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75228U - 一种带有按摩功能的便携式深静脉血栓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按摩功能的便携式深静脉血栓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575228U CN212575228U CN202021644085.4U CN202021644085U CN212575228U CN 212575228 U CN212575228 U CN 212575228U CN 202021644085 U CN202021644085 U CN 202021644085U CN 212575228 U CN212575228 U CN 21257522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istor
- pin
- singlechip
- triode
- connecting s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理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带有按摩功能的便携式深静脉血栓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包括上壳、底壳、气泵、电磁阀、电池、控制板、显示板和导气管;在底壳的底部安装有固定板,气泵和电池通过卡扣固定在底壳上,控制板通过螺丝固定在底壳上,底壳的前端上设置有显示板,底壳上还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两联的电磁阀,气泵通过导气管连接电磁阀。本实用新型采用包裹躯干或肢体的充气气囊,根据程序设置的治疗模式进行逐腔环形按压,通过充气‑膨胀‑挤压‑放气的循环往复过程在人体内部形成压力梯度,达到具有方向性、渐进性、可累积性的挤出效果,能够起到促进静脉循环、消除淋巴液水肿,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理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按摩功能的便携式深静脉血栓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背景技术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又称循环压力治疗仪、梯度压力治疗仪、四肢循环仪或压力抗栓泵。空气波压力治疗仪主要通过对多腔气囊有顺序的反复充放气,形成了对肢体和组织的循环压力,对肢体的远端到肢体的近端进行均匀有序的挤压,促进血液和淋巴的流动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加速肢体组织液回流,有助于预防血栓的形成、预防肢体水肿,能够直接或间接治疗与血液淋巴循环相关的诸多疾病。
在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时候,一般都是使用者躺在床上,并将便携式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放置在床边的桌子或柜子上,从而对上肢或下肢进行挤压,从而促进血液和淋巴的流动。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DVT治疗仪,多为大型仪器且气囊套筒体积较大,使用场合多为医院及疗养院,方便携带的便携式治疗仪非常少。
深静脉血栓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多发生于下肢。下肢深静血栓(DVT)常导致肺动脉栓塞和血栓后综合征,严重者显著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患者死亡。由于抗凝药物治疗存在出血并发症,而术后发生颅内出血并发症后患者的预后较差,因此物理预防对于减少神经外科患者DVT的发生至关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按摩功能的便携式深静脉血栓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模仿机体活动时腿部或足底肌肉收缩对下肢静脉造成压迫,从而促使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增加心排量及脑动脉血流量,为患者下肢提供动态连续梯度压力,以降低DVT的发生危险;提供多种模式的工作方式,针对肢体部分进行气压按摩,在缓解肢体水肿,静脉血栓形成以及解除肌肉疲劳、缓解疼痛等方面均有明显疗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按摩功能的便携式深静脉血栓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包括上壳、底壳、固定板、铭牌、气泵、电磁阀、电池、控制板、三通、显示板和导气管;在底壳的底部安装有固定板,气泵和电池通过卡扣固定在底壳上,控制板通过螺丝固定在底壳上,底壳的前端上设置有显示板,在显示板上方安装有铭牌,底壳上还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两联的电磁阀,气泵通过导气管连接电磁阀;气泵通过三通和出气管经底壳上设置的外接的出气嘴与气囊相连接;气囊外设置有套筒;底壳上封装设置有上壳;
气泵、电磁阀和显示板分别与控制板电性连接;
还包括MCU控制单元、降压稳压及开关机控制单元、充电管理单元、压力检测单元、数码管驱动单元和气泵驱动控制单元。
作为优选,所述显示板上设置有开关机、压力显示模块、工作模式设置、充电指示及工作状态显示模块。
