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92755U - 一种用于抢救车的安全管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抢救车的安全管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92755U
CN212592755U CN202020461995.2U CN202020461995U CN212592755U CN 212592755 U CN212592755 U CN 212592755U CN 202020461995 U CN202020461995 U CN 202020461995U CN 212592755 U CN212592755 U CN 2125927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poule
information board
management device
opening
ampoule bo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6199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岳敏
高崇崇
寇京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anwu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Xuanwu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anwu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Xuanwu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046199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927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927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9275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抢救车的安全管理装置,其至少包括:放置抽屉,其承托底面被划分为用于存放安瓿瓶的至少一个存放区域,至少一个固定带,其位于存放区域中,固定带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式连接至承托底面上,承托底面上开设有位于至少一个存放区域中的底面开口,底面开口的内壁上按照转动连接的方式设置有至少一个信息板,固定带的两端能够按照其带体绕过安瓿瓶的方式分别连接至底面开口的两侧,并使得信息板按照其板体贯穿该底面开口的方式置于安瓿瓶的底部。医护人员在取用安瓿瓶的同时即可保留取用记录,并且本申请所提出的安全管理装置还设置有安瓿开瓶机构,医护人员在取出安瓿瓶后,可以直接利用安瓿开瓶机构快速且安全地打开安瓿瓶。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抢救车的安全管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抢救车的安全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抢救车是现代急诊医学发展过程中需要应用的重要设备,在抢救车出诊过程中,通常都需要预备一定量的急救药品,以为救治病人时使用。为了达到快速救治病患的目的,常规的急救药品大多为注射用针剂药品,且药品通常都用安瓿瓶盛装,并进一步放在一次性塑料药袋内。安瓿瓶是一种常用于存放注射用的药物,以疫苗、血清等,被国际公认为是存放注射用液体最安全的容器。安瓿瓶是玻璃材质,玻璃的成分是二氧化硅比较稳定不易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医用安瓿瓶在使用时候都需要使用砂轮对着瓶颈划出印记,再用力折断。而在出诊过程中,由于行车速度较快,路途较为颠簸,安瓿瓶经常会因为碰撞而导致破碎,不仅会造成药品浪费,而且也会出现无药可用的情况。
现有技术如公开号为CN208481604U的专利文献所提出的一种救护车内安全药盒。救护车内安全药盒包括:第一盒体;第二盒体包括主体部及限位部,主体部与第一盒体连接,主体部与第一盒体能够绕连接处的轴线相对转动,主体部与第一盒体相配合以形成用于容置针剂药品的容置空间,限位部设于主体部的朝向第一盒体的一侧;及具有弹性的柔性限位件,铺设于第一盒体内,针剂药品能够放置于柔性限位件上,柔性限位件、限位部及主体部相配合,以将针剂药品限位于容置空间内,从而避免了针剂药品在容置空间内随意晃动,降低了其震动程度,避免了针剂药品受到碰撞而发生破碎。柔性限位件具有弹性,其能够对针剂药品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从而对针剂药品起到进一步保护作用。
