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06324U - 一种锚杆支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锚杆支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06324U
CN212506324U CN202020667063.3U CN202020667063U CN212506324U CN 212506324 U CN212506324 U CN 212506324U CN 202020667063 U CN202020667063 U CN 202020667063U CN 212506324 U CN212506324 U CN 2125063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sh
positioning
anchor rod
stock
sash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6706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嘉威
袁连佳
袁嘉康
袁嘉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anyi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anyi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anyi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anyi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6706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063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063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063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锚杆支护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为:包括多个框格、将多个所述框格固定于坡面的固定组件;所述框格设有镂空区域,相邻两个所述框格的侧壁沿框格的厚度方向分别设置有燕尾块与燕尾槽,所述燕尾块与燕尾槽滑移配合,每四个相邻所述框格拼接成一个单元,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沿所述框格的厚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单元内四个框格交汇处的固定孔以及用于钉入坡面的锚杆,所述锚杆与所述固定孔插接配合,所述锚杆与所述框格之间设置有紧固组件;本实用新型具有方便后期框格损坏后的及时更换,无需更换整个混凝土骨架,进而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锚杆支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锚杆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水利、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项目不断向中西部山区延伸,加上节约型土地利用方式的推广,深填高挖等土石方工程日益增多,严重地破坏了原有地质环境的平衡,促使边坡失稳等灾害日益频繁,为防止该类灾害的发生及满足现代工程建设安全的需要,边坡稳定分析和加固方法研究已成为工程建设中不可回避的课题。
例如授权公开号为CN10902463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现浇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护坡施工方法,主要包括步骤:施工准备、混凝土护底现浇施工、片石混凝土挡墙施工、格梗现浇施工、安装抗冲生物毯、亲水平台施工、透水混凝土护坡墙施工、装配框格梁、框格梁内浇筑植生混凝土、安装植生卷材、浇筑混凝土护顶。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混凝土护坡为混凝土整体浇筑而成,当混凝土骨架损坏时需要整体进行更换,导致资源浪费,故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锚杆支护结构,方便了后期框格损坏后的及时更换,无需更换整个混凝土骨架,进而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锚杆支护结构,包括多个框格、将多个所述框格固定于坡面的固定组件;所述框格设有镂空区域,相邻两个所述框格的侧壁沿框格的厚度方向分别设置有T形块与T形槽,所述燕尾块与燕尾槽滑移配合,每四个相邻所述框格拼接成一个单元,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沿所述框格的厚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单元内四个框格交汇处的固定孔以及用于钉入坡面的锚杆,所述锚杆插接于所述固定孔,所述锚杆与所述框格之间设置有紧固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锚杆支护结构时,操作人员将框格放置于坡面上,将另一个框格上的T形块插入于已经固定好的框格上的T形槽内,使两个框格拼接在一起,相邻的四个框格拼接成一个单元,然后将锚杆贯穿固定孔钉入坡面,然后通过紧固组件使锚杆和框格固定在一起,从而使框格固定在坡面上;然后在该基础上依次对接安装其它框格,最终就可以完成锚杆支护结构的安装;该加固结构由多个框格组成,在需要进行更换时,拆下紧固组件和锚杆,可将损坏的框格单独拆下更换,进而