作为优选,所述套筒采用横置小面积分割的方式将套筒分割为蛇形气室,气室并未独立分割仍为一体,采用一个进气孔整体进气;小面积的气室充放气可对肢体小面积局部进行按摩,循环按压的部位更为密集,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达到特殊护理需求,使用者的使用体验更舒适。
作为优选,所述气泵、电磁阀、控制板和显示板分别与电池电性连接;电池采用3.7V锂电池供电。
作为优选,所述MCU控制单元包括第六单片机、第六电容和第七连接座;第六单片机的VCC和GND脚上串联有第六电容,第六单片机的VCC脚连接第七连接座的4脚且接电源;第六单片机的GND脚连接第七连接座的1脚且接地;第七连接座的2脚和3脚分别连接第六单片机的P30脚和P31脚。
作为优选,所述降压稳压及开关机控制单元包括第四单片机、第二连接座、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九电阻、第二十五电阻-第二十七电阻;第四单片机的1脚和2脚上并联有第三电容和第十电容,第四单片机的1脚和3脚上并联有第二电容和第九电容,第二连接座的6脚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三二极管至第四单片机的3脚,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基极串联有第十六电阻,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十五电阻至第二三极管集电极,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二十五电阻和第二十六电阻至第二连接座的4脚,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上连接第十九电阻、第五二极管、第二十六电阻至第二连接座的4脚,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十九电阻、第六二极管、第二十七电阻至第四单片机的1脚且接地,第四单片机的3脚连接第四二极管;第二连接座2脚、3脚分别连接第六单片机的P12脚和P13脚。
作为优选,所述充电管理单元包括第五单片机、连接座、第二十电阻、第二十一电阻、第二十八电阻、第二十九电阻、第四电容和第五电容;第五单片机的4脚连接第五电容且接地,第五单片机的3脚连接第二十八电阻、第二十九电阻至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二十九电阻上并联有第四电容,第二十九电阻一端上连接第二十电阻至第六单片机的P11脚;第五单片机的8脚接第三连接座的1脚,第五单片机的1和2脚连接第二十一电阻,第五单片机的7脚接第六单片机的P54脚,第三连接座的2、3脚接地。
作为优选,所述压力检测单元包括第二单片机、第三单片机、第四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七电阻-第十八电阻、第七电容和第八电容;第二单片机9、12、14、15脚分别连接第三单片机的3、6、2和5脚,第二单片机1脚和2脚连接第五电阻至电源,第二单片机的1脚连接第四电阻至接地,第二单片机的2脚和4脚上串联有第八电阻、第十一电阻和第十七电阻至接地,第二单片机的4脚和13脚连接有第十二电阻、第十四电阻和第七电阻,第二单片机的6脚和7脚上连接有第九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八电阻和第八电容,第二单片机的的2脚和16脚连接第六电阻和第七电容且接地,第二单片机的13脚和14脚连接有第十电阻,第二单片机的6脚连接至第六单片机的P10脚。
作为优选,所述数码管驱动单元包括第一单片机、第一连接座、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和开关;第一单片机的2-4脚与10脚分别连接有第二电阻、第一电阻、第一电容,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分别连接第一单片机的8脚和9脚,第一单片机的4脚分别与第一连接座的1脚和5脚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气泵驱动控制单元包括第四连接座、第五连接座、第六连接座、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第三电阻、第二十二电阻-第二十四电阻、第七电阻-第九电阻;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二十二电阻至第六单片机的P55脚,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三电阻至接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四连接座的2脚,集电极连接第九二极管至第四连接座的1脚,第九二极管的两端连接有第五连接座,第四三极管和第五三极管的基极分别连接第二十三电阻和第二十四电阻至第六单片机的P37脚和P36脚,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六连接座3脚和第七二极管至第五单片机的5脚,和第五三极管连接第六连接座1脚和第八二极管至第五单片机的5脚;第六连接座的2脚和4脚连接第五单片机的5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模仿机体活动时腿部或足底肌肉收缩对下肢静脉造成压迫,从而促使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增加心排量及脑动脉血流量,为患者下肢提供动态连续梯度压力,以降低DVT的发生危险;提供多种模式的工作方式,针对肢体部分进行气压按摩,在缓解肢体水肿,静脉血栓形成以及解除肌肉疲劳、缓解疼痛等方面均有明显疗效。
