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73042U - 一种色温控制电路及调色调光led灯的驱动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色温控制电路及调色调光led灯的驱动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73042U
CN212573042U CN202021737843.7U CN202021737843U CN212573042U CN 212573042 U CN212573042 U CN 212573042U CN 202021737843 U CN202021737843 U CN 202021737843U CN 212573042 U CN212573042 U CN 2125730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voltage
color temperature
resistor
conversion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3784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贤晓
潘安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Yankon Energetic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Sunshine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Sunshine I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Sunshine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3784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730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730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730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色温控制电路及调色调光LED灯的驱动电路,包括:把第一检测端和第二检测端输出的电压中的较低电压转换为对应直流电压的电压转换电路;把接入的一路PWM信号和电压转换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转换为对应的直流电压的第一信号转换电路和第二信号转换电路;通过信号转换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控制输出端和负极之间的最大导通电流值的第一压控恒流电路和第二压控恒流电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纹波输出电流的色温控制电路,使低色温发光电路和高色温发光电路均为低频闪发光,从而使调色调光LED灯保持在低频闪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色温控制电路及调色调光LED灯的驱动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调色调光LED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色温控制电路及调色调光LED灯的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具有调节亮度和调节色温的调光调色LED灯,因为具有节能和更容易满足人们光色的需求的优点,已经广泛地获得市场的认可。
调色调光LED灯的驱动电路,通常包括恒流驱动电路、调光控制电路、色温控制电路、高色温发光电路和低色温发光电路。所述恒流驱动电路连接市电接入市电电压。所述调光控制电路连接恒流驱动电路,通过调节亮度的一路PWM信号,控制恒流驱动电路的输出电流大小。所述高色温发光电路和低色温发光电路连接恒流驱动电路,在恒流驱动电路输出的电流控制下发光。所述高色温发光电路和低色温发光电路发出的总光强和所述恒流驱动电路输出的电流大小成正比,所述恒流驱动电路在调光控制电路的亮度调节PWM信息控制下,可调节所述调光调色LED灯的亮度。
所述的调光控制电路连接色温控制电路,色温控制电路具有两个输出端,其中一个输出端连接高色温发光电路,另一个输出端连接低色温发光电路。调光控制电路输出控制色温的一路PWM信号,控制色温控制电路的两个输出端以导通截止互补的控制方式,控制两个输出端导通的时间比例,从而使流过高色温发光的平均电流和低色温发光电路的平均电流不同,产生不同的LED灯的混合光色温。所述导通截止互补的控制方式,指在一个端口导通时,另一个端口截止;或者在一个端口截止时,另一个端口导通的控制方式。
现有技术的恒流驱动电路的电流输出端有正输出端和负输出端,因为LED灯的发光亮度和驱动电流的大小成正比,所以恒流驱动电路内的输出端有电解电容,此电解电容的正极连接其正输出端,电解电容的负极连接其负输出端,以减小输出电流的纹波,从而降低连接在输出端的发光电路的发光频闪。同时,在负载发生变化时,其输出电压不会发生突变。
但是,现有技术的恒流驱动电路的输出电流大小在一定的输出电压范围内,保持不变。然而,要求所连接在其输出端的负载电路具有合适的伏安特性,即负载两端的电压和电流有对应的变化关系。在负载电流等于恒流驱动电路输出的电流值时,所对应的负载电压值为恒流驱动电路输出的电压值。如果负载的电流小于恒流驱动电路输出的电流,那么恒流驱动电路输出的电压会升高。如果负载的电流大于恒流驱动电路输出的电流,那么恒流驱动电路输出的电压会降低。
所述的高色温发光电路和低色温发光电路均具有正极和负极,均为LED发光模块(如所述高色温发光电路包括一组冷色温LED灯珠,所述低色温发光电路包括一组暖色温LED灯珠)。
现有技术的色温控制电路具有两个输出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PWM控制端和负极。
所述恒流驱动电路的正极连接所述高色温LED电路的正极和低色温发光电路的正极,所述高色温LED电路的负极和色温控制电路第一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低色温发光电路的负极和色温控制电路第二输出端相连接。
所述色温控制电路的PWM控制端在接入PWM信号的1电平和0电平控制下,色温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和负极之间及第二输出端与负极之间分时导通。在第一输出端导通的时候,第二输出端截止,反之在第一输出端截止的时候,第二输出端导通。两个端口的导通时间分别和PWM信号的1电平时间和0电平时间对应。
