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47146U - 一种多功能液氮冷冻治疗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液氮冷冻治疗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47146U
CN212547146U CN202021353112.2U CN202021353112U CN212547146U CN 212547146 U CN212547146 U CN 212547146U CN 202021353112 U CN202021353112 U CN 202021353112U CN 212547146 U CN212547146 U CN 2125471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nitrogen
freezing
pipe
nitrogen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5311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湘民
张依秋
禹恩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Pairuomi Medical Devi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Pairuomi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Pairuomi Medical De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Pairuomi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5311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471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471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471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多功能液氮冷冻治疗器,包含有冷冻头、冷冻杆、液氮管、液氮容器、密封盖及控制器,其特征在于:1、冷冻头由导热良好的金属材料制作成一端封闭一端开放带有气化室的结构,内配有液氮增强气化导热装置,由导热良好的金属丝或金属网构成,一端焊接固定在冷冻头气化室封闭的治疗端金属壁上,另一端游离与冷冻杆内液氮管的喷口相对;2、冷冻杆由三层套管组成,最内层套管为液氮管、中层套管与内层套管之间为氮气排放管、中层套管与外层套管之间为隔冷层,隔冷层可设为一真空腔体结构或加热氮气流动结构或电热元件恒温结构。3、控制器部分采用自传热增压及电热增压方式,设有手控扳机。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效果良好,便于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液氮冷冻治疗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医疗器械,特别是属液氮低温冷冻治疗的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冷冻医疗或冷冻外科广泛应用于多个临床科室,如皮肤科、妇产科、口腔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及肿瘤科等,可用于治疗各种体表的赘生物、血管瘤及某些良恶性肿瘤。在耳鼻咽喉科多用于治疗慢性鼻炎、鼻出血、慢性扁桃体炎、慢性咽炎的淋巴滤泡增生,以及鼻咽喉各种赘生物。由于耳鼻咽喉解剖部位比较深在狭窄,对冷冻治疗器械有较特殊的要求,常规的冷冻治疗器和冷冻头难以进入到鼻咽喉狭窄的窦腔管道内进行冷冻治疗。现有的冷冻治疗器械已具备多种不同型号规格,有小型的手持式液氮冷冻治疗器,也有较大型的配备高压气体容器的节流式冷冻刀。