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04365U - 一体式多用空调机 - Google Patents
一体式多用空调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604365U CN212604365U CN202021183561.7U CN202021183561U CN212604365U CN 212604365 U CN212604365 U CN 212604365U CN 202021183561 U CN202021183561 U CN 202021183561U CN 212604365 U CN212604365 U CN 21260436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vaporator
- air
- disposed
- air conditioner
- air out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8—Optimized components or subsystems, e.g. lighting, actively controlled glass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式多用空调机,属于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驻车空调结构复杂、制造和维护成本高、适用范围小的问题。本一体式多用空调机包括具有底托的机壳,以及通过冷媒管路连接的电动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总成,蒸发器总成和电动压缩机安装在底托上,冷凝器竖直安装在机壳的一侧,冷凝器的外侧固定有散热风机,蒸发器总成靠近机壳顶部/侧部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其靠近机壳顶部/侧部的一侧还开设有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连接有通风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体积小,制冷量大,加注的冷媒少,节能环保,可根据空调机的安装位置灵活布置通风管的位置,使其能满足不同位置的安装要求,适用范围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一体式多用空调机。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基本都配置有车用空调以满足车内空间温度调节的需要,随着车用空调的发展出现了专用于驻车时使用的驻车空调,特别是在基建、运输等行业,作为长途运输工具的重型卡车,司机在长时间驾驶后停车休息或者因堵车需要长时间停驶,在停驶状态下开启原车空调制冷需要耗费大量燃油且因发动机长时间怠速运转而对发动机不利,故驻车空调应运而生。
现有的驻车空调大致分为三种:
一、顶置式一体驻车空调,其设置在驾驶室的顶部。如专利文献号为209920980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的驻车空调,机体安装于驾驶员上方的顶棚位置,占据了驾驶室的逃生天窗,具有安全和漏雨的隐患,同时也占用了外部空间,影响行车安全;蒸发器出风口位于驾驶员上方,蒸发器热交换产生的冷凝水易因重力作用直接飘向驾驶员;使用期间,车窗顶部受阳光直射,容易造成冷量损失,影响制冷效果。
二、分体式驻车空调,它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6501679U公开的分体式直流驻车空调,包括内机和外机,文献中描述了一种常见的驻车空调实现方式,这种分体式车用空调存在内机噪音大,占用驾驶室空间,冷媒管路较长影响换热效率、增大冷媒泄露风险等问题。又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9920982U公开的驻车空调,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其中室内机位于驾驶室后窗玻璃内侧,室外机位于驾驶室后窗玻璃外侧,两者可位于玻璃窗的相反两侧。这种结构不仅影响驾驶员的视野,需要定制和拆卸玻璃,安装工序复杂,且成本过高。中国专利文献CN209454507U则公开了另外一种分体式驻车空调实现方式,一种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这种结构不仅需要室内机来实现整套制冷循环,且具备了顶置式一体驻车空调的缺点。
三、串联式的驻车空调,如一汽解放J6重型卡车,出厂前即在原车空调上加装一台电动压缩机;发动机停机时,启动驻车空调电动压缩机进行制冷。由于原车空调系统所要求的制冷功率比较大,而加装的电动压缩机功率较小,因而存在制冷效果不佳的问题。
而普通的移动空调,结构复杂、制造和维护成本高,如中国专利文献CN110068067A以及CN209181125U,其中CN209181125U所公开的移动空调的冷媒经压缩机出口后需经过管道到达蒸发腔,此时该管道必然穿过冷凝腔和隔板,管道布置复杂不便于设备检修,并且这些普通移动式空调因为高度尺寸较大不能直接安装于驾驶室外的适当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紧凑、安装方便、适用范围广的一体式多用空调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体式多用空调机,包括具有底托的机壳,以及通过冷媒管路连接的电动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总成,所述的蒸发器总成和电动压缩机安装在底托上,所述的冷凝器竖直安装在机壳的一侧,所述冷凝器的外侧固定有散热风机,所述的电动压缩机位于蒸发器总成与冷凝器之间,所述的蒸发器总成靠近机壳顶部/侧部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其靠近机壳顶部/侧部的一侧还开设有出风口,所述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连接有通风管。
