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96441U - 一种垃圾脱水组件及应用该组件的垃圾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垃圾脱水组件及应用该组件的垃圾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96441U
CN212596441U CN202020574419.9U CN202020574419U CN212596441U CN 212596441 U CN212596441 U CN 212596441U CN 202020574419 U CN202020574419 U CN 202020574419U CN 212596441 U CN212596441 U CN 2125964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garbage
barrel body
hole
bar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7441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丽波
田海泉
郭国良
李海彩
陈新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7441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964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964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964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Crushing And Pulverization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脱水组件及应用该组件的垃圾处理装置,其中垃圾脱水组件,包括筒体,内部具有竖向延伸的腔室,所述筒体上开设有与腔室相流体连通的进料口、出料口和沥液孔,所述进料口位于筒体的下部,所述出料口位于筒体的上部,所述沥液孔位于筒体的周壁上;转轴,竖向延伸,设于腔室内,所述转轴上沿其轴向螺旋设有叶片;驱动机构,输出端与转轴驱动相连;所述转轴内部中空,且所述转轴的周壁上开设有连通腔室和转轴内部的通孔。这样靠近筒体侧的垃圾中的液体能尽快的从沥液孔排出,靠近转轴侧的垃圾中的液体能尽快的从通孔处排出至转轴中,提高了垃圾脱水的效果和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垃圾脱水组件及应用该组件的垃圾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脱水组件及应用该组件的垃圾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餐厨垃圾是城市生活垃圾的一部分,餐厨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水分,若是直接进行排放或填埋,则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含水量较大的餐厨垃圾也无法直接再利用,因此餐厨垃圾的处理工序还需要包含对餐厨垃圾的脱水步骤,以实现餐厨垃圾的固液分离,进而方便运输以及再利用。
如专利号为CN201920312592.9(公告号为CN21005929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餐厨垃圾粉碎干湿分离装置》所示,其中脱水的挤出机构包括筒式滤网、螺旋铰刀和铰刀驱动电机,螺旋铰刀设置在筒式滤网内,破碎机的出口通过下料管与筒式滤网连通将由破碎机粉碎的餐厨垃圾输送至筒式滤网内,铰刀驱动电机驱动螺旋铰刀转运将餐厨垃圾向上挤压输出并去除其中的水和油。
但是该挤出机构存在如下不足之处:1、垃圾在铰刀和筒式滤网的挤压作用下以及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脱出水和油,因铰刀和筒式滤网之间的空间沿铰刀的轴向是始终一致的,这样沿垃圾的输出方向,垃圾在上游被挤压出液体后,体积会变小,那么移动到上游的时候可能就不会再受到挤压,直接在铰刀的输送下从出料口排出,这样排出的垃圾中可能还含有较多的液体,即含水量仍然较高;2、筒式滤网上具有沥液孔,靠近筒式滤网的垃圾能较快且有效将液体从沥液孔处沥出,但是靠近螺旋铰刀处的垃圾中的液体则不能及时排出去,导致一直混合在垃圾中,影响了垃圾的干湿分离。
另外,随着垃圾分类的推行,厨余垃圾处理器被越来越多的顾客购买及使用。垃圾通过粉碎直排的方式直接进入到下水道,确实给顾客带去了一定的便利性,但是随着垃圾处理器使用量的用户提高,残渣排到下水管道的量大大增加,给埋在地底下的排污管道带去了一定的堵塞的风险,且给后端的污水处理厂也带去了更多处理量及风险。垃圾直排有一定的优势,但随着数量的提高也有很大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使垃圾中的液体能尽快及时排出的垃圾脱水组件。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对垃圾的挤压力强的垃圾脱水组件。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使垃圾中的液体能尽快及时排出的应用上述垃圾脱水组件的垃圾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垃圾脱水组件,包括
筒体,内部具有竖向延伸的腔室,所述筒体上开设有与腔室相流体连通的进料口、出料口和沥液孔,所述进料口位于筒体的下部,所述出料口位于筒体的上部,所述沥液孔位于筒体的周壁上;
转轴,竖向延伸,设于腔室内,所述转轴上沿其轴向螺旋设有叶片;
驱动机构,输出端与转轴驱动相连;
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内部中空,且所述转轴的周壁上开设有连通腔室和转轴内部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沿垃圾的输出方向,所述转轴的外壁与腔室的周壁之间的空间逐渐减小。