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紧固组件包括沿垂直于锚杆长度方向周向间隔设置于锚杆远离坡面一侧的四根定位杆,设置于框格背离坡面一侧表面的定位凸块、设置于相邻框格背离坡面一侧表面的螺杆以及螺纹套接于螺杆上的螺母,所述螺杆一端与框格铰接,所述螺杆转动位于定位凸块顶端,所述锚杆插接于固定孔后,四根所述定位杆分别位于所述螺杆与所述定位凸块之间,所述定位杆与定位凸块背离框格的表面均开设有供螺杆转动插接的卡口,当所述定位杆转动位于所述螺杆与所述定位凸块之间时,所述螺杆转动插接于定位杆和定位凸块上的卡口;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凸出于卡口,所述螺母抵接于定位凸块的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锚杆在钉入坡面后,定位杆位于螺杆与定位凸块之间,然后转动螺杆插接于定位杆与定位凸块上的卡口,转动螺母,使得螺母抵紧于定位凸块的侧壁即可实现定位杆与定位凸块之间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螺母的侧壁固定设置有旋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抓持住旋钮,能方便的拧动螺母,该结构简单实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锚杆远离坡面的一端设置有敲打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通过敲打敲打块,能更轻松的将锚杆钉入坡面。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锚杆钉入坡面的一端设置有呈圆锥状的尖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尖部能使锚杆更轻松钉入坡面,该结构简单实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锚杆的侧壁设有若干个呈J形的倒刺,所述倒刺的顶端自锚杆远离坡面的一侧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锚杆在钉进坡面后,倒刺会勾住土地,使锚杆不易被拔出,增加加固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孔内壁沿所述框格的厚度方向设置有定位槽,所述锚杆侧壁沿锚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定位槽滑移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锚杆钉入于坡面时,定位块插接于定位槽从而实现对定位杆的定位,使定位杆能准确位于螺杆与定位凸块之间,从而方便锚杆与框格之间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框格的镂空区域设有防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网抵压住坡面,从而进一步加固坡面,同时使镂空区域内的泥土不易掉出,减少了水土流失。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在安装锚杆支护结构时,操作人员将框格放置于坡面上,将另一个框格上的T形块插入于已经固定好的框格上的T形槽内,使两个框格拼接在一起,相邻的四个框格拼接成一个单元,然后将锚杆贯穿固定孔钉入坡面,然后通过紧固组件使锚杆和框格固定在一起,从而使框格固定在坡面上;然后在该基础上依次对接安装其它框格,最终就可以完成锚杆支护结构的安装;该加固结构由多个框格组成,在需要进行更换时,拆下紧固组件和锚杆,可将损坏的框格单独拆下更换,进而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2.锚杆在钉入坡面后,定位杆位于螺杆与定位凸块之间,然后转动螺杆插接于定位杆与定位凸块上的卡口,转动螺母,使得螺母抵紧于定位凸块的侧壁即可实现定位杆与定位凸块之间的固定;
3.防护网抵压住坡面,从而进一步加固坡面,同时使镂空区域内的泥土不易掉出,减少了水土流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锚杆与框格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框格与防护网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锚杆、定位块与倒刺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中:1、框格;11、T形块;12、T形槽;13、固定孔;14、定位凸块;15、螺杆;151、螺母;152、旋钮;16、定位槽;17、防护网;171、螺栓;18、安装框;2、锚杆;21、定位杆;22、卡口;23、敲打块;24、倒刺;25、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锚杆支护结构,包括多个框格1、每四个相邻框格1拼接成一个单元,相邻两个框格1的侧壁分别设置有T形块11与T形槽12,T形槽12沿框格1的厚度方向开设,T形块11与T形槽12滑移配合,在本实施例中,一个框格1上的T形块11和T形槽12的数量可优选为四个,四个T形槽12间隔开设于框格1相邻的两个侧壁,四个T形块11间隔一体成型于该框格1另外两个相邻的侧壁。同时,框格1设有镂空区域,镂空区域内固定安装有防护网17,镂空区域内壁靠近坡面的一侧周向环绕一体成型有安装框18,安装框18背离坡面的表面周向间隔开设有四个螺孔(图中未示出),防护网17背离坡面的表面四个端角处螺纹贯穿有螺栓171,螺栓171与螺孔螺纹配合从而将防护网17稳固的固定在框格1上;防护网17抵压住坡面,使镂空区域内的泥土不易掉出,减少了水土流失。
参照图2和图4,每四个相邻框格1拼接成一个单元,框格1与坡面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具体的,固定组件包括沿框格1的厚度方向开设于单元内四个框格1交汇处的固定孔13以及用于钉入坡面的锚杆2,锚杆2的侧壁焊接有若干个呈J形的倒刺24,在本实施例中,倒刺24的数量优选为十二个,倒刺24的顶端自锚杆2远离坡面的一侧倾斜,锚杆2与锚杆2上的倒刺可插接于固定孔13,为了方便操作人员通过敲打将锚杆2钉进坡面,锚杆2远离坡面的一端焊接有敲打块23;锚杆2钉入坡面的一端设置有呈圆锥状的尖部,尖部能使锚杆2更轻松钉入坡面,该结构简单实用。
