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82268U - 一种防暴弹双管发射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暴弹双管发射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82268U
CN212482268U CN202021497615.7U CN202021497615U CN212482268U CN 212482268 U CN212482268 U CN 212482268U CN 202021497615 U CN202021497615 U CN 202021497615U CN 212482268 U CN212482268 U CN 2124822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rod
double
firing
bas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9761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大勇
白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
Original Assigne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 filed Crit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
Priority to CN20202149761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822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822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8226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暴弹双管发射器,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发射基座和与发射基座铰接的双发射管,以及安装在发射基座内的两个推杆组件和与推杆组件相配合的击发组件,壳体的底部与双发射管的底部之间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壳体的顶部与双发射管的顶部之间通过可解锁的扣压板连接,推杆组件包括插装在发射基座内的圆柱推杆和设置在圆柱推杆尾端的发射弹簧,双发射管内具有两个相平行且与两个所述圆柱推杆一一对应的装弹孔,击发组件包括击发拨叉、击发销钉、击发按钮和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安全性高,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提高了防暴弹的发射效率,能够提高制服歹徒的效率,并能够保证警务人员的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防暴弹双管发射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警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暴弹双管发射器。
背景技术
目前,对维护社会治安,常用的警用发射器能够发射霰弹、催泪弹、致昏弹等低杀伤性弹药,一直是世界各国警察、治安和执法部门使用的主要防暴武器。军用霰弹枪由于近距离火力猛、命中率高、杀伤力强、使用方便,既可用于近战,尤其是城市巷战和建筑物内的战斗,又可用于要求密集、饱和射击的伏击战和反伏击战。防暴弹发射器是一种特殊的单人用武器,主要用于射击近距离目标,制服暴徒或驱散骚乱人群。然而现有的防暴弹发射器只能实现单管发射,功能单一,且不便于操作使用,体积大,不便于携带,严重降低了制服歹徒的效率,无法保证警务人员的安全,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且发射效率高的防暴弹双管发射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暴弹双管发射器,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且操作安全性高,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提高了防暴弹的发射效率,能够提高制服歹徒的效率,并能够保证警务人员的安全,便于推广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1.