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22762U - 一种封闭式防护面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封闭式防护面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22762U
CN212522762U CN202020463531.5U CN202020463531U CN212522762U CN 212522762 U CN212522762 U CN 212522762U CN 202020463531 U CN202020463531 U CN 202020463531U CN 212522762 U CN212522762 U CN 2125227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air
cylinder
protective mask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6353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安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46353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227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227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227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封闭式防护面罩,涉及面部防护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防护面罩无法兼顾多种环境同时佩戴时无法进食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头盔式的防护部以及设置在所述防护部下部的密封部,所述防护部上设置目镜、进食口以及呼吸管道,所述呼吸管道连接外置的空气处理装置;所述进食口为设置双瓣硅胶体的通孔。本实用新型用于医用防护、潜水防护等环境中,通过佩戴头盔式的防护部以及呼吸管道连接空气处理装置的结构来实现医用、潜水、防尘等多种情况下的使用,同时设置双瓣硅胶体形式进食口可以采用针筒插入送食然后拔出的形式,可以使使用者在佩戴者防护面罩的同时可以进食。

Description

一种封闭式防护面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部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封闭式防护面罩。
背景技术
防护面罩是用来保护面部和颈部免受飞来的金属碎屑、有害气体、液体喷溅、金属和高温溶剂飞末伤害的用具,同时防护面罩的种类多种多样,例如医用防护面罩用以在可能存在病毒、病菌的环境中穿戴;潜水防护面罩用于在潜水环境中使使用者能更好的观察四周环境以及供氧使用;但是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这些防护面罩多为单一使用并不能使用在多种场合中,在佩戴防护面罩的同时进食也成为很困难的问题,因此就需要设计一种防护面罩在保证防护效果的情况下既可以兼顾多种环境使用还可以在佩戴面罩的情况下进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封闭式防护面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防护面罩无法兼顾多种环境同时佩戴时无法进食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封闭式防护面罩,包括头盔式的防护部以及设置在所述防护部下部的密封部,所述防护部上设置目镜、进食口以及呼吸管道,所述呼吸管道连接外置的空气处理装置;所述进食口为设置双瓣硅胶体的通孔,所述进食口设置在所述防护部靠近人口部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为封闭的筒体,所述筒体包括外壁与内壁,所述外壁为过滤体,所述内壁上设置进气口,所述呼吸管道与所述筒体内部连通。
优选地,所述进气口上设置进气管。
优选地,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筒体的上部,所述呼吸管道与所述筒体顶部连接,所述进气管位于所述筒体内部且延伸至所述筒体内部的底部,所述筒体内部填充水且水面高于所述进气管的底端。
优选地,所述筒体内部设置有分隔体,所述分隔体将所述筒体内部分隔为密闭的进气仓与出气仓,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进气仓侧壁上部,所述出气仓侧壁上部设置出气口,所述呼吸管道包括吸气管道与呼气管道,所述吸气管道与所述进气仓连通,所述呼气管道与所述出气仓连通,所述进气管延伸至所述进气仓的底部,所述进气仓内部填充水且水面高于所述进气管的底端。
优选地,所述呼吸管道包括外管与内管,所述外管与内管之间通过连接体支撑,所述内管为所述吸气管道或者所述呼气管道;对应的所述外管与内管之间的空间为所述呼气管道或者所述吸气管道。
优选地,所述呼气管道与所述吸气管道内均设置有单向阀。
优选地,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为漂浮箱,所述漂浮箱的底部与所述呼吸管道连接,所述漂浮箱靠近顶部位置的周向上设置多个进气孔,所述进气孔内部均设置浮球阀。
