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73843U - 一种漂浮式水上浮体及浮体阵列 - Google Patents

一种漂浮式水上浮体及浮体阵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73843U
CN212473843U CN202021245572.3U CN202021245572U CN212473843U CN 212473843 U CN212473843 U CN 212473843U CN 202021245572 U CN202021245572 U CN 202021245572U CN 212473843 U CN212473843 U CN 2124738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ating
floating body
floating water
main
flo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4557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源
张健
高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Nuoya Jianzhou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Nuoya Jianzhou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Nuoya Jianzhou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Nuoya Jianzhou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4557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738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738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738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漂浮式水上浮体及浮体阵列,其中所述漂浮式水上浮体,包括:主体,其基本上是平坦的;多个拉耳,其设置于所述主体上;以及一个或多个凹槽,其横贯所述主体表面,将所述主体表面分成多个部分。本申请的水上浮体可以适应不同规格的太阳能电池板,适应范围广,强度高。

Description

一种漂浮式水上浮体及浮体阵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光伏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漂浮式水上浮体及浮体阵列。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利用光伏电站将太阳能直接转化成电能是一种高效的利用太阳能的方式。目前光伏电站主要建设在地面上,例如利用闲置的土地来建设。但是,因为照射能量分布密度小,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所以陆地上光伏电站通常需要占用很大的面积。在经济发的的地区土地资源宝贵,建设光伏电站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水上光伏是指利用闲置的水面来建设光伏电站。水上光伏电站具有不占用土地资源,减少水体蒸发,避免藻类生长等诸多优点,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水上光伏电站的一种实施方式是采用漂浮式光伏阵列。现有的漂浮式光伏阵列的浮体都是采用固定角度的一体式浮体。由于不同地域太阳照射角不同,固定角度的浮体很难适应多个地域;而且随着太阳能电池板的规格变化,一体式浮体很难与多种规格的太阳能电池板配合使用,因此,多次开模容易造成成本的增加。而且由于浮体必须按照特定的方向安装,安装的难度也有所增加,造成施工效率的降低。为了提高施工效率,有时必须采用预安装的方式施工。但是这种方式需要使用大型的工程机械,对施工场地也有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漂浮式水上浮体,包括:主体,其基本上是平坦的;多个拉耳,其设置于所述主体上;以及一个或多个凹槽,其横贯所述主体表面,将所述主体表面分成多个部分。
如上所述的漂浮式水上浮体,其中所述凹槽内包括一个或多个连接部,其经配置以固定容纳于所述凹槽中的支撑架。
如上所述的漂浮式水上浮体,其中所述主体的至少一个侧面包括一个或多个凹部,所述凹槽的所述连接部或其一部分设置于所述凹部中。
如上所述的漂浮式水上浮体,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上的凸台。
如上所述的漂浮式水上浮体,其中所述凹槽外包括一个或多个固定件,其经配置以固定容纳于所述凹槽中的支撑架。
如上所述的漂浮式水上浮体,其中所述凹槽包括一个或多个弯折,其经配置以固定容纳于所述凹槽中的支撑架。
如上所述的漂浮式水上浮体,其中所述凹槽的数量为3个以上。
如上所述的漂浮式水上浮体,其中所述拉耳包括加强环和多个横向加强条,其中所述加强环设置于拉耳圆孔和拉耳边缘之间,所述多个横向加强条设置于所述拉耳圆孔与所述加强环之间和/或所述拉耳边缘与所述加强环之间。
如上所述的漂浮式水上浮体,其中所述拉耳圆孔与所述加强环之间的所述横向加强条与所述拉耳边缘与所述加强环之间的所述横向加强条在所述加强环处不重合。
如上所述的漂浮式水上浮体,其中所述拉耳包括信息区,其经配置以承载所述漂浮式水上浮体的信息。
如上所述的漂浮式水上浮体,其中所述主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包括图案不同的网状凹线。
如上所述的漂浮式水上浮体,其中所述上表面的网状凹线高于所述主体的上表面。
如上所述的漂浮式水上浮体,其中,所述主体的下表面与所述主体的侧面连接处包括倾斜表面。
根据本申请另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漂浮式水上浮体阵列,包括:多个如上所述的水上浮体;以及一个或多个支撑架,其设置于间隔的多个如上所述的水上浮体之间。
如上所述的漂浮式水上浮体阵列,进一步包括:位于多个如上所述的水上浮体之间的多个连接浮体,其中,所述连接浮体包括多个拉耳,所述连接浮体与多个如上所述的水上浮体通过各自的拉耳相互固定。
