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85543U - 一种矿用隔爆型无线天线引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矿用隔爆型无线天线引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85543U
CN212485543U CN202021828897.4U CN202021828897U CN212485543U CN 212485543 U CN212485543 U CN 212485543U CN 202021828897 U CN202021828897 U CN 202021828897U CN 212485543 U CN212485543 U CN 2124855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of
flame
explosion
hole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2889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林
王挺
秦超
李刚
孙学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Coal Min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Coal Min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Coal Min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Coal Min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2889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855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855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855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用隔爆型无线天线引入装置,该装置包括隔爆套和密封压紧件,射频电缆穿过密封压紧件、隔爆壳体和隔爆套,隔爆套包括隔爆外套和隔爆内套,隔爆内套和隔爆外套之间为隔爆螺纹连接;密封压紧件包括压盘、密封筒和密封垫,压盘、密封筒和密封垫均伸入隔爆壳体内,射频电缆依次穿过压盘、密封筒、密封垫、隔爆壳体和隔爆内套,射频电缆和隔爆内套之间填充有环氧树脂。本实用新型确保无线操作安全可靠,可适应矿用隔爆设备中。

Description

一种矿用隔爆型无线天线引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矿用隔爆型无线天线引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煤矿设备发展,为了提高矿用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型,越来越多的煤矿设备采用了无线控制装置来实现无线控制功能以及遥测煤矿机械运行参数和故障状态,由于矿用设备所处环境复杂,突发情况多,操作人员需及时的收到煤矿设备的各种工作参数,及时发现故障和隐患,并对煤矿设备采取相应措施,就需要一种可靠度高,灵敏度高的矿用设备发射(接收)装置。
目前一般使用以下两种信号发射(接收)装置:一种是将信号收发天线放置于隔爆壳体内壁处,这种方式虽然天线不容易遭到外界破坏,但是其信号由于隔爆壳体的屏蔽作用,收发天线的信号强度衰减十分严重,使可操纵距离大大缩短。另外一种是通过矿用隔爆壳体和接线腔连接的穿墙端子来传输信号,由于穿墙端子一般存在其他控制线,容易对收发天线的无线信号产生影响。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矿用隔爆型无线天线引入装置,无线天线的信号衰减小,提高了无线信号的收发距离,确保无线操作安全可靠,且使用寿命长,安装便捷,维护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矿用隔爆型无线天线引入装置,其设计合理,无线天线的信号衰减小,提高了无线信号的收发距离,确保无线操作安全可靠,且使用寿命长,安装便捷,可适应矿用隔爆设备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矿用隔爆型无线天线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隔爆壳体内侧的隔爆套和设置在隔爆壳体外侧的密封压紧件,射频电缆穿过隔爆套、隔爆壳体和密封压紧件,所述隔爆套包括安装在隔爆壳体内侧的隔爆外套和设置在隔爆外套内的隔爆内套,所述隔爆内套和所述隔爆外套之间为隔爆螺纹连接;