主要存在的缺点是:1、小型液氮冷冻治疗器冷冻的速度较慢,需要摇晃冷冻治疗器才能喷出液氮,液氮管喷口较大,喷出的液氮粗大,难以附着在治疗靶点而是溅射到非治疗部位,造成治疗靶点不精确,非治疗靶点出现副损伤。2、接触式冷冻头内液氮气化不足,喷射压力较大时未充分气化的液氮从排气口喷出,造成冷冻头冷冻效果下降,而冷冻杆却过度冷冻,易损伤正常组织,而且液氮输送管道容易被冰渣堵塞。3、大型的冷冻治疗装置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同样缺少适合耳鼻咽喉使用的各种冷冻头。医用冷冻治疗器械在用于治疗人体器宫组织深部的病灶时,其冷冻头的非治疗部分需要有良好的隔冷性能,以免冻伤正常组织。目前这类冷冻治疗器较有效的隔冷方法一般认为是真空腔隔冷法,即在冷冻头非治疗部位的外周做一密封的真空腔。为达到良好的隔冷效果,真空腔需较大,真空度需保持在10-4毫米汞柱以上。这种冷冻头工艺技术复杂,造价高,既难做得很细又易损坏。也有些冷冻治疗装置采用电热材料及保温材料进行隔冷。但因体积较大,目前仅适用于浅表部位及暴露良好的体腔作冷冻治疗。为提高冷冻头的制冷效果和冷冻头冷冻杆非治疗部位的隔冷效果,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87204852)体内液氮冷冻治疗装置,公布的技术方案是在冷冻头非治疗部分的外周做有一热气隔冷腔,该热气隔冷腔在接近冷冻头治疗端处与排气管相通,另一端则连通一电热管,在电热管的入口处分别连通来自液氮容器的氮气输送管及来自氮气分离器的氮气分流管。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480078316)则公开冷冻外科器械中的冷冻剂相分离技术。冷冻剂递送管螺旋,冷冻剂递送管与轴杆的内表面成不透流体的接触以便形成螺旋的冷冻剂排出途径,螺旋的冷冻剂排出途径沿着冷冻外科器械的长度的一部分从轴杆的远端延伸。冷冻剂递送管利用离心力迫使冷冻剂的两相流动经历相分离,并且驱使液相朝着螺旋盘管的外壁和螺旋间隙的外表面,在器械的外壁附近发生热交换。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 CN102378600具有增强的热传递的冷冻外科仪器,公布利用改进的热传递特性的冷冻外科仪器和方法。冷冻手术装置包括:管状壳体 ;冷冻剂供应通道 ;热交换增强构件,位于壳体中,沿壳体的纵向轴线布置 ;环形冷却通道,位于热交换增强构件与管状壳体之间 ;尖头冷却和冷冻剂流引导段,将冷冻剂流的温度传导至尖头 ;以及绝缘元件,位于管状壳体中。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1821181634)肿瘤冷热复合探针及肿瘤冷热复合治疗装置,探针本体靠近针头部位设有热交换区段,热交换区段具有内翅管结构,内翅管结构具有多个内翅管,多个内翅管沿探针本体外壁周向设置。中国专利及美国专利(申请号 CN201180022782、US7938822)采用单冷冻剂的冷冻外科器械的加热和冷却。冷冻外科系统的特征在于利用单种类型的冷冻剂、但由两个不同的源来冷却和加热。液态冷冻剂冷却诸如是冷冻探头或冷冻导管之类的冷冻外科系统内的冷冻外科器械的末端。气态冷冻剂进一步由加热元件、较佳是电加热元件来加热,从而供给冷冻治疗术的融化和释放部分所需的热量。以上技术方案众多,但仍有缺陷,有待改进。为解决这些冷冻治疗装置临床应用存在问题,进一步提高冷冻头的制冷效果和冷冻头冷冻杆非治疗部位的隔冷效果,且尽量满足临床使用要求,特别是设计适合耳鼻咽喉科使用的各种冷冻头,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如下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一种多功能液氮冷冻治疗器,包含有冷冻头、冷冻杆、液氮管、液氮容器、密封盖及控制器,其特征在于:1、冷冻头由导热良好的金属材料制作成一端封闭一端开放带有气化室的结构,内配有液氮增强气化导热装置,由导热良好的金属丝或金属网构成,一端焊接固定在冷冻头气化室封闭的治疗端金属壁上,另一端游离与冷冻杆内液氮管的喷口相对;2、冷冻杆由三层套管组成,最内层套管为液氮管、中层套管与内层套管之间为氮气排放管、中层套管与外层套管之间为隔冷层,隔冷层可设为一真空腔体结构或加热氮气流动结构或电热元件恒温结构;3、控制器部分采用自传热增压及电热增压方式,设有手控扳机,手控扳机连接液氮容器密封盖排气孔的阀门或冷冻杆氮气排放管出口的阀门,配有复位弹簧;4、液氮管与液氮容器液氮输送管的连接处设有液氮和氮气分离装置,液氮和氮气分离装置的进口与液氮容器液氮输送管连接,出口分为液氮出口和氮气出口,液氮出口与冷冻杆内的液氮管连接,氮气出口通过电热元件恒温结构与冷冻杆内的隔冷层连接并由第一手控调节阀控制氮气流量。
