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46885U - 活动鼻内窥镜整合吸引套管 - Google Patents

活动鼻内窥镜整合吸引套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46885U
CN212546885U CN202021339974.XU CN202021339974U CN212546885U CN 212546885 U CN212546885 U CN 212546885U CN 202021339974 U CN202021339974 U CN 202021339974U CN 212546885 U CN212546885 U CN 2125468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endoscope
suction tube
suction
nas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3997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艺
李在望
李继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filed Critical Yun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Priority to CN20202133997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468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468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468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活动鼻内窥镜整合吸引套管包括鼻内窥镜、内窥镜套管、固定卡扣、球副、吸引管和吸引管套管组成;所述固定卡扣和内窥镜套管连接为于一体;所述鼻内窥镜穿过固定卡扣和内窥镜套管,内窥镜套管通过固定卡扣固定在鼻内窥镜上;所述内窥镜套管的侧面设置有球副,内窥镜套管通过球副与吸引管套管连接,所述吸引管穿过吸引管套管。所述球副由球体和壳体构成,所述壳体与鼻内窥镜套管固定连接,壳体前端设置有开口的球形孔,球体与吸引管套管固定连接,球体设置在壳体内,球体能在壳体内活动,增加吸引管的活动范围。该活动鼻内窥镜吸引套管将吸引管与鼻内窥镜结合在一起,而且结合的活动性强,操作方便,吸引效果好。

