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79122U - 用于井下套管通井的通井规 - Google Patents

用于井下套管通井的通井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79122U
CN212479122U CN202020657465.5U CN202020657465U CN212479122U CN 212479122 U CN212479122 U CN 212479122U CN 202020657465 U CN202020657465 U CN 202020657465U CN 212479122 U CN212479122 U CN 2124791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ft
drifting
gauge
port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5746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国厚
汪洋
孙云龙
魏娜
张爱乐
敖立敏
高兴辉
刘安华
张兰成
郭立坤
孙文举
侯福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202065746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791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791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791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天然气开采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井下套管通井的通井规,包括中空的管体(100)和分别设置在管体一侧的用于与外部驱动设备相连的连接端(110)和设置在管体另一侧的设有出口(122)的作业端(120),作业端的端口(121)封闭,作业端自管体至端口在通井规的长度方向上的横截面积逐渐缩小,且在形成作业端的壁面上设有多个出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封闭作业端的端口,作业端的横截面积自管体至端口在通井规的长度方向上逐渐缩小,并在作业端的壁面上配合形成多个出口,在通井过程中提高通过率,实现对沉积物较好的冲刷效果,结构简单紧凑且工作高效。

Description

用于井下套管通井的通井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天然气开采领域,具体地涉及用于井下套管通井的通井规。
背景技术
通井规是一种比较常规的井下作业通井工具,由油管或钻杆连接通井规下入井筒进行通井,可以实现包括直井、斜井及水平井在内的多种井筒的通井作业。可以用于探测井内套管变形和损坏程度、清除套管内壁上粘附的固体物质、对人工井底进行检查和洗井并进行压井液的置换等等。用于井下套管通井的通井规一般包括管体和分别设置在管体一侧的连接端和另一侧的作业端,连接端与油管或钻杆相连,作业端则用于通井作业。现有通井规的作业端通常为橄榄型,即:作业端的部分相比管体稍有锥度而将出口收缩。由于橄榄型通井规只设有一个比较大的出口,因出口面积较大使用于作业的流体的流量大但对井筒壁冲洗的冲击力较小,再加上通井时由于井筒变形、井液沉积物等因素的影响,尤其对于水平井段沉积的杂物,通井遇阻且冲洗效果不佳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会出现通井中止无法继续进行的情况。通常需要进一步采取连接水力马达带磨洗工具进行井筒处理,不仅消耗大量的施工时间,而且增加施工成本,大直径管串结构复杂易造成次生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通井规出口面积大冲击力小的问题,提供用于井下套管通井的通井规,通过封闭作业端的端口,作业端的横截面积自管体至端口在通井规的长度方向上逐渐缩小,并在作业端的壁面上配合形成多个出口,在通井过程中提高通过率,实现对沉积物较好的冲刷效果,结构简单紧凑且工作高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井下套管通井的通井规,包括中空的管体和分别设置在所述管体一侧的用于与外部驱动设备相连的连接端和设置在所述管体另一侧的设有出口的作业端,所述作业端的端口封闭,所述作业端自所述管体至所述端口在所述通井规的长度方向上的横截面积逐渐缩小,且在形成所述作业端的壁面上设有多个所述出口。
优选地,所述作业端为圆锥形或圆锥台形,所述圆锥或圆锥台的锥度范围是:20°-30°。
优选地,所述出口的总面积占所述作业端的壁面的总面积的比例范围是:0.48-0.65。
优选地,所述出口包括在所述作业端的壁面上、沿所述管体到所述端口的长度方向上开设的狭长孔,所述狭长孔的设置数量为多个。
优选地,所述狭长孔沿所述作业端的周向均匀设置。
优选地,所述出口包括开设在所述作业端的壁面上的多个孔洞。
优选地,所述孔洞在所述作业端的壁面上均匀开设。
优选地,所述孔洞的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
优选地,所述出口包括在所述作业端的壁面上、沿所述管体到所述端口的横截面方向上交错开设的扁平孔,所述扁平孔的设置数量为多个。
优选地,所述连接端和所述管体之间设有过渡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封闭作业端的端口,作业端的横截面积自管体至端口在通井规的长度方向上逐渐缩小,并在作业端的壁面上配合形成多个出口,在通井过程中提高通过率,实现对沉积物较好的冲刷效果,结构简单紧凑且工作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管体 101过渡段 110连接端 120作业端 121端口 122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通常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远、近”通常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远近。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并结合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井下套管通井的通井规,包括中空的管体100和分别设置在所述管体100一侧的用于与外部驱动设备(图中未示出)相连的连接端110和设置在所述管体100另一侧的设有出口的作业端120,所述作业端120的端口121封闭,所述作业端120自所述管体100至所述端口121在所述通井规的长度方向上的横截面积逐渐缩小,且在形成所述作业端的壁面上设有多个所述出口122。根据需要,所述作业端120可以设置为多种结构形式,比如:作业端120可以设置为圆锥形或圆锥台形,在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作业端120为圆锥形,且锥度范围是:20°-30°,在本实施例中,锥度为25°。为了使从出口122中流出的液体具有足够的冲击力,所述出口122的总面积占据所述作业端120的壁面的总面积的比例应当设置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通常情况下,出口122的面积占据作业端120的壁面的总面积的比例范围是:0.48-0.65,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0.5。另外,为了方便液体在通井规的中空的管体100内流动,所述连接端110和所述管体100之间设有过渡段101。
