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35961U - 一种隔膜式脉冲阻尼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隔膜式脉冲阻尼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35961U
CN212535961U CN202021245546.0U CN202021245546U CN212535961U CN 212535961 U CN212535961 U CN 212535961U CN 202021245546 U CN202021245546 U CN 202021245546U CN 212535961 U CN212535961 U CN 2125359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phragm
shell
cavity
upper shell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4554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佩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Lige Fluid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Lige Fluid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Lige Fluid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Lige Fluid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4554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359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359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359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p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隔膜式脉冲阻尼器,包括上壳体及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设有隔膜,所述上壳体与隔膜之间构成上腔体,所述下壳体与隔膜之间构成下腔体,所述上壳体上设有压力表及充压口,所述下壳体底部设有进口,所述上壳体及下壳体的轴向高度均小于上壳体及下壳体的外径;所述上壳体外壁设有上加强肋板,所述下壳体外壁设有下加强肋板;所述下腔体设有若干沿其周向方向均布设置,相对于下腔体内壁呈上凸或下凹设置的下引流部。本实用新型具有轴向尺寸小,整体承压强度高,反应灵敏,可有效防止憋气,更好吸收多余的脉动,减少震动、平滑管路压力、均衡流速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隔膜式脉冲阻尼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脉动阻尼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膜式脉冲阻尼器。
背景技术
脉动缓冲器又名脉动阻尼器,是消除管路脉动的常用元件,是用来平滑由计量泵、气动隔膜泵等容积型泵引起的管路脉动和系统的水锤现象,它由耐腐蚀的隔膜将气体与管路中的液体隔离,通过气室容积的变化平滑管路脉动,从而达到减小水锤对系统的危害,减小流速波动的峰值,保护管路、阀门接头不受压力波动的冲击,降低系统能耗。
现有的隔膜式脉冲阻尼器根据玻义耳定律,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压强成反比,通过改变气体的体积来平滑管路脉冲,对于流速有正弦曲线的系统作用,波峰时:气室体积变小,脉动缓冲器吸收多余的流量液体,波谷时:气室体积变大,释放存储的液体,从而达到平滑脉动的效果,但是由于膜片在工作时会紧贴缓冲器腔体内壁,因此在接收到脉动时会因膜片与缓冲器腔体内壁之间过于紧贴造成液体无法迅速充入或迅速排出,造成憋气影响其反应速度。
同时现有的隔膜式脉冲阻尼器往往轴向长度较长,不利于高度狭窄空间的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向尺寸小,整体承压强度高,反应灵敏,可有效防止憋气,更好吸收多余的脉动,减少震动、平滑管路压力、均衡流速的隔膜式脉冲阻尼器。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隔膜式脉冲阻尼器,包括上壳体及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设有隔膜,所述上壳体与隔膜之间构成上腔体,所述下壳体与隔膜之间构成下腔体,所述上壳体上设有压力表及充压口,所述下壳体底部设有与下腔体连通的进口,所述上壳体及下壳体均呈碗状,所述上壳体及下壳体的轴向高度均小于上壳体及下壳体的外径;所述上壳体外壁设有若干沿其周向方向均布排列,朝上壳体径向方向设置的上加强肋板,所述下壳体外壁设有若干沿其周向方向均布排列,朝下壳体径向方向设置的下加强肋板;所述下腔体设有若干沿其周向方向均布设置,相对于下腔体内壁呈上凸或下凹设置的下引流部。
上述结构中,将上壳体及下壳体的长径比做调整,使其径向尺寸大于轴向高度,在相同的缓冲容积下保证高度的降低,便于安装在高度空间狭窄的场合;利用下引流部隔开隔膜与下腔体内壁,使隔膜在缓冲运行过程中能迅速将脉动液体引入隔膜与下腔体内壁之间,使隔膜迅速往上壳体方向移动;或者在脉动液体排出时,下引流部能迅速排尽隔膜与下腔体内壁之间的液体,避免出现憋气效应,使其更好吸收多余的脉动,减少震动、平滑管路压力、均衡流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腔体设有若干沿其周向方向均布设置,相对于上腔体内壁呈上凸或下凹设置的上引流部。
上述结构中,上引流部能避免隔膜完全与上腔体内壁贴合,便于隔膜与上腔体分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口与下腔体对接处设有承压板,所述承压板上设有若干对通开设的通孔。
上述结构中,承压板用于阻挡隔膜,避免隔膜在上腔体的压力下挤入进口,通孔可保证进口与下腔体之间的有效连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壳体外缘设有上法兰盘,所述下壳体上设有下法兰盘,所述上法兰盘与下法兰盘之间通过螺栓紧固将隔膜夹于两者之间。
