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89382U - 一种自动升降枕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升降枕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89382U
CN212489382U CN202021025339.4U CN202021025339U CN212489382U CN 212489382 U CN212489382 U CN 212489382U CN 202021025339 U CN202021025339 U CN 202021025339U CN 212489382 U CN212489382 U CN 2124893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plate
bottom plate
support frame
hinged
support fram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2533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海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02533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893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893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8938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dding I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动升降枕头,包括枕体和升降架,升降架包括上板和底板,上板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前后交叉的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相互铰接;第一支撑架一端与上板滑动连接,另一端与底板铰接,第二支撑架一端与上板铰接,另一端与底板滑动连接;枕体设置在上板,并通过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配合自动升降在底板上。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的改良,使枕体可在较大的范围内自动升降,不但能根据人体的睡眠习惯来自动调节枕体的高度,保证睡眠中人体不同姿势的最佳高度,提高用户体验和舒适性,同时能有效地减少由于枕头高度无法调节而引起的人体睡觉不适问题,也能避免现有技术枕头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升降枕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升降枕头。
背景技术
目前枕头已是家家户户不可缺少的床上用品,现有的枕头包括外套和装设于外套中的一些软性材料。用户在使用时将头部放置于枕头上,可由于不同的用户对枕头的高度要求不同,需要的枕头高度不同,同时在睡眠之中,仰卧和侧卧的睡姿不断转换,对枕头的高度要求也有所不同,可市场上出售的枕头厚度一般都是固定的,虽然能通过软性材料的形变进行高度调节,但调节范围有效,经常会使用户产生落枕、失眠、打呼噜、损伤颈椎等不良问题,影响用户的身体健康,还有这种枕头长期使用后厚度很容易变薄,进而出现塌陷问题,这就需要用户另外增加一块枕头,将两块枕头叠合在一起使用,或者更换新的枕头,使用寿命短、且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自动升降枕头,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枕头高度无法随用户睡姿进行高度调节、以及使用时间长后容易塌陷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措施如下:
一种自动升降枕头,包括枕体和升降架,其特征在于:升降架包括上板和底板,上板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前后交叉的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相互铰接。
所述的第一支撑架一端与上板滑动连接,另一端与底板铰接,第二支撑架一端与上板铰接,另一端与底板滑动连接,或者,第一支撑架一端与上板铰接,另一端与底板滑动连接,第二支撑架一端与上板滑动连接,另一端与底板铰接。
所述的枕体设置在上板,并通过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配合自动升降在底板上。
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分别设置有二个,二个第一支撑架和二个第二支撑架分别前后交叉的设置在上板、底板前后位置。
所述二个第一支撑架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杆、且通过第一连杆分别与上板滑动连接,二个第一支撑架另一端分别与底板铰接。
所述的二个第二支撑架一端分别与上板铰接,二个第二支撑架另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杆、且通过第二连杆分别与底板滑动连接。
所述上板前后位置分别设置有上滑轨,第一连杆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上滑轮;所述的二个第一支撑架端部通过第一连杆、上滑轮的配合同步滑动在上板的上滑轨上。
所述的底板前后位置分别设置有下滑轨,第二连杆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下滑轮;所述的二个第二支撑架端部通过第二连杆、下滑轮的配合同步滑动在底板的下滑轨上。
所述上板上设置有第一上升限位部,底板上设置有第二上升限位部;所述的二个第一支撑架滑动至一定位置时通过第一连杆限位在第一上升限位部上,二个第二支撑架滑动至一定位置时通过第二连杆限位在第二上升限位部上,以限定枕体的上升高度。
