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65982U - 一种散热片、发热体及电暖气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片、发热体及电暖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65982U
CN212565982U CN202020794412.8U CN202020794412U CN212565982U CN 212565982 U CN212565982 U CN 212565982U CN 202020794412 U CN202020794412 U CN 202020794412U CN 212565982 U CN212565982 U CN 2125659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heat
electric heater
pocket
heat con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9441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红
赵树男
陈小辉
毕然
李姗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2079441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659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659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659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片、发热体及电暖气,该散热片包括:油包结构,包括成型在所述散热片顶部的上油包以及底部的下油包;导热油路,连通所述上油包和所述下油包;所述导热油路包括相互交叉连通的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所述第一油路和所述第二油路之间设有若干交叉点,导热油适于在所述交叉点交汇;所述第一油路与所述第二油路为波浪型油路或/和弯折型油路。如此设置,可以增长导热油运行路径,增大散热面积,从而提升油路的散热能力。加强导热油在导热油路内的扰动,从而导热油路之间可以进行自然对流换热,提升了电暖气外侧空气自然对流换热的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散热片、发热体及电暖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片、发热体及电暖气。
背景技术
电暖气作为家庭冬季取暖常用的家用电器,其工作原理是采用电加热棒来加热散热片主体底部上的油包内的导热油,然后高温的导热油通过导热油路进入散热片主体顶部上的油包内,相邻散热片之间的导热油通过油包连通,导热油在通过导热油路流通的过程中加热散热片主体,进而向周围环境空气传热以达到用户取暖目的。
电暖气在工作过程中,电暖气周围的温度分布是由油路结构决定的。目前的电暖气油路结构比较规整、对称,导热油在各位置的温度和对油路壳体的散热能力相同,导热油路之间不会进行对流换热,使得自然对流换热条件较差。因为在加热时,目前电暖气内部导热油的流场规律通常是:电暖气底部的导热油经过加热棒加热之后,密度降低,相对于其他低温油而言,就会顺着油路往上走。由于中间油路较宽,因此大部分加热之后的导热油就会顺着中间油路向上走,直接流动至上油包,同时经两侧油路向下流动,热流体集中在电暖气上部,冷流体集中在电暖气下部,使得电暖气出现上部温度偏高、下部温度较低的问题。而出现这个问题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导热油在油路内的温度变化基本在20℃以内,但是由于空气在对电暖气壳体散热时,空气被加热,密度变小,逐渐上升,在上升过程中,空气温度逐渐升高,对电暖气壳体的散热作用减弱,壳体温度呈现上高下低。所以在长时间的使用中,经过测试,电暖气上部和下部的温度之差高达40℃,散热片表面温度分布均匀性极差。
考虑到用户使用的安全性,电暖气设置有控温系统,调节电加热输出功率,使得可触及棱边温度在安全范围内,不会造成烫伤等危险。但是,由于电暖气上下温差极大,电暖气上部的局部点极易达到设定温度,当达到设定温度时电暖气温控元件工作,使得电暖气全功率输出时间消减,持续供热能力变差,用户舒适性差。
虽然专利CN203364237U公开了一种使用网状结构均匀布置油路的散热片,其散热片油路设计为连通网状结构,增大了散热片上导油槽与外界换热的面积。但是未改善电暖气温度不均匀现象,且加工难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电暖气散热片上下温差较大,电暖气温度不均匀,加工难度大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散热片、发热体及电暖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片,该散热片包括:油包结构,包括成型在所述散热片顶部的上油包以及底部的下油包;导热油路,连通所述上油包和所述下油包;所述导热油路包括相互交叉连通的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所述第一油路和所述第二油路之间设有若干交叉点,导热油适于在所述交叉点交汇;所述第一油路与所述第二油路为波浪型油路或/和弯折型油路。
可选地,该散热片还包括辅助油路,所述辅助油路设置于所述导热油路的两侧,并连通所述上油包和所述下油包。
可选地,所述辅助油路与第一油路或/和第二油路连通。
可选地,所述辅助油路为波浪型油路或/和弯折型油路。
