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91177U - 一种舒适椅及其舒适椅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舒适椅及其舒适椅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91177U
CN212591177U CN202021370701.1U CN202021370701U CN212591177U CN 212591177 U CN212591177 U CN 212591177U CN 202021370701 U CN202021370701 U CN 202021370701U CN 212591177 U CN212591177 U CN 2125911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rame
seat frame
rod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7070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子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37070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911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911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911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座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舒适椅及其舒适椅支架,靠背骨架、头枕组件、腿托组件,靠背骨架底端与座框骨架后端活动连接,腿托组件的上部与座框骨架的前部活动连接,头枕组件包括头枕架、调整板,调整板上端与头枕架底部连接,调整板下部与靠背骨架上端活动连接,靠背骨架的左右两侧外部设有在靠背骨架倾角调整时联动调整头枕架与靠背骨架间夹角的联动板,联动板上端与调整板活动连接,联动板下端与座框骨架后部活动连接,座框骨架的底部设有旋转基架,旋转基架的上部与座框骨架间通过翻转机构连接,头枕、腰靠联动调整,结构简单,调节便利,增设了“零重力”调整,舒适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舒适椅及其舒适椅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座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舒适椅及其舒适椅支架。
背景技术
舒适椅是指人们平常享受闲暇时光用的椅子。这种椅子并不像餐椅和办公椅那样的正式,它具有多种功能调节,能够给人带来身体上的放松感、舒适感。
目前,常规舒适椅的主要调整机能包括靠背倾角调整、头枕角度调整、腿托(或脚踏)角度调整等,但是,现有舒适椅的上述机能调整都是单项调节,即,靠背倾角调整与头枕角度调整相互独立,不能联动,因此,存在多方面问题。比如,①操作繁琐,不够便捷;②靠背倾角、头枕角度的调整不符合人体工学设计,舒适性差等。
舒适椅的调整机能主要依靠其内部支架的状态改变来控制实现,靠背倾角调整、头枕角度调整相互独立也就意味着靠背调节结构、头枕角度调整结构相互独立,无疑,使得舒适椅支架的结构较为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舒适椅及其舒适椅支架,头枕、腰靠联动调整,符合人体工学设计,结构简单,调节便利性、使用的舒适性获得极大的提升,腿托部的支撑长度随腿托部的打开自适应调整,增设了“零重力”调整,且生产的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舒适椅支架,包括座框骨架、靠背骨架、头枕组件、腿托组件,靠背骨架底端与座框骨架后端活动连接,座框骨架处设有调整靠背骨架倾斜角度的靠背调节机构,腿托组件的上部与座框骨架的前部活动连接,座框骨架处设有控制腿托组件向前翻转打开的腿托调节机构,所述的头枕组件包括头枕架、头枕架底侧的调整板,调整板上端与头枕架底部连接,调整板下部与靠背骨架的上端活动连接,调整板下端板体向靠背骨架后下侧弯折延伸形成调整连接端,靠背骨架的左右两侧外部设有在靠背骨架倾角调整时联动调整头枕架与靠背骨架间夹角的联动板,联动板的上端板体向靠背骨架后上侧弯折延伸形成联动端,联动端与调整板的调整连接端活动连接,联动板的下端板体向座框骨架侧弯折延伸并与座框骨架后端设置的座框连接件连接,座框骨架的底部设有旋转基架,翻转机构包括设置在旋转基架顶部的固定板、固定板上部可向上翻转的翻转板、设置在固定板前侧的翻转驱动元件,座框骨架的底部设有一连接平台,翻转板上部与连接平台底部固定连接,连接平台与座框骨架间设有间隔,间隔形成缓冲安装空间,翻转板通过活动连接件与固定板活动连接,翻转板下部设有两个弧形的限位孔,固定板对应处设有嵌入限位孔的限位凸起,翻转驱动元件的底端与固定板铰接连接,翻转驱动元件的输出端与座框骨架活动连接,所述的腿托组件包括腿托架、腿托架上侧的腿托安装架,腿托安装架与座框骨架前部可拆卸连接,腿托架上端与腿托安装架活动连接,所述的腿托调节机构包括连板、连板后侧的腿托驱动元件,腿托驱动元件的后端与座框骨架连接,腿托驱动元件的前端与连板连接,连板的前端与腿托架上端后侧连接,腿托架上还设有与腿托架滑动配合且可向前滑出的副托架,腿托架上设有在腿托架打开时将副托架向前推出的连杆机构,连接结构包括呈“N”状设置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一连杆的上端与座框骨架通过第一关节轴承活动连接,第一连杆的下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二关节轴承活动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的上端活动连接,第三连杆的下端与副托架连接,第二连杆的中部与腿托架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副托架的左右两侧设有滑槽,腿托架上对应处设有嵌入滑槽的滑动凸起,座框骨架前部设有连杆凸起,连杆凸起与第一连杆上端、第一连杆下端与第二连杆的活动连接处均通过关节轴承连接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腿托驱动元件设置在座框骨架底部一侧边,腿托驱动元件的后端与座框骨架铰接,腿托驱动元件的前端通过连杆与连板的中部活动连接,腿托架的上端后侧设有与连板前端活动连接的连接凸起,连板的后端设有延其长度方向开设的导向槽孔,座框骨架底侧对应处设有一嵌入导向槽孔的限位轮,所述的腿托安装架处设有一支撑杆,支撑杆的两端设有连接套,连接套的轴心处设有方形孔,支撑杆对应方形孔处为与方形孔结构配合的方形结构,连接套随支撑杆同步转动,连接套的外周面与腿托安装架可转动配合,支撑杆上设有一向下延伸的支撑连杆,支撑连杆的底端与连板的中部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座框连接件的前部插入座框骨架的后端并与座框骨架后端焊接连接,座框连接件后侧设有凸出的座框连接凸起,靠背骨架下部对应处设有与座框连接件的座框连接凸起活动连接的靠背凸起,靠背调节机构的输出端与靠背骨架底端活动连接,靠背调节机构的末端与座框骨架底侧活动连接,所述的腿托驱动元件与靠背调节机构关于座框骨架中间左右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头枕架底部与调整板间设有头枕调整机构,头枕调整机构包括头枕固定板、头枕固定板上侧的连接杆,连接杆底部与头枕固定板上部通过角度调节机构连接,头枕架底端套设在连接杆的上端,头枕架底部与连接杆上端滑动配合,连接杆上设有多个上下分布的定位槽口,所述的调整板下部设有锁定孔,锁定孔处设有螺纹配合的锁定螺栓,锁定螺栓锁定后插入靠背骨架上部限制头枕架随靠背骨架的随动调整。
