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09698U - 净水水路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净水水路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09698U
CN212609698U CN202021679262.2U CN202021679262U CN212609698U CN 212609698 U CN212609698 U CN 212609698U CN 202021679262 U CN202021679262 U CN 202021679262U CN 212609698 U CN212609698 U CN 2126096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urification
storage container
inlet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7926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小平
晏博
吕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iz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mi Internet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mi Internet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mi Internet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7926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096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096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096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净水水路及设备。所述净水水路包括:储水容器;水流控制单元;第一净水组件,所述第一净水组件的进水口通过所述水流控制单元和水源连接,所述第一净水组件的出水口和所述储水容器的第一进水口连接;第二净水组件,所述第二净水组件的进水口通过所述水流控制单元和所述储水容器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二净水组件的出水口和所述储水容器的第二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净水组件的废水口和所述第一净水组件的出水口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可以调整水质以适应不同的水质需求。

Description

净水水路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净水水路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家居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都会在家庭安装净水水路,可以过滤自来水中的杂质,以得到水质更好的用水。但是目前的净水水路的出水水质固定,无法调节出水水质,无法适应不同场合下不同的水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净水水路及设备,可以调整水质以适应不同的水质需求。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净水水路,包括:
储水容器;
水流控制单元;
第一净水组件,所述第一净水组件的进水口通过所述水流控制单元和水源连接,所述第一净水组件的出水口和所述储水容器的第一进水口连接;
第二净水组件,所述第二净水组件的进水口通过所述水流控制单元和所述储水容器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二净水组件的出水口和所述储水容器的第二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净水组件的废水口和所述第一净水组件的出水口连接;
其中,所述水流控制单元包括进水模式和净化模式,在进水模式时,所述水流控制单元用于将水源的水流向所述第一净水组件的进水口,所述第一净水组件用于对从进水口进入的水进行第一净化处理,并将经过第一净化处理的水从出水口输出至所述储水容器的第一进水口;
在净化模式时,所述水流控制单元用于将储水容器中的水从出水口流向所述第二净水组件的进水口,所述第二净水组件用于对从进水口进入的水进行第二净化处理,并将经过第二净化处理的水从出水口输送至所述储水容器的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二净水组件还用于将第二净化处理时产生的废水通过废水口流向所述第一净水组件的出水口,以对所述第一净水组件进行反冲洗。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净水设备,所述净水设备包括如上述的净水水路。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净水水路及设备,该净水水路包括储水容器、水流控制单元和第一净水组件,所述第一净水组件的进水口通过所述水流控制单元和水源连接,所述第一净水组件的出水口和所述储水容器的第一进水口连接;第二净水组件,所述第二净水组件的进水口通过所述水流控制单元和所述储水容器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二净水组件的出水口和所述储水容器的第二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净水组件的废水口和所述第一净水组件的出水口连接;其中,所述水流控制单元包括进水模式和净化模式,在进水模式时,所述水流控制单元用于将水源的水流向所述第一净水组件的进水口,所述第一净水组件用于对从进水口进入的水进行第一净化处理,并将经过第一净化处理的水从出水口输出至所述储水容器的第一进水口;在净化模式时,所述水流控制单元用于将储水容器中的水从出水口流向所述第二净水组件的进水口,所述第二净水组件用于对从进水口进入的水进行第二净化处理,并将经过第二净化处理的水从出水口输送至所述储水容器的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二净水组件还用于将第二净化处理时产生的废水通过废水口流向所述第一净水组件的出水口,以对所述第一净水组件进行反冲洗。