两个通风管分别与待调节温度的空间连通,当通风管过长时还可以加装风管机辅助送风。将电动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总成布置在一个机壳内,结构紧凑。由于冷凝器竖直安装在机壳的一侧,可将冷凝器总成设计成较大的面积,有利于冷媒充分地散热,散热风机位于冷凝器的外侧且与冷凝器相对设置,散热顺畅不被阻挡。合理的结构布置使电动压缩机、冷凝器总成和蒸发器之间实现用最短的冷媒管路连接,没有交叉和回绕,减少了冷媒的泄漏风险和能耗损失。合理的结构布置,减小了机壳的高度尺寸,使机壳在长度、宽度和高度方向均为较小尺寸,可以灵活地安装在驾驶室外的车体上,为了方便装拆,以灵活应用于多场所,机壳可拆卸地与驾驶室后壁外表面或者是车体大梁装配连接。由于没有室内机安装在驾驶室内,也就不会占用驾驶室内空间,不占用天窗位置,也不存在漏雨问题。此外,由于电动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布局合理、巧妙,使得空调机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易于检修,其安装于驾驶室外故可方便地拆卸下来作为野外帐篷等临时空间的移动空调使用。而且,可灵活布置蒸发器总成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满足不同位置的安装要求,适用范围广。在电动压缩机的进、出气口都有冷媒加注阀,方便出厂精准加注制冷剂气体。
在上述的一体式多用空调机中,所述蒸发器总成包括蒸发器壳体以及位于蒸发器壳体内的蒸发器风机和蒸发器芯体,所述的蒸发器壳体内设有用于将蒸发器壳体的内腔分割成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的隔板,所述的进风口设于蒸发器壳体上且与第一空间连通,所述的蒸发器风机设于第一空间内,所述的蒸发器芯体位于第二空间内且将第二空间分割成第一换热室和第二换热室,所述蒸发器风机的出口与第一换热室连通,且该出口正对蒸发器芯体设置,所述的出风口设于蒸发器壳体上且与第二换热室连通。
将蒸发器风机立设在第一空间内,为了使蒸发器风机的出口与第一换热室连通,在隔板上开设有有与蒸发器风机的出口的形状相配合设置的开口,蒸发器风机的出口穿设在开口内。蒸发器芯体立设在第二空间内,且蒸发器芯体面积较大的一侧与蒸发器风机的出口正对,增大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蒸发器风机工作时,温度较高的空气从进风口进入第一空间,在蒸发器风机的作用下使空气进入第一换热室,热空气在第二空间内与蒸发器芯体进行换热,蒸发器芯体带走热空气中的热量后变成相对较冷的空气后进入第二换热室,最后由出风口排出。蒸发器芯体因换热产生的冷凝水则因重力滴落在第二空间的底部经排水口流出。
其中,蒸发器芯体为平行流蒸发器芯体,换热效率高;蒸发器风机为单头离心式鼓风机,所占空间较小,送风量大。为了提高蒸发器壳体体的隔热功能,减少热传递,蒸发器壳体为保温材质构成或者设置有保温隔热层。
在上述的一体式多用空调机中,所述蒸发器芯体的上端设有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所述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伸出所述蒸发器壳体上表面后与一膨胀阀连接,所述的膨胀阀通过冷媒管路与冷凝器和电动压缩机连接。制造工艺简单,降低实施成本。
在上述的一体式多用空调机中,所述的机壳包括矩形框架和外壳,所述的矩形框架未设置冷凝器的三个侧面和顶面均盖设有外壳,所述的外壳上设有通风口。机壳采用矩形框架加外壳的形式,承载能力更强,也有利于与车体的稳固安装。在底托上设置安装横梁,使机壳底部得到强化,同时可方便地将蒸发器壳体和电动压缩机设置在横梁上,不易因振颤产生噪声。
在上述的一体式多用空调机中,所述的蒸发器壳体为矩形结构,所述的蒸发器壳体包括与机壳设有冷凝器的一侧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与第一侧面相对设置的第二侧面、与第一侧面相邻设置的第三侧面以及与第三侧面相对设置的第四侧面。
在上述的一体式多用空调机中,所述的进风口设于第二侧面,所述的出风口设于第二侧面/第三侧面/蒸发器壳体的上表面,连接在进风口的通风管由机壳靠近第二侧面的一侧伸出,连接在出风口的通风管由机壳靠近第二侧面/第三侧面/蒸发器壳体上表面的一侧伸出。当出风口设于第二侧面时,连接在出风口的通风管由机壳靠近第二侧面的一侧伸出;当出风口设于第三侧面时,连接在出风口的通风管由机壳靠近第三侧面的一侧伸出;当出风口设于蒸发器壳体的上表面时,连接在出风口的通风管由机壳的上表面伸出。为了方便通风管穿出,在与之相对设置的外壳上开设穿孔,通风管由穿孔穿出。可根据空调机的安装位置灵活布置通风管的位置,使其能满足不同位置的安装要求,适用范围广。
在上述的一体式多用空调机中,所述的进风口设于蒸发器壳体的上表面,所述的出风口设于第二侧面/第三侧面/蒸发器壳体的上表面,连接在进风口的通风管由机壳的上表面伸出,连接在出风口的通风管由机壳靠近第二侧面/第三侧面/蒸发器壳体上表面的一侧伸出。当出风口设于第二侧面时,连接在出风口的通风管由机壳靠近第二侧面的一侧伸出;当出风口设于第三侧面时,连接在出风口的通风管由机壳靠近第三侧面的一侧伸出;当出风口设于蒸发器壳体的上表面时,连接在出风口的通风管由机壳的上表面伸出。为了方便通风管穿出,在与之相对设置的外壳上开设穿孔,通风管由穿孔穿出。可根据空调机的安装位置灵活布置通风管的位置,使其能满足不同位置的安装要求,适用范围广。
在上述的一体式多用空调机中,所述的进风口设于第四侧面,所述的出风口设于第二侧面/第三侧面/蒸发器壳体的上表面,连接在进风口的通风管由机壳靠近第四侧面的一侧伸出,连接在出风口的通风管由机壳靠近第二侧面/第三侧面/蒸发器壳体上表面的一侧伸出。当出风口设于第二侧面时,连接在出风口的通风管由机壳靠近第二侧面的一侧伸出;当出风口设于第三侧面时,连接在出风口的通风管由机壳靠近第三侧面的一侧伸出;当出风口设于蒸发器壳体的上表面时,连接在出风口的通风管由机壳的上表面伸出。为了方便通风管穿出,在与之相对设置的外壳上开设穿孔,通风管由穿孔穿出。可根据空调机的安装位置灵活布置通风管的位置,使其能满足不同位置的安装要求,适用范围广。