上述结构中,在螺栓固定上壳体及下壳体的同时将隔膜固定,并保证隔膜与上壳体及下壳体之间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法兰盘朝向下壳体的一面设有上端面沟槽,所述下法兰盘朝向上壳体的一面设有下端面沟槽,所述隔膜外缘设有一圈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夹于上端面沟槽及下端面沟槽之间。
上述结构中,上端面沟槽与下端面沟槽在与密封环适配密封的同时可提高对隔膜的固定作用,避免隔膜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收缩导致隔膜外缘从上法兰盘与下法兰盘之间脱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膜呈碗形在上腔体充入预压气体时往下腔体的进口方向凸起。
上述结构中,在运行前通过对上腔体注入正压使隔膜往进口方向靠近,从而在管路出现压力波动时能够将隔膜回推实现吸收管路脉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引流部及下引流部优选为上凸的凸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口处设有接口由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上壳体及下壳体的长径比做调整,使其径向尺寸大于轴向高度,在相同的缓冲容积下保证高度的降低,便于安装在高度空间狭窄的场合;利用下引流部隔开隔膜与下腔体内壁,使隔膜在缓冲运行过程中能迅速将脉动液体引入隔膜与下腔体内壁之间,使隔膜迅速往上壳体方向移动;或者在脉动液体排出时,下引流部能迅速排尽隔膜与下腔体内壁之间的液体,避免出现憋气效应,使其更好吸收多余的脉动,减少震动、平滑管路压力、均衡流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全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全剖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10-上壳体;11-上腔体;12-压力表;13-充压口;131-泄压阀门;14-上加强肋板;15-上引流部;16-上法兰盘;161-上端面沟槽;20-下壳体;21-下腔体;22-进口;221-接口由令;23-下加强肋板;24-下引流部;25-承压板;251-通孔;26-下法兰盘;261-下端面沟槽;30-隔膜;301-密封环;31-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考图1至图3,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隔膜式脉冲阻尼器,包括上壳体10及下壳体20,所述上壳体10与下壳体20之间设有隔膜30,所述上壳体10与隔膜30之间构成上腔体11,所述下壳体20与隔膜30之间构成下腔体21,所述上壳体10上设有压力表12及充压口13,所述下壳体20底部设有与下腔体21连通的进口22,所述上壳体10及下壳体20均呈碗状,所述上壳体10及下壳体20的轴向高度均小于上壳体10及下壳体20的外径;所述上壳体10外壁设有若干沿其周向方向均布排列,朝上壳体10径向方向设置的上加强肋板14,所述下壳体20外壁设有若干沿其周向方向均布排列,朝下壳体20径向方向设置的下加强肋板23;所述下腔体21设有若干沿其周向方向均布设置,相对于下腔体21内壁呈上凸或下凹设置的下引流部24;所述充压口13上设有泄压阀门131。
上述结构中,将上壳体10及下壳体20的长径比做调整,使其径向尺寸大于轴向高度,在相同的缓冲容积下保证高度的降低,便于安装在高度空间狭窄的场合;利用下引流部24隔开隔膜30与下腔体21内壁,使隔膜30在缓冲运行过程中能迅速将脉动液体引入隔膜30与下腔体21内壁之间,使隔膜30迅速往上壳体10方向移动;或者在脉动液体排出时,下引流部24能迅速排尽隔膜30与下腔体21内壁之间的液体,避免出现憋气效应,使其更好吸收多余的脉动,减少震动、平滑管路压力、均衡流速;压力表12用于显示上腔体11的预充压力,泄压阀门131用于泄出上腔体11内的压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腔体11设有若干沿其周向方向均布设置,相对于上腔体11内壁呈上凸或下凹设置的上引流部15。
上述结构中,上引流部15能避免隔膜30完全与上腔体11内壁贴合,便于隔膜30与上腔体11分离。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口22与下腔体21对接处设有承压板25,所述承压板25上设有若干均布排列且对通开设的通孔251。
上述结构中,承压板25用于阻挡隔膜30,避免隔膜30在上腔体11的压力下挤入进口22,通孔251可保证进口22与下腔体21之间的有效连通。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10外缘设有上法兰盘16,所述下壳体20上设有下法兰盘26,所述上法兰盘16与下法兰盘26之间通过螺栓31紧固将隔膜30夹于两者之间。
上述结构中,在螺栓31固定上壳体10及下壳体20的同时将隔膜30固定,并保证隔膜30与上壳体10及下壳体20之间的密封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法兰盘16朝向下壳体20的一面设有上端面沟槽161,所述下法兰盘26朝向上壳体10的一面设有下端面沟槽261,所述隔膜30外缘设有一圈密封环301,所述密封环301夹于上端面沟槽161及下端面沟槽261之间。
上述结构中,上端面沟槽161与下端面沟槽261在与密封环301适配密封的同时可提高对隔膜30的固定作用,避免隔膜30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收缩导致隔膜30外缘从上法兰盘16与下法兰盘26之间脱离。
本实施例中,所述隔膜30呈碗形在上腔体11充入预压气体时往下腔体21的进口22方向凸起。
上述结构中,在运行前通过对上腔体11注入正压使隔膜30往进口22方向靠近,从而在管路出现压力波动时能够将隔膜30回推实现吸收管路脉动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引流部15及下引流部24优选为上凸的凸条。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口22处设有接口由令221。
上述结构中,接口由令221活接具有便于拆装的优点。
本实施例中,隔膜30材质为EPDM橡胶或氟橡胶或PTFE+橡胶(复合)。