本申请的水上浮体可以适应不同规格的太阳能电池板,适应范围广,强度高。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A-图1G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主浮体示意图;
图2A-图2E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连接浮体示意图;
图3A-图3E为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连接浮体示意图;
图4A-图4C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浮体阵列单元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浮体阵列单元应用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浮体阵列示意图;
图7A和图7B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支架示意图;以及
图8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长支架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以下的详细描述中,可以参看作为本申请一部分用来说明本申请的特定实施例的各个说明书附图。在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在不同图式中描述大体上类似的组件。本申请的各个特定实施例在以下进行了足够详细的描述,使得具备本领域相关知识和技术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还可以利用其它实施例或者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结构、逻辑或者电性的改变。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水上光伏电站的新型漂浮式阵列的浮体,适应能力强,结构强度高,施工方便,适于大规模的建设安装,而且组成的浮体阵列可以适应于各种规格的太阳能电池板。
图1A-图1G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主浮体示意图。图1A-图1D分别为主浮体的主视图、右视图、仰视图和后视图,示出了主浮体各个面的形状。图1E和图1F为主浮体局部放大图,示出其具体形状。图1G为主浮体的立体图,示出其整体形状。
如图所示,主浮体100包括主体101。主体101的上表面基本上是平坦的。其中,主体101上包括一个或多个凹槽102,其横贯主体的上表面,将主体上表面分成多个部分。凹槽102用于容纳支撑架。主体101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拉耳103。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主浮体100为吹塑制成。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主体101的上表面大致呈矩形。在主浮体的各个角落各设置一个拉耳103。每个拉耳用于与一个连接浮体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拉耳103包括圆孔104,其可以通过螺栓与连接浮体相连。在一些实施例中,拉耳103还包括多个加强筋105,其可以用于加强拉耳的强度,从而保证浮体之间的连接强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拉耳103与主浮体一体成型,从主浮体上向外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拉耳还可以包括限位装置(图中未示出)。例如:圆孔104包括向外凸出的部分,而螺栓也包括一个相同的外凸部分,当螺栓插入到圆孔104中时,螺栓的外凸部分落入到圆孔104的往外凸出部分之中,从而起到螺栓限位的作用。
参考图1E,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加强筋105包括加强环1051和多个横向加强条1052,其中,加强环1501设置于圆孔104和拉耳边缘之间,多个横向加强条1502设置于圆孔104与加强环1501之间和/或拉耳边缘与加强环1501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加强环1501处,连接于圆孔104的横向加强条和连接于拉耳边缘的横向加强条并不重叠,防止出现“十”字截面,造成材料的堆叠,需求材料过多,造成浪费材料,而且还会出现孔洞。连接于圆孔104的横向加强条和连接于拉耳边缘的横向加强条在加强环处错位也便于拉耳的制作。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拉耳还可以包括信息区106,其可以用于表示拉耳的具体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信息区106可以通过不同数字表示拉耳距离主浮体上表面的距离,从而可以通过不同高度的拉耳组合,有利于浮体阵列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在一些实施例中,信息区106还可以通过不同数字表示拉耳的不同强度,从而可以在组合浮体阵列时,不同数量的拉耳连接可以使用强度不同的拉耳,有利于保持浮体阵列连接强度的统一。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浮体的各个侧面还可以包括多个贯通或者非贯通的凹陷120,以提高主浮体的自身的刚度,提供浮体上表面的承载荷能力,增加浮体抵抗受力变形的能力。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在主浮体上设置有多个凹槽102,凹槽102用于容纳支撑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支撑架。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102设置于主浮体的上表面,并贯通上表面相对的两端。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凹槽102包括一个或多个连接部107,其用于固定连接支撑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支撑架。支撑架设置于凹槽102中,并与连接部107固定,从而支撑并固定太阳能电池板。参考图1F,举例而言,连接部107可以是片材,其设置于凹槽的两端,包括一个或多个通孔108,通过螺栓穿过通孔108并与支撑架固定而将支撑架连接到主浮体上。