可选地,所述第一油路和所述第二油路之间设有多个交叉点,沿远离所述上油包的方向,相邻所述交叉点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
可选地,沿远离所述上油包的方向,所述第一油路或/和所述第二油路的波动幅度逐渐变大。
可选地,沿远离所述上油包的方向,所述导热油路的内径逐渐变大。
可选地,所述导热油路在所述散热片上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发热体,该发热体包括:若干个上述任一所述的散热片,若干所述散热片彼此并排设置;加热棒,同时穿设在每个所述散热片的所述下油包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暖气,该电暖气包括:上述的发热体;控温元件,设置于所述发热体;指示灯,设置于所述发热体,并与所述控温元件电连接。
可选地,该电暖气还包括:辅助装置,设置在所述发热体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片,该散热片包括:油包结构,包括成型在所述散热片顶部的上油包以及底部的下油包;导热油路,连通所述上油包和所述下油包;所述导热油路包括相互交叉连通的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所述第一油路和所述第二油路之间设有若干交叉点,导热油适于在所述交叉点交汇;所述第一油路与所述第二油路为波浪型油路或/和弯折型油路。
如此设置,通过将导热油路设置为相互交叉连通的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直线型的油路,可以增长导热油运行路径,增大散热面积,从而提升油路的散热能力。并且,由于导热油路采取相互交叉连通的结构,使得导热油路在各位置的温度和对油路壳体的散热能力不同,加强导热油在导热油路内的扰动,从而导热油路之间可以进行自然对流换热,提升了电暖气外侧空气自然对流换热的能力。通过将第一油路与第二油路设置为波浪型油路或/和弯折型油路,可以增长导热油运行路径,增大散热面积,强化电暖气外侧空气自然对流换热。相比于现有技术明显简化了导热油路的结构,减小了加工难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辅助油路,增加了油路表面积,从而增大了电暖气的散热量,避免散热片上部散热能力不足导致散热片上部的温度过高。随着电暖气的持续工作,油路形成稳定的自然对流路径。改善上油包和下油包的散热情况,使得电暖气各部分温度均匀。
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油路与第二油路设置为波浪型油路或/和弯折型油路,可以增长导热油运行路径,增大散热面积,强化电暖气外侧空气自然对流换热。
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远离上油包的方向上,逐渐减小相邻波峰之间的间距或/和相邻折峰之间的间距,增加了油路表面积,从而增大了电暖气的散热量,有利于提高散热片下部的散热量,同时减小散热片上部的散热负荷,避免散热片上部散热能力不足导致散热片上部的温度过高。
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远离上油包的方向上,逐渐增加波峰的峰高或/和折峰的峰高,可以进一步增加油路表面积,从而增大电暖气的散热量,有利于提高散热片下部的散热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弯折型油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增加辅助油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弯折型油路向内凹陷时的主视图;
图4为图3增加辅助油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波浪型油路的主视图;
图6为图5增加辅助油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局部加密油路的主视图;
图8为图7增加辅助油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散热片;2-上油包;3-下油包;4-第一油路;5-第二油路;6-辅助油路;7-波峰;8-折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如图1、图3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片,该散热片包括:油包结构以及导热油路。
油包结构包括成型在散热片1顶部的上油包2以及散热片1底部的下油包3,上油包2和下油包3用于存储导热油。散热片1由左、右两片金属片拼装而成,左右金属片上均有冲压成型的油路及油包,拼装后形成的贯通空腔即为导热油路、上油包2及下油包3。导热油路连通上油包2和下油包3,使得加热之后的导热油在上油包2和下油包3之间形成对流。导热油路包括相互交叉连通的第一油路4和第二油路5,第一油路4与第二油路5可以为波浪型油路或/和弯折型油路,第一油路4与第二油路5之间设有若干交叉点,导热油适于在交叉点交汇。并且第一油路4和第二油路5至少部分呈波浪型或弯折型设置。波浪型油路成型有若干波峰7,弯折型油路成型有若干折峰8。
通过将导热油路设置为相互交叉连通的第一油路4和第二油路5,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直线型的油路,可以增长导热油运行路径,增大散热面积,从而提升油路的散热能力。并且,由于导热油路采取相互交叉连通的结构,使得导热油路在各位置的温度和对油路壳体的散热能力不同,加强导热油在导热油路内的扰动,从而导热油路之间可以进行自然对流换热,提升了电暖气外侧空气自然对流换热的能力。相比于现有技术明显简化了导热油路的结构,减小了加工难度。