2、本实用新型采用包裹躯干或肢体的充气气囊,根据程序设置的治疗模式进行逐腔环形按压,通过充气-膨胀-挤压-放气的循环往复过程在人体内部形成压力梯度,达到具有方向性、渐进性、可累积性的“挤出”效果,从而能够起到促进静脉循环、消除淋巴液水肿、加强动脉灌注,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3、本实用新型针对肢体部分进行气压按摩,促进淤积的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加强动脉洪流,改善病变部位的血液循环,稀释疼痛及炎症因子,促进渗出物的吸收,达到消除消肿,促进愈合,防止肌肉萎缩,改善周围血管功能的疗效。在缓解肢体水肿,静脉血栓形成以及解除肌肉疲劳、缓解疼痛等方面均有明显疗效。
4、本实用新型产品不仅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且气囊套筒也针对肢体部分特别设计方便收纳,因此多种场合均可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按摩功能的便携式深静脉血栓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按摩功能的便携式深静脉血栓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按摩功能的便携式深静脉血栓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气泵控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按摩功能的便携式深静脉血栓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电磁阀控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按摩功能的便携式深静脉血栓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面板控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按摩功能的便携式深静脉血栓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底壳与气囊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按摩功能的便携式深静脉血栓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按摩功能的便携式深静脉血栓空气波压力治疗仪中MCU控制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按摩功能的便携式深静脉血栓空气波压力治疗仪中降压稳压及开关机控制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按摩功能的便携式深静脉血栓空气波压力治疗仪中充电管理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按摩功能的便携式深静脉血栓空气波压力治疗仪中压力检测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按摩功能的便携式深静脉血栓空气波压力治疗仪中数码管驱动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按摩功能的便携式深静脉血栓空气波压力治疗仪中气泵驱动控制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按摩功能的便携式深静脉血栓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包括上壳1、底壳2、固定板3、铭牌4、气泵5、电磁阀6、电池7、控制板8、三通9、显示板10和导气管11;在底壳2的底部安装有固定板3,气泵5和电池7通过卡扣固定在底壳2上,控制板8通过螺丝固定在底壳2上,底壳2的前端上设置有显示板10,在显示板10上方安装有铭牌4,底壳2上还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两联的电磁阀6,气泵5通过导气管11连接电磁阀6;气泵5通过三通9和出气管经底壳2上设置的外接的出气嘴13与气囊12相连接;气囊12外设置有套筒15;底壳2上封装设置有上壳1;
气泵5、电磁阀6和显示板10分别与控制板8电性连接;
还包括MCU控制单元、降压稳压及开关机控制单元、充电管理单元、压力检测单元、数码管驱动单元和气泵驱动控制单元。
具体的,所述显示板10上设置有开关机、压力显示模块、工作模式设置、充电指示及工作状态显示模块。
具体的,所述套筒15采用横置小面积分割的方式将套筒15分割为蛇形气室,气室并未独立分割仍为一体,采用一个进气孔整体进气。小面积的气室充放气可对肢体小面积局部进行按摩,循环按压的部位更为密集,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达到特殊护理需求,使用者的使用体验更舒适。
具体的,所述气泵5、电磁阀6、控制板8和显示板10分别与电池7电性连接;电池7采用3.7V锂电池供电。
具体的,如图8所述,所述MCU控制单元包括第六单片机U6、第六电容C6和第七连接座J7;第六单片机U6的VCC和GND脚上串联有第六电容,第六单片机U6的VCC脚连接第七连接座J7的4脚且接电源;第六单片机U6的GND脚连接第七连接座J7的1脚且接地;第七连接座J7的2脚和3脚分别连接第六单片机U6的P30脚和P31脚;MCU控制单元采用8位单片机,包含2路ADC检测及多路IO口,可满足产品所有功能需求;适用于便捷产品,简化了复杂应用。
