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00962U - 一种水下推进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下推进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500962U CN212500962U CN202021305065.4U CN202021305065U CN212500962U CN 212500962 U CN212500962 U CN 212500962U CN 202021305065 U CN202021305065 U CN 202021305065U CN 212500962 U CN212500962 U CN 21250096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vity
- propeller
- buoyancy
- channel
- ga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下推进器。所述水下推进器包括前壳体、浮力调节装置、后壳体、动力装置、电池;所述浮力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水下推进器的浮力,其布置于所述前壳体的容纳腔内,包括气体生成子装置、浮力调节腔、进水通道、排气子装置、排水子装置。通过调节所述浮力调节腔内气体与水的比例,能够实现调节所述水下推进器的浮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潜水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水下推进器。
背景技术
水下推进器是潜水运动的常用设备之一,水下推进器的工作远离是通过推进器上的电机驱使螺旋桨转动,从而产生向前的推力,使得潜水人员在水下活动更加轻松省力。然后,目前的推进器并不能调节其浮力。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水下推进器。
所述水下推进器,其结构包括:
前壳体,所述前壳体内部中空形成容纳腔;
浮力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水下推进器的浮力,其布置于所述前壳体的容纳腔内,包括气体生成子装置、浮力调节腔;所述气体生成子装置能够生成气体,其生成的气体通过与所述浮力调节腔连通的第一气体通道进入所述浮力调节腔内;所述浮力调节装置还包括进水通道、排气子装置、排水子装置;所述进水通道连通所述浮力调节腔与所述前壳体外侧;所述排气子装置包括漂浮件、第二气体通道,所述漂浮件布置于所述浮力调节腔内,所述浮力调节腔内的气体能够经所述漂浮件的气体通道、与该气体通道连通的所述第二气体通道排出所述前壳体外,所述第二气体通道设置单向阀;所述排水子装置包括重力件、排水通道、排水泵,所述重力件布置于所述浮力调节腔内,所述浮力调节腔内的水在所述排水泵的作用下能够经所述重力件的液体通道、与该液体通道连通的所述排水通道排出所述前壳体外;
后壳体,与所述前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后壳体内部中空形成容纳腔;
动力装置,用于提供推进力,包括螺旋桨,以及驱动所述螺旋桨转动的电机;所述电机布置于所述后壳体的容纳腔内;
电池,包括布置于所述前壳体的容纳腔内的第一电池,所述第一电池与所述浮力调节装置、所述电机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气体生成子装置包括用于储存干冰的储存腔,包裹所述储存腔的保温层,以及布置于所述储存腔与所述保温层之间用于提升所述储存腔温度的加热丝;所述加热丝与第一电池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前壳体与所述后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池还包括布置于所述后壳体的容纳腔内的第二电池,所述第二电池与所述电机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水下推进器还包括防护罩,其笼罩所述螺旋桨的四周,包括呈喇叭型的引流部、与引流部后端相接呈圆筒型的防护部;所述防护罩通过两端分别与后壳体、引流部连接的连接件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调节所述浮力调节腔内气体与水的比例,能够实现调节所述水下推进器的浮力。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下推进器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前壳体;2、后壳体;3、浮力调节腔;4、第一气体通道;5、储存腔;6、加热丝;7、进水通道;8、漂浮件;9、第二气体通道;10、单向阀;11、重力件;12、排水通道;13、排水泵;14、电磁阀;15、螺旋桨;16、第一电池;17、第二电池;18、引流部;19、防护部;20、连接件;21、把手;22、安装架;23、鳍片。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顶、底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另外,术语“包括”、“包含”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其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水下推进器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水下推进器包括前壳体1、浮力调节装置、后壳体2、动力装置,以及电池。
所述前壳体1呈流线型,其内部中空形成容纳腔。
所述浮力调节装置布置于所述前壳体1的容纳腔内,其包括气体生成子装置、浮力调节腔3。所述气体生成子装置能够生成气体,其生成的气体通过与所述浮力调节腔3连通的第一气体通道4进入所述浮力调节腔3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气体生成子装置包括用于储存干冰的储存腔5,包裹所述储存腔5的保温层(图中未画出),以及布置于所述储存腔5与所述保温层之间的加热丝6。所述加热丝6通电时,其产生的热量能够提升所述储存腔5的温度,从而提升放置于所述储存腔5内干冰的温度,使其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所述保温层采用导热系数小且防火的轻质材料制备而成,如玻璃棉、膨胀珍珠岩等,其能阻隔所述储存腔5、所述加热丝6与所述保温层外侧的热量传递,使干冰的储存效果更好,以及所述加热丝6加热所述储存腔5的效率更高。应当理解,所述气体生成子装置还可以采用其它合适的结构,如利用化学反应产生非反应气体(即不能与水、或海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的装置,再如利用压缩空气、氮气等非反应气体降压形成相应气体的装置。
