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73893U - 一种轮虫培育桶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轮虫培育桶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73893U
CN212573893U CN202020861928.XU CN202020861928U CN212573893U CN 212573893 U CN212573893 U CN 212573893U CN 202020861928 U CN202020861928 U CN 202020861928U CN 212573893 U CN212573893 U CN 2125738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ifer
barrel
pipe
cultivating
barrel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6192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志星
岳彦峰
房文红
彭士明
蒋科技
施兆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ast China Sea Fisher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East China Sea Fisher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ast China Sea Fisher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East China Sea Fisher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02086192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738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738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7389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虫培育桶,其包括桶体和设于桶体内部的过滤机构;桶体底部外接有排水管和排水阀门;桶体侧壁近上沿处设有出料口;过滤机构包括空心圆柱状吸附绵、三通管、曝气软管、曝气气头和过滤框;空心圆柱状吸附绵同轴设置在桶体中;三通管包括连为一体的竖直长管、竖直短管和水平管;过滤框通过绳索悬挂于水平管的出口正下方。本实用新型还公开包含该轮虫培育桶的轮虫培育系统。该轮虫培育桶和系统可用于半连续的培育轮虫,培育方法工艺简单,管理方便,成本低下,轮虫产量高且产出稳定,每个培育圆桶内轮虫密度可达到2000~3000个/mL,可持续的培育和收获高品质轮虫,为水产养殖的苗种提供优质活饵。

Description

一种轮虫培育桶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生物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虫培育桶及系统。
背景技术
轮虫广泛分布于各类淡水、半咸水和海水中,具有耐性强、繁殖速度快等特点。轮虫易于培育,由于其大小适中、营养丰富被广泛用于水产养殖业的苗种培育,是鱼、虾和蟹等水产养殖苗种的适口动物性活饵。近些年,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苗种培育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作为苗种开口理想活饵的轮虫需求量也急剧增加,但由于轮虫培育技术和培育设备的限制,很难做到充足供应,严重限制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目前轮虫主要有室外池塘和室内养殖池两种培育方式。室外池塘轮虫培育方式成本低且粗放,易受天气影响,同时室外环境因子难以控制,管理不便,轮虫产量低下且不稳定,容易携带致病细菌。室内养殖池培育方式精细,轮虫产量高且稳定,病害也相对较少,但需要的环境控制设备要求高,培育成本也高。因此开发一种成本低、管理方便、产量高且稳定的轮虫培育装置及方法极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轮虫培育缺乏成本低、管理方便、产量高且稳定的轮虫培育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轮虫培育桶及系统,使用该系统可对轮虫进行半连续培育,具有工艺简单,管理方便,成本低下,产量高且稳定等诸多优点,可缓解苗种轮虫活饵供应问题,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本实用新型的轮虫培育桶包括桶体和设于桶体内部的过滤机构;