具体的,如图9所述,所述降压稳压及开关机控制单元包括第四单片机U4、第二连接座J2、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二极管D3-第六二极管D6、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五电阻R25-第二十七电阻R27;第四单片机U4的1脚和2脚上并联有第三电容C3和第十电容C10,第四单片机U4的1脚和3脚上并联有第二电容C2和第九电容C9,第二连接座J2的6脚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三二极管D3至第四单片机U4的3脚,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基极串联有第十六电阻R16,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十五电阻R15至第二三极管Q2集电极,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第二十五电阻R25和第二十六电阻R26至第二连接座J2的4脚,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上连接第十九电阻R19、第五二极管D5、第二十六电阻R26至第二连接座J2的4脚,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第十九电阻R19、第六二极管D6、第二十七电阻R27至第四单片机U4的1脚且接地,第四单片机U4的3脚连接第四二极管D4;第二连接座J22脚、3脚分别连接第六单片机U6的P12脚和P13脚;
降压稳压及开关机控制单元采用低纹波LDO芯片将输入电池电压及USB输入电压降为3V为MCU控制单元供电;通过检测按键是否按下控制开机及关机操作;将电池输入电压及USB输入电压稳压在3V为MCU控制单元供电。在关机状态时,按下按键,电池电压通过二极管加载到降压芯片输入端,降压芯片输出端输出3V为MCU供电使得产品进入开机状态。开机后按键断开,但MCU控制单元通过IO口输出高电平维持开机状态。在开机状态按下按键,MCU控制单元的IO口检测到高电平便输出低电平使产品进入关机状态。
具体的,如图10所述,所述充电管理单元包括第五单片机U5、连接座J3、第二十电阻R20、第二十一电阻R21、第二十八电阻R28、第二十九电阻R29、第四电容C4和第五电容C5;第五单片机U5的4脚连接第五电容C5且接地,第五单片机U5的3脚连接第二十八电阻R28、第二十九电阻R29至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第二十九电阻R29上并联有第四电容C4,第二十九电阻R29一端上连接第二十电阻R20至第六单片机U6的P11脚;第五单片机U5的8脚接第三连接座J3的1脚,第五单片机U5的1和2脚连接第二十一电阻R21,第五单片机U5的7脚接第六单片机U6的P54脚,第三连接座J3的2、3脚接地;充电管理单元利用USB端口为电池充电,并提供充电状态提示,采用单节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可自动检测电池实时电压,达到满电状态时便切断充电路径,停止充电。
具体的,如图11所述,所述压力检测单元包括第二单片机U2、第三单片机U3、第四电阻R4-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R18、第七电容C7和第八电容C8;第二单片机U29、12、14、15脚分别连接第三单片机U3的3、6、2和5脚,第二单片机U21脚和2脚连接第五电阻R5至电源,第二单片机U2的1脚连接第四电阻R4至接地,第二单片机U2的2脚和4脚上串联有第八电阻R8、第十一电阻R11和第十七电阻R17至接地,第二单片机U2的4脚和13脚连接有第十二电阻R12、第十四电阻R14和第七电阻R7,第二单片机U2的6脚和7脚上连接有第九电阻R9、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八电阻R18和第八电容C8,第二单片机U2的的2脚和16脚连接第六电阻R6和第七电容C7且接地,第二单片机U2的13脚和14脚连接有第十电阻R10,第二单片机U2的6脚连接至第六单片机U6的P10脚;压力检测单元采用高精度压力传感器与比较器配合,通路两路检测分别检测低压与高压。检测值反馈到MCU的ADC IO口,MCU根据检测值控制气泵的动作;采用压力传感器检测气囊内部压力,精度误差±5mmHg。
具体的,如图12所述,所述数码管驱动单元包括第一单片机U1、第一连接座J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和开关S1;第一单片机U1的2-4脚与10脚分别连接有第二电阻R2、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1,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分别连接第一单片机U1的8脚和9脚,第一单片机U1的4脚分别与第一连接座J1的1脚和5脚相连接;
数码管驱动单元采用专用的LED驱动控制芯片控制单位数码管与双位数码管,数码管被LED驱动芯片TM1650驱动,指示模式值及实时压力值。TM1650控制芯片控制两颗LED指示灯的充电状态及数码管的工作,抗干扰能力强,在家用电器领域广泛使用。
