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87820U - 插接式接近开关 - Google Patents
插接式接近开关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587820U CN212587820U CN202021383069.4U CN202021383069U CN212587820U CN 212587820 U CN212587820 U CN 212587820U CN 202021383069 U CN202021383069 U CN 202021383069U CN 212587820 U CN212587820 U CN 21258782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mission
- plug
- proximity switch
- output
- circuit boa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witches That Are Operated By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接式接近开关,包括接头组件及与接头组件可拆卸连接的插头组件;接头组件包括外壳、安装在外壳内的线路板、与线路板连接的检测线圈、及与线路板电连接的传输座;传输座上设置有衔接槽;插头组件包括与传输座电连接的传输头及线缆;传输头对应插设在衔接槽内,传输头与传输座相对枢接。上述插接式接近开关,通过设置传输座与传输头,保证传输座与传输头可拆卸的连接,实现检测信号的传输,当检测线圈损坏时,只需要对应更换接头组件即可,不需要更换整体的插接式接近开关,降低了维护成本;同时通过将传输头插入衔接槽内,保证传输头与传输座可相对转动,不需要对传输头与传输座的插接方向进行限制,操作方便快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插接式接近开关。
背景技术
接近开关是一种无需与运动部件进行机械直接接触而可以操作的位置开关,当物体接近开关的感应面到动作距离时,不需要机械接触及施加任何压力即可使开关动作,从而驱动直流电器或给计算机装置提供控制指令。接近开关是种开关型传感器,它既有行程开关、微动开关的特性,同时具有传感性能,且动作可靠,性能稳定,频率响应快,应用寿命长,抗干扰能力强等、并具有防水、防震、耐腐蚀等特点。
现有的接近开关为一体式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因为需要在线圈内产生磁场,所以需要通入高频电流,长时间的使用常常会出现线圈损坏的情况,线圈损坏后只能通过更换整体接近开关的方式对接近开关进行更换,后期维护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维护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插接式接近开关。
一种插接式接近开关,包括:
接头组件,所述接头组件包括外壳、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线路板、与所述线路板连接的检测线圈、及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的传输座;所述传输座上设置有衔接槽;及
插头组件,与所述接头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插头组件包括与所述传输座电连接的传输头、及与所述传输头连接的线缆;所述传输头对应插设在所述衔接槽内,所述传输头与所述传输座相对枢接。
上述插接式接近开关,通过设置传输座与传输头,保证传输座与传输头可拆卸的连接,实现检测信号的传输,当检测线圈损坏时,只需要对应更换接头组件即可,不需要更换整体的插接式接近开关,降低了维护成本;同时通过将传输头插入衔接槽内,保证传输头与传输座可相对转动,不需要对传输头与传输座的插接方向进行限制,操作方便快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输座与所述检测线圈相对设置在所述线路板的两端,所述传输座设置在所述线路板靠近所述插头组件的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呈圆柱状结构设置,所述传输座呈圆柱状结构设置,所述外壳与所述传输座同向延伸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衔接槽呈圆形凹槽状结构设置,所述衔接槽自所述传输座远离所述线路板的一端向所述传输座内延伸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输座包括正极触片、输出触片及负极触片;所述输出触片设置在所述正极触片与所述负极触片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极触片设置在所述输出触片靠近所述线路板的一侧,所述正极触片、输出触片及负极触片呈并列状依次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输头包括正极导块、输出导块、负极导块及抵块;所述正极导块与所述正极触片电连接,所述输出导块与所述输出触片电连接,所述负极导块与所述负极触片电连接,所述输出导块设置在所述正极导块与所述负极导块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极导块、输出导块及负极导块呈圆柱状结构设置,所述正极触片、输出触片及负极触片呈圆环状结构设置,所述正极触片对应环绕设置在所述正极导块的外侧,所述输出触片对应环绕设置在所述输出导块的外侧,所述负极触片对应环绕设置在所述负极导块的外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块设置在所述负极导块远离所述输出导块的一侧,所述抵块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衔接槽的横截面面积,所述抵块与所述传输座相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与所述传输座的中心轴线共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插接式接近开关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的含义为:
100、插接式接近开关;
10、接头组件;11、外壳;12、线路板;13、检测线圈;14、传输座;15、衔接槽;16、正极触片;17、输出触片;18、负极触片;