同样地,所述出口122的形状和开设位置也可以有多种选择,在如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出口122包括在所述作业端120的壁面上、沿所述管体100到所述端口121的长度方向上开设的狭长孔,所述狭长孔的设置数量为多个。为了保证从开设在作业端120的壁面的不同位置上的出口122中流出的水流都具有均匀稳定的冲击力,所述狭长孔沿所述作业端的周向均匀设置。本实施例中在作业端120的壁面上设置的出口122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设置而成:将作业端120的靠近端口121位置的管壁沿通井规的长度方向切割成具有预定高度的长三角形,使其端口121位置展开成“瓜皮状”,如图2所示,将端口121位置的三角形管壁的顶点焊接成整体使端口121封闭,形成锥形导向面,并使各个三角体管壁之间留有狭长的水流缝隙。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在现有橄榄型通井规的结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改造,便可以获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来说,可以在现有的橄榄型通井规的筒状本体上进行加工改造,将筒状本体的末端进行切割,并将尾部焊接封闭,留出狭长水眼即可。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出口122为开设在所述作业端120的壁面上的多个孔洞。同样地,为了保证从开设在作业端120的壁面的不同位置上的出口122中流出的水流都具有均匀稳定的冲击力,所述孔洞在所述作业端120的壁面上均匀开设。
通常情况下,孔洞可以采取多种形状,比如:可以为圆形或多边形。在本实施例中,出口122为圆孔。
本实施例中的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一相同,详情请参照上述的实施例一,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出口122包括在所述作业端120的壁面上、沿所述管体100到所述端口121的横截面方向上交错开设的扁平孔,为了能够从作业端120中流出足够容量的液体,所述扁平孔的设置数量为多个。
本实施例中的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一相同,详情请参照上述的实施例一,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二的结构基础上的变形结构,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作业端120采用了圆锥台形结构而不是实施例二中的圆锥形结构,但端口121仍然采用封闭结构且出口122也仍然采用了和实施例二相同的圆孔。
本实施例中的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二相同,详情请参照上述的实施例二,在此不再赘述。
结合上述四个实施例,以下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这种通井规的作业过程做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3所示,通井规的连接端110内设有方便连接的螺纹111。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通井规通过螺纹111与外部驱动设备相连。通常情况下,外部驱动设备可以使用油管或钻杆。将油管或钻杆与通井规的连接端110相连后,将通井规输送入相应的井内套管中,在油管或钻杆的带动下,进行通井作业。在通井遇阻的情况下,启动地面泵注设备,向井内泵注高速流动的液体,液体从连接端110进入通井规的中空的管体100后,由于端口121是封闭的,流体会沿出口122流出并对套管内壁进行冲刷,实现洗井的目的。作业端120自所述管体100至所述端口121在所述通井规的长度方向上的横截面积的逐渐缩小,并配合形成在所述作业端的壁面上的多个不同形状的出口122,经过出口122的流体的冲击作用明显大于现有橄榄型通井规单独水眼的冲击力,将井底的淤积物冲刷并带出井筒。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井下套管通井的通井规,通过封闭作业端的端口,作业端的横截面积自管体至端口在通井规的长度方向上逐渐缩小,并在作业端的壁面上形成多个出口,和现有技术的单一出口相比,通过改变出口的形状、大小和设置位置,在通井过程中遇障碍物时,有效提升液体的冲击作用,提高通过成功率,对井壁下部存在的沉积物有较好的冲刷作用,最大程度的将套管壁残留物一次性清洗完成;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通井规能够全面适用于:直井、斜井、较大全角变化率井和水平井等。结构简单紧凑、方便实用且工作效率高。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例如,可以将出口的形状改变为椭圆形、方形或三角形等等。另外,在上述四个实施例中涉及到的不同的技术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选择性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井下套管通井的通井规,包括中空的管体(100)和分别设置在所述管体(100)一侧的用于与外部驱动设备相连的连接端(110)和设置在所述管体(100)另一侧的设有出口(122)的作业端(120),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端(120)的端口(121)封闭,所述作业端(120)自所述管体(100)至所述端口(121)在所述通井规的长度方向上的横截面积逐渐缩小,且在形成所述作业端(120)的壁面上设有多个所述出口(1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井下套管通井的通井规,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端(120)为圆锥形或圆锥台形,所述圆锥或圆锥台的锥度范围是:20°-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井下套管通井的通井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122)的总面积占所述作业端的壁面的总面积的比例范围是:0.48-0.6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井下套管通井的通井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122)包括在所述作业端(120)的壁面上、沿所述管体(100)到所述端口(121)的长度方向上开设的狭长孔,所述狭长孔的设置数量为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井下套管通井的通井规,其特征在于,所述狭长孔沿所述作业端(120)的周向均匀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井下套管通井的通井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122)包括开设在所述作业端(120)的壁面上的多个孔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井下套管通井的通井规,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在所述作业端(120)的壁面上均匀开设。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用于井下套管通井的通井规,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的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井下套管通井的通井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122)包括在所述作业端(120)的壁面上、沿所述管体(100)到所述端口(121)的横截面方向上交错开设的扁平孔,所述扁平孔的设置数量为多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井下套管通井的通井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110)和所述管体(100)之间设有过渡段(101)。
CN202020657465.5U 2020-04-26 2020-04-26 用于井下套管通井的通井规 Active CN2124791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57465.5U CN212479122U (zh) 2020-04-26 2020-04-26 用于井下套管通井的通井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57465.5U CN212479122U (zh) 2020-04-26 2020-04-26 用于井下套管通井的通井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79122U true CN212479122U (zh) 2021-02-05