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支撑架与主浮体的连接还可以是其他方式。例如:铆接、焊接或者支撑架上带有类似于连接部107的底座,可以直接卡接到凹槽102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外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固定件,其经配置以固定容纳在凹槽中的支撑架。例如:凹槽外部包括一个或多个卡箍,通过锁紧卡箍既可以将支撑架固定在凹槽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的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弯折,支撑架可以配合制作成弯折形状,从而可以容纳于凹槽中,可以与凹槽配合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弯折可以是垂直于主体上表面,也可以是平行于主体上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弯折的形状可以是V字形、圆弧形、S形等。如图所示,凹槽的数量为3个,将主体上表面分成4个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的数量还可以是3个以上,有利于支撑架设置在不同凹槽中,以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太阳能电池板。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的数量还可以是3个以下。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主浮体100还可以包括凸台109,其设置于连接部107上,并位于连接部107与支撑架之间,可以增加连接部107的抗磨能力。避免支撑架磨损连接部107,从而损坏浮体。在一些实施例中,凸台109的高度可以是2mm-5mm。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主浮体的上下两个侧面还可以包括多个凹部110,连接部107容纳于凹部110中,以增强主浮体和支撑架之间的强度,并且保护主浮体和支撑架之间的连接。而且当多个浮体形成浮体阵列时,凹部110可以提供浮体之间的连接安装操作空间,或者支撑架与浮体之间的连接安装操作空间。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107可以与凹槽102一体成型,连接部107也可以与凹部110一体成型。凹部110位于主浮体的侧边,更有利于减少主浮体的面积,可以节省浮体的材料,减少浮体的生产成本。
主浮体的强度与主浮体和连接浮体牢固连接对于光伏阵列的稳定性有着显著的影响。本实用新型的主浮体在材料和结构上进行了诸多的改进,以提高主浮体的强度和与连接浮体连接的牢固度。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主浮体采用高密度的聚乙烯材料,强度高,韧性和耐久性好。进一步的,主浮体包括一个或多个加强孔,其设置于主浮体的中线上。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加强孔还可以设置在主浮体的对角线上。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主浮体设置有两个加强孔111和112,加强孔的面积小于主体上表面的1/50、1/80、1/100,设置于多个凹槽分割不同部分主浮体的中线上。如图所示,凹槽102将主浮体分成4个部分,加强孔111和112分别设置于中间较大的两部分主浮体上。加强孔的存在使得主浮体下水后在人行走时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点,使其变形量减小,增加主浮体在水中的稳定性,同时可以增加主浮体的刚度。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主浮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图案不同的网状凹线。网状凹线能够增加主浮体的强度以及抵抗外力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增加一定的防滑性。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上下表面的图案不同,使得主浮体可以抵抗不同方向的外力,更加有利于提高主浮体的强度。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上表面设置45度和135度相互垂直的网状凹线113,下表面设置于0度和90度相互垂直的网状凹线114。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表面网状凹线113相对于主浮体上表面较为突出,有利于增加主浮体上表面的摩擦力,增加主浮体的美观,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孔流过来的水流流到主浮体外,或者有利于外部降雨、泥沙等排到主浮体外部,避免因为网状凹线113存储的水流、泥沙等造成主浮体重力的增加,从而降低了主浮体的浮力。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主浮体下表面与侧面的连接处为倾斜表面,有利于吹塑制造浮体时,分散浮体各部分的材料,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避免下表面与侧面连接处出现材料集中,造成浪费材料,而且局部的材料集中,会对其他部位拉伸过大,会造成质量下降,成品率降低。并且浮体下表面与水面接触时,还可以分散波浪冲击力,从而分散水面施加的应力,避免出现应力集中,防止浮体破裂。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主浮体可以是内部中空,中空的浮体既可以减少材料的消耗,也可以增加浮体的浮力。同时,在抵抗应力和受力变形方面也有一定的益处。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主浮体还可以包括通气阀115,其设置在两个拉耳之间,用于浮体内部与外部气体流通,防止热胀冷缩对浮体造成的破坏。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通气阀可以设置在主浮体的任意位置。通气阀115的开口处还可以包括阀门,其用于防止液体进入到浮体内部,影响浮体的浮力。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阀门可以利用聚四氟乙烯制作,防护等级可以为IP65以上,可以使得气体通过阻止液体通过。
