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22153U - 减脂治疗装置及冷冻减脂仪 - Google Patents

减脂治疗装置及冷冻减脂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22153U
CN212522153U CN202021260607.0U CN202021260607U CN212522153U CN 212522153 U CN212522153 U CN 212522153U CN 202021260607 U CN202021260607 U CN 202021260607U CN 212522153 U CN212522153 U CN 2125221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d
groove
fat
negative pressur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6060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洪远
黄楚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port Aesthetics Shanghai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nimally Invasive Medical Technology Jiax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imally Invasive Medical Technology Jiax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nimally Invasive Medical Technology Jiax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6060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221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221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221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脂治疗装置及冷冻减脂仪,所述减脂治疗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凹槽杯;所述凹槽杯具有凹槽腔体以及连接端,至少两个所述凹槽杯通过所述连接端围绕第一轴线可转动地连接,至少两个所述凹槽杯的所述凹槽腔体通过所述连接端相连通;所述第一轴线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凹槽腔体沿第二方向延伸,并向第三方向开放。如此设置,使得凹槽腔体可以容置人体腰腹部更多的组织,使得凹槽腔体可以适应不同轮廓曲率的腰腹部,进而实现大面积减脂的效果,简化了操作步骤以及操作时间,提高了减脂效率,增强了减脂效果,提升了客户感受以及满意度。

Description

减脂治疗装置及冷冻减脂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脂治疗装置及冷冻减脂仪。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问题已成为困扰现代社会人群的一大难题。肥胖一方面影响人对美的要求,尤其是女性对美的要求更高;另一方面会带来一些健康问题,比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传统的减脂方法主要采用手术,比如腹部整形术和抽脂术等有创减脂。尽管这些方法效果明显,然而人们对于手术的恐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传统的减脂方法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人更愿意选择无创减脂。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无创减脂方法主要包括:低能量激光疗法(LLLT)、射频疗法(RF)、高能聚焦超声疗法(HIFU)、冷冻溶脂。其中冷冻溶脂的方法是利用了脂肪组织对低温更敏感,低于10℃时脂肪细胞出现结晶坏死,诱发炎症反应,最终被巨噬细胞吞噬代谢从而达到减脂的效果。临床数据显示,采用冷冻溶脂的方法治疗后,治疗效果良好,客户满意度好。冷冻溶脂的方法明显优于其他几种无创减脂的方法。但是,现有的减脂产品采用冷冻溶脂方法进行减脂时存在不足之处:
1、治疗头规格小,尤其是针对腰腹治疗时,由于腰腹部位的治疗面积比较大,且腰腹部的减脂需要均匀一致,而规格较小的治疗头需要重复多次操作、每次不同部位的减脂时间要一致等才能实现治疗,导致治疗操作繁琐、治疗效率低下。
2、治疗头在针对腰腹部减脂时,由于个体腰腹轮廓曲率存在差异,这样的治疗头无法适用不同的轮廓曲率的腰腹部,进而使得治疗效果不佳,导致治疗效率低下,客户感受不佳。
因此,开发出一种能够实现大面积减脂以及能够应用于不同轮廓的腰腹部的减脂治疗装置及冷冻减脂仪,进而减少复杂的操作、提高治疗效率,提升客户感受,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脂治疗装置及冷冻减脂仪,以解决现有治疗头尺寸个头小、无法适用不同轮廓曲率、治疗效率低、客户感受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脂治疗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凹槽杯;所述凹槽杯具有凹槽腔体以及连接端,至少两个所述凹槽杯通过所述连接端围绕第一轴线可转动地连接,至少两个所述凹槽杯的所述凹槽腔体通过所述连接端相连通;所述第一轴线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凹槽腔体沿第二方向延伸,并向第三方向开放。