所述密封压紧件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布设的压盘、密封筒和密封垫,所述密封筒和密封垫均伸入隔爆壳体内,所述射频电缆依次穿过隔爆内套、隔爆壳体、密封垫、密封筒和压盘,所述射频电缆和隔爆内套之间填充有环氧树脂。
上述的一种矿用隔爆型无线天线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爆壳体上设置有台阶孔,所述台阶孔包括第一通孔和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大于第二通孔的内径,所述密封筒和密封垫位于第一通孔内,所述密封垫和第一通孔的底部内接触,所述密封筒与密封垫的外侧壁均与第一通孔的内侧壁接触。
上述的一种矿用隔爆型无线天线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爆内套内设置有接线通孔,所述接线通孔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通孔段、第二通孔段和第三通孔段,所述第一通孔段、第二通孔段和第三通孔段的内径逐渐减少,所述隔爆内套内设置有多个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位于第二通孔段,所述第二通孔段和第三通孔段连接处安装有挡环,所述隔爆内套的外侧壁端部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射频电缆穿过挡环。
上述的一种矿用隔爆型无线天线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爆外套的外侧壁上套设有防松片,所述防松片位于限位凸台和隔爆外套端部之间;
所述隔爆内套的外侧壁设置有外隔爆螺纹,所述隔爆外套的内侧壁设置有内隔爆螺纹,所述外隔爆螺纹和所述内隔爆螺纹相适应。
上述的一种矿用隔爆型无线天线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爆外套包括水平安装部和与所述水平安装部一体成型且垂直布设的圆筒部,所述水平安装部通过第一螺栓与隔爆壳体连接为一体,内隔爆螺纹位于圆筒部内侧壁;
所述压盘包括压盖和与所述压盖一体成型且垂直布设的凸台,所述凸台的端部伸入第一通孔内,所述凸台的端部与密封筒贴合,所述压盖和所述凸台中设置有供射频电缆穿过的过线孔;
所述压盖上设置有供第二螺栓穿过的固定孔,所述第二螺栓将压盘与隔爆壳体连接为一体。
上述的一种矿用隔爆型无线天线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电缆位于隔爆外套外的端部套设有柔性橡胶套,所述柔性橡胶套的长度不小于1700mm。
上述的一种矿用隔爆型无线天线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筒为丁晴橡胶密封筒,所述射频电缆位于隔爆外套内的端部设置有BNC接头;
所述防松片包括套环部和两个对称设置在套环部上竖直部,所述隔爆内套的端部外侧壁上设置有两个对称布设的第一平面部,所述竖直部和第一平面部相贴合;
所述隔爆外套的水平安装部上设置有两个对称布设的第二平面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安装布设简便,使用寿命长。
2、本实用新型设置隔爆外套和隔爆内套,一方面是为了隔爆外套和隔爆内套通过隔爆螺纹连接,从而实现螺纹隔爆;另一方面,是为了隔爆内套内形成一个独立存在的隔爆型的接线腔,便于环氧树脂的填充和射频电缆的穿设,实现无线天线引入装置的有效隔爆,从而可适应矿用隔爆设备中。
3、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射频电缆依次穿过隔爆套、隔爆壳体和密封压紧件,这样射频电缆位于隔爆壳体内的端部设置有BNC接头,便于将无线信号传输到隔爆壳体内部的无线接收装置的无线信号接收端口;射频电缆位于隔爆壳体外的端部设置柔性橡胶套,从而形成无线天线;另外没有破坏射频电缆的屏蔽层,减少无线天线的信号衰减,提高了无线信号的收发距离,提高了无线无线引入装置抗干扰能力,确保无线操作安全可靠。
4、本实用新型射频电缆和隔爆内套之间填充有环氧树脂,一方面是为了环氧树脂固化后能对射频电缆进行固定,从而配合密封压紧件,以使射频电缆满足拉力测试要求;另一方面,环氧树脂固化时的收缩性低,产生的内应力小,提高在射频电缆上的粘附强度,且环氧树脂固化后具有耐碱、耐酸和耐溶剂、耐热,高介电性能、耐表面漏电、耐电弧等特性。
5、本实用新型密封压紧件包括压盘、密封筒和密封垫,通过压盘、密封筒和密封垫均伸入隔爆壳体内,且压盘与隔爆壳体外侧面连接,以对射频电缆进行密封压紧,从而使射频电缆不容易松脱,使引入装置始终压紧密封筒,保证密封筒抱紧电缆,使隔爆效果稳定。