所述上滑轨上设置有第一下降限位部,下滑轨上设置有第二下降限位部;所述的上板下降至一定位置时,第一下降限位部限位在底板上,第二下降限位部限位在上板上,以限定枕体的下降高度。
所述上板前后位置分别设置有上连接件;所述的二个第二支撑架端部分别铰接在上连接件上。
所述的底板前后位置分别设置有下连接件;所述的二个第一支撑架端部分别铰接在下连接件上。
所述二个第一支撑架与下连接件之间、和/或二个第二支撑架与上连接件之间设置有端部弹性件;所述的二个第一支撑架与下连接件之间、和/或二个第二支撑架与上连接件之间通过端部弹性件相互弹性铰接。
所述二个第一支撑架中部与二个第二支撑架中部之间设置有中间弹性件,该中间弹性件一端弹性作用在第一支撑架上,另一端弹性作用在第二支撑架上,二个第一支撑架中部与二个第二支撑架中部之间通过中间弹性件相互弹性铰接。
所述枕体由具有一定弹性或软性的材料制成,其表面呈平面状或波浪状,底部通过粘贴、或卡接、或紧固件固定设置在上板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的改良,利用前后布置、且相互之间呈前后交叉的二个第一支撑架和二个第二支撑架铰接,并分别与上板和底板弹性限位滑动及铰接的方式,使枕体可在较大的范围内自动升降,不但能根据人体的睡眠习惯来自动调节枕体的高度,保证睡眠中人体不同姿势的最佳高度,提高用户体验和舒适性,同时能有效地减少由于枕头高度无法调节而引起的人体睡觉不适问题,而且,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之间的机械连接关系能保证枕体使用时间长后也能自动升降,以保障枕头的整体使用寿命,避免现有技术枕头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综合而言,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性能优异,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舒适、寿命长等特点,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升降架主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升降架左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升降架右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5,本自动升降枕头,包括枕体1和升降架,升降架包括上板2和底板3,上板2与底板3之间设置有前后交叉的第一支撑架4、第二支撑架5,第一支撑架4与第二支撑架5相互铰接。
第一支撑架4一端与上板2滑动连接,另一端与底板3铰接,第二支撑架5一端与上板2铰接,另一端与底板3滑动连接,或者,第一支撑架4 一端与上板2铰接,另一端与底板3滑动连接,第二支撑架5一端与上板2 滑动连接,另一端与底板3铰接。
上述的枕体1设置在上板2,并通过第一支撑架4和第二支撑架5的配合自动升降在底板3上。
为了提高枕体1在升降时的稳定性,第一支撑架4和第二支撑架5分别设置有二个,二个第一支撑架4和二个第二支撑架5分别前后交叉的设置在上板2、底板3前后位置。由于第一支撑架4和第二支撑架5分别设置有二个,因此用户在使用时,头部作用枕体1的任何位置都能使枕体1整体实现升降,从而避免由于枕体1平稳性差,头部作用枕体1时出现局部升降的问题,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二个第一支撑架4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杆6、且通过第一连杆6分别与上板2滑动连接,二个第一支撑架4另一端分别与底板3铰接。
二个第二支撑架5一端分别与上板2铰接,二个第二支撑架5另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杆7、且通过第二连杆7分别与底板3滑动连接。
二个第一支撑架4之间通过第一连杆6连接,二个第二支撑架5之间通过第二连杆7连接,能保证二个第一支撑架4、二个第二支撑架5相互之间的连接合理性。
上板2前后位置分别设置有上滑轨8,第一连杆6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上滑轮9;所述的二个第一支撑架4端部通过第一连杆6、上滑轮9的配合同步滑动在上板2的上滑轨8上。本实施例的上滑轮9上设置有槽位,上滑轮9滑动在上滑轮9的槽位,以保证二个第一支撑架4能够稳定、同步地滑动在上板2上,同时不会出现任何的脱离问题。
底板3前后位置分别设置有下滑轨10,第二连杆7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下滑轮11;所述的二个第二支撑架5端部通过第二连杆7、下滑轮11的配合同步滑动在底板3的下滑轨10上。本实施例的下滑轮11上设置有槽位、且通过槽位滑动在下滑轨10上,以保证二个第二支撑架5能够稳定、同步地滑动在底板3上,同时不会出现任何的脱离问题。
上板2上设置有第一上升限位部12,底板3上设置有第二上升限位部 13;所述的二个第一支撑架4滑动至一定位置时通过第一连杆6限位在第一上升限位部12上,二个第二支撑架5滑动至一定位置时通过第二连杆7 限位在第二上升限位部13上,以限定枕体1的上升高度。
上滑轨8上设置有第一下降限位部14,下滑轨10上设置有第二下降限位部15;所述的上板2下降至一定位置时,第一下降限位部14限位在底板3上,第二下降限位部15限位在上板2上,以限定枕体1的下降高度。
枕体1通过多个上、下升限位部的配合限定其上升和下降高度,从而适应于不同用户的使用,以提高产品的使用范围。
为了提高第二支撑架5与上板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上板2前后位置分别设置有上连接件16;所述的二个第二支撑架5端部分别铰接在上连接件16上。
为了提高第一支撑架4与底板3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底板3前后位置分别设置有下连接件17;所述的二个第一支撑架4端部分别铰接在下连接件17上。
二个第一支撑架4与下连接件17之间、和/或二个第二支撑架5与上连接件16之间设置有端部弹性件18;所述的二个第一支撑架4与下连接件 17之间、和/或二个第二支撑架5与上连接件16之间通过端部弹性件18 相互弹性铰接。