在PWM信号不是恒定为1或者恒定为0的状态,高色温发光电路和低色温发光电路均会出现亮和不亮的周期性变化,另外恒流驱动电路的输出电流也具有电流大小周期性地变化,其变化频率为市电交流电压变化频率的两倍,所以整体LED发光电路也会不可避免地产生频闪,影响LED发光电路的发光品质。
随着用户对LED灯的发光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调光调色LED灯的频闪指标也成了一项重要的指标,因此现有调光调色LED灯的驱动电路技术也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低纹波输出电流的色温控制电路及调色调光LED灯的驱动电路。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一种色温控制电路,包括:电压转换电路、第一信号转换电路、第二信号转换电路、反相器电路、第一压控恒流电路和第二压控恒流电路;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与所述第一压控恒流电路和第二压控恒流电路分别相连接,用于把检测到的所述第一压控恒流电路的输出端电压和第二压控恒流电路的输出端电压中的较低电压转换直流电压,输出给所述第一信号转换电路和所述第二信号转换电路;所述第一信号转换电路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和调光控制电路分别相连接,用于把调光控制电路输出的色温调节PWM信号和所述电压转换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信号转换为对应的直流电压,输出给所述第一压控恒流电路;所述反相器电路与调光控制电路相连接,用于将调光控制电路输出的色温调节PWM信号进行反转后输出给所述第二信号转换电路;所述第二信号转换电路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和反相器电路分别相连接,用于把所述反相器电路输出的PWM信号和所述电压转换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信号转换为对应的直流电压,输出给所述第二压控恒流电路;所述第一压控恒流电路与所述第一信号转换电路相连接用于控制第一压控恒流电路的输出端和负极之间的最大导通电流值;所述第二压控恒流电路与所述第二信号转换电路相连接用于控制第一压控恒流电路的输出端和负极之间的最大导通电流值。
优选的,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二稳压二极管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色温控制电路的正极相连接,所述色温控制电路的正极与恒流驱动电路的正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阳极、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阳极、第二电阻的一端分别相连接;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压控恒流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压控恒流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分别相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负极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信号转换电路包括第三二极管、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调光控制电路输出的色温调节PWM信号相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分别相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信号转换电路的负极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反相器电路包括第三MOS管;所述第三MOS管的栅极与调光控制电路输出的色温调节PWM信号相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信号转换电路相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与所述反相器电路的负极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信号转换电路包括第四二极管、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和第三电容;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反相器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分别相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信号转换电路的负极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压控恒流电路包括第一MOS管和第八电阻;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与高色温发光电路及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分别相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压控恒流电路的负极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压控恒流电路包括第二MOS管和第九电阻;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九电阻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与低色温发光电路及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分别相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压控恒流电路的负极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负极、所述第一信号转换电路的负极、所述第二信号转换电路的负极、所述反相器电路的负极、所述第一压控恒流电路负极和所述第二压控恒流电路的负极均相互连接,相互连接的连接端为所述色温控制电路的负极。