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19306U - 扬声器 - Google Patents

扬声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19306U
CN212519306U CN202021264672.0U CN202021264672U CN212519306U CN 212519306 U CN212519306 U CN 212519306U CN 202021264672 U CN202021264672 U CN 202021264672U CN 212519306 U CN212519306 U CN 2125193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udspeaker
fixing part
fixed
shell
fix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6467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虎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filed Critical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6467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19306U/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04668 priority patent/WO2022000653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193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193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2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扬声器。其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外壳及收容于所述外壳内的扬声器单体,所述扬声器单体具有音膜,所述扬声器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固定部及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外壳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不仅可以降低外壳的加工难度,也有利于外壳的简单化和小型化,而且可通过后装配或者焊接等方式随意选择通孔结构固定于外壳的位置,以满足客户选择扬声器与智能移动设备连接位置的需求。

Description

扬声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转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移动设备的数量不断上升。而在众多移动设备之中,手机无疑是最常见、最便携的移动终端设备。目前,手机的功能极其多样,其中之一便是高品质的音乐功能,因此,用于播放声音的扬声器被大量应用到现在的智能移动设备之中。
相关技术中,扬声器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外壳及收容于外壳内的扬声器单体。其中,扬声器通常通过在外壳上形成螺丝孔结构以使得扬声器能通过螺丝或螺栓装配至智能移动设备中。然而,由于螺丝孔结构形成于外壳上,这不仅会增加外壳的加工难度,也不利于外壳的简单化和小型化(在扬声器在保证具有足够的收容空间的条件下,螺丝孔结构形成于外壳上势必会导致外壳需预留足够的位置供形成螺丝孔结构),而且成型后的外壳的螺丝孔结构的位置固定,无满足客户选择扬声器与智能移动设备连接位置的需求。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扬声器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扬声器,该扬声器不仅可以降低外壳的加工难度,也有利于外壳的简单化和小型化,而且可通过后装配或者焊接等方式随意选择连接件固定于外壳的位置,以满足客户选择扬声器与智能移动设备连接位置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外壳及收容于所述外壳内的扬声器单体,所述扬声器单体具有音膜,所述扬声器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固定部及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贯穿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外壳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外壳焊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沿所述音膜的振动方向上的投影与所述外壳不重叠,所述通孔的轴线与所述振动方向平行。
优选地,所述外壳具有沿所述振动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侧面。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侧面,且所述固定部自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侧面的一端弯折延伸形成。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于所述侧面的第一固定部及固定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和所述连接部分别自所述第一固定部沿所述振动方向的相对两端弯折延伸形成。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于所述侧面的第一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固定部及固定于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三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和所述第三固定部分别自所述第一固定部沿所述振动方向的相对两端弯折延伸形成,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部和所述第三固定部均与所述连接部沿所述振动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连接部沿所述振动方向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且所述加强件与所述通孔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上盖及所述上盖组配形成所述收容空间的下盖,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其中一方为所述上盖远离所述下盖一侧的表面,另一方为所述下盖远离所述上盖一侧的表面。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通过设置固定在所述外壳上的连接件,以使得扬声器装配至智能移动设备中时可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智能移动设备固定连接,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固定部及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贯穿设有与所述外壳间隔设置的通孔。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外壳的加工难度,也有利于外壳的简单化和小型化,而且可通过后装配或者焊接等方式随意选择连接件固定于外壳的位置,以满足客户选择扬声器与智能移动设备连接位置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扬声器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扬声器中连接件与加强件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所述扬声器包括具有收容空间1A的外壳1、收容于所述外壳1内的扬声器单体2以及固定于所述外壳1的连接件3。其中,所述连接件3用于将所述扬声器装配至智能移动设备中。