图2A-图2E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连接浮体示意图。图2A-图2D分别为连接浮体的主视图、右视图、仰视图和后视图,示出了连接浮体各个面的形状。图2E为连接浮体的立体图,示出其整体形状。
如图所示,连接浮体200包括主体210,主体210的上表面为长边较长的矩形,主体210的上表面基本平坦。其中,主体210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拉耳201。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连接浮体200包括多个拉耳,其设置于连接浮体的角上以及较长两侧边上并向外延伸。如图所示,拉耳设置于较长侧边的中间,中间拉耳配合角上的拉耳可以同时连接两个主浮体。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拉耳201与主浮体拉耳103相似,故在此不在赘述。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浮体为吹塑制成。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连接浮体200的各个侧面包括多个贯通或者非贯通的凹槽202,其可以用于提到主体本身的刚度,提高浮体上表面的承载载荷,增加浮体抵抗受力变形的能力。
连接浮体的强度与连接浮体和主浮体牢固连接对于光伏阵列的稳定性有着显著的影响。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浮体在材料和结构上进行了诸多的改进,以提高其强度和与主浮体连接的牢固度。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连接浮体采用高密度的聚乙烯材料,强度高,韧性和耐久性好。进一步的,连接浮体的下表面设置非贯穿的开口203,开口203的存在也是为了增加连接浮体的刚度。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开口为沿着连接浮体的方向的条形开口,并且从下表面到上表面逐渐收缩呈阶梯状。连接浮体下部的条形开口对于抵抗应力也有一定的益处,而且在人行走时还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点,提到浮体整体的抗弯能力。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连接浮体的上表面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加强孔,其设置于连接浮体的中线上。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加强孔还可以设置在连接浮体的对角线上。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连接浮体设置有两个加强孔204和205,加强孔的面积小于主体上表面的1/50、1/80、1/100,并与下表面开口相通。如图所示,加强孔204和205将连接浮体分为三部分。加强孔的存在使得连接浮体下水后在人行走时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点,使其变形量减小,增加连接浮体在水中的稳定性,同时可以增加连接浮体的刚度。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连接浮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图案不同的网状凹线。网状凹线能够增加连接浮体的强度以及抵抗外力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具有一定的防滑性。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上下表面的图案不同,使得连接浮体可以抵抗不同方向的外力,更加有利于提高连接浮体的强度。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上表面设置45度和135度相互垂直的网状凹线206,下表面设置于0度和90度相互垂直的网状凹线207。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表面网状凹线206相对于连接浮体上表面较为突出,有利于增加连接浮体上表面的摩擦力,增加连接浮体的美观,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孔流过来的水流流到连接浮体外,或者有利于外部降雨、泥沙等排到连接浮体外部,避免因为网状凹线206存储的水流、泥沙等造成连接浮体重力的增加,从而降低了连接浮体的浮力。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连接浮体下表面与侧面的连接处为倾斜表面,有利于吹塑制造浮体时,分散浮体各部分的材料,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避免下表面与侧面连接处出现材料集中,造成浪费材料,而且局部材料集中可能会使得其他部位拉伸过大,造成质量下降,成品率降低。并且浮体下表面与水面接触时,还可以分散波浪冲击力,从而分散水面施加的应力,避免出现应力集中,防止浮体破裂。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连接浮体可以是内部中空,中空的浮体既可以减少材料的消耗,也可以增加浮体的浮力。同时,在抵抗应力和受力变形方面也有一定的益处。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连接浮体还可以包括通气阀208,其设置在两个拉耳之间,用于浮体内部与外部气体流通,防止热胀冷缩对浮体造成的破坏。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通气阀可以设置在连接浮体的任意位置。通气阀208的开口处还可以包括阀门,其用于防止液体进入到浮体内部,影响浮体的浮力。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阀门可以利用聚四氟乙烯制作,防护等级可以为IP65以上,可以使得气体通过阻止液体通过。
图3A-图3E为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连接浮体示意图。图3A-图3D分别为连接浮体的主视图、右视图、仰视图和后视图,示出了连接浮体各个面的形状。图3E为连接浮体的立体图,示出其整体形状。
