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18240U - 一种燃煤机组低负荷下锅炉湿态水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煤机组低负荷下锅炉湿态水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18240U
CN212618240U CN202021412646.8U CN202021412646U CN212618240U CN 212618240 U CN212618240 U CN 212618240U CN 202021412646 U CN202021412646 U CN 202021412646U CN 212618240 U CN212618240 U CN 2126182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et
deaerator
storage tank
boi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1264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慧
屈杰
薛朝囡
朱蓬勃
高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Thermal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Thermal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Thermal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Thermal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1264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182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182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182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Steam Boilers And Waste-Gas Boil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煤机组低负荷下锅炉湿态水回收系统,本实用新型将储水罐中的一部分锅炉湿态水引入除氧器水侧入口,替代原四段抽汽加热凝结水,回收利用这部分湿态水的质量和热量,在湿态水量较大时,能够停运低压加热器,以利用更多的湿态水来加热凝结水,实现质量和热量利用的最大化,大大提高了机组在深度调峰低负荷下的运行经济性。

Description

一种燃煤机组低负荷下锅炉湿态水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轮机节能减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煤机组低负荷下锅炉湿态水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节能减排的实施和清洁能源的发展,燃煤机组深度调峰至低负荷运行已成为常态。当机组深度调峰至20%~30%额定负荷时,锅炉由干态转为湿态运行,汽水分离器启动。锅炉通过汽水分离器分离出的蒸汽进入过热器,吸收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变成过热蒸汽进一步膨胀做功;分离出的饱和水进入储水罐,通过水位溢流调节阀(简称“361阀”)排入疏水扩容器或凝汽器,甚至排入排污系统。由于汽水分离器分离出的水为给水压力下的饱和水,属于高品质疏水,若直接排入凝汽器甚至排污系统而不加以回收利用,将造成大量的质量和热量损失,影响机组运行经济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燃煤机组低负荷下锅炉湿态水回收系统,能够回收锅炉湿态运行时汽水分离器产生的高品质疏水,提高运行经济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储水罐和除氧器,除氧器连接低压加热器和高压加热器,储水罐连接除氧器的水侧,低压加热器连接凝结水系统,高压加热器连接给水系统;
储水罐用于供给湿态水;
除氧器用于通过湿态水对低压加热器供给的凝结水加热,并送入高压加热器中。
储水罐连接凝汽器。
储水罐与凝汽器间设置有第一减温减压器。
储水罐下设置有水位溢流调节阀。
除氧器前设置有第二减温减压器。
除氧器与高压加热器间设置有给水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储水罐中的一部分锅炉湿态水引入除氧器水侧入口,替代原四段抽汽加热凝结水,回收利用这部分湿态水的质量和热量,在湿态水量较大时,能够停运低压加热器,以利用更多的湿态水来加热凝结水,实现质量和热量利用的最大化,大大提高了机组在深度调峰低负荷下的运行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框图;
其中,1、储水罐,2、除氧器,3、低压加热器,4、高压加热器,5、凝汽器,6、第一减温减压器,7、水位溢流调节阀,8、第二减温减压器,9、给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储水罐1和除氧器2,除氧器2连接低压加热器3和高压加热器4,储水罐1连接除氧器2的水侧,低压加热器3连接凝结水系统,高压加热器4连接给水系统,除氧器2与高压加热器4间设置有给水泵9;储水罐1用于供给湿态水;除氧器2用于通过湿态水对低压加热器3供给的凝结水加热,并送入高压加热器4中。储水罐1下设置有水位溢流调节阀7,储水罐1连接凝汽器5。储水罐1与凝汽器5间设置有第一减温减压器6。除氧器2前设置有第二减温减压器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低压加热器3持续对除氧器2供给凝结水;储水罐1中的湿态水通入除氧器2的水侧入口加热进入除氧器2的凝结水,多余的湿态水排入凝汽器5中。通过除氧器2加热后的凝结水经过给水泵9升压后送入高压加热器4中作为给水。
通过本实用新型优化后,除氧器2的进汽原四段抽汽量基本为0,全部由储水罐中的高品质湿态水的热量替代,这部分水流经第二减温减压器8后变为除氧器2的运行压力,进入除氧器2的水侧入口加热进入除氧器的凝结水;储水罐1中无法被除氧器消纳的锅炉湿态水经第一减温减压器6后排入凝汽器5。此外,当锅炉湿态水量较大时,停运低压加热器3,以利用更多的高品质湿态水来加热凝结水,实现质量和热量利用的最大化,大大提高了机组在深度调峰低负荷下的运行经济性。
某电厂一台燃煤汽轮机组的额定负荷为350MW,当机组深度调峰至30%额定负荷(105 MW)运行时,锅炉分离出80t的高品质湿态水(压力为13.4MPa,温度为333.3℃),实际运行时流经减温减压器直接排入凝汽器中。通过本实用新型改造后,将约40t湿态水经减温减压器变为除氧器的运行压力0.29MPa通入除氧器的水侧入口,全部替代四段抽汽提供的热量。
通过Ebsilon软件模拟了该机组在30%额定负荷下回收高品质湿态水改造后的热平衡图,经计算,当80t高能疏水全部排入凝汽器时,机组热耗率约为8860kJ/(kWh),折合煤耗率约为331.9g/(kWh);改造回收后,约40t锅炉湿态水进入除氧器,低压加热器3停运,此时机组热耗率约为8600kJ/(kWh),折合煤耗率约为322.2g/(kWh),相比排入凝汽器不加以回收利用时的热耗率下降了260kJ/(kWh),煤耗率下降了约9.7g/(kWh),下降幅度约为2.92%。可见,回收高品质湿态水改造后机组在30%额定负荷下热耗率和煤耗率大幅下降,运行经济性大大提高。