6、本实用新型设置密封筒和密封垫,通过密封垫对密封筒的端面进行支撑,从而将压盘的推力能够充分地传递至密封筒上,使密封筒的形变均匀,既能避免密封筒的破损,而且确保密封筒与隔爆壳体上通孔的内侧壁贴合,从而对射频电缆抱紧,提高了提高隔爆密封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无线天线的信号衰减小,提高了无线信号的收发距离,确保无线操作安全可靠,且使用寿命长,安装便捷,可适应矿用隔爆设备中。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矿用隔爆型无线天线引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矿用隔爆型无线天线引入装置压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矿用隔爆型无线天线引入装置隔爆内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矿用隔爆型无线天线引入装置隔爆外套、隔爆内套和防松片的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矿用隔爆型无线天线引入装置防松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隔爆外套; 1-1—水平安装部; 1-2—圆筒部;
1-3—第一螺栓; 1-4—第二平面部; 2—隔爆内套;
2-1—外隔爆螺纹; 2-2—第一通孔段; 2-3—环形槽;
2-4—第二通孔段; 2-5—限位凸台; 2-6—挡环;
2-7—第三通孔段; 2-8—第一平面部;
3—防松片; 3-1—套环部; 3-2—竖直部;
4—射频电缆; 5—环氧树脂; 6—密封压紧件;
6-1—压盖; 6-1-1—过线孔; 6-1-2—固定孔;
6-2—密封筒; 6-3—密封垫; 6-4—第二螺栓;
6-5—凸台; 7—柔性橡胶套; 7-1—锥台端;
7-2—圆形端; 10—隔爆壳体; 10-1—第一通孔;
10-2—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在隔爆壳体10内侧的隔爆套和设置在隔爆壳体10外侧的密封压紧件6,射频电缆4穿过隔爆套、隔爆壳体10和密封压紧件6,所述隔爆套包括安装在隔爆壳体10内侧的隔爆外套1和设置在隔爆外套1内的隔爆内套2,所述隔爆内套2和所述隔爆外套1之间为隔爆螺纹连接;
所述密封压紧件6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布设的压盘、密封筒6-2和密封垫6-3,所述密封筒6-2和密封垫6-3均伸入隔爆壳体10内,所述射频电缆4依次穿过隔爆内套2、隔爆壳体10、密封垫6-3、密封筒6-2和压盘,所述射频电缆4和隔爆内套2之间填充有环氧树脂5。
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爆壳体10上设置有台阶孔,所述台阶孔包括第一通孔10-1和与所述第一通孔10-1连通的第二通孔10-2,所述第一通孔10-1的内径大于第二通孔10-2的内径,所述密封筒6-2和密封垫6-3位于第一通孔10-1内,所述密封垫6-3和第一通孔10-1的底部内接触,所述密封筒6-2与密封垫6-3的外侧壁均与第一通孔10-1的内侧壁接触。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爆内套2内设置有接线通孔,所述接线通孔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通孔段2-2、第二通孔段2-4和第三通孔段2-7,所述第一通孔段2-2、第二通孔段2-4和第三通孔段2-7的内径逐渐减少,所述隔爆内套2内设置有多个环形槽2-3,所述环形槽2-3位于第二通孔段2-4,所述第二通孔段2-4和第三通孔段2-7连接处安装有挡环2-6,所述隔爆内套2的外侧壁端部设置有限位凸台2-5,所述射频电缆4穿过挡环2-6。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爆外套1的外侧壁上套设有防松片3,所述防松片3位于限位凸台2-5和隔爆外套1端部之间;
所述隔爆内套2的外侧壁设置有外隔爆螺纹2-1,所述隔爆外套1的内侧壁设置有内隔爆螺纹,所述外隔爆螺纹2-1和所述内隔爆螺纹相适应。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爆外套1包括水平安装部1-1和与所述水平安装部1-1一体成型且垂直布设的圆筒部1-2,所述水平安装部1-1通过第一螺栓1-3与隔爆壳体10连接为一体,内隔爆螺纹位于圆筒部1-2内侧壁;
所述压盘包括压盖6-1和与所述压盖6-1一体成型且垂直布设的凸台6-5,所述凸台6-5的端部伸入第一通孔10-1内,所述凸台6-5的端部与密封筒6-2贴合,所述压盖6-1和所述凸台6-5中设置有供射频电缆4穿过的过线孔6-1-1;
所述压盖6-1上设置有供第二螺栓6-4穿过的固定孔6-1-2,所述第二螺栓6-4将压盘与隔爆壳体10连接为一体。
本实施例中,所述射频电缆4位于隔爆外套1外的端部套设有柔性橡胶套7,所述柔性橡胶套7的长度不小于1700mm。
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筒6-2为丁晴橡胶密封筒,所述射频电缆4位于隔爆外套1内的端部设置有BNC接头;
如图5所示,所述防松片3包括套环部3-1和两个对称设置在套环部3-1上竖直部3-2,所述隔爆内套2的端部外侧壁上设置有两个对称布设的第一平面部2-8,所述竖直部3-2和第一平面部2-8相贴合;