桶体底部外接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设有排水阀门;桶体侧壁近上沿处设有出料口;
过滤机构包括空心圆柱状吸附绵、三通管、曝气软管、曝气气头和过滤框;空心圆柱状吸附绵同轴设置在桶体中;三通管包括连为一体的竖直长管、竖直短管和水平管,竖直长管向下伸至桶体底部且下端设有吸污孔,竖直短管向上延伸,水平管水平延伸;曝气软管自竖直短管伸入伸至竖直长管中,曝气气头连于曝气软管下端;过滤框通过绳索悬挂于水平管的出口正下方。
较佳的,桶体底部沿桶内壁安装有一圈纳米增氧管,纳米增氧管连有一根通向桶体外的增氧软管。
本实用新型的轮虫培育桶核心的部件为过滤机构,其可将轮虫粪便和其他有机残渣吸附进行吸附和过滤。具体的,桶底的纳米增氧管不仅可确保桶内水体溶氧供应充足、均匀,并可使轮虫粪便等污垢上浮或向桶底中部堆积;纳米增氧管曝气搅动水体,曝气形成的大量气泡表面可吸附混杂在水中的各种颗粒状污垢,包括轮虫粪便和其他有机残渣等,污垢随气泡上升到液面逐渐被空心圆柱状吸附绵吸附。同时,位于竖直长管内的曝气气头伸入水体液面以下,向水体冲气,可使管内液面上升并通过三通管从横向的水平管流出,轮虫粪便和食物残渣等可通过竖直长管下端的吸污孔进入并随水流上升,并通过三通管从横向的水平管流出,然后经水平管出口下方放置的过滤框过滤。
较佳的,桶体底部为圆锥形。
较佳的,桶体为玻璃钢桶。
较佳的,竖直长管、竖直短管和水平管通过三通接头连为一体。
较佳的,过滤框为镂空塑料筐,内部设有过滤棉。
较佳的,所述竖直长管下端与所述排水管对接,所述吸污洞沿着所述竖直长管下端周向等间距分布4~5排,每排8~10个。
进一步的,所述排孔洞的直径为3~8mm优选5mm。
较佳的,桶体内径为80~120cm优选90~105cm更优选98cm,高度为70~100cm优选80~90cm更优选85cm;空心圆柱状吸附绵外径为60~70cm优选63~67cm更优选65cm,厚度为5~12cm优选8~10cm,高度为50~70cm优选50~65cm更优选65cm。
较佳的,空心圆柱状吸附绵外壁距培育桶内壁10~30cm优选12~20cm更优选15cm。
较佳的,出料口位于桶体口沿向下5~20cm优选8~15cm更优选10cm处,空心圆柱状吸附绵上沿比出料口高3~10cm优选4~8cm更优选5cm;曝气气头的位置比料口低3~10cm优选4~8cm更优选5cm,过滤框的下面比料口高3~15cm优选5~10cm。
较佳的,水平管高出空心圆柱状吸附绵上沿5~15cm,优选8~10cm。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较佳实施例中,桶体内径为98cm,高度为85cm;空心圆柱状吸附绵内外径分别为57cm和65cm,高度为60cm;出料口位于桶体口沿向下10cm处;空心圆柱状吸附绵上沿比出料口高5cm,曝气气头的位置比出料口低5cm,过滤框的下面比连通管的端口高8cm。
连续培养过程中桶内液面会与出料口齐平,上述尺寸的设计可使空心圆柱状吸附绵的上沿高出液面可提升过滤吸附的效果,而曝气气头可向下伸入液面以下先水体中进行曝气,过滤框则可确保位于液面以上从而能避免过滤棉接触液面影响过滤效果。
较佳的,所述三通接头、竖直长管、竖直短管和水平管均可采用PVC管。
较佳的,所述三通接头通过胶黏剂与所述竖直长管、竖直短管和水平管固定,从而防止漏水。
所述竖直短管的长度为9cm~11cm,所述水平管的长度为10cm~15cm,所述竖直长管的长度为50~55cm。
所述竖直长管、竖直短管和水平管外径均为32.2mm。
本实用新型的轮虫培育系统包括进水软管、轮虫接种桶、轮虫间接培育桶和轮虫收获桶,其中轮虫接种桶和轮虫间接培育桶采用如上所述的轮虫培育桶;进水软管的出水口位于轮虫接种桶上方,进水软管上还设有进水阀门;轮虫间接培育桶和轮虫收获桶依次设于轮虫接种桶下游;轮虫间接培育桶和轮虫收获桶的桶体侧壁近上沿处分别还设有进料口,轮虫接种桶的出料口和轮虫间接培育桶的进料口之间以及轮虫间接培育桶的出料口和轮虫收获桶的进料口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
