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45660U - 医用防护口罩 - Google Patents
医用防护口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545660U CN212545660U CN202020379329.4U CN202020379329U CN212545660U CN 212545660 U CN212545660 U CN 212545660U CN 202020379329 U CN202020379329 U CN 202020379329U CN 212545660 U CN212545660 U CN 2125456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ar
- wearer
- medical protective
- protective mask
- ear hoo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防护口罩,其包括:口罩本体,口罩本体用于覆盖佩戴者的口鼻部位以过滤呼吸时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耳挂,耳挂分别安装于口罩本体的左右两侧并用于与佩戴者的耳朵挂接固定;及减压垫,减压垫设置于耳挂上并用于减轻耳挂对佩戴者的耳朵产生的压力。使用时,将两侧的耳挂分别挂接到佩戴者的左右两侧耳朵上,使口罩本体能够覆盖佩戴者的口鼻呼吸器官即可。由于在耳挂上安装有减压垫,使得耳挂挂接到佩戴者耳朵上后,减压垫替代耳挂而直接与耳廓背面接触,如此一来减压垫可大大减小耳挂对耳廓背面施加的压力,可避免长时间佩戴后对耳后部产生压迫的不适感,并消除对耳朵软骨可能的潜在伤害,保证佩戴者安全与舒适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防护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用防护口罩。
背景技术
通常来讲,在传染病、流感等流行季节,或者环境空气中存在雾霾、大量粉尘等颗粒杂质时,人们都需要通过佩戴口罩来达到保护自身健康的目的。传统的,口罩由口罩本体,安装在口罩本体上的鼻夹以及安装在口罩本体左右两端的耳带构成。其中耳带采用具备弹性的细绳制作,当人们长时间佩戴口罩后,由于耳廓背部长时间承受细绳的压力,致使耳后部产生压迫的不适感,甚者会对耳朵软骨造成损害,严重影响到人们的佩戴安全与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医用防护口罩,旨在解决现有技术长时间佩戴造成不适感甚至健康损害的问题。
一种医用防护口罩,其包括:
口罩本体,所述口罩本体用于覆盖佩戴者的口鼻部位以过滤呼吸时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耳挂,所述耳挂分别安装于所述口罩本体的左右两侧并用于与佩戴者的耳朵挂接固定;及
减压垫,所述减压垫设置于所述耳挂上并用于减轻所述耳挂对佩戴者的耳朵产生的压力。
上述方案的医用防护口罩用于人们在存在传染病、雾霾的环境中或进行医护治疗时进行佩戴,以达到防护佩戴者生命安全的目的。具体而言,使用时,将两侧的耳挂分别挂接到佩戴者的左右两侧耳朵上,使口罩本体能够覆盖佩戴者的口鼻呼吸器官即可,如此佩戴者呼吸时可以过滤隔离掉空气中的绝大部分有毒有害物质,保证佩戴者生命安全与健康。此外,由于在耳挂上安装有减压垫,使得耳挂挂接到佩戴者耳朵上后,减压垫替代耳挂而直接与耳廓背面接触,如此一来减压垫可大大减小耳挂对耳廓背面施加的压力,可避免长时间佩戴后对耳后部产生压迫的不适感,并消除对耳朵软骨可能的潜在伤害,保证佩戴者安全与舒适体验。
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压垫包括软垫层,所述软垫层与所述耳挂连接并用于与所述佩戴者的耳朵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软垫层采用竹纤维无纺布制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压垫还包括支撑层,所述支撑层连接于所述耳挂与所述软垫层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层采用泡沫制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层设有配合凹部,所述软垫层设置于所述配合凹部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层开设有透气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层的表面上喷涂形成有缓解介质,所述缓解介质用于减轻佩戴者的头晕和头痛症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解介质包括医用冰片和薄荷油的至少其中之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医用防护口罩还包括鼻夹,所述鼻夹设置于所述口罩本体的外侧面上边中部,所述鼻夹为可塑性材料制成的弧形凸起。