进一步的,固定板上端、连接杆下端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为套设在销轴上的阻尼块,阻尼块处于固定板与连接杆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板的左右两侧设有向上延伸的立板,所述的翻转板的左右两侧设有向下延伸的连接板,两连接板间距离大于两立板间距离,翻转板盖设在固定板的上部,连接板处于立板的外侧,所述的活动连接件为连接螺栓,连接螺栓设置在连接板上,连接螺栓的内端向内延伸穿过立板,连接螺栓实现翻转板与固定板的活动连接,连接板上设有弧形的限位孔,立板上对应处设有嵌入限位孔内的限位柱,限位柱与限位孔的端部接触限位翻转板的翻转角度范围,所述的立板底部的宽度大于立板上部的宽度,立板的后侧为斜面,翻转板的后部设有抵靠在立板斜面上的限位面,连接螺栓对应连接板处设有棱柱状的定位凸台,连接板对应处设有与定位凸台结构配合的定位孔,定位凸台外侧的连接螺栓的栓体设有限位凸台,限位凸台与连接板外侧面接触限位,立板上对应处设有与连接螺栓栓体配合的连接套管,连接螺栓对应连接套管的栓体上设有连接套,连接螺栓上处于连接套管的内侧设有限位板,连接螺栓上对应处设有与限位板过盈配合的连接台,限位板的内侧的连接螺栓的栓体上设有紧固螺母,所述的座框骨架包括座框骨架杆、后横杆、多道支撑杆,后横杆连接在座框骨架杆的后部与座框骨架杆构成一安置坐垫的方形框架,多道支撑杆设置在方形框架的内部,支撑杆的前端与座框骨架杆的前端连接,支撑杆的后端与后横杆的连接,支撑杆的杆体后端、后横杆的杆体中部向底侧平滑延伸构成所述的连接平台,翻转驱动元件的末端与前侧板底部设置的驱动元件铰接凸起铰接连接,翻转驱动元件的输出端与支撑杆的前端底部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座框骨架的左右两侧设有扶手骨架,扶手骨架的底部与座框骨架的侧边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座框骨架侧边设有折叠桌板,折叠桌板的底部与前侧板上的连接固定孔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头枕架与靠背骨架间的夹角为0°-25°,靠背骨架与座框骨架间的角度调整范围为90-105°。
进一步的,所述的翻转驱动元件、腿托驱动元件为电动驱动机构或手动驱动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翻转驱动元件包括并且设置的翻转电动推杆、拉力气弹簧,翻转电动推杆、拉力气弹簧的底端与驱动元件铰接凸起铰接连接,翻转电动推杆、拉力气弹簧的输出端与支撑杆的底部铰接连接。
进一步的,舒适椅支架还包括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设置在缓冲安装空间处的控制盒、为控制盒供电的电源模块,控制盒连接控制翻转驱动元件、腿托驱动元件,控制盒通过无线连接或者无线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上设有控制翻转驱动元件、腿托驱动元件的控制按键。
优选的,所述的电源模块为电池,缓冲安装空间处设有电池架,电池可拆卸的设置在电池架处。
一种舒适椅,包括上述的舒适椅支架,支架的座框骨架上设有坐垫,坐垫外罩设有弹性的坐垫套,坐垫套的外部套设有座套外套,支架的靠背骨架上设有靠背垫,靠背垫的外部设套设有弹性的靠背套,靠背套外部套设由靠背外套,靠背垫上设有多道V型的溢气槽,靠背垫上对应人体腰部处设有按摩气囊、腰靠气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
1)头枕角度配合靠背倾角的调整而相应的调整,靠背与头枕间始终保持较为舒适的角度,联动调整,操作便捷,更加的复合人体工学设计,且精简了舒适椅支架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
2)座框骨架整体角度可调,带动舒适椅整体角度调整,具有“零重力”调整机能,扩展了使用功能,提高舒适性,且调整中具有机械限位结构,安全性较为可靠。零重力调整的安全性高,不会发生向后的倾覆,零重力调整的同时,腿托架亦可调整;
3)腿托组件的对腿部支撑长度随腿托架的翻转开闭角度的变化而相应的变化,联动结构简单,提高腿部舒适度;
4)舒适椅具有多项调整机能、多项使用功能,舒适度极大的提高,且安全性更高,生产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舒适椅支架常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舒适椅支架中背骨架、腿托组件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舒适椅支架的座框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舒适椅支架的座框骨架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舒适椅支架中靠背骨架打开时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舒适椅支架的靠背骨架、座框骨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舒适椅支架中头枕调整机构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舒适椅支架中腿托组件与座框骨架配合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舒适椅支架中腿托组件打开时的仰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舒适椅支架中腿托架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舒适椅支架中腿托架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舒适椅支架中腿托安装架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舒适椅支架中腿托安装架处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舒适椅支架中支撑杆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舒适椅支架中翻转机构处的后侧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舒适椅支架中翻转机构处的前侧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舒适椅支架中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舒适椅支架中翻转机构的前视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舒适椅支架中连接螺栓处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舒适椅支架中连接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中阻尼块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舒适椅支架连接桌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座框骨架,11为座框凸起,12为限位轮,13为连杆凸起,14为扶手骨架,15为坐垫支杆,16为靠背推杆凸起,111为座框骨架杆,112为后横杆,113为支撑杆,114为连接平台,