一种防暴弹双管发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发射基座和与所述发射基座铰接的双发射管,以及安装在所述发射基座内的两个推杆组件和与所述推杆组件相配合的击发组件,所述壳体的底部与所述双发射管的底部之间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所述壳体的顶部与所述双发射管的顶部之间通过可解锁的扣压板连接,所述壳体内固定安装有方形固定块,所述发射基座上开设有与所述方形固定块相配合的矩形让位孔,所述推杆组件包括插装在所述发射基座内的圆柱推杆和设置在所述圆柱推杆尾端的发射弹簧,所述圆柱推杆的一端设置有击发针,所述圆柱推杆的另一端开设有发射弹簧安装孔,所述圆柱推杆上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与所述第三凹槽的底面位于同一个平面上,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相垂直,所述方形固定块的两个侧面分别与两个所述圆柱推杆的第一凹槽的底面相配合,所述发射基座上开设有两个圆柱推杆安装孔,所述圆柱推杆安装孔的孔底开设有贯通的击发针穿过孔,两个所述圆柱推杆安装孔均与所述矩形让位孔垂直贯通,所述双发射管内具有两个相平行且与两个所述圆柱推杆一一对应的装弹孔,所述装弹孔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装弹孔相贯通的发射孔,所述击发组件包括铰接安装在所述发射基座上且与所述圆柱推杆相配合的击发拨叉和垂直安装在所述击发拨叉一端的击发销钉,以及设置在所述击发销钉的正上方的击发按钮和设置在所述击发拨叉与所述发射基座之间的复位弹簧。
上述的一种防暴弹双管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与所述双发射管连接的主体部和与所述主体部相贯通的手柄部,所述手柄部的底面呈波浪形,所述发射基座包括与所述主体部相配合的前端基座和与所述手柄部相配合的后端基座。
上述的一种防暴弹双管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基座的底面上设置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包括垂直安装在所述前端基座的底面上的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所述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上安装有第二铰接轴,所述击发拨叉的中部套装在所述第二铰接轴上。
上述的一种防暴弹双管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击发拨叉具有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所述击发拨叉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铰接轴穿过孔,所述第一安装面上设置有直角梯形凸起,所述击发销钉垂直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面上,所述复位弹簧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面上。
上述的一种防暴弹双管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一U形支座,所述双发射管的顶端设置有与第一U形支座相匹配的第二U形支座,所述第一U形支座的两个侧壁之间安装有第三铰接轴,所述扣压板的中部套装在所述第三铰接轴上,所述扣压板靠近所述双发射管的一端设置有倒钩,所述扣压板远离所述双发射管的一端安装有解锁按钮,所述解锁按钮的正下方设置有按钮弹簧,所述双发射管上开设有与所述倒钩相配合的凹槽。
上述的一种防暴弹双管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内安装有与所述击发组件相配合的保险组件,所述保险组件包括插装在所述主体部内且与两个所述击发拨叉相配合的保险销轴和固定安装在所述主体部内的弹性销钉,所述保险销轴上开设有两个用于卡装所述击发拨叉的第一环形凹槽、用于卡装所述弹性销钉的第二环形凹槽和第三环形凹槽。
上述的一种防暴弹双管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发射管的端面上安装有退弹组件,所述退弹组件包括退弹套筒和套装在所述退弹套筒内的退弹弹簧。
上述的一种防暴弹双管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推杆安装孔的开口端通过封堵块封堵,所述封堵块通过固定销钉固定安装在所述后端基座上。
上述的一种防暴弹双管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部上固定安装有挂扣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内安装发射基座,并在发射基座上铰接双发射管,通过在发射基座内安装两个推杆组件和与推杆组件相配合的击发组件,壳体、发射基座和双发射管共同构成双管发射器的主体结构,推杆组件和击发组件共同构成双管发射器的核心发射单元,由于壳体的底部与双发射管的底部之间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且壳体的顶部与双发射管的顶部之间通过可解锁的扣压板连接,第一铰接轴能够实现壳体的底部与双发射管的底部之间的可靠连接,可解锁的扣压板能够实现壳体与双发射管之间的扣合与打开,通过在壳体内固定安装方形固定块,并通过在发射基座上开设与方形固定块相配合的矩形让位孔,由于方形固定块固定安装在壳体内,因此,当手动拉动壳体或者发射基座时,通过方形固定块与矩形让位孔之间的配合,使壳体与发射基座之间会产生相对的直线滑动。
