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09653U - 一种轻便换挡装置用阀组件及轻便换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轻便换挡装置用阀组件及轻便换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09653U
CN212509653U CN202021232667.1U CN202021232667U CN212509653U CN 212509653 U CN212509653 U CN 212509653U CN 202021232667 U CN202021232667 U CN 202021232667U CN 212509653 U CN212509653 U CN 2125096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plug
pressure regulating
spring
valve
control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3266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23266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096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096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096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fet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商用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轻便换挡装置用阀组件及轻便换挡装置,通过设置第一调压弹簧与前阀塞配合,第二调压弹簧与后阀塞配合。当推动控制轴向右运动时,第一密封通道打开,随着第五腔体内压力增大,前阀塞受到向左的气体压力随之增加,当前阀塞承受的向左气体压力大于第一调压弹簧向右的弹力时,气体压力推动前阀塞压缩第一调压弹簧,第一调压弹簧对前阀塞产生向右的作用力,使得前阀塞移动减小或关闭进入腔体内气体通道,实现压力的降低,从而实现对阀内组件腔体压力的调节,进而保证轻便换挡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轻便换挡装置用阀组件及轻便换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商用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轻便换挡装置用阀组件及轻便换挡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当前商用车领域,随着发动机马力和变速箱扭矩的增加,换挡力加重,而终端用户对换挡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增加终端用户的舒适度,轻便换挡系统随之产生。
现有的轻便换挡系统采用压缩空气通过气缸来助力,然而在使用轻便换挡系统时,整车压缩空气气压可达到10bar,易造成阀内组件腔体的压力过高。且整车其他用气元件对压缩气体的消耗,导致整车气源压力波动,从而导致轻便换挡系统输出力的不稳定,不仅对轻便换挡系统损伤很大,而且造成变速箱同步器系统冲击大,导致驾驶不安全性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轻便换挡系统输入压力波动,造成换挡助理系统的不稳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轻便换挡装置用阀组件,通过设置第一调压弹簧与前阀塞配合,第二调压弹簧与后阀塞配合。当推动控制轴向右运动时,第一密封通道打开,随着第五腔体内压力增大,前阀塞受到向左的气体压力随之增加,当前阀塞承受的向左气体压力大于第一调压弹簧向右的弹力时,气体压力推动前阀塞压缩第一调压弹簧,第一调压弹簧对前阀塞产生向右的作用力,使得前阀塞移动减小或关闭进入腔体内气体通道,实现压力的降低,从而实现对阀内组件腔体压力的调节,进而保证轻便换挡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理,当推动控制轴向左运动时,第二密封通道打开,随着第六腔体内压力增大,后阀塞受到向右的气体压力随之增加,当后阀塞承受的向右的气体压力大于第二调压弹簧向左的弹力时,气体压力推动后阀塞压缩第二调压弹簧,同时第二调压弹簧对后阀塞产生向左的作用力,从而使得后阀塞移动减小或关闭进入第六腔体内的第二密封通道,实现压力的降低,从而实现对阀内组件腔体压力的调节,进而保证轻便换挡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轻便换挡装置用阀组件,