2为靠背骨架,21为靠背凸起,22为靠背电动推杆,23为靠背支杆,24为靠背电动推杆铰接凸起,
3为头枕架,31为调整板,311为锁定孔,32为头枕固定板,33为连接杆,34为阻尼块,35为连接轴,341为第一阻尼块,3411为环形槽,342为第二阻尼块,3421为包裹部,3422为连接凸起,
4为联动板,
5为腿托架,51为腿托安装架,511为支撑杆,512为支撑连杆,513为连接套,52为连板,521为导向槽孔,53为腿托电动推杆,54为连杆,55为连接凸起,56为副托架,561为滑槽,57为第一连杆,58为第二连杆,59为第三连杆,510为滑动凸起,
6为第一关节轴承,61为第二关节轴承,7为旋转基架,
8为固定板,81为立板82为限位柱,83为前侧板,831为连接固定孔,
9为翻转板,91为连接板,911为限位面,92为限位孔,93为翻转电动推杆,94为拉力气弹簧,95为凸出部,
10为连接螺栓,101为定位凸台,102为连接套管,103为连接套,104为限位板,105为切口平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参照图1-图2一种舒适椅支架,包括座框骨架1、靠背骨架2、头枕组件、腿托组件,参照图3、图4,座框骨架1包括座框骨架杆111、后横杆112、两道支撑杆113,后横杆112连接在座框骨架杆111的后部,后横杆112与座框骨架杆111构成安置坐垫的方形框架,两道支撑杆113设置在方形框架的内部,支撑杆113的前端与座框骨架杆111的前端连接,支撑杆113的后端与后横杆112中部杆身的连接,支撑杆113的杆体后端、后横杆112的杆体中部向底侧平滑延伸构成一连接平台114,座框骨架1的上部设有多道前后均匀分布的坐垫支杆15,坐垫支杆15采用蛇形弹簧,增强对座框骨架上座框覆盖件(坐垫)的支撑性,提高坐垫处的舒适度,连接平台114与方形框架间具有落差间隔,落差间隔形成缓冲安装空间,缓冲安装空间用于安装支架的控制盒、电源组件等,缓冲安装空间使得座框骨架在纵向上具有足够的空间,增大了座框骨架处的元件安装空间,并且使得座框骨架处具有足够的坐垫缓冲空间,在人员起座的过程中,坐垫会上下起伏缓冲,缓冲安装空间给坐垫以充足的缓冲空间,避免坐垫在缓冲中直接接触到连接平台处设置的元件,提高支架的使用灵活性,还避免引起部件损坏,座框骨架1的后端设有一座框凸起11,靠背骨架2的下部前侧设有前凸的靠背凸起21,靠背凸起21、座框凸起11的端部铰接,实现靠背骨架2、座框骨架1间的活动连接。
座框骨架杆111的采用方形管弯折而成,座框骨架杆111为开口向后的U型结构,座框骨架杆111的杆体具有向后的开口,座框凸起11的前端设有可嵌入座框骨架杆111开口的焊接凸起,焊接凸起插入座框骨架杆后端杆体内后再将座框凸起与座框骨架杆焊接,该种结构便于批量生产,并且便于组装,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产品一致性好、质量好,合格率高,座框凸起11使得座框骨架具有一向后的连接配合空间,该连接配合空间能够使得座框骨架上的坐垫便于设置,更重要的是,为靠背骨架的连接配合提供充足的空间,座框凸起11的后侧设有凸出的座框连接凸起,靠背凸起21前端与座框连接凸起铰接连接,座框凸起与靠背凸起的配合使得座框骨架、靠背骨架的配合处具有充足的配合空间,该配合空间一方面为坐垫、靠背的设置预留充足的空间,另一方面,便于靠背骨架、坐垫骨架的连接,并且便于坐垫、靠背的安装,配合空间大,有效的提高了本支架、舒适椅的生产组装效率,降低了组装难度。
向后上方凸出延伸的座框凸起11、向前凸出延伸的靠背凸起21,在座框骨架1上侧、靠背骨架2前侧处预留充足的空间,相比现有靠背骨架、座框骨架的端部相接的连接结构,配合处的配合空间增大,增大靠背骨架的倾角调整范围,降低舒适椅的生产装配难度,提高舒适椅的调整幅度,从而提高舒适椅的舒适度,提高使用效果,参照图5,座框骨架1底部左侧设有靠背电动推杆22,靠背电动推杆22的末端与座框骨架底部设置的靠背推杆凸起16铰接,靠背推杆凸起16由座框骨架杆111的前部底端面向后下侧凸出,靠背电动推杆22的输出端与靠背骨架1的底端设置的靠背电动推杆铰接凸起24活动连接,背电动推杆铰接凸起24由靠背骨架1前端向前侧凸出,靠背电动推杆铰接凸起24、靠背推杆凸起16的设置一方面便于靠背电动推杆的设置,另一方面,靠背电动推杆铰接凸起24起到促使扩大靠背打开的角度范围的作用,靠背电动推杆22的输出端打开推动靠背骨架整体打开,靠背电动推杆22的输出端打开缩回,控制靠背骨架复位。
参照图6,头枕组件包括头枕架3、头枕架3底侧的调整板31,调整板31的上端与头枕架3的底部通过头枕调整机构连接,调整板31的下部板体与靠背骨架2的上端通过销轴活动连接,与靠背骨架2活动连接处以下的调整板31的下端板体向靠背骨架2的后下侧弯折延伸形成调整连接端,靠背骨架2的左右两侧外部设有在靠背骨架2的倾角调整时联动调整头枕架3与靠背骨架2间夹角的联动板4,联动板4的上端板体向靠背骨架2的后上侧弯折延伸形成联动端,联动板4的联动端端部与调整板31的调整连接端端部铰接,联动板4的下端板体向座框骨架1侧弯折延伸并与座框骨架1的后部的座框凸起11的底端铰接,联动板4与座框凸起11的连接端为随动端,在靠背骨架的倾角调节的过程中,随着靠背骨架1向后的倾角不断增大,联动板4的随动端使联动板随靠背骨架倾角变化而变化,联动板一随动端与座框凸起活动连接处为轴心做摆动运动,“之”字状的联动板,加上向后弯折延伸的调整连接端,使连接板在向后摆动的过程中,联动板的联动端推动调整板31以其与靠背骨架铰接处为轴做摆动,并且,使调整板31的上端向上摆动,实现头枕架与靠背骨架间夹角的调整,实现了头枕架随靠背骨架倾角调整过程中的自适应调整,靠背骨架倾角调整中,头枕架逐渐上翻,将头部撑起,使得人体背部与头部间始终保持较为舒适的角度,头枕架、靠背骨架的随动调整结构符合人体工学设计,极大的提高了使用的舒适度,结构简单,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在靠背副骨架处于常态下,即倾角最小状态,头枕架与靠背骨架间的夹角为0°,在靠背骨架处于最大倾角状态,头枕架与靠背骨架间的夹角α为20°,人体的背部与头颈间夹角为20°,该角度符合人体工学设计,是较为舒适的角度,提高颈部的舒适度,从而提高使用性能,调整板31的下部设有锁定孔311,锁定孔311处设有螺纹配合的锁定螺栓,锁定螺栓与锁定孔通过螺纹配合可拆卸连接,锁定螺栓旋紧锁定后,锁定螺栓的前端会插入靠背骨架上部的架体内,或者锁定螺栓的前端会卡在靠背骨架与调整板上端之间能够卡紧头枕架与靠背骨架间的相对位置,限制头枕架随靠背骨架的随动调整,扩展了头枕的调整功能,通过相同的支架结构,使头枕架可随动调整或者固定,实现了头枕架随靠背框架的角度调整而调整的可控制性,对于本支架或舒适椅,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
