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90485U - 一种防病毒口鼻罩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病毒口鼻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90485U
CN212590485U CN202022132297.0U CN202022132297U CN212590485U CN 212590485 U CN212590485 U CN 212590485U CN 202022132297 U CN202022132297 U CN 202022132297U CN 212590485 U CN212590485 U CN 2125904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layer
absorbing layer
water absorption
ma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3229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艳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13229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904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904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9048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病毒口鼻罩,涉及医用品技术领域,其包括口罩主体、可塑鼻梁条以及束带,口罩主体包括内层体、中层体和外层体,内层体、中层体和外层体重叠布置,且形成矩环形结构的熔接区域,以及位于熔接区域内的呼吸功能区域,其特征在于,内层体包括第一吸水层和第二吸水层,第一吸水层位于第二吸水层和中层体之间,第一吸水层与第二吸水层之间设置有隔离支撑体,隔离支撑体为沿呼吸功能区域布置的矩环形结构,其朝向第一吸水层的面,为外低内高的斜面;在不皱褶的情况下,第一吸水层的呼吸功能区域面积至少为第二吸水层的呼吸功能区域面积的1.5倍。该口鼻罩的内层附水效果更好,能提高口鼻罩的有效连续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防病毒口鼻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病毒口鼻罩。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防病毒医用口鼻罩包括口罩主体,口罩主体设置有束带、可塑鼻梁条,束带一般挂接于佩戴者耳部,用于将整个口罩束缚于佩戴者面部,可塑鼻梁条用于挤压弯曲,并使鼻梁处的口罩部分按照鼻梁形状进行塑型。口罩主体分为内、中、外三层,外层为特殊材料抑菌层,中层为隔离过滤层,内层为亲肤材质,其能吸收佩戴者呼出的水汽,在一定时间内阻止水汽进入中层,继而确保口罩的过滤抑菌作用在一定时间内不会失效。但是由于内层全部与中层直接近距离接触,佩戴者呼出的少部分水汽仍然会直接进入中层,此外,在内层吸水饱和后,则绝大部分水汽会进入中层。
综上,现有防病毒医用口鼻罩的内层附水效果差,导致口罩的有效使用时间较短,其仍然具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防病毒口鼻罩,其能够缓解上述问题。
为了缓解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病毒口鼻罩,包括口罩主体、可塑鼻梁条以及束带,所述口罩主体包括内层体、中层体和外层体,所述内层体、中层体和外层体重叠布置,且形成矩环形结构的熔接区域,以及位于熔接区域内的呼吸功能区域,所述内层体包括第一吸水层和第二吸水层,所述第一吸水层位于所述第二吸水层和中层体之间,所述第一吸水层与第二吸水层之间设置有隔离支撑体,所述隔离支撑体为沿所述呼吸功能区域布置的矩环形结构,其朝向所述第一吸水层的面,为外低内高的斜面;在不皱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吸水层的呼吸功能区域面积至少为所述第二吸水层的呼吸功能区域面积的1.5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离支撑体为软质橡胶体,其截面为直角三角形,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包括于所述斜面,该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与所述第二吸水层粘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吸水层与第二吸水层之间还设置有塑料支撑架,其硬度大于所述隔离支撑体,其边缘部与所述隔离支撑体熔接,其中间部与所述第一吸水层粘接,用于将所述第一吸水层位于所述呼吸功能区域的部分顶离所述第二吸水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塑料支撑架由若干塑料支撑杆组成,所述塑料支撑杆相对于所述第二吸水层倾斜布置,其第一端与所述隔离支撑体熔接,其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吸水层粘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塑料支撑架为锥形架,各所述塑料支撑杆的第二端交汇于一点,并形成锥形架的锥尖部,该锥尖部与所述第一吸水层的中间部粘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内层附水效果更好,具体为:对口罩的内层体进行了结构改进,将其分为第一吸水层和第二吸水层,实现双重吸水功能;第一吸水层与第二吸水层之间设置有隔离支撑体,隔离支撑体设置了用于引导第一吸水层远离第二吸水层的斜面,继而使两吸水层不直接接触,继而在第二吸水层吸水饱和后,第二吸水层上所汇聚的液珠也不会与第一吸水层接触,继而提高内层体的附水能力;第一吸水层的呼吸功能区域面积至少为第二吸水层的呼吸功能区域面积的1.5倍,在佩戴时,可通过拉扯,轻易的使第一吸水层位于呼吸功能区域的部分远离第二吸水层。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防病毒口鼻罩的应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防病毒口鼻罩的应用示意图,相对图1,对口鼻罩进行了局部分层表示;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防病毒口鼻罩的分层表示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内层体的分层表示示意图,相对于图1、2、3,其增加了塑料支撑架,以提高两吸水层的隔离效果;
图中:1-呼吸功能区域,2-束带,3-可塑鼻梁条,4-隔离支撑体,5-熔接区域,6-佩戴者,7-塑料支撑架,11-外层体,12-中层体,13-第一吸水层,14-第二吸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病毒口鼻罩,包括口罩主体、可塑鼻梁条3以及束带2,口罩主体包括内层体、中层体12和外层体11,内层体、中层体12和外层体11重叠布置,且形成矩环形结构的熔接区域5,以及位于熔接区域5内的呼吸功能区域1,内层体包括第一吸水层13和第二吸水层14,第一吸水层13位于第二吸水层14和中层体12之间,第一吸水层13与第二吸水层14之间设置有隔离支撑体4,隔离支撑体4为沿呼吸功能区域1布置的矩环形结构,其朝向第一吸水层13的面,为外低内高的斜面;在不皱褶的情况下,第一吸水层13的呼吸功能区域1面积至少为第二吸水层14的呼吸功能区域1面积的1.5倍。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二吸水层均用于吸水,采用普通卫生纱布或无纺布,中层体12作为隔离过滤层,采用超细聚丙烯纤维熔喷材料,外层体11作为特殊材料抑菌层,采用无纺布或超薄聚丙烯熔喷材料。
