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05725U - 一种新型救生衣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救生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05725U
CN212605725U CN202021232205.XU CN202021232205U CN212605725U CN 212605725 U CN212605725 U CN 212605725U CN 202021232205 U CN202021232205 U CN 202021232205U CN 212605725 U CN212605725 U CN 2126057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e jacket
jacket body
neck
fixedly connected
membr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3220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亮
郑立楠
李楠
任玉琪
李琦
刘慧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Binha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Binha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Binha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Qingdao Binha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123220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057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057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0572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救生衣,包括救生衣本体、第一弹力带、颈部防护套、第二弹力带和腰部防寒裤,所述救生衣本体的顶部设有头部出口,所述救生衣本体的两侧设有手臂出口;所述第一弹力带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颈部防护套和所述救生衣本体的上端缝合连接;所述第二弹力带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救生衣本体的下端和所述腰部防寒裤缝合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内部设有颈部防护套,便于对落水者的颈部进行保温防护,降低热量流失速度,且颈部防护套与救生衣本体之间采用第一弹力带固定连接,便于适当调节颈部防护套在落水者颈部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的内部设有腰部防寒裤,便于对落水者的腰部进行保温防寒。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救生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救生衣。
背景技术
救生衣是一种救护生命的服装,由衣服加浮力材料制成,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救生衣多数为简单的背心结构,结构单一,无法对人体的颈部进行保温防护,由于人的颈部皮肤脂肪含量低,使颈部保温性较差,落水时间过长会加速热量流失,轻则容易抽筋,重则影响生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救生衣,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内部设有颈部防护套,便于对落水者的颈部进行保温防护,降低热量流失速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救生衣,包括救生衣本体、第一弹力带、颈部防护套、第二弹力带和腰部防寒裤,所述救生衣本体的顶部设有头部出口,所述救生衣本体的两侧设有手臂出口;所述第一弹力带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颈部防护套和所述救生衣本体的上端缝合连接;所述第二弹力带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救生衣本体的下端和所述腰部防寒裤缝合连接。
可选的,所述救生衣本体、颈部防护套和腰部防寒裤的内部皆填充有聚乙烯泡沫塑料;所述救生衣本体、颈部防护套和腰部防寒裤的外表面皆采用氯丁橡胶制成。
可选的,所述颈部防护套上设有粘扣带;所述粘扣带的子面和母面分别与所述颈部防护套的两端缝合连接。
可选的,所述救生衣本体的背面上缝合固定连接多个反光贴。
可选的,所述救生衣本体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一个充气式漂浮筒。
可选的,所述充气式漂浮筒包括充气袋、带有控制阀门的充气管和牵引绳;所述充气袋通过牵引绳固定连接在所述救生衣本体上;所述充气袋上设有充气管。
可选的,所述救生衣本体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海水淡化装置;所述海水淡化装置包括淡化筒、筒盖、活性炭吸附过滤膜、反渗透RO膜、heap高效过滤膜、陶瓷微孔过滤管、抽拉式吸水管和橡胶堵头;所述淡化筒通过弹力绳固定连接在所述救生衣本体上;所述淡化筒的顶端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筒盖;所述淡化筒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活性炭吸附过滤膜、反渗透RO膜和heap 高效过滤膜;所述陶瓷微孔过滤管密封固定连接在所述活性炭吸附过滤膜、反渗透RO膜和heap高效过滤膜的中间;所述陶瓷微孔过滤管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淡化筒内部的底面上;所述陶瓷微孔过滤管的下端设有多个精密过滤孔,多个精密过滤孔位于所述heap高效过滤膜的下方;所述抽拉式吸水管的下端密封滑动配合在所述陶瓷微孔过滤管内;所述抽拉式吸水管的上端插接有所述橡胶堵头。
可选的,所述淡化筒的筒面上固定连接有小型电加热环;所述小型电加热环电连接设置在所述淡化筒内部的防水锂电池和控制开关。