另外,参照图3和图4,锚杆2与框格1之间设置有紧固组件;具体的,紧固组件包括沿垂直于锚杆2的长度方向周向间隔一体成型于锚杆2远离坡面一侧的四根定位杆21,一体成型于框格1背离坡面一侧表面的定位凸块14、设置于相邻框格1背离坡面一侧表面的螺杆15以及螺纹套接于螺杆15上的螺母151,螺母151的侧壁固定焊接有旋钮152。螺杆15一端与框格1铰接,螺杆15转动位于定位凸块14顶端,锚杆2插接于固定孔13后,四根定位杆21分别位于螺杆15与定位凸块14之间,定位杆21与定位凸块14背离框格1的表面均开设有供螺杆15转动插接的卡口22,当定位杆21转动位于螺杆15与定位凸块14之间时,螺杆15转动插接于定位杆21和定位凸块14上的卡口22;螺杆15的另一端凸出于卡口22,螺母151转动抵接于定位凸块14的侧壁。锚杆2在钉入坡面后,定位杆21位于螺杆15与定位凸块14之间,然后转动螺杆15插接于定位杆21与定位凸块14上的卡口22,操作人员抓持住旋钮152转动螺母151,使得螺母151抵紧于定位凸块14的侧壁即可实现定位杆21与定位凸块14之间的固定。另外,为了使定位杆21能准确位于螺杆15与定位凸块14之间,固定孔13内壁沿框格1的厚度方向开设有定位槽16,锚杆2侧壁沿锚杆2的长度方向一体成型有定位块25,定位块25与定位槽16滑移配合,而定位块25靠近坡面的一段设置有尖部,从而使定位块25能更容易钉进坡面。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安装锚杆支护结构时,操作人员将框格1放置于坡面上,将另一个框格1上的T形块11插入于已经固定好的框格1上的T形槽12内,使两个框格1拼接在一起,相邻的四个框格1拼接成一个单元,然后将锚杆2贯穿固定孔13钉入坡面,然后转动螺杆15插接于定位杆21与定位凸块14上的卡口22,转动螺母151,使得螺母151抵紧于定位凸块14的侧壁,从而将锚杆2和框格1固定在一起,使框格1固定在坡面上;然后在该基础上依次对接安装其它框格1,最终就可以完成锚杆支护结构的安装;该加固结构由多个框格1组成,在需要进行更换时,拆下紧固组件和锚杆2,可将损坏的框格1单独拆下更换,进而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锚杆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框格(1)、将多个所述框格(1)固定于坡面的固定组件;所述框格(1)设有镂空区域,相邻两个所述框格(1)的侧壁沿框格(1)的厚度方向分别设置有T形块(11)与T形槽(12),所述T形块(11)与T形槽(12)滑移配合,每四个相邻所述框格(1)拼接成一个单元,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沿所述框格(1)的厚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单元内四个框格(1)交汇处的固定孔(13)以及用于钉入坡面的锚杆(2),所述锚杆(2)插接于所述固定孔(13),所述锚杆(2)与所述框格(1)之间设置有紧固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杆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包括沿垂直于锚杆(2)的长度方向周向间隔设置于锚杆(2)远离坡面一侧的四根定位杆(21),设置于框格(1)背离坡面一侧表面的定位凸块(14)、设置于相邻框格(1)背离坡面一侧表面的螺杆(15)以及螺纹套接于螺杆(15)上的螺母(151),所述螺杆(15)一端与框格(1)铰接,所述螺杆(15)转动位于定位凸块(14)顶端,所述锚杆(2)插接于固定孔(13)后,四根所述定位杆(21)分别位于所述螺杆(15)与所述定位凸块(14)之间,所述定位杆(21)与定位凸块(14)背离框格(1)的表面均开设有供螺杆(15)转动插接的卡口(22),当所述定位杆(21)转动位于所述螺杆(15)与所述定位凸块(14)之间时,所述螺杆(15)转动插接于定位杆(21)和定位凸块(14)上的卡口(22);所述螺杆(15)的另一端凸出于卡口(22),所述螺母(151)抵接于定位凸块(14)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锚杆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151)的侧壁固定设置有旋钮(15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杆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2)远离坡面的一端设置有敲打块(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杆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2)钉入坡面的一端设置有呈圆锥状的尖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杆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2)的侧壁设有若干个呈J形的倒刺(24),所述倒刺(24)的顶端自锚杆(2)远离坡面的一侧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杆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13)内壁沿所述框格(1)的厚度方向设置有定位槽(16),所述锚杆(2)侧壁沿锚杆(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定位块(25),所述定位块(25)与所述定位槽(16)滑移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杆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格(1)的镂空区域设有防护网(17)。