阀组件包括内壳体和设置在内壳体内部的阀内组件,
阀内组件包括控制轴和阀芯机构;
阀芯机构包括前阀塞和后阀塞;
所述阀内组件还包括
回位调压机构和调压机构;
所述调压机构设置在控制轴的尾端;
所述控制轴依次穿过回位调压机构、阀芯机构和调压机构;
所述控制轴穿过前阀塞并与前阀塞滑动连接,所述前阀塞外侧面与内壳体滑动密封连接;
所述控制轴穿过后阀塞并与后阀塞滑动连接,所述后阀塞的外侧面与内壳体滑动密封连接;
所述回位调压机构包括
弹簧隔离件,所述弹簧隔离件与控制轴滑动连接,所述弹簧隔离件滑动连接在内壳体内,所述弹簧隔离件的一侧面被限位;
第二回位弹簧,所述第二回位弹簧一端被限位,另一端与弹簧隔离件的另一侧面连接,使得当控制轴受力向左或向右运动时,所述第二回位弹簧被压缩;
第一调压弹簧,所述第一调压弹簧的一端被限位,另一端与前阀塞连接,使得当前阀塞受到气体压力时压缩第一调压弹簧;所述控制轴依次穿过第二回位弹簧、弹簧隔离件和第一调压弹簧;
所述调压机构包括
第二调压弹簧,所述第二调压弹簧一端被限位,另一端与后阀塞连接;使得当后阀塞受到气体压力时压缩第二调压弹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轻便换挡装置用阀组件,
所述阀内组件还包括第一限位构件和第二限位构件,所述第一限位构件和第二限位构件固定在控制轴上;
所述前阀塞包括前阀塞连接部和前阀塞密封突起,
所述前阀塞连接部的一端面向外延伸形成前阀塞密封突起,所述前阀塞连接部的另一端面与第一调压弹簧连接,所述前阀塞密封突起与前阀塞连接部连接处形成第一限位檐;
所述控制轴穿过前阀塞连接部并与前阀塞连接部滑动连接,当前阀塞向右运动时,通过第一限位构件与第一限位檐配合对前阀塞进行限位;
所述后阀塞包括后阀塞连接部和后阀塞密封突起,
所述后阀塞连接部的一端面向外延伸形成后阀塞密封突起,所述后阀塞连接部的另一端面与第二回位弹簧连接,所述后阀塞密封突起与后阀塞连接部连接处形成第二限位檐;
所述控制轴穿过后阀塞连接部并与后阀塞连接部滑动连接,当后阀塞向左运动时,通过第二限位构件与第二限位檐配合对后阀塞进行限位。实现对前阀塞和后阀塞的限位,保证装置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轻便换挡装置用阀组件,所述阀芯机构还包括前阀座密封件和后阀座密封件,
所述前阀座密封件和所述后阀座密封件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从而减少零部件生产的模具,降低生产及后期维修的成本,适用性更强。
所述前阀塞密封突起的端部与前阀座密封件间隙配合,使得当前阀塞驱动前阀座密封件移动时,所述前阀塞密封突起与前阀座密封件连接形成第一密封通道;
所述后阀塞密封突起的端部与后阀座密封件间隙配合,使得当后阀塞驱动后阀座密封件移动时,所述后阀塞与后阀座密封件连接形成第二密封通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轻便换挡装置用阀组件,
所述阀内组件还包括用于对弹簧隔离件和第一调压弹簧进行限位的第三限位构件,所述第三限位构件固定在控制轴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轻便换挡装置用阀组件,
所述阀内组件还包括第一隔离件,所述第一隔离件滑动连接在控制轴上,且第一隔离件与第一调压弹簧连接;
所述第三限位构件设置在弹簧隔离件和第一隔离件之间对弹簧隔离件和第一隔离件进行限位。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轻便换挡装置用阀组件,所述阀内组件还包括用于对第二调压弹簧进行限位的第四限位构件,所述第四限位构件)固定在控制轴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轻便换挡装置用阀组件,
所述阀内组件还包括第二隔离件,所述第二隔离件滑动连接在控制轴上,且第二隔离件与第二调压弹簧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轻便换挡装置用阀组件,所述弹簧隔离件包括
第一构件;
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沿第一构件的轴向设置;
第二构件;
第一凹陷,所述第一凹陷为通过第二构件一端与第一构件四周连接而成;
第三限位檐,所述第三限位檐为第二构件另一端向外延伸而成;
所述第二回位弹簧与第三限位檐连接;所述第一调压弹簧设置在第一凹陷内,使得第一调压弹簧的一端深入到第二回位弹簧内。从而大大增加了空间利用率,利用阀组件前外壳体原来的机构,不用新增对阀组件前外壳体的设计成本,达到预计的效果。
一种轻便换挡装置,
包括一种轻便换挡装置用阀组件,还包括
一外壳体,
所述阀组件滑动连接在外壳体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轻便换挡装置,
所述外壳体包括前外壳体、中间外壳体和后外壳体;