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一种调色调光LED灯的驱动电路,包括恒流驱动电路、调光控制电路、低色温发光电路和高色温发光电路;还包括所述的色温控制电路;所述恒流驱动电路的正输出端与所述高色温发光电路的正极和所述低色温发光电路的正极分别相连接;所述高色温发光电路的负极与所述色温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低色温发光电路的负极与所述色温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色温控制电路的负极与所述恒流驱动电路的负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调光控制电路的亮度调节PWM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恒流驱动电路的控制端相连接;所述调光控制电路的色温调节PWM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色温控制电路的控制端相连接;其中,所述色温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为所述第一压控恒流电路的输出端;所述色温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为所述第二压控恒流电路的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色温控制电路的正极与所述恒流驱动电路的正输出端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色温控制电路,具有自适应地调节其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的总电流大小的功能,即具有自适应地调节自身的伏安特性;色温控制电路检测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中的较低电压,把检测到的较低电压和阈值电压(第一MOS管或第二MOS管的阈值电压,即保持漏极电流恒定的最低电压)进行比较,当所述较低电压大于阈值电压时,快速增加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的总电流,当所述较低电压小于阈值电压时,快速减小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的总电流,使流过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的总电流等于恒流驱动电路输出的电流时,检测到的较低电压值保持在阈值电压附近;实现色温控制电路对恒流驱动电路输出的大小不同的电流的兼容,同时保持较低的功耗;
(2)本实用新型的色温控制电路在接入不同的色温调节PWM信号时,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的电流大小比例和色温调节PWM信号对应,当恒流驱动电路输出不同大小的电流,色温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的总电流变化时,其大小比例和色温调节PWM信号对应关系保持不变;并且流过第一输出端的电流和第二输出端的电流均为低纹波的直流电流,所述的高色温发光电路和低色温发光电路均为低频闪发光,并且调色调光LED灯的发光也保持在低频闪状态。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从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列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调色调光LED灯的驱动电路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色温控制电路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色温控制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调色调光LED灯的驱动电路,包括恒流驱动电路20、调光控制电路30、色温控制电路10、低色温发光电路40和高色温发光电路50;所述恒流驱动电路20的正输出端与所述高色温发光电路50的正极和所述低色温发光电路40的正极分别相连接;所述高色温发光电路50的负极与所述色温控制电路10的第一输出端Out1相连接;所述低色温发光电路40的负极与所述色温控制电路10的第二输出端Out2相连接;所述色温控制电路10的负极与所述恒流驱动电路20的负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调光控制电路30的亮度调节PWM信号(PWM1)输出端与所述恒流驱动电路20的控制端相连接;所述调光控制电路30的色温调节PWM信号(PWM2)输出端与所述色温控制电路10的控制端相连接;其中,所述色温控制电路10的第一输出端为所述第一压控恒流电路105的输出端;所述色温控制电路10的第二输出端为所述第二压控恒流电路106的输出端。
如果所述色温控制电路10包括正极,那么所述色温控制电路10的正极与所述恒流驱动电路20的正输出端相连接。
参见图2和图3所示,所述色温控制电路10,包括:电压转换电路101、第一信号转换电路102、第二信号转换电路103、反相器电路104、第一压控恒流电路105和第二压控恒流电路106;所述电压转换电路101与所述第一压控恒流电路105和第二压控恒流电路106分别相连接,用于把检测到的所述第一压控恒流电路105的输出端电压和第二压控恒流电路106的输出端电压中的较低电压转换直流电压,输出给所述第一信号转换电路102和所述第二信号转换电路103;所述第一信号转换电路102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101和调光控制电路30分别相连接,用于把调光控制电路30输出的色温调节PWM信号和所述电压转换电路101输出的直流电压信号转换为对应的直流电压,输出给所述第一压控恒流电路105;所述反相器电路104与调光控制电路30相连接,用于将调光控制电路30输出的色温调节PWM信号进行反转后输出给所述第二信号转换电路103;所述第二信号转换电路103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101和反相器电路104分别相连接,用于把所述反相器电路104输出的PWM信号和所述电压转换电路101输出的直流电压信号转换为对应的直流电压,输出给所述第二压控恒流电路106;所述第一压控恒流电路105与所述第一信号转换电路102相连接用于控制第一压控恒流电路105的输出端和负极之间的最大导通电流值;所述第二压控恒流电路106与所述第二信号转换电路103相连接用于控制第一压控恒流电路105的输出端和负极之间的最大导通电流值。
