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85495U - 一种电池间连接排缓冲结构及电池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间连接排缓冲结构及电池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85495U
CN212485495U CN202021270397.3U CN202021270397U CN212485495U CN 212485495 U CN212485495 U CN 212485495U CN 202021270397 U CN202021270397 U CN 202021270397U CN 212485495 U CN212485495 U CN 2124854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row
battery module
busbar
i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7039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晨南
邓江南
姜斌
杨秋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enio New Energy Battery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Tafe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Jiangsu Tafe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Jiangsu Tafel Power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Tafe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Jiangsu Tafe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Jiangsu Tafel Power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Tafe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7039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854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854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854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间连接排缓冲结构及电池模组。电池模组通过该电池间连接排缓冲结构进行电池间的串联或并联。该电池间连接排缓冲结构包括连接第一电池电极的第一连接排和连接第二电池电极的第二连接排。第一连接排为无折弯的直排。第二连接排位带有折弯的曲排。第一连接排和第二连接排叠合后焊接相连。本实用新型由于第一连接排为无折弯的直排,因此,第二连接排和第一连接排焊接后,第二连接排的两端位于不同高度上。因此第二连接排两端只需要较小受力就可以实现弯曲部的拉伸和压缩效果,从而实现较好的缓冲。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间连接排缓冲结构及电池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间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由连接在一起的多个电池供电。电池和电池的电极之间通常通过铜排或铝排进行串联或并联。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发生的震动容易导致电池发生轻微移位。另外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由电池膨胀导致电池间相互挤压也会导致电池发生轻微移位。因此,电池和电池的电极之间进行串联和并联时,铜排或铝排需要能够提供缓冲,以此避免在电池移位时避免铜排或铝排和电池电极相脱离。
现有技术下,铜排或铝排提供缓冲的方法通常由两种:第一种是将铜排或铝排折弯形成弯曲部。第二种是将多层铜箔或铝箔两端压合后形成的软排。在第一种方式下,由于铜或铝的材质比较硬,因此要求弯曲部的具有较大的曲率半径和较大的弧度,才能提供有效的缓冲。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铜或铝的材质比较硬,将铜排或铝排折弯形成弯曲部所形成的缓冲结构缓冲效果不足。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池间连接排缓冲结构,包括连接第一电池电极的第一连接排和连接第二电池电极的第二连接排;所述第一连接排为无折弯的直排;所述第二连接排为带有折弯的曲排;所述第一连接排和第二连接排叠合后焊接相连。
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间连接排缓冲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排和第二连接排叠合后焊接相连形成焊接部;所述焊接部位于所述第一电池电极和第二电池电极之间。
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间连接排缓冲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排和第二连接排叠合后焊接相连形成焊接部;所述焊接部位于所述第一电池电极的正上方。
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间连接排缓冲结构,所述第二连接排为两端不同高度自然折弯所形成的之字形曲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包括若干个其电池电极位于其顶端面的电池;各电池间通过上述的电池间连接排缓冲结构进行串联或并联。
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所述第二连接排为两端不同高度自然折弯所形成的之字形曲排。
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所述第二连接排为向远离电池顶端面的方向凸出的曲排。
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所述第二连接排为向电池顶端面方向弯曲的曲排。
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所述电池的顶端面上设置有隔离板。
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所述第二连接排的弯曲部位于所述隔离板正上方,并且所述弯曲部与所述隔离板之间具有缓冲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下:由于第一连接排为无折弯的直排,因此,第二连接排和第一连接排焊接后,第二连接排的两端位于不同高度上。因此第二连接排两端只需要较小受力就可以实现弯曲部的拉伸和压缩效果,从而实现较好的缓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池间连接排缓冲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分别是本实用新型可选实施方式下的电池间连接排缓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1是第一连接排,12是第二连接排,121是弯曲部,
13是焊接部,14是隔离板,15是缓冲间隙,
20是电池,21是电池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是一电池模组,该电池模组内设置有若干电池。该电池模组内的电池的电池电极位于其顶端面,参照图1。该电池模组内的各电池之间通过电池间连接排缓冲结构进行串联或并联,并串联或并联成一体。电池模组的具体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悉,本说明书不再图示说明。
其中,电池间连接排缓冲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连接排11和第二连接排12。第一连接排11和第二连接排12均为铜排或铝排。其中,第一连接排11为无折弯的直排,第二连接排12为带有折弯的曲排。也就是,第二连接排12设有弯曲部121。第一连接排11和第二连接排12的一端通过焊接或螺栓紧固的方式分别连接两个电池20的电池电极21,第一连接排11和第二连接排12的另一端则叠合后通过焊接方式相连而形成焊接部13。折弯部121位于第二连接排12两端的连接部之间。两个电池20的电池电极21分别为第一电池电极和第二电池电极,其中,第一连接排11所连接的是第一电池电极,第二连接排12所连接的是第二电池电极。
该结构之下,通过第一连接排11对第二连接排12一端的垫高作用,使得第二连接排12两端位于不同高度上,因此,第二连接排12的两端只需要较小受力就可以实现弯曲部121的拉伸和压缩效果,从而实现较好的缓冲。经实验测试表明,同样条件下,采用本实施例的缓冲结构,拉伸或者压缩两个电池电极间相同的距离,所需要的拉力或压力仅需一半。
需要指出的是,第二连接排12上的弯曲部121的形状不限,比如在图1所示例的结构中,弯曲部121的形状是第二连接排12为两端不同高度自然折弯所形成的之字形结构,由此,第二连接排12构成之字形曲排。
图2和图3分别显示了第二连接排12上的弯曲部121的其他形状,在图2所示例的结构中,弯曲部121为向远离电池顶端面的方向凸出的不规则折弯结构,由此使得第二连接排12为向远离电池顶端面的方向凸出的曲排。在图3所示例的结构中,弯曲部121为向电池顶端面方向弯曲的不规则折弯结构,由此使得第二连接排12为向电池顶端面方向弯曲的曲排。
由上述结构显示,第一连接排11的作用是将第二连接排12的一端垫高,使得第二连接排12两端位于不同高度上,因此,焊接部13并限于图1所示的结构。在图1所示例的结构中,焊接部13位于两个电池电极21之间。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下,参照图3,第二连接排12也可以层叠在第一连接排11之上,使得第一连接排11和第二连接排12之间的焊接部13位于电池电极21的正上方,或者也可以说,焊接部13位于第一电池电极的正上方。
此外,按照一般的电池模组设置,电池20的顶端面上设置有隔离板14,参照图1和图3。隔离板14通常也称为线束隔离板。弯曲部121位于隔离板14之上,并且弯曲部121与隔离板14之间具有缓冲间隙15。缓冲间隙15为弯曲部121在执行缓冲作用时提供伸缩空间。