在上述的一体式多用空调机中,所述的电动压缩机包括压缩机外壳、盖设在压缩机外壳上端的上端盖和盖设在压缩机外壳下端的下端盖,所述的上端盖上设有第一进气口,所述的压缩机外壳内设有由定子、转子和转轴构成的电机,所述电机的下方设置具有泵腔的泵体总成,所述的泵体总成上设有与泵腔连通的第二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所述的第二进气口与压缩机外壳的内腔连通,所述的泵体总成上设有排气引流罩,所述的第一出气口与排气引流罩的内腔连通,所述的排气引流罩上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第二出气口,所述的压缩机外壳上穿设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内端与第二出气口密封连接。
电动压缩机为直流电驱动的压缩机,转轴的下端穿入泵体总成,在定子与转子之间具有过流间隙,制冷剂气体从过流间隙经过。压缩机外壳由铝合金制成,上端盖、下端盖也由铝合金制成,三者通过螺栓连接到一起。第一进气口与压缩机外壳的内腔连通,引流管穿设在压缩机外壳的侧壁上,且与压缩机外壳的侧壁密封配合。从蒸发器芯体回到电动压缩机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第一进气口进入电动压缩机外壳的内腔,一方面通过制冷剂气体对电机进行冷却,提高了电机的可靠性,另一方面通过电动压缩机外壳的内腔对制冷剂气体实现油气分离,节约了油气分离器。对电机进行冷却后的制冷剂气体经第二进气口进入到泵腔,在泵腔内被泵体总成压缩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随后由第一出气口进入到排气引流罩的内腔,最后由引流管排出。上端盖与压缩机外壳之间设置第七密封圈,下端盖与压缩机外壳之前设有第八密封圈。
在上述的一体式多用空调机中,所述的压缩机外壳上具有与第二出气口相对设置的穿孔,所述的引流管密封穿设在穿孔内,所述的引流管与穿孔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的引流管与第二出气口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压缩机外壳呈圆筒状,排气引流罩呈圆形,将排气引流罩安装到泵体总成上后,排气引流罩与压缩机外壳同轴,第二出气口沿压缩机外壳的径向延伸,穿孔与第二出气口同轴设置,不仅有利于第二出气口和穿孔的加工,还能实现第二出气口与穿孔的快速定位,提高安装精度。连接时,将引流管穿入穿孔,并使引流管的内端与第二出气口密封连接,组装方便、快速。
通过设置的第一密封圈可实现引流管与穿孔的径向密封,通过第二密封圈可实现引流管与第二出气口的径向密封。为了提高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的稳定性,在引流管上设置用于放置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的环形槽,第一密封圈位于与之对应设置的环形槽内,第一密封圈的外环面抵靠在穿孔的内壁上,第二密封圈位于与之对应设置的环形槽内,第二密封圈的外环面抵靠在第二出气口的内壁上。
在上述的一体式多用空调机中,所述的压缩机外壳上设有连接凸台,所述的穿孔设于连接凸台上,所述的引流管上设有径向向外凸出的环形凸起,所述的连接凸台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将环形凸起压紧在连接凸台上的压紧帽。压紧帽套设在引流管上,对环形凸起进行轴向限位,从而实现对引流管进行轴向限位,提高稳定性。连接凸台与压缩机外壳一体成型且沿压缩机外壳的径向向外延伸,连接时将引流管插入穿孔,并使引流管的内端与第二出气口密封连接,将套设到引流管上的压紧帽连接到连接凸台上,连接好后压紧帽将环形凸起压紧在连接凸台的端面上,连接和拆卸方便。压紧帽可通过螺栓与连接凸台可拆卸连接:在连接凸台的端面上设有若干环绕穿孔设置的螺纹孔,在压紧帽上设有若干与螺纹孔一一对应设置的连接孔,螺栓穿过连接孔后与螺纹孔螺纹连接,螺栓的杆头部分抵靠在压紧帽上。压紧帽可通过螺纹与连接凸台可拆卸连接:在连接凸台的外环面上设置外螺纹,在压紧帽的内环面设置内螺纹,该内螺纹与外螺纹配合设置。
在上述的一体式多用空调机中,所述的泵体总成包括泵体、盖设在泵体上部的主轴承和盖设在泵体下部的副轴承,所述的泵腔与第二进气口设于泵体内,所述的转轴伸入泵腔的部分具有凸轮,所述的凸轮上套设有活塞,所述泵腔的侧壁设有可沿泵腔的径向运动的挡板,所述的挡板将泵腔分割成吸入部分与压缩部分,所述的第二进气口与吸入部分连通,所述的第一出气口与压缩部分连通,所述的第一出气口处设置排气阀。
主轴承通过螺栓固连到泵体上,副轴承通过螺栓固连到泵体上,主轴承和副轴承遮盖泵体的上、下两侧,电机的转轴由主轴承和副轴承支撑并传递旋转力。
在上述的一体式多用空调机中,所述的第一出气口设于主轴承上,所述的排气引流罩密封套设在主轴承上,所述排气引流罩的内腔位于排气引流罩与主轴承之间,所述排气引流罩的上端与主轴承之间设置第三密封圈,所述排气引流罩的下端与主轴承之间设置第四密封圈。
在上述的一体式多用空调机中,所述的第二进气口沿泵腔的径向延伸,所述的泵体上设有与第二进气口连通的第三进气口,所述的第三进气口与压缩机外壳的内腔连通。
在上述的一体式多用空调机中,所述的下端盖与压缩机外壳之间形成有限位台阶,所述的泵体定位在限位台阶处。为了增强可靠性与稳定性,泵体还通过锁紧螺栓固定在下端盖上。
在上述的一体式多用空调机中,所述的下端盖通过底座固定在机壳的底托上。底座通过四个螺栓固定在下端盖上,底座通过三个螺栓固定到机壳的底托上。
在上述的一体式多用空调机中,所述的上端盖内设有密封腔,所述的密封腔内设有接线柱,所述的接线柱上连接有压缩机控制器,此时的电动压缩机为一体的回转式压缩机。或者将压缩机控制器独立设置在电动压缩机的旁侧并安装在底托上,此时的压缩机为分体的回转式压缩机。
电动压缩机工作时产生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并通过冷媒管路送入冷凝器,散热风机对冷凝器内的制冷剂气体进行散热,散热后接近常温的高压制冷剂气体通过膨胀阀节流降压后进入蒸发器芯体成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同时蒸发器风机将由进风口进入第一空间的热空气吸入并吹向第一换热室,然后通过蒸发器芯体的翅片进行热交换变为冷空气后进入第二换热室,最后由出风口吹出并通过通风管输向室内空间进行降温。而制冷剂气体从蒸发器芯体流出后经膨胀阀与冷媒管路回到电动压缩机,完成一次制冷循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一体式多用空调机具有以下优点:
合理的结构布置使电动压缩机、冷凝器总成和蒸发器之间实现用最短的冷媒管路连接,没有交叉和回绕,减少了冷媒的泄漏风险和能耗损失;合理的结构布置,减小了机壳的高度尺寸,使机壳在长度、宽度和高度方向均为较小尺寸,可以灵活地安装在驾驶室外的车体上,为了方便装拆,以灵活应用于多场所,适用范围广;由于电动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布局合理、巧妙,使得空调机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易于检修,其安装于驾驶室外故可方便地拆卸下来作为野外帐篷等临时空间的移动空调使用;压缩机外壳、上端盖、下端盖均采用铝合金制成,轻量化,三者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组装方便、快速;可同时通过限位台阶和锁紧螺栓对泵体进行固定,稳定性好;引流管可快速与第二出气口密封连接,连接方便,可靠性高;制冷剂气体可对电机进行冷却,提高电机的可靠性与使用寿命,同时利用压缩机外壳的内腔实现油气分离,节约了油气分离器,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空调机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中空调机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中空调机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五中空调机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六中空调机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七中空调机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八中空调机的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九中空调机的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中空调机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电动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电动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中电动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电动压缩机的纵向剖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电动压缩机的纵向剖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电动压缩机的横向剖视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十中空调机的俯视图。
图中,100、机壳;101、底托;102、通风口;200、电动压缩机;201、压缩机外壳;202、上端盖;203、下端盖;204、第一进气口;205、定子;206、转子;207、转轴;208、第二进气口;209、第一出气口;210、排气引流罩;211、第二出气口;212、引流管;213、穿孔;214、第一密封圈;215、第二密封圈;216、连接凸台;217、环形凸起;218、压紧帽;219、密封腔;220、泵体;221、主轴承;222、副轴承;223、凸轮;224、活塞;225、挡板;226、第三密封圈;227、第四密封圈;228、第三进气口;229、限位台阶;230、底座;300、冷凝器;400、蒸发器总成;401、进风口;402、出风口;403、蒸发器壳体;4031、第一侧面;4032、第二侧面;4033、第三侧面;4034、第四侧面;404、蒸发器风机;405、蒸发器芯体;406、隔板;407、第一空间;408、第一换热室;409、第二换热室;410、膨胀阀;500、散热风机;601、第一冷媒管路;602、第二冷媒管路;603、第三冷媒管路;700、通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9所示的一体式多用空调机,包括具有底托101的机壳100、以及通过冷媒管路连接的电动压缩机200、冷凝器300和蒸发器总成400,蒸发器总成400和电动压缩机200安装在底托101上,冷凝器300竖直安装在机壳100的一侧,冷凝器300的外侧固定有散热风机500,电动压缩机200位于蒸发器总成400与冷凝器300之间。机壳100包括矩形框架和外壳,在外壳上设有通风口102,矩形框架未设置冷凝器300的三个侧面和顶面均盖设有外壳。机壳100采用矩形框架加外壳的形式,承载能力更强,也有利于与车体的稳固安装,在底托101上设置安装横梁,使机壳100底部得到强化,同时可方便地将蒸发器壳体403和电动压缩机200设置在横梁上,不易因振颤产生噪声。其中,电动压缩机200通过第一冷媒管路601与冷凝器300连接,冷凝器300通过第二冷媒管路602与蒸发器总成400连接,蒸发器总成400通过第三冷媒管路603与电动压缩机200连接。
如图1所示,蒸发器总成400包括蒸发器壳体403以及位于蒸发器壳体403内的蒸发器风机404和蒸发器芯体405。蒸发器壳体403内设有用于将蒸发器壳体403的内腔分割成第一空间407与第二空间的隔板406,蒸发器壳体403上设有与第一空间407连通的进风口401,蒸发器风机404设于第一空间407内,蒸发器芯体405位于第二空间内且将第二空间分割成第一换热室408和第二换热室409,蒸发器壳体403上还设有与第二换热室409连通的出风口402,蒸发器风机404的出口与第一换热室408连通,且该出口正对蒸发器芯体405设置。进风口401和出风口402上分别连接有通风管700。如图1和图9所示,蒸发器芯体405的上端设有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伸出蒸发器壳体403上表面后与一膨胀阀410连接,膨胀阀410通过冷媒管路与冷凝器300和电动压缩机200连接。
