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85547U - 一种换热器芯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热器芯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85547U
CN212585547U CN202021321625.5U CN202021321625U CN212585547U CN 212585547 U CN212585547 U CN 212585547U CN 202021321625 U CN202021321625 U CN 202021321625U CN 212585547 U CN212585547 U CN 2125855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main body
heat exchanger
heat
pipeline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2162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东
赵继文
赵岩
武成旭
王超
韩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Far East Heat Exchanger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Far East Heat Exchanger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Far East Heat Exchanger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Far East Heat Exchanger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2162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855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855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855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换热器芯体结构,其包括:管道主体、进液管、副管道和壳体,所述管道主体的顶端一侧安装有进液管,所述管道主体的底端一侧安装有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的一端穿入管道主体内连接有导流块,两个所述导流块之间连接有五个换热管,五个所述换热管上安装有十个交错分布的挡流板。该换热器芯体结构,不仅能够使废气与冷却流体接触的时间增加,延长换热时间,更好的吸收废气内的热量,而且能够感知冷却流体的流量,监控换热器的工作情况,同时当内部换热效率较低时,可以打开外接管道辅助进行换热,提高换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换热器芯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换热器芯体结构。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按用途分类:1、加热器加热器是把流体加热到必要的温度,但加热流体没有发生相的变化。2、预热器预热器预先加热流体,为工序操作提供标准的工艺参数。3、过热器过热器用于把流体(工艺气或蒸汽)加热到过热状态。4、蒸发器蒸发器用于加热流体,达到沸点以上温度,使其流体蒸发,一般有相的变化。按结构分类可分为:浮头式换热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U形管板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等。但是现有的换热器芯体往往其中废气与冷却流体接触的时间较短,废气中热量回收不完全,而且当换热器故障,冷却流体不再流动时,无法及时通知工作人员,同时长时间使用后热量会散发到外界,降低换热效率,热量浪费流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芯体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热器芯体结构,不仅能够使废气与冷却流体接触的时间增加,延长换热时间,更好的吸收废气内的热量,而且能够感知冷却流体的流量,监控换热器的工作情况,同时当内部换热效率较低时,可以打开外接管道辅助进行换热,提高换热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换热器芯体结构,其包括:管道主体、进液管、副管道和壳体,所述管道主体的顶端一侧安装有进液管,所述管道主体的底端一侧安装有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的一端穿入管道主体内连接有导流块,两个所述导流块之间连接有五个换热管,五个所述换热管上安装有十个交错分布的挡流板,十个所述挡流板和管道主体形成流动槽,所述进液管上安装有过滤层,所述出液管上安装有流量传感器,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的一侧连接有副管道,所述副管道盘绕在管道主体外部,所述副管道的两端均安装有阀门,所述管道主体的外部一侧安装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器、通讯模块和温度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换热器芯体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管道主体的内壁上安装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为岩棉板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换热器芯体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壳体的顶端安装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开设有扣拉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换热器芯体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管道主体的外部两端共安装有四