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20491U - 昆虫培养装置及用于昆虫培养和存放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昆虫培养装置及用于昆虫培养和存放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20491U
CN212520491U CN202020766038.0U CN202020766038U CN212520491U CN 212520491 U CN212520491 U CN 212520491U CN 202020766038 U CN202020766038 U CN 202020766038U CN 212520491 U CN212520491 U CN 2125204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ect
plug
tray
cultur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6603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薇
沈妍
徐龙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er for Excellence in Molecular Cell Science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Center for Excellence in Molecular Cell Science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er for Excellence in Molecular Cell Science of CAS filed Critical Center for Excellence in Molecular Cell Science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02076603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204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204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204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昆虫培养装置及用于昆虫培养和存放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可视中空管体和管塞,所述管体内壁上部设置有用于限定管塞位置的瓶颈结构;所述管塞与所述管体的开口相匹配,且其包括相嵌套的外环和透气内芯。本实用新型的昆虫培养装置能够满足昆虫培养中的透气性要求、防止有害生物侵入要求以及机械化操作要求。本实用新型的昆虫培养装置可与存放装置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为本领域中大规模昆虫培养、存放提供有效的工具。

Description

昆虫培养装置及用于昆虫培养和存放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昆虫培养装置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昆虫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管和配套培养管塞两部分,其适用于机械化操作。
背景技术
在生物学领域,昆虫不仅仅是存在于野外的生物体,也已经成为人类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遍及世界各地的昆虫学家对昆虫进行观察、收集、饲养和试验,他们所进行的研究涵盖了整个生物学的范畴,包括进化、生态学、行为学、形态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和遗传学等方面。这些研究的总体特征就是研究的生物体是昆虫。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昆虫已经被作为实验研究的模式动物,人们以昆虫为研究对象,建立各种疾病模型,为人类的健康作出贡献。
在现有的模式动物中,果蝇研究具有最长的遗传学历史、最完备的遗传学工具、最多样的基因突变手段等特点。目前,世界上现有数千位生物学家和生物医学家以果蝇为模式动物进行各方面的科学研究。研究领域涵盖了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肿瘤生物学、药物学、行为学、毒理环保学等领域,先后建立了多种人类疾病模型。相关的研究,不仅推动了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展,而且为生物医药的探索和创新奠定了基础。果蝇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突变体多,EMS、ENU突变都能产生大量突变体,再随着2000年果蝇全基因组测序完成,世界各国都设立专项构建基因缺失、RNA干扰、P-element插入突变、过表达等各类资源库,保存了大量的果蝇品系,许多资源中心和实验室的保有量都超过1万管,加上CRISPR-Cas9等新型基因编辑技术的兴起,各个国家都在积极筹备构建 Knock-out、Knock-in、基因标签等各类突变体库,以后保有量会越来越大。
随着保有量的增加,现有的人工转管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转管需求,因为果蝇转管重复性强和操作步骤少的特性适合用机械自动化来替代,本领域对于自动化的果蝇转管仪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所以,果蝇培养管和培养管塞作为果蝇大量培养所需的耗材,大家不断研究改进,在满足现有基础上,还要能满足机械化需求。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果蝇培养管为指管,如图3。其缺点是不能使塞子位置固定。果蝇管塞为棉花塞(如图4),各类圆柱形海绵塞(如图5)和圆柱形乙酰醇粘结剂棉纤维合成塞(如图6)。棉花塞性价比非常高,防螨性能尚可,透气性好,缺点是不成形,飘棉絮,柔软,不方便操作,不适用于机械化。海绵塞性价比一般,防螨性能一般,透气性好,缺点是柔软,不方便操作,不适用于机械化。合成塞防螨性能好,透气性好,操作方便,缺点是容易分层断裂,且从国外进口,到货期长,价格昂贵。