2、本实用新型的推杆组件包括插装在发射基座内的圆柱推杆和设置在圆柱推杆尾端的发射弹簧,且在圆柱推杆的一端设置击发针,在圆柱推杆的另一端开设发射弹簧安装孔,又由于发射基座上开设有两个圆柱推杆安装孔,且圆柱推杆安装孔的孔底开设有贯通的击发针穿过孔,实际使用时,圆柱推杆插装在圆柱推杆安装孔内,击发针插装在击发针穿过孔内,发射弹簧套装在发射弹簧安装孔内,发射弹簧为圆柱推杆的移动提供弹簧力,当发射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击发针隐藏在击发针穿过孔内,当发射弹簧回弹时,发射弹簧会推动圆柱推杆向双发射管的一侧移动,使击发针从击发针穿过孔内伸出,并碰触装填在双发射管内的防暴弹的底火,引发防暴弹的发射药燃烧,实现将防暴弹的弹头从双发射管内发射出去的目的。
3、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凹槽与方形固定块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圆柱推杆与方形固定块之间的联动,由于两个圆柱推杆安装孔均与矩形让位孔垂直贯通,因此,当方形固定块固定安装在壳体内,且两个圆柱推杆分别插装在两个圆柱推杆安装孔内时,方形固定块的两个侧面分别与两个圆柱推杆的第一凹槽的底面相配合,当手动向远离双发射管的一侧拉动壳体时,方形固定块会带动两个圆柱推杆向远离双发射管的一侧移动,圆柱推杆会挤压发射弹簧,使发射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4、本实用新型的击发组件包括击发拨叉、击发销钉、击发按钮和复位弹簧,当需要执行击发的动作时,操作人员只需要按压击发按钮,由击发按钮推动击发销钉,由击发销钉挤压击发拨叉的一端,并带动击发拨叉转动,此时,位于击发拨叉与发射基座之间的复位弹簧被压缩,通过击发拨叉和圆柱推杆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击发按钮与圆柱推杆之间的联动,通过手动按压击发按钮能够实现由发射弹簧推动圆柱推杆实现击发的目的。
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圆柱推杆上开设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实现击发拨叉与圆柱推杆之间的相互配合,实际使用时,当发射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击发拨叉卡装在第三凹槽内,在操作人员按压击发按钮后,击发拨叉会发生转动,使击发拨叉从第三凹槽内脱出,此时,发射弹簧开始回弹,并推动圆柱推杆向靠近双发射管的一侧移动,而击发拨叉沿着圆柱推杆的长度方向滑动,当击发拨叉滑动至第二凹槽位置处时,被压缩的复位弹簧会回弹,并推动击发拨叉卡装在第二凹槽内,发射弹簧停止回弹,在此过程中,圆柱推杆带动击发针从击发针穿过孔内伸出完成了击发的动作。
6、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且操作安全性高,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提高了防暴弹的发射效率,能够提高制服歹徒的效率,并能够保证警务人员的安全,便于推广应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圆柱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发射基座、推杆组件、击发组件和方形固定块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仰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击发拨叉、击发销钉和复位弹簧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击发拨叉处于可以实现击发的状态下,击发拨叉与保险销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击发拨叉处于无法实现击发的状态下,击发拨叉与保险销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主体部; 1-2—手柄部; 2-1—前端基座;
2-1-1—铰接耳板; 2-1-2—击发销钉穿过孔;
2-2—后端基座; 3—双发射管; 3-1—装弹孔;
3-2—发射孔; 3-3—凹槽; 4—第一铰接轴;
5—圆柱推杆; 5-1—击发针; 5-2—发射弹簧安装孔;
5-3—第一凹槽; 5-4—第二凹槽; 5-5—第三凹槽;
6—发射弹簧; 7—封堵块; 8—固定螺钉;
9—方形固定块; 10—螺钉; 11—击发按钮;
12-1—第一铰接板; 12-2—第一铰接板; 12-3—第二铰接轴;
13—击发拨叉; 13-1—第一安装面; 13-2—第二安装面;
13-3—第二铰接轴穿过孔; 13-4—直角梯形凸起;
14—击发销钉; 15—复位弹簧; 16—保险销轴;
16-1—第一环形凹槽; 16-2—第二环形凹槽;
17-1—退弹套筒; 17-2—退弹弹簧; 18—解锁按钮;
19—扣压板; 19-1—倒钩; 20—按钮弹簧;
21—矩形让位孔; 22-1—第一U形支座; 22-2—第二U形支座;