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连接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通过将废气导入管道主体内,再通过进液管将冷却流体导入导流块中,导流块中的冷却流体顺着换热管流动,同时废气进入到挡流板和管道主体之间形成的流动槽内,换热管内的冷却流体吸收废气内的热量,并通过出液口排出,从而完成换热,通过过滤层过滤冷却流体内的杂质,流量传感器感知冷却流体的流量,并通过通讯模块发送到远程端,监控换热器的工作情况,通过温度传感器感知温度,当换热器内部换热效率较低,热量透过管道主体向外散发时,通过打开阀门,进液管中的冷却流体分流一部分进入副管道中,协助进行换热,提高换热效率,该换热器芯体结构,不仅能够使废气与冷却流体接触的时间增加,延长换热时间,更好的吸收废气内的热量,而且能够感知冷却流体的流量,监控换热器的工作情况,同时当内部换热效率较低时,可以打开外接管道辅助进行换热,提高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的剖视图。
图中:100管道主体、110隔热层、200进液管、210导流块、220换热管、230挡流板、240出液管、250过滤层、260流量传感器、300副管道、310阀门、400壳体、410控制器、420通讯模块、430温度传感器、440密封盖、441扣拉槽、500连接块、510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热器芯体结构,不仅能够使废气与冷却流体接触的时间增加,延长换热时间,更好的吸收废气内的热量,而且能够感知冷却流体的流量,监控换热器的工作情况,同时当内部换热效率较低时,可以打开外接管道辅助进行换热,提高换热效率,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包括:管道主体100、进液管200、副管道300和壳体400;
请再次参阅图1、图2和图3,所述管道主体100的顶端一侧安装有进液管200,所述管道主体100的底端一侧安装有出液管240,所述进液管200和出液管240的一端穿入管道主体100内连接有导流块210,两个所述导流块210之间连接有五个换热管220,五个所述换热管220上安装有十个交错分布的挡流板230,十个所述挡流板230和管道主体100形成流动槽,所述进液管200上安装有过滤层250,所述出液管240上安装有流量传感器260,所述进液管200和出液管240的一侧连接有副管道300,所述副管道300盘绕在管道主体100外部,所述副管道300的两端均安装有阀门310,所述管道主体100的外部一侧安装有壳体400,所述壳体400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器410、通讯模块420和温度传感器430,具体的,所述管道主体100的顶端一侧焊接有进液管200,所述管道主体100的底端一侧焊接有出液管240,所述进液管200和出液管240的一端穿入管道主体100内连通有导流块210,两个所述导流块210之间连通有五个换热管220,五个所述换热管220上焊接有十个交错分布的挡流板230,十个所述挡流板230和管道主体100形成流动槽,所述进液管200上嵌入连接有过滤层250,所述出液管240上连通有流量传感器260,所述进液管200和出液管240的一侧连通有副管道300,所述副管道300盘绕在管道主体100外部,所述副管道300的两端均嵌入连接有阀门310,所述管道主体100的外部一侧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壳体400,所述壳体400的内部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控制器410、通讯模块420和温度传感器430,管道主体100用于提供废气流动的通道,进液管200和出液管240用于作为冷却流体的进出口,导流块210用于连接进液管200、出液管240和换热管220,换热管220用于使冷却流体在内部流动,从而吸收热量,挡流板230用于使废气能够与换热管220接触更长时间,过滤层250用于提供过滤功能,流量传感器260用于感知冷却流体的流量,副管道300用于提供冷却流体流动的额外通道,阀门310用于控制副管道300的连通,壳体400用于容纳内部的装置,控制器410用于控制阀门310的工作,通讯模块420用于与远程端交换信息,温度传感器430用于感知温度信息;
在具体的使用时,通过将废气导入管道主体100内,再通过进液管200将冷却流体导入导流块210中,导流块210中的冷却流体顺着换热管220流动,同时废气进入到挡流板230和管道主体100之间形成的流动槽内,换热管220内的冷却流体吸收废气内的热量,并通过出液口排出,从而完成换热,通过过滤层250过滤冷却流体内的杂质,流量传感器260感知冷却流体的流量,并通过通讯模块420发送到远程端,监控换热器的工作情况,通过温度传感器430感知温度,当换热器内部换热效率较低,热量透过管道主体100向外散发时,通过打开阀门310,进液管200中的冷却流体分流一部分进入副管道300中,协助进行换热,提高换热效率。
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2,所述管道主体100的内壁上安装有隔热层110,所述隔热层110为岩棉板材料制成,具体的,所述管道主体100的内壁上安装有隔热层110,所述隔热层110为岩棉板材料制成。
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2,所述壳体400的顶端安装有密封盖440,所述密封盖440上开设有扣拉槽441,具体的,所述壳体400的顶端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密封盖440,所述密封盖440上开设有扣拉槽441,密封盖440用于密封壳体400,保护内部的装置,扣拉槽441用于拉动密封盖440。
请再次参阅图2,所述管道主体100的外部两端共安装有四个连接块500,所述连接块500上开设有连接孔510,具体的,所述管道主体100的外部两端共焊接有四个连接块500,所述连接块500上开设有连接孔510,连接块500用于连接管道主体100和外界装置,连接孔510用于连接连接块500和外界装置。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4)