如图所示,连接浮体300包括主体310,其整体大致呈正方形,上表面基本平坦。其中,主体310上包括多个设置在连接浮体的角上并向外延伸的拉耳301。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拉耳301设置在连接浮体300的各个角上。如图所示,连接浮体300的任意两个拉耳均可以连接主浮体100和/或连接浮体200。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拉耳301与主浮体拉耳103相似,故在此不在赘述。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浮体300为吹塑制成。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连接浮体300的各个侧面均包括贯通或者非贯通的凹槽302,其可以用于提到主体本身的刚度,提高浮体上表面的承载载荷,增加浮体抵抗受力变形的能力。
连接浮体的强度与连接浮体和主浮体牢固连接对于光伏阵列的稳定性有着显著的影响。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浮体在材料和结构上进行了诸多的改进,以提高其强度和与主浮体连接的牢固度。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连接浮体300采用高密度的聚乙烯材料,强度高,韧性和耐久性好。进一步的,连接浮体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加强孔,其设置于连接浮体的中心上。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加强孔还可以设置在连接浮体的对角线上。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连接浮体设置有加强孔303,加强孔的面积小于主体上表面的1/50、1/80、1/100,并设置于连接浮体300的中心上。加强孔的存在使得连接浮体下水后在人行走时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点,使其变形量减小,增加连接浮体在水中的稳定性,同时可以增加连接浮体的刚度。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连接浮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图案不同的网状凹线。网状凹线能够增加连接浮体的强度以及抵抗外力的能力,而且可以具有一定的防滑性。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上下表面的图案不同,使得连接浮体可以抵抗不同方向的外力,更加有利于提高连接浮体的强度。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上表面设置45度和135度相互垂直的网状凹线304,下表面设置于0度和90度相互垂直的网状凹线305。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表面网状凹线304相对于连接浮体上表面较为突出,有利于增加连接浮体上表面的摩擦力,增加连接浮体的美观,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孔流过来的水流流到连接浮体外,或者有利于外部降雨、泥沙等排到连接浮体外部,避免因为网状凹线304存储的水流、泥沙等造成连接浮体重力的增加,从而降低了连接浮体的浮力。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连接浮体下表面与侧面的连接处为倾斜表面,有利于吹塑制造浮体时,分散浮体各部分的材料,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避免下表面与侧面连接处出现材料集中,造成浪费材料,而且局部材料集中可能会导致其他部位拉伸过大,造成质量下降,成品率降低。并且浮体下表面与水面接触时,还可以分散波浪冲击力,从而分散水面施加的应力,避免出现应力集中,防止浮体破裂。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连接浮体可以是内部中空,中空的浮体既可以减少材料的消耗,也可以增加浮体的浮力。同时,在抵抗应力和受力变形方面也有一定的益处。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连接浮体还可以包括通气阀306,其设置在两个拉耳之间,用于浮体内部与外部气体流通,防止热胀冷缩对浮体造成的破坏。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通气阀可以设置在连接浮体的任意位置。通气阀306的开口处还可以包括阀门,其用于防止液体进入到浮体内部,影响浮体的浮力。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阀门可以利用聚四氟乙烯制作,防护等级可以为IP65以上,可以使得气体通过阻止液体通过。
图4A-图4C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浮体阵列单元示意图。图4A为浮体阵列单元示意图,示出其整体形状;图4B为浮体整列局部放大图,示出支撑架的具体形状;图4C为支撑架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浮体阵列单元应用示意图。图6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浮体阵列示意图。
如图所示,浮体阵列单元400包括间隔的多个主浮体100和多个主浮体相连的连接浮体200以及连接浮体300。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浮体阵列单元400还包括第一支撑架410,其设置于间隔的多个主浮体100的凹槽中,并与多个主浮体固定连接,可以用于承载太阳能电池组件。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浮体阵列单元400还包括第二支撑架420,其设置于间隔的多个主浮体100的凹槽中,并与多个主浮体固定连接,可以用于承载太阳能电池组件。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第一支撑架410和/或第二支撑架420设置于主浮体100的不同凹槽中,可以承载不同规格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增加浮体阵列的适用范围。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浮体阵列单元400包括3个主浮体100和4个连接浮体200以及2个连接浮体300。