所述冷冻头采用不锈钢或银铜合金制作,内设有气化室及液氮增强导热气化装置,其接触组织的治疗端外形根据治疗部位所需设计为球型、半球型、锥型、扁平型、弯钩型和细长型等多种形状的接触式冷冻头,冷冻头与冷冻杆外层套管呈焊接固定或可拆卸连接,与液氮容器的密封盖及控制器固定或可拆卸连接,冷冻头及冷冻杆内分别设有热电偶温度传感元件,与温度显示控制器连接,分别显示冷冻头及冷冻杆的实时温度变化,并设有温度报警器和计时器。所述冷冻头设计为液氮冷冻喷头,由冷冻杆内的液氮管构成,液氮管由直径1.5至3毫米薄壁不锈钢制作,其前端液氮喷口略缩小,外套隔冷保护套管,保护套管前端缩小,喷口可呈0度至90度角弯曲,隔冷保护套管由无毒医用塑料或硅胶制作,可清洗消毒重复使用或一次性使用。所述冷冻头内配有的液氮增强导热气化装置由铜或银合金材料制作的金属丝或金属网构成,呈短毛刷状,一端焊接固定在冷冻头气化室治疗端的金属壁上,另一端游离与冷冻杆内液氮管的喷口相对应接近,冷冻头前端封闭,后端开放与冷冻杆连接并与冷冻杆内的液氮管喷口及氮气排放管连通。 所述冷冻杆的隔冷层位于氮气排放管外,由带绝缘层的电阻发热丝或电热膜制作,供电电压为直流5至12伏,功率15至50瓦,设有热电偶温度传感元件监控冷冻杆的隔冷层温度,并配有恒温及热保护装置,设定隔冷层温度恒定在摄氏25至35度,热保护温度为摄氏40度。另一实施方案为:所述冷冻杆的隔冷层位于氮气排放管外,为冷冻杆中层套管与外层套管之间的夹层空间,前端与氮气排放管入口连通,后端于近液氮容器密封盖处通过一氮气调节阀门及氮气管与液氮容器内连通,在冷冻杆外层套管、氮气调节阀门及氮气管设有带绝缘层的电阻发热丝,供电电压为直流5至12伏,功率15至50瓦,设有热电偶温度传感元件监控冷冻杆的隔冷层温度,并配有恒温及热保护装置,设定隔冷层温度恒定在摄氏25至35度,热保护温度为摄氏40度。所述控制器设有手控扳机,手控扳机上端通过活动关节与液氮容器上的密封盖连接,近活动关节处设有半球型密封塞,与液氮容器上密封盖排气孔对应呈开放状态或与冷冻杆氮气排放管出口的阀门对应呈封闭状态,手控扳机下端游离,设有复位弹簧及电加热电路开关,当按压手控扳机下端时,半球型密封塞将密封盖排气孔封闭,加大按压力度时电路开关接通,冷冻杆隔冷层电阻发热丝及液氮容器中的电阻发热丝通电加热。所述冷冻杆中的液氮管经液氮输送管穿过液氮容器密封盖到达液氮容器内,液氮输送管外设有传热套管并配有电阻发热丝,液氮输送管底端接近液氮容器底部,配有过滤网。电阻发热丝供电电压为直流5至12伏,功率15至50瓦,液氮输送管外的传热套管穿过液氮容器密封盖固定,并与一热吸收器连接。所述热吸收器为热传良好的金属材料制作,呈中空的盒状,与液氮输送管外的传热套管焊接,侧面上方设有温度显示屏,下部设有电源插口,侧面设有氮气调节阀门旋钮。
所述液氮容器为带真空隔热层的杜瓦瓶结构容器,容量0.5至30升,设有密封盖、电热增压装置、压力控制器、压力计及调压安全阀,密封盖上有液氮输送管及氮气管穿过到达液氮容器内,液氮管输送延长呈带电热或真空隔热层的软管结构,另一端与手持式液氮冷冻治疗器内的液氮和氮气分离装置连接,氮气管延长通过电热元件恒温结构与冷冻杆内的隔冷层连接并由第二手控调节阀控制氮气流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持式冷冻治疗器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手持式冷冻治疗器实施例精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冷冻头及冷冻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冷冻头及冷冻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不同冷冻头及冷冻杆的精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鼻甲冷