1.一种换热器芯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主体(100)、进液管(200)、副管道(300)和壳体(400),所述管道主体(100)的顶端一侧安装有进液管(200),所述管道主体(100)的底端一侧安装有出液管(240),所述进液管(200)和出液管(240)的一端穿入管道主体(100)内连接有导流块(210),两个所述导流块(210)之间连接有五个换热管(220),五个所述换热管(220)上安装有十个交错分布的挡流板(230),十个所述挡流板(230)和管道主体(100)形成流动槽,所述进液管(200)上安装有过滤层(250),所述出液管(240)上安装有流量传感器(260),所述进液管(200)和出液管(240)的一侧连接有副管道(300),所述副管道(300)盘绕在管道主体(100)外部,所述副管道(300)的两端均安装有阀门(310),所述管道主体(100)的外部一侧安装有壳体(400),所述壳体(400)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器(410)、通讯模块(420)和温度传感器(4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芯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主体(100)的内壁上安装有隔热层(110),所述隔热层(110)为岩棉板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芯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00)的顶端安装有密封盖(440),所述密封盖(440)上开设有扣拉槽(4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芯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主体(100)的外部两端共安装有四个连接块(500),所述连接块(500)上开设有连接孔(510)。
CN202021321625.5U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换热器芯体结构 Active CN2125855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21625.5U CN212585547U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换热器芯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21625.5U CN212585547U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换热器芯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85547U true CN212585547U (zh) 2021-02-23

Family

ID=74653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21625.5U Active CN212585547U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换热器芯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8554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40131A (zh) * 2021-05-27 2021-09-03 江苏金诺化工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分段式大型智能管壳式换热器
US11940228B2 (en) 2020-12-30 2024-03-26 L'Air Liquide, Société Anonyme pour l'Etude et l'Exploitation des Procédés Georges Claude High-temperature fluid transporting pipeline with heat exchange apparatus installed therein, suitable heat exchange apparatus and heat exchange method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40228B2 (en) 2020-12-30 2024-03-26 L'Air Liquide, Société Anonyme pour l'Etude et l'Exploitation des Procédés Georges Claude High-temperature fluid transporting pipeline with heat exchange apparatus installed therein, suitable heat exchange apparatus and heat exchange method
CN113340131A (zh) * 2021-05-27 2021-09-03 江苏金诺化工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分段式大型智能管壳式换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585547U (zh) 一种换热器芯体结构
CN101349514B (zh) 一种内外翅片插管式高温换热器
EP2622297B1 (en) Waste heat boiler
CN109405589B (zh) 一种双管程独立换热的球形换热器
CN201628245U (zh) 蒸汽空气加热器
CN102901224A (zh) 一种强制螺旋翅片盘管及翅片蛇形管冷凝供热换热器
CN105617975B (zh) 一种在内部实现气体产物热交换的超临界反应器
CN103512412B (zh) U形热管换热元件及与静电除尘器一体化的u形热管换热器
CN108007243A (zh) 复合式波节管换热器
CN105114924A (zh) 一种插入管式环状流蒸汽发生器
CN103994458B (zh) 适用于火电机组的复合相变换热器
CN102564182A (zh) 板式脉动热管换热器
CN105202951A (zh) 一种浮头式换热器装置
CN201028489Y (zh) 用于氯乙烯合成中废热回收的锅炉
CN201917251U (zh) 一种热管管壳式换热器
CN205269675U (zh) 一种在内部实现气体产物热交换的超临界反应器
CN208238608U (zh) 一种节能型高效换热器
CN2924459Y (zh) 组合式热管换热器
CN206235200U (zh) 外导流折流杆u管u壳纯逆流换热器
CN201867104U (zh) 一种卧式整体式热管换热器
CN202599176U (zh) 搪瓷热管换热器
CN210070689U (zh) 一种复合相变换热器
CN205156698U (zh) 一种浮头式换热器装置
CN213147493U (zh) 一种异形预蒸发器
CN105776532B (zh) 一种高效稳定型厌氧反应器增温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