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83190U - 一种桁架楼承板临时通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桁架楼承板临时通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583190U CN212583190U CN202021214497.4U CN202021214497U CN212583190U CN 212583190 U CN212583190 U CN 212583190U CN 202021214497 U CN202021214497 U CN 202021214497U CN 212583190 U CN212583190 U CN 21258319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late
- temporary channel
- truss floor
- steel
- tru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桁架楼承板临时通道,包括模板,模板依次排布在桁架楼承板形成临时通道,相邻两模板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模板设在钢梁上,钢梁的下方设有对拉钢管,对拉钢管与模板之间设有对拉螺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可用于钢结构工程楼层桁架楼承板上,能够方便施工及管理人员行走和运输,提高施工安全性,提高工作效率;可运用于各种钢筋分布不密集、孔洞较大的结构楼层板钢筋网上,具有较大的适用性,定位稳定可靠,安全性有保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器材,特别是指一种桁架楼承板临时通道。
背景技术
全钢结构设计广泛运用于高层、超高层工程项目,而在钢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需穿插其他专业施工,钢柱、钢梁吊装完成后,铺设桁架板,而后土建、机电等施工人员需在桁架板上进行施工作业,直至混凝土浇筑完成,并且土建和机电施工往往落后于钢结构施工,导致在楼层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仅能在桁架板上行走、运输和施工作业,影响施工效率,并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桁架楼承板临时通道,解决了现有桁架楼承板行走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和施工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桁架楼承板临时通道,包括模板,模板依次排布在桁架楼承板形成临时通道,相邻两模板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模板设在钢梁上,钢梁的下方设有对拉钢管,对拉钢管与模板之间设有对拉螺杆。
所述的两模板之间通过两个铰链连接。
所述的模板上同侧的铰链安装方向相同,对侧的铰链安装方向相反。
所述的铰链为碟形铰链。
所述的模板为木模。
所述的模板尺寸为1m*1m。
所述的对拉钢管包括管节体,管节体上排列有穿孔,管节体的两端设有端板,端板与管节体的上端面平齐,端板上设有连接孔。
所述的钢梁与模板垂直布置,对拉钢管包括一节的管节体,一节的管节体与模板对拉连接。
所述的钢梁与模板同向布置,对拉钢管包括连接为一体两节的管节体,两节的管节体与模板对拉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可用于钢结构工程楼层桁架楼承板上,能够方便施工及管理人员行走和运输,提高施工安全性,提高工作效率;可运用于各种钢筋分布不密集、孔洞较大的结构楼层板钢筋网上,具有较大的适用性,定位稳定可靠,安全性有保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垂直布置)。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同向布置)。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管节体结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管节体结构俯视图。
图中:1-铰链,2-模板,3-钢梁,4-对拉钢管,5-对拉螺杆,6-管节体,7-端板,8-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目前全钢结构工程地下室普遍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完成后常遗留大量模板且无法回收利用,故本通道选用木模板作为通道材料。如图1~5所示,一种桁架楼承板临时通道,包括模板2,模板2依次排布在桁架楼承板,拼接形成临时通道,方便人员的行走和物料的运输。临时通道根据现场情况提前分段预制,并用平板推车通过施工升降机进行放置和转移。
机电管线、幕墙埋件等材料可以采用工程斗车运输,常用斗车轴距为0.8m,故选用1m*1m的地下室混凝土结构木模板,亦可根据项目情况进行调整为方便通道的布置。
相邻两模板2之间通过两个铰链1连接,铰链1为碟形铰链,距端部150mm,可180°活动,一般木模板为12mm-20mm厚,故每两块模板拼接时留置20mm间隙,铰链可旋转高度20mm,模板2上同侧的铰链1安装方向相同(朝上或朝下),对侧的铰链1安装方向相反,从而保证整个临时通道的稳定性。
部分的模板2设在钢梁3上,钢梁3的下方设有对拉钢管4,对拉钢管4与模板2之间设有对拉螺杆5,通过对拉实现模板的压设固定,提高整个临时通道的稳定性,有效避免通道发生滑移。
对拉钢管4包括节段的管节体6,管节体6上排列有穿孔8,以供对拉螺杆穿过。管节体6的两端焊接有端板7,端板7与管节体6的上端面平齐,保证两个管节体的连接处不影响贴合,端板7上设有连接孔,实现两个管节体之间的连接。
钢梁3与模板2垂直布置,对拉钢管4包括一节的管节体6,一节的管节体6与模板2对拉连接,实现竖直布置的钢梁与模板的两侧对拉连接。钢梁3与模板2同向布置,对拉钢管4包括连接为一体两节的管节体6,两节的管节体6与模板2对拉连接,两节的管节体横跨模板,实现同向布置的钢梁与模板的两侧对拉连接。
根据楼层平面可合理设计排布数量,并预先拼接(当面积较大,数量较多可分段预制),用平板推车通过施工升降机运输上楼层并开始布置,从施工升降机口开始向外布置,并绕楼层形成闭合回路,避免在运输推车过程中造成堵塞。通道在浇筑混凝土前,即可拆除,拆除与安装过程相同,运用平板推车分段拆卸,并通过施工升降机运输。因便捷通道架于桁架板之上,故在浇筑楼层板混凝土前都不影响钢筋、机电管道等施工,通道布设同时避开幕墙等埋件位置。介于钢结构工程往上标准层大体相同,故一副通道模板可以循环利用,直至工程结束。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以1000mm×1000mm木模板为子通道,通过测量标准层实际长宽计算需采用的模板数量,并分段预先拼接,横向、纵向,分为四段,通道位置避开埋件等需要在板面上方施工的位置,在板面上形成闭合回路,运用平板推车通过施工升降机运输至施工楼层、铺设,架于桁架楼承板的钢筋骨架之上,无需进行加固,每段交界处同样采用铰链进行连接。待混凝土浇筑前,将交界处铰链拆除,通过折叠方式采用平板推车——退一格叠一块,分段运输,直至施工升降机位置完成拆卸。