所述中间外壳体一端与前外壳体密封连接;所述中间外壳体的另一端与后外壳体密封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轻便换挡装置用阀组件及轻便换挡装置,通过设置第一调压弹簧与前阀塞配合,第二调压弹簧与后阀塞配合。通过设置第一调压弹簧与前阀塞配合,第二调压弹簧与后阀塞配合。当推动控制轴向右运动时,第一密封通道打开,随着第五腔体内压力增大,前阀塞受到向左的气体压力随之增加,当前阀塞承受的向左气体压力大于第一调压弹簧向右的弹力时,气体压力推动前阀塞压缩第一调压弹簧,第一调压弹簧对前阀塞产生向右的作用力,使得前阀塞移动减小或关闭进入腔体内气体通道,实现压力的降低,从而实现对阀内组件腔体压力的调节,进而保证轻便换挡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理,当推动控制轴向左运动时,第二密封通道打开,随着第六腔体内压力增大,后阀塞受到向右的气体压力随之增加,当后阀塞承受的向右的气体压力大于第二调压弹簧向左的弹力时,气体压力推动后阀塞压缩第二调压弹簧,同时第二调压弹簧对后阀塞产生向左的作用力,从而使得后阀塞移动减小或关闭进入第六腔体内的第二密封通道,实现压力的降低,从而实现对阀内组件腔体压力的调节,进而保证轻便换挡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前阀座密封件和所述后阀座密封件结构相同,减少零部件生产的模具,降低生产及后期维修的成本,适用性更强。
3、设计弹簧隔离件,从而大大增加了阀组件前外壳体腔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利用阀组件前外壳体原来的机构,不用新增对阀组件前外壳体的设计成本,达到预计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轻便换挡装置用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阀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轻便换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外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外力驱动控制轴向右运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外力驱动控制轴向左运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弹簧隔离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前阀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后阀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前阀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后阀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外壳体;110.前外壳体;120.中间外壳体;121.第一进气孔;130.后外壳体;200.阀组件;210.内壳体;211.活塞;212.阀组件前外壳体;213.阀组件后外壳体;214.第二进气孔;215.第一出气孔;216.第三进气孔;217.第一腔体;218.第二腔体;219.第三腔体;220.阀内组件;221. 控制轴;2211.第一泄压孔;2212.第二泄压孔;2213.第一限位构件;2214. 第二限位构件;2215.第三限位构件;2216.第一隔离件;2217.第四限位构件;2218.第二隔离件;222.前阀座密封件;223.后阀座密封件;224.第一回位弹簧;225.前阀座;2251.前阀座连接部;2252.前阀座密封部;226.后阀座;2261.后阀座连接部;2262.后阀座密封部;227.第四腔体;228.第五腔体;229.第一调压弹簧;231.弹簧隔离件;2311.第一构件;2312.第一固定孔;2313.第二构件;2314.第一凹陷;2315.第三限位檐;232.后阀塞;2321.后阀塞连接部;2322.后阀塞密封突起;2323.第二限位檐;233. 第六腔体;234.第二出气孔;235.第二调压弹簧;236.第二回位弹簧;239. 前阀塞;2391.前阀塞连接部;2932.前阀塞密封突起;2393.第一限位檐; e.第一密封通道;f.第二密封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轻便换挡装置用阀组件,
阀组件200包括内壳体210和设置在内壳体210内部的阀内组件220,
内壳体210上设有第三进气孔216、第一出气孔215和第二出气孔234;
阀内组件220包括
控制轴221;控制轴221上设置第一泄压孔2211、第二泄压孔2212、第一限位构件2213和第二限位构件2214,第一泄压孔2211和第二泄压孔2212设置在第一限位构件2213和第二限位构件2214之间;
阀芯机构;
回位调压机构;以及
调压机构,调压机构设置在控制轴221的尾端;
控制轴221上依次设置回位调压机构、阀芯机构和调压机构;
阀芯机构包括
前阀座密封件222,前阀座密封件222与控制轴221滑动密封连接;
后阀座密封件223,后阀座密封件223与控制轴221滑动密封连接;