Claims (6)

1.一种燃煤机组低负荷下锅炉湿态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罐(1)和除氧器(2),除氧器(2)连接低压加热器(3)和高压加热器(4),储水罐(1)连接除氧器(2)的水侧,低压加热器(3)连接凝结水系统,高压加热器(4)连接给水系统;
储水罐(1)用于供给湿态水;
除氧器(2)用于通过湿态水对低压加热器(3)供给的凝结水加热,并送入高压加热器(4)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煤机组低负荷下锅炉湿态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储水罐(1)连接凝汽器(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煤机组低负荷下锅炉湿态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储水罐(1)与凝汽器(5)间设置有第一减温减压器(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煤机组低负荷下锅炉湿态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储水罐(1)下设置有水位溢流调节阀(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煤机组低负荷下锅炉湿态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除氧器(2)前设置有第二减温减压器(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煤机组低负荷下锅炉湿态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除氧器(2)与高压加热器(4)间设置有给水泵(9)。
CN202021412646.8U 2020-07-16 2020-07-16 一种燃煤机组低负荷下锅炉湿态水回收系统 Active CN2126182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12646.8U CN212618240U (zh) 2020-07-16 2020-07-16 一种燃煤机组低负荷下锅炉湿态水回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12646.8U CN212618240U (zh) 2020-07-16 2020-07-16 一种燃煤机组低负荷下锅炉湿态水回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18240U true CN212618240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07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12646.8U Active CN212618240U (zh) 2020-07-16 2020-07-16 一种燃煤机组低负荷下锅炉湿态水回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182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78119A (zh) 一种燃煤机组低负荷下锅炉湿态水回收系统及工作方法
CN108870372B (zh) 基于高低压疏水扩容器的直流炉疏水回收系统及方法
CA2751009C (en) Steam cycle efficiency improvement with pre-economizer
CN101749961B (zh) 烧结生产线饱和蒸汽余热发电系统
CN109184812B (zh) 基于两回路锅炉的核能耦合化学能发电的系统和方法
CN111964028A (zh) 一种火电机组高品质工质循环利用系统及工作方法
CN102022144A (zh) 一种具有乏汽回收功能的火力发电系统
CN103953915B (zh) 高压加热器回收二次再热锅炉启动疏水工质和热量的方法
CN101899999A (zh) 发电厂小汽轮机系统及其含该系统的发电厂热力循环系统
CN112856363B (zh) 一种深度调峰供热机组供热蒸汽参数提升系统及方法
CN113389606B (zh) 一种核电机组汽轮机中压缸排汽抽汽直接供热系统及方法
CN205154276U (zh) 核能与常规能源直接过热耦合发电系统
CN112303611A (zh) 一种直流炉高能水回收系统
CN112902142A (zh) 一种回收锅炉深度调峰湿态水的多级闪蒸系统及工作方法
CN101638998B (zh) 一种前置火电机组双压吸热回热循环热力系统
CN205225352U (zh) 一种热电联产系统能量高效回收装置
CN112303610A (zh) 一种停机不停炉运行方式下回收高能水的运行系统及方法
CN111365086A (zh) 一种基于熔盐储热的停机不停炉系统及方法
CN205154273U (zh) 核能与常规能源的无再热并联发电系统
CN202188482U (zh) 可全面回收工质和热量的无泵直流炉启动系统
CN212618240U (zh) 一种燃煤机组低负荷下锅炉湿态水回收系统
CN112709978A (zh) 一种火力发电厂高能热-质回收系统及工作方法
CN217386682U (zh) 一种高温气冷堆机组启动系统
CN216894562U (zh) 一种余热饱和蒸汽发电系统
CN113280390B (zh) 基于热泵升压再热的深度调峰供热品位提升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