具体的,如图1所示,将蒸发器风机404立设在第一空间407内,为了使蒸发器风机404的出口与第一换热室408连通,在隔板406上开设有有与蒸发器风机404的出口的形状相配合设置的开口,蒸发器风机404的出口穿设在开口内。蒸发器芯体405立设在第二空间内,且蒸发器芯体405面积较大的一侧与蒸发器风机404的出口正对,增大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蒸发器风机404工作时,温度较高的空气从进风口401进入第一空间407,在蒸发器风机404的作用下使空气进入第一换热室408,热空气在第二空间内与蒸发器芯体405进行换热,蒸发器芯体405带走热空气中的热量后变成相对较冷的空气后进入第二换热室409,最后由出风口402排出。蒸发器芯体405因换热产生的冷凝水则因重力滴落在第二空间的底部经排水口流出。其中,蒸发器芯体405为平行流蒸发器芯体405,换热效率高;蒸发器风机404为单头离心式鼓风机,所占空间较小,送风量大。为了提高蒸发器壳体403体的隔热功能,减少热传递,蒸发器壳体403为保温材质构成或者设置有保温隔热层。
如图1所示,蒸发器壳体403为矩形结构,蒸发器壳体403包括与机壳100设有冷凝器300的一侧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4031、与第一侧面4031相对设置的第二侧面4032、与第一侧面4031相邻设置的第三侧面4033以及与第三侧面4033相对设置的第四侧面4034。如图1所示,进风口401设于第二侧面4032,出风口402设于第三侧面4033,连接在进风口401的通风管700由机壳100靠近第二侧面4032的一侧伸出,连接在出风口402的通风管700由机壳100靠近第三侧面4033的一侧伸出。
两个通风管700分别与待调节温度的空间连通,当通风管700过长时还可以加装风管机辅助送风。将电动压缩机200、冷凝器300和蒸发器总成400布置在一个机壳100内,结构紧凑。由于冷凝器300竖直安装在机壳100的一侧,可将冷凝器300总成设计成较大的面积,有利于冷媒充分地散热,散热风机500位于冷凝器300的外侧且与冷凝器300相对设置,散热顺畅不被阻挡。合理的结构布置使电动压缩机200、冷凝器300总成和蒸发器之间实现用最短的冷媒管路连接,没有交叉和回绕,减少了冷媒的泄漏风险和能耗损失。合理的结构布置,减小了机壳100的高度尺寸,使机壳100在长度、宽度和高度方向均为较小尺寸,可以灵活地安装在驾驶室外的车体上,为了方便装拆,以灵活应用于多场所,机壳100可拆卸地与驾驶室后壁外表面或者是车体大梁装配连接。由于没有室内机安装在驾驶室内,也就不会占用驾驶室内空间,不占用天窗位置,也不存在漏雨问题。此外,由于电动压缩机200、蒸发器和冷凝器300布局合理、巧妙,使得空调机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易于检修,其安装于驾驶室外故可方便地拆卸下来作为野外帐篷等临时空间的移动空调使用。而且,可灵活布置蒸发器总成400的进风口401和出风口402,满足不同位置的安装要求,适用范围广。在电动压缩机200的进、出气口都有冷媒加注阀,方便出厂精准加注制冷剂气体。
如图1所示,电动压缩机200通过底座230固定在机壳100的底托101上,底座230通过四个螺栓固定在下端盖203上,底座230通过三个螺栓固定到机壳100的底托101上。如图13和图14所示,电动压缩机200包括压缩机外壳201、盖设在压缩机外壳201上端的上端盖202和盖设在压缩机外壳201下端的下端盖203,压缩机外壳201由铝合金制成,上端盖202、下端盖203也由铝合金制成,三者通过螺栓连接到一起。上端盖202与压缩机外壳201之间设有第五密封圈,下端盖203与压缩机外壳201之间设有第六密封圈。上端盖202上设有第一进气口204,压缩机外壳201内设有由定子205、转子206和转轴207构成的电机,电机的下方设置具有泵腔的泵体总成,泵体总成上设有与泵腔连通的第二进气口208和第一出气口209,第二进气口208与压缩机外壳201的内腔连通,泵体总成上设有排气引流罩210,第一出气口209与排气引流罩210的内腔连通,排气引流罩210上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第二出气口211,压缩机外壳201上穿设有引流管212,引流管212的内端与第二出气口211密封连接。
电动压缩机200为直流电驱动的压缩机,转轴207的下端穿入泵体总成,在定子205与转子206之间具有过流间隙,制冷剂气体从过流间隙经过。第一进气口204与压缩机外壳201的内腔连通,引流管212穿设在压缩机外壳201的侧壁上,且与压缩机外壳201的侧壁密封配合。从蒸发器芯体405回到电动压缩机200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第一进气口204进入电动压缩机200外壳的内腔,一方面通过制冷剂气体对电机进行冷却,提高了电机的可靠性,另一方面通过电动压缩机200外壳的内腔对制冷剂气体实现油气分离,节约了油气分离器。对电机进行冷却后的制冷剂气体经第二进气口208进入到泵腔,在泵腔内被泵体总成压缩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随后由第一出气口209进入到排气引流罩210的内腔,最后由引流管212排出。上端盖202与压缩机外壳201之间设置第七密封圈,下端盖203与压缩机外壳201之前设有第八密封圈。
如图13所示,压缩机外壳201上具有与第二出气口211相对设置的穿孔213,如图14所示,引流管212密封穿设在穿孔213内,引流管212与穿孔213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214,引流管212与第二出气口211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215。压缩机外壳201呈圆筒状,排气引流罩210呈圆形,将排气引流罩210安装到泵体总成上后,排气引流罩210与压缩机外壳201同轴,第二出气口211沿压缩机外壳201的径向延伸,穿孔213与第二出气口211同轴设置,不仅有利于第二出气口211和穿孔213的加工,还能实现第二出气口211与穿孔213的快速定位,提高安装精度。连接时,将引流管212穿入穿孔213,并使引流管212的内端与第二出气口211密封连接,组装方便、快速。通过设置的第一密封圈214可实现引流管212与穿孔213的径向密封,通过第二密封圈215可实现引流管212与第二出气口211的径向密封。为了提高第一密封圈214与第二密封圈215的稳定性,在引流管212上设置用于放置第一密封圈214与第二密封圈215的环形槽,第一密封圈214位于与之对应设置的环形槽内,第一密封圈214的外环面抵靠在穿孔213的内壁上,第二密封圈215位于与之对应设置的环形槽内,第二密封圈215的外环面抵靠在第二出气口211的内壁上。