冻头及冷冻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舌根冷冻头及冷冻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持式冷冻治疗器冷冻喷枪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体式冷冻治疗器冷冻枪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分体式冷冻治疗器冷冻枪精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体式冷冻治疗器冷冻枪及主机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分体式冷冻治疗器柔性冷冻头及主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及图12所示,一种多功能液氮冷冻治疗器,包含有冷冻头1、冷冻杆5、液氮管7、液氮容器28、密封盖22及控制器,其特征在于:1、冷冻头1由导热良好的金属材料制作成一端封闭一端开放带有气化室的结构,内配有液氮增强气化导热装置3,由导热良好的金属丝或金属网构成,一端焊接固定在冷冻头气化室封闭的治疗端金属壁上,另一端游离与冷冻杆内液氮管的喷口4相对;2、冷冻杆5由三层套管组成,最内层套管7-1为液氮管7、中层套管8-1与内层套管7-1之间为氮气排放管8、中层套管8-1与外层套管9-1之间为隔冷层9,隔冷层9可设为一真空腔体结构或加热氮气流动结构或电热元件恒温结构;3、控制器部分采用自传热增压及电热增压方式,设有手控扳机12,手控扳机12连接液氮容器28密封盖22排气孔19或冷冻杆氮气排放管出口11的阀门15,配有复位弹簧13;4、液氮管7与液氮容器28液氮输送管32的连接处设有液氮和氮气分离装置30,液氮和氮气分离装置30呈圆筒状密封容器,其下方为液氮进口与液氮容器28液氮输送管32连接,液氮进口通过一金属薄管延伸至液氮和氮气分离装置30内侧的中部。液氮和氮气分离装置30上方设两个出口,分别为液氮出口和氮气出口,液氮出口与冷冻杆5内的液氮管7连接,液氮出口通过一金属薄管延伸至液氮和氮气分离装置30内侧的底部,氮气出口通过电热元件恒温结构10与冷冻杆5内的隔冷层9-1连接并由第一手控调节阀16控制氮气流量。液氮和氮气分离装置30工作原理是:液氮从液氮容器28经液氮输送管32输送过程,部分液氮吸热气化呈两相流动状态,当流进液氮和氮气分离装置30时,经液氮进口金属薄管延伸至液氮和氮气分离装置30内侧中部流出,液氮和氮气分离,液氮向下沉到底部,经液氮出口延伸到底部的金属薄管流入冷冻杆内的液氮管。氮气向上经氮气出口通过电热元件恒温结构10与冷冻杆5内的隔冷层9-1连通。
所述冷冻头1采用不锈钢或银铜合金制作,内设有气化室及液氮增强导热气化装置2,其接触组织的治疗端外形根据治疗部位所需设计为球型、半球型、锥型、扁平型、弯钩型和细长型等多种形状的接触式冷冻头,冷冻头1与冷冻杆5外层套管9呈焊接固定或可拆卸连接,冷冻杆外层套管9由金属薄管制作,冷冻杆5外层套管9与液氮容器28的密封盖22、密封圈21及控制器固定或可拆卸连接,冷冻杆外层套管之外还可加一个隔热性能良好材料制作的最外层套管。冷冻头1及冷冻杆5内分别设有热电偶温度传感元件3,与温度显示控制器17连接,分别显示冷冻头1及冷冻杆5的实时温度变化,并设有温度报警器和计时器。热电偶温度传感元件3与温度显示控制器17及温度报警器和计时器,都是现有的成熟技术并在市面有现成的产品可供选购。
另一实施方案为所述冷冻头1设计为液氮冷冻喷口4,由冷冻杆5内的液氮管7构成,液氮管7由直径1.5至3毫米薄壁不锈钢制作,其前端液氮喷口4略缩小,外套隔冷保护套管,保护套管前端缩小,喷口可呈0度至90度角弯曲,隔冷保护套管由无毒医用塑料或硅胶制作,可清洗消毒重复使用或一次性使用。
所述冷冻头1内配有的液氮增强导热气化装置2由铜或银合金材料制作的金属丝或金属网构成,呈短毛刷状,金属丝直径为0.05至0,5mm,一端焊接固定在冷冻头1气化室治疗端的金属壁上,另一端游离与冷冻杆5内液氮管7的液氮管喷口4相对应接近。冷冻头1前端封闭,后端开放与冷冻杆5的外套管9连接并与冷冻杆5内的液氮管喷口4及氮气排放管8连通。当液氮从液氮管喷口喷出到液氮增强导热气化装置2的短毛刷状金属丝上时,因接触面积大,热交换气化迅速。当冷冻头1气化室温度下降,液氮更容易粘附在气化室的金属壁及短毛刷状金属丝上,进一步增强热传导冷冻效果。气化后的氮气经氮气排放管8排出。