CN202020667063.3U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锚杆支护结构 Active CN2125063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67063.3U CN212506324U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锚杆支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67063.3U CN212506324U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锚杆支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06324U true CN212506324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435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67063.3U Active CN212506324U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锚杆支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0632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22433A (zh) * 2021-07-27 2021-11-09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防护装置
CN116732936A (zh) * 2023-08-10 2023-09-12 四川水发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工程防护坡
WO2024040747A1 (zh) * 2022-08-26 2024-02-29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边坡支护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22433A (zh) * 2021-07-27 2021-11-09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防护装置
WO2024040747A1 (zh) * 2022-08-26 2024-02-29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边坡支护装置
CN116732936A (zh) * 2023-08-10 2023-09-12 四川水发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工程防护坡
CN116732936B (zh) * 2023-08-10 2023-10-20 四川水发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工程防护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506324U (zh) 一种锚杆支护结构
CN212388570U (zh) 一种边坡支护用锚固系统
CN105155550A (zh) 联合支护开挖大厚度强风化砂岩层深基坑的施工方法
CA2996987C (en) Timber pole foundation structure
CN113668576A (zh) 一种装配式片石边坡坡面防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Binda et al. Guidelines for restor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historical centers in seismic regions: the Umbria experience
JP2004100157A (ja) 擁壁構造およびそのための施工方法
CN211523244U (zh) 一种建筑工程边坡加固系统
CN101153493A (zh) 用于边坡浅层滑塌防治的短梁-锚杆复合结构
CN214940252U (zh) 一种用于基础建筑工程的边坡加固系统
JPH10168902A (ja) 建築物基礎の補強方法及び補強構造
CN213508484U (zh)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US20170121926A1 (en) In-Line Battered Composite Foundations
CN210562199U (zh) 一种组合式基坑支护装置
CN211571750U (zh) 一种用于基础建筑工程的边坡加固系统
CN207144180U (zh) 一种新增钢管混凝土柱与既有结构的预制连接结构
CN112813989A (zh) 一种基坑用锚索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9586706U (zh) 一种房建施工用地基加固预埋桩
CN212078769U (zh) 一种危房、工程应急加固支撑装置
CN218405450U (zh) 一种复合土钉与固定桩配合支护有限土体的支护结构
CN110820530A (zh) 混凝土栈桥与基坑连接结点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CN219486104U (zh) 一种预制t梁钢筋骨架支撑工具
CN216891934U (zh) 一种用于海域潮汐区硬质地层的钢栈桥锚固桩
JPH06173273A (ja) 斜面安定化工法
CN217460499U (zh) 一种临时水上作业平台及其钢管桩桩头套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