如图13和图14所示,压缩机外壳201上设有连接凸台216,穿孔213设于连接凸台216上,引流管212上设有径向向外凸出的环形凸起217,连接凸台216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将环形凸起217压紧在连接凸台216上的压紧帽218。压紧帽218套设在引流管212上,对环形凸起217进行轴向限位,从而实现对引流管212进行轴向限位,提高稳定性。连接凸台216与压缩机外壳201一体成型且沿压缩机外壳201的径向向外延伸,连接时将引流管212插入穿孔213,并使引流管212的内端与第二出气口211密封连接,将套设到引流管212上的压紧帽218连接到连接凸台216上,连接好后压紧帽218将环形凸起217压紧在连接凸台216的端面上,连接和拆卸方便。压紧帽218可通过螺栓与连接凸台216可拆卸连接:在连接凸台216的端面上设有若干环绕穿孔213设置的螺纹孔,在压紧帽218上设有若干与螺纹孔一一对应设置的连接孔,螺栓穿过连接孔后与螺纹孔螺纹连接,螺栓的杆头部分抵靠在压紧帽218上。压紧帽218可通过螺纹与连接凸台216可拆卸连接:在连接凸台216的外环面上设置外螺纹,在压紧帽218的内环面设置内螺纹,该内螺纹与外螺纹配合设置。
如图13-15所示,泵体总成包括泵体220、盖设在泵体220上部的主轴承221和盖设在泵体220下部的副轴承222,泵腔与第二进气口208设于泵体220内,转轴207伸入泵腔的部分具有凸轮223,凸轮223上套设有活塞224,泵腔的侧壁设有可沿泵腔的径向运动的挡板225,挡板225将泵腔分割成吸入部分与压缩部分,第二进气口208与吸入部分连通,第一出气口209与压缩部分连通,第一出气口209处设置排气阀。主轴承221通过螺栓固连到泵体220上,副轴承222通过螺栓固连到泵体220上,主轴承221和副轴承222遮盖泵体220的上、下两侧,电机的转轴207由主轴承221和副轴承222支撑并传递旋转力。
如图13和图14所示,第一出气口209设于主轴承221上,排气引流罩210密封套设在主轴承221上,排气引流罩210的内腔位于排气引流罩210与主轴承221之间,排气引流罩210的上端与主轴承221之间设置第三密封圈226,排气引流罩210的下端与主轴承221之间设置第四密封圈227。
如图13所示,第二进气口208沿泵腔的径向延伸,泵体220上设有与第二进气口208连通的第三进气口228,第三进气口228与压缩机外壳201的内腔连通。
本实施例中,下端盖203与压缩机外壳201之间形成有限位台阶229,泵体220定位在限位台阶229处。为了增强可靠性与稳定性,泵体220还通过锁紧螺栓固定在下端盖203上。
如图13和图14所示,上端盖202内设有密封腔219,密封腔219内设有接线柱,接线柱上连接有压缩机控制器,此时的电动压缩机200为一体的回转式压缩机,其结构如图10和图11所示。
电动压缩机200工作时产生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并通过冷媒管路送入冷凝器300,散热风机500对冷凝器300内的制冷剂气体进行散热,散热后接近常温的高压制冷剂气体通过膨胀阀410节流降压后进入蒸发器芯体405成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同时蒸发器风机404将由进风口401进入第一空间407的热空气吸入并吹向第一换热室408,然后通过蒸发器芯体405的翅片进行热交换变为冷空气后进入第二换热室409,最后由出风口402吹出并通过通风管700输向室内空间进行降温。而制冷剂气体从蒸发器芯体405流出后经膨胀阀410与冷媒管路回到电动压缩机200,完成一次制冷循环。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额结构原理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将压缩机控制器独立设置在电动压缩机200的旁侧并安装在底托101上,此时的压缩机为分体的回转式压缩机,其结构如图12所示。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额结构原理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如图2所示,进风口401设于第四侧面4034,出风口402设于第二侧面4032,连接在进风口401的通风管700由机壳100靠近第四侧面4034的一侧伸出,连接在出风口402的通风管700由机壳100靠近第二侧面4032的一侧伸出。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额结构原理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如图3所示,进风口401设于第四侧面4034,出风口402设于第三侧面4033,连接在进风口401的通风管700由机壳100靠近第四侧面4034的一侧伸出,连接在出风口402的通风管700由机壳100靠近第三侧面4033的一侧伸出。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额结构原理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如图4所示,进风口401设于第二侧面4032,出风口402设于蒸发器壳体403的上表面,连接在进风口401的通风管700由机壳100靠近第二侧面4032的一侧伸出,连接在出风口402的通风管700由机壳100的上表面伸出。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额结构原理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如图5所示,进风口401设于蒸发器壳体403的上表面,出风口402设于第二侧面4032,连接在进风口401的通风管700由机壳100的上表面伸出,连接在出风口402的通风管700由机壳100靠近第二侧面4032的一侧伸出。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额结构原理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如图6所示,进风口401设于蒸发器壳体403的上表面,出风口402设于第三侧面4033,连接在进风口401的通风管700由机壳100的上表面伸出,连接在出风口402的通风管700由机壳100靠近第三侧面4033的一侧伸出。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额结构原理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如图7所示,进风口401设于第四侧面4034,出风口402设于蒸发器壳体403的上表面,连接在进风口401的通风管700由机壳100靠近第四侧面4034的一侧伸出,连接在出风口402的通风管700由机壳100的上表面伸出。