其中,第一支撑架410和第二支撑架420设置于3个主浮体100上,第一支撑架410和/或第二支撑架420的两端的主浮体与连接浮体200相连,第一支撑架410和/或第二支撑架420中间的主浮体与连接浮体300相连。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浮体阵列单元相互连接形成浮体阵列(参考图6),在第一支撑架410和/或第二支撑架420上安装连接支架(参考图5),并在支架上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形成光伏阵列。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浮体阵列单元400还可以包括其他数量的主浮体。例如:第一支撑架410和/或第二支撑架420的两端的外部各多设置一个主浮体,其与支撑加两端的主浮体以及连接浮体200相连。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连接浮体200还可以是两个浮体阵列单元所共有的,即连接浮体200连接两个浮体阵列单元的主浮体,从而有利于浮体阵列的整体强度,避免因多个连接点影响浮体阵列整体的强度。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浮体阵列单元400还可以仅包括主浮体100和第一支撑架410和第二支撑架420。在形成浮体阵列时,通过连接浮体200和连接浮体300将多个浮体阵列单元连接起来,形成浮体阵列。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在光伏阵列中,还需要配置一些电气设备,而且在光伏阵列的后期维护中,仅仅需要维护人员通过。因此在光伏阵列中,使用多个主浮体100并排连接可以形成中央通道,可以用于承载电气设备。第一支撑架410和/或第二支撑架420中间的主浮体通过连接浮体300连接,提供维护人员的维护通道。该种布置方式可以起到提示作用,并且采用该布置方式节省浮体材料的使用,降低光伏电站的建设成本。在一些实施例中,中央通道还可以是多个连接浮体200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中央通道的多个主浮体可以通过支撑架410和支撑架420连接起来,也可以通过使用螺栓将主浮体自身的拉耳进行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浮体阵列还可以包括边缘,其可以是由多个连接浮体200或多个主浮体100连接形成。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第一支撑架410和第二支撑架420可以用于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其可以是檩条,通过将檩条设置于主浮体100的凹槽中,并与主浮体固定连接,将太阳能电池板支架安装到檩条上。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第一支撑架410和第二支撑架420可以包括用于固定太阳能电池板的支架,可以直接将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到支架上。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包括支架固定组件,其可以使得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多个位置都可以安装固定太阳能电池板的支架。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第一支撑架410和第二支撑架420可以为截面类似于U型的角钢,或者方管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规格,或者光伏阵列所处的地域等,可在第一支撑架410和第二支撑架420上适当的位置加工安装孔,从而可以安装支架,并进一步的支撑太阳能电池组件,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浮体阵列的适用范围。
参考图4C,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第一支撑架410和第二支撑架420可以表面带有T型槽的型材。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规格,或者光伏阵列所处的地域等可在第一支撑架410和/或第二支撑架420的任意位置通过T型螺栓安装支架,从而可以支撑太阳能电池组件,而且檩条与主浮体之间也可以通过T型螺栓直接固定连接。从而避免了现场加工安装孔的步骤,方便快捷。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固定组件可以是在第一支撑架410和第二支撑架420上加工的孔、或者T型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浮体阵列单元还可以包括加强条(图中未示出),其设置与第一支撑架410和第二支撑架420之间,用于增加第一支撑架410和第二支撑架420上适当的位置加工安装孔的强度,提高第一支撑架410和第二支撑架420上适当的位置加工安装孔的承载能力。
图7A和图7B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支架示意图。图7A为长支架示意图;图7B为短支架示意图。图8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长支架爆炸图。支撑架通过一组长支架710和一组短支架720支撑太阳能电池板。
如图所示,长支架710包括支架主体701和夹持部702。其中,支架主体701的一端与支撑架相连,另一端与夹持部702相连,夹持部702用于加持太阳能电池板。具体而言,支架主体701包括上部部分703、中间部分704以及下部部分705,其中,下部部分705与支撑架固定连接,其包括连接孔706,通过螺栓可以与支撑架固定连接。上部部分703与夹持部702相连,其包括连接接孔707,通过连接件708可以与夹持部固定连接。其中,上部部分703与下部部分705平行,可以使得夹持部与支撑架平行,有利于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连接件708可以是螺栓,通过螺栓即可以将夹持部702和支架主体连接起来,可以大大的提高施工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间部分704与上部部分703和/或下部部分705并不垂直,可以使得一组长支架夹持部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可以适应于不同规格的太阳能电池板。