优选地,所述密封部为硅胶背心,所述硅胶背心与所述防护部密封连接。
优选地,所述防护部的材质为聚碳酸酯,所述目镜与所述防护部为一体式设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包括防护部以及密封部,通过头盔式的防护部来将人头部罩住,实现对人面部位置的防护,同时呼吸管道以及空气处理装置的使用使佩戴者能呼吸道过滤后干净的空气,双瓣硅胶体的进食口可以采用针筒插入通孔内完成注射吸食后在拔出针筒,以此来使佩戴者在不需要脱下防护面罩的同时进食食物。
本实用新型优选技术方案至少还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空气处理装置为封闭的筒体,筒体双层壁的设置,可以使筒体外壁采用过滤体来对空气进行过滤,同时内部上设置设置进气口以及呼吸管道与筒体内部连通的设置来实现将过滤后的空气吸入到防护部内;
进气口位于筒体的上部,进气口设置进气管,进气管延伸至筒体内部的底部位置,筒体内部填充水,水面高于进气管的底端,从而可以使吸入过滤的空气经过水的湿化后更适宜被人吸收;
筒体内部设置分隔体,将筒体内部分隔成进气仓与出气仓,进气口设置在进气仓侧壁上部,出气仓侧壁上部设置出气口,呼吸管道包括吸气管道与呼气管道,吸气管道与进气仓连通,呼气管道与出气仓连通,使吸入与呼出的气体均通过过滤可以同时保证人体吸入与呼出的空气均较为洁净;
呼吸管道采用套管设置,包括外管与内管,外管与内管之间通过连接体支撑,外观上形成单一管道,使封闭式防护面罩外部结构不会杂乱,还可以降低呼吸管道钩挂情况的发生;
呼气管道与吸气管道内均设置单向阀,使呼吸的气体分隔开来,分别通过不同的仓室;
空气处理装置为漂浮箱,在封闭式防护面罩作为潜水面罩时使用,漂浮箱底部与呼吸管道连接,漂浮箱靠近顶部位置的周向上设置多个进气口,进气口内部均设置浮球阀,可以避免外部水的进入,保证漂浮箱内部气体的通畅;
密封部为硅胶背心,硅胶背心与防护部密封连接,硅胶背心的设置可以使防护部很好的固定在人的头部,且佩戴上后实现封闭;
防护部的材质为聚碳酸酯,目镜与防护部为一体式设计,此材质设置将防护部设计成透明式可以实现任意角度的观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封闭式防护面罩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漂浮箱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呼吸管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进食口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护部;2-密封部;3-目镜;4-进食口;5-呼吸管道;6-空气处理装置;7-筒体;8-外壁;9-内壁;10-进气口;11-进气管;12-分隔体;13-进气仓;14-出气仓;15-出气口;16-吸气管道;17-呼气管道;18-外管;19-内管;20-漂浮箱;21-进气孔;22-连接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封闭式防护面罩,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防护面罩无法兼顾多种环境同时佩戴时无法进食的技术问题。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参照图1~5,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封闭式防护面罩,包括防护部1以及密封部2,通过头盔式的防护部来将人头部罩住,实现对人面部位置的防护,此种方式可以兼顾多种环境使用,例如医用防护服、潜水服等上均可以通过采用不同的材质来实现不同的功能,例如透明塑料材质在医用防护服或者潜水服中使用;金属材质可以用于防冲击作为防暴头盔使用等。
防护部1与密封部2之间可以为密封固定连接,为了实现密封部2的作用,具体的密封部2硅胶背心,硅胶背心与防护部1密封连接,为了尽量减小穿着的不适性能,硅胶背心的长度只在于延伸至人胸部位置即可,硅胶背心可以设计成不同的尺寸以适应于不同的人员使用,同时为了实现密封性能,在使用时需要使用者挑选穿着后硅胶背心整体与人颈部、胸腔外部贴合的型号;通过具有弹性、具备密封性能且亲肤性能较好的硅胶背心来实现对防护部1的密封固定。
防护部1上设置目镜3、进食口4以及呼吸管道5,呼吸管道5连接外置的空气处理装置6,目镜3用于使用者观察外部情况,目镜3的设置位置位于防护部1上且靠近人眼部位置,为了适应更多的人群,目镜3设计成较大的尺寸便于不同头部尺寸的人员佩戴;优选的本申请的防护部1的材质为聚碳酸酯,目镜3与防护部1为一体式设计;PC材质的防护部1设计,使防护部1本身具备透明性能,因此目镜3便可以取消,使用者可以在防护部1内部任意观察外部情况;呼吸管道5以及空气处理装置6的设置为佩戴者提供经过空气处理装置6处理后的气体,为佩戴者过滤有毒、病菌或者污染等的空气,空气处理装置6上可以设置绑带用于固定在人腰部或者衣服上;进食口4的设置为佩戴者在使用者封闭式防护面罩的同时可以达到进食的目的,而为了使进食口4一直保持在封闭状态,进食口4采用双瓣硅胶体通孔结构,进食口4靠近人口部位置,双瓣硅胶体的结构形式可以通过针筒插入注射吸食后再拔出针筒的形式来完成密封状态下的进食,以此来使佩戴者在不需要脱下防护面罩的同时进食食物,针筒插入时通过双瓣硅胶体中间位置的缝隙通过挤压两侧的硅胶体来插入,此时硅胶体与针筒外部之间也为密封形式,拔出过程中两瓣硅胶体又通过本身的弹性恢复到原状态,两瓣硅胶体均与通孔的内部固定连接,可以通过热层合法进行粘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空气处理装置6为封闭的筒体7,筒体7包括外壁8与内壁9,外壁8为过滤体,过滤体用以实现对空气的过滤,过滤体可以为聚乙烯透气膜层、熔喷布层、高聚物涂层织物、聚丙烯纺粘布等一种或者多种,内壁9上设置进气口10,呼吸管道5与筒体7内部连通;外部的气体依次经过过滤体、进气口10最后通过呼吸管道5进入防护部1被人吸入;再次的在进气口10上设置进气管11,进气口10位于筒体7的上部,呼吸管道5与筒体7顶部连接,进气管11位于筒体7内部且延伸至筒体7内部的底部,筒体7内部填充水且水面高于进气管11的底端,将进入到筒体7内部的空气经过底部水的湿化、除杂,可以进一步净化空气同时将空气湿化使人呼吸更舒适。