具体的,所述电压转换电路101包括第一检测端、第二检测端和输出端。所述第一信号转换电路102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负极和输出端。所述第二信号转换电路103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负极和输出端。所述反相器电路104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第一压控恒流电路105包括控制端、输出端和负极。
所述电压转换电路101的第一检测端与所述第一压控恒流电路105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检测端与所述第二压控恒流电路106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电压转换电路10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信号转换电路102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信号转换电路103的第一输入端分别相连接;用于把第一检测端检测到的电压和第二检测端检测到的电压中的较低电压转换直流电压,输出给所述第一信号转换电路102和所述第二信号转换电路103。
电压转换电路101的第一检测端的电压和第二检测端的电压中的较低电压(第一检测端和第二检测端电压小的电压)和阈值电压(对应图3,为MOS管的阈值电压,即保持漏极电流不变的最低电压)进行比较,所述较低电压越低,那么输出的电压越低;接入较低电压越高,那么输出的电压越高。
所述第一信号转换电路102的第二输入端与调光控制电路30输出的色温调节PWM信号相连接;所述第一信号转换电路102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压控恒流电路105的控制端相连接;用于把第二输入端的调光控制电路30输出的色温调节PWM信号和第一输入端的直流电压信号转换为对应的直流电压,输出给所述第一压控恒流电路105。所述第一信号转换电路102输出给所述第一压控恒流电路105的直流电压大小与色温调节PWM信号1电平的占空比大小及所述电压转换电路101输出的直流电压信号大小的乘积成正比。
所述反相器电路104的输入端与调光控制电路30输出的色温调节PWM信号相连接,所述反相器电路104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信号转换电路103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用于将调光控制电路30输出的色温调节PWM信号进行反转后输出给所述第二信号转换电路103。所述反相器电路104输入端的电平和输出端的电平保持相反,即输入端为0电平时,那么输出端为1电平,输入端为1电平时,那么输出端为0电平。
所述第二信号转换电路103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反相器电路104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信号转换电路103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压控恒流电路106的控制端相连接;用于把第二输入端信号和第一输入端的直流电压信号转换为对应的直流电压,输出给所述第二压控恒流电路106。所述第二信号转换电路103输出给所述第二压控恒流电路106的直流电压大小与色温调节PWM信号0电平的占空比大小及所述电压转换电路101输出的直流电压信号大小的乘积成正比。
所述第一压控恒流电路105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信号转换电路102的输出端相连接,用于控制第一压控恒流电路105的输出端和负极之间的最大导通电流值。
所述第二压控恒流电路106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信号转换电路103的输出端相连接,用于控制第二压控恒流电路106的输出端和负极之间的最大导通电流值。
只要第一压控恒流电路105输出端或第二压控恒流电路106输出端的电压大于等于阈值电压,第一压控恒流电路105输出端或第二压控恒流电路106输出端的电流大小和其控制端的电压大小对应,控制端电压越高,输出端的电流越大。
进一步的,所述电压转换电路101的负极、所述第一信号转换电路102的负极、所述第二信号转换电路103的负极、所述反相器电路104的负极、所述第一压控恒流电路105负极和所述第二压控恒流电路106的负极均相互连接,相互连接的连接端为所述色温控制电路10的负极。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的色温控制电路10中,在所述恒流驱动电路20输出的电流大小不变时,所述电压转换电路101实时检测第一压控恒流电路105的输出端和第二压控恒流电路106的输出端电压中的较低电压值,调节输出的电压大小,使所述第一压控恒流电路105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压控恒流电路106的输出端的总电流等于恒流驱动电路20输出的电流,并且使两输出端中的较低电压维持在阈值电压附近的平衡点。
如果所述电压转换电路101实时检测所述的第一压控恒流电路105的输出端和第二压控恒流电路106的输出端电压中的较低电压值低于电压阈值,偏离平衡点,那么所述电压转换电路101的输出电压降低,所述第一信号转换电路102和第二信号转换电路103输出的电压降低,控制所述第一压控恒流电路105输出端和第二压控恒流电路106输出端的电流减小,直到所述第一压控恒流电路105输出端和第二压控恒流电路106输出端的较低电压不再降低,达到新的平衡点。
如果所述电压转换电路101实时检测所述的第一压控恒流电路105的输出端和第二压控恒流电路106的输出端电压中的较低电压值高于电压阈值,偏离平衡点,那么所述电压转换电路101的输出电压增加,所述第一信号转换电路102和第二信号转换电路103输出的电压增加,控制所述第一压控恒流电路105输出端和第二压控恒流电路106输出端的电流增大,直到所述第一压控恒流电路105输出端和第二压控恒流电路106输出端的较低电压不再增加,达到新的平衡点。
在恒流驱动电路20输出的电流不变时,所述第一信号转换电路102的输出电压和色温控制电路10接入的PWM2控制信号的1电平的占空比对应,第二信号转换电路103的输出电压和反向器电路输出的1电平信号的占空比对应,即第二信号转换电路103的输出电压和色温控制电路10接入的PWM2控制信号的0电平的占空比对应。第一信号转换电路102的输出电压、第二信号转换电路103的输出电压同时和所述电压转换电路101输出的直流电压信号有关。
所述第一压控恒流电路105输出端的电流大小和PWM2的1电平占空比对应,所述第二压控恒流电路106输出端的电流大小和PWM2的0电平占空比对应。如果PWM2的信号发生变化,那么所述色温控制电路10第一输出端电流和第二输出端电流的大小比例,也随着PWM2信号1电平和0电平的时间比例的变化而变化。