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间部分704还可以包括一条或多条加强条709,其可以用于增加支架主体的强度,提高支架的承载能力。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夹持部702包括压紧件711和锁定件712。其中,压紧件711包括压紧件主体713以及与压紧件主体相连的阻挡片714,其中,压紧件主体为U型槽,其大小与支架主体的上部部分大小相同,可以用于容纳锁定件712,阻挡片714用于接触太阳能电池板的金属边框并压紧。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阻挡片714带有一定的弧度,可以压紧太阳能电池板,增加与太阳能电池之间的预紧力。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阻挡片714与压紧件主体713一侧的两端相连,可以增加阻挡片的强度。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压紧件主体包括连接孔715,其设置于压紧件主体的中心处,并与支架主体上部部分的连接孔707相对,可以通过连接件708相连。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锁定件712包括截面类似于中空矩形的锁定件主体716以及从锁定件主体一角以一定角度向外延伸并在末端弯折形成折边的第一弯勾717,其用于勾住太阳能电池板的金属边框。其中,锁定件主体716的大小与压紧件主体713的大小相等,其可以容纳于压紧件主体713中,锁定件主体还包括固定孔718,其位于锁定件主体的中心处,并贯穿整个锁定件主体相对的两个面,可以通过连接件708与支架主体和/或压紧件主体相连。在一些实施例中,锁定件主体716的大小可以小于压紧件主体713的大小。例如:锁定件主体716的内部恰好放置连接件708的螺母,锁定件主体716可以卡住螺母,便于支架的安装。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锁定件主体716弯勾一侧与压紧件主体相接触处包括凸条719,其可以将锁定件主体与压紧件主体进行分离,当连接件708连接锁定件主体和压紧件主体时,可以形成力矩,使得弯勾718向阻挡片714一侧倾斜,进一步的可以夹紧太阳能电池板。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连接件708连接锁定件主体和压紧件主体越紧,弯勾718和阻挡片714夹持太阳能电池板越紧。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连接件708可以是螺栓,通过同一螺栓即可以将压紧件711、锁定件712和支架主体连接起来,可以大大的提高施工速度。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短支架720包括底板721和夹持部722,底板721可以用于与支撑架相连,其包括开孔723,通过螺栓即可以与支撑架相连。夹持部722包括与底板相连的夹持部主体724以及由夹持部主体向外延伸的第二弯勾725和止动部分726。其中,弯勾725可以用于勾住太阳能电池板的金属边框,止动部分726用于接触太阳能电池板的侧边并止动太阳能电池板。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夹持部主体为n型。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短支架720还可以包括容纳部727,其设置于底板上,并包围开孔723,可以用于容纳连接螺栓。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容纳部727可以是两块L型的连接板,其与底板围成一个T型的槽。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支架是铝合金标准件。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当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时,可以预先将支撑架安装到主浮体上,在支撑架上预先安装好长支架的支架主体701和短支架720.然后将太阳能电池板先通过短支架702的第二弯勾724勾到太阳能电池板的金属边框下边,同时短支架的止动部分726阻挡在太阳能电池板的金属边框侧边。然后将长支架的锁定件的第一弯勾717勾到太阳能电池板的金属边框上边,将长支架的压紧件阻挡在太阳能电池板的金属边框侧边,同时将锁定件放置到压紧件中,通过连接件将长支架的锁定件、压紧件和支架主体连接起来,并锁定连接件,实现支架与太阳能电池板的连接。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短支架的止动部分726以及长支架压紧件的阻挡片714均带有一定的弧度,其阻挡太阳能电池板时会发生一定位移的弹性形变,可以顺利的引导太阳能能电池板进入到止动部分和第二弯勾之间,以及锁定件和压紧件之间,增加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后的牢固度。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通过长支架710和短支架720提供对太阳能电池板的支撑,实现了太阳能电池板一定的倾斜。长支架和短支架的一端安装到支撑架上,支撑架安装到多个主浮体上。另一端安装到太阳能电池板的金属边框上,从而实现了与太阳能电池板的连接,而且长支架和短支架安装到支撑架上,可以随意变换位置,以适应于不同规格的太阳能电池板。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以上支架的实施例仅仅给出了一种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方式,现有技术中的其他安装方式也可以应用于本申请中。例如:其他结构的支架也可以应用于本申请的支撑架上从而实现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
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畴。

Claims (15)

1.一种漂浮式水上浮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其基本上是平坦的;
多个拉耳,其设置于所述主体上;以及