所述扬声器单体2具有音膜21,所述音膜21可沿振动方向X振动,所述音膜21将所述收容空间1A分隔为后腔1B及与外界连通的前腔1C。
所述外壳1包括上盖11及所述上盖11组配形成所述收容空间1A的下盖13。其中,所述扬声器单体2固定于所述下盖13,所述音膜21与所述下盖13围合形成所述前腔1C。
所述外壳1具有沿所述振动方向X间隔设置的第一表面15和第二表面17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表面15和所述第二表面17的侧面19,所述第一表面15和所述第二表面17中的其中一方为所述上盖11远离所述下盖13一侧的表面,另一方为所述下盖13远离所述上盖11一侧的表面。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表面15为所述上盖11远离所述下盖13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二表面17为所述下盖13远离所述上盖11一侧的表面。
所述连接件3包括固定于所述外壳1的固定部31及与所述固定部31固定连接的连接部33,所述连接部33上贯穿设有通孔331,所述通孔331与所述外壳1间隔设置。其中,所述连接部33用于与智能移动设备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部33沿所述音膜21的振动方向X上的投影与所述外壳1不重叠,所述通孔331的轴线33A与所述振动方向X平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31固定于所述侧面19,且所述固定部31自所述连接部33靠近所述侧面19的一端弯折延伸形成(即所述固定部31与所述连接部33一体成型,从而可以保证所述固定部31与所述连接部33固定连接的连接强度)。
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部31固定于所述侧面19位于所述下盖13的部分上,即所述固定部31固定于所述下盖13上。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部31还可以设置成固定于所述侧面19位于所述下盖13和所述上盖11的两个部分上(即所述固定部31与所述下盖13和所述上盖11均固定),这样可以提高所述上盖1和所述下盖13装配后的连接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31通过焊接固定于所述外壳1。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3,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所述固定部31包括固定于所述侧面19的第一固定部311及固定于所述第一表面15的第二固定部313,所述第二固定部313和所述连接部33分别自所述第一固定部311沿所述振动方向X的相对两端弯折延伸形成(即所述第一固定部311、所述第二固定部313及所述连接部33一体成型,从而可以保证所述第一固定部311与所述第二固定部313和所述连接部33连接的连接强度)。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311固定于所述侧面19及所述第二固定部313固定于所述第一表面15(即所述上盖11和所述下盖13均与所述固定部31固定连接),不仅可以增加所述固定部31与所述外壳1的连接强度,而且可以提高所述上盖1和所述下盖13装配后的连接强度。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表面也可以设置成为所述下盖远离所述上盖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于所述侧面位于所述下盖的部分上(即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下盖)。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4,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所述固定部31包括固定于所述侧面19的第一固定部311、固定于所述第一表面15的第二固定部313及固定于所述第二表面17的第三固定部315,所述第二固定部313和所述第三固定部315分别自所述第一固定部311沿所述振动方向X的相对两端弯折延伸形成,所述连接部33与所述第一固定部311固定连接。(即所述第一固定部311、所述第二固定部313及所述第三固定部315一体成型,从而可以保证所述第一固定部311与所述第二固定部313和所述第三固定部315连接的连接强度)。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311固定于所述侧面19、所述第二固定部313固定于所述第一表面15及所述第三固定部315固定于所述第二表面17(即所述上盖11和所述下盖13均与所述固定部31固定连接),不仅可以增加所述固定部31与所述外壳1的连接强度,而且可以提高所述上盖1和所述下盖13装配后的连接强度。
其中,所述连接部33和所述第一固定部311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二固定部313和所述第三固定部315均与所述连接部33沿所述振动方向X间隔设置,且所述连接部33沿所述振动方向X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加强件35,所述加强件35与所述连接部33和所述第一固定部311固定连接,且所述加强件35与所述通孔331间隔设置。通过在所述连接部33沿所述振动方向X的相对两侧设置与所述连接部33和所述第一固定部311固定连接的所述加强件35,可以将所述连接部33更加牢固的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部311上。
