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45900U - 一种磁吸式插扣 - Google Patents

一种磁吸式插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45900U
CN212545900U CN202020985680.8U CN202020985680U CN212545900U CN 212545900 U CN212545900 U CN 212545900U CN 202020985680 U CN202020985680 U CN 202020985680U CN 212545900 U CN212545900 U CN 2125459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buckle body
female
magnet
magn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8568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九一
黄元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Weix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Weix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Weix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Weix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8568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459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459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459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吸式插扣,包括母扣机构和与所述母扣机构可拆卸连接的公扣机构;所述母扣机构包括:母扣本体,所述母扣本体的第一端呈开口状;设于所述母扣本体的第一端开口处的卡接板;设于所述卡接板的第一磁铁;所述公扣机构包括:公扣本体,所述公扣本体的第一端设有卡接凸块;设于所述卡接凸块的第一端设有用以卡接所述卡接板的第二端的卡钩;设于所述卡接凸块、用以吸附所述第一磁铁的第二磁铁。上述磁吸式插扣的体积小,能够快速且省力地实现扣合和拆解,并解决了传统插扣容易损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磁吸式插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绳带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磁吸式插扣。
背景技术
插扣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连接件,比如说登山包会用插扣和绳带将两个肩带拉紧以避免肩带从人间的肩膀处滑落。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插扣的母扣内设置空腔,而公扣插入上述空腔内并通过拨动卡钩卡接在空腔的边缘孔处,这便需要指尖用力按压拨动卡钩实现拆解,而且上述空腔的设计会使母扣的体积变大,此外,若母扣的腔壁厚度较薄,很容易造成母扣损坏。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新的公扣与母扣的卡接方式是本领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吸式插扣,该磁吸式插扣的体积小,能够快速且省力地实现扣合和拆解,并解决了传统插扣容易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磁吸式插扣,包括:母扣机构和与所述母扣机构可拆卸连接的公扣机构;所述母扣机构包括:母扣本体,所述母扣本体的第一端呈开口状;设于所述母扣本体的第一端开口处的卡接板;设于所述卡接板的第一磁铁;所述公扣机构包括:公扣本体,所述公扣本体的第一端设有卡接凸块;设于所述卡接凸块的第一端设有用以卡接所述卡接板的第二端的卡钩;设于所述卡接凸块、用以吸附所述第一磁铁的第二磁铁。
优选地,所述母扣本体的第二端设有用以连接绳带的第一穿带孔;所述公扣本体的第二端设有用以连接绳带的第二穿带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穿带孔延伸至所述卡接板的第二端,所述卡钩呈L形并与所述卡接凸块形成用以卡固所述卡接板的第二端的卡固空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穿带孔和/或所述第二穿带孔为日字孔。
优选地,所述母扣本体的第二端设有防滑纹路。
优选地,所述母扣本体的第一端外侧面凸出于所述卡接板的外侧面;所述公扣本体的第一端内侧面凸出于所述卡接凸块的内侧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磁铁设于所述卡接板的外侧面,所述第二磁铁设于所述卡接凸块的内侧面。
优选地,所述母扣本体的第一端具有第一倾斜面,所述公扣本体的第一端具有用以与所述第一倾斜面紧密贴合的第二倾斜面。