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净水水路通过设置两个净水组件,可以通过第一净水组件对进水进行第一净化处理,之后可以根据实际对水质的要求,通过第二净化处理来调整储水容器中的水质,直到水质符合预设水质,可以调整水质以适应不同的水质需求,以及提高第二净水组件的纯废比。另外,第二净水组件进行第二净化处理时所产生的废水可以对第一净水组件进行反冲洗,可以提高第一净水组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净水水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净水水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净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组合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应当理解,在此本申请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申请。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净水水路及设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净水水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净水水路包括第一净水组件10、第二净水组件20、储水容器30和水流控制单元40。
第一净水组件10的进水口通过水流控制单元40和水源100连接,第一净水组件10的出水口和储水容器30的第一进水口连接;第二净水组件20的进水口通过水流控制单元40和储水容器30的出水口连接,第二净水组件20的出水口和储水容器30的第二进水口连接,第二净水组件20的废水口和第一净水组件10的出水口连接。
其中,储水容器为用于储存水的容器,储水容器中的水可以提供给用户使用,例如储水容器可以是水桶或水箱,储水容器的具体形式在此不作限定。水源可以是自来水管道,从水源可以获取到自来水。第一净水组件和第二净水组件均为对水进行净化的组件,可以是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对水进行净化,可以是去除水中不同类型的杂质。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净水组件为过滤组件,第二净水组件为反渗透组件。
其中,过滤组件可以是用于过滤水中的杂质,例如可以是滤除水中的泥沙、铁锈或胶体。过滤组件可以包括过滤膜或过滤芯,水流流经过滤组件时,水中的杂质会截留在过滤膜或过滤芯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过滤组件为超滤组件或微滤组件。超滤组件为采用超滤(UF,Ultra-filtration)技术对水进行净化的组件,微滤组件为采用微滤(MF,Micro-filtration)技术对水进行净化的组件。
反渗透组件为通过反渗透(RO,Reverse Osmosis)技术对水进行净化的组件,例如,反渗透组件可以包括反渗透膜,反渗透膜可以截留水中的盐离子、重金属离子等。
其中,水流控制单元40包括进水模式和净化模式;在进水模式时,水流控制单元40用于将水源100的水流向第一净水组件10的进水口,第一净水组件10用于对从进水口进入的水进行第一净化处理,并将经过第一净化处理的水从出水口输出至储水容器30的第一进水口。
在净化模式时,水流控制单元40用于将储水容器30中的水从储水容器30的出水口流向第二净水组件20的进水口,第二净水组件20用于对从进水口进入的水进行第二净化处理,并将经过第二净化处理的水从出水口输送至储水容器30的第二进水口,第二净水组件20还用于将第二净化处理时产生的废水通过废水口流向第一净水组件10的出水口,以对第一净水组件10进行反冲洗。
其中,第一净水组件、第二净水组件、储水容器和水流控制单元之间可以是通过管道进行连接的,水流控制单元可以驱动管道中的水进行流动,并且在不同的模式下控制不同的水流方向。
进水模式用于向储水容器内注水,例如,用户在使用过储水容器中的水后,储水容器中的水量变少了,可以进行通过水流控制单元的进水模式,往储水容器中添加水。进水模式下,水流控制单元驱动水源的水流经第一净水组件,水被经过第一净化处理后再从第一进水口注入到储水容器中。
进水模式下进入到储水容器中的水只经过了第一净化处理,而仅经过第一净化处理的水可能无法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水质需求。因此可以通过净化模式来进一步对储水容器中的水进行净化。
净化模式下,水流控制单元不再控制水源的水进入储水容器中,而是将储水容器中已经有的水进行二次净化,通过控制储水容器中的水流经第二净水组件,使得水被经过第二净化处理后,再从第二进水口回流到储水容器中。在净化模式下,储水容器中的水可以一直循环进行第二净化处理,直到储水容器中的水的水质满足水质需求。
同时,第二净水组件在进行第二净化处理时会产生废水,通过将第二净水组件产生的废水流向第一净水组件的出水口,以使第二净水组件的废水可以对第一净水组件进行反冲洗,反冲洗(back flush)可以清除截留在过滤膜上的杂质,第一净水组件被反冲洗后产生的废水可以从第一净水组件的进水口一侧进行排出。通过将第一净水组件的废水来对第一净水组件进行反冲洗可以提高第一净水组件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净水水路通过设置两个净水组件,可以通过第一净水组件对进水进行第一净化处理,之后可以根据实际对水质的要求,通过第二净化处理来调整储水容器中的水质,直到水质符合预设水质,可以调整水质以适应不同的水质需求,以及提高第二净水组件的纯废比。另外,第二净水组件进行第二净化处理时所产生的废水可以对第一净水组件进行反冲洗,可以提高第一净水组件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水流控制单元40包括:水泵410、第一进水阀门411、第二进水阀门412和第三进水阀门413,水泵410的进水口通过第一进水阀门411和水源连接,水泵410的出水口通过第二进水阀门412和第一净水组件10的进水口连接,第一净水组件10的出水口通过第三进水阀门413和储水容器30的第一进水口连接。
储水容器30的出水口和水泵410的进水口连接,第二净水组件20的进水口和水泵410的出水口连接,水泵410用于将水泵410的进水口一侧的水抽送至水泵410的出水口一侧。
其中,在进水模式时,第一进水阀门411、第二进水阀门412和第三进水阀门413处于开启状态,在净化模式时,第一进水阀门411、第二进水阀门412和第三进水阀门413处于关闭状态。
其中,进水模式下,第一进水阀门、第二进水阀门和第三进水阀门均处于开启状态,水源的水可以通过水泵的压力输送到水箱中。第一净水组件的净化阻力小于第二净水组件的净化阻力,净化阻力为对水流进行净化处理时对水流产生的阻力,因此,水源的水到达水泵的出水口处时会主要流向第一净水组件的方向,并通过第一净水组件的净化处理后,流进储水容器中。同样,水源的水会主动流向水泵,水泵也是主要驱动水源的水流向水泵的出水口一侧。