本实施例中,导热油路的截面可以是圆形、椭圆形、矩形等规则形状,也可以是不规则形状,只要可以实现对导热油的导流即可。
通常电暖气的工作状况为:环境温度为23±2℃,电暖气功率为2200W,此时改善效果见下表:
最高温度/℃ 最低温度/℃ 平均温度/℃
传统电暖气 102.1 48.8 81.3
波浪形油路/弯折型油路 91.3 50.7 82.8
由上表可知,本实施例中的电暖气相对于传统电暖气大幅缩小了电暖气的温差,并且升高了平均温度,提升了油路的散热能力。
并且波浪型油路或弯折型油路的设置,使得散热片表面空气原有平直运动轨迹被打乱,经过波浪型油路时出现弧线波动前进,对流散热能力得到强化。还可以增长导热油运行路径,增大散热面积,强化电暖气外侧空气自然对流换热。
在电暖气通电后,导热油在下油包3中被电热元件加热,导热油受热会发生体积膨胀,热膨胀系数约为α=7.5×10-4K-1,因此,随着温度升高,导热油密度降低。在密度差作用下,加热之后的导热油往上部运动,汇集于上油包2,未加热的导热油在重力作用下经油路往下油包3运动,对下油包3进行补充,随着电暖气的持续工作,油路形成稳定的自然对流路径。热油热量通过金属的热传导作用,传递至散热片1表面,并与散热片1间的空气进行对流换热,实现加热空间的效果。如图2、图4和图6所示,该散热片还包括有辅助油路6,设置在导热油路的两侧。辅助油路6与上油包2和下油包3连通。在本实施例中,辅助油路6为直线型。
采用辅助油路6可以调节导热油在导热油路中各部分的循环量,在散热条件好的位置强化传热,改善散热条件差的位置的散热情况,使得电暖气各部分温度均匀。
当然,为了进一步增加导热油的运行路径,还可以将辅助油路6设置为拱型或者波浪型结构。还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结构,能够增加导热油的运行路径即可,在本实施例中仅仅是举例说明,并不加以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变。
如图2、图4、图6和图8所示,为了进一步优化散热片的结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将辅助油路6有波峰7或者折峰8连通。
如此,可以调节电暖气上下部区域的导热油循环量,改善散热片1表面温度不均匀性。有利于提高散热片1的散热量,同时可以减小散热片1上部的散热负荷,避免散热片1上部散热能力不足导致散热片1上部的温度过高。
在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当导热油路为弯折型油路时,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油路4和第二油路5的折边可以向内凹陷。当然,也可以向外弯折,当向外弯折一定弧度时,便形成波浪形油路如图5和图6。沿远离上油包2的方向,该弯折型油路的相邻折峰8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如图7和图8所示。当导热油路为波浪型油路时,沿远离上油包2的方向,相邻交叉点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即该波浪型油路的相邻波峰7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使得导热油路被局部加密。
通常电暖气的工作状况为:环境温度为23±2℃,电暖气功率为2200W,此时改善效果见下表:
最高温度/℃ 最低温度/℃ 平均温度/℃
传统电暖气 102.1 48.8 81.3
局部加密的油路 87.6 52.5 83.4
由上表可知,本实施例中的电暖气相对于传统电暖气大幅缩小了电暖气的温差,并且升高了平均温度,提升了油路的散热能力。
如此,由于电暖气下油包3附近的导热油路比上油包2附近的导热油路多,有利于提高散热片1下部的散热量,同时减小散热片1上部的散热负荷,避免散热片1上部散热能力不足导致散热片1上部的温度过高。
或者,还可以沿远离上油包2的方向,不断增加波峰7的峰高或者折峰8的峰高,如此也可以进一步增加油路表面积,从而增大电暖气的散热量,有利于提高散热片1下部的散热量。
上述各个实施例通过散热片1不同区域油路差异化设计,调节不同油路导热油的循环量及携带热量,使其与散热片1周围散热环境相匹配,改善散热片1表面温度均匀性,减少了电暖气温控元件的动作次数,保障了电暖气持续输出全额热量的能力,提升了用户舒适性体验。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热体,该发热体包括:
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片,若干所述散热片彼此并排设置;
加热棒,同时穿设在每个所述散热片的所述下油包位置处。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暖气,该电暖气包括:上述的发热体、控温元件以及指示灯。控温元件以及指示灯均设置在发热体上,指示灯与控温元件电连接。
并且,还在发热体上设置有辅助装置。辅助装置可以为风扇。由于散热片1间的空气呈自然对流状态,热空气沿散热片1往上浮升,在汀体顶端向上排入空间,冷空气从散热片1底部进行补充。通过设置风扇可以增强电暖气外侧空气自然对流强度,加快热空气沿散热片1向上排入空间的速度,加强了散热片1之间的空气流动性,减小了电暖气的上下温差,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辅助装置还可以为但不限于:晾衣架,设置在发热体的上方位置,适于对衣物等进行烘干操作;还可以是移动支架,设置在发热体的底部,使用支撑发热体或者带动发热体进行移动。移动支架本身可以是折叠结构,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当采用折叠结构时,方便在闲置时减少空间占用量,提高对电暖气的收纳效率。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1)