综上,本领域亟待进一步开发适于果蝇或类似昆虫的培养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昆虫培养管及管塞系列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昆虫培养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可视中空管体,其底部封闭且顶部开口,其内壁上部设置有用于限定管塞位置的瓶颈结构;和管塞,其与所述可视中空管体的开口相匹配;且其包括相嵌套的外环和透气内芯。
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透气内芯的上端和下端,还安装有透气性封闭片。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瓶颈结构为环状凸起结构或点状凸起结构。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凸起结构为内凸起结构或外凸起结构。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可视中空管体或管塞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方型,长方形,多边形。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可视中空管体或管塞的上下端横截面积为相同或不同。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管塞中与所述可视中空管体相接的一端的横截面面积小于(较佳地为略小于)另一端。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可视中空管体的上端横截面积等于或小于下端/下部(若管体为弧形管底,该下端/下部为不包括弧形部分的下端)横截面积。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管塞中与所述可视中空管体相接的一端的横截面面积比另一端小5~30%,如10%,15%,20%,25%。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可视中空管体的上端的横截面面积比下端小 5~30%,如10%,15%,20%,25%。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可视中空管体的横截面为圆形。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外环为具有机械强度的,能使管塞装置与中空管体以适当强度互相固定。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外环的环宽(环宽=外环最外圈半径-内芯半径)为5~10m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透气内芯的直径为:13~28m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可视中空管体的管壁上包括:刻度标记,用于标示体积。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可视中空管体的底部为弧形底或平底。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可视中空管体与用于存放昆虫培养装置的置放盘相匹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进行昆虫培养和存放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前面任一所述的昆虫培养装置;以及用于存放该昆虫培养装置的置放盘。
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昆虫培养和存放的装置中,所述用于存放昆虫培养装置的置放盘包括:盘壁,其内侧具有与昆虫培养装置外壁相配合的凹槽;立柱式隔断,其呈矩阵式分布,其侧面具有与昆虫培养装置外壁相配合的凹槽结构;和孔;其中,盘壁内侧与邻近立柱式隔断之间或四个邻近的立柱式隔断之间能相互配合形成固定所述昆虫培养装置的管位。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盘壁或立柱式隔断的高度为前面任一所述的昆虫培养装置的高度的2/5~3/4。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立柱式隔断的顶端呈锥形或弧形收缩。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矩阵式分布为在横向和纵向分别包括1~n2个立柱式隔断,从而将所述置放盘分割成在横向和纵向分别能容纳4~(n+ 1)2个所述昆虫培养装置的管位,其中n为2~49的正整数。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方面由于本文的公开内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A、根据本实用新型若干方面提供的果蝇培养管塞外环示意图。
图1B、根据本实用新型若干方面提供的果蝇培养管塞的透气内芯以及透气性封闭片示意图。
图1C、根据本实用新型若干方面提供的果蝇培养管示意图。
图2A、根据本实用新型若干方面提供的置放盘的正面示意图。
图2B、根据本实用新型若干方面提供的置放盘的背面示意图。
图3、现有技术中的果蝇管:指管的示意图。
图4、现有技术中的果蝇管塞:棉花塞的示意图。
图5、现有技术中的果蝇管塞:圆柱形海绵塞的示意图。
图6、现有技术中的果蝇管塞:圆柱形乙酰醇粘结剂棉纤维合成塞的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对应如下:
1,可视中空管体;
11,瓶颈结构;
2,管塞;
21,外环;
22,透气内芯;
23,透气性封闭片;
