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61386U - 一种生态抛石护岸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态抛石护岸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61386U
CN212561386U CN202020758092.0U CN202020758092U CN212561386U CN 212561386 U CN212561386 U CN 212561386U CN 202020758092 U CN202020758092 U CN 202020758092U CN 212561386 U CN212561386 U CN 2125613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cological
riprap
sand
cushion layer
revetment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5809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东新
杨念江
吴金栋
袁彬鸿
许晓春
唐泽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Hydro&power Design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Hydro&power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Hydro&power Desig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Hunan Hydro&power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02075809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613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613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613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态抛石护岸结构,包括抛石棱体,所述抛石棱体位于河道地面线的一侧具有梯形桩的预留槽,所述预留槽的底部铺设有砂卵石垫层,所述砂卵石垫层上方铺设有粗砂垫层,所述粗砂垫层上方铺设有生态预制块,所述生态预制块的孔隙中填充有种植土;所述种植土内部埋设有水生植物种子。所述砂卵石垫层的厚度为0.2m,所述粗砂垫层的厚度为0.1m。所述预留槽的槽宽大于1.2m。所述预留槽的槽深不少于0.8m。本技术方案有利于营养土中的水生植物根系的生长、穿透,有利于植物修复,实现水生生物附着、栖息和生长,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

Description

一种生态抛石护岸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态抛石护岸结构,属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特别适合在河流岁修、湖岸海岸等生态修复区域使用。
背景技术
我国大部分中心城市都依水而建、因水而兴,但同时因为河流、湖泊沿岸会受水流和波浪的冲刷淘蚀,无可避免的造成河道湖岸隐患甚至崩塌。因而,河流的城市段、湖海的堤岸都要定期对河道地面线进行抛石棱体措施,以增强堤脚防护能力,保证堤防安全。
传统的抛石棱体为开采于自然的山石,随着技术进步和国外经验吸取逐步发展成各种混凝土预制块。但不管是自然的山石、各种形式外形的预制混凝土块,它们其中一个重要特征为构成抛石的原料都是实心的,整个抛石棱体只有外观面积,并不利于各种生物的附着生长,甚至植物都无法生长,防护功能具备生态效应甚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抛石护岸结构,有利于营养土中的水生植物根系的生长、穿透,有利于植物修复,实现水生生物附着、栖息和生长,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生态抛石护岸结构,包括抛石棱体,所述抛石棱体位于河道地面线的一侧具有梯形桩的预留槽,所述预留槽的底部铺设有砂卵石垫层,所述砂卵石垫层上方铺设有粗砂垫层,所述粗砂垫层上方铺设有生态预制块,所述生态预制块的孔隙中填充有种植土;所述种植土内部埋设有水生植物种子。
作为生态抛石护岸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砂卵石垫层的厚度为0.2m,所述粗砂垫层的厚度为0.1m。
作为生态抛石护岸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预留槽的槽宽大于1.2m。
作为生态抛石护岸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预留槽的槽深不少于0.8m。
作为生态抛石护岸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生态预制块按质量比采用石料:水泥:水=1500:450:100进行配比。
作为生态抛石护岸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水生植物种子为菖蒲或睡莲。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生态抛石棱体的比表面积比传统抛石材料高,多孔骨料层内部孔隙连通,利于植物根系穿插、生长于其中并最终固定,有利于植物的修复和最终消能,具有良好的生态性;能为各种水生生物提供相对安全的栖息或附着的生态空间;护岸糙率较大,利于河沙浮土促淤沉降,为植物生长提供基础;护岸形成的植物具有消能作用,有利于河流、湖海岸的防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生态抛石护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生态抛石护岸结构中生态预制块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生态抛石护岸结构中预留槽内部填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生态抛石护岸结构中预留槽分布示意图。
图中,1、抛石棱体;2、河道地面线;3、预留槽;4、砂卵石垫层;5、粗砂垫层;6、生态预制块;7、种植土;8、水生植物种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提供一种生态抛石护岸结构,包括抛石棱体1,所述抛石棱体1位于河道地面线2的一侧具有梯形桩的预留槽3,所述预留槽3的底部铺设有砂卵石垫层4,所述砂卵石垫层4上方铺设有粗砂垫层5,所述粗砂垫层5上方铺设有生态预制块6,所述生态预制块6的孔隙中填充有种植土7;所述种植土7内部埋设有水生植物种子8。
具体的,生态预制块6按质量比采用石料:水泥:水=1500:450:100进行配比。待搅拌完成后倒入模型内,当多孔混凝土骨料达到设计要求后,将成品运至所需抛石部位。生态预制块6与填充的种植土7质量比可以根据水淹程度调整,水淹程度较大种植土7填充大,水淹程度较少种植土7填充少。
需要强调的是,生态预制块6在本技术方案中是结构特征,给出的具体配方比例只是更加详细的说明生态预制块6的结构,以清楚生态预制块6基于此配比所拥有的多孔属性。即生态预制块6比表面积比传统抛石材料高,多孔骨料层内部孔隙连通,利于植物根系穿插、生长于其中并最终固定,有利于植物的修复和最终消能,具有良好的生态性。
生态抛石护岸结构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砂卵石垫层4的厚度为0.2m,所述粗砂垫层5的厚度为0.1m。所述预留槽3的槽宽大于1.2m,预留槽3的槽深不少于0.8m。砂卵石垫层4和粗砂垫层5有利于涵养水分,从而促进水生植物种子8的生长发育,并且有利于植物根系的延伸。水生植物种子8可以为菖蒲或睡莲。
本技术方案的布设流程如下:首先,在河道地面线2设置抛石棱体1时,预留好预留槽3,并在预留槽3内分别设置好砂卵石垫层4、粗砂垫层5和生态预制块6,安装完成后,在多孔的生态预制块6的间隙中填充种植土7。由于抛石棱体1和预留槽3的作用,可以防止预留槽3内的东西不会因为水流的跌涨而导致流失,同时砂卵石垫层4、粗砂垫层5和生态预制块6内部可以形成连通孔隙,有利于营养土中水生植物种子8的植物根系的生长、穿透,有利于植物修复,增强植物消能作用。当整新型的生态抛石护岸形成后,不仅能保护堤岸的稳定,有助于水生生物附着、栖息、生长,还具有良好得生态效应。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5)