所述冷冻杆5的隔冷层9位于氮气排放管8外,由带绝缘层的电阻发热丝或电热膜制作,供电电压为直流5至12伏,功率15至50瓦,设有热电偶温度传感元件监控冷冻杆的隔冷层温度,并配有恒温及热保护装置18,设定隔冷层温度恒定在摄氏25至35度,热保护温度为摄氏40度。现有的电阻发热丝或电热膜都可以制作得很细很薄,使冷冻杆的直径也可以做得比较细。
另一实施方案是所述冷冻杆5的隔冷层9位于氮气排放管8外,为冷冻杆中层套管8-1与外层套管9-1之间的夹层空间,前端与氮气排放管8入口连通,后端于近液氮容器密封盖22处通过一氮气调节阀门16及氮气管与液氮容器28内连通,在冷冻杆5的外套管9-1、氮气调节阀门16及氮气管设有带绝缘层的电阻发热丝10,供电电压为直流5至12伏,功率15至50瓦,设有热电偶温度传感元件监控冷冻杆5的隔冷层9温度,并配有恒温及热保护装置18,设定隔冷层9温度恒定在摄氏25至35度,热保护温度为摄氏40度。这是一种热气流隔冷的方法,结构简单,冷冻头和冷冻杆可以制作得比较细小,更换也方便。
控制器设有手控扳机12,手控扳机12上端通过活动关节与液氮容器上的密封盖22连接,近活动关节处设有半球型密封塞15,与液氮容器上密封盖22排气孔19对应呈开放状态或与冷冻杆5氮气排放管出口11的阀门对应呈封闭状态,手控扳机12下端游离,设有复位弹簧13及电加热电路开关14,当按压手控扳机12下端时,半球型密封塞15将密封盖排气孔18封闭,加大力度时电路开关14接通,冷冻杆隔冷层9电阻发热丝10及液氮容器28中的电阻发热丝23通电加热。这种设计方案结构比较简单,操作也较容易,单手操作就可以方便控制。
所述冷冻杆5中的液氮管7延长为液氮输送管32穿过液氮容器密封盖22到达液氮容器28内,液氮输送管32在液氮容器28内的一段外设有传热套管25并配有电阻发热丝23,液氮输送管32底端26接近液氮容器28底部,配有过滤网27,电阻发热丝23供电电压为直流5至12伏,功率15至50瓦,液氮管外的传热套管25穿过液氮容器密封盖22固定,并与一热吸收器38连接。所述热吸收器38为热传良好的金属材料制作,呈中空的盒状,与液氮管外的传热套管25焊接,侧面上方设有温度显示屏17,下部设有电源插口20,侧面设有第一手控调节阀16。这种设计方案可避免冰渣堵塞液氮输送管和液氮喷口。热吸收器38传热可达到自增压效果,加上电热增压,效果更好。
参阅图9、图10、图11及图12分体式冷冻治疗器结构,所述液氮容器28为带真空隔热层的杜瓦瓶结构容器,容量0.5至30升,设有密封盖22、第二热吸收器35、电热增压装置36、压力控制器37、压力计34及调压安全阀38,密封盖22上有液氮输送管32及氮气管33穿过到达液氮容器28内,液氮输送管32延长呈带电热或真空隔热层的软管结构,另一端与手持式液氮冷冻治疗器内的液氮和氮气分离装置30连接,氮气管33延长通过电热元件恒温结构10与冷冻杆5内的隔冷层9连接并由第二手控调节阀29控制氮气流量。这是一种预增压储压及恒压的技术方案,设定液氮容器内的压力为0.02至0.08MPa,优选为0.05MPa,可提高冷冻治疗效率,又非常安全可靠。当压力低于预设的压力值时,通过压力控制器37控制电热增压装置36接通电源,传热套管25的电阻发热丝23加热,液氮容器内的液氮气化增压。当压力达到预设的压力值时,压力控制器37控制电热增压装置36关闭电源,停止加热。调压安全阀40可增加液氮容器和冷冻治疗器的安全系数。采用手控扳机12控制冷冻杆5氮气排放管出口11的阀门开放和关闭的技术,配合预增压储压及恒压的技术方案,可使冷冻治疗器的控制更加快速可靠。整机的液氮输送管路通畅,不需设置开关或阀门,减少故障发生率。第二热吸收器35及液氮输送管32延长呈带电热软管结构,有利于液氮输送呈双相输送状态,减少液氮流动阻力且可以保持液氮输送管32柔软不被冻结。