100,盘壁;
110,凹槽结构;
120,立柱式隔断;
140,孔。
具体实施方式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昆虫培养装置尚存在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方面,本设计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根据10多年工作经验,本设计人总结出适用昆虫培养的培养管和管塞的要求:1、培养管方便观察果蝇活动状态;2、培养管能使塞子塞入位置固定化;3、培养管有刻度,可以看出培养基的量;4、培养管塞透气;5、培养管塞有一定硬度,能满足机械化需求;6、培养管塞材料密度高,能防螨虫等有害生物;7、培养管塞不易损坏,如分层等;8、性价比高。在此基础上,本设计人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昆虫培养装置,以及包含该昆虫培养装置的昆虫培养和存放的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昆虫培养装置能够满足昆虫培养中的透气性要求、防止有害生物侵入要求以及机械化操作要求。本实用新型的昆虫培养装置与存放装置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为本领域中大规模昆虫培养、存放提供有效的工具。
昆虫培养装置
基于本设计人的新设计,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昆虫培养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可视中空管体和与之相匹配的管塞。根据本设计人多年的昆虫培养经验,所述的可视中空管体和管塞经过优化设计,从而特别适用于果蝇或类似昆虫的培养。
可视中空管体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中,对于管体的制作材料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其是可视的,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可以应用的材料例如包括但不限于: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亚克力材料、玻璃等。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中,该管体由透明PP硬塑料制造。透明PP硬塑料的透明属性可以方便观察昆虫生长和活动等状态,透明PP硬塑料的硬质属性可以使得管体不易变形、经久耐用以及轻便,并且,该透明PP硬塑料还耐高温(从而可以用于烘干杀虫和高温灭菌)和耐湿(从而可用水清洗置放盘)。应理解,本实用新型中并不限于该种PP硬塑料,其它可以制成透明或半透明装置的材料也是可用的。
所述中空可视管的底部封闭且顶部开口,其内壁上部设置有用于限定管塞位置的瓶颈结构。所述瓶颈结构的位置及其凸起高度与管塞的高度及大小是相应的,一方面可以方便管塞以一定的强度与管体相固定、不发生随意移动和掉落,另一方面有利于管塞的人工放置和移取。
所述的瓶颈结构为凸起于管壁的结构,可以是与管体一体成型的。本实用新型对于凸起结构的形态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是环状凸起结构或点状凸起结构,所述的凸起结构可以为内凸起结构或外凸起结构,只要其能够在特定的位置限定管塞,限制其随意滑动、脱离或掉落。
所述中空可视管体的构造可以是多样的,例如其横截面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方型,长方形,多边形。此外,根据培养的需要,所述中空可视管体的上下部也可以在横截面面积上设置为大小差异,例如设计为上部小或略小、下部大或略大(上细下粗)。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的可视中空管体的横截面为圆形,有利于昆虫的培养、培养过程中的观测以及管体的清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的可视中空管体的横截面为圆形,且其内直径在23~48mm。尽管提供了优选的范围,但根据实际所需,也可以适应性地调整为更大或更小的尺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的可视中空管体的管壁上包括:刻度标记,用于标示体积。所述的刻度标记例如可以是1mL、3mL、6mL、 9mL……所述刻度标记为凹陷的或凸起的刻度标记,也可以是印刷体的刻度标记。所述刻度标记的设置,有利于对昆虫培养体积的精准确定,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操作和记录过程中提供更直接、更快速的培养信息。
所述的可视中空管体的底部可以为弧形底或平底。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该可视中空管体的底部为弧形底部,这种设计有利于与存放管体的置放装置相兼容。
管塞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中,管塞不仅能与所述可视中空管体相匹配,而且经过了本设计人的优化设计,有利于改善所述昆虫培养装置的透气性、可机械操作性及其对有害生物的抵抗性等。
所述的管塞包括相嵌套的外环和透气内芯。所述的外环由具有较强的机械强度的材料制备而成,能够与所述管体良好地契合。所述的透气内芯由机械强度较低但透气性理想的材料制备而成,能够使得整个培养装置透气性好,有利于昆虫的生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的透气内芯的上端和下端,还包括透气性封闭片。鉴于透气内芯的机械较低,该封闭片的设置能为其提供支撑,避免该透气内芯的变形、逸出或分层。所述封闭片可以是带孔或带格栅的,以使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管塞为横截面为圆形的结构,所述的外环的外直径与所述管体的内直径相匹配。在本实用新型的更优选的方式中,所述的外环的环宽(外环最外圈半径-内芯半径)为5~10mm所述的透气内芯的外径则与所述的外环的内径相应,两则构成有机整体。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有利于在保持管塞的机械性,且留出足够的空间容纳透气内芯,使得管塞具有良好的机械性以及透气性。应理解,当管塞的横截面为圆形以外的形状时,外环和内芯的设计也可参照圆形的情形。