1.一种生态抛石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抛石棱体(1),所述抛石棱体(1)位于河道地面线(2)的一侧具有梯形桩的预留槽(3),所述预留槽(3)的底部铺设有砂卵石垫层(4),所述砂卵石垫层(4)上方铺设有粗砂垫层(5),所述粗砂垫层(5)上方铺设有生态预制块(6),所述生态预制块(6)的孔隙中填充有种植土(7);所述种植土(7)内部埋设有水生植物种子(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抛石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砂卵石垫层(4)的厚度为0.2m,所述粗砂垫层(5)的厚度为0.1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抛石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槽(3)的槽宽大于1.2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抛石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槽(3)的槽深不少于0.8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抛石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植物种子(8)为菖蒲或睡莲。
CN202020758092.0U 2020-05-10 2020-05-10 一种生态抛石护岸结构 Active CN2125613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58092.0U CN212561386U (zh) 2020-05-10 2020-05-10 一种生态抛石护岸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58092.0U CN212561386U (zh) 2020-05-10 2020-05-10 一种生态抛石护岸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61386U true CN212561386U (zh) 2021-02-19

Family

ID=74607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58092.0U Active CN212561386U (zh) 2020-05-10 2020-05-10 一种生态抛石护岸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613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956378U (zh) 一种潮间带生态护岸结构
CN103603316A (zh) 一种生态水泥与土工格室组合护坡技术
CN105970875A (zh) 利用自然能量在海滩促淤固砂的方法
CN101429758B (zh) 湿地人工生态岛的构筑方法
CN107986714B (zh) 一种海工挡浪墙及其施工方法
KR101038060B1 (ko) 인공생태연못 및 그 조성방법
CN105442491A (zh) 一种河湖底泥就地处理与生态护坡方法
CN107129208A (zh) 一种生物活性多孔隙粗骨料生态护岸基质工程材料
CN113818402A (zh) 黏土心墙堆石坝的补强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0315594U (zh) 一种混凝土现浇生态护坡
CN212561386U (zh) 一种生态抛石护岸结构
CN209873714U (zh) 城市山区河道护岸结构
CN215593889U (zh) 一种适用于城区河道的生态护岸结构
CN218911257U (zh) 一种生态海堤结构
CN214832388U (zh) 一种增强河岸稳固性的河道护岸结构
CN216839237U (zh) 一种可以营造滨水空间的生态护岸
CN215801392U (zh) 生态仿松木桩景观护岸
CN213741138U (zh) 一种自嵌式生态挡墙
CN109629510A (zh) 一种生态驳岸系统及其建造方法
CN109183539A (zh) 一种软土路基的施工方法
CN212294532U (zh) 一种海堤消浪平台生态改造结构
CN210177445U (zh) 增大城市河道蓄水量的调蓄防涝系统
CN210194535U (zh) 一种用于吹填区预留形成人工湖的护岸结构
CN210917225U (zh) 一种阶梯状生态护坡
CN209429039U (zh) 一种具有岸边面源污染净化功能的生态驳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