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32707U - 一种新型螺旋污泥压榨机用过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螺旋污泥压榨机用过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32707U
CN212532707U CN202020362680.2U CN202020362680U CN212532707U CN 212532707 U CN212532707 U CN 212532707U CN 202020362680 U CN202020362680 U CN 202020362680U CN 212532707 U CN212532707 U CN 2125327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box
inner chamber
box body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6268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昌衡
唐嵩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Zhehen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Zhehen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Zhehen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Zhehen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6268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327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327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327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螺旋污泥压榨机用过滤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设有进料漏斗,所述进料漏斗顶部贯穿箱体顶部,所述箱体内腔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作用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箱体内腔左右两侧,所述箱体右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过滤板下方设有斜板,所述斜板左侧固定连接在箱体内腔左侧,所述斜板右侧固定连接在出料口内腔底部,通过电机带动传动机构运动,使箱体上下移动,抖动箱体内腔的污泥,使污泥与杂质分离,污泥通过过滤板落在斜板上,并从通过出料口收集,杂质留在过滤板顶部,通过开口人工处理,有效的将污泥中的杂质分离出来,提高了污泥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螺旋污泥压榨机用过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螺旋污泥压榨机用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污泥是水和污水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固体沉淀物质,是一种由有机残片、细菌菌体、无机颗粒、胶体等组成的极其复杂的非均质体,污泥的主要特性是含水量高;
现有的污泥处理一般采用污泥压榨脱水等,但污泥中存在大量不可利用的杂质,直接压榨会导致压榨效果较差,降低了污泥的利用率,使污泥的处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污泥杂质含量高、污泥利用率低等缺陷,提供一种新型螺旋污泥压榨机用过滤装置。所述一种新型螺旋污泥压榨机用过滤装置具有污泥杂质含量低、污泥利用率高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螺旋污泥压榨机用过滤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设有进料漏斗,所述进料漏斗顶部贯穿箱体顶部,所述箱体内腔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作用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箱体内腔左右两侧,所述箱体右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过滤板下方设有斜板,所述斜板左侧固定连接在箱体内腔左侧,所述斜板右侧固定连接在出料口内腔底部,所述箱体下方设有框体,所述框体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
优选的,所述电机右侧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右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右侧靠近边缘处固定连接有短杆,所述转盘右侧设有第一传动板,所述第一传动板上开设有开槽,所述短杆右端贯穿开槽,所述第一传动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板,所述框体顶部开设有开孔,所述第二传动板顶端贯穿开孔,并固定连接在箱体底部。
优选的,所述箱体底部靠近四角处固定连接有滑管,所述框体顶部靠近四角处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顶端插接在相邻的滑管内腔,所述滑管内腔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滑杆上方,所述弹簧顶部固定连接在滑管内腔顶部,所述弹簧顶部与滑杆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管内腔顶部到滑杆顶部的距离大于短杆到转盘圆心距离的两倍。
优选的,所述箱体右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位于出料口上方,所述开口右侧设有活动门,所述箱体右侧固定连接有合页,所述活动门底部与合页固定连接,所述活动门右侧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活动门顶部铰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箱体顶部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顶端贯穿通孔。