所述隔爆外套1的水平安装部1-1上设置有两个对称布设的第二平面部1-4。
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筒6-2为丁晴橡胶密封筒,且所述密封筒6-2的邵氏硬度为45°~55°。
本实施例中,设置隔爆外套1和隔爆内套2,一方面是为了隔爆外套1和隔爆内套2通过隔爆螺纹连接,从而实现螺纹隔爆;另一方面,是为了隔爆内套2内形成一个独立存在的隔爆型的接线腔,便于环氧树脂的填充和射频电缆的穿设,实现无线天线引入装置的有效隔爆,从而可适应矿用隔爆设备中。
本实施例中,射频电缆4依次穿过隔爆套、隔爆壳体10和密封压紧件6,这样射频电缆4位于隔爆壳体10内的端部设置有BNC接头,便于将无线信号传输到隔爆壳体即矿用隔爆设备外壳内部的无线接收装置的无线信号接收端口;射频电缆4位于隔爆壳体10外的端部设置柔性橡胶套7,从而形成无线天线;另外没有破坏射频电缆4的屏蔽层,提高了无线无线引入装置抗干扰能力。
本实施例中,射频电缆4和隔爆内套2之间填充有环氧树脂5,一方面是为了环氧树脂固化后能对射频电缆4进行固定,从而配合密封压紧件6,以使射频电缆4满足拉力测试要求;另一方面,环氧树脂固化时的收缩性低,产生的内应力小,提高在射频电缆4上的粘附强度,环氧树脂固化后耐碱性、耐酸性和耐溶剂性、耐热性,且高介电性能、耐表面漏电、耐电弧。
本实施例中,密封压紧件6包括密封筒6-2和密封垫6-3,通过密封筒6-2和密封垫6-3均伸入隔爆壳体10内,且压盘与隔爆壳体10外侧面贴合,以对射频电缆4进行密封压紧,以使射频电缆4不容易松脱,从而使引入装置始终压紧密封筒,保证密封筒抱紧电缆,使隔爆效果稳定。
本实施例中,设置密封筒6-2和密封垫6-3,通过使密封垫6-3对密封筒6-2的端面进行支撑,从而将压盘的推力能够充分地传递至密封筒6-2上,使密封筒6-2的形变均匀,既能避免密封筒6-2的破损,而且确保密封筒6-2与隔爆壳体10上通孔的内侧壁贴合,从而对射频电缆4抱紧,提高了提高隔爆密封效果。
本实施例中,实际使用时,柔性橡胶套7靠近隔爆壳体10的一端为圆形端7-2,柔性橡胶套7的另一端为锥台端7-1。
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该矿用隔爆型无线天线引入装置符合煤矿井下防爆标准,也符合国家标准,安全可靠,解决了矿用防爆设备造成的无线信号强度衰减严重的问题,采用该引入装置,可以提高无线信号接收灵敏,在有效的接收距离内,确保无线操作安全可靠。另外通过射频电缆4作为天线,可以任意角度布置,解决了无线信号入射角较小的问题,该引入装置结构简单,可自由弯曲,使用寿命长,安装便捷,维护方便。
本实用新型具体安装,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隔爆外套和隔爆内套的测试:
步骤101、在温度为80℃,相对湿度为90%下,对隔爆外套1和隔爆内套2测试28天;
步骤102、隔爆外套1和隔爆内套2在室温下静置24h;
步骤103、在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90%下,对隔爆外套1和隔爆内套2测试28天,隔爆外套1和隔爆内套2完好,则说明隔爆外套1和隔爆内套2合格;
步骤二、密封压紧件的测试:
步骤201、按照步骤101至步骤103所述的方法,对压盘进行测试,直至压盘合格;
步骤202、在温度为95℃,相对湿度为93%下,对密封筒6-2和密封垫6-3测试28天;
步骤203、在温度为-25℃下,对密封筒6-2和密封垫6-3测试24h;
步骤204、将密封筒6-2和密封垫6-3放置在温度为50℃的2号油中保持24h,之后将密封筒6-2和密封垫6-3擦干在室温下静置24h,密封筒和密封垫完好,则说明密封筒和密封垫合格;
步骤三、隔爆壳体的测试:
步骤301、在温度为22.7℃下,用1kg重锤对隔爆壳体10进行冲击,隔爆壳体10完好;
步骤302、在甲烷体积浓度为9.3%~10.3%,压力为0~0.416MPa的甲烷空气混合环境下,对隔爆壳体10进行一次测试;
步骤303、在甲烷体积浓度为9.3%~10.3%,压力为0.060MPa~0.636MPa的甲烷空气混合环境下,对隔爆壳体10进行二次测试;
步骤304、在隔爆壳体10内外均填充氢气和空气混合气体,氢气的体积浓度为54.5%~55.5%,在大气压下在隔爆壳体10内点燃,隔爆壳体10未传爆则说明隔爆壳体10合格;
步骤四、隔爆套、密封压紧件和射频电缆的安装:
步骤401、在隔爆壳体10内侧安装隔爆外套1;
步骤402、将隔爆内套2安装在隔爆外套1内,同时,将射频电缆4伸出隔爆内套2的端部穿过隔爆壳体10上的第一通孔10-1与第二通孔10-2;
步骤403、射频电缆4伸出隔爆壳体10的外端依次套设密封垫6-3、密封筒6-2和压盘,并将密封筒6-2和密封垫6-3伸入第二通孔10-2,直至密封垫6-3和第一通孔10-1的底部内接触;其中,所述密封筒6-2与密封垫6-3的外侧壁均与第一通孔10-1的内侧壁接触;
步骤404、第二螺栓6-4穿过压盖6-1上的固定孔6-1-2,将压盘与隔爆壳体10连接为一体;
步骤五、无线天线引入装置的测试:
步骤501、给射频电缆4施加140N~180N的拉力,并保持6h,当射频电缆4的位移量不大于6mm,且第一螺栓1-3和第二螺栓6-4不松动,则射频电缆4拉力测试合格;
步骤502、给隔爆壳体10填充空气施加2000kPa的压力时,保持10s,射频电缆4安装处未发生泄漏,则无线天线引入装置合格满足矿用隔爆。
本实施例中,步骤402中将隔爆内套2安装在隔爆外套1内,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4021、在隔爆内套2的端部安装挡环2-6,将射频电缆4的一端穿过隔爆内套2和挡环2-6;
步骤4022、在射频电缆4和隔爆内套2之间灌注环氧树脂5,直至环氧树脂5的表面与隔爆内套2的端部相齐平;
步骤4023、将灌注有环氧树脂5的隔爆内套2在室温下固化7天~10天;
步骤4024、将隔爆内套2安装在隔爆外套1内。
本实施例中,步骤404完成之后还进行如下步骤:
步骤405、在射频电缆4位于隔爆壳体10内的端部安装BNC接头;
步骤406、在射频电缆4位于隔爆壳体10外的端部设有柔性橡胶套7;其中,柔性橡胶套7的长度为不小于1700mm。
本实施例中,环氧树脂5为环氧树脂黑色AB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无线天线的信号衰减小,提高了无线信号的收发距离,确保无线操作安全可靠,且使用寿命长,安装便捷,可适应矿用隔爆设备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矿用隔爆型无线天线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隔爆壳体(10)内侧的隔爆套和设置在隔爆壳体(10)外侧的密封压紧件(6),射频电缆(4)穿过隔爆套、隔爆壳体(10)和密封压紧件(6),所述隔爆套包括安装在隔爆壳体(10)内侧的隔爆外套(1)和设置在隔爆外套(1)内的隔爆内套(2),所述隔爆内套(2)和所述隔爆外套(1)之间为隔爆螺纹连接;
所述密封压紧件(6)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布设的压盘、密封筒(6-2)和密封垫(6-3),所述密封筒(6-2)和密封垫(6-3)均伸入隔爆壳体(10)内,所述射频电缆(4)依次穿过隔爆内套(2)、隔爆壳体(10)、密封垫(6-3)、密封筒(6-2)和压盘,所述射频电缆(4)和隔爆内套(2)之间填充有环氧树脂(5)。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隔爆型无线天线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爆壳体(10)上设置有台阶孔,所述台阶孔包括第一通孔(10-1)和与所述第一通孔(10-1)连通的第二通孔(10-2),所述第一通孔(10-1)的内径大于第二通孔(10-2)的内径,所述密封筒(6-2)和密封垫(6-3)位于第一通孔(10-1)内,所述密封垫(6-3)和第一通孔(10-1)的底部内接触,所述密封筒(6-2)与密封垫(6-3)的外侧壁均与第一通孔(10-1)的内侧壁接触。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隔爆型无线天线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爆内套(2)内设置有接线通孔,所述接线通孔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通孔段(2-2)、第二通孔段(2-4)和第三通孔段(2-7),所述第一通孔段(2-2)、第二通孔段(2-4)和第三通孔段(2-7)的内径逐渐减少,所述隔爆内套(2)内设置有多个环形槽(2-3),所述环形槽(2-3)位于第二通孔段(2-4),所述第二通孔段(2-4)和第三通孔段(2-7)连接处安装有挡环(2-6),所述隔爆内套(2)的外侧壁端部设置有限位凸台(2-5),所述射频电缆(4)穿过挡环(2-6)。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隔爆型无线天线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爆外套(1)的外侧壁上套设有防松片(3),所述防松片(3)位于限位凸台(2-5)和隔爆外套(1)端部之间;
所述隔爆内套(2)的外侧壁设置有外隔爆螺纹(2-1),所述隔爆外套(1)的内侧壁设置有内隔爆螺纹,所述外隔爆螺纹(2-1)和所述内隔爆螺纹相适应。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隔爆型无线天线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爆外套(1)包括水平安装部(1-1)和与所述水平安装部(1-1)一体成型且垂直布设的圆筒部(1-2),所述水平安装部(1-1)通过第一螺栓(1-3)与隔爆壳体(10)连接为一体,内隔爆螺纹位于圆筒部(1-2)内侧壁;
