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88623U - 一种医用防护口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用防护口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88623U
CN212488623U CN202021304919.7U CN202021304919U CN212488623U CN 212488623 U CN212488623 U CN 212488623U CN 202021304919 U CN202021304919 U CN 202021304919U CN 212488623 U CN212488623 U CN 2124886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k
layer
skin
medical protective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0491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悦
朱美霖
周启钧
王瑜
王治权
林瑞娇
周文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900th Hospital of the Joint Logistics Support Force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900th Hospital of the Joint Logistics Support Force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900th Hospital of the Joint Logistics Support Force of PLA filed Critical 900th Hospital of the Joint Logistics Support Force of PLA
Priority to CN20202130491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886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886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886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防护口罩,它包括口罩本体、与口罩本体连接且将口罩本体固定于佩戴者脸部的固定件以及设于口罩本体内侧边沿且带有弹性的密封垫圈;所述口罩本体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分布的表层、过滤层以及亲肤层;所述过滤层与亲肤层之间设有用于吸附二氧化碳的吸附层;所述密封垫圈设于亲肤层的内侧边沿。本实用新型的医用防护口罩,其内部设有吸附层,所以该口罩能快速吸收因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避免因口罩内过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对人体造成伤害;密封垫圈的设置能够使整个口罩与使用者的口鼻部紧密贴合,增加了口罩的密封性,避免未经过滤的空气直接从口罩与人体的贴合处的缝隙进入。

Description

一种医用防护口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防护口罩。
背景技术
口罩是医疗领域中的必需品,其可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气体、病毒、细菌、飞沫进入佩戴者口鼻的效果。然而目前的口罩与人体面部贴合不够紧密,容易使灰尘、病毒进入佩戴者呼吸道,导致口罩失去应有的功能。口罩会给佩戴者的脸部带来一定的压力,使长时间佩戴口罩的医护人员脸部产生的压痕,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脸部皮肤溃烂,为了减少压迫,一些佩戴者会先在脸部敷贴美皮康,进而再佩戴口罩,然而,美皮康的敷贴势必会影响口罩的密封性,而降低口罩的过滤效果。另外,长时间佩戴口罩,口罩与人体脸部形成的空间中会产生高浓度的二氧化碳,给佩戴者带来严重的不适感。综上所述,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密封性好、低压迫感且能快速吸收二氧化碳的医用防护口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性好的医用防护口罩,该医用防护口罩能快速吸收因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医用防护口罩,它包括口罩本体、与口罩本体连接且将口罩本体固定于佩戴者脸部的固定件以及设于口罩本体内侧边沿且带有弹性的密封垫圈;所述口罩本体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分布的表层、过滤层以及亲肤层;所述过滤层与亲肤层之间设有用于吸附二氧化碳的吸附层;所述密封垫圈设于亲肤层的内侧边沿。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医用防护口罩,其内部设有吸附层,所以该口罩能快速吸收因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避免因口罩内过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对人体造成伤害。
2.密封垫圈的设置能够使整个口罩与使用者的口鼻部紧密贴合,增加了口罩的密封性,避免未经过滤的空气直接从口罩与人体的贴合处的缝隙进入,另外,因密封垫圈的材质为医用硅胶,其不仅与人体的贴合效果好,而且不会给人体带来过度的压迫感,减轻口罩对人体产生的压痕。
3.下延伸部与上延伸部的设计,让整个口罩能够最大限度地贴合佩戴者脸部,下延伸部与上延伸部能够对佩戴者脸颊和鼻子的转折处、下巴与下颚交界处等难以密封的部位进行有效密封,避免因密封不到位而导致漏气,进而造成口罩过滤效果不佳的情况出现。