可选的,所述救生衣本体的内侧面上粘接有多个橡胶防滑条。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救生衣,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内部设有颈部防护套,便于对落水者的颈部进行保温防护,降低热量流失速度,且颈部防护套与救生衣本体之间采用第一弹力带固定连接,便于适当调节颈部防护套在落水者颈部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的内部设有腰部防寒裤,便于对落水者的腰部进行保温防寒;本实用新型内部救生衣本体的背面上缝合固定连接多个反光贴,便于夜间救援者进行救援;本实用新型的内部设有海水淡化装置,可过滤海水中的杂质、降低海水盐度,便于落水者进行补水;本实用新型的内部设有充气式漂浮筒,落水者可以通过向充气式漂浮筒内吹气,使得充气式漂浮筒膨胀,便于增强浮力,增强落水者在水中漂浮时的稳定性。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气式漂浮筒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海水淡化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海水淡化装置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陶瓷微孔过滤管的示意图。
图标:救生衣本体1;第一弹力带2;颈部防护套3;第二弹力带4;腰部防寒裤5;反光贴6;充气式漂浮筒7;充气袋701;充气管702;牵引绳703;海水淡化装置8;淡化筒801;筒盖802;活性炭吸附过滤膜803;反渗透RO膜 804;heap高效过滤膜805;陶瓷微孔过滤管806;抽拉式吸水管807;橡胶堵头80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申请可实施的范畴。
下面结合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6所示,一种新型救生衣,包括救生衣本体1、第一弹力带2、颈部防护套3、第二弹力带4和腰部防寒裤5,所述救生衣本体1的顶部设有头部出口,所述救生衣本体1的两侧设有手臂出口;所述第一弹力带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颈部防护套3和所述救生衣本体1的上端缝合连接;所述第二弹力带4 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救生衣本体1的下端和所述腰部防寒裤5缝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内部设有颈部防护套3,便于对落水者的颈部进行保温防护,降低热量流失速度,且颈部防护套3与救生衣本体1之间采用第一弹力带2固定连接,便于适当调节颈部防护套3在落水者颈部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的内部设有腰部防寒裤5,便于对落水者的腰部进行保温防寒,腰部防寒裤5与救生衣本体1之间采用第二弹力带4固定连接,便于适用于不同身材的落水者使用。
所述救生衣本体1、颈部防护套3和腰部防寒裤5的内部皆填充有聚乙烯泡沫塑料;所述救生衣本体1、颈部防护套3和腰部防寒裤5的外表面皆采用氯丁橡胶制成。
所述颈部防护套3上设有粘扣带;所述粘扣带的子面和母面分别与所述颈部防护套3的两端缝合连接。粘扣带的结构设置,便于颈部防护套3对不同粗细的颈部进行防护,并提高舒适效果。
所述救生衣本体1的背面上缝合固定连接多个反光贴6。本实用新型内部的救生衣本体1的背面上缝合固定连接多个反光贴6,便于夜间救援者进行救援。
所述救生衣本体1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一个充气式漂浮筒7。本实用新型的内部设有多个充气式漂浮筒7,落水者可以通过向充气式漂浮筒7内吹气,使得充气式漂浮筒7膨胀,便于增强浮力,增强落水者在水中漂浮时的稳定性。
所述充气式漂浮筒7包括充气袋701、带有控制阀门的充气管702和牵引绳 703;所述充气袋701通过牵引绳703固定连接在所述救生衣本体1上;所述充气袋701上设有充气管702。在进行充气时,落水者开启充气管702的控制阀门后,通过嘴部呼气向充气管702和充气袋701内充气,充气后关闭充气管702 的控制阀门即可。
所述救生衣本体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海水淡化装置8;所述海水淡化装置8 包括淡化筒801、筒盖802、活性炭吸附过滤膜803、反渗透RO膜804、heap高效过滤膜805、陶瓷微孔过滤管806、抽拉式吸水管807和橡胶堵头808;所述淡化筒801通过弹力绳固定连接在所述救生衣本体1上;所述淡化筒801的顶端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筒盖802;所述淡化筒801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活性炭吸附过滤膜803、反渗透RO膜804和heap高效过滤膜805;所述陶瓷微孔过滤管806密封固定连接在所述活性炭吸附过滤膜803、反渗透RO膜804和heap高效过滤膜805的中间;所述陶瓷微孔过滤管806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淡化筒801内部的底面上;所述陶瓷微孔过滤管806的下端设有多个精密过滤孔,多个精密过滤孔位于所述heap高效过滤膜805的下方;所述抽拉式吸水管807的下端密封滑动配合在所述陶瓷微孔过滤管806内;所述抽拉式吸水管 807的上端插接有所述橡胶堵头808。本实用新型的内部设有海水淡化装置8,可过滤海水中的杂质、降低海水盐度,便于落水者进行补水;所述海水淡化装置8在使用时,拧开筒盖802,通过淡化筒801上端的开口装入海水,海水由上至下依次通过活性炭吸附过滤膜803、反渗透RO膜804和heap高效过滤膜805 进行过滤,通过活性炭吸附过滤膜803过滤海水中的杂质,通过反渗透RO膜804 降低海水盐度,通过heap高效过滤膜805进行精密过滤,得到可以引用的水源,落水者通过抽拉式吸水管807将可以引用的水源通过陶瓷微孔过滤管806吸入,完成补水;所述陶瓷微孔过滤管806的下端设有多个精密过滤孔,便于提高过滤效果。
所述淡化筒801的筒面上固定连接有小型电加热环;所述小型电加热环电连接设置在所述淡化筒801内部的防水锂电池和控制开关。小型电加热环的设置,可对海水进行适当加热灭菌,提高对于海水的过滤淡化效果。
所述救生衣本体1的内侧面上粘接有多个橡胶防滑条。橡胶防滑条用于增强落水者与救生衣本体1的摩擦力,防止救生衣本体1脱落。
原理:本实用新型的内部设有颈部防护套3,便于对落水者的颈部进行保温防护,降低热量流失速度,且颈部防护套3与救生衣本体1之间采用第一弹力带2固定连接,便于适当调节颈部防护套3在落水者颈部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的内部设有腰部防寒裤5,便于对落水者的腰部进行保温防寒,腰部防寒裤5与救生衣本体1之间采用第二弹力带4固定连接,便于适用于不同身材的落水者使用。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9)