其中,前阀座密封件222和后阀座密封件223滑动连接在第一泄压孔2211 和第二泄压孔2212之间;
请参阅图8,前阀座225,前阀座225包括前阀座连接部2251和前阀座密封部2252,前阀座连接部2251与内壳体210的内侧固定并密封连接,前阀座密封部2252与前阀座密封件222密封连接;
请参阅图9,后阀座226,后阀座226包括后阀座连接部2261和后阀座密封部2262,后阀座连接部2261与内壳体210的内侧固定并密封连接,后阀座密封部2262与后阀座密封件223密封连接;
前阀座225和后阀座226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从而减少零部件生产的模具,降低生产及后期维修的成本,适用性更强。
第一回位弹簧224,第一回位弹簧224一端与前阀座密封件222连接,另一端与后阀座密封件223连接,使得通过第一回位弹簧224的弹力将前阀座密封件222与前阀座225压紧密封,后阀座密封件223与后阀座226压紧密封;且使得当前阀座密封件222或后阀座密封件223受力相互靠近后恢复原位;
其中,内壳体210、前阀座225、后阀座226、前阀座密封件222、后阀座密封件223和控制轴221连接形成第四腔体227,第三进气孔216与第四腔体 227连通;
请参阅图10,前阀塞239,前阀塞239包括前阀塞连接部2391和用于驱动前阀座密封件222远离前阀座225的前阀塞密封突起2392,前阀塞密封突起2392 为前阀塞连接部2391的一端面向外延伸形成,前阀塞密封突起2392与前阀塞连接部2391一端连接处形成第一限位檐2393,
控制轴221穿过前阀塞连接部2391并与前阀塞连接部2391滑动连接,当前阀塞239向右运动时,通过第一限位构件2213与第一限位檐2393配合对前阀塞239进行限位,前阀塞连接部2391外侧与内壳体210滑动密封连接,前阀塞密封突起2392的端部与前阀座密封件222间隙配合,使得当前阀塞密封突起 2392驱动前阀座密封件222移动时,前阀塞密封突起2392与前阀座密封件222 密封连接形成第一密封通道e;
其中,第一泄压孔2211设置在第一限位构件2213与前阀座密封件222之间,内壳体210、前阀塞239、前阀座密封件222和前阀座225配合形成第五腔体228;第五腔体228通过前阀塞密封突起2392的端部与前阀座密封件222之间的间隙与第一泄压孔2211连通;当前阀塞密封突起2392驱动前阀座`密封件 222移动时,第四腔体227通过第一密封通道e与第五腔体228连通;且第五腔体228与第一出气孔215连通;
请参阅图11,后阀塞232,后阀塞232包括后阀塞连接部2321和用于驱动后阀座密封件223远离后阀座226的后阀塞密封突起2322,后阀塞密封突起2322 与后阀塞连接部2321一端连接处形成第二限位檐2323;
控制轴221穿过后阀塞连接部2321并与后阀塞连接部2321滑动连接,当后阀塞232向左运动时,通过第二限位构件2214与第二限位檐2323配合对后阀塞232进行限位,后阀塞连接部2321外侧与内壳体210滑动密封连接,后阀塞密封突起2322的端部与后阀座密封件223间隙配合,使得当后阀塞连接部 2321驱动后阀座密封件223移动时,后阀塞连接部2321与后阀座密封件223密封连接形成第二密封通道f;
其中,第二泄压孔2212设置在第二限位构件2214和后阀座密封件223之间,内壳体210、后阀塞232、后阀座密封件223和后阀座226配合形成第六腔体233;第六腔体233通过后阀塞密封突起2322的端部与后阀座密封件223之间的间隙与第二泄压孔2212连通;当后阀塞密封突起2322驱动后阀座密封件 223移动时,第四腔体227通过第二密封通道f与第六腔体233连通;且第六腔体233与第二出气孔234连通;
前阀塞239与后阀塞232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从而减少零部件生产的模具,降低生产及后期维修的成本,适用性更强。
回位调压机构包括弹簧隔离件231,弹簧隔离件231与控制轴221滑动连接,弹簧隔离件231滑动连接在内壳体210内;
第一调压弹簧229,第一调压弹簧229一端被限位,另一端与前阀塞239连接,使得当控制轴221受力向右运动时,第一调压弹簧229驱动前阀塞239将第一密封通道e打开,当进入第五腔体228内气体压力大于预定值时,气体压力推动前阀塞239压缩第一调压弹簧229,使得第一密封通道e截面积减小或关闭;从而保证第五腔体228内压力稳定,当第五腔体228压力减小时,第一调压弹簧229通过弹力驱动前阀塞239移动将第一密封通道e截面积增大;
第二回位弹簧236,第二回位弹簧236一端被限位限制其轴向移动,另一端与弹簧隔离件231连接,使得当控制轴受力向左或向右运动时,第二回位弹簧 236被压缩;
调压机构包括