Claims (10)

1.一种电池间连接排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第一电池电极的第一连接排和连接第二电池电极的第二连接排;所述第一连接排为无折弯的直排;所述第二连接排为带有折弯的曲排;所述第一连接排和第二连接排叠合后焊接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间连接排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排和第二连接排叠合后焊接相连形成焊接部;所述焊接部位于所述第一电池电极和第二电池电极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间连接排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排和第二连接排叠合后焊接相连形成焊接部;所述焊接部位于所述第一电池电极的正上方。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池间连接排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排为两端不同高度自然折弯所形成的之字形曲排。
5.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其电池电极位于其顶端面的电池;各电池间通过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池间连接排缓冲结构进行串联或并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排为两端不同高度自然折弯所形成的之字形曲排。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排为向远离电池顶端面的方向凸出的曲排。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排为向电池顶端面方向弯曲的曲排。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的顶端面上设置有隔离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排的弯曲部位于所述隔离板正上方,并且所述弯曲部与所述隔离板之间具有缓冲间隙。
CN202021270397.3U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电池间连接排缓冲结构及电池模组 Active CN2124854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70397.3U CN212485495U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电池间连接排缓冲结构及电池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70397.3U CN212485495U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电池间连接排缓冲结构及电池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85495U true CN212485495U (zh) 2021-02-05

Family

ID=74455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70397.3U Active CN212485495U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电池间连接排缓冲结构及电池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854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61136B2 (ja) 二次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これに適用される単位電池固定用エンドプレート
CN102171881B (zh) 燃料电池的电池堆以及燃料电池的电池堆的紧固方法
CN112542645B (zh) 具有压力限制装置的电池、功能装置和压力限制方法
CN105977057B (zh) 蓄电元件
CN106663760A (zh) 电源装置
CN108780861A (zh) 电源装置
CN101834303A (zh) 车辆用电源装置
CN1985394A (zh) 集电板、燃料电池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CN106233502A (zh) 电池模块
KR101256058B1 (ko) 이차 전지 모듈
CN210467964U (zh) 采样组件、连接组件、电池模组以及车辆
CN111106301A (zh) 二次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CN111902967A (zh) 汇流条以及电池层叠体
CN104781947A (zh) 具有两个牵拉板和两个夹紧板的电池模块
EP3654401A1 (en) Side plate and battery module
CN111900300A (zh) 一种利用形变锁紧的电池模组
CN212485495U (zh) 一种电池间连接排缓冲结构及电池模组
CN104241673A (zh) 蓄电模块、及蓄电模块的制造方法
CN112956074A (zh) 母线的制造方法、母线以及电池模块
KR100684762B1 (ko) 이차 전지 모듈과 이에 적용되는 단위 전지 고정용앤드플레이트
CN212848722U (zh) 软包电芯极耳的连接装置
CN210110897U (zh) 一种蓄电池固定支架和蓄电池包
CN113871786A (zh) 一种集成化的电池模组
CN208400909U (zh) 一种软包电池模组
KR100684756B1 (ko) 이차 전지 모듈 및 이에 사용되는 앤드 플레이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14

Address after: 215500 No. 68, Xin'anjiang Road, Southeast street, Changshu, Suzhou, Jiangsu

Patentee after: Jiangsu Zhengli new energy batter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5, Huashang Road, Airport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Tafel Power System Co.,Ltd.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TAFE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TAFE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