1.一种新型救生衣,包括救生衣本体(1)、第一弹力带(2)、颈部防护套(3)、第二弹力带(4)和腰部防寒裤(5),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衣本体(1)的顶部设有头部出口,所述救生衣本体(1)的两侧设有手臂出口;所述第一弹力带(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颈部防护套(3)和所述救生衣本体(1)的上端缝合连接;所述第二弹力带(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救生衣本体(1)的下端和所述腰部防寒裤(5)缝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衣本体(1)、颈部防护套(3)和腰部防寒裤(5)的内部皆填充有聚乙烯泡沫塑料;所述救生衣本体(1)、颈部防护套(3)和腰部防寒裤(5)的外表面皆采用氯丁橡胶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防护套(3)上设有粘扣带;所述粘扣带的子面和母面分别与所述颈部防护套(3)的两端缝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衣本体(1)的背面上缝合固定连接多个反光贴(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衣本体(1)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一个充气式漂浮筒(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式漂浮筒(7)包括充气袋(701)、带有控制阀门的充气管(702)和牵引绳(703);所述充气袋(701)通过牵引绳(703)固定连接在所述救生衣本体(1)上;所述充气袋(701)上设有充气管(70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衣本体(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海水淡化装置(8);所述海水淡化装置(8)包括淡化筒(801)、筒盖(802)、活性炭吸附过滤膜(803)、反渗透RO膜(804)、heap高效过滤膜(805)、陶瓷微孔过滤管(806)、抽拉式吸水管(807)和橡胶堵头(808);所述淡化筒(801)通过弹力绳固定连接在所述救生衣本体(1)上;所述淡化筒(801)的顶端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筒盖(802);所述淡化筒(801)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活性炭吸附过滤膜(803)、反渗透RO膜(804)和heap高效过滤膜(805);所述陶瓷微孔过滤管(806)密封固定连接在所述活性炭吸附过滤膜(803)、反渗透RO膜(804)和heap高效过滤膜(805)的中间;所述陶瓷微孔过滤管(806)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淡化筒(801)内部的底面上;所述陶瓷微孔过滤管(806)的下端设有多个精密过滤孔,多个精密过滤孔位于所述heap高效过滤膜(805)的下方;所述抽拉式吸水管(807)的下端密封滑动配合在所述陶瓷微孔过滤管(806)内;所述抽拉式吸水管(807)的上端插接有所述橡胶堵头(80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淡化筒(801)的筒面上固定连接有小型电加热环;所述小型电加热环电连接设置在所述淡化筒(801)内部的防水锂电池和控制开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衣本体(1)的内侧面上粘接有多个橡胶防滑条。
CN202021232205.XU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新型救生衣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6057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32205.XU CN212605725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新型救生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32205.XU CN212605725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新型救生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05725U true CN212605725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42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32205.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605725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新型救生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057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02279A (en) Inflatable swimmer's safety belt, life preserver/life vest
EP2993119B1 (en) Inflatable life raft assembly
CN212605725U (zh) 一种新型救生衣
CN209126940U (zh) 一种带有双层防护功能的新型救生衣
CN206344973U (zh) 一种多功能救生筏
CN105539778B (zh) 一种便捷式水中急救设备
CN201045071Y (zh) 水上救生球
CN206871325U (zh) 一种气胀式救生衣
CN205813617U (zh) 一种多功能漂浮式救生衣
CN211810144U (zh) 海洋应急救生装置
CN211139618U (zh) 开敞式两面可用气胀救生筏
CN205366019U (zh) 一种微型便携自动充气防溺水装置
CN208102289U (zh) 泳衣式防溺水智能救生衣
CN2397037Y (zh) 安全救生圈
CN106741739A (zh) 一种便携式水上救生设备
CN207595222U (zh) 一种电动充气救生圈
CN2628416Y (zh) 自动充气式便携救生圈
CN214029090U (zh) 一种抗风浪双层带储物游泳浮漂
CN205844896U (zh) 一种带自扶正功能的无人船
CN216332658U (zh) 一种多用途的救生圈
CN219969973U (zh) 一种全能型激流水上救援救生衣
CN208021689U (zh) 手动型游泳救生器材
GB2562756A (en) A safety device
CN216834216U (zh) Tpu防水包
CN2892666Y (zh) 一种海难救生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26

Termination date: 2021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