22-3—第三铰接轴; 23—挂扣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发射基座和与发射基座铰接的双发射管3,以及安装在发射基座内的两个推杆组件和与推杆组件相配合的击发组件,壳体的底部与双发射管3的底部之间通过第一铰接轴4铰接,壳体的顶部与双发射管3的顶部之间通过可解锁的扣压板19连接,壳体内固定安装有方形固定块9,发射基座上开设有与方形固定块9相配合的矩形让位孔21,推杆组件包括插装在发射基座内的圆柱推杆5和设置在圆柱推杆5尾端的发射弹簧6,圆柱推杆5的一端设置有击发针5-1,圆柱推杆5的另一端开设有发射弹簧安装孔5-2,圆柱推杆5上开设有第一凹槽5-3、第二凹槽5-4和第三凹槽5-5,第二凹槽5-4 的底面与第三凹槽5-5的底面位于同一个平面上,第二凹槽5-4的底面与第一凹槽5-3的底面相垂直,方形固定块9的两个侧面分别与两个圆柱推杆5的第一凹槽5-3的底面相配合,发射基座上开设有两个圆柱推杆安装孔,圆柱推杆安装孔的孔底开设有贯通的击发针穿过孔,两个圆柱推杆安装孔均与矩形让位孔21垂直贯通,双发射管3内具有两个相平行且与两个圆柱推杆5一一对应的装弹孔3-1,装弹孔3-1的一端开设有与装弹孔 3-1相贯通的发射孔3-2,击发组件包括铰接安装在发射基座上且与圆柱推杆5相配合的击发拨叉13和垂直安装在击发拨叉13一端的击发销钉 14,以及设置在击发销钉14的正上方的击发按钮11和设置在击发拨叉13 与发射基座之间的复位弹簧15。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壳体内安装发射基座,并在发射基座上铰接双发射管3,通过在发射基座内安装两个推杆组件和与推杆组件相配合的击发组件,实际使用时,壳体、发射基座和双发射管3共同构成双管发射器的主体结构,推杆组件和击发组件共同构成双管发射器的核心发射单元,由于壳体的底部与双发射管3的底部之间通过第一铰接轴4铰接,且壳体的顶部与双发射管3的顶部之间通过可解锁的扣压板19连接,实际使用时,第一铰接轴4能够实现壳体的底部与双发射管3的底部之间的可靠连接,可解锁的扣压板19能够实现壳体与双发射管3之间的扣合与打开,当需要向双发射管3内装填防暴弹时,只需要将扣压板19解锁,再绕着第一铰接轴4顺时针转动双发射管3,即可实现将壳体与双发射管3打开的目的,在完成向双发射管3内装填防暴弹后,绕着第一铰接轴4逆时针转动双发射管3,再利用扣压板19实现壳体与双发射管3之间的扣合,连接可靠,操作简单,使用效果好。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壳体内固定安装方形固定块9,并通过在发射基座上开设与方形固定块9相配合的矩形让位孔21,实际使用时,由于方形固定块9固定安装在壳体内,因此,当手动拉动壳体或者发射基座时,通过方形固定块9与矩形让位孔21之间的配合,使壳体与发射基座之间会产生相对的直线滑动。
本实施例中,推杆组件包括插装在发射基座内的圆柱推杆5和设置在圆柱推杆5尾端的发射弹簧6,且在圆柱推杆5的一端设置击发针5-1,在圆柱推杆5的另一端开设发射弹簧安装孔5-2,又由于发射基座上开设有两个圆柱推杆安装孔,且圆柱推杆安装孔的孔底开设有贯通的击发针穿过孔,实际使用时,圆柱推杆5插装在圆柱推杆安装孔内,击发针5-1插装在击发针穿过孔内,发射弹簧6套装在发射弹簧安装孔5-2内,发射弹簧6为圆柱推杆5的移动提供弹簧力,当发射弹簧6处于压缩状态时,击发针5-1隐藏在击发针穿过孔内,当发射弹簧6回弹时,发射弹簧6会推动圆柱推杆5向双发射管3的一侧移动,使击发针5-1从击发针穿过孔内伸出,并碰触装填在双发射管3内的防暴弹的底火,引发防暴弹的发射药燃烧,实现将防暴弹的弹头从双发射管3内发射出去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在圆柱推杆5上开设第一凹槽5-3,其目的在于:通过第一凹槽5-3与方形固定块9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圆柱推杆5与方形固定块9之间的联动,实际使用时,由于两个圆柱推杆安装孔均与矩形让位孔21垂直贯通,因此,当方形固定块9固定安装在壳体内,且两个圆柱推杆5分别插装在两个圆柱推杆安装孔内时,方形固定块9的两个侧面分别与两个圆柱推杆5的第一凹槽5-3的底面相配合,当手动向远离双发射管3的一侧拉动壳体时,方形固定块9会带动两个圆柱推杆5向远离双发射管3的一侧移动,圆柱推杆5会挤压发射弹簧6,使发射弹簧6处于压缩状态。
本实施例中,击发组件包括击发拨叉13、击发销钉14、击发按钮11 和复位弹簧15,击发拨叉13铰接安装在发射基座上且与圆柱推杆5相配合,击发销钉14垂直安装在击发拨叉13的一端,击发按钮11设置在击发销钉14的正上方,复位弹簧15设置在击发拨叉13与发射基座之间,实际使用时,当需要执行击发的动作时,操作人员只需要按压击发按钮11,由击发按钮11推动击发销钉14,由击发销钉14挤压击发拨叉13的一端,并带动击发拨叉13转动,此时,位于击发拨叉13与发射基座之间的复位弹簧15被压缩,通过击发拨叉13和圆柱推杆5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击发按钮11与圆柱推杆5之间的联动,通过手动按压击发按钮11能够实现由发射弹簧6推动圆柱推杆5实现击发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圆柱推杆5上开设第二凹槽5-4和第三凹槽5-5,第二凹槽5-4的底面与第三凹槽5-5的底面位于同一个平面上,且第二凹槽5-4的底面与第一凹槽5-3的底面相垂直,其目的在于:实现击发拨叉 13与圆柱推杆5之间的相互配合,实际使用时,当发射弹簧6处于压缩状态时,击发拨叉13卡装在第三凹槽5-5内,在操作人员按压击发按钮11 后,击发拨叉13会发生转动,使击发拨叉13从第三凹槽5-5内脱出,此时,发射弹簧6开始回弹,并推动圆柱推杆5向靠近双发射管3的一侧移动,而击发拨叉13沿着圆柱推杆5的长度方向滑动,当击发拨叉13滑动至第二凹槽5-4位置处时,被压缩的复位弹簧15会回弹,并推动击发拨叉13卡装在第二凹槽5-4内,发射弹簧6停止回弹,在此过程中,圆柱推杆5带动击发针5-1从击发针穿过孔内伸出。