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32678U - 一种循环水高密度养鱼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循环水高密度养鱼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32678U
CN212532678U CN202021624171.9U CN202021624171U CN212532678U CN 212532678 U CN212532678 U CN 212532678U CN 202021624171 U CN202021624171 U CN 202021624171U CN 212532678 U CN212532678 U CN 2125326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xygen
pipe
circulating water
purifying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2417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建镔
王科
黄光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Fuxik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Fuxik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Fuxik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Fuxik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2417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326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326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326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循环水高密度养鱼装置,其包括养殖池、增压增氧装置、氧气源以及多个净化过滤装置,所述增压增氧装置和氧气源均与养殖池连接;所述养殖池连接至第一个净化过滤装置,最后一个净化过滤装置与增压增氧装置连接,养殖池内的污水排放进入第一个净化过滤装置内,经过每个净化过滤装置的污水过滤器对污水进行多重净化和过滤后形成养殖水,养殖水经过增压增氧装置对养殖池进行补水,使养殖池的水位一直保持设定的水位。本实用新型循环水高密度养鱼装置,具有是同时解决两种方式增氧的功能,解决不同条件增氧问题,而且又实现了高密度循环水的特点,可适合淡水、海水养鱼环境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循环水高密度养鱼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渔业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循环水高密度养鱼装置。
背景技术
发展集约化高密度养殖技术在未来水产养殖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利用湖泊、水库、河沟发展高密度淡水养鱼潜力很大。适宜的淡水养鱼方式有网箱养鱼、围栏养鱼和流水养鱼等。中国专利CN 201511013027.5公开一种集聚式内循环养鱼设备及养鱼方法,中国专利CN201410158549.3公开一种高密度养鱼方法,中国专利CN201720762762.4公开一种高密度养鱼池,这三件专利的养鱼池或养鱼方法复杂,性能和功能单一,不能确保解决增氧的多样化问题。故有必要提供一种实现高密度达到经济效益的养鱼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解决两种方式增氧的功能和解决不同条件增氧问题的循环水高密度养鱼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循环水高密度养鱼装置,其包括养殖池、增压增氧装置、与所述增压增氧装置连接的氧气源以及依序连接且并列设置的多个净化过滤装置,所述增压增氧装置和氧气源均与养殖池连接;多个净化过滤装置包括第一个净化过滤装置、第二净化过滤装置、…、第N个净化过滤装置,第n-1个净化过滤装置连接至第n个净化过滤装置,n≤N;每个净化过滤装置内依序安装有细菌屋、过滤棉和过滤网,细菌屋、过滤棉和过滤网采用串联形成污水过滤器;所述养殖池连接至第一个净化过滤装置,最后一个净化过滤装置与增压增氧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循环水高密度养鱼装置还包括循环供水装置,循环供水装置均与养殖池、增压增氧装置和氧气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供水装置包括供水排管、与供水排管连接的多个管用射流器以及与每个管用射流器连接的进水管气液混合喷口,其中供水排管的一端通过多个管用射流器与氧气源连接,供水排管的另一端与增压增氧装置连接,进水管气液混合喷口与所述养殖池连接。