实施例九
本实施例额结构原理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如图8所示,进风口401设于蒸发器壳体403的上表面,出风口402设于蒸发器壳体403的上表面,连接在进风口401的通风管700由机壳100的上表面伸出,连接在出风口402的通风管700由机壳100的上表面伸出。
实施例十
本实施例额结构原理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如图16所示,进风口401设于第二侧面4032,连接在进风口401的通风管700由机壳100靠近第二侧面4032的一侧伸出,出风口402也设于第二侧面4032,连接在出风口402的通风管700由机壳100靠近第二侧面4032的一侧伸出。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一体式多用空调机,包括具有底托(101)的机壳(100),以及通过冷媒管路连接的电动压缩机(200)、冷凝器(300)和蒸发器总成(400),所述的蒸发器总成(400)和电动压缩机(200)安装在底托(10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器(300)竖直安装在机壳(100)的一侧,所述冷凝器(300)的外侧固定有散热风机(500),所述的电动压缩机(200)位于蒸发器总成(400)与冷凝器(300)之间,所述的蒸发器总成(400)靠近机壳(100)顶部/侧部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401),其靠近机壳(100)顶部/侧部的一侧还开设有出风口(402),所述的进风口(401)和出风口(402)分别连接有通风管(7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多用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总成(400)包括蒸发器壳体(403)以及位于蒸发器壳体(403)内的蒸发器风机(404)和蒸发器芯体(405),所述的蒸发器壳体(403)内设有用于将蒸发器壳体(403)的内腔分割成第一空间(407)与第二空间的隔板(406),所述的进风口(401)设于蒸发器壳体(403)上且与第一空间(407)连通,所述的蒸发器风机(404)设于第一空间(407)内,所述的蒸发器芯体(405)位于第二空间内且将第二空间分割成第一换热室(408)和第二换热室(409),所述蒸发器风机(404)的出口与第一换热室(408)连通,且该出口正对蒸发器芯体(405)设置,所述的出风口(402)设于蒸发器壳体(403)上且与第二换热室(409)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多用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芯体(405)的上端设有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所述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伸出所述蒸发器壳体(403)上表面后与一膨胀阀(410)连接,所述的膨胀阀(410)通过冷媒管路与冷凝器(300)和电动压缩机(20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多用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壳(100)包括矩形框架和外壳,所述的矩形框架未设置冷凝器(300)的三个侧面和顶面均盖设有外壳,所述的外壳上设有通风口(1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式多用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发器壳体(403)为矩形结构,所述的蒸发器壳体(403)包括与机壳(100)设有冷凝器(300)的一侧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4031)、与第一侧面(4031)相对设置的第二侧面(4032)、与第一侧面(4031)相邻设置的第三侧面(4033)以及与第三侧面(4033)相对设置的第四侧面(403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式多用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风口(401)设于蒸发器壳体(403)的上表面,所述的出风口(402)设于第二侧面(4032)/第三侧面(4033)/蒸发器壳体(403)的上表面,连接在进风口(401)的通风管(700)由机壳(100)的上表面伸出,连接在出风口(402)的通风管(700)由机壳(100)靠近第二侧面(4032)/第三侧面(4033)/蒸发器壳体(403)上表面的一侧伸出。