具体的,如图13所述,所述气泵驱动控制单元包括第四连接座J4、第五连接座J5、第六连接座J6、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第五三极管Q5、第三电阻R3、第二十二电阻R22-第二十四电阻R24、第七电阻R7-第九电阻R9;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第二十二电阻R22至第六单片机U6的P55脚,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第三电阻R3至接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第四连接座J4的2脚,集电极连接第九二极管D9至第四连接座J4的1脚,第九二极管D9的两端连接有第五连接座J5,第四三极管Q4和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分别连接第二十三电阻R23和第二十四电阻R24至第六单片机U6的P37脚和P36脚,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第六连接座J63脚和第七二极管D7至第五单片机U5的5脚,和第五三极管Q5连接第六连接座J61脚和第八二极管D8至第五单片机U5的5脚;第六连接座J6的2脚和4脚连接第五单片机U5的5脚;气泵也采用低压工作气泵,气泵采用小型低功率设计,体积小、噪音低、重量轻,适用于便携设备,气泵驱动控制单元通过MCU的IO口控制气泵5的进气与放气,与压力传感器同时使用,保证压力值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使用时,气囊12的套筒可15包裹腿部或手臂,气泵5内部驱动活塞进行充气;MCU控制单元控制电磁阀6的开启和闭合,气泵产生的气体,通过硅胶管输送进电磁阀各气路,进气管上分出一支路与传感器相连接用于检测压力值,控制板上的MCU控制单元检测传感器反馈的气体压力值,达到对气囊12腔室的充气及放气功能;出气管与套筒气囊连接,把气泵5产生的气体输送到套筒15气囊内,根据反馈值控制电磁阀的开合实现气体按控制量输送入套筒进行充气按摩;按照设定功能充气后对这些身体部位进行按摩。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带有按摩功能的便携式深静脉血栓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1)、底壳(2)、固定板(3)、铭牌(4)、气泵(5)、电磁阀(6)、电池(7)、控制板(8)、三通(9)、显示板(10)和导气管(11);在底壳(2)的底部安装有固定板(3),气泵(5)和电池(7)通过卡扣固定在底壳(2)上,控制板(8)通过螺丝固定在底壳(2)上,底壳(2)的前端上设置有显示板(10),在显示板(10)上方安装有铭牌(4),底壳(2)上还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两联的电磁阀(6),气泵(5)通过导气管(11)连接电磁阀(6);气泵(5)通过三通(9)和出气管经底壳(2)上设置的外接的出气嘴(13)与气囊(12)相连接;气囊(12)外设置有套筒(15);底壳(2)上封装设置有上壳(1);
气泵(5)、电磁阀(6)和显示板(10)分别与控制板(8)电性连接;
还包括MCU控制单元、降压稳压及开关机控制单元、充电管理单元、压力检测单元、数码管驱动单元和气泵驱动控制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按摩功能的便携式深静脉血栓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板(10)上设置有开关机、压力显示模块、工作模式设置、充电指示及工作状态显示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按摩功能的便携式深静脉血栓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5)采用横置小面积分割的方式将套筒(15)分割为蛇形气室,气室为一体,采用一个进气孔进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按摩功能的便携式深静脉血栓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5)、电磁阀(6)、控制板(8)和显示板(10)分别与电池(7)电性连接;电池(7)采用3.7V锂电池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按摩功能的便携式深静脉血栓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MCU控制单元包括第六单片机(U6)、第六电容(C6)和第七连接座(J7);第六单片机(U6)的VCC和GND脚上串联有第六电容,第六单片机(U6)的VCC脚连接第七连接座(J7)的4脚且接电源;第六单片机(U6)的GND脚连接第七连接座(J7)的1脚且接地;第七连接座(J7)的2脚和3脚分别连接第六单片机(U6)的P30脚和P31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按摩功能的便携式深静脉血栓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稳压及开关机控制单元包括第四单片机(U4)、第二连接座(J2)、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二极管(D3)-第六二极管(D6)、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五电阻(R25)-第二十七电阻(R27);第四单片机(U4)的1脚和2脚上并联有第三电容(C3)和第十电容(C10),第四单片机(U4)的1脚和3脚上并联有第二电容(C2)和第九电容(C9),第二连接座(J2)的6脚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三二极管(D3)至第四单片机(U4)的3脚,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基极串联有第十六电阻(R16),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十五电阻(R15)至第二三极管(Q2)集电极,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第二十五电阻(R25)和第二十六电阻(R26)至第二连接座(J2)的4脚,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