20、插头组件;21、传输头;22、线缆;25、正极导块;26、输出导块;27、负极导块;28、抵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插接式接近开关100,包括接头组件10、及与接头组件10可拆卸连接的插头组件20;该插接式接近开关100用于对外界机械装置的位置进行检测,并对应产生检测信号,以实现对外界机械装置的自动化控制。
该接头组件10呈圆柱状结构沿竖直方向设置,接头组件10用于对外界机械装置的位置进行检测;该接头组件10包括外壳11、安装在外壳11内的线路板12、与线路板12连接的检测线圈13、及与线路板12电连接的传输座14。该外壳11呈中空圆柱状结构设置,外壳11竖直方向延伸设置,外壳11对应套设在线路板12外侧;该线路板12呈矩形直板状结构设置,线路板12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线路板12对应设置在外壳11内;该检测线圈13呈圆形状结构沿水平方向设置,该检测线圈13的设置方向与线路板12的设置方向相垂直,该检测线圈13对应设置在线路板12的一端,检测线圈13设置在线路板12远离插头组件20的一端,该检测线圈13用于产生电磁场,以对靠近的外界机械装置进行检测,并对应产生检测信号;该传输座14与检测线圈13相对设置在线路板12的两端,传输座14设置在线路板12靠近插头组件20的一端,该传输座14呈圆柱状结构设置,外壳11与传输座14同向延伸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该外壳11内对应填充密封胶,防止线路板12与检测线圈13上出现击穿位置,保证工作的可靠性;进一步地,该外壳11与传输座14的中心轴线共线,进而保证接头组件10的旋转角度不会影响检测线圈13的检测位置。
该传输座14上设置有嵌置槽,该嵌置槽呈圆形凹槽状结构设置,嵌置槽设置在传输座14远离线路板12的一端,该嵌置槽自传输座14远离线路板12的一端向传输座14内延伸设置,该嵌置槽用于与插头组件2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传输座14包括正极触片16、输出触片17及负极触片18;该正极触片16设置在传输座14靠近线路板12的一端,该正极触片16呈圆环状结构设置;该输出触片17呈圆环状结构设置,输出触片17设置在正极触片16远离线路板12的一侧;该负极触片18呈圆环状结构设置,该负极触片18设置在传输座14远离线路板12的一端,该输出触片17设置在正极触片16与负极触片18之间,正极触片16、输出触片17及负极触片18呈并列状依次间隔设置,正极触片16、输出触片17及负极触片18彼此之间绝缘连接,以保证接头组件10的正常工作。
该插头组件20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插头组件20与接头组件10可拆卸连接,该插头组件20用于与外界的控制元件电连接,以将接头组件10产生的检测信号传输至外界的控制元件;插头组件20包括与传输座14电连接的传输头21、及与传输头21连接的线缆22。该传输头21呈圆柱状结构设置,传输头21对应插设在衔接槽15内,该传输头21对应通过传输座14与线路板12电连接,该传输头21与传输座14相对枢接,进而保证传输头21与传输座14的安装不需要限制插接角度,操作方便快捷;该线缆22呈圆形长条状结构设置,线缆22的一端与传输头21电连接,线缆22的另一端对应与外界的控制元件电连接,该线缆22用于将传输头21上的检测信号传输至外界的控制元件,进而实现信号的传输。
该传输头21包括正极导块25、输出导块26、负极导块27及抵块28。该正极导块25呈圆柱状结构设置,正极导块25设置在传输头21靠近传输座14的一端,正极触片16环绕设置在正极导块25的外侧,该正极导块25对应与正极触片16电连接,正极导块25的外侧曲面与正极触片16的内侧曲面相抵接,该正极导块25与正极触片16电连接以保证为接头组件10提供工作所需的高电势;该输出导块26呈圆柱状结构设置,输出导块26对应设置在正极导块25远离传输座14的一侧,该输出触片17环绕设置在输出导块26的外侧,该输出导块26与输出触片17电连接,输出导块26的外侧曲面与输出触片17的内侧曲面相抵接,输出导块26与输出触片17电连接以保证对检测信号的传输;该负极导块27呈圆柱状结构设置,负极导块27对应设置在输出导块26远离正极导块25的一侧,该负极触片18环绕设置在负极导块27的外侧,该负极导块27与负极触片18电连接,负极导块27的外侧曲面与负极触片18的内侧曲面相抵接,负极导块27与负极触片18电连接以保证为接头组件10提供工作所需的低电势,进而通过正极导块25与正极触片16、负极导块27与负极触片18形成工作所需的电流回路,通过将负极触片18设置在传输座14远离线路板12的一端,有效对安装时的人体进行保护,提高安装使用的安全性;该抵块28设置在负极导块27远离输出导块26的一侧,该抵块28呈圆柱状结构设置,抵块28的横截面面积大于衔接槽15的横截面面积,该抵块28与传输座14相抵接,该抵块28用于对传输头21与传输座14的安装位置进行定位,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在本实施例中,该正极导块25、输出导块26、负极导块27及抵块28的中心轴线共线。
上述插接式接近开关100,通过设置传输座14与传输头21,保证传输座14与传输头21可拆卸的连接,实现检测信号的传输,当检测线圈13损坏时,只需要对应更换接头组件10即可,不需要更换整体的插接式接近开关100,降低了维护成本;同时通过将传输头21插入衔接槽15内,保证传输头21与传输座14可相对转动,不需要对传输头21与传输座14的插接方向进行限制,操作方便快捷。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插接式接近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头组件,所述接头组件包括外壳、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线路板、与所述线路板连接的检测线圈、及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的传输座;所述传输座上设置有衔接槽;及