本实施优选在二个第一支撑架4与下连接件17之间设置有端部弹性件 18,该端部弹性件18一端弹性作用在第一支撑架4上,另一端弹性作用在下连接件17上,二个第一支撑架4与下连接件17之间通过端部弹性件18 相互弹性铰接。
再进一步地讲,二个第一支撑架4中部与二个第二支撑架5中部之间设置有中间弹性件19,该中间弹性件19一端弹性作用在第一支撑架4上,另一端弹性作用在第二支撑架5上,二个第一支撑架4中部与二个第二支撑架5中部之间通过中间弹性件19相互弹性铰接。
由于二个第一支撑架4、二个第二支撑架5、上板2、底板3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因此枕体1能够自动升降,同时利用前后布置、且相互之间呈前后交叉的二个第一支撑架4和二个第二支撑架5铰接,并分别与上板2 和底板3弹性限位滑动及铰接的方式,使枕体1可在较大的范围内自动升降,不但能根据人体的睡眠习惯来自动调节枕体的高度,保证睡眠中人体不同姿势的最佳高度,提高用户体验和舒适性,同时能有效地减少由于枕头高度无法调节而引起的人体睡觉不适问题,而且,第一支撑架4和第二支撑架5之间的机械连接关系能保证枕体1使用时间长后也能自动升降,以保障枕头的整体使用寿命,避免现有技术枕头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枕体1由具有一定弹性或软性的材料制成,其表面呈平面状或波浪状,本实施例的枕体1呈平面状设置,其底部通过粘贴、或卡接、或紧固件固定设置在上板2上。在生产时,枕体1可以利用底部直接固定在上板2上,也可以通过全面包裹的形式固定设置在上板2上。
在最终出厂时,枕体1和升降架的外表面还会包裹有布料,这布料不但有装饰功能,枕头使用时间长后也能把布料拆除进行清洗替换,以更进一步地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上述结构的自动升降枕头在使用时,用户侧卧状态下,颈肌群没有发力,头部对枕头的压力小,因而升降架没有受到太大的压力,枕体1下降高度较小。
用户仰卧状态下,颈肌群发力,结合头部对枕头施加压力大,因而升降架受到较大的压力,枕体1下降高度较多。
通过用户侧卧、仰卧施加作用力的不同,使枕体1产生不同的升降高度,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睡觉姿势的使用需求。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而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横向”、“纵向”、“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升降枕头,包括枕体(1)和升降架,其特征在于:升降架包括上板(2)和底板(3),上板(2)与底板(3)之间设置有前后交叉的第一支撑架(4)、第二支撑架(5),第一支撑架(4)与第二支撑架(5)相互铰接;
所述的第一支撑架(4)一端与上板(2)滑动连接,另一端与底板(3)铰接,第二支撑架(5)一端与上板(2)铰接,另一端与底板(3)滑动连接,或者,第一支撑架(4)一端与上板(2)铰接,另一端与底板(3)滑动连接,第二支撑架(5)一端与上板(2)滑动连接,另一端与底板(3)铰接;
所述的枕体(1)设置在上板(2),并通过第一支撑架(4)和第二支撑架(5)的配合自动升降在底板(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升降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4)和第二支撑架(5)分别设置有二个,二个第一支撑架(4)和二个第二支撑架(5)分别前后交叉的设置在上板(2)、底板(3)前后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自动升降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个第一支撑架(4)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杆(6)、且通过第一连杆(6)分别与上板(2)滑动连接,二个第一支撑架(4)另一端分别与底板(3)铰接;
所述的二个第二支撑架(5)一端分别与上板(2)铰接,二个第二支撑架(5)另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杆(7)、且通过第二连杆(7)分别与底板(3)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自动升降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2)前后位置分别设置有上滑轨(8),第一连杆(6)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上滑轮(9);所述的二个第一支撑架(4)端部通过第一连杆(6)、上滑轮(9)的配合同步滑动在上板(2)的上滑轨(8)上;
所述的底板(3)前后位置分别设置有下滑轨(10),第二连杆(7)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下滑轮(11);所述的二个第二支撑架(5)端部通过第二连杆(7)、下滑轮(11)的配合同步滑动在底板(3)的下滑轨(10)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自动升降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2)上设置有第一上升限位部(12),底板(3)上设置有第二上升限位部(13);所述的二个第一支撑架(4)滑动至一定位置时通过第一连杆(6)限位在第一上升限位部(12)上,二个第二支撑架(5)滑动至一定位置时通过第二连杆(7)限位在第二上升限位部(13)上,以限定枕体(1)的上升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自动升降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轨(8)上设置有第一下降限位部(14),下滑轨(10)上设置有第二下降限位部(15);所述的上板(2)下降至一定位置时,第一下降限位部(14)限位在底板(3)上,第二下降限位部(15)限位在上板(2)上,以限定枕体(1)的下降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自动升降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2)前后位置分别设置有上连接件(16);所述的二个第二支撑架(5)端部分别铰接在上连接件(16)上;