1.一种散热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油包结构,包括成型在所述散热片(1)顶部的上油包(2)以及底部的下油包(3);
导热油路,连通所述上油包(2)和所述下油包(3);所述导热油路包括相互交叉连通的第一油路(4)和第二油路(5);所述第一油路(4)和所述第二油路(5)之间设有若干交叉点,导热油适于在所述交叉点交汇;
所述第一油路(4)与所述第二油路(5)至少部分呈波浪型或弯折型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油路(6),所述辅助油路(6)设置于所述导热油路的两侧,并连通所述上油包(2)和所述下油包(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油路(6)与第一油路(4)或/和第二油路(5)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油路(6)为波浪型油路或弯折型油路。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路(4)和所述第二油路(5)之间设有多个交叉点,沿远离所述上油包(2)的方向,相邻所述交叉点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沿远离所述上油包(2)的方向,所述第一油路(4)或/和所述第二油路(5)的波动幅度逐渐变大。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沿远离所述上油包(2)的方向,所述导热油路的内径逐渐变大。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油路在所述散热片(1)上对称设置。
9.一种发热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干个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散热片(1),若干所述散热片(1)彼此并排设置;
加热棒,同时穿设在每个所述散热片(1)的所述下油包(3)位置处。
10.一种电暖气,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热体;
控温元件,设置于所述发热体;
指示灯,设置于所述发热体,并与所述控温元件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暖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辅助装置,设置在所述发热体上。
CN202020794412.8U 2020-05-13 2020-05-13 一种散热片、发热体及电暖气 Active CN2125659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94412.8U CN212565982U (zh) 2020-05-13 2020-05-13 一种散热片、发热体及电暖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94412.8U CN212565982U (zh) 2020-05-13 2020-05-13 一种散热片、发热体及电暖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65982U true CN212565982U (zh) 2021-02-19

Family

ID=74622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94412.8U Active CN212565982U (zh) 2020-05-13 2020-05-13 一种散热片、发热体及电暖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659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57461A (zh) 一种散热片、发热体及电暖气
CN212565982U (zh) 一种散热片、发热体及电暖气
CN111442338A (zh) 一种散热片、发热体、及电暖气
CN212132650U (zh) 一种散热片、发热体及电暖气
CN212132643U (zh) 一种散热片、发热体及电暖气
CN111692632A (zh) 一种油汀体及具有其的油汀
CN216924502U (zh) 散热片组件及电热油汀
CN212005907U (zh) 一种汀片及油汀取暖器
CN212132641U (zh) 一种散热片和发热体及电暖气
EP3460343A1 (en) Oil heater
CN111023240A (zh) 一种电热油汀
CN212565984U (zh) 一种散热片、发热体及电暖气
CN212132647U (zh) 一种散热片、发热体、及电暖气
CN208687841U (zh) 一种散热片及电热油汀
CN212565968U (zh) 一种油汀体及具有其的油汀
EP0694743A1 (en) Oil-filled column radiator
CN114322058A (zh) 散热片组件及电热油汀
CN111442341A (zh) 一种散热片、发热体、及电暖气
CN212132644U (zh) 散热片、发热体及电暖器
CN214281938U (zh) 散热器、电器盒和空调器
CN212565983U (zh) 一种散热片和发热体及电暖气
CN212132642U (zh) 一种散热片和发热体及电暖气
CN212132649U (zh) 散热片、发热体及电暖器
CN212132646U (zh) 一种散热片和发热体及电暖气
CN111442343A (zh) 一种散热片、发热体及电暖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