上连接第十九电阻(R19)、第五二极管(D5)、第二十六电阻(R26)至第二连接座(J2)的4脚,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第十九电阻(R19)、第六二极管(D6)、第二十七电阻(R27)至第四单片机(U4)的1脚且接地,第四单片机(U4)的3脚连接第四二极管(D4);第二连接座(J2)2脚、3脚分别连接第六单片机(U6)的P12脚和P13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按摩功能的便携式深静脉血栓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管理单元包括第五单片机(U5)、连接座(J3)、第二十电阻(R20)、第二十一电阻(R21)、第二十八电阻(R28)、第二十九电阻(R29)、第四电容(C4)和第五电容(C5);第五单片机(U5)的4脚连接第五电容(C5)且接地,第五单片机(U5)的3脚连接第二十八电阻(R28)、第二十九电阻(R29)至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第二十九电阻(R29)上并联有第四电容(C4),第二十九电阻(R29)一端上连接第二十电阻(R20)至第六单片机(U6)的P11脚;第五单片机(U5)的8脚接第三连接座(J3)的1脚,第五单片机(U5)的1和2脚连接第二十一电阻(R21),第五单片机(U5)的7脚接第六单片机(U6)的P54脚,第三连接座(J3)的2、3脚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按摩功能的便携式深静脉血栓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检测单元包括第二单片机(U2)、第三单片机(U3)、第四电阻(R4)-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R18)、第七电容(C7)和第八电容(C8);第二单片机(U2)9、12、14、15脚分别连接第三单片机(U3)的3、6、2和5脚,第二单片机(U2)1脚和2脚连接第五电阻(R5)至电源,第二单片机(U2)的1脚连接第四电阻(R4)至接地,第二单片机(U2)的2脚和4脚上串联有第八电阻(R8)、第十一电阻(R11)和第十七电阻(R17)至接地,第二单片机(U2)的4脚和13脚连接有第十二电阻(R12)、第十四电阻(R14)和第七电阻(R7),第二单片机(U2)的6脚和7脚上连接有第九电阻(R9)、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八电阻(R18)和第八电容(C8),第二单片机(U2)的2脚和16脚连接第六电阻(R6)和第七电容(C7)且接地,第二单片机(U2)的13脚和14脚连接有第十电阻(R10),第二单片机(U2)的6脚连接至第六单片机(U6)的P10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按摩功能的便携式深静脉血栓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数码管驱动单元包括第一单片机(U1)、第一连接座(J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和开关(S1);第一单片机(U1)的2-4脚与10脚分别连接有第二电阻(R2)、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1),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分别连接第一单片机(U1)的8脚和9脚,第一单片机(U1)的4脚分别与第一连接座(J1)的1脚和5脚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按摩功能的便携式深静脉血栓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驱动控制单元包括第四连接座(J4)、第五连接座(J5)、第六连接座(J6)、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第五三极管(Q5)、第三电阻(R3)、第二十二电阻(R22)-第二十四电阻(R24)、第七电阻(R7)-第九电阻(R9);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第二十二电阻(R22)至第六单片机(U6)的P55脚,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第三电阻(R3)至接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第四连接座(J4)的2脚,集电极连接第九二极管(D9)至第四连接座(J4)的1脚,第九二极管(D9)的两端连接有第五连接座(J5),第四三极管(Q4)和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分别连接第二十三电阻(R23)和第二十四电阻(R24)至第六单片机(U6)的P37脚和P36脚,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第六连接座(J6)3脚和第七二极管(D7)至第五单片机(U5)的5脚,和第五三极管(Q5)连接第六连接座(J6)1脚和第八二极管(D8)至第五单片机(U5)的5脚;第六连接座(J6)的2脚和4脚连接第五单片机(U5)的5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644085.4U CN212575228U (zh) | 2020-08-10 | 2020-08-10 | 一种带有按摩功能的便携式深静脉血栓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644085.4U CN212575228U (zh) | 2020-08-10 | 2020-08-10 | 一种带有按摩功能的便携式深静脉血栓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575228U true CN212575228U (zh) | 2021-02-23 |