优选地,所述卡接凸块的外侧面的第一端具有绳孔,所述绳孔中穿设拉袢。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吸式插扣,通过卡接板和卡钩的固定以及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的吸附作用实现母扣本体与公扣本体卡接。具体来说,在扣合时,先将卡钩卡固在卡接板的第二端,然后以上述卡钩作为旋转轴控制公扣本体朝向母扣本体的内侧摆动,使公扣本体和母扣本体贴合,而且在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的吸附作用下,可以保证卡钩不会脱落,进而实现母扣机构与公扣机构的扣合;在拆解时,以卡钩作为旋转轴控制公扣本体朝向母扣本体的外侧摆动,然后将卡钩从卡接板的第二端取下即完成公扣机构与母扣机构的分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母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公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正视图;
图5为图3的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磁吸式插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磁吸式插扣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母扣机构、11-母扣本体、111-第一穿带孔、112-防滑纹路、113-第一倾斜面、12-卡接板、121-第三倾斜面、13-第一磁铁、2-公扣机构、21-公扣本体、211-第二穿带孔、212-第二倾斜面、22-卡接凸块、221-卡钩、222-凸起、2221-第四倾斜面、223-绳孔、23-第二磁铁、3-卡固空间、4-拉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母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公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正视图;图5为图3的仰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磁吸式插扣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磁吸式插扣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磁吸式插扣,如图6和图7所示,该磁吸式插扣包括母扣机构1和与母扣机构1可拆卸连接的公扣机构2。
如图1和图2所示,母扣机构1主要包括:母扣本体11、卡接板12和第一磁铁13。其中,母扣本体11大体呈板状,母扣本体11的第一端呈开口状;卡接板12设于母扣本体11的第一端开口处,卡接板12的第二端可见于母扣本体11的外侧并形成卡接面,作为优选,卡接板12与母扣本体11一体成型;第一磁铁13设于卡接板12。
如图3至图5所示,公扣机构2主要包括:公扣本体21、卡接凸块22、第二磁铁23和卡钩221。其中,卡接凸块22设于公扣本体21的第一端并朝向远离公扣本体21的方向延伸,作为优选,卡接凸块22与公扣本体21一体成型;第二磁铁23设于卡接凸块22,其磁性与第一磁铁13的磁性相反;卡钩221设于卡接板12的第一端(也即远离公扣本体21的一端),并且其朝向卡接板12的内侧延伸。
需要说明的是,母扣机构1的内侧方向是指其与公扣机构2相连时靠近公扣机构2的方向,而公扣机构2的内侧方向是指其与母扣机构1相连时靠近母扣机构1的方向。
这里结合上述磁吸式插扣的结构来说明其使用方法:在扣合本磁吸式插扣时,首先将公扣机构2摆放至母扣机构1的外侧方向,然后将卡钩221卡固于卡接板12的第二端(也即上述卡接面),最后以卡钩221为旋转中心朝向母扣本体11的内侧方向摆动公扣本体21的第二端,使卡接凸块22与卡接板12相抵,使公扣机构2无法在母扣本体11的两端方向上脱离母扣机构1,而且在第一磁铁13与第二磁铁23的吸附作用下,卡接凸块22难以在内外方向上脱离卡接板12,进而完成母扣本体11和公扣本体21的扣合;在拆解本磁吸式插扣时,首先以卡钩221为旋转中心朝向母扣本体11的外侧方向摆动公扣本体21的第二端,使卡接凸块22与卡接板12分离,然后控制公扣本体21朝向母扣本体11的第二端方向移动,使卡钩221与卡接板12的第二端(也即上述卡接面)分离,最终完成公扣机构2与母扣机构1的分离。
值得一提的是,在扣合过程中,第一磁铁13和第二磁铁23的吸引力作用可以减小人手用于摆动公扣本体21的力量,以便于实现母扣本体11和公扣本体21的快速扣合;而在拆解过程中,可利用人手的中间指节来替代指尖来拨动公扣本体21,这样一方面可以达到减小痛感的目的,而且也便于用户快捷地进行拆解操作;此外,母扣本体11大致呈板状可以减小本磁吸式插扣的体积,而且母扣机构1利用卡接板12来替代原有的空腔设计,这样可以延长母扣机构1的使用寿命。
如图1至图3和图5所示,为了使本磁吸式插扣连接两条绳带,母扣本体11的第二端设有第一穿带孔111,而公扣本体21的第二端设置第二穿带孔211,上述第一穿带孔111和第二穿带孔211均用于连接绳带。
在第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穿带孔111延伸至卡接板12的第二端,使卡接板12的第二端可见于母扣本体11的内外两侧;而为了更好地卡固母扣机构1和公扣机构2,如图3和图4所示,卡钩221呈L形设置,其一端垂直于卡接凸块22的内侧面设置,其另一端朝向公扣本体21延伸,进而配合卡接凸块22的内侧面形成卡固空间3,使卡接板12的第二端难以脱离上述卡固空间3。