所述管塞可以设置为上下相同(如以横截面积来计)的尺寸,或者为上下有差异的尺寸。在一种可选择的方式中,所述管塞中与所述可视中空管体相接的一端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或略小于另一端,当进行人工操作时,这种设置便于管塞进入到管体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的外环的制备材料例如但不限于:乳胶,橡胶、硬塑料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的透气内芯的制备材料例如但不限于:棉花、海绵、泡沫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的封闭片的制备材料例如但不限于:聚脂纤维(涤纶)、聚酰胺纤维(尼龙)等。
昆虫培养和存放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昆虫培养装置,可以被置于置放盘中,所述装置和置放盘构成有机整体,可应用于昆虫的科学培养或大规模培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存放所述昆虫培养装置的置放盘包括:盘壁,其内侧具有与所述中空可视管的外壁相配合的凹槽;立柱式隔断,其呈矩阵式分布,其侧面具有与所述中空可视管的外壁相配合的凹槽结构;和孔;其中,盘壁内侧与邻近立柱式隔断之间或四个邻近的立柱式隔断之间能相互配合形成固定所述中空可视管的管位。
所述的盘壁的内侧具有与昆虫培养管外壁相配合的凹槽结构,所述的立柱式隔断呈矩阵式分布,其侧面具有与昆虫培养管外壁相配合的凹槽结构;并且,盘壁内侧与邻近立柱式隔断之间或四个邻近的立柱式隔断之间能相互配合以固定所述昆虫培养管。所述的凹槽的深度与昆虫培养管的外壁的直径、弧度是相匹配的,具有适当的支撑作用。
根据昆虫培养管的高度,盘壁或立柱式隔断的高度也是本实用新型优化的一个方面。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中,所述盘壁或立柱式隔断的高度为昆虫培养管高度的2/5~3/4,较佳地为1/2~2/3。在更为优选的方式中,所述置放盘的高度为40~80mm,较佳地为45~70mm,更佳地为50~ 65mm,如5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中,所述的立柱式隔断的顶端呈锥形或弧形收缩,从而构成的横截面面积小于其中部或底部。
上述盘壁以及立柱式隔断的设计,使得昆虫培养管能够被良好地固定于置放盘中,不易倾斜,且易于进行抓取操作和放入操作。尤其当需要在培养管中进行培养基配制时,涉及精准的操作,良好的固定性能有利于这一过程的顺利进行。
置放盘的形状可以是多样的,例如圆形、多边形(如3~12边形)、椭圆形等。但是为了易于定位和编号,优选的形状是正方形或长方形,最为优选的是正方形。
根据培养的规模、置放盘的形状及大小,培养管的粗细等要求,所述的立柱式隔断的数量是可变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立柱式隔断呈矩阵式布置,在横向和纵向分别包括1~81个立柱式隔断,从而将所述置放盘分割成在横向和纵向分别能容纳4~100个所述昆虫培养管的管位。应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立柱式隔断的数量并不限于此,在需要进行更大规模的昆虫培养的情形下,更多的立柱式隔断的设计也是可行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中,还在所述置放盘的本体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孔结构。优选地,所述的孔分设置于置放盘的角和中心位置。当所述的置放盘为正方形或长方形时,所述的孔位于四个角和中心位置。优选地,在所述角或中心位置上分别设置1~20个孔。
所述的用于存放昆虫培养管的置放盘的盘壁和/立柱式隔断为可视的盘壁,优选地采用透明材料制作。优选地,可以应用的材料例如包括但不限于: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亚克力材料、玻璃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中,该置放盘由透明PP硬塑料制造。透明 PP硬塑料的透明属性可以方便观察昆虫生长和活动等状态,透明PP硬塑料的硬质属性可以使得置放盘不易变形、经久耐用以及轻便,并且,该透明PP硬塑料还耐高温(从而可以用于烘干杀虫和高温灭菌)和耐湿(从而可用水清洗置放盘)。应理解,本实用新型中并不限于该种PP硬塑料,其它可以制成透明或半透明装置的材料也是可用的。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优选地适用于果蝇的培养,但是应理解,其它与果蝇具有接近的体型的昆虫也适用。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以及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
实施例1、果蝇培养装置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若干技术方案的果蝇培养装置。
如图1C,所述装置包括:可视中空管体1,其底部封闭且顶部开口,其内壁上部设置有用于限定管塞位置的瓶颈结构11,所述瓶颈结构11为环状内凸结构。所述的可视中空管体1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的可视中空管体1的整体以PP硬塑料制作,其是可视的,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实时观测。所述可视中空管体的外径为25mm,内径23mm,管壁厚1mm。所述的管体的外壁上,还包括体积刻度标记。
如图1A~B,所述装置还包括:管塞2,其与所述可视中空管体1的开口相匹配;且其包括相嵌套的外环21和透气内芯22。述的透气内芯的上端和下端,还包括透气性封闭片23。所述的外环的环宽为5mm(环宽=外环最外圈半径-内芯半径)。所述的透气内芯的直径为13mm。