第二调压弹簧235,第二调压弹簧235一端限位固定或者限制其轴向移动,另一端与后阀塞232连接;使得当控制轴221受力向左运动时,第二调压弹簧 235驱动后阀塞232将第二密封通道f打开,当进入第六腔体233内气体压力大于预定值时,气体压力推动后阀塞232压缩第二调压弹簧235,使得第二密封通道f截面积减小或关闭;从而保证第六腔体233内压力稳定,当第六腔体233 减小时,第二调压弹簧235通过弹力驱动后阀塞232移动将第二密封通道f截面积增大。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阀内组件220还包括用于对弹簧隔离件231和第一调压弹簧229进行限位的第三限位构件2215,第三限位构件2215固定在控制轴 221上。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阀内组件220还包括第一隔离件2216,第一隔离件 2216滑动连接在控制轴221上,且第一隔离件2216与第一调压弹簧229连接;
第三限位构件2215设置在弹簧隔离件231和第一隔离件2216之间对弹簧隔离件231和第一隔离件2216进行限位。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阀内组件220还包括用于对第二调压弹簧235进行限位的第四限位构件2217,第四限位构件2217固定在控制轴221上。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阀内组件220还包括第二隔离件2218,第二隔离件 2218滑动连接在控制轴221上,且第二隔离件2218与第二调压弹簧235连接。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内壳体210为一体成型结构。降低制作模具的成本。
请参阅图1,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内壳体210包括
阀组件前外壳体212;第一出气孔215设置在阀组件前外壳体212上;
阀组件后外壳体213,阀组件后外壳体213与阀组件前外壳体212密封连接;
第二出气孔234设置在阀组件后外壳体213上,以及
至少一个第三进气孔216,第三进气孔216设置在阀组件前外壳体212或阀组件后外壳体213上,第三进气孔216与第四腔体227连通;
第一出气孔215与第五腔体228连通;
第二出气孔234与第六腔体233连通。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活塞211;
至少一个第二进气孔214,第二进气孔设置在活塞211上;
活塞211固定密封连接在阀组件前外壳体212或阀组件后外壳体213上使得第二进气孔214的气体进入第三进气孔216。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前阀座密封件222和后阀座密封件223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从而减少零部件生产的模具,降低生产及后期维修的成本,适用性更强。
请参阅图7,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弹簧隔离件231;
弹簧隔离件231包括
第一构件2311;
第一固定孔2312,第一固定孔2312沿第一构件2311的轴向设置;
第二构件2313;
第一凹陷2314,第一凹陷为通过第二构件2313一端与第一构件2311四周连接而成;
第三限位檐2315,第三限位檐2315为第二构件2313另一端向外延伸而成;
第二回位弹簧236与第三限位檐2315连接;第一调压弹簧229设置在第一凹陷2314内,使得第一调压弹簧229的一端深入到第二回位弹簧236内。
工作原理:
空挡时,气体从第三进气孔216进入第四腔体227;
请参阅图5,当控制轴221向右运动时,第二回位弹簧236被压缩,同时第一调压弹簧229推动前阀塞239向右移动,进而通过前阀塞239推动前阀座密封件222向右运动,第一密封通道e打开,气体由第一密封通道e进入第五腔体228;当进入第三进气孔216压力太大,第五腔体228的压力随之增大,前阀塞239受到第五腔体228内的气体压力压缩第一调压弹簧229使得前阀塞239 向左运动,前阀座密封件222左侧面压力减小,第一回位弹簧224的弹力将前阀座密封件222与前阀座225靠近,将第一密封通道e的截面积减小或者关闭,从而降低第五腔体228内的压力,前阀塞239在第一调压弹簧229弹力和第五腔体228内气体压力的作用下,第一密封通道e不断的循环打开、开大、关小或关闭的状态,通过第一调压弹簧229和前阀塞239的配合将进入的高压气体降低到设定气压。
请参阅图6,当控制轴221向左运动时,第二调压弹簧235推动后阀塞232 向右移动,进而通过后阀塞232推动后阀座密封件223向左运动,第二密封通道f打开,气体由第二密封通道f进入第六腔体233;当进入第三进气孔216 压力太大,第六腔体233的压力随之增大,后阀塞232受到第六腔体233内的气体压力压缩第二调压弹簧235使得后阀塞232向左运动,后阀座密封件223 右侧面压力减小,第一回位弹簧224的弹力将后阀座密封件223与后阀座226 靠近,将第二密封通道f的截面积减小或者关闭,从而降低第六腔体233内的压力,后阀塞232在第二调压弹簧235的弹力和第六腔体233内气体压力的作用下,第二密封通道f不断的循环打开、开大、关小或关闭的状态,通过第一调压弹簧229驱动后阀塞232将进入的高压气体降低到设定气压。
实施例2