在使用中,头枕架由靠背骨架支撑、靠背骨架由座框骨架支撑,头枕架的受力由靠背骨架承担,靠背骨架的受力由座框骨架承担,联动板连接座框骨架、调整板,在靠背骨架打开、完全打开的情况下,调整板作为头枕架的连接支撑间,联动板与调整板间连接,联动板继而形成对调整板的支撑,联动板对调整板提供额外的支撑作用,辅助分担头枕组件的受力,继而提高头枕组件的稳定性,提高头枕架在调整过程中的稳定性,安全性高,由于联动板处于靠背骨架外侧,联动板上端通过调整板与靠背骨架上端连接,继而,联动板还形成对靠背骨架的辅助支撑,分担靠背骨架的受力,提高靠背骨架在调整中的稳定性,提高本舒适椅骨架的安全性,及耐用度,延长舒适椅的使用寿命,提高靠腰骨架、头枕组件的稳定性,可承受较大的负载。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头枕架1的调整幅度,提高舒适椅的舒适性,头枕架3的底部与调整板31间设有头枕调整机构,参照图7,头枕调整机构包括头枕固定板32、头枕固定板32上侧的连接杆33,连接杆33的底部与头枕固定板32上部通过连接轴35活动连接,连接轴上于固定板、连接杆之间设有两个阻尼块34,两个阻尼块34分别连接在固定板、连接杆上,两阻尼块34相对着的面接触,连接轴上设有锁紧螺母,通过轴向锁紧力将两阻尼块间压紧,两阻尼块的接触面具有足够的摩擦力,能够使得固定板、连接杆保持一定的角度,固定板、连接杆的夹角可变化调整,阻尼块间产生阻尼,掰动头枕架,掰动力克服阻尼,连接杆转动,掰动力消失,连接杆与固定板间保持夹角的固定,以此,实现头枕角度的微调,提高舒适度,具体的,头枕架3的底端套设在连接杆33的上端,头枕架3的底部设有与连接杆杆身配合的盲孔,盲孔与连接杆上端杆身滑动配合,连接杆3上设有多个上下分布的定位槽口,盲孔对应处设有卡入定位槽口的橡胶定位块,上下拔动头枕架可调整头枕架的高度,定位槽口与定位块实现头枕架高度的限定,头枕架高度可调、倾角可调,多方位调整,提高使用性能。
参照图9-图10,腿托组件包括腿托架5、腿托架5上侧的腿托安装架51,腿托安装架51与座框骨架1的前部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可根据实际需要,实现腿托组件的选装,腿托架5的上端与腿托安装架51的前端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座框骨架1底部右侧处设有控制腿托架5向前翻转打开的腿托调节机构,腿托调节机构包括连板52、连板52后侧的腿托电动推杆53,腿托电动推杆53的后端与座框骨架1右侧底部设置的腿托电动推杆凸起通过销轴活动连接,腿托电动推杆53的输出端通过连杆54与连板52的中部活动连接,连杆54的后端端部与腿托电动推杆53的输出端铰接,连杆54的前端端部与连板52的中部上端通过轴活动连接,连板52的前端与腿托架5前端后侧设置的连接凸起55连接,且连板52的前端端部与连接凸起55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常态下,腿托架5收缩在座框骨架1的前侧底部,通过控制腿托电动推杆53的输出端伸出,连杆54将连板52的向前顶出,连板52继而将腿托架5向前顶出,腿托架5以其上端与腿托安装架活动连接处为轴,腿托架向前上侧翻转打开,对乘坐者的腿部进行支撑,连杆的设置一方面增大腿托电动推杆的顶出行程,在座框骨架底侧有限的设置空间内,增大顶出行程,提高腿托架的翻转打开速度与打开的长度,提高舒适椅腿托的调整范围,提高使用的舒适性,另一方面,使得腿托电动推杆的前端与推板中部上端处具有充足的自适应空间,腿托电动推杆在控制中,由于其两端均为活动连接,其自身的倾斜状态会发生变化,以便于更好的顶出腿托架,减少相互间的干涉,连杆增大了腿托电动推杆的前端与推板中部上端间的距离,继而增大腿托电动推杆前端在推杆中部上端处的活动量,有效的减小腿托电动推杆与推杆间的干涉现象,避免碰撞,提高腿托架翻转打开的顺畅性,参照图11,连板52的后端延伸至座框骨架1的中部底侧处,连板52后端板体上设有延其长度方向的导向槽孔521,座框骨架1底侧中部对应处设有一嵌入导向槽孔521的限位轮12,限位轮12始终处于导向槽孔521内,限位轮与导向槽孔滑动配合,推板52推动腿托架5翻转打开/闭合的过程中,限位轮12与导向槽孔521的端部配合对腿托架的翻转幅度进行限位,避免腿托架的翻转打开/闭合超出范围,有效避免腿托电动推杆行程超限,避免损坏,纤维轮12的周面上设有环形槽,使限位轮12的横截面为工字形,环形槽的宽度与推板52的宽度一致,且环形槽处的限位轮的外径与导向槽孔的内径一致,使得限位轮牢牢的卡在导向槽孔处,限位轮对推板具有辅助支撑、限位的作用,继而,对腿托架具有限位作用,两侧的推杆被限位,从而在底部两侧对腿托架进行限位,避免腿托架在调整时,左右晃动,提高腿托架调整时的稳定性。
腿托架5上还设有与腿托架5滑动配合且可向前滑出的副托架56,腿托架5上设有在腿托架5打开时将副托架56向前推出的连杆机构,连接结构包括呈“N”状结构设置的第一连杆57、第二连杆58、第三连杆59,座框骨架杆111的前侧中部设有下凸出的连杆凸起13,连杆凸起13处于腿托安装架的后侧,连杆凸起13与第一连杆的上端通过第一关节轴承6连接配合,为第一连杆预留充足的设置及活动空间,第一连杆57的下端与第二连杆58的左端通过第二关节轴承61活动连接,第二连杆58的右端与第三连杆59的上端通过销轴活动连接,第三连杆59的下端与副托架56通过销轴活动连接,第二连杆59的中部与腿托架1通过销轴活动连接,腿托架5在闭合状态下,连杆机构处于缩回状态,及第一连杆57、第二连杆58、第三连杆59呈“N”状结构,第一连杆57、第三连杆59、第二连杆58基本沿纵向,在腿托架翻转打开的过程中,腿托架翻转运动带动第一连杆57随动翻转打开,第一连杆57以其上端为轴心,第一连杆杆体向外侧翻转,第一连杆的下端会拉动第二连杆的左端向上运动,第二连杆的右端向下运动,继而,推动第三连杆向前推动,向前推动的第三连杆随即推动副托架56向前侧滑出,实现副托架56随腿托架翻转打开的随动自动打开,增加腿托组件的支撑长度,提高对腿部的支撑,提高舒适椅的使用效果,腿托架翻转闭合中,连杆机构反向运作,控制副托架随托腿架自动闭合,三连杆机构驱动副托架随动开闭,结构简单精巧,相比其他的直线往复驱动机构,本连杆机构更为的简单,制造的成本低,连杆机构控制实现副托架的随动开闭,机械结构配合的耐用度、可靠性更高,不容易失效,故障率低,由于第一连杆随腿托架翻转的同时逐渐翻转,第一连杆的下端是逐渐的抬起,抬起的程度小,只有当第一连杆翻转到一定的角度,即第一连杆的底端抬升至一定的角度,才会拉动第二拉杆,使得腿托架在翻转的初期,副托架不滑出,腿托的长度不变,在腿托加打开到一定的角度后,副托架才滑出,三连杆结构具有调节副托架滑出时机的作用,能够避免副托架在腿托架打开初期而打开抵触到地面造成损伤,腿托架的打开更为的顺畅,本脚踏支架具有打开到合适的角度后会自动伸长的功能,使用效果更好;在腿托架翻转闭合的过程中,第一连杆随腿托架同步翻转复位,第一连杆的下端下摆,拉动第二连杆的右端沿着腿托架向腿托架的下部移动,第二连杆的左端会沿着腿托架架体向腿托架的上部移动,继而第二连杆推动第三连杆沿着腿托架架体向腿托架的上部移动,拉动副托架复位,实现本腿部调整支架的翻转闭合,第一拉杆、第二拉杆、第三拉杆组成的三连杆结构使得副托架的打开不需要额外的驱动部件,副托架的打开、复位随腿托架的翻转而随动,相较于现有技术,简化了腿托支架的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三连杆控制副托架打开闭合的过程顺畅,发挥腿托的调整功能,第二连杆的左端通过销杆与第三连杆的上端活动连接,第二连杆、第三连杆杆体件的销杆上套设有套管,销杆的两端端部设有螺母,销杆实现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的活动配合,套管的设置为了配合第三连杆与第二连杆件的距离,第二连杆、第三连杆不在同一平面内,套管的设置使得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在拉动配合时配合各自的状态,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的杆体不发生轴向的偏斜,有效的减少磨损,而第一连杆两端的第一关节轴承61、第二关节轴承6能够有效的减少连接处的磨损,第一连杆在动作过程中,由于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不处于同一平面,第一连杆的杆体在运作中杆体会产生扭转,扭转会导致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座框架的相接处发生干涉、磨损,甚至损伤第一连杆的杆体,设置第一关节轴承61、第二关节轴承6则有效的消除了扭转,使得三连杆机构配合的更为的顺畅,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副托架的平顺打开/闭合,并且,能够控制副托架的打开时机,避免打开的过程中触地,引发危险。