使用时先在液氮容器内装上适当的液氮,盖上密封盖,动作要缓慢,等待部分液氮气化,液氮输送管冷却以后再拧紧密封盖。装上适当的冷冻头和冷冻杆,按压手控扳机12,看看液氮喷出的效果和冷冻头的冷冻效果,要确认安装妥当后才用于病人的冷冻治疗。如采用喷雾冷冻方式,则取下冷冻头和冷冻杆,直接在喷管上套上隔冷套管,按压手控扳机12,关闭排气孔,液氮容器内压力增大,液氮从液氮管喷口喷出。先测试喷出液氮合适了再用到病人的病灶上。如在病人体内腔内使用,像口咽、鼻腔、舌根或其他部位,要做好隔冷的防护,避免冻伤正常组织。冷冻头要选择合适大小接触到病灶上,启动冷冻程序,可以看到冷冻头接触的组织温度下降,结冰形成冰球,冰球达到适合大小停止继续冷冻,可以调节第二手控调节阀29,控制氮气流量改为复温状态。冷冻一个冻融周期结束后可能要重复再进行第二第三个冻融周期才能彻底对病灶进行冷冻消融。冷冻后会有不同的反应,组织冷冻范围越大或者是重复冷冻多次,治疗后的反应就越重。要和病人做好解释,并做好冷冻后的创面的处理,定期复查,以其达到最佳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冷冻头内配有液氮增强气化导热装置,由导热良好的金属丝或金属网构成,一端焊接固定在冷冻头气化室封闭的治疗端金属壁上,另一端游离与冷冻杆内液氮管的喷口相对,可明显加强液氮气化效果和热传导效果可使冷冻头快速冷冻。冷冻头快速冷冻的关键技术在于加大与液氮的接触面积和适当的温差。以住冷冻头气化室与液氮接触面积小,温差又较大,液氮与冷冻头金属面之间形成气垫,热交换及热传导效率很低。液氮气化的增强装置主要是设有导热良好的金属丝和金属网,其游离端扩大与液氮的接触面积,且温差合适呈粘附状态,不会形成气垫,热交换充分,另一端与冷冻头气化室的金属面焊接增强热传导,使气化冷冻效果增强。2、冷冻杆隔冷层采用恒温加热氮气流隔热的方法,可以缩小体积和冷冻杆的直径,安全有效,并可根据不同的治疗部位,选择不同的冷冻头和冷冻杆便于更换和消毒。3、手持式液氮冷冻治疗器整体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操作方便,便于推广应用。分体式液氮冷冻治疗器适合在手术台或复杂的病例使用,特别是体内深部的病灶宜选择细长柔性的冷冻治疗头使用。4、采用预增压储压及恒压的技术方案,可提高冷冻治疗效率,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液氮冷冻治疗器,包含有冷冻头、冷冻杆、液氮管、液氮容器、密封盖及控制器,其特征在于:1、冷冻头由导热良好的金属材料制作成一端封闭一端开放带有气化室的结构,内配有液氮增强气化导热装置,由导热良好的金属丝或金属网构成,一端焊接固定在冷冻头气化室封闭的治疗端金属壁上,另一端游离与冷冻杆内液氮管的喷口相对;2、冷冻杆由三层套管组成,最内层套管为液氮管、中层套管与内层套管之间为氮气排放管、中层套管与外层套管之间为隔冷层,隔冷层设为一真空腔体结构或加热氮气流动结构或电热元件恒温结构;3、控制器部分采用自传热增压及电热增压方式,设有手控扳机,手控扳机连接液氮容器密封盖排气孔的阀门或冷冻杆氮气排放管出口的阀门,配有复位弹簧;4、液氮管与液氮容器液氮输送管的连接处设有液氮和氮气分离装置,液氮和氮气分离装置的进口与液氮容器液氮输送管连接,出口分为液氮出口和氮气出口,液氮出口与冷冻杆内的液氮管连接,氮气出口通过电热元件恒温结构与冷冻杆内的隔冷层连接并由一手控调节阀控制氮气流量。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液氮冷冻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头采用不锈钢或银铜合金制作,内设有气化室及液氮增强导热气化装置,其接触组织的治疗端外形根据治疗部位所需设计为球型、半球型、锥型、扁平型、弯钩型和细长型多种形状的接触式冷冻头,冷冻头与冷冻杆外层套管呈焊接固定或可拆卸连接,冷冻杆外层套管与液氮容器的密封盖及控制器固定或可拆卸连接,冷冻头及冷冻杆内分别设有热电偶温度传感元件,与温度显示控制器连接,分别显示冷冻头及冷冻杆的实时温度变化,并设有温度报警器和计时器。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液氮冷冻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头设计为液氮冷冻喷头,由冷冻杆内的液氮管构成,液氮管由直径1.5至3毫米薄壁不锈钢制作,其前端液氮喷口略缩小,外套有隔冷保护套管,保护套管前端缩小,喷口呈0度至90度角弯曲,隔冷保护套管由无毒医用塑料或硅胶制作,可清洗消毒重复使用或一次性使用。
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液氮冷冻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头内配有的液氮增强导热气化装置由铜或银合金材料制作的金属丝或金属网构成,呈短毛刷状,一端焊接固定在冷冻头气化室治疗端的金属壁上,另一端游离与冷冻杆内液氮管的喷口相对应接近,冷冻头前端封闭,后端开放与冷冻杆连接并与冷冻杆内的液氮管喷口及氮气排放管连通。