其中,所述加强件35与所述第一固定部311之间以及所述加强件35与所述连接部33之间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通过设置固定在所述外壳1上的连接件3,以使得扬声器装配至智能移动设备中时可通过所述连接件3与智能移动设备固定连接,其中,所述连接件3包括固定于所述外壳1的固定部31及与所述固定部31固定连接的连接部33,所述连接部33上贯穿设有与所述外壳1间隔设置的通孔331。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外壳的加工难度,也有利于外壳的简单化和小型化,而且可通过后装配或者焊接等方式随意选择连接件固定于外壳的位置,以满足客户选择扬声器与智能移动设备连接位置的需求。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扬声器,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外壳及收容于所述外壳内的扬声器单体,所述扬声器单体具有音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固定部及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贯穿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外壳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外壳焊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沿所述音膜的振动方向上的投影与所述外壳不重叠,所述通孔的轴线与所述振动方向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具有沿所述振动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侧面,且所述固定部自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侧面的一端弯折延伸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于所述侧面的第一固定部及固定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和所述连接部分别自所述第一固定部沿所述振动方向的相对两端弯折延伸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于所述侧面的第一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固定部及固定于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三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和所述第三固定部分别自所述第一固定部沿所述振动方向的相对两端弯折延伸形成,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和所述第三固定部均与所述连接部沿所述振动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连接部沿所述振动方向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且所述加强件与所述通孔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上盖及所述上盖组配形成所述收容空间的下盖,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其中一方为所述上盖远离所述下盖一侧的表面,另一方为所述下盖远离所述上盖一侧的表面。
CN202021264672.0U 2020-06-30 2020-06-30 扬声器 Active CN2125193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64672.0U CN212519306U (zh) 2020-06-30 2020-06-30 扬声器
PCT/CN2020/104668 WO2022000653A1 (zh) 2020-06-30 2020-07-25 扬声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64672.0U CN212519306U (zh) 2020-06-30 2020-06-30 扬声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19306U true CN212519306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432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64672.0U Active CN212519306U (zh) 2020-06-30 2020-06-30 扬声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19306U (zh)
WO (1) WO202200065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37838B1 (en) * 2001-01-30 2002-08-20 Thomson Licensing S. A. Mounting lugs providing reduced microphonic interaction
TWM419363U (en) * 2011-07-12 2011-12-21 Wistron Corp Speaker with vibration absorbing function and related electronic device
CN205863514U (zh) * 2016-04-26 2017-01-0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5847550U (zh) * 2016-07-21 2016-12-28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扬声器
CN206365029U (zh) * 2016-12-30 2017-07-28 歌尔丹拿音响有限公司 扬声器
CN209120386U (zh) * 2018-12-03 2019-07-16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
CN209880970U (zh) * 2019-07-10 2019-12-31 于继江 一种计算机网络分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00653A1 (zh) 2022-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98785B (zh) 发声器件
US10827242B2 (en) Speaker assembly
US10848843B2 (en) Speaker box
CN111131980A (zh) 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US20230328441A1 (en) Multifunctional Acoustic Device
CN216122815U (zh) 无线耳机
CN112468908B (zh) 扬声器箱及其装配方法
CN212519306U (zh) 扬声器
CN209823996U (zh) 双振膜扬声器及终端
CN209897258U (zh) 一种微型发声器件
CN208638631U (zh) 扬声器
CN212812012U (zh) 发声器件
CN115967900A (zh) 电子设备
CN214101770U (zh) 发声器件
CN214101779U (zh) 发声器件
CN212628316U (zh) 具有麦克风的喇叭单体
CN210725326U (zh) 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12519307U (zh) 扬声器
KR100663490B1 (ko) 안테나 실장 공간을 이용하는 휴대 단말기의 스피커 장치
CN219437149U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KR100393613B1 (ko) 휴대폰의 스피커 장치
CN219999575U (zh) 一种微型扬声器模组
CN210168160U (zh) 扬声器箱
CN213586260U (zh) 一种扬声器模组
CN213783352U (zh) 一种有音腔结构的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