副托架56的左右两侧设有滑槽561,腿托架5上对应处设有嵌入滑槽561的滑动凸起510,滑动凸起510与滑槽561滑动配合,同时,滑动凸起510与托腿架架体间又形成一槽口,滑槽561下侧的副托架架体处于槽口内,滑槽、槽口形成腿托架、副托架的双重滑动、限位配合结构,充分的保证副托架与腿托架间配合的可靠性,提高腿托组件的稳定性,可承受较大的负载,提高本舒适椅支架在使用中的安全性,便于连杆机构的设置及连带效果,关节轴承的设置减小了第一连杆两端的磨损,第一连杆在联动中,杆体自身会沿其轴向转动一定的角度,关节轴承的设置使得第一连杆在其轴向上具有灵活的活动性,减小磨损,避免影响连杆机构的功效作用。
参照图12,腿托安装架51处设有一支撑杆511,支撑杆511的两端与腿托安装架51活动连接,支撑杆511的两端设有连接套513,连接套513的轴心处设有方形孔,支撑杆511的外壁为与方形孔结构配合的方形孔结构,连接套513可随支撑杆同步转动,连接套513的外周面与腿托安装架51可转动配合,连接套与支撑杆的配合实现同一支撑杆具有两种不同的运动形态,与支撑杆连接的推杆随支撑杆同步转动,连接套转动,腿托安装架保持不动,实现了转动杆与固定架间的活动配合,可减小磨损,延长使用寿命,支撑杆511上设有一向下延伸的支撑连杆512,支撑连杆512的底端与连板的中部底端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支撑连杆拉动连板中部,对连板施加拉力,连板上的受力可通过支撑连板、支撑杆传递到腿托安装架上,支撑杆、支撑连杆形成对连板的支撑,分担连板受力,保护连板,避免连板受力变形,延长连板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连板处的稳定性,支撑连杆与连板活动连接,避免连板推动时支撑连杆对连板的不利影响,另外,支撑连杆对连板前部具有导向作用,支撑连板的上端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支撑杆与腿托安装架通过连接套活动连接,向前推动的连板会带动支撑连杆向前翻转,引起支撑杆转动,通过支撑连杆可引导推杆的推动前进方向,对连板前端进行限位导向,配合连板后端的导向槽孔,使得连板沿设定的方向运动,有效的提高腿托架的翻转开闭的顺畅性,腿托电动推杆与靠背电动推杆关于座框骨架的中间左右对称设置,促使座框骨架重新平稳,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座框骨架1的底部设有旋转基架7,旋转基架7的上部与座框骨架1间通过翻转机构连接,参照图13-15,翻转机构包括设置在旋转基架顶部的固定板8、固定板8上部可向上翻转的翻转板9、设置在固定板8前侧的翻转电动推杆93,与翻转电动推杆93并列设置的拉力气弹簧94,固定板8的左右两侧设有向上延伸的立板81,翻转板9的左右两侧设有向下延伸的连接板91,固定板8为U型结构,翻转板9为罩设在固定板上部的倒U型结构,两连接板91间距离大于两立板81间距离,翻转板9盖设在固定板8的上部,连接板91处于立板81的外侧,连接板91上设有连接螺栓10,参照图17-18,连接螺栓10的内端向内延伸穿过立板81,连接螺栓10实现翻转板9与固定板8的活动连接,连接板91上设有两个弧形的限位孔92,立板81上对应处设有嵌入限位孔92内的限位柱82,翻转板9在翻转中,限位柱与在限位孔内的位置发生变化,限位柱82与限位孔92的两侧端部接触,从而实现对翻转板9的翻转角度范围的限制,继而,实现对零重力调整的范围限位,立板81底部的宽度大于立板81上部的宽度,使得立板81的后侧为斜面,连接板91的后部设有抵靠在立板斜面上的限位面911,连接板91的后侧设有向后凸出的凸出部95,凸出部95上方的连接板的后端面为平直面段,凸出部22处的连接板的后端面为弧面段,平直面段与弧面段构成限位面,限位面主要依靠平直面段与斜面接触抵靠在斜面上对翻转板进行限位,弧面段的目的在于避免平直面段在于斜面抵靠的过程中发生滑动,保持较好的限位关系,抵靠限位后,固定板对翻转板形成了支撑,能够提高翻转板所承受的载荷,提高使用效果,提高本装置的稳定性,对零重力调整的最大位置形成双重的机械限位,固定板处于座框骨架底部的中侧,座框骨架带动腿部支架、靠背骨架整体翻转时,支撑架的整体重心处于中侧处,能够避免支撑架的中心过渡后偏,从而避免支撑架向后发生倾覆,翻转板具有双重的限位结构,有效的提高零重力调整时的限位能力,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能够限制支撑架在零重力调整时,其重心处于支撑架的中部处,且处置于座框骨架的底部,有效的避免了向后倾覆,使得本支撑架在零重力调整时,还能够调整腿托架,腿托架发打开角度越大,支撑架的重心越是向下,使得本支撑架保持稳定性,避免向后倾覆,固定板、翻转板的结构使得自身具有比较好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承载能力,限位柱的外径与限位孔的孔径相同,使得限位柱对连接板具有限位作用,能够保持连接板的稳定,两侧立板均被限位柱进行了较好的限位,继而实现对翻转板的稳定限位,避免翻转板左右晃动,提高翻转的稳定性,使得支撑架在零重力调整时能稳定,不会左右晃动。
参照图17-18,连接螺栓10对应连接板91处设有六棱柱状的定位凸台101,连接板91对应处设有与定位凸台101结构配合的六边形定位孔,定位凸台101外侧的连接螺栓10的栓体设有限位凸台,限位凸台与连接板91的外侧面接触限位,立板81上对应处设有与连接螺栓10栓体配合的连接套管102,连接螺栓10对应连接套管102的栓体上设有连接套103,连接螺栓10上处于连接套管103的内侧设有限位板104,连接螺栓10上对应处设有与限位板104过盈配合的连接台,连接台处设有切口平槽105,限位板104与连接台处过盈配合,限位板104上对应处设有与连接台结构吻合的内孔,切口平槽105的作用处在避免限位板在连接台处转动,从而提高限位板在连接台处配合的稳定性,切口平槽105在轴向上的长度与限位板的厚度一致,限位板安装到位后,对配合套、连接套管处进行限位,使得连接螺栓与连接套管的配合在轴向上被限位,配合套的两端可设有凸台,两侧凸台分别处于连接套管与限位板之间、连接板与立板之间,使得连接套管与限位板间、连接板与立板间不接触,避免对连接螺栓的转动性产生干涉,并且该种结构还有利于使控制连接螺栓与连接板、立板、连接套管的轴向的配合精度,限位板在安装后,恰好对连接螺栓进行内端的约束,既保证连接螺栓不会从连接套管上松脱,又保证了轴向上的配合间隙,使得连接螺栓具有较好的活动性,配合套能够提高连接螺栓与连接套管配合的紧密度,避免连接螺栓在轴向上发散跳动,使得连接螺栓始终稳定的沿其轴心线转动,限位板104的内侧的连接螺栓10的栓体上设有紧固螺母,紧固螺母对限位板进行限位,有效的避免限位板松脱,连接螺栓能够实现翻转板、固定板有效的活动连接,同时保持较好的配合度,紧固螺母的紧固程度不会对连接螺栓的轴向配合度产生干涉,连接螺栓与连接套管的连接面积大,强度高,承载能力强,使用寿命获得较大的延长,有效的保证了支撑架零重力调节功能的使用效果,连接螺栓的六棱柱状的定位凸台用于限制连接螺栓与翻转板间的相对运动,连接螺栓同步的随翻转板转动,连接螺栓仅仅在轴向上起到连接限位作用,保证固定板、翻转板的连接状态,在重载下,翻转板仍能保持良好的翻转作用,连接套管用于避免连接螺栓的变形、磨损,并且,吸收缓冲连接螺栓处的纵向受力,在翻转板受载荷的情况下,翻转板、固定板活动连接处的压力全部作用在连接套管上,避免连接螺栓受力而变形,连接套的数目为两个,一左一右的设置在连接套管的两侧,凸台处于连接套管的外侧,该种结构便于连接套管、连接螺栓、连接套的装配操作,前侧板83的底部处设有与翻转电动推杆93末端铰接的翻转电动推杆固定凸起,翻转电动推杆93的输出端与座框骨架的底部连接,在翻转电动推杆93的侧边处并列的设有设一拉力气弹簧94,拉力气弹簧94的底端与前侧板83前部设置的铰接凸起铰接,拉力气弹簧94的输出单与座框骨架的底部铰接连接,翻转电动推杆输出端顶出将座框骨架整体顶起,座框骨架带动靠背骨架整体翻转,实现“零重力”调整,此时,拉力气弹簧伸长产生与翻转电动推杆相反的作用力,向下拉住座框骨架,用来降低翻转电动推杆的推力、减低座框骨架翻转的速度,进而,提高零重力调整时的稳定性,提高安全性,翻转电动推杆输出端缩回,座框骨架复位,此时,拉力气弹簧的拉力与翻转电动推杆的作用力同向,拉力气弹簧的作用力始终作用在座框骨架上,进而在座框骨架复位时,降低翻转电动推杆在缩回启动时的其上的功率,保护翻转电动推杆,避免损坏,延长使用寿命,靠背骨架、座框骨架间呈105°角,该角度符合人体工学设计,具体比较好的舒适性,翻转电动推杆设置在座框骨架底部的中间处,提高零重力调整时的平稳性,促使提高安全性,提高对座框骨架的支撑,对座框骨架具有辅助的拉动、支撑作用,提高平稳性。