所述的外环21以乳胶材料制造,所述透气内芯以棉花材料制造,所述透气性封闭片以聚酰胺纤维(尼龙)材料制造。
在用于果蝇培养时,可在管体中装载适量的果蝇培养材料(如培养基或食物),将果蝇装于所述的可视中空管体1中,以所述管塞2来封闭,从而为果蝇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实验者可以透过可视中空管体来进行观测、记录等。
实施例2、果蝇培养和存放装置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进行果蝇培养和存放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实施例1所述的果蝇培养装置;以及用于存放该昆虫培养装置的置放盘,两者可构成较为完整的果蝇培养体系。
如图2A~B所示,所述置放盘为方型结构,四角圆弧形设计。所述置放盘包括盘壁100,其内侧具有与昆虫培养管外壁相配合的凹槽110。
所述置放盘包括呈矩阵布置的9*9个立柱式隔断120。所述立柱式隔断120具有立体构造,其底端与置放盘10的底部融合,顶端以弧度收缩。所述立柱式隔断120的侧面具有与昆虫培养管外壁相配合的凹槽110。所述立柱式隔断120将置放盘10的内部分割成呈矩阵式排列的10*10个昆虫培养管的管位,所述管位匹配果蝇培养管的外壁。
所述置放盘的高度约是果蝇培养管高度的2/3,该实例中高度为55mm。而所述立柱式隔断120的高度略低于置放盘的高度。
所述置放盘包括4个角,在角以及置放盘的中心位置和亚中位置设置孔140。每个角附近设置3个孔;在置放盘的中心位置和亚中位置上各设置4个孔。
所述置放盘的外侧居中的位置上,设置拉手,从而使得置放盘容易携带或移位。
所述置放盘的盘壁100内侧、立柱式隔断120以及拉手之外的盘体其余部分(包括盘的背部)为平滑构造。
所述的置放盘的整体以PP硬塑料制作,其是可视的,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实时观测。
配合实施例1的果蝇培养装置的管体的外径尺寸,以及具有10*10个昆虫培养管的管位的设计,所述置放盘的长宽高为260mm*260mm *55mm。
在用于果蝇培养时,可将所述置放盘水平放置,将实施例1中的至少一个培养有果蝇的管体插入所述置放盘中,便于实验工作人员的拿取和放置等操作。
实施例3、实施例1的装置与现有果蝇培养管的性能指标比较
本实用新型的果蝇培养管和管塞具体如下特点:1、方便观察果蝇活动状态;2、设置瓶颈,使塞子塞入位置固定化;3、培养管塞透气;4、培养管塞有一定硬度,能满足机械化需求;5、培养管塞材料密度高,能防螨虫等有害生物;6、不易损坏,如分层等;7、性价比高。
本设计人获取了现有技术的果蝇培养管,即指管及其管塞(图3~图 6),与本实用新型的果蝇培养装置(图1A~C)进行了比较,两种装置的性能对比结果如表1和表2。
表1、果蝇管性能对比表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88897763000011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888977630000121
表2、果蝇管塞性能对比表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888977630000122
根据表1和表2,本实用新型的果蝇培养装置具有便于观测、管塞固定性好、培养容量可确定、透气性好、防螨性能好、机械硬度好、适用于机械化、不易损坏等优点。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果蝇培养装置的成本可控、经久耐用,性价比高。
应理解,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特性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昆虫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可视中空管体(1),其底部封闭且顶部开口,其内壁上部设置有用于限定管塞位置的瓶颈结构(11);和
管塞(2),其与所述可视中空管体(1)的开口相匹配;且其包括相嵌套的外环和透气内芯(2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气内芯的上端和下端,还安装有透气性封闭片(2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颈结构(11)为环状凸起结构或点状凸起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视中空管体(1)或管塞(2)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方型,长方形,多边形;或
所述的可视中空管体(1)或管塞(2)的上下端横截面积为相同或不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昆虫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塞(2)中与所述可视中空管体(1)相接的一端的横截面面积小于另一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昆虫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视中空管体(1)的横截面为圆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昆虫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环的环宽为5~10mm;或
所述的透气内芯的直径为:13~28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视中空管体(1)的管壁上包括:刻度标记,用于标示体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视中空管体(1)的底部为弧形底或平底。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视中空管体(1)与用于存放昆虫培养装置的置放盘相匹配。
11.一种用于进行昆虫培养和存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昆虫培养装置;以及