4.气囊圈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减小口罩对佩戴者脸部产生的压力,同时也能保证密封垫圈与佩戴者口鼻部的紧贴密封。另外,气囊圈的设置能够增加口罩本体与人体口鼻部位的距离,使口罩本体与人体脸部形成一个较大的空间,增大了佩戴者的呼吸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口罩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吸附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后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拆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固定件为绑带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拆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后视图。
标号说明:1口罩本体、11表层、12过滤层、13吸附层、131吸附袋、1311 袋体、14亲肤层、2固定件、3密封垫圈、31下延伸部、32上延伸部、4气囊圈、41充气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医用防护口罩的实施例示意图。
所述医用防护口罩,它包括口罩本体1、与口罩本体连接且将口罩本体1固定于佩戴者脸部的固定件2以及设于口罩本体1内侧边沿且带有弹性的密封垫圈3;所述口罩本体1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分布的表层11、过滤层12以及亲肤层 14;所述过滤层12与亲肤层14之间设有用于吸附二氧化碳的吸附层13;所述密封垫圈3设于亲肤层14的内侧边沿。
所述密封垫圈3的材质为硅胶。硅胶带具有一定的粘性,其质地柔韧且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由硅胶材质制成的密封垫圈3能够完美的贴合于佩戴者脸部的皮肤表面,改善口罩的密封性,同时能均匀分散压力,缓解口罩带来的压力性损伤。
所述密封垫圈3的轮廓与人体口鼻部位形状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的医用防护口罩,其内部设有吸附层13,所以该口罩能快速吸收因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避免因口罩内过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对人体造成伤害。密封垫圈3的设置能够使整个口罩与佩戴者的口鼻部紧密贴合,增加了口罩的密封性,避免未经过滤的空气直接从口罩与人体的贴合处缝隙进入,另外,因密封垫圈3的材质为医用硅胶,其不仅与人体的贴合效果好,而且不会给人体带来过度的压迫感,减轻口罩对人体产生的压痕。
所述固定件2可以为与口罩本体1形成一体的耳挂,即口罩本体1的左侧边向左延伸出一左延伸部,在左延伸部上开设用于挂在耳部的左挂耳孔,同样口罩本体1的右侧边向右延伸出一右延伸部,在右延伸部上开设用于挂在耳部的右挂耳孔。
所述固定件2还可以为与口罩本体1连接并可绑扎于头部的绑带,如图7 所示。
所述密封垫圈3下部的外侧设有向上延伸并与人体下巴区域皮肤相贴合的下延伸部31;所述密封垫圈3的上部设有与人体鼻梁及鼻梁两侧区域皮肤相贴合的上延伸部32。
下延伸部31与上延伸部32的设计,让整个口罩能够最大限度地贴合佩戴者脸部,下延伸部31与上延伸部32能够对佩戴者脸颊与鼻子的转折处、下巴与下颚交界处等难以密封的部位进行有效密封,避免因密封不到位而导致漏气,进而造成口罩过滤效果不佳的情况出现。
所述的下延伸部31与上延伸部32的材质亦为硅胶。
本实用新型口罩本体1的表层11、过滤层12以及亲肤层14的材质均可为传统口罩所用的材质。如所述表层11以及亲肤层14的材质均为无纺布。其中,表层11的材质为具有防水、耐腐蚀功能的无纺布,而亲肤层14的材质可以为亲肤无纺布;所述过滤层12的材质为熔喷布。
所述吸附层13包括吸附袋131,所述吸附袋131中封装有可吸收二氧化碳的吸附剂。
所述吸附袋131分隔成若干个独立的袋体1311,若干个袋体1311自上而下依次分布;所述袋体1311呈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条状,所述吸附剂置于袋体1311 中。
整个吸附袋131可通过热合的方式分割成若干个袋体1311,并可通过热合的方式将吸附剂封装于袋体1311中。
本实用新型将吸附袋131分割成若干个独立的袋体1311,使得整个吸附袋 131中的吸附剂能够均匀分布。
所述的吸附剂可以为钠石灰、可吸附二氧化碳的纳米材料或其他能够吸附二氧化碳的材料。
将吸附剂置于吸附袋131中并封装成一个整体形成吸附层13。表层11、过滤层12、吸附层13、亲肤层14由外至内依序叠放,再利用超声波压合机压合成一个整体,形成口罩本体1。将吸附剂置于吸附袋131中并封装成一个整体形成吸附层13,这样的设计使在后续的口罩本体1的制作中,无需改变传统的口罩生产模式,仅需利用超声波压合机压合或其他热合方式压合即可。
所述吸附袋131的材质为负离子棉。所述负离子棉能释放负离子,负离子与空气结合生成活性氧,更易于与人体血液相结合,提高人体对氧的吸收,减轻长时间戴口罩而产生的憋闷感。
实施例二:
如图8至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医用防护口罩的实施例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与实施例二的结构大体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实施例二所述的医用防护口罩,它还包括设于密封垫圈3与口罩本体1之间且内部设有空腔的气囊圈4,所述气囊圈4设于亲肤层14的内侧边沿,所述密封垫圈3 设于气囊圈4上,所述气囊圈4上设有用于充放气的充气阀门41。
