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81724U - 一种八级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八级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81724U
CN212581724U CN202021268820.6U CN202021268820U CN212581724U CN 212581724 U CN212581724 U CN 212581724U CN 202021268820 U CN202021268820 U CN 202021268820U CN 212581724 U CN212581724 U CN 2125817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ological
tank
sedimentation tank
biological filter
s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6882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凡
吕玉立
全浩
任乔楠
朱文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26882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817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817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8172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八级净化装置,包括沉淀池、生物滤池和厌氧反应池,沉淀池的出水一端与生物滤池连接,所述生物滤池起到过滤净化作用,使得好氧微生物进行好氧生化作用,分解水中的污染物;生物滤池的出水一端通过连节管与厌氧反应池连接,所述沉淀池为三级阶梯式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第三级竖直设置有生物基质容纳槽,所述生物基质容纳槽为长方形的箱体结构,所述生物基质容纳槽内部水平设置有五块网孔隔板,最上层的网孔隔板上种植有净水植物;下侧的四块网孔隔板形成三个腔体,内部填有基质;所述生物基质容纳右侧设有跌落式打散装置,本装置通过跌落式打散装置增加溶氧量,进而增加好氧微生物的分解能力;增加净化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八级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八级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垃圾进入河流,加之农业开发中使用大量农药和化肥等也导致河流污染,河流水质严重恶化,河道淤塞,许多河道水体甚至出现黑臭现象,严重影响城市容貌。城市水环境质量是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城市黑臭水体仅靠人体感官性指标即可识别。近年来,虽然我国加大了水污染治理力度,但河流黑臭问题普遍存在,水体污染问题仍然十分严峻,水环境修复已成为环境治理的焦点之一迫切需要治理。根据目前现状,国务院印发实施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其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的整治目标。
河道最主要的氨氮、总磷和COD污染源为生活污水及初期雨水。其中,生活污水是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雨污混接所产生的污染占生活污水污染的80%左右,生活污水通过管道排口进入河道,基于此种背景之下,发明人设计一种八级净化装置,本装置通过跌落式打散装置增加溶氧量,进而增加好氧微生物的分解能力;增加净化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八级净化装置,本装置通过跌落式打散装置增加溶氧量,进而增加好氧微生物的分解能力;增加净化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八级净化装置,包括沉淀池、生物滤池和厌氧反应池,沉淀池的出水一端与生物滤池连接,所述生物滤池起到过滤净化作用,使得好氧微生物进行好氧生化作用,分解水中的污染物;生物滤池的出水一端通过连节管与厌氧反应池连接,所述沉淀池为三级阶梯式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第三级竖直设置有生物基质容纳槽,所述生物基质容纳槽为长方形的箱体结构,所述生物基质容纳槽内部水平设置有五块网孔隔板,最上层的网孔隔板上种植有净水植物;下侧的四块网孔隔板形成三个腔体,内部填有基质;所述生物基质容纳槽左下侧设有基质槽进水口,生物基质容纳槽右上侧设有基质槽出水口;所述生物基质容纳右侧设有跌落式打散装置,所述跌落式打散装置内部相对设置有打散翅片,所述打散翅片与跌落式打散装置接触一侧低于另一侧;所述跌落式打散装置的下端与伸入生物滤池的底部。
具体的,所述生物滤池内部为封闭的容纳腔,上方设有生物滤池进水口、右侧设有生物滤池出水口;跌落式打散装置的下端延伸到接近生物滤池的底部;所述生物滤池2内部填充有滤料结构,增加为微生物的分解功能,使水质更加洁净;所述滤料结构从下到上依次平铺设置多孔石层、第一活性炭层、沸石层、第二活性炭层。
进一步,沉淀池的第一级设置有挡水板,挡水板与沉淀池的第一级的池体内行程S型回路,沉淀池的第一级右侧的挡水板上设置有过滤罩。
可选的,所述沉淀池的第二级的右侧设置有生物基质容纳槽。