所述浮力调节装置还包括进水通道7、排气子装置、排水子装置。所述进水通道7连通所述浮力调节腔3与所述前壳体1外侧,所述水下推进器处于水下时,外部的水能够经所述进水通道7进入所述浮力调节腔3内。
所述排气子装置包括漂浮件8、第二气体通道9。所述漂浮件8布置于所述浮力调节腔3内,由于所述漂浮件8采用密度小于水的材料制备而成,且所述第二气体通道9位于所述浮力调节腔3内的部分为足够长的软管,该软管与所述漂浮件8相连,因而,所述浮力调节腔3内容纳水时,无论所述水下推进器处于何种姿态,所述漂浮件8均漂浮于液面。所述浮力调节腔3内的气体能够经所述漂浮件8的气体通道、所述第二气体通道9排出所述前壳体1外,当然,所述漂浮件8的进气口位于液面上。为避免所述水下推进器处于水下时,水通过所述第二气体通道9,所述漂浮件8的气体通道进入所述浮力调节腔3内,所述第二气体通道9设置单向阀10。
所述排水子装置包括重力件11、排水通道12、排水泵13。所述重力件11布置于所述浮力调节腔3内,其采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如铜,制备而成,所述排水通道12位于所述浮力调节腔3内的部分为足够长的软管,该软管与所述重力件11相连,因而,所述浮力调节腔3内容纳水时,无论所述水下推进器处于何种姿态,所述重力件11均处于所述浮力调节腔3“底部”。所述浮力调节腔3内的水在排水泵13的作用下能够经所述重力件11的液体通道、与该液体通道连通的排水通道12排出所述前壳体1外。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体通道4、所述进水通道7、所述第二气体通道9、所述排水通道12均设置电磁阀14。
所述浮力调节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所述第一气体通道4的电磁阀14以及所述排水通道12的电磁阀14打开,所述进水通道7的电磁阀14以及所述第二气体通道9的电磁阀14关闭,所述加热丝6通电加热所述储存腔5内干冰,使其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所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经所述第一气体通道4进入所述浮力调节腔3;同时所述排水泵13工作将所述浮力调节腔3内的水排出所述前壳体1外;从而提高所述水下推进器的浮力。
当所述水下推进器处于水下,特别是水压较大时,将所述第一气体通道4的电磁阀14以及所述排水通道12的电磁阀14关闭,所述进水通道7的电磁阀14以及所述第二气体通道9的电磁阀14打开,前壳体1外的水经所述进水通道7进入所述浮力调节腔3,所述浮力调节腔3内气体经所述浮力件的气体通道、所述第二气体通道9排出所述前壳体1外;从而降低所述水下推进器的浮力。
在备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浮力调节装置还包括进水泵,所述前壳体1外的水在所述进水泵的辅助作用下经所述进水通道7进入所述浮力调节腔3。
所述后壳体2与所述前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后壳体2内部中空形成容纳腔。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螺旋桨15,以及驱动所述螺旋桨15转动的电机;所述电机布置于所述后壳体2的容纳腔内。所述螺旋桨15转动时,能够对所述水下推进器提供推动力。
所述电池包括布置于所述前壳体1的容纳腔内的第一电池16,所述第一电池16与电机,以及所述浮力调节装置的加热丝6、排水泵13电性连接,用于向其提供电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壳体1与所述后壳体2为可拆卸连接,如所述前壳体1内壁设置内螺纹,所述后壳体2的外壁设置与该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电池还包括布置于所述后壳体2的容纳腔内的第二电池17,所述第二电池17与所述电机电性连接。在潜水运动时,所述水下推进器的前壳体1如卡入珊瑚中,可将所述后壳体2与所述前壳体1分离,由第二电池17对所述电机提供电能,潜水人员依然可利用“后推进器”所产生的向前的推进力,使其在水下活动轻松省力。所述第一电池16、第二电池17优选为充电电池,如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电池。
所述水下推进器还包括防护罩,其笼罩所述螺旋桨15的四周,避免潜水人员误触所述螺旋桨15而发生意外。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罩包括呈喇叭型的引流部18、与引流部18后端相接呈圆筒型的防护部19,所述防护罩通过两端分别与后壳体2、引流部18连接的连接件20固定,如焊接固定。所述引流部18的外侧设置两对称布置的把手21,供潜水人员握住并操控所述水下推进器。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壳体1外侧壁设置安装架22,用于安装如灯、导航装置等潜水辅助装置。所述安装架22优选为呈手柄状,可以握住所述安装架22以将所述水下推进器拖带上岸。
所述前壳体1的外侧壁设置鳍片23,所述鳍片23呈流线型,用于抵抗来自所述电机的扭矩。其数量、具体尺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调整。当然,所述鳍片23还可以布置于所述后壳体2的外侧壁,或者,同时布置于所述前壳体1的外侧壁以及所述后壳体2的后侧壁。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壳体,所述前壳体内部中空形成容纳腔;
浮力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水下推进器的浮力,其布置于所述前壳体的容纳腔内,包括气体生成子装置、浮力调节腔;所述气体生成子装置能够生成气体,其生成的气体通过与所述浮力调节腔连通的第一气体通道进入所述浮力调节腔内;所述浮力调节装置还包括进水通道、排气子装置、排水子装置;所述进水通道连通所述浮力调节腔与所述前壳体外侧;所述排气子装置包括漂浮件、第二气体通道,所述漂浮件布置于所述浮力调节腔内,所述浮力调节腔内的气体能够经所述漂浮件的气体通道、与该气体通道连通的所述第二气体通道排出所述前壳体外,所述第二气体通道设置单向阀;所述排水子装置包括重力件、排水通道、排水泵,所述重力件布置于所述浮力调节腔内,所述浮力调节腔内的水在所述排水泵的作用下能够经所述重力件的液体通道、与该液体通道连通的所述排水通道排出所述前壳体外;
后壳体,与所述前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后壳体内部中空形成容纳腔;
动力装置,用于提供推进力,包括螺旋桨,以及驱动所述螺旋桨转动的电机;所述电机布置于所述后壳体的容纳腔内;