优选的,所述箱体左侧设有水箱,所述水箱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座,所述水箱顶部开设有注水口,所述水箱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位于注水口右侧,所述水泵左侧固定连接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顶端贯穿水箱顶部,并延伸至水箱内腔,所述水泵顶部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箱体内腔顶部靠近左侧出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顶部贯穿箱体顶部,并与出水管右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为软管,且长度大于箱体处于最高位置时顶部到水泵顶部的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电机带动传动机构运动,使箱体上下移动,抖动箱体内腔的污泥,使污泥与杂质分离,污泥通过过滤板落在斜板上,并从通过出料口收集,杂质留在过滤板顶部,通过开口人工处理,有效的将污泥中的杂质分离出来,提高了污泥的利用率;
2、通过水箱蓄水,水泵通过抽水管和出水管转运水箱内的水,并通过喷头喷洒,对过滤板进行清洗,防止污泥留在过滤板的滤孔内腔,造成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盘右视图;
图3为图1中A出放大图。
图中标号:1、出水管;2、喷头;3、过滤板;4、水泵;5、水箱;6、抽水管;7、斜板;8、滑管;9、第二传动板;10、支座;11、电机;12、进料漏斗;13、固定杆;14、活动板;15、握把;16、活动门;17、合页;18、弹簧;19、滑杆;20、框体;21、第一传动板;22、短杆;23、转盘;24、转轴;25、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螺旋污泥压榨机用过滤装置,包括箱体25,箱体25顶部设有进料漏斗12,进料漏斗12顶部贯穿箱体25顶部,箱体25内腔设有过滤板3,过滤板3作用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箱体25内腔左右两侧,箱体25右侧开设有出料口,过滤板3下方设有斜板7,斜板7左侧固定连接在箱体25内腔左侧,斜板7右侧固定连接在出料口内腔底部,箱体25右侧开设有开口,开口位于出料口上方,开口右侧设有活动门16,箱体25右侧固定连接有合页17,活动门16底部与合页17固定连接,活动门16右侧固定连接有握把15,活动门16顶部铰接有活动板14,活动板14上开设有通孔,箱体25顶部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3,固定杆13顶端贯穿通孔,通过开口人工处理过滤后过滤板3顶部残留的杂质,箱体25下方设有框体20,框体20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1,电机11右侧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24,转轴24右端固定连接有转盘23,转盘23右侧靠近边缘处固定连接有短杆22,转盘23右侧设有第一传动板21,第一传动板21上开设有开槽,短杆22右端贯穿开槽,第一传动板21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板9,框体20顶部开设有开孔,第二传动板9顶端贯穿开孔,并固定连接在箱体25底部,通过电机11带动第一传动板21和第二传动板9上下移动,从而带动箱体25上下移动,抖动污泥,使污泥与杂质分离,箱体25底部靠近四角处固定连接有滑管8,框体20顶部靠近四角处固定连接有滑杆19,滑杆19顶端插接在相邻的滑管8内腔,滑管8内腔设有弹簧18,弹簧18位于滑杆19上方,弹簧18顶部固定连接在滑管8内腔顶部,弹簧18顶部与滑杆19顶部固定连接,支撑箱体25,同时对箱体25的运动起到缓冲作用,滑管8内腔顶部到滑杆19顶部的距离大于短杆22到转盘23圆心距离的两倍,防止箱体25运动时滑杆19脱离滑管8内腔,箱体25左侧设有水箱5,水箱5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座10,水箱5顶部开设有注水口,水箱5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4,水泵4位于注水口右侧,水泵4左侧固定连接有抽水管6,抽水管6顶端贯穿水箱5顶部,并延伸至水箱5内腔,水泵4顶部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箱体25内腔顶部靠近左侧出固定连接有喷头2,喷头2顶部贯穿箱体25顶部,并与出水管1右端固定连接,通过喷头2喷洒水箱5内的水,对过滤板3进行清洗,防止有污泥残留在过滤板3的滤孔内,对过滤板3造成堵塞,出水管1为软管,且长度大于箱体25处于最高位置时顶部到水泵4顶部的距离,可以跟随箱体25的移动而做出改变,保证装置的使用。
工作原理:使用装置时,将待过滤的污泥通过进料漏斗12倒进箱体25内腔,通过外界电源启动电机11,电机11动力输出端转动带动转轴24转动,转轴24带动转盘23转动,转盘23转动时通过短杆22带动第一传动板21和第二传动板9上下移动,从而带动箱体25上下移动,箱体25上下移动时,抖动内腔的污泥,使污泥和杂质在抖动中分离,污泥通过过滤板3过滤到下方,并通过斜板7和出料口离开装置,杂质则留在过滤板3顶部,打开活动门16,人工将过滤板3顶部的杂质清理,通过外接电源启动水泵4,水泵4通过抽水管6和出水管1转运水,并通过喷头2喷洒,对过滤板3进行清洗,防止污泥堵塞过滤板3。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新型螺旋污泥压榨机用过滤装置,包括箱体(25),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5)顶部设有进料漏斗(12),所述进料漏斗(12)顶部贯穿箱体(25)顶部,所述箱体(25)内腔设有过滤板(3),所述过滤板(3)作用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箱体(25)内腔左右两侧,所述箱体(25)右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过滤板(3)下方设有斜板(7),所述斜板(7)左侧固定连接在箱体(25)内腔左侧,所述斜板(7)右侧固定连接在出料口内腔底部,所述箱体(25)下方设有框体(20),所述框体(20)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螺旋污泥压榨机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1)右侧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24),所述转轴(24)右端固定连接有转盘(23),所述转盘(23)右侧靠近边缘处固定连接有短杆(22),所述转盘(23)右侧设有第一传动板(21),所述第一传动板(21)上开设有开槽,所述短杆(22)右端贯穿开槽,所述第一传动板(21)