具体的,所述厌氧反应池内部为封闭的空腔结构,厌氧反应池与左侧与连接管连接,厌氧反应池右侧设有出水管,中间设有分离板将厌氧反应池分为反应室和排水室,反应室和排水室之间通过L形过水管连通,过水管的下端伸入排水室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装置通过跌落式打散装置增加溶氧量,进而增加好氧微生物的分解能力;增加净化效果;
2.在本申请中,沉淀池为三级阶梯式沉淀池,挡水板与沉淀池的第一级的池体内行程S型回路,增加了沉淀效果;第二级、第三级分别设置有生物基质容纳槽,进行净化,增加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沉淀池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挡水板位置示意图。
图4为生物基质容纳槽结构示意图。
图5为跌落式打散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厌氧反应池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沉淀池1、生物滤池2、厌氧反应池3、连节管4、生物基质容纳槽5、网孔隔板6、净水植物7、基质8、基质槽进水口9、基质槽出水口10、跌落式打散装置11、打散翅片12、生物滤池进水口13、生物滤池出水口14、滤料结构15、出水管16、分离板17、反应室18、排水室19、过水管20、挡水板21、过滤罩2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以下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一种八级净化装置,包括沉淀池1、生物滤池2和厌氧反应池3,沉淀池1的出水一端与生物滤池2连接,所述生物滤池2起到过滤净化作用,使得好氧微生物进行好氧生化作用,分解水中的污染物;生物滤池2的出水一端通过连节管4与厌氧反应池3连接;所述沉淀池1为三级阶梯式沉淀池,将待净化的水通过水泵和管道引入沉淀池1,沉淀池1将泥沙沉淀;所述沉淀池1的第三级竖直设置有生物基质容纳槽5,所述生物基质容纳槽5为长方形的箱体结构,所述生物基质容纳槽5内部水平设置有五块网孔隔板6,最上层的网孔隔板6上种植有净水植物7;下侧的四块网孔隔板形6成三个腔体,内部填有基质8,基质8由土壤、细砂、粗砂、砾石、碎瓦片、泥炭、页岩、铝矾土、膨润土等一种或几种构成;所述生物基质容纳槽5左下侧设有基质槽进水口9,生物基质容纳槽5右上侧设有基质槽出水口10,基质槽进水口9有必要的滤网结构,保证杂草等无法进入生物基质容纳槽5内;所述生物基质容纳5右侧设有跌落式打散装置11,所述跌落式打散装置11内部相对设置有打散翅片12,所述打散翅片12与跌落式打散装置12接触一侧低于另一侧,形成类似于倒刺的板状结构,有利于打散溶氧;所述跌落式打散装置11的下端与伸入生物滤池2的底部。将外界水源通过水泵引入本装置的沉淀池1,三级阶梯式沉淀对泥沙进行沉底,水从基质槽出水口10流入,由下到上通过基质8,从基质槽出水口10流出,由下到上的漫流式,净化更加充分;从基质槽出水口10流出的水进入跌落式打散装置11,打散翅片12对水进行打散溶氧,无需外接曝气装置充氧,无需电力,运行成本极低,简单便捷处理效果稳定;然后水进入生物滤池2,生物滤池2起到过滤净化作用,使得好氧微生物进行好氧生化作用,分解水中的污染物;然后进入厌氧反应池3进行厌氧分解。
在本申请中,生物滤池2内部为封闭的容纳腔,上方设有生物滤池进水口13、右侧设有生物滤池出水口14;跌落式打散装置11的下端延伸到接近生物滤池2的底部;所述生物滤池2内部填充有滤料结构15,增加为微生物的分解功能,使水质更加洁净;所述滤料结构15从下到上依次平铺设置多孔石层16、第一活性炭层17、沸石层18、第二活性炭层19;生物滤池2起到过滤净化作用,使得好氧微生物进行好氧生化作用,分解水中的污染物。
考虑到沉底池1的第一级泥沙较多,沉淀池1的第一级设置有挡水板21,挡水板21与沉淀池1的第一级的池体内行程S型回路,沉淀池1的第一级右侧的挡水板21上设置有过滤罩22,曲折的回路增加沉淀效果;过滤罩22具有垃圾过滤的功能。
在本申请中,所述沉淀池1的第二级的右侧还可以设置一个生物基质容纳槽5,增加过滤效果。
厌氧反应池5应当保证内部的封闭,在本申请中,所述厌氧反应池5内部为封闭的空腔结构,厌氧反应池5与左侧与连接管4连接,厌氧反应池5右侧设有出水管16,中间设有分离板17将厌氧反应池3分为反应室18和排水室19,反应室18和排水室19之间通过L形过水管20连通,过水管20的下端伸入排水室底部,反应室18内无氧环境,有利于无氧菌的反应净化。
使用原理为:将外界水源通过水泵引入本装置的沉淀池1,三级阶梯式沉淀对泥沙进行沉底,水从基质槽出水口10流入,由下到上通过基质8,从基质槽出水口10流出,由下到上的漫流式,净化更加充分;从基质槽出水口10流出的水进入跌落式打散装置11,打散翅片12对水进行打散溶氧,无需外接曝气装置充氧,无需电力,运行成本极低,简单便捷处理效果稳定;然后水进入生物滤池2,生物滤池2起到过滤净化作用,使得好氧微生物进行好氧生化作用,分解水中的污染物;然后进入厌氧反应池3进行厌氧分解。
尽管参照前述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八级净化装置,包括沉淀池、生物滤池和厌氧反应池,沉淀池的出水一端与生物滤池连接,所述生物滤池起到过滤净化作用,使得好氧微生物进行好氧生化作用,分解水中的污染物;生物滤池的出水一端通过连节管与厌氧反应池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为三级阶梯式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第三级竖直设置有生物基质容纳槽,所述生物基质容纳槽为长方形的箱体结构,所述生物基质容纳槽内部水平设置有五块网孔隔板,最上层的网孔隔板上种植有净水植物;下侧的四块网孔隔板形成三个腔体,内部填有基质;所述生物基质容纳槽左下侧设有基质槽进水口,生物基质容纳槽右上侧设有基质槽出水口;所述生物基质容纳右侧设有跌落式打散装置,所述跌落式打散装置内部相对设置有打散翅片,所述打散翅片与跌落式打散装置接触一侧低于另一侧;所述跌落式打散装置的下端与伸入生物滤池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八级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