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17340U - 一种多功能治疗仪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治疗仪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17340U
CN212617340U CN202021137990.0U CN202021137990U CN212617340U CN 212617340 U CN212617340 U CN 212617340U CN 202021137990 U CN202021137990 U CN 202021137990U CN 212617340 U CN212617340 U CN 2126173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frame
support
connector
plug
bear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3799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劲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ebor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ebor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ebor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ebor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3799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173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173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173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治疗仪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三角架、连接孔、对接槽,且三角架的上端拐角处开设有连接孔,所述三角架的下端一角开设有对接槽,且第一支撑架通过对接槽连接有第三支撑架,所述连接孔孔内连接有连接结构,且连接结构的孔内插入连接有组装式支撑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头、第一固定螺母、第二固定螺母。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治疗仪支架,利用支撑架、连接结构、组装式支撑结构配合设置,能够实现灵活组装,单个支撑结构方便小型治疗仪器安装使用,两个支撑结构组装能够增加整体的安装空间,方便较大的治疗仪器安装使用,利用收纳孔收纳外接支撑杆,增加收纳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治疗仪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治疗仪支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治疗仪支架。
背景技术
治疗仪是一种具有一定保健作用,但不能代替药物治疗和正规医疗的保健机器,治疗仪一般采用治疗仪支架进行支撑或者加装移动轮在治疗仪支架上方便治疗仪的移动;使用治疗仪支架过程中,由于传统的治疗仪支架采用定制固定式支架,治疗仪损坏后由于两种治疗仪大小不一时,支架不能适配,导致支架也需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治疗仪支架,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功能治疗仪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三角架、连接孔、对接槽,且三角架的上端拐角处开设有连接孔,所述三角架的下端一角开设有对接槽,且第一支撑架通过对接槽连接有第三支撑架,所述连接孔孔内连接有连接结构,且连接结构的孔内插入连接有组装式支撑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头、第一固定螺母、第二固定螺母,且连接头的侧壁套接有第一固定螺母、第二固定螺母,所述组装式支撑结构包括第一组装柱、第一收纳孔、第二组装柱、第二收纳孔、第一插头、第二插头、外接支撑杆,且第一组装柱的上端开设有第一收纳孔,所述第一收纳孔孔内插入连接有第二组装柱,且第二组装柱的上端开设有第二收纳孔,所述第一组装柱的下端连接有第一插头,且第一组装柱通过第一插头与第一支撑架连接的连接结构相连接,所述第二组装柱的上端连接有第二插头,且第二组装柱通过第二插头与第二支撑架连接的连接结构相连接,所述收纳孔内收纳有外接支撑杆,所述组装式支撑结构的上端连接有连接头和螺母,且组装式支撑结构通过连接头和螺母连接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三支撑架的上端通过连接结构和组装式支撑结构连接有第四支撑架。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三支撑架、第四支撑架的结构相同,且第一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开设的对接槽适配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组装柱和第二组装柱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第一收纳孔和第二收纳孔相通。