如上述现有药物管理装置,通常是将同种类药物的多个安瓿瓶放置在同一区域内并配有一张对应的药物标签,其包括有效期信息,当急救中需要取用安瓿瓶对患者进行注射药物时,医护人员必须逐一清楚记录取用的安瓿瓶内药物名称及剂量,但由于急救时间紧急,易疏忽记录工作,若因用药而存在医患矛盾时,没有可溯源的依据,将加重医患矛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抢救车的安全管理装置,该安全管理装置至少包括:放置抽屉,其承托底面被划分为用于存放安瓿瓶的至少一个存放区域,至少一个固定带,其位于存放区域中且用于稳定安瓿瓶,固定带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式连接至所述承托底面上,所述承托底面上开设有位于至少一个存放区域中的底面开口,所述底面开口的内壁上按照转动连接的方式设置有至少一个信息板,其中,所述固定带的两端能够按照其带体绕过安瓿瓶的方式分别连接至所述底面开口的两侧,并使得所述信息板按照其板体贯穿该底面开口的方式置于所述安瓿瓶的底部。优选地,在将安瓿瓶放置在承托底面上时,固定带的一端固定在安瓿瓶的一侧,将其带体从安瓿瓶上方绕过,以其带体贴合至安瓿瓶外壁上的方式固定在安瓿瓶瓶身的另一侧上,由于带体上设置的是可选择粘贴位置的魔术贴,即可使得安瓿瓶的固定较为稳定。同时,由于安瓿瓶的宽度超出底面开口的宽度,固定带的两端即是连接在底面开口的两侧。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安全管理装置还包括在与所述承托底面相垂直的第一方向上与该承托底面相并列设置的附腔室,所述附腔室的内部通过该底面开口与所述存放区域相连通。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信息板的一端部通过可回复弹性部件转动连接至所述底面开口的内壁上。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信息板的板面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平行且与第二方向相垂直,第二方向为与所述承托底面相平行且与所述底面开口相垂直的方向。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信息板在沿所述固定带的固定方向上的两侧壁上分别按照固接的方式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承托底面上以及所述信息板的至少一个端面上均设置有柔性限位层。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信息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药物标签,所述药物标签从远离信息板板面的上层至靠近信息板板面的下层至少分别包括药物标签层、渗透层和油墨层。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带的至少一个端部上设置有魔术贴勾面,所述柔性限位层上设置有魔术贴毛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用于抢救车的安全管理装置,该安全管理装置至少包括安瓿开瓶机构,所述安瓿开瓶机构包括各自贯通方向与彼此相互垂直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以及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内的砂轮,所述砂轮能够按照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连通的方式朝向靠近所述第一通孔的方向移动。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安瓿开瓶机构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安瓿开瓶机构的外壁之间通过第一弹簧相连接,所述手柄与所述砂轮的外壁之间通过位于所述第一弹簧内部的第二弹簧相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管理装置的简化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信息板的简化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安全管理装置的简化结构示意图;和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瓿开瓶机构的简化正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放置抽屉 2:承托底面 3:存放区域
4:固定带 5:底面开口 6:信息板
7:附腔室 8:可回复弹性部件 9:凸起
10:药物标签 11:安瓿开瓶机构 12:第一通孔
13:第二通孔 14:砂轮 15:手柄
16:第一弹簧 17: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出的为本申请所提出的用于抢救车的安全管理装置。当急救中需要取用安瓿瓶对患者进行注射药物时,医护人员必须逐一清楚记录取用的安瓿瓶内药物名称及剂量,但由于急救时间紧急,易疏忽记录工作,若因用药而存在医患矛盾时,没有可溯源的依据,将加重医患矛盾,对此,本申请通过设置与各安瓿瓶逐一对应的信息板6,信息板6与安瓿瓶一并固定在放置抽屉1中,在未使用安瓿瓶时,信息板6位于抽屉下方的附腔室7内而不可见,在需要使用安瓿瓶时,医护人员只需拉开稳定安瓿瓶的固定带4,解除对安瓿瓶的限位作用,即可取出安瓿瓶,并且同时解除对信息板6的限位作用,信息板6在其可回复弹性部件8的弹力作用下,驱使信息板6转动出附腔室7,位于抽屉上方,信息板6的露出即标识着该处的安瓿瓶被使用,相当于标识出了医护人员的取用记录。医护人员无需手写记录,只需在取用安瓿瓶的同时拉开固定带4,即可保留取用记录。与之同时,信息板6上安装有对应安瓿瓶的主要信息(例如剂量和有效期限),医护人员可以直接查看该信息板6即可确定是否该安瓿瓶内药液是否在有效期内,相对体积较小难以看清瓶上信息的安瓿瓶,信息板6面积更大更容易快速查看。进一步具体地:
该固定带4的至少一个端部上设置有魔术贴勾面,该柔性限位层上设置有魔术贴毛面。固定带4用于将安瓿瓶圈设在承托底面2上,具体地:固定带4可以是一端被预先固定在承托底面2上,在将安瓿瓶横放在存放区域3上后,再将固定带4另一端绕过安瓿瓶外壁并粘接至承托底面2上。固定带4优选地可以是无弹性的带体,选择固定带4上粘接至柔性限位层的部位,适应安瓿瓶的粗细。进一步优选地,固定带4可以是宽度3~6cm、长度3~6cm的结构尺寸,以适应于大多数安瓿瓶的尺寸。对应的,信息板6可以是长度5~10cm、宽度0.2~1cm(未计算凸起9)、高度5~10cm的结构尺寸。
该承托底面2上以及该信息板6的至少一个端面上均设置有柔性限位层。柔性限位层可以是医用纱布层或医用海绵层或两者共用。柔性限位层受安瓿瓶重力而微微下陷,半包围在安瓿瓶外部,与固定带4相配合可以达到更好的稳定作用。柔性限位层固接在承托底面2上以及信息板6上与底面开口5相对应的端面上。从而安瓿瓶整体均位于柔性限位层上。
放置抽屉1内可以是分为若干个相邻的存放区域3,各个存放区域3中放置有同一种类的若干个药液安瓿瓶,每个药液安瓿瓶对应一个固定带4。存放区域3之间通过竖立的隔板相互隔开,各存放区域3可以在隔板上放置该存放区域3中安瓿瓶内药液的名称剂量信息,该标签可以长期保留在隔板上无需更换。优选地,存放区域3可以分为两种,分别适应于常见的1ml及2ml的玻璃安瓿瓶使用。针对单个的安瓿瓶,安瓿瓶上通常贴附有至少包含有效期的药液标签,医护人员往往也是通过逐一检查各标签信息来清点安瓿瓶。不比于紧急救援时的时间紧张,在日常清点药物的时间较为宽裕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可以逐一检查各瓶身标签信息来清点安瓿瓶。针对已经被取用的部分安瓿瓶,其所对应的信息板6保持在承托底面2上方,医护人员可以快速地确定需要补充的药物。补充新的药物时,先将信息板6上的旧的标签取下,更换上新的标签(新的标签主要是针对有效期限的更新),再将新的安瓿瓶通过固定带4固定至该承托底面2上。
该附腔室7在与该承托底面2相垂直的第一方向上与该承托底面2相并列设置。该附腔室7的内部通过该底面开口5与该存放区域3相连通。附腔室7即为附接在承托底面2的底部的腔室,随放置抽屉1一起前后移动,其是用于在信息板6上放置有安瓿瓶的情况下,容纳转动离开存放区域3的信息板6。附腔室7的尺寸以及与其对应的底面开口5的尺寸可以根据选用的信息板6的尺寸来相应的设置,保证信息板6能够顺利地贯穿底面开口5进入附腔室7。
该信息板6在沿该固定带4的固定方向上的两侧壁上分别按照固接的方式设置有用于限制信息板6继续移动的至少一个凸起9。由于信息板6以转动的方式贯穿底面开口5进入附腔室7,为保证信息板6能够在撤除其顶面上的安瓿瓶时反向沿底面开口5翻转出附腔室7,信息板6的该顶面上的两侧沿该固定带4的固定方向延伸设置有两个凸起9(如图2所示),两个凸起9之间的直线距离大于该底面开口5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从而凸起9无法贯穿过该底面开口5,限制了信息板6继续向下移动。
该信息板6的一端部通过可回复弹性部件8转动连接至该底面开口5的内壁上。可回复弹性部件8用以提供在信息板6的顶面上的安瓿瓶被取用撤离时,信息板6反向沿底面开口5翻转出附腔室7的作用力。在放置安瓿瓶时,需要克服可回复弹性部件8的弹力作用,向下压信息板6,使信息板6的顶面与承托底面2相平齐,此时再将位于一侧的固定带4绕过安瓿瓶,将安瓿瓶与信息板6一并固定在该承托底面2上。此处可回复弹性部件8可以为扭转弹簧,存储和释放角能量或者通过绕簧体中轴旋转力臂以静态固定某一装置;扭转弹簧的端部被固定到其他组件,当其他组件绕着弹簧中心旋转时,该弹簧将它们拉回初始位置,产生扭矩或旋转力;根据弹簧弹力的大小来选择弹簧线的粗细程度(如d为0.1~0.8mm);基于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完全能够实施该弹簧弹性系数调整。
该信息板6的板面与该第一方向相平行且与第二方向相垂直,第二方向为与该承托底面2相平行且与该底面开口5相垂直的方向。信息板6的结构设置类似于飞机座椅或会议室座椅上可翻转收纳或向外抬起的扶手部,信息板6以其板面垂直于承托底面2的方式垂直收纳至附腔室7,信息板6的侧端面或是部分侧端面的形状优选地可以为弧形,有利于减少附腔室7的占用空间。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该信息板6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药物标签10,该药物标签10从远离信息板6板面的上层至靠近信息板6板面的下层至少分别包括药物标签层、渗透层和油墨层。药物标签10设置在信息板6上的方式可以类似于日常的工作牌卡套式。药物标签10与安瓿瓶内药液相对应,药物标签10可以是如公开号为CN206463223U的专利文献所提供的一种具有过期提醒的药物包装板或是现有产品Self Expiring药物包装袋,由上至下包括药物标签层、渗透层和油墨层,渗透层为含有硬石膏的渗透性材料,渗透速度为4×10-13m/s,便于有效时间(渗透时间与药物有效期限相对应)的控制,油墨层向上透过该渗透层使得隐藏于药物标签层表面的过期警示图案逐渐显现出来,具有标识突出且清晰的作用,医护人员一眼即可看清药物是否过期。药物标签10也可以包括其他药物信息。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用于抢救车的安全管理装置,该安全管理装置至少包括安瓿开瓶机构11。如图4所示,安瓿开瓶机构11的形状可以是长方体形,其内部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一通孔12,第一通孔12用于放置安瓿瓶的瓶帽部位。该机构包括贯通方向与第一通孔12相垂直的第二通孔13、设于该第二通孔13内的砂轮14以及位于其外部的手柄15。其中,第一通孔12的直径可以设置为5mm~15mm。由于本申请中,使用者可以按压手柄15,将砂轮14的尖端抵接在安瓿瓶颈部,因而同时适应于常见的1ml及2ml的玻璃安瓿瓶使用。进一步地,目前1ml的玻璃安瓿瓶的颈外径通常为6.3mm、瓶身直径通常为10mm,2ml的玻璃安瓿瓶的颈外径通常为7.0mm、瓶身直径通常为11.5mm,在本申请中,优选地将第一通孔12设置为8mm,在该尺寸设置下,允许玻璃安瓿瓶的颈部通过而其瓶身无法进入第一通孔12,更好地保证医护人员快速定位至安瓿瓶上需要砂轮14划割的位置。