电池,包括布置于所述前壳体的容纳腔内的第一电池,所述第一电池与所述浮力调节装置、所述电机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生成子装置包括用于储存干冰的储存腔,包裹所述储存腔的保温层,以及布置于所述储存腔与所述保温层之间用于提升所述储存腔温度的加热丝;所述加热丝与第一电池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通道、所述进水通道、所述第二气体通道、所述排水通道均设置电磁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与所述后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池还包括布置于所述后壳体的容纳腔内的第二电池,所述第二电池与所述电机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罩,其笼罩所述螺旋桨的四周,包括呈喇叭型的引流部、与引流部后端相接呈圆筒型的防护部;所述防护罩通过两端分别与后壳体、引流部连接的连接件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部的外侧设置两对称布置的把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外侧壁设置安装架,用于安装潜水辅助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的外侧壁和/或所述后壳体的外侧壁设置鳍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305065.4U CN212500962U (zh) | 2020-07-06 | 2020-07-06 | 一种水下推进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305065.4U CN212500962U (zh) | 2020-07-06 | 2020-07-06 | 一种水下推进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500962U true CN212500962U (zh) | 2021-02-09 |
Family
ID=74433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305065.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500962U (zh) | 2020-07-06 | 2020-07-06 | 一种水下推进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50096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89781A (zh) * | 2022-05-13 | 2022-08-12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一种可穿戴式水下伴潜装置 |
-
2020
- 2020-07-06 CN CN202021305065.4U patent/CN21250096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89781A (zh) * | 2022-05-13 | 2022-08-12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一种可穿戴式水下伴潜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3329118A (en) | Battery operated propulsion unit for swimmers | |
JP5914608B2 (ja) | 交換可能なモーターモジュールを備えるモーター式ウォータークラフトシステム | |
US5379714A (en) | Underwater vehicle | |
US5105753A (en) | Multi-purpose underwater propelling device | |
US7753750B2 (en) | Electrically powered balanced buoyancy and velocity of movement controllable life-preserving vest and transport system | |
US7270074B2 (en) | Diver propulsion system with separate battery and motor-transmission modules | |
US3995578A (en) | Scuba divers propulsion unit | |
US7263945B2 (en) | Pontoon for watercraft | |
US20090056718A1 (en) | Underwater breathing apparatus | |
CN105008219A (zh) | 具有灌流室的船只 | |
CN212500962U (zh) | 一种水下推进器 | |
US20140190389A1 (en) | Underwater personal mobility device with on-board oxygen | |
CN212473855U (zh) | 一种可改变浮力式海边溺水救援装置 | |
CN217100427U (zh) | 一种多功能潜水运载器 | |
US20240101240A1 (en) | Ship propulsion device | |
CN208683079U (zh) | 一种漂浮式潜水供气机 | |
CN215794366U (zh) | 一种浮游与救生一体的水下推进器 | |
CN106809353B (zh) | 一种带救生浮力功能的包 | |
US6647912B1 (en) | Underwater traveling craft | |
CN111806657A (zh) | 潜水补气装置 | |
CN215578738U (zh) | 一种保温的电池保护套 | |
CN112810777B (zh) | 一种水域救生用装置 | |
Adams et al. | Aluminum energy semi-fuel cell systems for underwater applications: the state of the art and the way ahead | |
CN212416887U (zh) | 一种背包式水下推进器 | |
US6748894B1 (en) | Submersible marine vehicl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9 Termination date: 202107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