进一步地,养殖池包括材质相同和结构相同且并列设置的多个池体,所述池体呈桶状,在每个池体的桶壁处设有通孔,所述进水管气液混合喷安装在对应的通孔处。
进一步地,所述池体设有靠近其上端的汽水混合出口、位于其桶底的排污口、靠近其上端的溢水管口、均与溢水管口和排污口连接的排污双U管、设置在排污双U管内的排污限位点以及与排污双U管连接在排污接管,排污口位于排污双U管内且供排出养殖池的污水和污物进入排污双U管内。
进一步地,所述排污双U管包括延伸至养殖池且与溢水管口连接的溢水直管;池体的底部中心设有通孔,该通孔供溢水直管通过和固定,溢水直管通过该通孔伸入池体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管用射流器包括进水端、射出端以及连接进水端和射出端的进气凹槽。
进一步地,进水端设有进水腔以及设置在进水腔外的进水端密封槽;射出端设有汽水扩散腔以及设置在汽水扩散腔外的射出端密封槽;进气凹槽内设有进气通孔。进一步地,所述氧气源包括与多个管用射流器连接的氧气管道和与氧气管道连接的氧气罐;所述氧气罐与所述增压增氧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增压增氧装置包括与所述氧气罐连接的增压增氧罐、与增压增氧罐连接的多级离心泵体、与多级离心泵体一端连接的电机、与多级离心泵体另一端连接的进水管以及进气管,其中进气管的一端连接在氧气源和增压增氧罐之间,进气管另一端连接在多级离心泵体和进水管之间。
本实用新型循环水高密度养鱼装置,具有是同时解决两种方式增氧的功能,解决不同条件增氧问题,而且又实现了高密度循环水的特点,可适合淡水、海水养鱼环境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循环水高密度养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循环水高密度养鱼装置的单个养殖池的放大图;
图3是图1所示循环水高密度养鱼装置的K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图1所示循环水高密度养鱼装置的B3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图1所示循环水高密度养鱼装置的增压增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箭头表示污水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循环水高密度养鱼装置,如图1所示,其包括养殖池YZ、增压增氧装置ZY、氧气源YY、依序连接且并列设置的多个净化过滤装置JH和电器控制装置(图未示),其中,氧气源YY和多个净化过滤装置JH均与增压增氧装置ZY连接。
其中多个净化过滤装置JH包括第一个净化过滤装置、第二净化过滤装置、…、第N个净化过滤装置,第n-1个净化过滤装置连接至第n个净化过滤装置,n≤N;养殖池YZ通过一个管路(图未示)连接至第一个净化过滤装置,最后一个净化过滤装置与增压增氧装置ZY连接,养殖池YZ内的污水排放进入第一个净化过滤装置内,然后依序经多个净化过滤装置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形成可养殖水,养殖水经过增压增氧装置ZY对养殖池YZ进行补水,使养殖池YZ的水位一直保持设定的水位。
多个净化过滤装置JH还包括与养殖池YZ连接的过滤管JHI,每个净化过滤装置内依序安装有细菌屋JH4、过滤棉JH3和过滤网JH2,细菌屋JH4、过滤棉JH3和过滤网JH2采用管路在对应的净化过滤装置内首尾串联形成污水过滤器,污水过滤器与养殖池YZ并列组装成净化过滤装置。
如图2所示,养殖池YZ包括材质相同和结构相同且并列设置的多个池体A,池体A采用水泥、塑料和金属材质加工形成圆桶型,池体A设有靠近其上端的汽水混合出口A1、位于其桶底的排污口A2、靠近其上端的溢水管口A3、均与溢水管口A3和排污口A2连接的排污双U管A5、设置在排污双U管A5内的排污限位点A6以及与排污双U管A5连接在排污接管A7,排污口A2位于排污双U管A5内且供排出养殖池A的污水和污物进入排污双U管A5内。
排污双U管A5采用塑料不锈钢加工成具有虹吸功能的双凹型连接,达到池体A设定水位时从排污接管A7的出口排出并通过管路连接到净化过滤装置JH。
排污双U管A5包括延伸至养殖池A且与溢水管口A3连接的溢水直管A4。池体A的底部中心设有通孔(图未示),该通孔供溢水直管A4通过和固定,溢水直管A4通过该通孔伸入池体A的内部。排污双U管A5达到池体A设定水位时从排污接管A7出口排出并通过管路连接到第一个净化过滤装置。
如图3所示,循环水高密度养鱼装置还包括循环供水装置B,循环供水装置B均与养殖池YZ、增压增氧装置ZY和氧气源YY连接。循环供水装置B包括供水排管B2、与供水排管B2连接的多个管用射流器B3以及与每个管用射流器B3连接的进水管气液混合喷口B4。其中供水排管B2的一端通过多个管用射流器B3与氧气源YY连接,供水排管B2的另一端与增压增氧装置ZY连接;每个射流器B3对应一个池体A。
在每个池体A的桶壁处,距离桶口15厘米处,加工一个椭圆形通孔A8,进水管气液混合喷口B4安装在对应的椭圆形通孔A8处,也就是说水管气液混合喷口B4连接椭圆形通孔A8和管用射流器B3,依靠进水达到虹吸氧气的目的,即在供水的同时将气源引入水流中形成气液混合液对养殖池YZ补水和增氧。
如图4所示,管用射流器B3优选的采用耐磨塑料注塑成形,其包括进水端B31、射出端B32以及连接进水端B31和射出端B32的进气凹槽B33。其中,进水端B31设有进水腔B311以及设置在进水腔B311外的进水端密封槽B312;射出端B32设有汽水扩散腔B321以及设置在汽水扩散腔B321外的射出端密封槽B322;进气凹槽B33内设有进气通孔B331。