5.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液氮冷冻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杆的隔冷层位于氮气排放管外,由带绝缘层的电阻发热丝或电热膜制作,供电电压为直流5至12伏,功率15至50瓦,设有热电偶温度传感元件监控冷冻杆的隔冷层温度,并配有恒温及热保护装置,设定隔冷层温度恒定在摄氏25至35度,热保护温度为摄氏40度。
6.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液氮冷冻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杆的隔冷层位于氮气排放管外,为冷冻杆中层套管与外层套管之间的夹层空间,前端与氮气排放管入口连通,后端于近液氮容器密封盖处通过一氮气调节阀门及氮气管与液氮容器内连通,在冷冻杆外层套管、氮气调节阀门及氮气管设有带绝缘层的电阻发热丝,供电电压为直流5至12伏,功率15至50瓦,设有热电偶温度传感元件监控冷冻杆的隔冷层温度,并配有恒温及热保护装置,设定隔冷层温度恒定在摄氏25至35度,热保护温度为摄氏40度。
7.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液氮冷冻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设有手控扳机,手控扳机上端通过活动关节与液氮容器上的密封盖连接,近活动关节处设有半球型密封塞,与液氮容器上密封盖排气孔对应呈开放状态或与冷冻杆氮气排放管出口的阀门对应呈封闭状态,手控扳机下端游离,设有复位弹簧及电加热电路开关,当按压手控扳机下端时,半球型密封塞将密封盖排气孔封闭,加大力度时电路开关接通,冷冻杆隔冷层电阻发热丝及液氮容器中的电阻发热丝通电加热。
8.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液氮冷冻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杆中的液氮管穿过液氮容器密封盖到达液氮容器内,液氮管外设有传热套管并配有电阻发热丝,液氮管底端接近液氮容器底部,配有过滤网,电阻发热丝供电电压为直流5至12伏,功率15至50瓦,液氮管外的传热套管穿过液氮容器密封盖固定,并与一热吸收器连接。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液氮冷冻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吸收器为热传良好的金属材料制作,呈中空的盒状,与液氮管外的传热套管焊接,侧面上方设有温度显示屏,下部设有电源插口,侧面设有第一手控调节阀。
10.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液氮冷冻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氮容器为带真空隔热层的杜瓦瓶结构容器,容量0.5至30升,设有密封盖、电热增压装置、压力控制器、压力计及调压安全阀,密封盖上有液氮输送管及氮气管穿过到达液氮容器内,液氮管输送延长呈带电热或真空隔热层的软管结构,另一端与手持式液氮冷冻治疗器内的液氮和氮气分离装置连接,氮气管延长通过电热元件恒温结构与冷冻杆内的隔冷层连接并由第二手控调节阀控制氮气流量。
CN202021353112.2U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多功能液氮冷冻治疗器 Active CN2125471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53112.2U CN212547146U (zh)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多功能液氮冷冻治疗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53112.2U CN212547146U (zh)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多功能液氮冷冻治疗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47146U true CN212547146U (zh) 2021-02-19