用于存放该昆虫培养装置的置放盘。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进行昆虫培养和存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存放昆虫培养装置的置放盘包括:
盘壁(100),其内侧具有与昆虫培养装置外壁相配合的凹槽;
立柱式隔断(120),其呈矩阵式分布,其侧面具有与昆虫培养装置外壁相配合的凹槽结构(110);和
孔(140);
其中,盘壁(100)内侧与邻近立柱式隔断(120)之间或四个邻近的立柱式隔断(120)之间能相互配合形成固定所述昆虫培养装置的管位。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进行昆虫培养和存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盘壁(100)或立柱式隔断(120)的高度为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昆虫培养装置的高度的2/5~3/4。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进行昆虫培养和存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式隔断(120)的顶端呈锥形或弧形收缩。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进行昆虫培养和存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阵式分布为在横向和纵向分别包括1~n2个立柱式隔断(120),从而将所述置放盘分割成在横向和纵向分别能容纳4~(n+1)2个所述昆虫培养装置的管位;其中,n为2~49的正整数。
CN202020766038.0U 2020-05-11 2020-05-11 昆虫培养装置及用于昆虫培养和存放的装置 Active CN2125204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66038.0U CN212520491U (zh) 2020-05-11 2020-05-11 昆虫培养装置及用于昆虫培养和存放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66038.0U CN212520491U (zh) 2020-05-11 2020-05-11 昆虫培养装置及用于昆虫培养和存放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20491U true CN212520491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40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66038.0U Active CN212520491U (zh) 2020-05-11 2020-05-11 昆虫培养装置及用于昆虫培养和存放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204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270212T3 (es) Aparato multipocillo de cultivo de celulas.
RU2426592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ыращивания и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ки клеток
AU661233B2 (en) Multiwell in-vitro fertilization plate
CN105378051B (zh) 用于培养细胞的结构件
US20150337252A1 (en) Multilayered cell culture apparatus
Stocker et al. Getting started: an overview on raising and handling Drosophila
CN105255715A (zh) 高通量、多用途、可调控微生物接种装置及批量接种菌株的方法
US20160002585A1 (en) Cell culture dish supporting simultaneously juxtaposed and separated cultures
WO1994006902A1 (es) Placa para cultivos celulares con un sistema de difusion lateral de moleculas a traves de membrana barrera
CN212520491U (zh) 昆虫培养装置及用于昆虫培养和存放的装置
CN210492240U (zh) 用于存放昆虫培养管的置放盘及培养系统
JP6348073B2 (ja) 培養皿収納容器
CN211153408U (zh) 实验用小型肉体昆虫无菌养殖盒
CN211079137U (zh) 一种微生物学实验室用培养皿转运托盘
CN212393637U (zh) 用于黏虫高龄幼虫饲养和粪便自动收集装置
RU182023U1 (ru) Ростовая камера для культивирования микроорганизмов
US7588932B2 (en) Insert device for culturing cells
Rivard A Technique for Rearing Tyroglyphid Mites on Mould Cultures1
US2003009394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plants
KR101164019B1 (ko) 무병 우량 씨감자를 포함한 생물체의 대량생산용 배양용기
CN212279514U (zh) 一种新型昆虫子代收集装置
CN215739651U (zh) 一种昆虫麻醉装置
CN205205141U (zh) 高通量、多用途、可调控微生物接种装置
KR101929972B1 (ko) 버섯재배용기
CN213907888U (zh) 一种用于奇异果培育的高成活率培养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