优选的,所述连接头的下端焊接脚杯,且连接头通过螺纹与支撑架相连接,所述连接结构和组装式支撑结构设置的插头适配设置,所述外接支撑杆通过螺纹与连接头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支撑架、连接结构、组装式支撑结构配合设置,能够实现灵活组装,单个支撑结构方便小型治疗仪器安装使用,两个支撑结构组装能够增加整体的安装空间,方便较大的治疗仪器安装使用,利用收纳孔收纳外接支撑杆,增加收纳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治疗仪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治疗仪支架的支撑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治疗仪支架的组装式支撑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治疗仪支架的单个支架示意图。
图中:1、第一支撑架;101、三角架;102、连接孔;103、对接槽;2、第二支撑架;3、连接结构;301、连接头;302、第一固定螺母;303、第二固定螺母;4、组装式支撑结构;401、第一组装柱;402、第一收纳孔;403、第二组装柱;404、第二收纳孔;405、第一插头;406、第二插头;407、外接支撑杆;5、第三支撑架;6、第四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4所示,一种多功能治疗仪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架1,第一支撑架 1包括三角架101、连接孔102、对接槽103,且三角架101的上端拐角处开设有连接孔102,三角架101的下端一角开设有对接槽103,且第一支撑架1 通过对接槽103连接有第三支撑架5,连接孔102孔内连接有连接结构3,且连接结构3的孔内插入连接有组装式支撑结构4,连接结构3包括连接头301、第一固定螺母302、第二固定螺母303,且连接头301的侧壁套接有第一固定螺母302、第二固定螺母303,组装式支撑结构4包括第一组装柱401、第一收纳孔402、第二组装柱403、第二收纳孔404、第一插头405、第二插头406、外接支撑杆407,且第一组装柱401的上端开设有第一收纳孔402,第一收纳孔402孔内插入连接有第二组装柱403,且第二组装柱403的上端开设有第二收纳孔404,第一组装柱401的下端连接有第一插头405,且第一组装柱401 通过第一插头405与第一支撑架1连接的连接结构3相连接,第二组装柱403 的上端连接有第二插头406,且第二组装柱403通过第二插头406与第二支撑架2连接的连接结构3相连接,收纳孔内收纳有外接支撑杆407,组装式支撑结构4的上端连接有连接头301和螺母,且组装式支撑结构4通过连接头301 和螺母连接有第二支撑架2,第三支撑架5的上端通过连接结构3和组装式支撑结构4连接有第四支撑架6。
其中,第一支撑架1、第二支撑架2、第三支撑架5、第四支撑架6的结构相同,且第一支撑架1和第三支撑架5开设的对接槽103适配设置。
其中,第一组装柱401和第二组装柱403通过螺纹相连接,第一收纳孔 402和第二收纳孔404相通。
其中,连接头301的下端焊接脚杯,且连接头301通过螺纹与支撑架相连接,连接结构3和组装式支撑结构4设置的插头适配设置,外接支撑杆407 通过螺纹与连接头301相连接;利用支撑架、连接结构3、组装式支撑结构4 配合设置,能够实现灵活组装,单个支撑结构方便小型治疗仪器安装使用,两个支撑结构组装能够增加整体的安装空间,方便较大的治疗仪器安装使用,利用收纳孔收纳外接支撑杆407,增加收纳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多功能治疗仪支架,组装支撑架、连接结构3、组装式支撑结构4时,组装式支撑结构4设置的第二组装柱403下端圆环对准第一组装柱401上端开设的第一收纳孔402进行插入,转动第二组装柱403,第二组装柱403下端圆环通过外螺纹与第一组装柱401相连接,第二组装柱403上端开设的第二收纳孔404与第一组装柱401上端开设的第一收纳孔402相通,连接结构3设置的连接头301的侧壁,套接进第二固定螺母303,连接头301上端对准从三角架101下端开设的连接孔102处进行插入,连接头301贯穿三角架101开设的连接孔102,连接头301通过螺纹与三角架101相连接,连接头301侧壁上部套接第一固定螺母302,转动第一固定螺母302、第二固定螺母303进行连接头301和三角架101之间固定,组装式支撑结构4设置的第一插头405对准第一支撑架1连接的连接头301上端开设孔进行插入,第一插头405通过螺纹与第一支撑架1链接的连接头301相连接,第二插头406对准第二支撑架2连接的连接头301下端开设孔进行插入,组装完毕的组装柱通过螺纹与第一插头405、第二插头406相连接,不适用外接支撑杆407时,外接支撑杆407放置进收纳孔进行收纳,从而完成单个支架的组装即可使用,第一支撑架1和第三支撑架5组装时,第三支撑架5 侧壁开设的对接槽103对准第一支撑架1开设的对接槽103,两个对接槽103 槽底开设的连接孔102对齐,使用连接头301进行两者之间的固定即可,能够增加整体支撑空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4)