当色温控制信号PWM2信号保持不变时,恒流驱动电路20因为亮度调节输出电流增加时,因为恒流驱动电路20输出的电流增加,偏离了输出电流等于负载电流的平衡点,所以第一压控恒流电路105的输出端和第二压控恒流电路106的输出端中的较低电压升高。所述电压转换电路101的输出直流电压升高,使第一信号转换电路102的输出电压和第二信号转换电路103的输出电压均升高,第一压控恒流电路105的输出端的电流和第二压控恒流电路106的输出端的电流也同时增加,直到第一压控恒流电路105输出端和第二压控恒流电路106输出端的较低电压不再增加,达到新的平衡点。
当色温控制信号PWM2信号保持不变时,恒流驱动电路20因为亮度调节输出电流减小时,因为恒流驱动电路20输出的电流减小,偏离了输出电流等于负载电流的平衡点,所以色温控制电路10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中的较低电压降低,所述的电压转换电路101的输出直流电压降低,使第一信号转换电路102的输出电压和第二信号转换电路103的输出电压均减小,那么第一压控恒流电路105的输出端的电流和第二压控恒流电路106的输出端的电流也同时减小,直到第一压控恒流电路105输出端和第二压控恒流电路106输出端的较低电压不再减小,进入新的平衡点。
本实用新型的色温控制电路10的特点为通过内部电路调节控制电压的大小,同时调节其第一输出端电流和第二输出端电流的大小,使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中的较低电压维持在所述阈值电压附近,实现色温控制电路10对恒流驱动电路20输出的不同大小电流的兼容,同时保持较低的功耗。
通过把PWM的脉冲信号转换为直流电压,分别控制第一输出端或第二输出端的电流均为稳定的直流电流。在实现高色温发光电路50和低色温发光电路40分别为低频闪的发光状态的同时,其总发光强度也处于低频闪的发光状态。
以下的实例中,所述的电压转换电路101具有正极,其正极作为所述色温控制电路10的正极,连接所述恒流驱动电路20的正输出端。
具体的,所述电压转换电路101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稳压二极管D1、第二稳压二极管D2和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色温控制电路10的正极V+相连接,所述色温控制电路10的正极与恒流驱动电路20的正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一稳压二极管D1的阳极、第二稳压二极管D2的阳极、第二电阻R2的一端分别相连接;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D1的阴极与所述第一压控恒流电路105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D2的阴极与所述第二压控恒流电路106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和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分别相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接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101的负极相连接。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D1对所述第一压控恒流电路105的输出端的电压进行钳位,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D2对所述第二压控恒流电路106的输出端的电压进行钳位。所述第一电容C1用于滤波。
所述第一信号转换电路102包括第三二极管D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和第二电容C2;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与调光控制电路输出的色温调节PWM信号相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与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分别相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101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信号转换电路102的负极相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用于滤波。
所述反相器电路104包括第三MOS管Q3;所述第三MOS管Q3的栅极与调光控制电路输出的色温调节PWM信号相连接;所述第三MOS管Q3的漏极与所述第二信号转换电路103相连接;所述第三MOS管Q3的源极与所述反相器电路104的负极相连接。
所述第二信号转换电路103包括第四二极管D4、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和第三电容C3;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与所述反相器电路104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与所述第七电阻R7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分别相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101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信号转换电路103的负极相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用于滤波。
所述第一压控恒流电路105包括第一MOS管Q1和第八电阻R8;所述第一MOS管Q1的栅极与所述第一信号转换电路102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MOS管Q1的源极与所述第八电阻R8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MOS管Q1的漏极与高色温发光电路50及所述电压转换电路101分别相连接;所述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压控恒流电路105的负极相连接。