在第二种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第一穿带孔111具体为“日”字孔,也即在母扣本体11的第二端设置可供绳带缠绕的支撑条,进而便于调整绳带的连接长度。当然,还可以将第二穿带孔211设置为“日”字孔,以在公扣机构2处调整绳带的连接长度。
在第三种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便于实现母扣机构1与公扣机构2分离,母扣本体11的第二端设有防滑纹路112,以供一只手抓握防滑纹路112做为母扣本体11的施力支点,而利用另一只手摆动公扣本体21使其与母扣本体11分离。
作为优选,上述防滑纹路112设于母扣本体11第二端的左右两侧,其中一侧防滑纹路112与拇指相抵,而另一侧防滑纹路112与其他手指相抵,以起到防滑的作用。
在第四种实施例中,为了减小本磁吸式插扣的整体厚度,如图1和图4所示,母扣本体11的第一端外侧面凸出于卡接板12的外侧面,而公扣本体21的第一端内侧面凸出于卡接凸块22的内侧面,使卡接板12和卡接凸块22均位于另一者所形成的凹陷空间中。
作为优选,卡接板12的厚度等于公扣本体21第一端凸出于卡接凸块22的距离,而且卡接凸块22的厚度等于母扣本体11第一端凸出于卡接板12的距离;卡接板12的内侧面与母扣本体11的第一端内侧面平齐,卡接凸块22的外侧面与公扣本体21的第一端外侧面平齐。
在第五种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本磁吸式插扣的美观效果,卡接板12的外侧面设有用于放置第一磁铁13的第一安装槽,以将第一磁铁13设于卡接板12的外侧面,而且优选使第一磁铁13的外露面与卡接板12的外侧面平齐;卡接凸块22的内侧面设有用于放置第二磁铁23的第二安装槽,以将第二磁铁23设于卡接凸块22的内侧面,并优选使第二磁铁23的外露面与卡接凸块22的内侧面平齐。
需要说明的是,若卡接板12和卡接凸块22由塑料制成,则上述二者可以分别与第一磁铁13和第二磁铁23可通过注塑的方式固定连接;当然,也可以将第一磁铁13和第二磁铁23分别内置于卡接板12和卡接凸块22中。
在第六种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母扣本体11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倾斜面113,如图4和图5所示,公扣本体21的第一端设有能够与第一倾斜面113紧密贴合的第二倾斜面212。具体来说,第一倾斜面113由母扣本体11的内侧至外侧方向逐渐朝向母扣本体11的第一端方向延伸,第二倾斜面212由公扣本体21的外侧至内侧方向逐渐朝向公扣本体21的第一端方向延伸,在扣合母扣机构1和公扣机构2的过程中,第一倾斜面113和第二倾斜面212逐渐靠拢,在完成扣合时,第一倾斜面113和第二倾斜面212完全贴合;而在分离母扣机构1和公扣机构2的过程中,第一倾斜面113逐渐远离第二倾斜面212,而且上述两个倾斜面还起到引导公扣本体21摆动方向的作用,以起到省力的作用。
此外,出于相同的考虑,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还可以在卡接板12的第一端设置第三倾斜面121,并在卡接凸块22的第二端的内侧设置具有第四倾斜面2221的凸起222,该第四倾斜面2221用于贴合第三倾斜面121,而上述两个倾斜面的倾斜方向可分别参照第一倾斜面113和第二倾斜面212,这里不再赘述。作为优选,第三倾斜面121与第一倾斜面113共面设置。
在第七种实施例中,若卡接凸块22采用塑料等容易发生弹性形变的材料制成,如图3、图5和图7所示,可在卡接凸块22的外侧面的第一端设置绳孔223,绳孔223内穿设拉袢4,以通过单手拉动拉袢4使卡接凸块22的第一端朝向公扣本体21的外侧方向摆动,进而使卡接板12的第二端脱离卡钩221与卡接凸块22所形成的卡固空间3。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所采用的“内”、“外”、“左”以及“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限定所指的元件或部分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磁吸式插扣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磁吸式插扣,其特征在于,包括:
母扣机构(1)和与所述母扣机构(1)可拆卸连接的公扣机构(2);
所述母扣机构(1)包括:
母扣本体(11),所述母扣本体(11)的第一端呈开口状;
设于所述母扣本体(11)的第一端开口处的卡接板(12);
设于所述卡接板(12)的第一磁铁(13);
所述公扣机构(2)包括:
公扣本体(21),所述公扣本体(21)的第一端设有卡接凸块(22);
设于所述卡接凸块(22)的第一端设有用以卡接所述卡接板(12)的第二端的卡钩(221);