安瓿开瓶机构11转动连接至安全管理装置外壁上,并受限于如图3所示的位于其两侧的限位杆,限位杆在安全管理装置的竖向上的位置不同,以此能够限制安瓿开瓶机构11的转动角度(可以是5~15°),该转动角度下,便于医护人员从第一通孔12底部置入安瓿瓶,且在安瓿瓶瓶颈上被划出易折断的割口后,可以抵靠在限位杆上,顺势轻松地折断安瓿瓶。砂轮14上置于第一通孔12内部的一端可以为弧形刀片等能够更好地划割安瓿颈部的尖锐端。
该第二通孔13的形状可以是半环形的滑槽状。该手柄15与该安瓿开瓶机构11的外壁之间通过第一弹簧16相连接。该手柄15与该砂轮14的外壁之间通过位于该第一弹簧16内部的第二弹簧17相连接。第二弹簧17的拉伸程度大于第一弹簧16的拉伸程度。砂轮14上置于第一通孔12内的一端为尖锐端,用于划开安瓿瓶瓶颈部位。以此,在使用时,将安瓿瓶瓶帽从第一通孔12底端置入,并施压在手柄15上使得砂轮14尖端抵接在安瓿瓶瓶颈部位,周向转动安瓿瓶后,安瓿瓶瓶颈上被划出易折断的割口,继而稍侧转整个安瓿瓶,安瓿瓶抵靠在两侧的限位杆上,继续用力转动则直接折断安瓿瓶。
安全管理装置还包括如图3所示的设于该装置外壁上的至少一个盛物篮、垃圾桶。并且安瓿开瓶机构11位于盛物篮上方,盛物篮位于垃圾桶上方。在该设置下,经由安瓿开瓶机构11被取下的安瓿瓶瓶帽,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脱离第一通孔12,落入盛物篮内,并在安瓿瓶瓶帽内残留液体的情况下,液体从盛物篮的网格间漏下,由垃圾桶进行收集。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内侧”、“内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以可拆卸的方式”是粘接、键连接、螺纹连接、销连接、卡接、铰接、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中的一种。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用于抢救车的安全管理装置,该安全管理装置至少包括:
放置抽屉(1),其承托底面(2)被划分为用于存放安瓿瓶的至少一个存放区域(3),
至少一个固定带(4),其位于存放区域(3)中且用于稳定安瓿瓶,固定带(4)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式连接至所述承托底面(2)上,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托底面(2)上开设有位于至少一个存放区域(3)中的底面开口(5),所述底面开口(5)的内壁上按照转动连接的方式设置有至少一个信息板(6),
其中,所述固定带(4)的两端能够按照其带体绕过安瓿瓶的方式分别连接至所述底面开口(5)的两侧,并使得所述信息板(6)按照其板体贯穿该底面开口(5)的方式置于所述安瓿瓶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管理装置还包括在与所述承托底面(2)相垂直的第一方向上与该承托底面(2)相并列设置的附腔室(7),所述附腔室(7)的内部通过该底面开口(5)与所述存放区域(3)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板(6)的一端部通过可回复弹性部件(8)转动连接至所述底面开口(5)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板(6)的板面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平行且与第二方向相垂直,第二方向为与所述承托底面(2)相平行且与所述底面开口(5)相垂直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板(6)在沿所述固定带(4)的固定方向上的两侧壁上分别按照固接的方式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底面(2)上以及所述信息板(6)的至少一个端面上均设置有柔性限位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板(6)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药物标签(10),所述药物标签(10)从远离信息板(6)板面的上层至靠近信息板(6)板面的下层至少分别包括药物标签层、渗透层和油墨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4)的至少一个端部上设置有魔术贴勾面,所述柔性限位层上设置有魔术贴毛面。