较佳的,轮虫收获桶的桶体的结构尺寸与所述的轮虫培育桶相同且等高布置,所述连通管水平设置。
较佳的,所述连通管的长度为30~40cm,外径为32.2mm。
较佳的,所述进水软管位于轮虫接种桶上方,优选上方10~30cm处,更优选上方20cm处。
较佳的,所述进水软管外径为4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轮虫培育桶和系统可用于半连续的培育轮虫,培育方法工艺简单,管理方便,成本低下,轮虫产量高且产出稳定,每个培育圆桶内轮虫密度可达到2000~3000个/mL,可持续的培育和收获高品质轮虫,为水产养殖的苗种提供优质活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轮虫培育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轮虫培育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进水阀门1;进水软管2;曝气软管3;竖直短管4;三通接头5;水平管6;曝气气头7;过滤筐8;过滤绵9;绳索10;空心圆柱状过滤绵11;竖直长管12;桶体13;纳米增氧管14;吸污洞15;排水阀门16;排水管17;增氧软管18;连通管19;
轮虫接种桶1a、轮虫间接培育桶1b和轮虫收获桶1c。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施实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一种轮虫培育桶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轮虫培育桶。其包括桶体13和设于桶体13内部的过滤机构。
桶体13底部外接有排水管17,排水管17上设有排水阀门16,排水阀门16和排水管17之间通过胶黏剂固定,防止松动和漏水;桶体13侧壁近上沿处设有出料口;桶体13底部为圆锥形,且底部沿桶内壁安装有一圈纳米增氧管14,纳米增氧管(14)连有一根通向桶体13外的增氧软管18。
过滤机构包括空心圆柱状吸附绵11、三通管、曝气软管3、曝气气头7和过滤框8;空心圆柱状吸附绵11同轴设置在桶体13中;三通管包括通过三通接头5连为一体的竖直长管12、竖直短管4和水平管6,竖直长管12向下伸至桶体13底部且下端设有吸污孔15,竖直短管4向上延伸,水平管6水平延伸,三通接头5通过胶黏剂与竖直长管12、竖直短管4和水平管6固定,从而防止漏水;曝气软管3自竖直短管4伸入伸至竖直长管12中,曝气气头7连于曝气软管3下端;过滤框8为镂空塑料筐,内部设有过滤棉9,过滤框8通过绳索10悬挂于水平管6的出口正下方。
较佳的,竖直长管12下端与排水管17对接,吸污洞15沿着所述竖直长管下端周向等间距分布4~5排,每排8~10个,吸污洞15直径优选为5mm。
本实用新型的轮虫培育桶可作为小水体高密度轮虫培育的基础设备,可有效过滤和吸附水体中的污垢,确保桶内水体的洁净度,避免因为污垢过多而影响轮虫的繁育。
本实用新型的轮虫培育桶核心的部件为过滤机构,其可将轮虫粪便和其他有机残渣吸附进行吸附和过滤。具体的,通过增氧软管18充气,桶底的纳米增氧管14来曝气搅动水体,不仅可确保桶内水体溶氧供应充足、均匀,并可使轮虫粪便等污垢上浮或向桶底中部堆积;纳米增氧管14曝气搅动水体,曝气形成的大量气泡表面可吸附混杂在水中的各种颗粒状污垢,包括轮虫粪便和其他有机残渣等,污垢随气泡上升到液面逐渐被空心圆柱状吸附绵11吸附。同时,位于竖直长管12内的曝气气头7伸入水体液面以下,向水体冲气,可使管内液面上升并通过三通管从横向的水平管6流出,轮虫粪便和食物残渣等可通过竖直长管12下端的吸污孔15进入并随水流上升,并通过三通管从横向的水平管6流出,然后经水平管6出口下方放置的过滤框8过滤,水平管6高度和绳索10的长度应控制使得过滤框8位于液面上方,从而能避免过滤棉9接触液面影响过滤效果。
较佳的,桶体13内径为80~120cm优选90~105cm更优选98cm,高度为70~100cm优选80~90cm更优选85cm;空心圆柱状吸附绵11外径为60~70cm优选63~67cm更优选65cm,厚度为5~12cm优选8~10cm,高度为50~70cm优选50~65cm更优选65cm。
较佳的,空心圆柱状吸附绵11外壁距培育桶内壁10~30cm优选12~20cm更优选15cm。
较佳的,连通管19的端口位于桶体口沿向下5~20cm优选8~15cm更优选10cm处,空心圆柱状吸附绵11的上沿比连通管19的端口高3~10cm优选4~8cm更优选5cm,曝气气头7的位置比连通管19的端口低3~10cm优选4~8cm更优选5cm,过滤框8的下面比连通管19的端口高3~15cm优选5~10cm。