可选的,所述减脂治疗装置包括柔性密封件,所述柔性密封件沿第二方向分别与两个相邻的所述凹槽杯的内侧腔壁密封连接。
可选的,所述减脂治疗装置还包括压块,所述压块用于抵压所述柔性密封件并将所述柔性密封件固定于所述连接端。
可选的,所述压块的形状与所述柔性密封件的形状相适配。
可选的,所述减脂治疗装置还包括销钉,所述连接端包括销钉孔,所述销钉穿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凹槽杯的销钉孔中,并与所述第一轴线重合。
可选的,所述凹槽杯包括至少一个负压孔,所述负压孔的一端与所述凹槽腔体连通,另一端用于与外部的负压提供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凹槽杯还包括至少一个负压槽,所述负压槽开设于所述凹槽腔体的腔壁上,并与所述负压孔连通。
可选的,所述负压槽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
可选的,所述凹槽腔体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弧形,和/或,所述凹槽腔体的纵截面的形状为弧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冻减脂仪,包括冷量提供组件以及如上所述的减脂治疗装置;所述冷量提供组件沿第三方向设置于所述减脂治疗装置的凹槽杯的背侧。
可选的,所述冷量提供组件包括冷量交换组件,所述冷量交换组件包括冷量交换流道以及冷量循环口单元,所述冷量循环口单元与所述冷量交换流道的两端连通,所述冷量交换流道用于供载冷剂通过所述冷量循环口单元流入与流出。
可选的,所述冷量提供组件还包括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密封所述冷量交换流道;所述冷量循环口单元设置于所述密封板上。
可选的,所述冷量提供组件包括半导体制冷器。
可选的,所述冷冻减脂仪还包括负压提供组件,所述减脂治疗装置包括负压孔,所述负压提供组件与所述负压孔连接,所述负压提供组件用于向所述负压孔提供负压。
可选的,所述冷冻减脂仪还包括冷量输出组件,所述减脂治疗装置还包括冷量交换组件,所述冷量输出组件与所述冷量交换组件连接,所述冷量输出组件用于为冷量交换组件提供制冷后的载冷剂。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减脂治疗装置及冷冻减脂仪中,所述减脂治疗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凹槽杯;所述凹槽杯具有凹槽腔体以及连接端,至少两个所述凹槽杯通过所述连接端围绕第一轴线可转动地连接,至少两个所述凹槽杯的所述凹槽腔体通过所述连接端相连通;所述第一轴线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凹槽腔体沿第二方向延伸,并向第三方向开放。如此设置,通过至少两个凹槽腔体连通,使得凹槽腔体可以容置人体腰腹部更多的组织,进而实现大面积减脂的效果,简化了操作步骤以及操作时间,提高了减脂效率。至少两个凹槽腔体围绕第一轴线转动,可以使得凹槽腔体可以适应不同轮廓曲率的腰腹部,进而提高了产品的适应性,提高了治疗效率,增强了治疗效果,提升客户感受以及满意度。
附图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提供的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定。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减脂治疗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减脂治疗装置的一个凹槽杯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减脂治疗装置的另一个凹槽杯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柔性密封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压块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销钉与销钉孔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销钉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冷量提供组件的爆炸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减脂治疗装置的一种张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减脂治疗装置的另一种张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减脂治疗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减脂治疗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中:
A-第一轴线,B-第二方向;
100-凹槽杯,110-凹槽腔体,111-外边缘,120-连接端,130-负压孔,140-负压槽;
200-冷量提供组件,210-冷量交换组件,211-冷量交换流道,212-冷量循环口单元,2121-进液口,2122-出液口,230-密封板,231-密封板负压孔;
300-柔性密封件;
400-压块;