连接螺栓与锁紧螺母只起到连接翻转板、固定板的作用,对连接处进行轴向的限位,保证连接的可靠性,相对现有的销钉或销轴,本连接螺栓的结构强度更高,不易变形,有效的保证翻转板、固定板处翻转配合,零重力调整功效的调整次数高于10万次,使用寿命长,保证零重力调整功能的使用,参照图16、图22,前侧板83上设有多个连接固定孔831,连接固定孔831为预留孔,用于连接座框骨架侧边设置的桌板,扩展本舒适椅的使用功能,零重力调节结构使得处于支架上的人体的重心中移,处于支架的最低处,通过翻转板、固定板传递至旋转基架处,让舒适椅上的人处于一种完全放松的状态,通过翻转电动推杆座框骨架的后仰角度可调,实现不同角度的“零重力”状态,提高舒适椅的可调性、功能性,为提高“零重力”调节时的安全性,座框骨架1的左右两侧设有扶手骨架14,座框骨架杆111的侧边对应处设有连接扶手骨架14的连接块,连接块与扶手骨架14的底部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扶手骨架对舒适椅的扶手进行支撑,提高舒适椅的可靠性、安全性。
本舒适椅支架具有“零重力”调节、靠背角度调节、头枕角度调节、腿托角度调节等功能,使用功能丰富,调整方便,便捷性好,并且,头枕的角度随靠背角度调节而自适应调整、腿托的支撑长度随腿托的打开程度自适应调整,相比现有的舒适椅架,本实用新型中舒适椅支架可联动调整,调整过程符合人体工学设计,调整快捷方便的同时,满足舒适性的要求,结构精巧、简单,还具有制造成本低的优点。
本休闲支架为电动控制,控制盒处于缓冲安装空间处,具体的,控制盒固定在连接平台处于翻转板的上端面上,控制盒采用电池供电,电池为锂电池组,电池的外部设有电池架,连接平台处设有与电池架可拆卸连接的电池架滑槽,通过电池组为控制盒及翻转驱动推杆、腿托电动推杆、靠背电动推杆供电,控制盒连接,控制盒通过无线方式连接有手控器,无线连接方式可采用WiFi、蓝牙、红外等方式控制,并且控制盒可以采用无线方式与手机互联,通过手机控制支架的调整动作,手控器上设有控制翻转电动推杆、靠背电动推杆、腿托电动推杆的摇柄按键,摇柄按键具有四个方向的控制接触,一个摇柄按键能够多个多个调整功能,相比现有的翘板按键,能够减少按键的数量,减少手控器的体积,降低控制的操作难度。
一种舒适椅,包括如上所述的一种舒适椅支架,其中,座框骨架上设有坐垫,坐垫外罩设有弹性的坐垫套,坐垫套的外部套设有皮质的座套外套,弹性的坐垫套便于座套外套的套设,支架的靠背骨架上设有靠背垫,靠背垫的外部设套设有弹性的靠背套,靠背套外部套设由靠背外套,靠背垫上设有多道V型的溢气槽,溢气槽能在人体接触靠背时,快速的将气体排出至靠背垫外部,避免靠背外套鼓包,提高舒适性,并且,具有通风散热的作用,能快速的排出靠背处的热量,避免靠背处闷热流汗,坐垫与靠背垫均为发泡材质。
靠背垫、坐垫内设有加热组件及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感器设置在靠背垫或者坐垫的靠近人体的表层处,用于检测表层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靠背垫或者坐垫内靠近加热组件处,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加热组件处的温度,在控制盒的控制下,可设定表层温度的恒温温度,第一温度传感器向控制盒反馈表层温度信息,当表层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控制盒控制加热组件停止加热或者低功率运行,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向控制盒反馈加热组件处的温度,用于避免加热组件的温度过高而引发其热敏电阻保护系统,有效的维持表层温度,提高温度控制的精准,并且,避免温度忽高忽低的现象,从而提高安全性,手控器上设有控制加热组件的按键,可设定加热时间,具有加热时间多档可调,手控器上还设有急停按键,按下后,能使本直支架、座椅快速的复位,并且,关闭气囊、加热等组件,靠背垫底部对应人体腰部位置设有顶腰气囊,靠背垫的中部、上部设有背部按摩气囊,手控器上设有控制顶腰气囊、背部按摩气囊的按键,顶腰气囊具有支撑腰部、按摩腰部的作用,背部按摩气囊可进行背部的按摩,控制器上还设有记忆按键,可记忆多档位靠背倾角、腿托角度、“零重力”调整角度,具有多项功能,提高舒适性。
控制盒具有安全保护功能,第一,在舒适椅零重力驱动机构运行前,检测舒适椅靠背的打开角度,当靠背骨架与座框骨架间的夹角小于126°时(座框骨架处于初始位置),翻转电动推杆可以直接操作运行,翻转电动推杆能够被舒适椅的控制盒直接驱动,调整舒适椅的整体角度,当靠背骨架与座框骨架间的夹角为126°-145°时(座框骨架处于初始位置),控制盒先自动的控制舒靠背电动推杆运作,对靠背进行复位,将舒适椅靠背的打开角度复位至小于126°的安全值范围之内,随后控制盒再控制翻转电动推杆正常运行,先检测靠背角度,再运行零重力调整机构,有效的提高了零重力调整时的安全性,使得舒适椅支架的重心保持在舒适椅中部处,避免零重力调整时,舒适椅的重心靠后发生向后的倾覆,保持舒适椅整体的稳定性,并且,使得舒适椅的受力均衡,避免舒适椅的靠背或者底座受力过大,保护舒适椅,延长其使用寿命,在零重力调整运作之前,对靠背所处位置进行检测,并且自动进行调整,有效的提高了舒适椅使用中的安全性,第二,在舒适椅靠背打开时先检测舒适椅零重力机构是否运行,靠背电动推杆运行前,先检测翻转电动推杆是否处于关闭状态,当翻转推杆处于关闭状态时,靠背电动推杆可运行至最大行程处,舒适椅的靠背可打开至最大角度,当翻转电动推杆处于启动中或者翻转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已经伸出,靠背电动推杆的行程受到限制,不能打开是最大行程,靠背不能打开至最大角度,靠背的打开角度受到限制,提高舒适椅使用时的安全性;第三,舒适椅调整功能使用前,监测舒适椅加热功能是否开启,舒适椅调整功能包括腿部支撑架角度调整、靠背角度调整、零重力调整,腿部支撑架角度调整通过腿部电动推杆驱动腿部支撑架实现,靠背角度调整通过靠背电动推杆推动靠背实现,零重力调整通过零重力电机推动骨架整体翻转实现,电动推杆在启动时,需要较大的电动势,启动的瞬时需要较大启动电压,舒适椅电加热功能的开启会增大舒适椅供电电路的负载,耗能大,且电力容易出现故障,对舒适椅加热组件的电路的电压或电流进行检测,当检测到舒适椅加热功能开启时,舒适椅的控制系统先自动关闭舒适椅加热功能,切断加热组件电力的供电,随后调整功能正常运行,相应的电动推杆可正常使用,将耗能大的加热组件关闭,保证电动推杆启动时的电动势,减小电路压力,提高舒适椅线路的稳定性、安全性,若检测到舒适椅加热功能关闭,则调整功能正常运行,从控制逻辑方面提高安全性,控制器及驱动元件还满足大电流开关直接控制,即使用市电直接供电,具有两种供电方式,可灵活选用。