净化模式下,第一进水阀门、第二进水阀门和第三进水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第一进水阀门处于关闭,则水源的水无法进入到本申请实施例的净水水路中,在水泵的驱动下,储水容器中的水会从出水口流向水泵的进水口;第二进水阀门处于关闭,到达水泵的出水口的水无法流向第一净水组件,进而会流向第二净水组件,水被第二净水组件进行第二净化处理后,再送回到储水容器中。第三进水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因此第二净水组件产生的废水对第一净水组件进行反冲洗时,废水无法进入到储水容器中,而是流向第一净水组件的出水口以对第一净水组件进行反冲洗。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水流控制单元40还包括:第一净化阀门421,储水容器30的出水口通过第一净化阀门421和水泵410的进水口连接,其中,在进水模式时,第一净化阀门421处于关闭状态,在净化模式时,第一净化阀门421处于开启状态。
其中,通过设置第一净化阀门,且在进水模式时,第一净化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可以避免在进水模式时,水泵将储水容器内的水抽取出来;而在净化模式下,则开启第一净化阀门,可以使水泵将储水容器中的水抽取出来。
在一个实施例中,水流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二净化阀门,第二净水组件的进水口通过第二净化阀门和水泵的出水口连接,其中,在进水模式时,第二净化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在净化模式时,第二净化阀门处于开启状态。
其中,通过设置第二净化阀门,且在进水模式时,第二净化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可以避免在进水模式时,水泵抽来的自来水进入到第二净水组件的水路,而导致部分水未经过第一净化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水流控制单元40还包括排水阀门414,第一净水组件10的进水口通过排水阀门414和排水处连接,其中,在进水模式时,排水阀门414处于关闭状态,在净化模式时,排水阀门414处于开启状态。
其中,通过设置在净化阀门,且在进水模式时,排水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可以避免水泵抽取的自来水从净化阀门排出去;而在净化模式下,第一净水组件被反冲洗后产生的废水可以通过开启的排水阀门排向排水处。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储水容器30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301,液位传感器301用于检测储水容器30内的水位。
其中,通过液位传感器检测储水容器中的水位,以便在储水容器中的水达到一定水位后,控制水流控制单元停止进水模式,可以切换水流控制单元到净化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储水容器30内设置有水质传感器303,水质传感器303用于检测储水容器30内的水质。
其中,通过水质传感器检测储水容器中的水位,以便在储水容器中水质达到一定水质后,控制水流控制单元停止净化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水质传感器包括TDS传感器。TDS(total dissolved solids,溶解性总固体)传感器可以检测储水容器中的TDS含量,TDS含量可以作为衡量水质的一种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储水容器30内设置有除菌模块302。其中,通过在储水容器中设置除菌模块,可以进一步去除进入储水容器的细菌或在储水容器中生成的细菌。
在一个实施例中,除菌模块包括紫外线(UV,ultraviolet)模块,紫外线模块可以发出紫外线,以对储水容器内进行杀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净水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净水水路,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通过水流控制单元将水源的水流向第一净水组件的进水口,以使第一净水组件对从进水口进入的水进行第一净化处理,并将净化过的水从出水口输出至储水容器的第一进水口。
其中,控制水流控制单元进入进水模式,以便向储水容器内注水,例如,用户在使用过储水容器中的水后,储水容器中的水量变少了,需要向储水容器中加入水。水流控制单元驱动水源的水流经第一净水组件,水被经过第一净化处理后再从第一进水口注入到储水容器中。
S102、在储水容器内的水量符合预设水量时,通过水流控制单元停止将水源的水流向第一净水组件的进水口,以及通过水流控制单元将储水容器中的水从储水容器的出水口流向第二净水组件的进水口,以使第二净水组件对从进水口进入的水进行第二净化处理,将经过第二净化处理的水从出水口输送至储水容器的第二进水口,以及将第二净化处理产生的废水通过废水口流向第一净水组件的出水口,以对第一净水组件进行反冲洗。
其中,储水容器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储水容器内的水位,可以是通过液位传感器持续检测储水容器中的水位。水流控制单元不再控制水源的水进入储水容器中,而是将储水容器中已经有的水进行二次净化,通过控制储水容器中的水流经第二净水组件,使得水被经过第二净化处理后,再从第二进水口回流到储水容器中。在净化模式下,储水容器中的水可以一直循环进行第二净化处理,直到储水容器中的水的水质满足水质需求。
同时,第二净水组件在进行第二净化处理时会产生废水,通过将第二净水组件产生的废水流向第一净水组件的出水口,以使第二净水组件的废水可以对第一净水组件进行反冲洗,反冲洗(back flush)可以清除截留在过滤膜上的杂质,第一净水组件被反冲洗后产生的废水可以从第一净水组件的进水口一侧进行排出。通过将第一净水组件的废水来对第一净水组件进行反冲洗可以提高第一净水组件的使用寿命。
S103、在储水容器内的水质符合预设水质时,通过水流控制单元停止将储水容器中的水从储水容器的出水口流向第二净水组件的进水口。
其中,储水容器中可以设置有水质传感器,水质传感器用于检测储水容器内的水质,可以是通过水质传感器持续检测储水容器中的水质。预设水质可以是根据需求设置的,在此不作限定。
可以是关闭水流控制单元,以停止将储水容器中的水从出水口流向第二净水组件的进水口。即水流控制单元不再驱动水进行流动。
可选地,如图2所示,水流控制单元40包括:水泵410、第一进水阀门411、第二进水阀门412和第三进水阀门413。