1.一种多功能治疗仪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架(1),所述第一支撑架(1)包括三角架(101)、连接孔(102)、对接槽(103),且三角架(101)的上端拐角处开设有连接孔(102),所述三角架(101)的下端一角开设有对接槽(103),且第一支撑架(1)通过对接槽(103)连接有第三支撑架(5),所述连接孔(102)孔内连接有连接结构(3),且连接结构(3)的孔内插入连接有组装式支撑结构(4),所述连接结构(3)包括连接头(301)、第一固定螺母(302)、第二固定螺母(303),且连接头(301)的侧壁套接有第一固定螺母(302)、第二固定螺母(303),所述组装式支撑结构(4)包括第一组装柱(401)、第一收纳孔(402)、第二组装柱(403)、第二收纳孔(404)、第一插头(405)、第二插头(406)、外接支撑杆(407),且第一组装柱(401)的上端开设有第一收纳孔(402),所述第一收纳孔(402)孔内插入连接有第二组装柱(403),且第二组装柱(403)的上端开设有第二收纳孔(404),所述第一组装柱(401)的下端连接有第一插头(405),且第一组装柱(401)通过第一插头(405)与第一支撑架(1)连接的连接结构(3)相连接,所述第二组装柱(403)的上端连接有第二插头(406),且第二组装柱(403)通过第二插头(406)与第二支撑架(2)连接的连接结构(3)相连接,所述收纳孔内收纳有外接支撑杆(407),所述组装式支撑结构(4)的上端连接有连接头(301)和螺母,且组装式支撑结构(4)通过连接头(301)和螺母连接有第二支撑架(2),所述第三支撑架(5)的上端通过连接结构(3)和组装式支撑结构(4)连接有第四支撑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治疗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第二支撑架(2)、第三支撑架(5)、第四支撑架(6)的结构相同,且第一支撑架(1)和第三支撑架(5)开设的对接槽(103)适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治疗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装柱(401)和第二组装柱(403)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第一收纳孔(402)和第二收纳孔(404)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治疗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301)的下端焊接脚杯,且连接头(301)通过螺纹与支撑架相连接,所述连接结构(3)和组装式支撑结构(4)设置的插头适配设置,所述外接支撑杆(407)通过螺纹与连接头(301)相连接。
CN202021137990.0U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多功能治疗仪支架 Active CN2126173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37990.0U CN212617340U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多功能治疗仪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37990.0U CN212617340U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多功能治疗仪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17340U true CN212617340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55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37990.0U Active CN212617340U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多功能治疗仪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173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17340U (zh) 一种多功能治疗仪支架
CN212817076U (zh) 上肢悬吊运动训练系统
CN108379039B (zh) 一种双拐式辅助功能性医疗护理用手杖
CN209019547U (zh) 一种血液透析仪夹紧装置
CN213723967U (zh) 一种肾内科用透析管固定装置
CN212644189U (zh) 一种监控设备的安装固定装置
CN211049759U (zh) 一种骨科用手臂固定架
CN211610451U (zh) 一种医疗重症医学临床用固定装置
CN211327492U (zh) 一种新型防脱落输血袋
CN209847304U (zh) 一种锁骨界面螺钉专用电钻头
CN209329119U (zh) 抽头耦合结构
CN215875730U (zh) 一种血液透析辅助护理装置
CN216777090U (zh) 一个心电监护仪移动支架
CN215193144U (zh) 一种多功能可拆卸式病床尾支架
CN221358059U (zh) 一种固定呼吸机管路的支架
CN215651437U (zh) 一种泌尿科用腹腔镜的定位结构
CN111840000A (zh) 上肢悬吊运动训练系统
CN216675910U (zh) 一种便携式心脏外科术后护理监察仪固定架
CN215227979U (zh) 一种泌尿外科手术用前列腺拉钩
CN209392462U (zh) 一种便于稳定放置的一次性集尿袋
CN213312795U (zh) 一种心内科临床用介入治疗导管固定装置
CN217286673U (zh) 一种血液灌流器固定装置
CN216603452U (zh) 一种医疗护理康复用辅助器
CN207821867U (zh) 一种桡动脉穿刺部位的压迫止血装置
CN218792996U (zh) 一种台式体外反博系统的支臂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