500-螺丝,510-螺丝孔;
600-销钉,610-销钉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未按比例绘制,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此外,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构的一部分。特别的,各附图需要展示的侧重点不同,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比例。
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减脂治疗装置及冷冻减脂仪,其核心在于:通过设置至少两个凹槽杯;至少两个所述凹槽杯围绕第一轴线可转动地连接,进而实现了大面积减脂以及适应了不同轮廓曲率的腰腹部组织,其操作简单、治疗效率高、客户感受佳。
本实用新型实施提供了一种减脂治疗装置及冷冻减脂仪,所述减脂治疗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凹槽杯;所述凹槽杯具有凹槽腔体以及连接端,至少两个所述凹槽杯通过所述连接端围绕第一轴线可转动地连接,至少两个所述凹槽杯的所述凹槽腔体通过所述连接端相连通;所述第一轴线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凹槽腔体沿第二方向延伸,并向第三方向开放。如此设置,通过连接至少两个凹槽腔体连通,使得凹槽腔体可以容置人体腰腹部更多的组织,进而实现大面积减脂的效果,简化了操作步骤以及操作时间,提高了减脂效率。至少两个凹槽腔体围绕第一轴线转动,可以使得凹槽腔体可以适应不同轮廓曲率的腰腹部,进而提高了产品的适应性,提高了治疗效率,增强了治疗效果,提升客户感受以及满意度。进一步的,减脂治疗装置包括柔性密封件,使得两个凹槽腔体的腔体形成密封腔体,进而提高冷却效果。更进一步的,减脂治疗装置还包括销钉,所述连接端包括销钉孔,销钉穿设于销钉孔中,限制柔性密封件与连接端连接的部分被拉扯的情况,避免柔性密封件在形变过程中承受大的张力,进而避免凹槽杯密封失效。更佳的,凹槽杯包括至少一个负压孔以及至少一个负压槽,负压孔的设置使得凹槽腔体与人体组织之间密封空间可以进行抽气形成负压,使得人体组织与凹槽腔体可以更佳地贴合,进而提高冷冻减脂的效率;负压槽的设置,更进一步的提高了凹槽腔体对人体组织的吸附效果,加强了负压的效果,进而提高了冷冻减脂的效果。
以下参考附图进行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减脂治疗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减脂治疗装置的一个凹槽杯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减脂治疗装置的另一个凹槽杯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柔性密封件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压块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销钉与销钉孔连接关系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销钉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冷量提供组件的爆炸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减脂治疗装置的一种张开状态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减脂治疗装置的另一种张开状态的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减脂治疗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减脂治疗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请参考图1至图5,减脂治疗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凹槽杯100。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凹槽杯100具有凹槽腔体110以及连接端120。所述凹槽腔体110沿第二方向延伸,并朝向第三方向开放,进而使得凹槽腔体110可以与人体腰腹部需要减脂的组织接触。凹槽腔体110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目的是使得凹槽杯100能够按着人体腰腹部组织的周向设置,进而能够更大面积的接触人体腰腹部组织。凹槽腔体110沿着第三方向开放的目的是使得凹槽杯100能够在开放的第三方向上接纳人体腰腹部组织的置入。所述凹槽腔体110例如是一瓦形结构,所述瓦形结构的长度方向为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的呈狭长形的设置。所述凹槽腔体110的瓦形结构的横截面优选为弧形的设置,位于弧形内部的结构为瓦形的内侧,位于弧形外部的结构为瓦形的背侧,所述内侧朝向的方向以及背侧背离的方向为第三方向,所述瓦形的内侧形成的空腔用于容置人体腰腹部需要减脂的组织。进一步的,将位于所述内侧的凹槽杯100的腔壁定义为内侧腔壁。进一步的,所述凹槽腔体110的瓦形结构的纵截面的形状例如为弧形,所述纵截面弧形的内部与所述横截面弧形内部朝向的方向一致,同样的,所述纵截面的弧形的外部与所述横截面弧形外部朝向的方向一致,即可以理解为所述纵截面弧形朝向第三方向开放。作为优选,瓦形结构的横截面弧形的曲率可以随着第二方向的延伸而逐渐变化,例如曲率沿第二方向逐渐由大变小,瓦形结构的横截面弧形的宽度随着第二方向的延伸而逐渐变化,例如宽度沿着第二方向逐渐由大变小,当然,本领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所述横截面弧形的曲率以及宽度、纵截面弧形的曲率以及宽度。所述凹槽腔体110的横截面还可以是其他结构,比如半圆形、波浪形、多个连续的凹槽形、梯形或者直线型的结构,当然还可以是多种结构的组合,比如,波浪形与弧形相结合的形式,在弧形的曲面上还设置有多个波浪结构,进而使得凹槽腔体110与人体组织的接触面更大,进而提升了减脂效果。所述凹槽腔体110的纵截面也可以是其他的结构,比如波浪形或者直线形等。