利用充气设备(充气设备可以为打气筒或其它供气设备)通过充气阀门41 可对气囊圈4进行充气。充有一定气体的气囊圈4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减小口罩对佩戴者脸部产生的压力,进而减轻口罩对佩戴者脸部产生的压痕;同时也能保证密封垫圈3与佩戴者口鼻部的紧贴密封。另外,气囊圈4的设置能够增加口罩本体1与人体口鼻部位的距离,使口罩本体1与人体脸部形成一个较大的空间,即气囊圈4的设置增大了佩戴者的呼吸空间。所述气囊圈4的材质可以为橡胶等材质,气囊圈4可通过热熔或强力胶与口罩本体1的亲肤层14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改进和润饰,这些改变、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医用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口罩本体(1)、与口罩本体连接且将口罩本体(1)固定于佩戴者脸部的固定件(2)以及设于口罩本体(1)内侧边沿且带有弹性的密封垫圈(3);所述口罩本体(1)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分布的表层(11)、过滤层(12)以及亲肤层(14);所述过滤层(12)与亲肤层(14)之间设有用于吸附二氧化碳的吸附层(13);所述密封垫圈(3)设于亲肤层(14)的内侧边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圈(3)下部的外侧设有向上延伸并与人体下巴区域皮肤相贴合的下延伸部(31);所述密封垫圈(3)的上部设有与人体鼻梁及鼻梁两侧区域皮肤相贴合的上延伸部(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圈(3)的材质为硅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11)以及亲肤层(14)的材质均为无纺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12)的材质为熔喷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于密封垫圈(3)与口罩本体(1)之间且内部设有空腔的气囊圈(4),所述气囊圈(4)设于亲肤层(14)的内侧边沿,所述密封垫圈(3)设于气囊圈(4)上,所述气囊圈(4)上设有用于充放气的充气阀门(41)。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医用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层(13)包括吸附袋(131),所述吸附袋(131)中封装有可吸收二氧化碳的吸附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用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袋(131)分隔成若干个独立的袋体(1311),若干个袋体(1311)自上而下依次分布;所述袋体(1311)呈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条状,所述吸附剂置于袋体(1311)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用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袋(131)的材质为负离子棉。
CN202021304919.7U 2020-07-06 2020-07-06 一种医用防护口罩 Active CN2124886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04919.7U CN212488623U (zh) 2020-07-06 2020-07-06 一种医用防护口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04919.7U CN212488623U (zh) 2020-07-06 2020-07-06 一种医用防护口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88623U true CN212488623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434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04919.7U Active CN212488623U (zh) 2020-07-06 2020-07-06 一种医用防护口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886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04284A (zh) * 2020-07-06 2020-10-23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 一种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含有该吸附剂的口罩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04284A (zh) * 2020-07-06 2020-10-23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 一种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含有该吸附剂的口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61285B (zh) 可单手直接快速穿戴且稳定罩口的口罩结构
CN109172976A (zh) 呼吸用罩壳结构及呼吸界面接口
CN212488623U (zh) 一种医用防护口罩
CN206443258U (zh) 一种呼吸门诊用面罩式口罩
CN212754379U (zh) 一种具有可调节佩戴松紧度的医用口罩
CN206714159U (zh) 传染病护理防护装置
CN211960990U (zh) 一种防雾型呼吸面罩
CN216059331U (zh) 一种防过敏外科口罩
CN111493396A (zh) 一种确保干燥的防护口罩
CN212118790U (zh) 医用防护头罩
CN205378874U (zh) 一种口罩
CN211798340U (zh) 一种送风式微正压防护面罩
CN211323156U (zh) 一种防疫口罩
CN212393916U (zh) 一种密封型防臭防尘口罩
CN102783731A (zh) 高效折叠式口罩
CN217117591U (zh) 减压粘性密闭口罩
CN213307607U (zh) 口罩
CN212590437U (zh) 一种防镜片上雾的透气口罩
CN212678419U (zh) 一种方便佩戴的口罩
CN213881866U (zh) 一种舒适型口罩
CN209965301U (zh) 一种建筑工地用舒适型口罩
CN210642613U (zh) 一种防晒美容口罩
CN213188215U (zh) 一种新型医用口罩
CN211962834U (zh) 一种医用防护型口鼻罩
CN213785473U (zh) 一种设置有水汽吸收组件的防护口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