所述第二压控恒流电路106包括第二MOS管Q2和第九电阻R9;所述第二MOS管Q2的栅极与所述第二信号转换电路103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MOS管Q2的源极与所述第九电阻R9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MOS管Q2的漏极与低色温发光电路40及所述电压转换电路101分别相连接;所述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压控恒流电路106的负极相连接。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Claims (10)

1.一种色温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压转换电路、第一信号转换电路、第二信号转换电路、反相器电路、第一压控恒流电路和第二压控恒流电路;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与所述第一压控恒流电路和第二压控恒流电路分别相连接,用于把检测到的所述第一压控恒流电路的输出端电压和第二压控恒流电路的输出端电压中的较低电压转换直流电压,输出给所述第一信号转换电路和所述第二信号转换电路;所述第一信号转换电路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和调光控制电路分别相连接,用于把调光控制电路输出的色温调节PWM信号和所述电压转换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信号转换为对应的直流电压,输出给所述第一压控恒流电路;所述反相器电路与调光控制电路相连接,用于将调光控制电路输出的色温调节PWM信号进行反转后输出给所述第二信号转换电路;所述第二信号转换电路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和反相器电路分别相连接,用于把所述反相器电路输出的PWM信号和所述电压转换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信号转换为对应的直流电压,输出给所述第二压控恒流电路;所述第一压控恒流电路与所述第一信号转换电路相连接用于控制第一压控恒流电路的输出端和负极之间的最大导通电流值;所述第二压控恒流电路与所述第二信号转换电路相连接用于控制第一压控恒流电路的输出端和负极之间的最大导通电流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温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二稳压二极管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色温控制电路的正极相连接,所述色温控制电路的正极与恒流驱动电路的正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阳极、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阳极、第二电阻的一端分别相连接;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压控恒流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压控恒流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分别相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负极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温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转换电路包括第三二极管、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调光控制电路输出的色温调节PWM信号相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分别相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信号转换电路的负极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温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相器电路包括第三MOS管;所述第三MOS管的栅极与调光控制电路输出的色温调节PWM信号相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信号转换电路相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与所述反相器电路的负极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温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转换电路包括第四二极管、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和第三电容;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反相器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分别相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信号转换电路的负极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温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控恒流电路包括第一MOS管和第八电阻;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与高色温发光电路及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分别相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压控恒流电路的负极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温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控恒流电路包括第二MOS管和第九电阻;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九电阻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与低色温发光电路及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分别相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压控恒流电路的负极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温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负极、所述第一信号转换电路的负极、所述第二信号转换电路的负极、所述反相器电路的负极、所述第一压控恒流电路负极和所述第二压控恒流电路的负极均相互连接,相互连接的连接端为所述色温控制电路的负极。