为了使得转轴的外壁与腔室的周壁之间的空间沿垃圾的输出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筒体的内径沿垃圾的输出方向逐渐减小。当然也可使转轴的外径沿垃圾的输出方向逐渐增大。
为了便于收集从垃圾中滤出的液体,所述筒体置于一外筒中,所述外筒的内壁和筒体的外壁之间具有间距形成沥水空间,所述外筒上开设有和沥水空间相流体连通的排液口,所述出料口处插装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出料端穿出外筒,所述进料口和一端穿入外筒中的进料管相流体连通。这样垃圾中沥出的液体最终都流入沥水空间中,然后从排液口处流出。
为了尽可能地使沥水空间中的液体从排液口流出,所述排液口邻近外筒的底部设置,且所述排液口中插装有排液管。这样液体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朝排液口流动,最终从排液口流出。
所述驱动机构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为设于筒体外部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入筒体和转轴驱动相连。
为了防止垃圾堵在电机的输出轴处,增大电机的负荷,所述电机设于筒体的下方,所述筒体内设有将电机的输出轴罩设于内的过滤罩,所述过滤罩上具有滤孔,所述转轴的端部伸入过滤罩内和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所述进料口位于过滤罩的上方。这样过滤罩能防止垃圾堆积电机的输出轴处,即使垃圾中的液体进入到过滤罩中,也会较快地排出到沥水空间中,不会对电机的转动造成太大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三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上述垃圾脱水组件的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垃圾破碎组件以及集料箱,所述垃圾破碎组件的出料孔和进料管的另一端相连,所述出料管的出料端对着集料箱。
所述垃圾破碎组件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优选地,所述垃圾破碎组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具有和出料孔相流体连通的内腔,所述内腔中设有刀盘、转动设于刀盘上的摆动锤和竖立于刀盘上的刀片,所述刀盘横向设置并能相对内腔转动。刀盘带动垃圾在箱体内旋转,摆动锤和刀片起到切割垃圾的作用,并且刀片竖立于刀盘上,即刀片和刀盘之间的夹角接近90°,避免垃圾被夹在刀片和刀盘之间的夹角中。
优选地,所述垃圾破碎组件和水槽相流体连通。这样粉碎后的垃圾进入脱水组件中,废液直接排入下水道,脱水后的垃圾直接进到集料箱内,解决了粉碎后的垃圾直排堵塞下水道的风险;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垃圾处理装置既能解决平时家里水槽里的垃圾需要转移到垃圾桶的不便性,也解决了转移过程中汤水容易滴到地面或垃圾袋容易破损的等问题,又能大大减少垃圾的体积,使得处理后的垃圾量大大减少且能放置一段时间,顾客处理垃圾的便利性大大提高,消除了使用顾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本实用新型不仅在筒体上设置沥液孔,并且将转轴设计成中空状,转轴上设有能沥水的通孔,这样靠近筒体侧的垃圾中的液体能尽快的从沥液孔排出,靠近转轴侧的垃圾中的液体能尽快的从通孔处排出至转轴中,然后待垃圾被转轴上的螺旋叶片输送至上方后,转轴中的液体流出汇聚至沥水空间中,最终从沥液孔排出,这样使得垃圾中的液体都能尽快的与固态垃圾分离,提高了垃圾脱水的效果和速度;2、本实用新型的腔室和转轴竖向设置,进料口位于出料口的下方,即垃圾的输送方向是自下而上,这样垃圾不仅受到转轴和筒体的挤压沥出水分,液体也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从垃圾中分离出来,这样提高了垃圾干湿分离的速率和效率;3、本实用新型的转轴的外壁与腔室的周壁之间的空间沿垃圾的输出方向逐渐减小,即随着垃圾的输送,容纳垃圾的空间越来越小,使得垃圾能一直受到挤压力,以尽可能地分离出垃圾中的液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垃圾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的垃圾脱水组件的剖视图;
图5为图1中的垃圾脱水组件的另一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的过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的垃圾破碎组件的剖视图;
图8为图7中的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8所示,本优选实施例的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垃圾破碎组件6、垃圾脱水组件A以及集料箱7,垃圾脱水组件A通过进料管121和垃圾破碎组件6的出料孔60相连,垃圾脱水组件A的出料管131的出料端对着集料箱7。这样垃圾先经垃圾破碎组件6粉碎成较小颗粒,然后经进料管121进入垃圾脱水组件A中进行脱水,脱水后的垃圾经出料管131进入集料箱7中,废液从排液管421排出至下水道。
如图3~5所示,本实施例的垃圾脱水组件A包括外筒4、筒体1、转轴2以及驱动机构3。
筒体1内部具有竖向延伸的腔室11,筒体1上开设有与腔室11相流体连通的进料口12、出料口13和沥液孔14,进料口12位于筒体1的下部,出料口13位于筒体1的上部,沥液孔14位于筒体1的周壁上。