所述压盘包括压盖(6-1)和与所述压盖(6-1)一体成型且垂直布设的凸台(6-5),所述凸台(6-5)的端部伸入第一通孔(10-1)内,所述凸台(6-5)的端部与密封筒(6-2)贴合,所述压盖(6-1)和所述凸台(6-5)中设置有供射频电缆(4)穿过的过线孔(6-1-1);
所述压盖(6-1)上设置有供第二螺栓(6-4)穿过的固定孔(6-1-2),所述第二螺栓(6-4)将压盘与隔爆壳体(10)连接为一体。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隔爆型无线天线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电缆(4)位于隔爆外套(1)外的端部套设有柔性橡胶套(7),所述柔性橡胶套(7)的长度不小于1700mm。
7.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矿用隔爆型无线天线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筒(6-2)为丁晴橡胶密封筒,所述射频电缆(4)位于隔爆外套(1)内的端部设置有BNC接头;
所述防松片(3)包括套环部(3-1)和两个对称设置在套环部(3-1)上竖直部(3-2),所述隔爆内套(2)的端部外侧壁上设置有两个对称布设的第一平面部(2-8),所述竖直部(3-2)和第一平面部(2-8)相贴合;
所述隔爆外套(1)的水平安装部(1-1)上设置有两个对称布设的第二平面部(1-4)。
CN202021828897.4U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矿用隔爆型无线天线引入装置 Active CN2124855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28897.4U CN212485543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矿用隔爆型无线天线引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28897.4U CN212485543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矿用隔爆型无线天线引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85543U true CN212485543U (zh) 2021-02-05

Family

ID=74448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28897.4U Active CN212485543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矿用隔爆型无线天线引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855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83904A (zh) 一种矿用隔爆型无线天线引入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212485543U (zh) 一种矿用隔爆型无线天线引入装置
CN103280658B (zh) 一种耐高电压连接器
CN104167632A (zh) 一种密封式耐高电压电连接器
CN102025063A (zh) 密封型多用途射频同轴转换连接器
CN104216064A (zh) 一种用于变压器的穿墙光纤连接器
CN114784558B (zh) 一种具有隔爆功能的射频连接器及设计方法
CN208539181U (zh) 一种高压力差的电连接器
CN210893269U (zh) 一种矿用隔爆兼本安型流量计
CN206931983U (zh) 线缆屏蔽接头
CN214900125U (zh) 一种带油位指示功能的高压交联电缆户外终端
CN215418413U (zh) 一种ip68防护等级的电池箱
CN211121759U (zh) 一种无线压力变送器
CN113315082A (zh) 带油位指示功能的高压交联电缆户外终端
CN210894684U (zh) 一种水下地质雷达防水装置
CN210518338U (zh) 矿用隔爆兼本安型光端机
CN213688475U (zh) 一种温度振动复合传感器
CN116449070B (zh) 一种光学互感器
CN215580320U (zh) 一种核电事故工况的雷达液位计射频线缆接头防护装置
CN219040853U (zh) 一种金属对接密封的矿物质绝缘电缆组件
CN210350718U (zh) 一种便于接线的防爆接线盒
CN214674297U (zh) 一种电力系统用高压防水防爆中间接头
CN221124874U (zh) 一种北斗救生信标机的防水耐压结构
CN214366036U (zh) 一种耐高压微音器的安装结构
CN218940577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缆保护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