较佳的,水平管6高出空心圆柱状吸附绵11上沿5~15cm,优选8~10cm。
更优选的,桶体13内径为98cm,高度为85cm;连通管19的端口位于桶体13口沿向下10cm处;空心圆柱状吸附绵11内外径分别为57cm和65cm,高度为60cm;空心圆柱状吸附绵11的上沿比连通管19的端口高5cm,曝气气头7的位置比连通管19的端口低5cm,过滤框8的下面比连通管19的端口高8cm。
连续培养过程中桶内液面会与出料口齐平,上述尺寸的设计可使空心圆柱状吸附绵11的上沿高出液面可提升过滤吸附的效果,而曝气气头7可向下伸入液面以下先水体中进行曝气,过滤框8则可确保位于液面以上从而能避免过滤棉9接触液面影响过滤效果。
较佳的,竖直长管12、竖直短管4、水平管6和排水管17均由PVC直管制成。竖直长管12、竖直短管4和水平管6的外径为32.2mm;竖直短管4长度为9cm~11cm优选10cm,水平管6长度为10cm~15cm优选12cm;排水管17外径为50mm。
实施例2一种轮虫培育系统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轮虫培育系统,其包括进水软管2、轮虫接种桶1a、轮虫间接培育桶1b和轮虫收获桶1c。其中轮虫接种桶1a和轮虫间接培育桶1b采用实施例1的轮虫培育桶即可;轮虫收获桶1c主要用于轮虫收集,其桶体的结构尺寸与前两者相同,轮虫收获桶1c一般不投喂饵料,因此桶体中可仅安装纳米增氧管14和空心圆柱状吸附绵11,而三通管和过滤框等过滤装置可无需安装。
进水软管2的出水口位于轮虫接种桶1a上方,进水软管2上还设有进水阀门1;轮虫间接培育桶1b和轮虫收获桶1c依次设于轮虫接种桶1a下游且等高布置,轮虫间接培育桶1b和轮虫收获桶1c的桶体侧壁近上沿处分别还设有进料口,轮虫接种桶1a的出料口和轮虫间接培育桶1b的进料口之间以及轮虫间接培育桶1b的出料口和轮虫收获桶1c的进料口之间通过水平设置连通管19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轮虫培育系统为一种半连续培育系统,可用于小水体高密度轮虫培育,其中轮虫接种桶1a用于接种和培育,轮虫间接培育桶1b用于连续培育,轮虫收获桶1c则用于收集轮虫。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轮虫培育系统可进行小水体高密度轮虫培育,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1)轮虫接种
向轮虫接种桶1a加满消毒海水,然后接种轮虫,轮虫接种量为200~300个/mL;
(2)轮虫培育
向轮虫接种桶1a定时投喂饵料,当轮虫密度达到2000~3000个/mL后,向轮虫接种桶1a内缓慢加入消毒海水,使轮虫接种桶1a中的轮虫随水流通过连通管19流入轮虫间接培育桶1b内,达到稀释的目的,根据轮虫间接培育桶1b内轮虫密度定时投喂饵料,当轮虫间接培育桶1b加满时又通过连通管19流入轮虫收获桶1c;之后轮虫接种桶1a和轮虫间接培育桶1b一直维持满水状态,持续向轮虫接种桶1a内进水,以此使轮虫一直从轮虫接种桶1a流向轮虫间接培育桶1b,再流向轮虫收获桶1c,连续不断的培育轮虫;
(3)轮虫收货
将轮虫收获桶1c桶底部的外接排水管阀门打开,用250~300目筛娟置于排水口处过滤收集轮虫。
培育期间,三个培育桶底部的纳米增氧管在底部曝气,可确保桶内水体溶氧供应充足、均匀,并可使轮虫粪便等污垢上浮或向桶底中部堆积,而空心圆柱状吸附绵11可吸附随气泡上升的污垢。轮虫接种桶1a和轮虫间接培育桶1b还进一步通过三通管、曝气软管和曝气气头来来净化水体,将底部的轮虫粪便、饵料残渣以及其他有机残渣等吸入和过滤,保证三个培育桶中的水体各项理化因子符合要求。
培育过程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海水消毒
1、关于水体消毒和加注
加注的消毒海水可通过以下过程制备:海水先沙滤,再经过24小时暗沉淀,沉淀完成后转移到储水池中用漂白粉进行消毒,漂白粉用量为10g/m3水体,保证杀死水体中的致病菌和其他生物;消毒过程需经过5~7天,保证漂白粉毒性完全消失,以免对轮虫产生毒害作用;消毒后的海水在加注到轮虫接种桶1a中之前充气246小时,保证水体溶氧≥8g/mL。
通过调节加水软管2上的进水阀门1即可控制消毒海水的加注量。较佳的,加水软管2外径为4mm,培育过程加水速度为750mL/min。
加注海水要控制好温度、盐度和溶氧,满足轮虫培育要求,水体溶氧≥8mg/L,水温保持在28~32℃,海水盐度控制在18~25‰,pH为7.5~8.0。
2、关于饵料投喂
较佳的,轮虫培育的饵料主要为浓缩小球藻和面包酵母;