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桁架楼承板临时通道,包括模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板(2)依次排布在桁架楼承板形成临时通道,相邻两模板(2)之间通过铰链(1)连接,模板(2)设在钢梁(3)上,钢梁(3)的下方设有对拉钢管(4),对拉钢管(4)与模板(2)之间设有对拉螺杆(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楼承板临时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模板(2)之间通过两个铰链(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桁架楼承板临时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板(2)上同侧的铰链(1)安装方向相同,对侧的铰链(1)安装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桁架楼承板临时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链(1)为碟形铰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楼承板临时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板(2)为木模。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桁架楼承板临时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板(2)尺寸为1m*1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楼承板临时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拉钢管(4)包括管节体(6),管节体(6)上排列有穿孔(8),管节体(6)的两端设有端板(7),端板(7)与管节体(6)的上端面平齐,端板(7)上设有连接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桁架楼承板临时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梁(3)与模板(2)垂直布置,对拉钢管(4)包括一节的管节体(6),一节的管节体(6)与模板(2)对拉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桁架楼承板临时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梁(3)与模板(2)同向布置,对拉钢管(4)包括连接为一体两节的管节体(6),两节的管节体(6)与模板(2)对拉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214497.4U CN212583190U (zh) | 2020-06-28 | 2020-06-28 | 一种桁架楼承板临时通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214497.4U CN212583190U (zh) | 2020-06-28 | 2020-06-28 | 一种桁架楼承板临时通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583190U true CN212583190U (zh) | 2021-02-23 |
Family
ID=74653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214497.4U Active CN212583190U (zh) | 2020-06-28 | 2020-06-28 | 一种桁架楼承板临时通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583190U (zh) |
-
2020
- 2020-06-28 CN CN202021214497.4U patent/CN21258319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6077943A1 (zh) | 建筑支撑单元及应用有该建筑支撑单元的建筑支撑结构 | |
CN206707124U (zh) | 带有钢结构接头的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构件 | |
CN110080526B (zh) | 一种地下室分期逆作施工方法 | |
CN112922208A (zh) | 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施工方法 | |
CN102587648A (zh) | 一种门式钢管与扣件式钢管组合模板支架装置及施工方法 | |
CN103276893A (zh) | 新型刚性建筑模板支撑组合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14892552B (zh) | 一种箱梁式桥梁改造施工方法 | |
CN108396630A (zh) | 带湿接缝横桥向连接的预制混凝土大箱梁结构 | |
CN108625488A (zh) | 一种可拆卸式钢筋桁架板端支撑节点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208472973U (zh) | 一种可拆卸式钢筋桁架板端支撑节点结构 | |
CN114541632A (zh) | 装配式建筑屋面层楼板使用叠合板的施工方法 | |
CN109424072A (zh) | 一种钢梁上支撑钢筋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及施工方法 | |
CN213204915U (zh) | 超高层住宅转换层超重外挑悬空构件支撑系统 | |
CN212583190U (zh) | 一种桁架楼承板临时通道 | |
WO2024082711A1 (zh) | 分片装配式变截面箱梁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08412099A (zh) | 全厚度后埋钢筋连接式混凝土预制板及连接方法 | |
CN110080455B (zh) | 一种预制剪力墙、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1236603B (zh) | 一种钢板网悬挑脚手架的综合性施工工法 | |
CN111962731B (zh) | 网格梁加双向受力的钢筋桁架楼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4878863A (zh) | 一种轻质组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0483012U (zh) | 一种双曲面弧形混凝土墙体的施工装置 | |
CN111608377B (zh) | 一种搭设悬挑脚手架的综合性施工工法 | |
CN107152107A (zh) | 预制混凝土墙板类构件钢丝绳绕行拼接结构及方法 | |
CN106013234A (zh) | 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 | |
CN111593874A (zh) | 超高层住宅转换层超重外挑悬空构件支撑系统及施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