舒适椅采用电池供电、外接电源供电两种供电模式,当意外断电后,两种供电模式均无法供电的情况下,舒适椅重新恢复供电后,控制盒自动锁定所有调整功能,舒适椅靠背调整、零重力调整、腿部调整、加热等功能均无法通过控制手柄操作,只允许控制手柄的复位键能够使用,按下复位键,所有的调整功能复位,舒适椅恢复至初始状态,以提高安全性,按下复位后,靠背电动推杆、翻转电动推杆、腿托电动推杆各自复位,避免再次使用时发生危险,控制盒通过检测供电线路中的电容值,当电容值低至设定值后,即供电被切断,重新恢复供电后,舒适椅的控制系统自动的锁定控制手柄的操作按键,只允许复位键的功能正常,控制盒的RAM能够记录所有的操作记录,恢复供电后,按下复位键,所有调整功能复位后,控制盒解锁其他的操控按键,按下相应的操控按键,调用RAM储存的数据,舒适椅的某一调整功能能够恢复到断电前的使用状态,提高便利性,另外,气囊的使用实现具有记忆和可设置的功能,可自由设置时间,也可以记忆最近使用的时间,提高使用性能。
实施例2:参照图5,头枕调整机构包括头枕固定板32、头枕固定板32上侧的连接杆33,连接杆33的底端与头枕固定板32的上端通过连接轴活动连接,连接轴上套设有一个阻尼块34,阻尼块34处于固定板、连接杆之间,阻尼块固定在固定板的上端处,连接杆34的底端对应阻尼块处为盘状结构,连接轴上设有锁紧螺母,锁紧螺母将连接杆紧紧的压紧在阻尼块上,依靠阻尼块与连接杆上的盘状结构间的摩擦力进行定位,掰动头枕架,掰动力克服阻尼块的阻尼,连接杆转动,掰动力消失,阻尼块的处压紧力对连接杆进行定位,保持连接杆与固定板间的夹角,以此,实现头枕角度的微调,提高舒适度。
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1,阻尼块34包括第一阻尼块341、第二阻尼块342,第一阻尼块341与头枕固定板连接,第二阻尼块342与连接杆连接,第二阻尼块342靠近第一阻尼块341的端面设有包覆在第一阻尼块341的外部的包裹部3421,第一阻尼块341上设有多个环形槽3411,包裹部3421的内壁对应处设有延伸至环形槽3411内的连接凸起3422,连接凸起3422与环形槽3421的配合能增大两个阻尼块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轴向上的夹紧力,使得周向上具有足够的摩擦力,能够锁定连接板、固定板间位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上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舒适椅支架,包括座框骨架、靠背骨架、头枕组件、腿托组件,靠背骨架底端与座框骨架后端活动连接,座框骨架处设有调整靠背骨架倾斜角度的靠背调节机构,腿托组件的上部与座框骨架的前部活动连接,座框骨架处设有控制腿托组件向前翻转打开的腿托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头枕组件包括头枕架、头枕架底侧的调整板,调整板上端与头枕架底部连接,调整板下部与靠背骨架的上端活动连接,调整板下端板体向靠背骨架后下侧弯折延伸形成调整连接端,靠背骨架的左右两侧外部设有在靠背骨架倾角调整时联动调整头枕架与靠背骨架间夹角的联动板,联动板的上端板体向靠背骨架后上侧弯折延伸形成联动端,联动端与调整板的调整连接端活动连接,联动板的下端板体向座框骨架侧弯折延伸并与座框骨架后端设置的座框连接件连接,
座框骨架的底部设有旋转基架,翻转机构包括设置在旋转基架顶部的固定板、固定板上部可向上翻转的翻转板、设置在固定板前侧的翻转驱动元件,座框骨架的底部设有一连接平台,翻转板上部与连接平台底部固定连接,连接平台与座框骨架间设有间隔,间隔形成缓冲安装空间,翻转板通过活动连接件与固定板活动连接,翻转板下部设有两个弧形的限位孔,固定板对应处设有嵌入限位孔的限位凸起,翻转驱动元件的底端与固定板铰接连接,翻转驱动元件的输出端与座框骨架活动连接,
所述的腿托组件包括腿托架、腿托架上侧的腿托安装架,腿托安装架与座框骨架前部可拆卸连接,腿托架上端与腿托安装架活动连接,所述的腿托调节机构包括连板、连板后侧的腿托驱动元件,腿托驱动元件的后端与座框骨架连接,腿托驱动元件的前端与连板连接,连板的前端与腿托架上端后侧连接,
腿托架上还设有与腿托架滑动配合且可向前滑出的副托架,腿托架上设有在腿托架打开时将副托架向前推出的连杆机构,连接结构包括呈“N”状设置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一连杆的上端与座框骨架通过第一关节轴承活动连接,第一连杆的下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二关节轴承活动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的上端活动连接,第三连杆的下端与副托架连接,第二连杆的中部与腿托架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舒适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托架的左右两侧设有滑槽,腿托架上对应处设有嵌入滑槽的滑动凸起,座框骨架前部设有连杆凸起,连杆凸起与第一连杆上端、第一连杆下端与第二连杆的活动连接处均通过关节轴承连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舒适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腿托驱动元件设置在座框骨架底部一侧边,腿托驱动元件的后端与座框骨架铰接,腿托驱动元件的前端通过连杆与连板的中部活动连接,腿托架的上端后侧设有与连板前端活动连接的连接凸起,连板的后端设有延其长度方向开设的导向槽孔,座框骨架底侧对应处设有一嵌入导向槽孔的限位轮,所述的腿托安装架处设有一支撑杆,支撑杆的两端设有连接套,连接套的轴心处设有方形孔,支撑杆对应方形孔处为与方形孔结构配合的方形结构,连接套随支撑杆同步转动,连接套的外周面与腿托安装架可转动配合,支撑杆上设有一向下延伸的支撑连杆,支撑连杆的底端与连板的中部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舒适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框连接件的前部插入座框骨架的后端并与座框骨架后端焊接连接,座框连接件后侧设有凸出的座框连接凸起,靠背骨架下部对应处设有与座框连接件的座框连接凸起活动连接的靠背凸起,靠背调节机构的输出端与靠背骨架底端活动连接,靠背调节机构的末端与座框骨架底侧活动连接,所述的腿托驱动元件与靠背调节机构关于座框骨架中间左右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舒适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枕架底部与调整板间设有头枕调整机构,头枕调整机构包括头枕固定板、头枕固定板上侧的连接杆,连接杆底部与头枕固定板上部通过角度调节机构连接,头枕架底端套设在连接杆的上端,头枕架底部与连接杆上端滑动配合,连接杆上设有多个上下分布的定位槽口,所述的调整板下部设有锁定孔,锁定孔处设有螺纹配合的锁定螺栓,锁定螺栓锁定后插入靠背骨架上部限制头枕架随靠背骨架的随动调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舒适椅支架,其特征在于,固定板上端、连接杆下端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为套设在销轴上的阻尼块,阻尼块处于固定板与连接杆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舒适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板的左右两侧设有向上延伸的立板,所述的翻转板的左右两侧设有向下延伸的连接板,两连接板间距离大于两立板间距离,翻转板盖设在固定板的上部,连接板处于立板的外侧,所述的活动连接件为连接螺栓,连接螺栓设置在连接板上,连接螺栓的内端向内延伸穿过立板,连接螺栓实现翻转板与固定板的活动连接,连接板上设有弧形的限位孔,立板上对应处设有嵌入限位孔内的