请参阅图3和图4,一种轻便换挡装置,包括实施例1中阐述的阀组件200,还包括外壳体100,外壳体100上设置至少一个第一进气孔121;阀组件200设置在外壳体100内;其中,内壳体210与外壳体100滑动且密封连接,使得内壳体210与外壳体100的内表面连接形成第一腔体217、第二腔体218和第三腔体219,第一进气孔121与第一腔体217连通,第一腔体217与第三进气孔216 连通;第一出气孔215与第二腔体218连通,第二出气孔234与第三腔体219 连通。
作为优选,请参阅图4,外壳体100包括
前外壳体110;
中间外壳体120,中间外壳体120的一端与前外壳体110的一端密封连接;第一进气孔121设置在中间外壳体120上;以及
后外壳体130,后外壳体130的一端与中间外壳体120的另一端密封连接;
其中,内壳体210滑动且密封连接在中间外壳体120的内表面,使得内壳体210与中间外壳体120连接形成第一腔体217;内壳体210滑动且密封连接在前外壳体110的内表面,使得内壳体210、前外壳体110和中间外壳体120连接形成第二腔体218;内壳体210滑动且密封连接在后外壳体130上,使得内壳体 210、后外壳体130和中间外壳体120连接形成第三腔体219。
其中中间外壳体120与前外壳体110可以为一体成型。
工作原理:
空挡时,气体从第一进气孔121进入第一腔体217,经过第二进气孔214,并从第三进气孔216进入第四腔体227;
请参阅图5,当控制轴221向右运动时,第二回位弹簧236被压缩,同时第一调压弹簧229推动前阀塞239向右移动,进而通过前阀塞239推动前阀座密封件222向右运动,第一密封通道e打开,气体由第一密封通道e进入第五腔体228,并通过第一出气孔215进入第二腔体218,活塞211受到气体的压力向右运动,从而带动阀组件向右运动;当进入第一进气孔121压力太大,第五腔体228和第二腔体218的压力随之增大,前阀塞239受到第五腔体228内的气体压力压缩第一调压弹簧229使得前阀塞239向左运动,前阀座密封件222左侧面压力减小,第一回位弹簧224的弹力将前阀座密封件222与前阀座225靠近,将第一密封通道e的截面积减小或者关闭,从而降低第二腔体218和第五腔体228内的压力,前阀塞239在第一调压弹簧229弹力和第五腔体228内气体压力的作用下,第一密封通道e不断的循环打开、开大、关小或关闭的状态,通过第一调压弹簧229和前阀塞239的配合将进入的高压气体降低到设定气压,从而使得第二腔体218压力降低,活塞上的气压降低到预设值。
请参阅图6,当控制轴221向左运动时,第二调压弹簧235推动后阀塞232 向右移动,进而通过后阀塞232推动后阀座密封件223向左运动,第二密封通道f打开,气体由第二密封通道f进入第六腔体233,并通过第二出气孔234 进入第三腔体219,活塞211受到气体的压力向左运动,从而带动阀组件向左运动;当进入第一进气孔121压力太大,第六腔体233和第三腔体219的压力随之增大,后阀塞232受到第六腔体233内的气体压力压缩第二调压弹簧235使得后阀塞232向左运动,后阀座密封件223右侧面压力减小,第一回位弹簧224 的弹力将后阀座密封件223与后阀座226靠近,将第二密封通道f的截面积减小或者关闭,从而降低第六腔体233和第三腔体219内的压力,后阀塞232在第二调压弹簧235的弹力和第六腔体233内气体压力的作用下,第二密封通道f 不断的循环打开、开大、关小或关闭的状态,通过第一调压弹簧229驱动后阀塞232将进入的高压气体降低到设定气压,从而使得第三腔体219压力降低,活塞211上的气压降低到预设值。
说明:为了保证控制轴221受力平衡,以上与控制轴211连接的部件或者穿过控制轴221的部件,都沿轴向进行布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一体地连接,或密封连接的一种或两种兼有;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轻便换挡装置用阀组件,
阀组件(200)包括内壳体(210)和设置在内壳体(210)内部的阀内组件(220),
阀内组件(220)包括控制轴(221)和阀芯机构;
阀芯机构包括前阀塞(239)和后阀塞(232);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内组件(220)还包括
回位调压机构和调压机构;
所述调压机构设置在控制轴(221)的尾端;
所述控制轴(221)依次穿过回位调压机构、阀芯机构和调压机构;
所述控制轴(221)穿过前阀塞(239)并与前阀塞(239)滑动连接,所述前阀塞(239)外侧面与内壳体(210)滑动密封连接;
所述控制轴(221)穿过后阀塞(232)并与后阀塞(232)滑动连接,所述后阀塞(232)的外侧面与内壳体(210)滑动密封连接;
所述回位调压机构包括
弹簧隔离件(231),所述弹簧隔离件(231)与控制轴(221)滑动连接,所述弹簧隔离件(231)滑动连接在内壳体(210)内,所述弹簧隔离件(231)的一侧面被限位;
第二回位弹簧(236),所述第二回位弹簧(236)一端被限位,另一端与弹簧隔离件(231)的另一侧面连接,使得当控制轴受力向左或向右运动时,所述第二回位弹簧(236)被压缩;
第一调压弹簧(229),所述第一调压弹簧(229)的一端被限位,另一端与前阀塞(239)连接,使得当前阀塞(239)受到气体压力时压缩第一调压弹簧(229);所述控制轴(221)依次穿过第二回位弹簧(236)、弹簧隔离件(231)和第一调压弹簧(229);