呼出的气体可以通过呼吸管道5直接排出也可以经过空气处理装置6处理后再排出,具体的为了实现呼出气体的处理,筒体7内部设置有分隔体12,分隔体12将筒体7内部分隔为密闭的进气仓13与出气仓14,进气仓13与出气仓14用于分别处理吸入与呼出的气体,进气口10设置在进气仓13侧壁上部,出气仓14侧壁上部设置出气口15,进气口10与出气口15设置在筒体7相背对的侧壁上,为了实现呼出与吸入气体的分离,需要将呼吸管道5设计成两个管道分别为吸气管道16与呼气管道17,吸气管道16与进气仓13连通,吸气管道16深入进气仓13的下端靠近进气仓13的顶壁,呼气管道17与出气仓14连通,其中进气管11延伸至进气仓13的底部,进气仓13内部填充水且水面高于进气管11的底端,水将进入进气仓13的空气湿化除杂后再被人吸入;同理还可以将呼气管道17延伸至出气仓14的底部,也通过水的填充使水面高于呼气管道17的底端,将呼出的气体湿化除杂。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空气处理装置6还可以为漂浮箱20,漂浮箱20的底部与呼吸管道5连接,漂浮箱20靠近顶部位置的周向上设置多个进气孔21,进气孔21内部均设置浮球阀,漂浮箱20的结构形式用于封闭式防护面罩作为潜水防护罩使用时,漂浮箱20漂浮在水面上,漂浮箱20采用塑料材质制成,浮球阀的设置可以使进气孔21在意外进入到水面下时关闭进气口21,从而避免漂浮箱20内部进入水对人呼吸不利,多个进气孔21的周向设置可以始终保持漂浮箱20有外部空气进入,从而保证水面下的佩戴者更好呼吸。
空气处理装置6还可以为现有的活性炭过滤器,在封闭式防护面罩用于防止灰尘的情况下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为了使呼吸管道5外观上更好看,可以将吸气管道16与呼气管道17设计成为一个外管形式,呼吸管道5可以通过套管的形式实现具体的呼吸管道5包括外管18与内管19,外管18与内管19之间通过连接体支撑,内管19为吸气管道16或者呼气管道17;对应的外管18与内管19之间的空间为呼气管道17或者吸气管道16,本申请中将内管19定义为吸气管道16,外管18与内管19之间形成的管道为呼气管道17,此种管道形式在与筒体7连接的时候可以通过分离成两个管道分别连接来实现,呼气管道17与吸气管道16内均设置有单向阀,使呼出、吸入的气体分开。
值得说明的一点是,当采用上述筒体7内部填充湿化水的情况下可以在需要吸气管道16深入进气仓13的底端设置聚乙烯透气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封闭式防护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头盔式的防护部(1)以及设置在所述防护部(1)下部的密封部(2),所述防护部(1)上设置目镜(3)、进食口(4)以及呼吸管道(5),所述呼吸管道(5)连接外置的空气处理装置(6);所述进食口(4)为设置双瓣硅胶体的通孔,所述进食口(4)设置在所述防护部(1)靠近人口部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式防护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装置(6)为封闭的筒体(7),所述筒体(7)包括外壁(8)与内壁(9),所述外壁(8)为过滤体,所述内壁(9)上设置进气口(10),所述呼吸管道(5)与所述筒体(7)内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闭式防护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0)上设置进气管(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封闭式防护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0)位于所述筒体(7)的上部,所述呼吸管道(5)与所述筒体(7)顶部连接,所述进气管(11)位于所述筒体(7)内部且延伸至所述筒体(7)内部的底部,所述筒体(7)内部填充水且水面高于所述进气管(11)的底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封闭式防护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7)内部设置有分隔体(12),所述分隔体(12)将所述筒体(7)内部分隔为密闭的进气仓(13)与出气仓(14),所述进气口(10)设置在所述进气仓(13)侧壁上部,所述出气仓(14)侧壁上部设置出气口(15),所述呼吸管道(5)包括吸气管道(16)与呼气管道(17),所述吸气管道(16)与所述进气仓(13)连通,所述呼气管道(17)与所述出气仓(14)连通,所述进气管(11)延伸至所述进气仓(13)的底部,所述进气仓(13)内部填充水且水面高于所述进气管(11)的底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