筒体1置于外筒4中,筒体1和外筒4共用一个底壁,外筒4的内壁和筒体1的外壁之间具有间距形成沥水空间41,外筒4上开设有和沥水空间41相流体连通的排液口42,排液口42邻近外筒4的底部设置,且排液口42中插装有排液管421。这样垃圾中沥出的液体最终都流入沥水空间41中,并且液体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朝排液口42流动,最终从排液口42流出。
筒体1的出料口13处插装有出料管131,出料管131的出料端穿出外筒4,进料管121的一端穿入外筒4中与筒体1的进料口12相流体连通。
转轴2竖向延伸的设于腔室11内,且转轴2在驱动机构3的驱动下在腔室11内绕自身轴线转动,转轴2上沿其轴向螺旋设有叶片21。转轴2内部中空,且转轴2的周壁上开设有连通腔室11和转轴2内部的通孔22,即通孔22连通转轴2内部和腔室11的位于转轴2外部的区域,且通孔22避开螺旋叶片21的位置设置。这样靠近筒体1侧的垃圾中的液体能尽快的从沥液孔14排出,靠近转轴2侧的垃圾中的液体能尽快的从通孔22处排出至转轴2中。
本实施例中,筒体1的内径沿垃圾的输出方向逐渐减小,从而使得沿垃圾的输出方向,转轴2的外壁与腔室11的周壁之间的空间逐渐减小,当然也可使转轴2的外径沿垃圾的输出方向逐渐增大。这样随着垃圾的输送,容纳垃圾的空间越来越小,使得垃圾一直受到挤压力,以尽可能地分离出垃圾中的液体,解决了垃圾在沥出部分水分后体积变小,不再受到转轴2和筒体1的挤压的问题。
驱动机构3为设于外筒4下方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穿入筒体1和转轴2驱动相连。筒体1内设有将电机的输出轴罩设于内的过滤罩5,过滤罩5上具有滤孔51,转轴2的端部伸入过滤罩5内和电机的输出轴相连,进料口12位于过滤罩5的上方。这样过滤罩5能防止垃圾堆积在电机的输出轴处,即使垃圾中的液体进入到过滤罩5中,也会较快地排出到沥水空间41中,不会对电机的转动造成太大的影响,不会增大电机的工作负荷。
本实施例中,垃圾破碎组件6与水槽相流体连通,包括箱体61,箱体61内部具有和出料孔60相流体连通的内腔611,箱体61顶部具有连通水槽和内腔611的进料孔610,内腔611中设有破碎组件。本实施例中,破碎组件包括横向并能转动地设置在内腔611中的刀盘62、转动设于刀盘62上的摆动锤63以及竖立于刀盘62上的刀片64,刀盘62在驱动组件67(如电机)的驱动下转动。刀盘62带动垃圾在箱体61内旋转,摆动锤63和刀片64起到切割垃圾的作用,并且刀片64竖立于刀盘62上,即刀片64和刀盘62之间的夹角接近90°,避免垃圾被夹在刀片64和刀盘62之间的夹角中。
刀盘62将内腔611内分为上部区域6111和下部区域6112,下部区域6112的内径大于上部区域6111的内径,且筒体1的内壁上开设有连通上部区域6111和下部区域6112的过料口65,过料口65位于上部区域6111,过料口65竖向延伸并贯通上部区域6111的底部,从而使过料口65与下部区域6112相连通,过料口65的侧部和上部区域6111相连通。
另外,刀盘62的下端面上贴合有与其同步转动的剪切板66,剪切板66和刀盘62通过连接件相连,剪切板66的边缘位于过料口65的下方且二者之间具有间隙,且剪切板66的边缘处开设有剪切孔661。这样垃圾从过料口65流出后,会经过剪切板66上的剪切孔661,因剪切板66随着刀盘62在转动,故会对垃圾再一次进行切割,提高垃圾的破碎效果。
箱体61上的出料孔60与下部区域112相连通,腔室11的底壁面的邻近出料孔60的部位自上而下朝向出料口13倾斜。这样垃圾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会朝着出料孔60处移动,被在离心力的惯性作用下,从出料孔60排出。
当然垃圾破碎组件6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任意一种结构,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所示的结构。
各种管道(如进料管121、排液管421)可设计为能伸缩的软管,如波纹管,从而使得部件(如垃圾脱水组件A)移动时不会与其他部件(如垃圾破碎组件6)产生干涉。
本实用新型所称的“流体连通”是指两个部件或部位(以下统一分别称为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即流体(气体、液体或两者的混合)能从第一部位沿着流动路径流动或/和被运送到第二部位,可以是所述的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直接相连通,也可以是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第三者间接连通,该第三者可以是诸如管道、通道、导管、导流件、孔、槽等流体通道、也可以是允许流体流过的腔室或以上组合。

Claims (10)

1.一种垃圾脱水组件,包括
筒体(1),内部具有竖向延伸的腔室(11),所述筒体(1)上开设有与腔室(11)相流体连通的进料口(12)、出料口(13)和沥液孔(14),所述进料口(12)位于筒体(1)的下部,所述出料口(13)位于筒体(1)的上部,所述沥液孔(14)位于筒体(1)的周壁上;
转轴(2),竖向延伸,设于腔室(11)内,所述转轴(2)上沿其轴向螺旋设有叶片(21);
驱动机构(3),输出端与转轴(2)驱动相连;
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内部中空,且所述转轴(2)的周壁上开设有连通腔室(11)和转轴(2)内部的通孔(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脱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沿垃圾的输出方向,所述转轴(2)的外壁与腔室(11)的周壁之间的空间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脱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内径沿垃圾的输出方向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垃圾脱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置于一外筒(4)中,所述外筒(4)的内壁和筒体(1)的外壁之间具有间距形成沥水空间(41),所述外筒(4)上开设有和沥水空间(41)相流体连通的排液口(42),所述出料口(13)处插装有出料管(131),所述出料管(131)的出料端穿出外筒(4),所述进料口(12)和一端穿入外筒(4)中的进料管(121)相流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脱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口(42)邻近外筒(4)的底部设置,且所述排液口(42)中插装有排液管(421)。