本实施例中,上壳体10及下壳体20材质为UPVC或PP或PVDF或SUS304或SUS31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上壳体10及下壳体20的长径比做调整,使其径向尺寸大于轴向高度,在相同的缓冲容积下保证高度的降低,便于安装在高度空间狭窄的场合;利用下引流部24隔开隔膜30与下腔体21内壁,使隔膜30在缓冲运行过程中能迅速将脉动液体引入隔膜30与下腔体21内壁之间,使隔膜30迅速往上壳体10方向移动;或者在脉动液体排出时,下引流部24能迅速排尽隔膜30与下腔体21内壁之间的液体,避免出现憋气效应,使其更好吸收多余的脉动,减少震动、平滑管路压力、均衡流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隔膜式脉冲阻尼器,包括上壳体及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设有隔膜,所述上壳体与隔膜之间构成上腔体,所述下壳体与隔膜之间构成下腔体,所述上壳体上设有压力表及充压口,所述下壳体底部设有与下腔体连通的进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及下壳体均呈碗状,所述上壳体及下壳体的轴向高度均小于上壳体及下壳体的外径;所述上壳体外壁设有若干沿其周向方向均布排列,朝上壳体径向方向设置的上加强肋板,所述下壳体外壁设有若干沿其周向方向均布排列,朝下壳体径向方向设置的下加强肋板;所述下腔体设有若干沿其周向方向均布设置,相对于下腔体内壁呈上凸或下凹设置的下引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膜式脉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体设有若干沿其周向方向均布设置,相对于上腔体内壁呈上凸或下凹设置的上引流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膜式脉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与下腔体对接处设有承压板,所述承压板上设有若干对通开设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膜式脉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外缘设有上法兰盘,所述下壳体上设有下法兰盘,所述上法兰盘与下法兰盘之间通过螺栓紧固将隔膜夹于两者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隔膜式脉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法兰盘朝向下壳体的一面设有上端面沟槽,所述下法兰盘朝向上壳体的一面设有下端面沟槽,所述隔膜外缘设有一圈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夹于上端面沟槽及下端面沟槽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膜式脉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呈碗形在上腔体充入预压气体时往下腔体的进口方向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隔膜式脉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引流部及下引流部优选为上凸的凸条。
CN202021245546.0U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隔膜式脉冲阻尼器 Active CN2125359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45546.0U CN212535961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隔膜式脉冲阻尼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45546.0U CN212535961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隔膜式脉冲阻尼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35961U true CN212535961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21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45546.0U Active CN212535961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隔膜式脉冲阻尼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359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178234U (zh) 一种膜片式脉动缓冲器
CN212535961U (zh) 一种隔膜式脉冲阻尼器
CN212361234U (zh) 一种双隔膜式脉冲阻尼器
CN212717110U (zh) 一种隔膜泵
US20210372429A1 (en) Multipurpose transfer pump free of secondary water filling
CN217713056U (zh) 立体式管道泵筒体密封机构
CN203023151U (zh) 空气蓄能器
CN210661887U (zh) 一种膜片式脉冲阻尼器
CN212107092U (zh) 一种方便更换密封圈的新型阀门结构
CN211778175U (zh) 一种自吸泵叶轮进口密封装置
CN207033694U (zh) 微型隔膜泵上端盖
CN210857365U (zh) 隔膜式稳压罐
CN208169109U (zh) 一种新型流体室结构
CN219754764U (zh) 一种单进单出的双头隔膜泵
CN110219838A (zh) 一种新型的隔膜式缓冲装置及组装方法
CN217300886U (zh) 隔膜水泵盖结构以及隔膜水泵
CN215211311U (zh) 箱式防水静音供水系统
CN206054314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建筑工地用自吸泵
CN109763951B (zh) 双隔膜脉动阻尼器
CN218762020U (zh) 一种密封结构
CN217736141U (zh) 一种耐磨衬胶泵
CN107327391A (zh) 微型隔膜泵上端盖
CN212537121U (zh) 一种空气式脉冲缓冲器
CN215333457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立式管道泵
CN219994450U (zh) 一种隔膜阀用防腐密封隔膜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