所述调压机构包括
第二调压弹簧(235),所述第二调压弹簧(235)一端被限位,另一端与后阀塞(232)连接;使得当后阀塞(232)受到气体压力时压缩第二调压弹簧(23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便换挡装置用阀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内组件(220)还包括第一限位构件(2213)和第二限位构件(2214),所述第一限位构件(2213)和第二限位构件(2214)固定在控制轴(221)上;
所述前阀塞(239)包括前阀塞连接部(2391)和前阀塞密封突起(2392),
所述前阀塞连接部(2391)的一端面向外延伸形成前阀塞密封突起(2392),所述前阀塞连接部(2391)的另一端面与第一调压弹簧(229)连接,所述前阀塞密封突起(2392)与前阀塞连接部(2391)连接处形成第一限位檐(2393);
所述控制轴(221)穿过前阀塞连接部(2391)并与前阀塞连接部(2391)滑动连接,当前阀塞(239)向右运动时,通过第一限位构件(2213)与第一限位檐(2393)配合对前阀塞(239)进行限位;
所述后阀塞(232)包括后阀塞连接部(2321)和后阀塞密封突起(2322),
所述后阀塞连接部(2321)的一端面向外延伸形成后阀塞密封突起(2322),所述后阀塞连接部(2321)的另一端面与第二回位弹簧(236)连接,所述后阀塞密封突起(2322)与后阀塞连接部(2321)连接处形成第二限位檐(2323);
所述控制轴(221)穿过后阀塞连接部(2321)并与后阀塞连接部(2321)滑动连接,当后阀塞(232)向左运动时,通过第二限位构件(2214)与第二限位檐(2323)配合对后阀塞(232)进行限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便换挡装置用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机构还包括前阀座密封件(222)和后阀座密封件(223),
所述前阀座密封件(222)和所述后阀座密封件(223)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
所述前阀塞密封突起(2392)的端部与前阀座密封件(222)间隙配合,使得当前阀塞(239)驱动前阀座密封件(222)移动时,所述前阀塞密封突起(2392)与前阀座密封件(222)连接形成第一密封通道(e);
所述后阀塞密封突起(2322)的端部与后阀座密封件(223)间隙配合,使得当后阀塞(232)驱动后阀座密封件(223)移动时,所述后阀塞(232)与后阀座密封件(223)连接形成第二密封通道(f)。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便换挡装置用阀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内组件(220)还包括用于对弹簧隔离件(231)和第一调压弹簧(229)进行限位的第三限位构件(2215),所述第三限位构件(2215)固定在控制轴(221)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轻便换挡装置用阀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内组件(220)还包括第一隔离件(2216),所述第一隔离件(2216)滑动连接在控制轴(221)上,且第一隔离件(2216)与第一调压弹簧(229)连接;
所述第三限位构件(2215)设置在弹簧隔离件(231)和第一隔离件(2216)之间对弹簧隔离件(231)和第一隔离件(2216)进行限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便换挡装置用阀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内组件(220)还包括用于对第二调压弹簧(235)进行限位的第四限位构件(2217),所述第四限位构件(2217)固定在控制轴(221)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轻便换挡装置用阀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内组件(220)还包括第二隔离件(2218),所述第二隔离件(2218)滑动连接在控制轴(221)上,且第二隔离件(2218)与第二调压弹簧(235)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便换挡装置用阀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隔离件(231)包括
第一构件(2311);
第一固定孔(2312),所述第一固定孔(2312)沿第一构件(2311)的轴向设置;
第二构件(2313);
第一凹陷(2314),所述第一凹陷为通过第二构件(2313)一端与第一构件(2311)四周连接而成;