所述连接端120例如包括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沿第一轴线A具有凹槽,所述第二卡扣沿第一轴线A具有凸起,所述凹槽与所述凸起可以匹配连接并相互扣合,进而使得至少两个凹槽杯100通过连接端120围绕第一轴线A可转动的连接。至少两个凹槽杯100通过连接端120围绕第一轴线A可转动的目的在于:使得至少两个凹槽杯100能够随着人体腰腹部的曲率的大小而进行转动,进而使得至少两个凹槽杯100能够适应不同曲率的人体腰腹部。所述连接端120还可以是其他形式,只要可以使得两个凹槽杯100通过连接端120围绕第一轴线A可转动的连接即可。所述第一轴线A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凹槽腔体110的宽度方向大致一致,比如,所述凹槽腔体110的宽度为上下设置(即如图1中上下的方位),第一方向指的是从凹槽腔体110的上方朝向下方的方向,并不要求第一方向与凹槽腔体110的宽度方向完全一致,其与凹槽腔体110的宽度方向具有一定夹角(大于零的夹角)亦可。通过确定第一方向,使得至少两个凹槽内100能够沿着第一方向设置第一轴线,进而可以明确第一轴线的设置方向。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杯100的个数为两个,每个凹槽杯100具有一个连接端120,两个凹槽杯100的连接端120相互连接,两个凹槽杯100沿着第一轴线A转动。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凹槽杯100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多个凹槽杯100的设置,能够提高曲率适应效果,比如是三个,三个凹槽杯100依次连接,处于两侧的凹槽杯100各自具有一个连接端120,处于中间位置的凹槽杯100的两端均具有连接端120,此时,三个凹槽杯100沿着两个第一轴线转动。需要注意的是,这两个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轴线的方向可以不一致,每两个连接端之间的第一轴线的方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进行设定或者调整。如此可以使得减脂治疗装置可以适应不同轮廓曲率的腰腹部,进而提高了治疗效率,增强了治疗效果,提升客户感受以及满意度。
至少两个凹槽杯100通过连接端120连接,使得至少两个所述凹槽杯100的所述凹槽腔体110通过所述连接端120相连通。比如,两个瓦形结构的凹槽腔体110通过连接端120相互结合形成连通的腔体。当然,两个凹槽空腔110的结构可以不同,可以是如上所述的两种凹槽空腔110结构的组合。至少两个相连通的凹槽腔体110可以容置治疗面积比较大的腰腹部位组织,同时使得腰腹部位组织可以实现减脂,进而避免了使用规格较小的治疗头进行重复操作的问题,简化了治疗操作,提高了产品的适应性,提高了治疗效率。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减脂治疗装置中,减脂治疗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凹槽杯100;所述凹槽杯100具有凹槽腔体110以及连接端120,至少两个所述凹槽杯100通过所述连接端120围绕第一轴线A可转动地连接,至少两个所述凹槽杯100的所述凹槽腔体100通过所述连接端120相连通;所述第一轴线A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凹槽腔体110沿第二方向延伸,并向第三方向开放。如此设置,通过连接至少两个凹槽腔体连通,使得凹槽腔体可以容置人体腰腹部更多的组织,进而实现大面积减脂的效果,简化了操作步骤以及操作时间,提高了减脂效率。至少两个凹槽腔体围绕第一轴线转动,可以使得凹槽腔体可以适应不同轮廓曲率的腰腹部,进而提高了治疗效率,增强了治疗效果,提升客户感受以及满意度。
优选的,如图1、图4与图12所示,所述减脂治疗装置包括柔性密封件300,所述柔性密封件300沿第二方向B分别与两个相邻的所述凹槽杯100的内侧腔壁密封连接,使得两个凹槽腔体110的腔体形成密封腔体,进而提高冷却效果。实际上,柔性密封件300与凹槽杯100连接的位置位于所述连接端120的一端。所述柔性密封件300可以与直接注塑成型在所述凹槽腔体110上,或者与所述凹槽腔体110焊接连接,或者通过螺丝连接。所述柔性密封件300优选塑料材质,更优选的,柔性密封件300选择弹性体材质,进而使得凹槽腔体110在柔性密封件300的条件下可以沿着第一轴线A发生弯折。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密封件300选择硅橡胶材质,硅橡胶材质的弹性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设计需求或者弯折设计,可以选择其他的材质,本领域在此不再赘述。