在佩戴时,可用手将呼吸功能区域1向远离佩戴者6的方向拉一下,由于第二吸水层14位于呼吸功能区域1的部分的面积远小于第一吸水层13位于呼吸功能区域1的部分的面积,且设置了隔离支撑体4,因此,能在很大程度上,使第一吸水层13位于呼吸功能区域1的部分不与第二吸水层14接触,而第二吸水层14则与佩戴者6的肌肤接触。
佩戴者6呼出的水汽首先经过第二吸水层14吸收,透过第二吸水层14的水汽通过第一吸水层13吸收;当第二吸水层14吸水饱和后,一部分水汽采用附着的方式,在第二吸水层14上凝聚水珠,会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流至一定程度,而不会直接到第一吸水层13,另一部分水汽透过第二吸水层14并被第一吸水层13吸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隔离支撑体4为软质橡胶体,其截面为直角三角形,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包括于斜面,该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与第二吸水层14粘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吸水层13与第二吸水层14之间还设置有塑料支撑架7,其硬度大于隔离支撑体4,其边缘部与隔离支撑体4熔接,其中间部与第一吸水层13粘接,用于将第一吸水层13位于呼吸功能区域1的部分顶离第二吸水层14。
在本实施例中,塑料支撑架7由若干塑料支撑杆组成,塑料支撑杆相对于第二吸水层14倾斜布置,其第一端与隔离支撑体4熔接,其第二端与第一吸水层13粘接。
在本实施例中,塑料支撑架7为锥形架,各塑料支撑杆的第二端交汇于一点,并形成锥形架的锥尖部,该锥尖部与第一吸水层13的中间部粘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可将内层体的第一吸水层13设置为硬质结构,使其具有更好的塑型能力,在佩戴时无需拉扯,使第一吸水层13相对于第二吸水层14拱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防病毒口鼻罩,包括口罩主体、可塑鼻梁条以及束带,所述口罩主体包括内层体、中层体和外层体,所述内层体、中层体和外层体重叠布置,且形成矩环形结构的熔接区域,以及位于熔接区域内的呼吸功能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体包括第一吸水层和第二吸水层,所述第一吸水层位于所述第二吸水层和中层体之间,所述第一吸水层与第二吸水层之间设置有隔离支撑体,所述隔离支撑体为沿所述呼吸功能区域布置的矩环形结构,其朝向所述第一吸水层的面,为外低内高的斜面;在不皱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吸水层的呼吸功能区域面积至少为所述第二吸水层的呼吸功能区域面积的1.5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病毒口鼻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支撑体为软质橡胶体,其截面为直角三角形,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包括于所述斜面,该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与所述第二吸水层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病毒口鼻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水层与第二吸水层之间还设置有塑料支撑架,其硬度大于所述隔离支撑体,其边缘部与所述隔离支撑体熔接,其中间部与所述第一吸水层粘接,用于将所述第一吸水层位于所述呼吸功能区域的部分顶离所述第二吸水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病毒口鼻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支撑架由若干塑料支撑杆组成,所述塑料支撑杆相对于所述第二吸水层倾斜布置,其第一端与所述隔离支撑体熔接,其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吸水层粘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病毒口鼻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支撑架为锥形架,各所述塑料支撑杆的第二端交汇于一点,并形成锥形架的锥尖部,该锥尖部与所述第一吸水层的中间部粘接。
CN202022132297.0U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防病毒口鼻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5904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32297.0U CN212590485U (zh)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防病毒口鼻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32297.0U CN212590485U (zh)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防病毒口鼻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90485U true CN212590485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04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32297.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590485U (zh)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防病毒口鼻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904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474665Y1 (ko) 기능성 마스크
KR102159200B1 (ko) 길이조절 가능한 귀걸이 끈을 갖는 마스크
CN209185788U (zh) 可调节口罩
CN212590485U (zh) 一种防病毒口鼻罩
CN104489969A (zh) 一种丝绸口罩
CN204861308U (zh) 一种舒适型医用口罩
CN111213936A (zh) 一种立体口罩
CN106307709A (zh) 防雾霾口罩
CN106618865A (zh) 一种一次性防溢乳垫
CN205409780U (zh) 一种医用口罩
CN211983950U (zh) 一种全脸罩型口罩
CN205337714U (zh) 一种改良口罩
CN212280004U (zh) 防护口罩
CN212345395U (zh) 一种适用于高鼻长脸人群的一次性口罩
CN208975025U (zh) 一种新型鼻罩
CN207784363U (zh) 一种防雾霾口罩
CN213154118U (zh) 一种纳米纤维口罩
CN111493406A (zh) 一种可换芯口罩
CN212911812U (zh) 一种口罩
KR102640783B1 (ko) 안경김서림방지패드를 갖는 마스크
CN213992548U (zh) 一种防水汽无纺布口罩
CN214677686U (zh) 一种盐雾口罩
CN213045365U (zh) 一种一次性抑菌口罩
CN212545660U (zh) 医用防护口罩
CN216875135U (zh) 一种具有防勒耳朵以及防雾功能的口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26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