管用射流器B3安装固定进水管气液混合喷口B4内,在供水的同时将气源引入水流中形成气液混合液对养殖池A补水和增氧。
氧气源YY包括与多个管用射流器B3连接的氧气管道C1和与氧气管道C1连接的氧气罐C2。
如图5所示,增压增氧装置ZY包括与氧气罐C2连接的增压增氧罐ZYD、与增压增氧罐ZYD连接的多级离心泵体ZYC、与多级离心泵体ZYC一端连接的电机ZYE、与多级离心泵体ZYC另一端连接的进水管ZYA以及进气管ZYB,其中进气管ZYB的一端连接在氧气罐C2和增压增氧罐ZYD之间,进气管ZYB另一端连接在多级离心泵体ZYC和进水管ZYA之间。
电器控制装置包括机箱和智能控制仪器,通过智能控制循环水高密度养鱼装置。
当使用过程中,如果检查是氧气源YY故障时,增压增氧罐ZYD进行替补工作;如果检查是增压增氧罐ZYD故障时,氧气源YY进行替补工作;这样不会出现养殖池YZ缺氧事故。过滤罐JH1连接至第一个净化过滤装置,经过每个净化过滤装置的污水过滤器达到对污水进行多重净化和过滤后形成养殖水,养殖水输入增压增氧装置ZY,再由增压增氧装置ZY输入至循环供水装置B的供水排管B2,经管用射流器B3进入养殖池YZ,也可以直接由氧气源YY输入至多个管用射流器B3进入养殖池YZ,达到高密度养鱼。
本实用新型还揭示一种循环水高密度养鱼装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养殖池YZ、循环供水装置B、氧气源YY、增压增氧装置ZY、多个净化过滤装置JH和电器控制装置安装形成循环水高密度养鱼装置,并确认循环水高密度养鱼装置是否存在问题;
S2:确认循环水高密度养鱼装置没有问题后,向养殖池YZ内投放鱼,再连续观察24小时以上,然后安排养殖工作人员值班,正常投入使用;
S3:使用时,养殖池YZ的污染沉淀在养殖池YZ的底部,随着旋转的水流流向养殖池YZ的底部经过滤罐JH1进入第一个净化过滤装置,经过每个净化过滤装置的污水过滤器达到对污水进行多重净化和过滤后形成养殖水;
S4:经多个净化过滤装置JH净化和过滤后形成的养殖水经增压增氧装置ZY和循环供水装置B后再次进入养殖池YZ内。
其中,步骤S1至S4的过程中,可以由氧气源YY或增压增氧装置ZY提供氧气。
步骤S1中,在安装的过程中保证养殖池A、循环供水装置B、氧气源YY、增压增氧装置ZY、多个净化过滤装置JH和电器控制装置固定可靠,循环供水装置B不得有泄漏电器,安装形成循环水高密度养鱼装置后在其内注水进行开机试运行,同时观察电器控制装置的控制仪器是否显示正常,在达到设计要求并正常运行24小时以上,这样才能确认循环水高密度养鱼装置没有问题。
其中步骤S3中,其中步骤S3中,水流流向养殖池YZ的底部被供水的溢水管口A3依序进入排污双U管A5和排污接管A7,排污接管A7产生的虹吸效应,污水依序通过滤罐JH1进入第一个净化过滤装置,经过每个净化过滤装置的污水过滤器达到对污水进行多重净化和过滤后形成养殖水。本实用新型循环水高密度养鱼装置,具有是同时解决两种方式增氧的功能,解决不同条件增氧问题,而且又实现了高密度循环水的特点,可适合淡水、海水养鱼环境的功能。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循环水高密度养鱼装置,其包括养殖池、增压增氧装置、与所述增压增氧装置连接的氧气源以及依序连接且并列设置的多个净化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增氧装置和氧气源均与养殖池连接;多个净化过滤装置包括第一个净化过滤装置、第二净化过滤装置、…、第N个净化过滤装置,第n-1个净化过滤装置连接至第n个净化过滤装置,n≤N;每个净化过滤装置内依序安装有细菌屋、过滤棉和过滤网,细菌屋、过滤棉和过滤网采用串联形成污水过滤器;所述养殖池连接至第一个净化过滤装置,最后一个净化过滤装置与增压增氧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高密度养鱼装置,其特征在于:循环水高密度养鱼装置还包括循环供水装置,循环供水装置均与养殖池、增压增氧装置和氧气源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水高密度养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供水装置包括供水排管、与供水排管连接的多个管用射流器以及与每个管用射流器连接的进水管气液混合喷口,其中供水排管的一端通过多个管用射流器与氧气源连接,供水排管的另一端与增压增氧装置连接,进水管气液混合喷口与所述养殖池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水高密度养鱼装置,其特征在于:养殖池包括材质相同和结构相同且并列设置的多个池体,所述池体呈桶状,在每个池体的桶壁处设有通孔,所述进水管气液混合喷安装在对应的通孔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循环水高密度养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设有靠近其上端的汽水混合出口、位于其桶底的排污口、靠近其上端的溢水管口、均与溢水管口和排污口连接的排污双U管、设置在排污双U管内的排污限位点以及与排污双U管连接在排污接管,排污口位于排污双U管内且供排出养殖池的污水和污物进入排污双U管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循环水高密度养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双U管