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壳体包括与双发射管3连接的主体部1-1和与主体部1-1相贯通的手柄部1-2,手柄部1-2的底面呈波浪形,发射基座包括与主体部1-1相配合的前端基座2-1和与手柄部1-2 相配合的后端基座2-2。
本实施例中,壳体包括主体部1-1和手柄部1-2,主体部1-1与双发射管3相连接,发射基座包括前端基座2-1和后端基座2-2,实际使用时,主体部1-1和手柄部1-2均为空心结构,手柄部1-2和主体部1-1相贯通,前端基座2-1与主体部1-1相配合,后端基座2-2与手柄部1-2相配合,手柄部1-2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操作简单人员握紧本双管发射器,更重要的是,通过空心结构的手柄部1-2与后端基座2-2之间的配合安装,大大降低了本双管发射器的体积,减轻了本双管发射器的重量,便于携带,操作简单使用。
本实施例中,方形固定块9通过螺钉10固定安装在手柄部1-2内。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前端基座2-1上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供第一铰接轴4安装的铰接耳板2-1-1,前端基座2-1上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击发销钉穿过孔2-1-2。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前端基座2-1的底面上设置有铰接座,铰接座包括垂直安装在前端基座2-1的底面上的第一铰接板12-1和第二铰接板12-2,第一铰接板12-1和第二铰接板12-2上安装有第二铰接轴12-3,击发拨叉13的中部套装在第二铰接轴12-3上。
本实施例中,击发拨叉13具有的第一安装面13-1和第二安装面13-2,击发拨叉13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铰接轴穿过孔13-3,第一安装面13-1上设置有直角梯形凸起13-4,击发销钉14垂直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面13-1 上,复位弹簧15安装在第二安装面13-2上。
本实施例中,铰接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铰接座对称布设在前端基座 2-1的底面上,两个击发拨叉13分别安装在两个铰接座上,且两个击发拨叉13相对称。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安装面13-1上设置直角梯形凸起13-4,在圆柱推杆5向靠近双发射管3的一侧移动的过程中,直角梯形凸起13-4 会沿着圆柱推杆5的长度方向滑动,通过直角梯形凸起13-4与第二凹槽 5-4之间的配合或者直角梯形凸起13-4与第三凹槽5-5之间的配合,实现击发拨叉13与圆柱推杆5之间的限位关系,击发销钉14垂直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面13-1上,复位弹簧15安装在第二安装面13-2上,击发销钉 14作为击发按钮11与击发拨叉13之间的连接件,复位弹簧15能够为直角梯形凸起13-4卡装在第三凹槽5-5内提供弹簧推力,并能够避免直角梯形凸起13-4从第三凹槽5-5内脱出,结构巧妙,连接可靠。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主体部1-1的顶端设置有第一U形支座22-1,双发射管3的顶端设置有与第一U形支座22-1相匹配的第二 U形支座22-2,第一U形支座22-1的两个侧壁之间安装有第三铰接轴 22-3,扣压板19的中部套装在第三铰接轴22-3上,扣压板19靠近双发射管3的一端设置有倒钩19-1,扣压板19远离双发射管3的一端安装有解锁按钮18,解锁按钮18的正下方设置有按钮弹簧20,双发射管3上开设有与倒钩19-1相配合的凹槽3-3。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扣压板19的中部套装在第三铰接轴22-3上,并在扣压板19靠近双发射管3的一端设置有倒钩19-1,在扣压板19远离双发射管3的一端安装解锁按钮18,通过在双发射管3上开设与倒钩19-1 相配合的凹槽3-3,实际使用时,当操作人员手动按压解锁按钮18时,扣压板19会绕着第三铰接轴22-3转动,且倒钩19-1从凹槽3-3内脱出,即能够实现扣压板19的解锁,当需要利用扣压板19锁紧主体部1-1和双发射管3时,操作人员只需要手动按压扣压板19靠近双发射管3的一端,使扣压板19绕着第三铰接轴22-3转动,直至将倒钩19-1卡装在凹槽3-3 内,即能够实现利用扣压板19锁紧主体部1-1和双发射管3的目的,解锁方便,且安全可靠,便于推广应用。