Description

活动鼻内窥镜整合吸引套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窥微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活动鼻内窥镜整合吸引套管。
背景技术
鼻内窥镜一种耳鼻喉科设备,是一种能对鼻腔进行详细检查的光学设备,一般指的是硬管镜,有0至90度不等的角度,由于有良好的照明,加之本身比较细,直径只有2.7-4.0mm,但鼻内窥镜有时也指软管镜。鼻内窥镜可以很方便的通过狭窄的鼻腔和鼻道内的结构,来对鼻腔和鼻咽部甚至鼻窦内部结构进行检查,是诊断鼻窦炎鼻息肉的重要手段,通过配套的手术器械还能对鼻窦炎鼻息肉进行精细的治疗,使手术能够达到传统手术无法到达的区域。
鼻内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手术技巧和对疾病发病机制和处理措施的认识得到提高。目前鼻内窥镜手术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目前的鼻内窥镜手术器械及改良器械弊端:1.剥离子和手术钳内安装吸引器,可以在出血较多的情况下使用,但直径一般较大,导致操作不便。2.带吸引的冲洗系统和动力切割系统,可以在出血量多、视野不理想的情况下提供较好的术野,但是若为经验不丰富的医生使用切割器可能导致较大范围的组织切割,可能造成临近组织器官的损伤!3.通常手术过程中需要持续吸引和间断冲洗术腔,以便获得良好的视野,这就要求术者一手持器械,如吸引器,息肉钳等,另一手单独操作内镜导航。术中一只手要不停地将吸引器和手术器械交替使用,在狭窄术腔内反复更换器械和吸引器,造成了时间的浪费。4. “两人四手配合操作”在处理严重出血、视野不佳时比较关键。但是在狭窄术腔进行配合操作,需要两名经验丰富,配合默契的手术医师。一个人单独手术较难完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来活动鼻内窥镜整合吸引套管及吸引方法;该活动鼻内窥镜吸引套管将吸引管与鼻内窥镜结合在一起,而且结合的活动性强,操作方便,吸引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活动鼻内窥镜整合吸引套管包括鼻内窥镜、内窥镜套管、固定卡扣、球副、吸引管和吸引管套管组成;所述固定卡扣和内窥镜套管连接为于一体;所述鼻内窥镜穿过固定卡扣和内窥镜套管,内窥镜套管通过固定卡扣固定在鼻内窥镜上;所述内窥镜套管的侧面设置有球副,内窥镜套管通过球副与吸引管套管连接,所述吸引管穿过吸引管套管。
进一步限定,所述球副由球体和壳体构成,所述壳体与鼻内窥镜套管固定连接,壳体前端设置有开口的球形孔,球体与吸引管套管固定连接,球体设置在壳体内,球体能在壳体内活动,增加吸引管的活动范围。
进一步限定,所述固定卡扣为侧面开口的圆管,圆管的侧面上开口的一侧设置有下挂耳,另一侧设置有上挂耳,下挂耳上铰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为上端大的锥形体,卡块卡在上挂耳内,实现固定卡扣的卡紧。
进一步限定,所述吸引管的侧面设置有下限位卡块和上限为卡卡块,下限位卡块在吸引管套管下侧,上限位卡块在吸引管套管上侧。
进一步限定,所述上限位卡块和下限位卡块的距离大于吸引管套管的长度10-30mm,吸引管能在吸引管套管内上下移动10-30mm,增加吸引管活动范围。
进一步限定,所述吸引管的末端侧面设置有指环,在手术时将手指穿过指环,方便操作,能准确操作吸引管,不存在手滑现象,保证手术安全可靠。
进一步限定,所述吸引管末端设置有吸引管接头,通过吸引管接头连接吸引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活动鼻内窥镜整合吸引套管具有以下优点:
设置有鼻内窥镜套管,鼻内窥镜套管上设置有固定卡扣,通过固定卡扣能快速可靠的将内窥镜套管与鼻内窥镜连接;设置有吸引管套管和鼻内窥镜套管,吸引管套管和鼻内窥镜套管通过球副连接,吸引管套管能通过球副转动,增加了吸引管活动范围大;吸引管上设置有下限位卡块和上限位卡块,吸引管能在吸引管套管内上下移动,增加吸引管的上下活动范围;吸引管上设置有指环,手术时将手指穿过指环,方便控制吸引管,而且吸引管不会在手上滑动,能准确控制吸引管上下移动,方便可靠。
活动鼻内窥镜整合吸引套管它可以帮助术者单独一个人完成视野不好、出血量多的复杂手术。术者可以用左手同时操作鼻内窥镜及吸引器,并且吸引器可以根据手术的需要,轻松地从前向后或者从一侧向另一侧活动,或进行垂直活动。此时右手可以解放出来,进行其他手术器械的相关操作。可以实现单独一个人完成鼻内窥镜手术的“两人四手配合操作”。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活动鼻内窥镜整合吸引套管及吸引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鼻内窥镜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述固定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所述球副的剖开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鼻内窥镜,2-内窥镜套管,3-固定卡扣,301-下挂耳,302- 上挂耳,303-卡块,4-球副,401-壳体,402-球体,5-吸引管,6- 吸引管套管,601-下限位卡块,602-上限位卡块,603-指环,604- 吸引管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参阅图1-4所示,活动鼻内窥镜整合吸引套管包括鼻内窥镜1、内窥镜套管2、固定卡扣3、球副4、吸引管6和吸引管套管5组成;所述固定卡扣3和内窥镜套管2连接为于一体;所述鼻内窥镜1穿过固定卡扣3和内窥镜套管2,内窥镜套管2通过固定卡扣3固定在鼻内窥镜1上;所述内窥镜套管2的侧面设置有球副4,内窥镜套管2 通过球副4与吸引管套管5连接,所述吸引管6穿过吸引管套管5。所述球副4由球体402和壳体401构成,所述壳体401与鼻内窥镜套管2固定连接,壳体401前端设置有开口的球形孔,球体402与吸引管套管5固定连接,球体402设置在壳体401内,球体402能在壳体 401内活动,增加吸引管6的活动范围。
所述固定卡扣3为侧面开口的圆管,圆管的侧面上开口的一侧设置有下挂耳301,另一侧设置有上挂耳302,下挂耳301上铰接有卡块303,所述卡块303为上端大的锥形体,卡块303卡在上挂耳302 内,实现固定卡扣的卡紧。所述吸引管6的侧面设置有下限位卡块602和上限为卡卡块601,下限位卡块601在吸引管套管5下侧,上限位卡块602在吸引管套管5上侧。所述上限位卡块602和下限位卡块601的距离大于吸引管套管5的长度10-30mm,吸引管6能在吸引管套管5内上下移动10-30mm,增加吸引管6活动范围。所述吸引管6 的末端侧面设置有指环603,在手术时将手指穿过指环603,方便操作,能准确操作吸引管6,不存在手滑现象,保证手术安全可靠。所述吸引管6末端设置有吸引管接头604,通过吸引管接头604连接吸引器。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应用为:
首先,通过鼻内窥镜1通过鼻内窥镜套管2与吸引管套管5连接,将鼻内窥镜套管2滑到合适位置,将固定卡扣3的卡块303按压进入到上挂耳303内,固定住鼻内窥镜套管2;鼻内窥镜套管2通过球副 4连接有吸引管套管5,吸引管套管5内插有吸引管6,吸引管6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上限位卡块602和下限位卡块601;其次,将吸引管6的上端通过吸引管接头604连接吸引器,手术时将吸引管6跟随鼻内窥镜1插入手术通道,将吸引管6连接吸引器;需要吸引时,将手指穿过指环603,捏住吸引管6操作吸引,吸引管6能上下移动,还能各个方向转动,方便吸引,吸引位置控制准确,保证手术安全可靠。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7)