Family

ID=74620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53112.2U Active CN212547146U (zh)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多功能液氮冷冻治疗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471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98944A (zh) * 2021-11-10 2022-03-01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多传感器、驱动与控制功能集成化的全自动智能型皮肤冷冻治疗液氮枪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98944A (zh) * 2021-11-10 2022-03-01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多传感器、驱动与控制功能集成化的全自动智能型皮肤冷冻治疗液氮枪及其控制方法
CN114098944B (zh) * 2021-11-10 2022-12-09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多传感器、驱动与控制功能集成化的全自动智能型皮肤冷冻治疗液氮枪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74412A (en) Cryoprobe
US6505629B1 (en) Cryosurgical system with protective warming feature
US6551309B1 (en) Dual action cryoprobe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AU660500B2 (en) Cryosurgical instrument with vent holes and method
US8298221B2 (en) Disposable sheath with replaceable console probes for cryosurgery
EP0655225B1 (en) Cryo-ablation catheter
US20020022832A1 (en) Cryoprobe assembly with detachable sheath
CN101396299B (zh) 与腹腔镜耦合的杜瓦连体式低温手术装置
US20090182320A1 (en) Cryosurgical System
CN103607969A (zh) 用于医疗装置的绝热冷却系统
CN101292897A (zh) 冷热探针治疗系统
CN212547146U (zh) 一种多功能液氮冷冻治疗器
CN107049467A (zh) 一种可调冷冻消融导管
CN113907864A (zh) 一种多功能液氮冷冻治疗器
CN111374751B (zh) 电生理导管及消融系统
WO2004098673A2 (en) Closed system warming catheter and method of use
JP2009523468A (ja) 低温手術システム
US20070149958A1 (en) Cryoprobe with exhaust heater
CN219422946U (zh) 一种基于闭环冷冻的电治疗装置
AU754411B2 (en) Cryoprobe
RU2033760C1 (ru) Криохирургический аппара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