所述的底板(3)前后位置分别设置有下连接件(17);所述的二个第一支撑架(4)端部分别铰接在下连接件(17)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自动升降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个第一支撑架(4)与下连接件(17)之间、和/或二个第二支撑架(5)与上连接件(16)之间设置有端部弹性件(18);所述的二个第一支撑架(4)与下连接件(17)之间、和/或二个第二支撑架(5)与上连接件(16)之间通过端部弹性件(18)相互弹性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自动升降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个第一支撑架(4)中部与二个第二支撑架(5)中部之间设置有中间弹性件(19),该中间弹性件(19)一端弹性作用在第一支撑架(4)上,另一端弹性作用在第二支撑架(5)上,二个第一支撑架(4)中部与二个第二支撑架(5)中部之间通过中间弹性件(19)相互弹性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自动升降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枕体(1)由具有一定弹性或软性的材料制成,其表面呈平面状或波浪状,底部通过粘贴、或卡接、或紧固件固定设置在上板(2)上。
CN202021025339.4U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自动升降枕头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4893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25339.4U CN212489382U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自动升降枕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25339.4U CN212489382U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自动升降枕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89382U true CN212489382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383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25339.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489382U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自动升降枕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8938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1242A (zh) * 2021-05-19 2021-09-03 曹海平 一种整体翻转式双面检测猪肉淋巴去除装置
CN114668276A (zh) * 2022-05-24 2022-06-28 张弘毅 枕头和vr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1242A (zh) * 2021-05-19 2021-09-03 曹海平 一种整体翻转式双面检测猪肉淋巴去除装置
CN113331242B (zh) * 2021-05-19 2022-11-22 山东祥合商贸有限公司 一种整体翻转式双面检测猪肉淋巴去除装置
CN114668276A (zh) * 2022-05-24 2022-06-28 张弘毅 枕头和vr设备
CN114668276B (zh) * 2022-05-24 2024-02-13 张弘毅 枕头和vr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489382U (zh) 一种自动升降枕头
CN201987129U (zh) 自动升降颈腰枕
CN101623160B (zh) 可调式枕头
CN202664998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枕头
CN209712394U (zh) 一种午休充气枕
CN201079216Y (zh) 午睡枕头
CN209031725U (zh) 组合多用枕
CN209489820U (zh) 一种多功能枕头
CN2436037Y (zh) 适用于坐姿睡眠的头枕
CN201542146U (zh) 靠背可调的床
CN201042343Y (zh) 多功能自动升降枕头
CN217390378U (zh) 一种可切换高低枕和三角枕形态的睡眠枕
CN201445244U (zh) 可调式枕头
CN201223207Y (zh) 一种自动升降枕
CN217243630U (zh) 提高睡眠质量的肩枕
CN220557789U (zh) 一种人体工学弹簧枕
CN110035161A (zh) 一种侧卧时便于浏览手机的手臂靠
CN212346095U (zh) 一种婴儿睡眠枕
CN209528715U (zh) 具有两点支撑的护颈趴睡枕
CN212325933U (zh) 一种用于午休的桌面弹性枕
CN213849708U (zh) 床垫
CN212995657U (zh) 一种孕妇用腰枕
CN218127930U (zh) 一种护颈护肩枕头
CN214964271U (zh) 一种颈部可调节的高低健康枕
CN213550981U (zh) —种可调节高度的防霉功能枕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9

Termination date: 202106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