Family
ID=74658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644085.4U Active CN212575228U (zh) | 2020-08-10 | 2020-08-10 | 一种带有按摩功能的便携式深静脉血栓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57522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43751A (zh) * | 2020-08-10 | 2020-10-09 | 厦门维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按摩功能的便携式深静脉血栓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
-
2020
- 2020-08-10 CN CN202021644085.4U patent/CN21257522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43751A (zh) * | 2020-08-10 | 2020-10-09 | 厦门维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按摩功能的便携式深静脉血栓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354410B2 (en) | Compression treatment system | |
AU2005216923B2 (en) | Compression treatment system | |
US9668932B2 (en) | Portable micro air pump for use in 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 therapy | |
US20060058716A1 (en) | Unitary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 device | |
US9839573B2 (en) | Compact mini air pump for use in 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 therapy | |
CN202982592U (zh) | 四肢血液循环压缩治疗仪 | |
CN212575228U (zh) | 一种带有按摩功能的便携式深静脉血栓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 |
CN110464620A (zh) | 一种具有多腔气室的直流型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及控制系统 | |
US20220218558A1 (en) | Air compression device | |
CN216536072U (zh) | 一种安全可靠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 |
CN212575229U (zh) | 一种便携式蓝牙深静脉血栓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 |
CN111743751A (zh) | 一种带有按摩功能的便携式深静脉血栓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 |
CN113350682A (zh) | 一种单体气囊、肢体气囊件以及上肢水肿空气波治疗仪 | |
CN206777502U (zh) | 脉冲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 |
CN111803331A (zh) | 一种手部康复训练仪 | |
CN207996290U (zh) | 电脑控制驱血式间歇充气加压下肢术后防血栓系统 | |
CN111374877A (zh) | 一种足部静脉血栓防治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9529631U (zh) |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 |
CN111759700A (zh) | 一种带计步、皮肤温度监测及姿势捕捉功能的便携式蓝牙深静脉血栓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 |
CN113893152A (zh) | 一种可拆卸的预防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装置 | |
CN219207146U (zh) | 一种电动压脉带 | |
CN219517709U (zh) | 一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训练装置 | |
CN221534726U (zh) | 一种基于双下肢辅助循环的糖尿病足治疗康复装置 | |
CN221731497U (zh) | 一种ecmo用下肢末梢循环监测保护装置 | |
CN217548500U (zh) | 一种便携式直流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