插头组件,与所述接头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插头组件包括与所述传输座电连接的传输头、及与所述传输头连接的线缆;所述传输头对应插设在所述衔接槽内,所述传输头与所述传输座相对枢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式接近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座与所述检测线圈相对设置在所述线路板的两端,所述传输座设置在所述线路板靠近所述插头组件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接式接近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呈圆柱状结构设置,所述传输座呈圆柱状结构设置,所述外壳与所述传输座同向延伸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接式接近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槽呈圆形凹槽状结构设置,所述衔接槽自所述传输座远离所述线路板的一端向所述传输座内延伸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式接近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座包括正极触片、输出触片及负极触片;所述输出触片设置在所述正极触片与所述负极触片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接式接近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触片设置在所述输出触片靠近所述线路板的一侧,所述正极触片、输出触片及负极触片呈并列状依次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接式接近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头包括正极导块、输出导块、负极导块及抵块;所述正极导块与所述正极触片电连接,所述输出导块与所述输出触片电连接,所述负极导块与所述负极触片电连接,所述输出导块设置在所述正极导块与所述负极导块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接式接近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导块、输出导块及负极导块呈圆柱状结构设置,所述正极触片、输出触片及负极触片呈圆环状结构设置,所述正极触片对应环绕设置在所述正极导块的外侧,所述输出触片对应环绕设置在所述输出导块的外侧,所述负极触片对应环绕设置在所述负极导块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接式接近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块设置在所述负极导块远离所述输出导块的一侧,所述抵块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衔接槽的横截面面积,所述抵块与所述传输座相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式接近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与所述传输座的中心轴线共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383069.4U CN212587820U (zh) | 2020-07-14 | 2020-07-14 | 插接式接近开关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383069.4U CN212587820U (zh) | 2020-07-14 | 2020-07-14 | 插接式接近开关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587820U true CN212587820U (zh) | 2021-02-23 |
Family
ID=74658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383069.4U Active CN212587820U (zh) | 2020-07-14 | 2020-07-14 | 插接式接近开关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587820U (zh) |
-
2020
- 2020-07-14 CN CN202021383069.4U patent/CN21258782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S2242805T3 (es) | Conector coaxial para conectar placas de circuito impreso. | |
JP2019521486A (ja) | 温度センサを有するプリント基板への熱的結合を用いる電気的接続装置 | |
EP3051636B1 (en) |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realizing connector | |
CN219535102U (zh) | 一种数据线 | |
US20150362356A1 (en) | Fluid level sensor | |
CN108225607B (zh) |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连接器内置无线测温模块 | |
CN212587820U (zh) | 插接式接近开关 | |
CN203119194U (zh) | 磁控快速连接器组件 | |
CN104184003A (zh) | 一种射频同轴转接器 | |
JP6190885B2 (ja) | 無人地上センサ用のアンテナ | |
CN219040953U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CN218569289U (zh) | 电连接器 | |
CN210074317U (zh) | 具有电路板的插拔连接件 | |
CN109036947B (zh) | 高安全性一二次融合柱上开关 | |
TWI479756B (zh) | 電源適配器及電連接器 | |
CN212627847U (zh) | 替换式接近开关 | |
CN204991987U (zh) | 电连接器 | |
CN211182590U (zh) | 探针的改良结构 | |
CN203277766U (zh) | 电源连接器 | |
CN210224534U (zh) | 一种连接器 | |
CN108674203B (zh) | 充电电池用充放电插座、插头及包括其的电池箱 | |
CN211504173U (zh) | 探头结构 | |
CN110233371B (zh) | 充电接口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221037460U (zh) | 超声波传感器 | |
CN202339985U (zh) | 一种预绝缘接线端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