如图2、图3、图9和图10所示,主体部1-1内安装有与击发组件相配合的保险组件,保险组件包括插装在主体部1-1内且与两个击发拨叉13 相配合的保险销轴16和固定安装在主体部1-1内的弹性销钉,保险销轴 16上开设有两个用于卡装击发拨叉13的第一环形凹槽16-1、用于卡装弹性销钉的第二环形凹槽16-2和第三环形凹槽16-3。
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环形凹槽16-1沿着保险销轴16的轴向方向平行布设,两个第一环形凹槽16-1的中心线之间的间距等于两个击发拨叉 13的中心线之间的间距,第二环形凹槽16-2和第三环形凹槽16-3位于两个第一环形凹槽16-1之间。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主体部1-1内安装与击发组件相配合的保险组件,且保险组件包括保险销轴16和弹性销钉,弹性销钉固定安装在主体部1-1 内,保险销轴16插装在主体部1-1,保险销轴16上开设有两个第一环形凹槽16-1和两个第二环形凹槽16-2,实际使用时,在需要进行防暴弹击发时,推动保险销轴16,使两个击发拨叉13分别卡装在两个第一环形凹槽16-1内,使弹性销钉卡装进第三环形凹槽16-3内,此时,操作人员手动按压击发按钮11时,击发按钮11会挤压击发销钉14,并带动击发拨叉 13转动,即此时的击发拨叉13处于可以实现击发的状态;但是,在不需要进行防暴弹击发的情况下,需要推动保险销轴16,使两个击发拨叉13 均从两个第一环形凹槽16-1内脱出,并紧贴在保险销轴16的外表面上,此时,弹性销钉卡装在第二环形凹槽16-2内,当操作人员手动按压击发按钮11时,击发按钮11挤压击发销钉14,但由于两个击发拨叉13均紧贴在保险销轴16的外表面上,因此,击发销钉14无法带动击发拨叉13 转动,即此时的击发拨叉13处于无法实现击发的状态,通过保险组件与击发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避免出现失误击发防暴弹的现象,能够提高本防暴弹双管发射器使用的安全性。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双发射管3的端面上安装有退弹组件,退弹组件包括退弹套筒17-1和套装在退弹套筒17-1内的退弹弹簧 17-2。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双发射管3的端面上安装退弹组件,且退弹组件包括退弹套筒17-1和退弹弹簧17-2,实际使用时,当完成防暴弹发射后,防暴弹的弹壳卡装在装弹孔3-1内,因此,需要解锁扣压板19,绕着第一铰接轴4顺时针转动双发射管3,将主体部1-1与双发射管3之间打开,在打开主体部1-1与双发射管3时,退弹弹簧17-2会推动退弹套筒17-1 从双发射管3的内部向外移动,由于退弹套筒17-1位于两个装弹孔3-1 之间,且退弹套筒17-1与装弹孔3-1内的防暴弹的弹壳相接触,因此,在退弹弹簧17-2推动退弹套筒17-1从双发射管3的内部向外移动时,退弹套筒17-1会同时带动两个防暴弹的弹壳从两个装弹孔3-1内脱出,操作简单人员手动将弹壳从装弹孔3-1内取出,使用效果好。
如图2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圆柱推杆安装孔的开口端通过封堵块7封堵,封堵块7通过固定销钉8固定安装在后端基座2-2上。
本实施例中,圆柱推杆安装孔并不是通孔,在将圆柱推杆5通过圆柱推杆安装孔的开口端插装进入圆柱推杆安装孔内之后,需要对圆柱推杆安装孔的开口端进行封堵,从而避免发射弹簧6从圆柱推杆安装孔内脱出,而使发射弹簧6失去作用,因此,采用封堵块7封堵圆柱推杆安装孔的开口端,并通过固定销钉8将封堵块7固定安装在后端基座2-2上,封堵块 7能够对发射弹簧6的安装起到限位作用,使圆柱推杆安装孔与发射弹簧安装孔5-2共同形成一个供发射弹簧6安装的空腔,当手动向远离双发射管3的一侧拉动壳体时,在圆柱推杆5向远离双发射管3的一侧移动的过程中,圆柱推杆5会挤压发射弹簧6,使发射弹簧6在空腔内被压缩。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手柄部1-2上固定安装有挂扣件23。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手柄部1-2上固定安装挂扣件23,操作简单人员佩戴本双管发射器,使用效果好。
实际使用时,首先,解锁扣压板19,将壳体与双发射管3之间打开,向装弹孔3-1内装填防暴弹,具体操作过程为:操作人员手动按压解锁按钮18,使扣压板19绕着第三铰接轴22-3转动,使倒钩19-1从凹槽3-3 内脱出,再向两个装弹孔3-1内分别装填两个防暴弹,之后,锁紧扣压板 19即可;其次,按压保险销轴16,使两个击发拨叉13分别卡装在两个第一环形凹槽16-1内,使弹性销钉卡装进第三环形凹槽16-3内,使击发组件处于可击发的状态,之后,拉动壳体,使直角梯形凸起13-4卡装在第二凹槽5-4内;接着,依次按压两个击发按钮11,对两个防暴弹进行依次击发;最后,解锁扣压板19,将壳体与双发射管3之间打开,将装弹孔 