的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门控单元的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集电极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发射极接地,所述门控单元的检测端与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发射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站台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控单元与所述单元控制器通过串行数据通信线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站台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控制器包括诊断电路,所述诊断电路与所述安全回路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站台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诊断电路包括第二光电耦合器和第二电阻,所述安全回路分别与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集电极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发射极接地,所述单元控制器的检测端与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发射极连接。
CN202021817049.3U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站台管理系统 Active CN2126237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17049.3U CN212623739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站台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17049.3U CN212623739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站台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23739U true CN212623739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05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17049.3U Active CN212623739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站台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2373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85392A (zh) * 2021-10-18 2022-01-04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用于安全输出的无熔丝化离散输出安全态逃逸防护系统
CN114348028A (zh) * 2022-02-15 2022-04-15 牛玉涛 一种轨道交通站台门安全防护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85392A (zh) * 2021-10-18 2022-01-04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用于安全输出的无熔丝化离散输出安全态逃逸防护系统
CN113885392B (zh) * 2021-10-18 2024-04-26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用于安全输出的无熔丝化离散输出安全态逃逸防护系统
CN114348028A (zh) * 2022-02-15 2022-04-15 牛玉涛 一种轨道交通站台门安全防护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23739U (zh) 一种站台管理系统
CN109541457A (zh) 动力电池高压继电器控制电路及故障诊断方法
CN111204222A (zh) 冗余电池管理系统、冗余管理方法、上下电管理方法
CN105150854A (zh) 一种电动汽车高压安全保护系统
JP2001163088A (ja) 地面を介して電気車両に電流を給電する静的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ような給電システムによって給電されることを意図された電気車両
CN102808558B (zh) 一种车门安全回路
CN208867859U (zh) 一种具有诊断功能的双边驱动电路及电池包
CN112693495B (zh) 一种无节点分布式道岔安全驱采控制系统
EP3896466A1 (en) Arrival grounding safety monitoring system for rubber-wheeled rail vehicle
CN210714273U (zh) 一种地铁屏蔽门监测装置
CN102777098B (zh) 一种车门控制系统
EP4242053A1 (en) High-voltage system of train, and train
CN201890678U (zh) 一种电梯救援装置
CN111736563B (zh) 用于信号机的控制装置、分布式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2977482B (zh) 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
CN111251892A (zh) 一种安全环路系统及轨道列车
CN202937106U (zh) 一种车门安全回路
CN215108294U (zh) 一种站台门中央控制系统
CN113022649B (zh) Pwm编码器、编码方法
CN213149533U (zh) 一种硬件三取二表决电路及列车lcu控制系统
CN112829594B (zh) 单弓故障时列车的供电控制方法、系统、控制器及列车
CN208539051U (zh) 一种具有诊断功能的高边驱动电路及电池包
CN110808567A (zh) 基于故障安全的信号机电子执行电路
CN107834524B (zh) 一种基于脉冲信号监测的地铁直流保护装置
CN205871947U (zh) 电动汽车控制器及电动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