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医用防护口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口罩本体;20、耳挂;30、减压垫;31、软垫层;32、支撑层;40、鼻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展示的医用防护口罩,其属于基础医用防护用具的一种。医用防护口罩是指可过滤空气中的微粒,预防某些呼吸道传染性微生物传播,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的自吸过滤式防尘医用防护用品。
根据适用范围和场合的不同,其可以分为适用于传染病区医护人员的防护、适用于病毒实验室试验人员的防护、适用于传染病流行期限各类人员的防护等。
通常来讲,常规的医用防护口罩包括若干部分组装构成,具体为口罩本体10、耳挂20和鼻夹40。除此之外,本方案的医用防护口罩还包括减压垫30。
所述口罩本体10用于覆盖佩戴者的口鼻部位以过滤呼吸时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所述耳挂20分别安装于所述口罩本体10的左右两侧并用于与佩戴者的耳朵挂接固定;所述减压垫30设置于所述耳挂20上并用于减轻所述耳挂20对佩戴者的耳朵产生的压力。
口罩本体10采用复合结构设计。一般其结构按照过滤层、中间层、吸水层的顺序从外至内排列:过滤层为具备一定致密度的疏水无纺布,主要用于过滤空气中的较大颗粒的杂质,防止飞沫、血液、体液、飞溅物等进入口罩本体10内部。中间层为极高致密度的聚丙烯熔喷布,用于吸附空气中无法被过滤层过滤掉的微小杂质,防止细菌、病毒、非油性颗粒、油性颗粒等有害物质进入到口罩本体10的更深层。吸水层用于吸收使用者从口鼻处呼出的水汽,使防护口罩整体保持干燥,从而保持防护口罩的防护性能、提升使用者的佩戴体感、防止使用者从口鼻处呼出的有害物质扩散到空气中。三层结构共同作用从而能够发挥医用防护口罩的防护效果。
生产时,口罩本体10的三层结构的上下两端采用超声波热合密封,而左右两端可通过无纺布贴合条密封。
耳挂20为具备弹性的绳状物或线状物,例如但不限于弹性绳、弹性链等。其数量可以是一根或两根。当耳挂20为一根时,其两端分别固定在口罩本体10的左右两端侧,此时耳挂20形成为弹性套绳的结构,当口罩本体10佩戴在使用者面部后,耳挂20越过使用者头部并箍套在头部的背面,由此完成佩戴。而当耳挂20为两根时,两根耳挂20分别固定在口罩本体10的左右两侧端,且每根耳挂20的两端分别连接相应侧端的同一部位或上下不同部位,当口罩本体10佩戴在使用者面部后,两根耳挂20可分别箍套在两个耳朵上,由此完成佩戴。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口罩本体10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或工作原理的部件或设备实现佩戴在使用者头部上,例如耳夹等,具体可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传统的,鼻夹40为长条形且柔软的铝质金属条,且该铝制金属条被封装在过滤层与中间层或者中间层与吸水层之间。当口罩本体10佩戴到使用者面部后,通过按捏操作,鼻夹40可使口罩本体10的上边缘部位调整为与使用者鼻梁相贴合的形状,保证口罩本体10与使用者面部更加贴合严实,提高防护口罩的密闭性与防护性能。这种传统鼻夹40结构存在一个缺陷,即由于鼻夹40是不可见且细长的,从外部无法分辩出气具体位置,导致佩戴者经常初次佩戴口罩本体10时,出现颠倒问题,即存在有鼻夹40的口罩本体10部位置于了佩戴者的鼻子下方,需要佩戴者调转重新佩戴一次才行,影响佩戴体验和效率。
请继续参阅图1,针对于此,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鼻夹40设置于所述口罩本体10的外侧面上边中部,即将鼻夹40由封装式安装结构更改为外置式安装结构,并且所述鼻夹40为可塑性材料制成的弧形凸起。如此一来,佩戴者不仅方便分辩鼻夹40的具体位置,保证第一次就能够佩戴正确,而且由于鼻夹40为弧形凸起结构,更利于佩戴者夹持和按捏操作,使口罩本体10的上端与鼻梁处无缝隙贴合,且使口罩本体10的内外两侧形成适度的压力差,进一步增强口罩本体10佩戴后的密封效果。
或者,其他实施例中,鼻夹40也可以是采用其他材料制作的具有其他结构的能够使口罩本体10与鼻梁贴合的部件或机构,也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在此不作进一步赘述。
综上,实施本实施例技术方案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述方案的医用防护口罩用于人们在存在传染病、雾霾的环境中或进行医护治疗时进行佩戴,以达到防护佩戴者生命安全的目的。具体而言,使用时,将两侧的耳挂20分别挂接到佩戴者的左右两侧耳朵上,使口罩本体10能够覆盖佩戴者的口鼻呼吸器官即可,如此佩戴者呼吸时可以过滤隔离掉空气中的绝大部分有毒有害物质,保证佩戴者生命安全与健康。此外,由于在耳挂20上安装有减压垫30,使得耳挂20挂接到佩戴者耳朵上后,减压垫30替代耳挂20而直接与耳廓背面接触,如此一来减压垫30可大大减小耳挂20对耳廓背面施加的压力,可避免长时间佩戴后对耳后部产生压迫的不适感,并消除对耳朵软骨可能的潜在伤害,保证佩戴者安全与舒适体验。