1.活动鼻内窥镜整合吸引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鼻内窥镜、内窥镜套管、固定卡扣、球副、吸引管和吸引管套管组成;所述固定卡扣和内窥镜套管连接为于一体;所述鼻内窥镜穿过固定卡扣和内窥镜套管,内窥镜套管通过固定卡扣固定在鼻内窥镜上;所述内窥镜套管的侧面设置有球副,内窥镜套管通过球副与吸引管套管连接,所述吸引管穿过吸引管套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鼻内窥镜整合吸引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卡扣为侧面开口的圆管,圆管的侧面上开口的一侧设置有下挂耳,另一侧设置有上挂耳,下挂耳上铰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为上端大的锥形体,卡块卡在上挂耳内,实现固定卡扣的卡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鼻内窥镜整合吸引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卡扣为侧面开口的圆管,圆管的侧面上开口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块,另一侧设置有卡槽,连接块的前端内侧面设置有卡块,卡块卡在卡槽内,实现固定卡扣的卡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鼻内窥镜整合吸引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的侧面设置有下限位卡块和上限为卡卡块,下限位卡块在吸引管套管下侧,上限位卡块在吸引管套管上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动鼻内窥镜整合吸引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卡块和下限位卡块的距离大于吸引管套管的长度10-30mm,吸引管能在吸引管套管内上下移动10-3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鼻内窥镜整合吸引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的末端侧面设置有指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鼻内窥镜整合吸引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末端设置有吸引管接头,通过吸引管接头连接吸引器。
CN202021339974.XU 2020-07-09 2020-07-09 活动鼻内窥镜整合吸引套管 Active CN2125468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39974.XU CN212546885U (zh) 2020-07-09 2020-07-09 活动鼻内窥镜整合吸引套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39974.XU CN212546885U (zh) 2020-07-09 2020-07-09 活动鼻内窥镜整合吸引套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46885U true CN212546885U (zh) 2021-02-19

Family

ID=74620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39974.XU Active CN212546885U (zh) 2020-07-09 2020-07-09 活动鼻内窥镜整合吸引套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468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76755B2 (en) Endocranial endoscope
CN111803015A (zh) 活动鼻内窥镜整合吸引套管
US5275593A (en) Ophthalmic surgery probe assembly
AU761693B2 (en) A surgical forceps
US3830225A (en) Multiple purpose stopcock arrangement for suctioning, injection, oxygen cessory equipment
US10092168B1 (en) Lighted medical instrument
CN111658128A (zh) 一种具有多功能的高频刀具
CN212546885U (zh) 活动鼻内窥镜整合吸引套管
TW202120036A (zh) 一種腔鏡用外掛式沖吸管及腔鏡
US20220240766A1 (en) Endoscope Kit having Functions of Injection, Clamping and Placing Medical Materials or Medicines
WO2019104682A1 (zh) 组织粉碎器水刀
CN113080807A (zh) 可单手操作的肾镜
CN209203454U (zh) 一种扩张鞘和具有扩张鞘的内窥镜
CN207520193U (zh) 一种内窥镜的息肉取出装置
CN215874568U (zh) 可单手操作的肾镜
CN206453823U (zh) 内镜颅底手术专用可拆卸吸引式刮匙组套
CN219742655U (zh) 医疗用器具
JP4600618B2 (ja) 内視鏡の処置具挿通部
CN219185138U (zh) 一种吸附式医疗辅助工具
CN213075819U (zh) 带吸引装置腔镜专用分离钳
CN209153970U (zh) 前列腺剜除镜
CN217565997U (zh) 一次性使用电子内窥镜套管
CN220423979U (zh) 腔镜下使用一次性脉冲冲洗装置
RU216910U1 (ru) Съемная гибкая насадка наконечника аспиратора-ирригатора для эндовидеохирургических операций в робот-ассистированной хирургии
CN212853575U (zh) 一种多功能声带息肉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