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垃圾脱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为设于筒体(1)外部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入筒体(1)和转轴(2)驱动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垃圾脱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设于筒体(1)的下方,所述筒体(1)内设有将电机的输出轴罩设于内的过滤罩(5),所述过滤罩(5)上具有滤孔(51),所述转轴(2)的端部伸入过滤罩(5)内和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所述进料口(12)位于过滤罩(5)的上方。
8.一种应用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脱水组件的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垃圾破碎组件(6)以及集料箱(7),所述垃圾破碎组件(6)的出料孔(60)和进料管(121)相连,所述出料管(131)的出料端对着集料箱(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破碎组件(6)包括箱体(61),所述箱体(61)内部具有和出料孔(60)相流体连通的内腔(611),所述内腔(611)中设有刀盘(62)、转动设于刀盘(62)上的摆动锤(63)和竖立于刀盘(62)上的刀片(64),所述刀盘(62)横向设置并能相对内腔(611)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破碎组件(6)和水槽相流体连通。
CN202020574419.9U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垃圾脱水组件及应用该组件的垃圾处理装置 Active CN2125964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74419.9U CN212596441U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垃圾脱水组件及应用该组件的垃圾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74419.9U CN212596441U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垃圾脱水组件及应用该组件的垃圾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96441U true CN212596441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02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74419.9U Active CN212596441U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垃圾脱水组件及应用该组件的垃圾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964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4330A (zh) 厨房固体垃圾破碎处理装置
CN213079511U (zh) 一种餐厨垃圾回收初步处理装置
KR100676729B1 (ko) 음식물 및 야채 쓰레기 처리 시스템
CN113943053B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111139902A (zh) 一种固液分离的厨余垃圾处理器及固液分离器
CN209577713U (zh) 生活垃圾处理设备
CN107268737A (zh) 粪便搅碎装置
CN205518946U (zh) 生活垃圾半自动分选设备
CN212596441U (zh) 一种垃圾脱水组件及应用该组件的垃圾处理装置
CN211100750U (zh) 一种小区垃圾综合处理系统
CN107442236A (zh) 一种垃圾粉碎筛选装置
CN108838197A (zh) 一种卧式横向进料的垃圾处理装置
CN113210405A (zh) 一种餐厨垃圾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KR100753808B1 (ko) 음식물찌꺼기 건조 처리장치
CN105689362B (zh) 有机垃圾固渣有机质回收装置
CN210684639U (zh) 一种河道垃圾收集装置
CN214133290U (zh) 集成式垃圾处理装置
CN208991438U (zh) 一种垃圾处理装置
CN112474746A (zh) 粉碎及固液分离装置及垃圾处理装置
CN109809665A (zh) 一种用于化粪池处理的固液分离环卫车
CN211564014U (zh) 一种易腐垃圾预处理装置
KR200149926Y1 (ko) 음식물쓰레기 처리장치
CN210230091U (zh) 一种餐饮垃圾处理机
CN215466969U (zh) 粉碎及固液分离装置及垃圾处理装置
CN209035089U (zh) 一种卧式横向进料的垃圾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