滤池内部为封闭的容纳腔,上方设有生物滤池进水口、右侧设有生物滤池出水口;跌落式打散装置的下端延伸到接近生物滤池的底部;所述生物滤池内部填充有滤料结构,增加为微生物的分解功能,使水质更加洁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八级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料结构从下到上依次平铺设置多孔石层、第一活性炭层、沸石层、第二活性炭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八级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沉淀池的第一级设置有挡水板,挡水板与沉淀池的第一级的池体内行程S型回路,沉淀池的第一级右侧的挡水板上设置有过滤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八级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的第二级的右侧设置有生物基质容纳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八级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反应池内部为封闭的空腔结构,厌氧反应池与左侧与连接管连接,厌氧反应池右侧设有出水管,中间设有分离板将厌氧反应池分为反应室和排水室,反应室和排水室之间通过L形过水管连通,过水管的下端伸入排水室底部。
CN202021268820.6U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八级净化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5817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68820.6U CN212581724U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八级净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68820.6U CN212581724U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八级净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81724U true CN212581724U (zh) 2021-02-23

Family

ID=74653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6882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581724U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八级净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817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81048U (zh) 一种多介质人工湿地水处理系统
CN1673122A (zh) 一种高效废水生态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CN108503136A (zh) 河道治理系统
CN103708671A (zh) 一种多介质人工湿地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10668575A (zh) 一种全自动高效脱氮除磷潮汐流人工湿地及其使用方法
CN109574233A (zh) 一种添加沸石负载纳米零价铁的人工湿地系统
CN109574391B (zh) 补水水系异位生态沟渠污染拦截净化方法
CN101357814B (zh) 一种环流多重生化与过滤联动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08362108U (zh) 一种利用生物滤器-人工湿地进行循环水水产养殖的系统
CN100584773C (zh) 分散式污水及污泥生化处理系统
CN212581724U (zh) 一种八级净化装置
CN218811022U (zh) 一种垃圾渗透滤液深度脱氮的一体化处理装置
CN207619222U (zh) 一种分散型污水的处理装置
CN215799061U (zh) 一种组合式水处理反应器
CN206417963U (zh) 建筑垃圾骨料污水处理系统
CN111777262B (zh) 一种净化生活污水的方法
CN101343115B (zh) 一种兼具增氧和反冲洗功能的无动力生物滤池净水系统
KR100443314B1 (ko) 인공습지용 구조물 및 그를 이용한 하수처리장치
CN210313934U (zh) 一种人工湿地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
CN210620520U (zh) 一种城市河道污水生态修复系统
CN207537302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一体化设备
CN108423949B (zh) 一种多级箱式一体化生物床组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1925058A (zh) 一种城市河道净化处理系统
CN215365114U (zh) 一种生态滤坝
CN220845840U (zh) 用于河道治理的一体化生态海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23

Termination date: 202107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