Family

ID=74453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57465.5U Active CN212479122U (zh) 2020-04-26 2020-04-26 用于井下套管通井的通井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791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15087B (zh) 煤矿井下定向长钻孔内分段大直径筛管及其下入方法
CN104295238B (zh) 磨料水射流径向钻孔装置
CN101705798B (zh) 涡流冲砂装置
CN105888549B (zh) 一种千米深l型地面预注浆钻孔用钻具组合及钻孔工艺
US4494613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riving hollow piles into the ground
CN105041255A (zh) 打捞钻孔内细碎落物的孔底组合钻具及其打捞方法
RU196747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очистки скважины
CN107575249A (zh) 一种高压泥浆护壁方法及装置
CN104265178B (zh) 扩孔刀具
US20050023039A1 (en) Method for sinking a borehole in the ground and wet boring tool
CN212479122U (zh) 用于井下套管通井的通井规
CN211974915U (zh) 一种大斜度油井内循环旋流冲洗工具
CN203783497U (zh) 油气井用可钻桥塞碎片清理工具
CN203961914U (zh) 一种锥形冲砂刮管器
CN204113117U (zh) 磨料水射流径向钻孔装置
CN217129451U (zh) 一种绳索取心钻探涌水钻孔用泄压钻杆
CN2871805Y (zh) 一种正冲反循环冲砂工具
CN213775283U (zh) 一种磨铣螺旋冲砂装置
CN201196045Y (zh) 井下射流降压设备
CN112096342B (zh) 一种用于井底降压堵漏的钻井提速工具及方法
CN207315276U (zh) 自动封井一体式开窗侧钻工具
CN105464586B (zh) 一种水平井反循环射流螺杆钻
CN101139915B (zh) 油井用套铣打捞接头
CN104120987B (zh) 一种油井正反冲砂喷嘴
CN114293934B (zh) 冲砂管柱及冲砂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