可选地,减压垫30的总厚度在0.2mm~0.4mm。
请继续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压垫30包括软垫层31,所述软垫层31与所述耳挂20连接并用于与所述佩戴者的耳朵接触。因而当耳挂20挂装到佩戴者的耳朵上后,实际上是由软垫层31替代耳挂20与耳廓背部直接接触,由于软垫层31的材质柔软,使得即便佩戴者长时间佩戴,也能够保证舒适感,对耳廓背部的压力小,压迫感小,可防止出现对耳朵软骨压伤的问题。特别地,在不影响佩戴及外观的条件下,软垫层31的表面积可尽量大,以进一步减小对耳廓背部的压力。
具体而言,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软垫层31采用竹纤维无纺布制成。选用竹纤维无纺布,不仅制造成本低,易于获得,并且环保无害。同时由于具备较佳的透气能力,长时间佩戴也不会出现出汗,具备极佳的抗菌和抑菌效果,可进一步提高耳廓处的舒适度。可选地,软垫层31的厚度为0.05mm~0.1mm。当然了,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软垫层31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其他透气材料制成,例如但不限于透气硅胶、透气塑料、透气棉麻等。
请继续参阅图1,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压垫30还包括支撑层32,所述支撑层32连接于所述耳挂20与所述软垫层31之间。支撑层32不仅具备很好的缓冲压力效果,以利于减轻耳廓背面的压力,同时具备一定的结构强度,对竹纤维无纺布层予以支撑固定,将竹纤维无纺布层与耳挂20连接固定。
具体而言,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层32采用泡沫制成。较佳地泡沫为聚氨酯泡沫,不仅具备对耳挂20具备极佳的缓冲减压效用,同时当耳部出汗时,可以及时吸收汗液,保持耳部干爽,提升耳部舒适度。当然了,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层32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其他类型材料制作,例如但不限于塑料、橡胶、环氧树脂、泡棉等。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佩戴减压垫30的舒适度,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支撑层32设有配合凹部,所述软垫层31设置于所述配合凹部内。如此一来,软垫层31也形成为弧形结构,此时软垫层31的弧形凹面恰好能够与佩戴者的耳廓背部的形状适配且贴合,进而就能够达到佩戴舒适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层32开设有透气孔。由于在支撑层32上开设了透气孔,使得软垫层31一侧产生的水汽可进一步通过透气孔排散到外部环境中,提升减压垫30的透气性能,防止因耳部出汗造成卫生问题和不适感。较佳地,透气孔的数量可以是两个或多个(三个或三个以上),进一步提升透气能力。
可选地,透气孔为圆形孔,该圆形孔的孔径为0.01mm~0.05mm。
实际情况中,由于佩戴时往往需要忍受口罩狭小空间内呼吸阻力大、环境差等问题,长时间佩戴后,佩戴者容易产生头痛、头晕等症状。针对于此,所述支撑层32的表面上喷涂形成有缓解介质,所述缓解介质用于减轻佩戴者的头晕和头痛症状。
具体而言,所述缓解介质包括医用冰片和薄荷油的至少其中之一。当然了,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缓解介质也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其他能够起到缓解或消除头晕、头疼症状的物质,也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较佳地,每边耳挂上均安装有至少两个减压垫30,至少两个减压垫30间隔均匀设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医用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口罩本体,所述口罩本体用于覆盖佩戴者的口鼻部位以过滤呼吸时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耳挂,所述耳挂分别安装于所述口罩本体的左右两侧并用于与佩戴者的耳朵挂接固定;及