CN202020461995.2U 2020-04-01 2020-04-01 一种用于抢救车的安全管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5927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61995.2U CN212592755U (zh) 2020-04-01 2020-04-01 一种用于抢救车的安全管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61995.2U CN212592755U (zh) 2020-04-01 2020-04-01 一种用于抢救车的安全管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92755U true CN212592755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08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61995.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592755U (zh) 2020-04-01 2020-04-01 一种用于抢救车的安全管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927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58910A (zh) * 2021-07-26 2021-10-29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一种用于记录抢救药时间的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58910A (zh) * 2021-07-26 2021-10-29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一种用于记录抢救药时间的装置
CN113558910B (zh) * 2021-07-26 2022-07-08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一种用于记录抢救药时间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871787T3 (es) Sistema para el control del cumplimiento de la medicación
ES2328244T3 (es) Dispositivo para suministrar medicamento fluido.
US5152394A (en) Personal use syringe dispensing and collecting system
US7093595B2 (en) Portable medication inhalation kit
ES2552994T3 (es) Soporte para plaquita alveolada, dotado de medios para detectar el número de productos extraídos de la plaquita alveolada y con comunicación GSM-GPRS que permite dialogar con un centro de control
US8196774B1 (en) Remote pharmaceutical dispensing
US20070051362A1 (en) Multiple unit dose drug delivery system
EP2289480A2 (en) Locking element for dispenser
US20030174554A1 (en) Security container for medicines and system for filing prescriptions
JP2004534571A (ja) 薬調剤機
CN212592755U (zh) 一种用于抢救车的安全管理装置
KR20080090505A (ko) 약물 저장 및 분배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시스템
JP4685280B2 (ja) 薬剤服用管理装置
JPS635761A (ja) センサ−カニユ−レ付注射装置
CN210047770U (zh) 防过期药物存储装置
CN213884237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药盒
CN213311803U (zh) 一种带电子显示文字和语音提醒功能的服药盒
BRPI0902090A2 (pt) dispositivo de alarme e controle do fornecimento, aplicado nos equipamentos de injeção de lìquidos por gotejamento
KR20000006559A (ko) 앰플넣는장치
CN217660470U (zh) 一种便携式救护车急救箱
CN213736474U (zh) 一种具有提醒功能的针剂药物分装盒
CN110585511A (zh) 一种急救重症护理用具有提醒功能的输液装置
CN209825481U (zh) 按键式急救药品快速取用和整理装置
CN208893028U (zh) 一种多功能医用抢救车装置
KR200426335Y1 (ko) 디지털투약용 카렌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