3-1内的弹壳取出,之后,锁紧扣压板19,即实现了一次双弹发射,需要说明的是,在完成一次双弹发射后,在不需要连续发射的情况下,务必再次按压保险销轴16,使击发拨叉13处于无法实现击发的状态,防止出现失误击发的现象,操作简单,便于携带,能够提高制服歹徒的效率,并能够保证警务人员的安全,便于推广应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防暴弹双管发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发射基座和与所述发射基座铰接的双发射管(3),以及安装在所述发射基座内的两个推杆组件和与所述推杆组件相配合的击发组件,所述壳体的底部与所述双发射管(3)的底部之间通过第一铰接轴(4)铰接,所述壳体的顶部与所述双发射管(3)的顶部之间通过可解锁的扣压板(19)连接,所述壳体内固定安装有方形固定块(9),所述发射基座上开设有与所述方形固定块(9)相配合的矩形让位孔(21),所述推杆组件包括插装在所述发射基座内的圆柱推杆(5)和设置在所述圆柱推杆(5)尾端的发射弹簧(6),所述圆柱推杆(5)的一端设置有击发针(5-1),所述圆柱推杆(5)的另一端开设有发射弹簧安装孔(5-2),所述圆柱推杆(5)上开设有第一凹槽(5-3)、第二凹槽(5-4)和第三凹槽(5-5),所述第二凹槽(5-4)的底面与所述第三凹槽(5-5)的底面位于同一个平面上,所述第二凹槽(5-4)的底面与所述第一凹槽(5-3)的底面相垂直,所述方形固定块(9)的两个侧面分别与两个所述圆柱推杆(5)的第一凹槽(5-3)的底面相配合,所述发射基座上开设有两个圆柱推杆安装孔,所述圆柱推杆安装孔的孔底开设有贯通的击发针穿过孔,两个所述圆柱推杆安装孔均与所述矩形让位孔(21)垂直贯通,所述双发射管(3)内具有两个相平行且与两个所述圆柱推杆(5)一一对应的装弹孔(3-1),所述装弹孔(3-1)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装弹孔(3-1)相贯通的发射孔(3-2),所述击发组件包括铰接安装在所述发射基座上且与所述圆柱推杆(5)相配合的击发拨叉(13)和垂直安装在所述击发拨叉(13)一端的击发销钉(14),以及设置在所述击发销钉(14)的正上方的击发按钮(11)和设置在所述击发拨叉(13)与所述发射基座之间的复位弹簧(15)。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暴弹双管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与所述双发射管(3)连接的主体部(1-1)和与所述主体部(1-1) 相贯通的手柄部(1-2),所述手柄部(1-2)的底面呈波浪形,所述发射基座包括与所述主体部(1-1)相配合的前端基座(2-1)和与所述手柄部(1-2)相配合的后端基座(2-2)。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暴弹双管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基座(2-1)的底面上设置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包括垂直安装在所述前端基座(2-1)的底面上的第一铰接板(12-1)和第二铰接板(12-2),所述第一铰接板(12-1)和第二铰接板(12-2)上安装有第二铰接轴(12-3),所述击发拨叉(13)的中部套装在所述第二铰接轴(12-3)上。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暴弹双管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击发拨叉(13)具有的第一安装面(13-1)和第二安装面(13-2),所述击发拨叉(13)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铰接轴穿过孔(13-3),所述第一安装面(13-1)上设置有直角梯形凸起(13-4),所述击发销钉(14)垂直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面(13-1)上,所述复位弹簧(15)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面(13-2)上。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暴弹双管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1)的顶端设置有第一U形支座(22-1),所述双发射管(3)的顶端设置有与第一U形支座(22-1)相匹配的第二U形支座(22-2),所述第一U形支座(22-1)的两个侧壁之间安装有第三铰接轴(22-3),所述扣压板(19)的中部套装在所述第三铰接轴(22-3)上,所述扣压板(19)靠近所述双发射管(3)的一端设置有倒钩(19-1),所述扣压板(19)远离所述双发射管(3)的一端安装有解锁按钮(18),所述解锁按钮(18)的正下方设置有按钮弹簧(20),所述双发射管(3)上开设有与所述倒钩(19-1)相配合的凹槽(3-3)。
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暴弹双管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1)内安装有与所述击发组件相配合的保险组件,所述保险组件包括插装在所述主体部(1-1)内且与两个所述击发拨叉(13)相配合的保险销轴(16)和固定安装在所述主体部(1-1)内的弹性销钉,所述保险销轴(16)上开设有两个用于卡装所述击发拨叉(13)的第一环形凹槽(16-1)、用于卡装所述弹性销钉的第二环形凹槽(16-2)和第三环形凹槽(16-3)。