封闭式防护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管道(5)包括外管(18)与内管(19),所述外管(18)与内管(19)之间通过连接体(22)支撑,所述内管(19)为所述吸气管道(16)或者所述呼气管道(17);对应的所述外管(18)与内管(19)之间的空间为所述呼气管道(17)或者所述吸气管道(1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封闭式防护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呼气管道(17)与所述吸气管道(16)内均设置有单向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式防护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装置(6)为漂浮箱(20),所述漂浮箱(20)的底部与所述呼吸管道(5)连接,所述漂浮箱(20)靠近顶部位置的周向上设置多个进气孔(21),所述进气孔(21)内部均设置浮球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式防护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2)为硅胶背心,所述硅胶背心与所述防护部(1)密封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式防护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部(1)的材质为聚碳酸酯,所述目镜(3)与所述防护部(1)为一体式设计。
CN202020463531.5U 2020-04-01 2020-04-01 一种封闭式防护面罩 Active CN2125227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63531.5U CN212522762U (zh) 2020-04-01 2020-04-01 一种封闭式防护面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63531.5U CN212522762U (zh) 2020-04-01 2020-04-01 一种封闭式防护面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22762U true CN212522762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23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63531.5U Active CN212522762U (zh) 2020-04-01 2020-04-01 一种封闭式防护面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227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00363A (zh) * 2022-09-19 2022-11-29 邸天健 一种简单可靠的多功能面罩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00363A (zh) * 2022-09-19 2022-11-29 邸天健 一种简单可靠的多功能面罩
CN115400363B (zh) * 2022-09-19 2024-04-16 邸天健 一种简单可靠的多功能面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20345A (zh) 一种防眼镜起雾口罩
CN104305592A (zh) 全贴合防尘、防雾口罩
CN111265753A (zh) 一种用于转运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负压头罩
CN111317936B (zh) 一种人员头部整体病毒防护罩
CN102872551B (zh) 鼻孔呼吸式吸管口罩
CN212522762U (zh) 一种封闭式防护面罩
JP2011200421A (ja) マスク
CN105056363B (zh) 呼吸鼻罩
CN212369433U (zh) 呼吸分道过滤外置式空气净化器
CN111602878A (zh) 一种健康平安口罩
WO2017107950A1 (zh) 双罩直排口罩
CN115399537A (zh) 一种无重复吸入式防护头罩
CN206729260U (zh) 一种防雾口罩
CN212548005U (zh) 一种过滤式防毒面具
CN211983950U (zh) 一种全脸罩型口罩
CN211301581U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氧气袋
CN207519667U (zh) 一种呼吸内科门诊用面罩式双层口罩
CN106512253A (zh) 具有呼吸阀的鼻罩及包括鼻罩的呼吸过滤装置
CN111418932A (zh) 一体式防护装置
CN206214591U (zh) 一种带有密封罩体的囊式呼吸装置
CN109691709A (zh) 一种具有呼吸阀的口罩及其使用方法
CN207980197U (zh) 呼吸过滤装置
CN214179233U (zh) 一种新型鼻塞防护口罩
CN204169114U (zh) 全贴合防尘、防雾口罩
CN215841288U (zh) 主动呼吸式高水平防护口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