浓缩小球藻的藻细胞含量为250亿/mL,保存在4℃环境下,投喂量为每百万轮虫1天8mL;
酵母投喂量为每1亿轮虫1天120g,投喂前进行激活,,激活在200L的塑料桶内进行,使用淡水进行激活,多放几个气头曝气,保证氧气充足,投喂前用200目的筛娟过滤,均匀泼洒入培育桶内;
浓缩小球藻和面包酵母分开投放或者混合投喂;分开投喂时,浓缩小球藻每天分1~3次进行投喂,面包酵母每天分4~5次进行投喂;混合投喂时,浓缩小球藻和面包酵母各占50%,每天分2~3次进行投喂。
3、关于日常管理
较佳的,在轮虫培育过程中每天清洗1次空心圆柱状吸附绵11,消毒晾干后才能再次使用;每天疏通两次吸污洞15,防止堵塞;3~5天进行一次倒桶,新的培育桶要做好消毒,并调控好养殖水体的理化因子;每天测量1~2次轮虫密度,做好饵料供给;每天测定2~4次水体的盐度、温度和pH;控制各培育桶内水体溶氧≥8mg/L,水温为28~32℃,盐度为18~25‰,pH为7.5~8.0。
4、关于轮虫收获
使用本发明的方法,轮虫经过5~7天培育可达到2000~3000个/mL,日增长率为50.35%±3.62%~60.46±5.71%。
收货时将轮虫收获桶1c底部的外接排水管阀门打开,用250~300目筛娟置于排水口处过滤收集轮虫。及时收获轮虫,收获时控制排水速度,防止筛娟中水流出不及时而溢出。筛娟中收获好的轮虫用淡水稍稍冲洗后即可直接投喂。
以上所述实例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操作方案,并未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轮虫培育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桶体(13)和设于桶体(13)内部的过滤机构;
桶体(13)底部外接有排水管(17),排水管(17)上设有排水阀门(16);桶体(13)侧壁近上沿处设有出料口;
过滤机构包括空心圆柱状吸附绵(11)、三通管、曝气软管(3)、曝气气头(7)和过滤框(8);空心圆柱状吸附绵(11)同轴设置在桶体(13)中;三通管包括连为一体的竖直长管(12)、竖直短管(4)和水平管(6),竖直长管(12)向下伸至桶体(13)底部且下端设有吸污孔(15),竖直短管(4)向上延伸,水平管(6)水平延伸;曝气软管(3)自竖直短管(4)伸入伸至竖直长管(12)中,曝气气头(7)连于曝气软管(3)下端;过滤框(8)通过绳索(10)悬挂于水平管(6)的出口正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虫培育桶,其特征在于,桶体(13)底部沿桶内壁安装有一圈纳米增氧管(14),纳米增氧管(14)连有一根通向桶体(13)外的增氧软管(1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虫培育桶,其特征在于,桶体(13)底部为圆锥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虫培育桶,其特征在于,竖直长管(12)、竖直短管(4)和水平管(6)通过三通接头(5)连为一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虫培育桶,其特征在于,过滤框(8)为镂空塑料筐,内部设有过滤棉(9)。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虫培育桶,其特征在于,出料口位于桶体(13)口沿向下5~20cm处,空心圆柱状吸附绵(11)上沿比出料口高3~10cm;曝气气头(7)的位置比料口低3~10cm,过滤框(8)的下面比料口高3~15c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虫培育桶,其特征在于,桶体(13)内径为80~120cm,高度为70~100cm;空心圆柱状吸附绵(11)外径为60~70cm,厚度为5~12cm,高度为50~65c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虫培育桶,其特征在于,桶体(13)内径为98cm,高度为85cm;空心圆柱状吸附绵(11)内外径分别为57cm和65cm,高度为60cm;出料口位于桶体(13)口沿向下10cm处;空心圆柱状吸附绵(11)上沿比出料口高5cm,曝气气头(7)的位置比出料口低5cm,过滤框(8)的下面比连通管(19)的端口高8cm。