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板(9),所述框体(20)顶部开设有开孔,所述第二传动板(9)顶端贯穿开孔,并固定连接在箱体(25)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螺旋污泥压榨机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5)底部靠近四角处固定连接有滑管(8),所述框体(20)顶部靠近四角处固定连接有滑杆(19),所述滑杆(19)顶端插接在相邻的滑管(8)内腔,所述滑管(8)内腔设有弹簧(18),所述弹簧(18)位于滑杆(19)上方,所述弹簧(18)顶部固定连接在滑管(8)内腔顶部,所述弹簧(18)顶部与滑杆(19)顶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螺旋污泥压榨机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管(8)内腔顶部到滑杆(19)顶部的距离大于短杆(22)到转盘(23)圆心距离的两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螺旋污泥压榨机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5)右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位于出料口上方,所述开口右侧设有活动门(16),所述箱体(25)右侧固定连接有合页(17),所述活动门(16)底部与合页(17)固定连接,所述活动门(16)右侧固定连接有握把(15),所述活动门(16)顶部铰接有活动板(14),所述活动板(14)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箱体(25)顶部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3),所述固定杆(13)顶端贯穿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螺旋污泥压榨机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5)左侧设有水箱(5),所述水箱(5)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座(10),所述水箱(5)顶部开设有注水口,所述水箱(5)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4),所述水泵(4)位于注水口右侧,所述水泵(4)左侧固定连接有抽水管(6),所述抽水管(6)顶端贯穿水箱(5)顶部,并延伸至水箱(5)内腔,所述水泵(4)顶部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所述箱体(25)内腔顶部靠近左侧出固定连接有喷头(2),所述喷头(2)顶部贯穿箱体(25)顶部,并与出水管(1)右端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螺旋污泥压榨机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1)为软管,且长度大于箱体(25)处于最高位置时顶部到水泵(4)顶部的距离。
CN202020362680.2U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新型螺旋污泥压榨机用过滤装置 Active CN2125327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62680.2U CN212532707U (zh)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新型螺旋污泥压榨机用过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62680.2U CN212532707U (zh)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新型螺旋污泥压榨机用过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32707U true CN212532707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23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62680.2U Active CN212532707U (zh)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新型螺旋污泥压榨机用过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327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019419U (zh) 一种避免滤网堵塞的刺梨榨汁用过滤装置
CN217220359U (zh) 一种便于清洗的污水过滤装置
CN116282763A (zh) 一种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CN215799099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浓缩污泥压缩脱水装置
CN212532707U (zh) 一种新型螺旋污泥压榨机用过滤装置
CN111659174B (zh) 一种带有自动排渣功能的药液过滤装置
CN117101257A (zh) 一种可防堵塞的白酒生产用多级过滤装置及方法
CN216106540U (zh) 一种给排水污泥脱水装置
CN215538927U (zh) 一种化工污水处理装置
CN215276142U (zh) 一种脱水效率高的污泥带式脱水机
CN214019416U (zh) 一种麦芽汁过滤装置
CN115317973A (zh) 一种可以废料分离的医疗废水消毒处理设备
CN211721537U (zh) 可移动式智能分离过滤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水族箱
CN210825734U (zh) 一种用于生活污水处理防堵塞装置
CN217947835U (zh) 一种泳池污水处理装置
CN218843271U (zh) 一种用于园林景观水系的排水装置
CN220537517U (zh) 一种一体化叠螺机污水处理设备
CN217410045U (zh) 一种葡萄酒生产用过滤装置
CN220405075U (zh) 一种改善水体水质用循环给水装置
CN219744125U (zh) 一种污水处理排泥装置
CN219323947U (zh) 一种用于蜂蜜提取的转动提纯装置
CN216136803U (zh) 一种生态环境水处理用水质循环过滤装置
CN220214130U (zh) 一种轻油过滤装置
CN218980632U (zh) 一种污水处理过滤装置
CN216170202U (zh) 一种污水处理厂污泥压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