更佳的,为了进一步保证所述柔性密封件300与凹槽杯100可以稳定的密封连接,防止凹槽腔体110沿第一轴线A转动时,柔性密封件300发生撕扯而影响密封性能等情况。如图1与图5所示,所述减脂治疗装置还包括压块400,压块400的材质可以是金属材质或者塑料材质,更佳的,所述压块400的形状与所述柔性密封件300的形状相适配。具体的,所述压块400的形状还与凹槽腔体110的沿宽度方向的结构一致,比如,在本实施例中,凹槽腔体110的横截面呈弧形,所述压块亦呈弧形的设置,进而使得压块400可以沿着凹槽腔体110的宽度方向进行设置,压块400通过与柔性密封件300的过盈连接,进而抵压所述柔性密封件300并将所述柔性密封件300固定于所述连接端120。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压块400的结构还可以是小方块的设置,多个小方块分布于需要密封的位置,压块400将柔性密封件300与所述凹槽杯100的内侧腔壁紧密的贴合设置,防止柔性密封件300伸出至凹槽腔体110的外边缘111。在减脂操作时,操作人员将凹槽腔体110的外边缘111与人体组织贴服皮肤,即可以形成一个密封性能良好的密封空腔。压块400的设置防止柔性密封件300伸出至在凹槽腔体110的外部,防止柔性密封件300漏在外部边缘的外部,当操作人员将凹槽腔体110与人体组织接触接触时,防止柔性密封件300直接与人体组织接触,进而防止凹槽腔体110的外边缘111与人体组织之间产生缝隙,进而提高了密封效果。在一个实施例中,压块400与柔性密封件300例如注塑工艺组合在一起,或者通过胶粘接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或者通过其他的形式将压块400与柔性密封件300一体的设计。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螺丝500将压块400、柔性密封件300以及连接端120连接在一起,例如压块400与柔性密封件300均具有螺丝孔510,螺丝500穿过螺丝孔510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6与图7所示,所述减脂治疗装置还包括销钉600,所述连接端120包括销钉孔610,所述销钉600穿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凹槽杯100的销钉孔610中,并与所述第一轴线A重合。所述销钉600例如是金属材质,销钉600与销钉孔610连接,限制了所述凹槽杯100沿第一轴线A的周向自由度,限制柔性密封件300与连接端120连接的部分被拉扯的情况,避免柔性密封件300在形变过程中承受大的张力,从而避免因柔性密封件300与凹槽杯100之间露出缝隙,进而避免凹槽杯100密封失效。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销钉600还可以是其他的材质,比如塑料等。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凹槽杯100在柔性密封件200以及销钉600的作用下可以沿着第一轴线A转动,并呈不同角度的设置。例如,两个凹槽杯100的两种状态如图9与图10所示,图9中为两个凹槽杯100沿第一轴线A转动并呈现相对大角度的状态,此状态下的减脂治疗装置可以容纳轮廓曲率较大的人体腰腹部组织;图10为两个凹槽杯100沿第一轴线A转动并呈现相对小角度的状态,此状态下的减脂治疗装置可以容纳轮廓曲率较小的人体腰腹部组织。
优选的,如图1与图11所示,所述凹槽杯100包括至少一个负压孔130,所述负压孔130的一端与所述凹槽腔体110连通,另一端用于与外部的负压提供端连接,负压提供端用于向负压孔130提供负压,进而对凹槽腔体110与人体组织之间密封空间进行抽气形成负压,使得人体组织与凹槽腔体110更佳贴合,提高冷冻减脂的效率。在本实施例中,凹槽杯100包括一个负压孔130,负压孔130的形状为椭圆柱形。在其他实施例中,凹槽杯100的负压孔130的个数还可以是两个或者多个。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抽气的情况,或者结合人体组织的分布情况设置负压孔130的个数,以及负压孔130的具体位置。所述负压孔130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一个圆形、椭圆形、矩形、梯形、多边形、五角星形或者梅花瓣形状等;所述负压孔130的纵截面形状可以是截面恒定的结构,也可以是变截面的设置。
更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凹槽杯100还包括至少一个负压槽140,所述负压槽140开设于所述凹槽腔体110的腔壁上,并与所述负压孔130连通。通过增加负压槽140便于增加抽气负压的效率,以及增加凹槽腔体110对人体组织的吸附效果。每个所述负压槽140至少与一个所述负压孔130连通。在本实施例中,负压槽140的个数为一个,一个负压槽140与一个负压孔130连通,所述负压槽140优选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进而使得负压槽140与凹槽腔体110的延伸方向一致,可以使得均匀的抽气负压。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负压槽140的数量可以是两个或者多个,所述负压槽140可以沿凹槽腔体110的腔壁上朝向任意方向延伸设置,比如负压槽140沿凹槽腔体110宽度方向的弧形结构延伸设置,或者与第二方向呈一定夹角的方向设置。多个负压槽140可以连通同一个负压孔130,或者一个负压槽140可以连通两个或多个不同的负压孔130,或者多个负压槽140各自分别连接一个负压孔130等。负压槽140的横截面可以是半圆形、半椭圆形、三角形、矩形或者其他结构。负压槽140的纵截面可以是变截面设置或者恒定截面的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冷冻减脂仪,包括如上所述的减脂治疗装置以及冷却治疗装置200。
所述冷量提供组件200用于给所述凹槽腔体110提供冷量,进而达到冷冻减脂的效果。冷量提供组件200沿第三方向设置于所述凹槽杯100的背侧。所述背侧如上文所述,此处不再赘述。该冷冻减脂仪具备所述减脂治疗装置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冷冻减脂仪的其它部件的结构和原理,可参考现有技术,此处不再展开说明。