9.一种轮虫培育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进水软管(2)、轮虫接种桶(1a)、轮虫间接培育桶(1b)和轮虫收获桶(1c),其中轮虫接种桶(1a)和轮虫间接培育桶(1b)采用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轮虫培育桶;进水软管(2)的出水口位于轮虫接种桶(1a)上方,进水软管(2)上还设有进水阀门(1);轮虫间接培育桶(1b)和轮虫收获桶(1c)依次设于轮虫接种桶(1a)下游;轮虫间接培育桶(1b)和轮虫收获桶(1c)的桶体侧壁近上沿处分别还设有进料口,轮虫接种桶(1a)的出料口和轮虫间接培育桶(1b)的进料口之间以及轮虫间接培育桶(1b)的出料口和轮虫收获桶(1c)的进料口之间通过连通管(19)连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轮虫培育系统,其特征在于,轮虫收获桶(1c)的桶体的结构尺寸与所述的轮虫培育桶相同且等高布置,所述连通管(19)水平设置。
CN202020861928.XU 2020-05-21 2020-05-21 一种轮虫培育桶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5738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61928.XU CN212573893U (zh) 2020-05-21 2020-05-21 一种轮虫培育桶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61928.XU CN212573893U (zh) 2020-05-21 2020-05-21 一种轮虫培育桶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73893U true CN212573893U (zh) 2021-02-23

Family

ID=74640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61928.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573893U (zh) 2020-05-21 2020-05-21 一种轮虫培育桶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738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41202U (zh) 一种耐海水蔬菜与水产动物的立体共养装置
CN201393474Y (zh) 三疣梭子蟹亲本循环水养殖装置
CN104430125A (zh) 一种高效水产养殖系统和方法
CN112674022A (zh) 高密度培育名贵鱼类优质苗种的设备及构建方法
CN114680070A (zh) 一种养殖装置、养殖系统及其养殖方法
KR20160091018A (ko) 새우 양식장
WO1993012651A1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cultivating marine organisms
CN111528147A (zh) 一种小水体高密度轮虫培育方法
CN103053476A (zh) 专性孤雌繁殖的轮虫种群培育方法
CN212573893U (zh) 一种轮虫培育桶及系统
CN1232169C (zh) 上升流贝类幼虫培育装置及培育方法
KR20070036408A (ko) 새우종묘용 육상수조식육성시스템 및 새우종묘용 육상수조식육성방법
JP2003299422A (ja) ミジンコの培養方法
CN213756281U (zh) 一种分散式循环水高密度工厂化淡水养殖的装置
CN213784892U (zh) 一种多层抽屉式河蚌稚蚌培育装置
CN209677123U (zh) 一种鱼稻共生养殖装置
CN210445344U (zh) 一种水产养殖过程中水产品粪便过滤及处理装置
CN209914772U (zh) 一种分段式螃蟹循环养殖装置
CN202222273U (zh) 采用循环水孵育的罗氏沼虾育苗装置
CN217446272U (zh) 一种养殖装置及其养殖系统
CN111034665A (zh) 一种室内循环水标粗系统
CN205884375U (zh) 渔业养殖箱
CN1283141C (zh) 双壳贝类稚贝高密度培育装置及培育方法
CN215123351U (zh) 一种淡水的分散式工厂化智能化养殖装置
CN214385597U (zh) 一种分散式循环水标粗后土塘养大的海水养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