9.一种调色调光LED灯的驱动电路,包括恒流驱动电路、调光控制电路、低色温发光电路和高色温发光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色温控制电路;所述恒流驱动电路的正输出端与所述高色温发光电路的正极和所述低色温发光电路的正极分别相连接;所述高色温发光电路的负极与所述色温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低色温发光电路的负极与所述色温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色温控制电路的负极与所述恒流驱动电路的负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调光控制电路的亮度调节PWM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恒流驱动电路的控制端相连接;所述调光控制电路的色温调节PWM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色温控制电路的控制端相连接;其中,所述色温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为所述第一压控恒流电路的输出端;所述色温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为所述第二压控恒流电路的输出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温控制电路的正极与所述恒流驱动电路的正输出端相连接。
CN202021737843.7U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色温控制电路及调色调光led灯的驱动电路 Active CN2125730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37843.7U CN212573042U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色温控制电路及调色调光led灯的驱动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37843.7U CN212573042U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色温控制电路及调色调光led灯的驱动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73042U true CN212573042U (zh) 2021-02-19

Family

ID=74627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37843.7U Active CN212573042U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色温控制电路及调色调光led灯的驱动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730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94381B2 (en) PWM dimming circuit for LED
TWI556686B (zh) 光源調光控制器、控制方法及其電子系統
CN210986506U (zh) 一种混色led照明系统及其驱动电路
CN107567144B (zh) 调色控制器、调色控制芯片及调光调色led驱动控制电路
CN105007647A (zh) 一种智能控制照明器具的驱动方法及电路
CN104780643B (zh) 具功率因数校正优化的发光二极管电路系统
CN211481551U (zh) 一种可调光调色温的led电源
CN212573042U (zh) 一种色温控制电路及调色调光led灯的驱动电路
US11653430B2 (en) Lamp control system
CN217363361U (zh) 一种数字化调光的led灯恒流驱动电路
JP2012074693A (ja) 発光部品の駆動回路
CN210429267U (zh) 一种led背光驱动电路
CN213305808U (zh) 一种分体式拨码开关色温调节器及led灯具控制系统
CN112105121A (zh) 一种色温控制电路及调色调光led灯的驱动电路
CN214014577U (zh) 多档色温调节电源
CN210157440U (zh) 一种可调色温的led灯电路装置
CN211909242U (zh) 脉冲控制的电路单元、驱动电路、集成电路和照明装置
CN111083827B (zh) 一种led智能调光调色电路
CN209170706U (zh) 一种电压自动跟随的智能led调光电路
CN111885782A (zh) 一种线性恒流控制电路及两种线性恒流led灯电路
CN213783638U (zh) 具有调色温互补电路的双光源led灯具
CN216600142U (zh) 一种兼容0-10v调光器的可调光led灯驱动电源
CN221058470U (zh) 一种pwm信号控制的led调色电路
CN213028643U (zh) 一种线性恒流控制电路及两种线性恒流led灯电路
CN214101854U (zh) 一种多通道led调光调色电路及led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25

Address after: No. 88 Houxiang Road, Xinyang Industrial Park, Haicang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361000

Patentee after: XIAMEN YANKON ENERGETIC LIGHT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No.88 HouXiang Road, Haicang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iamen sunshine IOT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