进一步的,如图1、图8以及图11所示,所述冷量提供组件200包括冷量交换组件210,所述冷量交换组件210包括冷量交换流道211以及冷量循环口单元212,所述冷量循环口单元212与所述冷量交换流道211的两端连通,所述冷量交换流道211用于供载冷剂通过所述冷量循环口单元212流入与流出。载冷剂例如是液体状,例如低温(如-20℃)液体(如乙二醇),载冷剂流通于所述冷量交换流道211中,将冷量交换流道211降温至目标温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不同的载冷剂。冷量交换流道211例如是一蜿蜒曲折型的流道,用于供载冷剂流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流道的横截面类似凹槽形式,载冷剂在凹槽的槽内流动,载冷剂将冷量传递给冷量交换流道211,冷量交换流道211进而将冷量传递给凹槽腔体110,从而对人体组织进行冷却,实现冷冻减脂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冷量交换流道211的数量为一个,并连通一组进出载冷剂的冷量循环口单元212。当然,冷量交换流道211还可以是其他的结构的流道,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的需要对流道的形状、结构、排布以及数量进行适应性的设置。比如,冷量交换流道211的数量还可以是两个,并分别连通一组进出载冷剂的冷量循环口单元212。冷量循环口单元212例如包括进液口2121与出液口2122,进液口2121用于使载冷剂流入至冷量交换流道212中,出液口2122用于使载冷剂可以流出冷量交换流道211,进而使得载冷剂可以在冷量交换流道211中进行循环。冷量交换流道211具有两端,一端用于载冷剂流入,一端用于载冷剂流出。进液口2121与冷量交换流道的一端连通,出液口2122与冷量交换流道的另一端连通。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冷量循环口单元212不限于是进液口2121与出液口2122,还可以是用于进液或者出液的一个组合装置等。
进一步的,如图1与图8所示,所述冷量提供组件200还包括密封板230,所述密封板230密封所述冷量交换流道210;所述冷量循环口单元220设置于所述密封板230上。在本实施例中,密封板230例如是一板材结构,用于将冷量交换流道210密封,防止载冷剂飞溅出冷量交换流道210的外部,保证载冷剂可以在冷量交换流道210中有序的流动。在密封板230上优选设置冷量循环口单元220,比如在密封板230组件上设置进液口2121与出液口2122。进一步的,密封板230上还设置有密封板负压孔231,负压孔130穿设与密封板负压孔231,进而使得负压孔130可以与外部负压提供端连接。
需要注意的是,冷量交换组件210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保持恒定的温度,需要控制载冷剂的温度保持恒定;以及控制载冷剂的流量保持一致并使得载冷剂均匀的流动。
所述冷量提供组件200包括半导体制冷器。具体的,半导体制冷器利用半导体的热-电效应制取冷量的器件,用导体连接两块不同的金属,接通直流电,则一个接点处温度降低,另一个接点处温度升高。采用半导体制冷器具有无噪声、无振动、不需制冷剂等特点,其工作可靠,操作简便,以及进行冷量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冷冻减脂仪还包括负压提供组件,所述减脂治疗装置包括负压孔130,所述负压提供组件与所述负压孔连接,所述负压提供组件用于向所述负压孔130提供负压。所述负压提供组件比如是负压抽气机器,负压抽气机器的抽气管道与负压孔130连接,用于负压抽气。负压提供组件还可以是大型的负压系统,比如所述负压系统可以并联多组负压抽气管道,工作人员在使用时,使用负压系统中的一组负压抽气管道即可。
更佳的,所述冷冻减脂仪还包括冷量输出组件,所述减脂治疗装置还包括冷量交换组件210,所述冷量输出组件与所述冷量交换组件210连接,所述冷量输出组件用于为冷量交换组件210提供制冷后的载冷剂。冷量输出组件用于将载冷剂进行制冷,冷量输出组件例如包括载冷剂输出口、载冷剂输入口以及泵体,载冷剂输出口与冷量交换组件210的进液口2121连接,载冷剂输入口与冷量交换组件210的入液口2122连接,载冷剂在泵体的作用下,在冷量交换组件210与冷量输出组件之间进行循环。
下面结合图1、图9至图11详细介绍本实施例提供的冷冻减脂仪的使用方法。
首先,将冷冻减脂仪的凹槽腔体110安装于人体腰腹部组织的位置,使得凹槽腔体110与人体腰腹部组织之间形成密闭空间。当腰腹部轮廓曲率较大时,将两个凹槽腔体110之间沿第一轴线A转动,使得两个凹槽腔体110之间形成较大的夹角以适应较大轮廓曲率的腰腹部;当腰腹部轮廓曲率较小时,将两个凹槽腔体110之间沿第一轴线A转动,使得两个凹槽腔体110之间形成较小的夹角以适应较小轮廓曲率的腰腹部。
其次,负压提供组件向所述负压孔130提供负压。比如打开负压抽气机器,负压抽气机器向凹槽腔体110与人体腰腹部组织之间的密闭空间抽气,进而将人体腰腹部组织紧贴于凹槽腔体110中。
再次,冷量输出组件向冷量交换组件210提供制冷后的载冷剂,载冷剂从进液口2121流入,将冷量传递给冷量交换流道211,再从出液口2122流出,在此过程中,保持冷量温度恒定,进行冷却治疗并保持一段时间。
最后,冷却时间完成后,停止冷量输出组件提供冷量,停止负压提供组件提供负压,之后卸下凹槽杯100,即完成整个治疗过程。