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体式多用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压缩机(200)包括压缩机外壳(201)、盖设在压缩机外壳(201)上端的上端盖(202)和盖设在压缩机外壳(201)下端的下端盖(203),所述的上端盖(202)上设有第一进气口(204),所述的压缩机外壳(201)内设有由定子(205)、转子(206)和转轴(207)构成的电机,所述电机的下方设置具有泵腔的泵体总成,所述的泵体总成上设有与泵腔连通的第二进气口(208)和第一出气口(209),所述的第二进气口(208)与压缩机外壳(201)的内腔连通,所述的泵体总成上设有排气引流罩(210),所述的第一出气口(209)与排气引流罩(210)的内腔连通,所述的排气引流罩(210)上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第二出气口(211),所述的压缩机外壳(201)上穿设有引流管(212),所述引流管(212)的内端与第二出气口(211)密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式多用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总成包括泵体(220)、盖设在泵体(220)上部的主轴承(221)和盖设在泵体(220)下部的副轴承(222),所述的泵腔与第二进气口(208)设于泵体(220)内,所述的转轴(207)伸入泵腔的部分具有凸轮(223),所述的凸轮(223)上套设有活塞(224),所述泵腔的侧壁设有可沿泵腔的径向运动的挡板(225),所述的挡板(225)将泵腔分割成吸入部分与压缩部分,所述的第二进气口(208)与吸入部分连通,所述的第一出气口(209)与压缩部分连通,所述的第一出气口(209)处设置排气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体式多用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出气口(209)设于主轴承(221)上,所述的排气引流罩(210)密封套设在主轴承(221)上,所述排气引流罩(210)的内腔位于排气引流罩(210)与主轴承(221)之间,所述排气引流罩(210)的上端与主轴承(221)之间设置第三密封圈(226),所述排气引流罩(210)的下端与主轴承(221)之间设置第四密封圈(22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体式多用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进气口(208)沿泵腔的径向延伸,所述的泵体(220)上设有与第二进气口(208)连通的第三进气口(228),所述的第三进气口(228)与压缩机外壳(201)的内腔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183561.7U CN212604365U (zh) | 2020-06-23 | 2020-06-23 | 一体式多用空调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183561.7U CN212604365U (zh) | 2020-06-23 | 2020-06-23 | 一体式多用空调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604365U true CN212604365U (zh) | 2021-02-26 |
Family
ID=74755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183561.7U Active CN212604365U (zh) | 2020-06-23 | 2020-06-23 | 一体式多用空调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604365U (zh) |
-
2020
- 2020-06-23 CN CN202021183561.7U patent/CN21260436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203881A (zh) | 用于车辆的空调 | |
CN106382685B (zh) | 厨房空调器 | |
EP2521888A2 (en) | Reciprocating refrigeration compressor oil separation | |
CN212604365U (zh) | 一体式多用空调机 | |
CN108177499A (zh) | 一种驻车空调装置 | |
CN101761989B (zh) | 低噪音型超薄顶置式变频方舱空调 | |
CN216245017U (zh) | 一种环保节能的集成冷媒压缩功能的气液分离器 | |
CN214492460U (zh) | 驻车空调 | |
CN201569085U (zh) | 低噪音型超薄顶置式变频方舱空调 | |
CN101592363B (zh) | 分体式空调室外机 | |
CN219821152U (zh) | 一种工程车车载分体式电驱动空调器 | |
CN111734634A (zh) | 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 | |
CN101196319A (zh) | 窗式空调器的底盘结构 | |
CN201059697Y (zh) | 一种现场用空调器 | |
CN115539386B (zh) | 一种压缩机及温度调节系统 | |
CN2834979Y (zh) | 电传动变频大客车顶空调装置 | |
CN221743204U (zh) | 一种空调制冷压缩机的密封装置 | |
CN219300901U (zh) | 空调外机及空调系统 | |
CN219868036U (zh) | 一种制冷式吸油烟机 | |
CN218821104U (zh) | 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及压缩机 | |
CN109654019A (zh) | 一种卧式旋转式压缩机 | |
CN219667917U (zh) | 两栖车空调装置 | |
CN214822460U (zh) | 一种单风机驻车空调 | |
CN218821131U (zh) | 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及压缩机 | |
CN220250406U (zh) | 一种运输用冷藏车蒸发机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