第三限位檐(2315),所述第三限位檐(2315)为第二构件(2313)另一端向外延伸而成;
所述第二回位弹簧(236)与第三限位檐(2315)连接;所述第一调压弹簧(229)设置在第一凹陷(2314)内,使得第一调压弹簧(229)的一端深入到第二回位弹簧(236)内。
9.一种轻便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8所述的阀组件(200),还包括
一外壳体(100),
所述阀组件(200)滑动连接在外壳体(100)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轻便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体(100)包括前外壳体(110)、中间外壳体(120)和后外壳体(130);
所述中间外壳体(120)一端与前外壳体(110)密封连接;所述中间外壳体(120)的另一端与后外壳体(130)密封连接。
CN202021232667.1U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轻便换挡装置用阀组件及轻便换挡装置 Active CN2125096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32667.1U CN212509653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轻便换挡装置用阀组件及轻便换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32667.1U CN212509653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轻便换挡装置用阀组件及轻便换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09653U true CN212509653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433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32667.1U Active CN212509653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轻便换挡装置用阀组件及轻便换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096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4053A (zh) * 2021-06-24 2021-08-31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换挡助力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4053A (zh) * 2021-06-24 2021-08-31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换挡助力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509653U (zh) 一种轻便换挡装置用阀组件及轻便换挡装置
EP3048330A1 (en) Damping valve
KR101134645B1 (ko) 수소연료전지 차량용 수소연료 공급 조절장치
US4652216A (en) Compressor inlet control device
CN100493969C (zh) 制动器的控制阀
CN103180599A (zh) 压力调节阀
CN202851198U (zh) 双活塞式车用燃气减压调节器
CN205278476U (zh) 电子膨胀阀
CN113932044A (zh) 一种轻便换挡装置用阀组件及轻便换挡装置
CN105987217B (zh) 一种电磁阀及其制造方法
TWI724648B (zh) 防鎖死煞車裝置與組裝方法
CN111188912A (zh) 一种电磁阀
CN209856261U (zh) 变速器、离合器及其控制系统
CN210760731U (zh) 一种增压式多功能继动阀
CN210686481U (zh) 工程车用空调阀组
CN210141237U (zh) 一种排气机构
CN212272338U (zh) 一种可变排量机油泵滑块控制机构
US20240102563A1 (en) Automatic Exhaust Valve
CN218818348U (zh) 一种具有易拆卸式单向阀
CN108930777B (zh) 调温阀
CN217055553U (zh) 一种可减少噪音的高压油泵
CN110701041A (zh) 一种电子油泵泄压结构
CN220581803U (zh) 减压式能量回收装置及车辆
CN220910564U (zh) 减压阀及燃料电池车辆
CN205806588U (zh) 基于介质压力控制的控制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