当然,上述冷冻减脂仪的使用方法中各个部件的操作顺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设定。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减脂治疗装置及冷冻减脂仪中,所述减脂治疗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凹槽杯;所述凹槽杯具有凹槽腔体以及连接端,至少两个所述凹槽杯通过所述连接端围绕第一轴线可转动地连接,至少两个所述凹槽杯的所述凹槽腔体通过所述连接端相连通;所述第一轴线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凹槽腔体沿第二方向延伸,并向第三方向开放。如此设置,通过连接至少两个凹槽腔体连通,使得凹槽腔体可以容置人体腰腹部更多的组织,进而实现大面积减脂的效果,简化了操作步骤以及操作时间,提高了减脂效率。至少两个凹槽腔体围绕第一轴线转动,可以使得凹槽腔体可以适应不同轮廓曲率的腰腹部,进而提高了产品的适应性,提高了治疗效率,增强了治疗效果,提升客户感受以及满意度。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减脂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凹槽杯;
所述凹槽杯具有凹槽腔体以及连接端,至少两个所述凹槽杯通过所述连接端围绕第一轴线可转动地连接,至少两个所述凹槽杯的所述凹槽腔体通过所述连接端相连通;所述第一轴线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凹槽腔体沿第二方向延伸,并向第三方向开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脂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脂治疗装置包括柔性密封件,所述柔性密封件沿第二方向分别与两个相邻的所述凹槽杯的内侧腔壁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脂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脂治疗装置还包括压块,所述压块用于抵压所述柔性密封件并将所述柔性密封件固定于所述连接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脂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的形状与所述柔性密封件的形状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脂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脂治疗装置还包括销钉,所述连接端包括销钉孔,所述销钉穿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凹槽杯的销钉孔中,并与所述第一轴线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脂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杯包括至少一个负压孔,所述负压孔的一端与所述凹槽腔体连通,另一端用于与外部的负压提供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脂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杯还包括至少一个负压槽,所述负压槽开设于所述凹槽腔体的腔壁上,并与所述负压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脂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槽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脂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腔体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弧形,和/或,所述凹槽腔体的纵截面的形状为弧形。
10.一种冷冻减脂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冷量提供组件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减脂治疗装置;
所述冷量提供组件沿第三方向设置于所述减脂治疗装置的凹槽杯的背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冷冻减脂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量提供组件包括冷量交换组件,所述冷量交换组件包括冷量交换流道以及冷量循环口单元,所述冷量循环口单元与所述冷量交换流道的两端连通,所述冷量交换流道用于供载冷剂通过所述冷量循环口单元流入与流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冷冻减脂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量提供组件还包括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密封所述冷量交换流道;所述冷量循环口单元设置于所述密封板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冷冻减脂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量提供组件包括半导体制冷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冷冻减脂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减脂仪还包括负压提供组件,所述减脂治疗装置包括负压孔,所述负压提供组件与所述负压孔连接,所述负压提供组件用于向所述负压孔提供负压。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冷冻减脂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减脂仪还包括冷量输出组件,所述减脂治疗装置还包括冷量交换组件,所述冷量输出组件与所述冷量交换组件连接,所述冷量输出组件用于为冷量交换组件提供制冷后的载冷剂。