通过控制第一进水阀门、第二进水阀门和第三进水阀门开启,可以实现将水源的水流向第一净水组件的进水口,以使第一净水组件对从进水口进入的水进行第一净化处理,并将净化过的水从出水口输出至储水容器的第一进水口。可选地,如果水流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一净化阀门和/或第二净化阀门,还可以关闭第一净化阀门和/或第二净化阀门。可选地,如果水流控制单元还包括排水阀门,还可以关闭排水阀门。
通过控制第一进水阀门、第二进水阀门和第三进水阀门关闭,可以实现将储水容器中的水从出水口流向第二净水组件的进水口,以使第二净水组件对从进水口进入的水进行第二净化处理,将经过第二净化处理的水从出水口输送至储水容器的第二进水口。可选地,如果水流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一净化阀门和/或第二净化阀门,还可以开启第一净化阀门和/或第二净化阀门。可选地,如果水流控制单元还包括排水阀门,还可以开启排水阀门。
可以通过控制水泵、第一进水阀门关闭,以实现停止将储水容器中的水从出水口流向第二净水组件的进水口,水源的水也不再进入到净水水路中。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净水设备,净水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净水水路,例如,净水设备可以是台面净水机。台面净水机的出水口和储水容器连接,以便可以通过台面净水机的出水口获取到储水容器中经过净化处理的水。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净水水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水容器;
水流控制单元;
第一净水组件,所述第一净水组件的进水口通过所述水流控制单元和水源连接,所述第一净水组件的出水口和所述储水容器的第一进水口连接;
第二净水组件,所述第二净水组件的进水口通过所述水流控制单元和所述储水容器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二净水组件的出水口和所述储水容器的第二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净水组件的废水口和所述第一净水组件的出水口连接;
其中,所述水流控制单元包括进水模式和净化模式,在进水模式时,所述水流控制单元用于将所述水源的水流向所述第一净水组件的进水口,所述第一净水组件用于对从进水口进入的水进行第一净化处理,并将经过第一净化处理的水从出水口输出至所述储水容器的第一进水口;
在净化模式时,所述水流控制单元用于将储水容器中的水从所述储水容器的出水口流向所述第二净水组件的进水口,所述第二净水组件用于对从进水口进入的水进行第二净化处理,并将经过第二净化处理的水从出水口输送至所述储水容器的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二净水组件还用于将第二净化处理时产生的废水通过废水口流向所述第一净水组件的出水口,以对所述第一净水组件进行反冲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水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控制单元包括:
水泵、第一进水阀门、第二进水阀门和第三进水阀门,所述水泵的进水口通过所述第一进水阀门和水源连接,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二进水阀门和第一净水组件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净水组件的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三进水阀门和所述储水容器的第一进水口连接;
所述储水容器的出水口和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净水组件的进水口和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水泵用于将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一侧的水抽送至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一侧;
其中,在进水模式时,所述第一进水阀门、所述第二进水阀门和所述第三进水阀门处于开启状态,在净化模式时,所述第一进水阀门、所述第二进水阀门和所述第三进水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水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控制单元还包括:
第一净化阀门,所述储水容器的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一净化阀门和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接,其中,在进水模式时,所述第一净化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在净化模式时,所述第一净化阀门处于开启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净水水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控制单元还包括:
第二净化阀门,所述第二净水组件的进水口通过所述第二净化阀门和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接,其中,在进水模式时,所述第二净化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在净化模式时,所述第二净化阀门处于开启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净水水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控制单元还包括排水阀门,所述第一净水组件的进水口通过所述排水阀门和排水处连接,其中,在进水模式时,所述排水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在净化模式时,所述排水阀门处于开启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水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净水组件为过滤组件,所述第二净水组件为反渗透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净水水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为超滤组件或微滤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水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容器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储水容器内的水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水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容器内设置有水质传感器,所述水质传感器用于检测储水容器内的水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水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容器内设置有除菌模块。