设于所述卡接凸块(22)、用以吸附所述第一磁铁(13)的第二磁铁(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式插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扣本体(11)的第二端设有用以连接绳带的第一穿带孔(111);所述公扣本体(21)的第二端设有用以连接绳带的第二穿带孔(2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吸式插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带孔(111)延伸至所述卡接板(12)的第二端,所述卡钩(221)呈L形并与所述卡接凸块(22)形成用以卡固所述卡接板(12)的第二端的卡固空间(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吸式插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带孔(111)和/或所述第二穿带孔(211)为日字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吸式插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扣本体(11)的第二端设有防滑纹路(112)。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磁吸式插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扣本体(11)的第一端外侧面凸出于所述卡接板(12)的外侧面;所述公扣本体(21)的第一端内侧面凸出于所述卡接凸块(22)的内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吸式插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铁(13)设于所述卡接板(12)的外侧面,所述第二磁铁(23)设于所述卡接凸块(22)的内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吸式插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扣本体(11)的第一端具有第一倾斜面(113),所述公扣本体(21)的第一端具有用以与所述第一倾斜面(113)紧密贴合的第二倾斜面(212)。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吸式插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凸块(22)的外侧面的第一端具有绳孔(223),所述绳孔(223)中穿设拉袢(4)。
CN202020985680.8U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磁吸式插扣 Active CN2125459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85680.8U CN212545900U (zh)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磁吸式插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85680.8U CN212545900U (zh)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磁吸式插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45900U true CN212545900U (zh) 2021-02-19

Family

ID=74637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85680.8U Active CN212545900U (zh)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磁吸式插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459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14395U (zh) 简易型扣具
EP3381315A1 (en) Flap fixing buckle
US8360269B1 (en) Communication box
CN107348627B (zh) 一种可单手操作的拉链下止及使用该下止的拉链
CN212545900U (zh) 一种磁吸式插扣
CN206413937U (zh) 一种背包扣
CN211092178U (zh) 腕戴设备
US11064769B2 (en) Rotary belt buckle
CN205006106U (zh) 拉链的横向自锁插销
CN210520230U (zh) 一种磁力插扣
CN212325665U (zh) 一种磁吸表扣及一种手表
CN209825403U (zh) 一种磁力塑料子母扣
CN212545936U (zh) 腕戴设备
CN210054829U (zh) 扣合牢固的磁性扣具
JP6920437B2 (ja) 服装およびその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CN206462513U (zh) 一种快速脱离扣具组件
CN220458764U (zh) 磁吸带扣
CN217851645U (zh) 一种防侧拉磁铁安全扣
CN213882019U (zh) 一种拉链组件及其下止阻挡件
CN216135301U (zh) 链形磁吸对扣结构
CN213344571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塑胶扣具
CN220341392U (zh) 智能锁电池盒及智能锁
CN213550223U (zh) 一种塑胶扣具
CN214630373U (zh) 鞋带固定装置、鞋带及鞋子
CN214258166U (zh) 一种便携式磁性鞋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