包括延伸至养殖池且与溢水管口连接的溢水直管;池体的底部中心设有通孔,该通孔供溢水直管通过和固定,溢水直管通过该通孔伸入池体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循环水高密度养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用射流器包括进水端、射出端以及连接进水端和射出端的进气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循环水高密度养鱼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水端设有进水腔以及设置在进水腔外的进水端密封槽;射出端设有汽水扩散腔以及设置在汽水扩散腔外的射出端密封槽;进气凹槽内设有进气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循环水高密度养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源包括与多个管用射流器连接的氧气管道和与氧气管道连接的氧气罐;所述氧气罐与所述增压增氧装置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循环水高密度养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增氧装置包括与所述氧气罐连接的增压增氧罐、与增压增氧罐连接的多级离心泵体、与多级离心泵体一端连接的电机、与多级离心泵体另一端连接的进水管以及进气管,其中进气管的一端连接在氧气源和增压增氧罐之间,进气管另一端连接在多级离心泵体和进水管之间。
CN202021624171.9U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循环水高密度养鱼装置 Active CN2125326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24171.9U CN212532678U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循环水高密度养鱼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24171.9U CN212532678U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循环水高密度养鱼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32678U true CN212532678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28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24171.9U Active CN212532678U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循环水高密度养鱼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326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69455B (zh) 一种多功能循环水处理设备
CN102342259B (zh) 一种露天高位虾池的水循环处理系统
CN212532678U (zh) 一种循环水高密度养鱼装置
CN207511908U (zh) 一种移动智能型的mbr膜处理设备
CN206284148U (zh) 一种节能静音型并联式循环水养鱼装置
CN212610114U (zh) 一种高密度循环水养鱼装置
CN206390030U (zh) 一种智能循环水养殖系统
CN111792797A (zh) 一种循环水高密度养鱼装置及其方法
CN101830607B (zh) 交替式两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
CN208747887U (zh) 一种双向反清洗功能的一体化设备
CN105502531B (zh) 船载式水质净化系统及其净化方法
CN115104569A (zh) 一种涡流式循环水养殖设备
CN209376478U (zh) 一种零排放无污染鱼菜共生系统
CN212222717U (zh) 一种含甘油废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CN111646637A (zh) 一种高密度循环水养鱼装置及其方法
CN209292062U (zh) 连续回分式活性污泥快速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用装置
CN208182788U (zh) 新型mbr一体化印染废水处理设备
CN112471048A (zh) 一种鱼类养殖循环水养殖装置
CN100391875C (zh) 污水处理一体式组合设备
CN214015550U (zh) 一种物联网智能高密度生态养鱼装置
CN205337265U (zh) 一种鱼缸过滤器
CN109463339A (zh) 一种零排放无污染鱼菜共生系统
CN217627687U (zh) 一种蛋白分离器
CN217505320U (zh) 一种取样装置
CN212464584U (zh) 一种自养菌水质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