减压垫,所述减压垫设置于所述耳挂上并用于减轻所述耳挂对佩戴者的耳朵产生的压力;所述减压垫包括软垫层,所述软垫层与所述耳挂连接并用于与所述佩戴者的耳朵接触;所述减压垫还包括支撑层,所述支撑层连接于所述耳挂与所述软垫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垫层的厚度为0.05mm~0.1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垫层采用竹纤维无纺布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采用泡沫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设有配合凹部,所述软垫层设置于所述配合凹部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开设有透气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的表面上喷涂形成有缓解介质,所述缓解介质用于减轻佩戴者的头晕和头痛症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用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缓解介质包括医用冰片和薄荷油的至少其中之一。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医用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防护口罩还包括鼻夹,所述鼻夹设置于所述口罩本体的外侧面上边中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用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鼻夹为可塑性材料制成的弧形凸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379329.4U CN212545660U (zh) | 2020-03-23 | 2020-03-23 | 医用防护口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379329.4U CN212545660U (zh) | 2020-03-23 | 2020-03-23 | 医用防护口罩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545660U true CN212545660U (zh) | 2021-02-19 |
Family
ID=74616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379329.4U Active CN212545660U (zh) | 2020-03-23 | 2020-03-23 | 医用防护口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545660U (zh) |
-
2020
- 2020-03-23 CN CN202020379329.4U patent/CN21254566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936050B1 (ko) | 다용도 방진 마스크 | |
CN111631459A (zh) | 一种多功能舒适型口罩 | |
CN111685413A (zh) | 滤嘴拆卸式防护口罩 | |
CN212382145U (zh) | 一种多功能舒适型口罩 | |
CN212545660U (zh) | 医用防护口罩 | |
CN212393934U (zh) | 一种透气性好的医用口罩 | |
CN212014540U (zh) | 一种抑菌除湿口罩 | |
CN209862381U (zh) | 一种便于感染病医生治疗用的防感染口罩 | |
CN213029841U (zh) | 一种高效防护口罩 | |
CN212233223U (zh) | 一种防护口罩 | |
CN213908654U (zh) | 一种封闭式舒适型一次性医用口罩 | |
CN218245795U (zh) | 一种防护口罩 | |
CN211910645U (zh) | 一种真丝抗菌口罩 | |
CN215685035U (zh) | 一种防压痕的口罩 | |
CN216821894U (zh) | 一种适应鼻型的防护口罩 | |
CN212814402U (zh) | 一种新型防护口罩 | |
CN216753616U (zh) | 一种柔软亲肤型医用外科口罩 | |
CN212165994U (zh) | 一种基于呼吸科气溶胶传染防护的护目镜 | |
CN213848904U (zh) | 一种适合儿童群体的口罩 | |
CN214710572U (zh) | 一种改良式防压疮口罩 | |
CN219963209U (zh) | 一种防压疮的手臂骨伤吊带 | |
CN214677686U (zh) | 一种盐雾口罩 | |
CN212590437U (zh) | 一种防镜片上雾的透气口罩 | |
CN214509590U (zh) | 一种医用口罩 | |
CN211747138U (zh) | 一种医用一次性口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