11.一种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净水水路。
CN202021679262.2U 2020-08-12 2020-08-12 净水水路及设备 Active CN2126096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79262.2U CN212609698U (zh) 2020-08-12 2020-08-12 净水水路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79262.2U CN212609698U (zh) 2020-08-12 2020-08-12 净水水路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09698U true CN212609698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13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79262.2U Active CN212609698U (zh) 2020-08-12 2020-08-12 净水水路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096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33207A1 (zh) * 2020-08-12 2022-02-17 云米互联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净水水路、方法及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33207A1 (zh) * 2020-08-12 2022-02-17 云米互联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净水水路、方法及设备
CN114074965A (zh) * 2020-08-12 2022-02-22 云米互联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净水水路、方法及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32710B2 (ja) 水を処理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
JPH06277664A (ja) 表流水の膜浄化方法およ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JP2009233591A (ja) 浄水器
EP3423418A1 (en) Residential grey water recycling system
CN105903355A (zh) 一种反渗透膜或纳滤膜系统污染防治方法
CN110713227A (zh) 反渗透冲洗装置、净水机和反渗透冲洗控制方法
CN212609698U (zh) 净水水路及设备
CN212609697U (zh) 净水水路及设备
EP1289632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urifying water
CN105366855A (zh) 净水机及其控制方法
JP2012217867A (ja) 飲料水供給システム
CN219194714U (zh) 一种全屋净水的前置超滤反冲洗系统
CN114074965A (zh) 净水水路、方法及设备
CN114074966A (zh) 净水水路、方法及设备
RU2199377C1 (ru) Мембран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разделения растворов
CN216946245U (zh) 净水器
KR20160103612A (ko) 스마트 막여과 수처리 시스템
CN109019912A (zh) 水处理系统、净水机及水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
WO2000027510A1 (en) Method for filtration with membrane
RU2668909C1 (ru) Система фильтрации воды
JP2011255348A (ja) 電解水生成装置
RU22434U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разделения растворов
CN114163030A (zh) 净水系统的控制方法和净水系统
JP2002346562A (ja) 水処理方法および水処理装置
CN111453865A (zh) 一种新型净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28

Address after: 528000 No.2, North Xinxi 4th Road, Xiashi village, Lunjiao street,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Chestnu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000 no.1-7, north of the first floor of building a, No.2 north of Xinxi Fourth Road, Xiashi village committee, Lunjiao sub district office,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unmi Internet technology (Guangdo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