7.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暴弹双管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发射管(3)的端面上安装有退弹组件,所述退弹组件包括退弹套筒(17-1)和套装在所述退弹套筒(17-1)内的退弹弹簧(17-2)。
8.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暴弹双管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推杆安装孔的开口端通过封堵块(7)封堵,所述封堵块(7)通过固定销钉(8)固定安装在所述后端基座(2-2)上。
9.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暴弹双管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部(1-2)上固定安装有挂扣件(23)。
CN202021497615.7U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防暴弹双管发射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4822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97615.7U CN212482268U (zh)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防暴弹双管发射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97615.7U CN212482268U (zh)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防暴弹双管发射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82268U true CN212482268U (zh) 2021-02-05

Family

ID=74452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97615.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482268U (zh)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防暴弹双管发射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822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34678A (en) Bullpup .50 caliber semi-automatic target rifle
US2499379A (en) Grenade thrower
US3738219A (en) Recoilless firearm and cartridge therefor
US10247497B2 (en) Firearm gas redirection assembly
CN112304165A (zh) 一种兼容各式防暴枪的复合型防暴动能弹
US3630119A (en) Gas-operated toggle action weapon
CN212482268U (zh) 一种防暴弹双管发射器
TW418315B (en) Semiautomatic pistol and ammunition
CN108332622B (zh) 一种全方位撞击开启的投掷弹
CN111750739A (zh) 一种防暴弹双管发射器
US3204530A (en) Rocket boosted automatic weapon and ammunition system
WO2000079208A2 (en) Bean bag baton
RU2706667C2 (ru)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е беспатронное стрелковое оружие
CN110631412A (zh) 中大口径高精度自动步枪活塞长行程导气反后座自动系统
CN206208104U (zh) 一种气动式非致命手枪
CN210570224U (zh) 一种多发的刺激液体喷射器
US3838622A (en) Recoilless firearm and cartridge therefor
CN2924467Y (zh) 一次性使用的轻型催泪防暴武器
CN109211030B (zh) 一种撞击击发式增程防暴枪榴弹
CN218349307U (zh) 活门式膨胀波火炮
CN209889117U (zh) 一种机载防暴弹发射器和一种无人机
US8276301B2 (en) Link type percussion lock
US4291611A (en) Automatic loading device
CN218495937U (zh) 转轮式连发催泪枪
CN2097999U (zh) 多功能组合防暴警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5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