限位柱,限位柱与限位孔的端部接触限位翻转板的翻转角度范围,所述的立板底部的宽度大于立板上部的宽度,立板的后侧为斜面,翻转板的后部设有抵靠在立板斜面上的限位面,连接螺栓对应连接板处设有棱柱状的定位凸台,连接板对应处设有与定位凸台结构配合的定位孔,定位凸台外侧的连接螺栓的栓体设有限位凸台,限位凸台与连接板外侧面接触限位,立板上对应处设有与连接螺栓栓体配合的连接套管,连接螺栓对应连接套管的栓体上设有连接套,连接螺栓上处于连接套管的内侧设有限位板,连接螺栓上对应处设有与限位板过盈配合的连接台,限位板的内侧的连接螺栓的栓体上设有紧固螺母,所述的座框骨架包括座框骨架杆、后横杆、多道支撑杆,后横杆连接在座框骨架杆的后部与座框骨架杆构成一安置坐垫的方形框架,多道支撑杆设置在方形框架的内部,支撑杆的前端与座框骨架杆的前端连接,支撑杆的后端与后横杆的连接,支撑杆的杆体后端、后横杆的杆体中部向底侧平滑延伸构成所述的连接平台,翻转驱动元件的末端与前侧板底部设置的驱动元件铰接凸起铰接连接,翻转驱动元件的输出端与支撑杆的前端底部活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舒适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框骨架的左右两侧设有扶手骨架,扶手骨架的底部与座框骨架的侧边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舒适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框骨架侧边设有折叠桌板,折叠桌板的底部与前侧板上的连接固定孔连接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舒适椅支架,其特征在于,头枕架与靠背骨架间的夹角为0°-25°,靠背骨架与座框骨架间的角度调整范围为90-105°。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舒适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转驱动元件、腿托驱动元件为电动驱动机构或手动驱动机构。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舒适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转驱动元件包括并且设置的翻转电动推杆、拉力气弹簧,翻转电动推杆、拉力气弹簧的底端与驱动元件铰接凸起铰接连接,翻转电动推杆、拉力气弹簧的输出端与支撑杆的底部铰接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舒适椅支架,其特征在于,舒适椅支架还包括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设置在缓冲安装空间处的控制盒、为控制盒供电的电源模块,控制盒连接控制翻转驱动元件、腿托驱动元件,控制盒通过无线连接或者无线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上设有控制翻转驱动元件、腿托驱动元件的控制按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舒适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模块为电池,缓冲安装空间处设有电池架,电池可拆卸的设置在电池架处。
15.一种舒适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舒适椅支架,支架的座框骨架上设有坐垫,坐垫外罩设有弹性的坐垫套,坐垫套的外部套设有座套外套,支架的靠背骨架上设有靠背垫,靠背垫的外部设套设有弹性的靠背套,靠背套外部套设由靠背外套,靠背垫上设有多道V型的溢气槽,靠背垫上对应人体腰部处设有按摩气囊、腰靠气囊。
CN202021370701.1U 2019-10-14 2020-07-13 一种舒适椅及其舒适椅支架 Active CN2125911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70701.1U CN212591177U (zh) 2019-10-14 2020-07-13 一种舒适椅及其舒适椅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HK2019109745510 2019-10-14
CN202021370701.1U CN212591177U (zh) 2019-10-14 2020-07-13 一种舒适椅及其舒适椅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91177U true CN212591177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17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70701.1U Active CN212591177U (zh) 2019-10-14 2020-07-13 一种舒适椅及其舒适椅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911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80611A (zh) * 2021-04-12 2021-07-09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一种教学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80611A (zh) * 2021-04-12 2021-07-09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一种教学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16190A (zh) 一种舒适椅及其舒适椅支架
CN204870639U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座椅组件
CN104306117B (zh) 一种具有起身功能的多功能座椅
CN101543455B (zh) 按摩椅
CN204170010U (zh) 一种具有起身功能的多功能座椅
CN201230731Y (zh) 一种辅助站立座椅
CN110169896B (zh) 孕妇助行装置
CN212591177U (zh) 一种舒适椅及其舒适椅支架
CN104257150A (zh) 一种智能沙发
CN106562857B (zh) 可卧躺的电动轮椅
CN202009873U (zh) 办公椅的椅背高度调整装置
CN109965473A (zh) 老年人用拐杖
CN201091371Y (zh) 靠背倾斜角度可调的座椅
CN214483924U (zh) 一种可调式学习椅
CN207758917U (zh) 具有安全开关的电动车驾驶座椅以及电动车
CN205867542U (zh) 跷跷板
CN205663002U (zh) 一种坐便器
CN201617468U (zh) 电动摇椅
CN113925320B (zh) 一种提高舒适椅使用安全性的方法
CN219947958U (zh) 一种座椅背坐联动装置
CN110103791A (zh) 一种四向电动头枕
CN109645726A (zh) 一种靠背搁脚电动连体机构及座椅
CN211212282U (zh) 一种可调式坐垫
CN114504464B (zh) 一种按摩椅
CN113230666B (zh) 一种游乐场的安全防护压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