CN202021260607.0U 2020-06-30 2020-06-30 减脂治疗装置及冷冻减脂仪 Active CN2125221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60607.0U CN212522153U (zh) 2020-06-30 2020-06-30 减脂治疗装置及冷冻减脂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60607.0U CN212522153U (zh) 2020-06-30 2020-06-30 减脂治疗装置及冷冻减脂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22153U true CN212522153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22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60607.0U Active CN212522153U (zh) 2020-06-30 2020-06-30 减脂治疗装置及冷冻减脂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221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01357A1 (zh) * 2020-06-30 2022-01-06 微创医美科技(嘉兴)有限公司 减脂治疗装置及冷冻减脂仪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01357A1 (zh) * 2020-06-30 2022-01-06 微创医美科技(嘉兴)有限公司 减脂治疗装置及冷冻减脂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52634B2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removing heat from subcutaneous lipid-rich cells
CN212522153U (zh) 减脂治疗装置及冷冻减脂仪
US20220047315A1 (en) Multi-applicator system and method for body contouring
US2018019987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control temperature
CN113855374A (zh) 减脂治疗装置及冷冻减脂仪
US20230000668A1 (en) Self-Sealing Connector for Gel Pads
WO2014093868A1 (en) Cryolipolyis pre-treatment and research fitting device, system, kit and method
CN108836619A (zh) 目标温度治疗探头、治疗钳及目标温度治疗装置
CN211750947U (zh) 一种水压眼部按摩仪
CN213075891U (zh) 隔离附件、冷冻治疗头装置以及冷冻治疗仪
CN209884483U (zh) 一种冷热发生器及美容仪
CN209075126U (zh) 目标温度治疗探头、治疗钳及目标温度治疗装置
CN219921852U (zh) 一种带冷冻去痛的组织处理装置
CN215229073U (zh) 一种手柄及包含该手柄的治疗头
CN213076187U (zh) 理疗袋的传导液布置结构
CN216417308U (zh) 一种冷冻溶脂的施用器
CN217091098U (zh) 一种医用冷热敷机
CN219207629U (zh) 一种充电式持续恒温冰手套
CN117547727A (zh) 一种带冷冻去痛的组织处理装置
CN114129418A (zh) 一种多泵空气波冷热敷快速切换及加压治疗仪
CN116999238A (zh) 一种适用于游离皮瓣的术后恒温保暖手套
CN115192297A (zh) 一种防止化疗脱发的冷冻帽系统
CN111631858A (zh) 动静脉内瘘用冷热敷治疗仪
CN106389001A (zh) 一种可调节冷敷袋
JPH08280822A (ja) 温熱治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12

Address after: 201203 room 1510-1512, building 1, No. 1601, Zhangdong Road,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Weiwei Weimei medical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443, building 1, 3339 linggongtang Road (Jiax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Nanhu District,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4000

Patentee before: Minimally invasive medical technology (Jiax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