一个或多个凹槽,其横贯所述主体表面,将所述主体表面分成多个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式水上浮体,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凹槽内包括一个或多个连接部,其经配置以固定容纳于所述凹槽中的支撑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漂浮式水上浮体,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主体的至少一个侧面包括一个或多个凹部,所述凹槽的所述连接部或其一部分设置于所述凹部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漂浮式水上浮体,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上的凸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式水上浮体,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凹槽外包括一个或多个固定件,其经配置以固定容纳于所述凹槽中的支撑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式水上浮体,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凹槽包括一个或多个弯折,其经配置以固定容纳于所述凹槽中的支撑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式水上浮体,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凹槽的数量为3个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式水上浮体,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拉耳包括加强环和多个横向加强条,其中所述加强环设置于拉耳圆孔和拉耳边缘之间,所述多个横向加强条设置于所述拉耳圆孔与所述加强环之间和/或所述拉耳边缘与所述加强环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漂浮式水上浮体,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拉耳圆孔与所述加强环之间的所述横向加强条与所述拉耳边缘与所述加强环之间的所述横向加强条在所述加强环处不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漂浮式水上浮体,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拉耳包括信息区,其经配置以承载所述漂浮式水上浮体的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式水上浮体,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主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包括图案不同的网状凹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漂浮式水上浮体,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上表面的网状凹线高于所述主体的上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式水上浮体,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主体的下表面与所述主体的侧面连接处包括倾斜表面。
14.一种漂浮式水上浮体阵列,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如权利要求1-13任一所述的水上浮体;以及
一个或多个支撑架,其设置于间隔的多个如权利要求1-13任一所述的水上浮体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漂浮式水上浮体阵列,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位于多个如权利要求1-13任一所述的水上浮体之间的多个连接浮体,其中,所述连接浮体包括多个拉耳,所述连接浮体与多个如权利要求1-13任一所述的水上浮体通过各自的拉耳相互固定。
CN202021245572.3U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漂浮式水上浮体及浮体阵列 Active CN2124738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45572.3U CN212473843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漂浮式水上浮体及浮体阵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45572.3U CN212473843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漂浮式水上浮体及浮体阵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73843U true CN212473843U (zh) 2021-02-05

Family

ID=74456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45572.3U Active CN212473843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漂浮式水上浮体及浮体阵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7384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11747A1 (en) * 2021-04-02 2022-10-06 Boonlikitcheva Pichit Expandable buoy and buoy assembly
CN115195036A (zh) * 2022-06-01 2022-10-18 诺斯曼能源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浮体拉耳在注塑过程中出现空腔的浮体制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11747A1 (en) * 2021-04-02 2022-10-06 Boonlikitcheva Pichit Expandable buoy and buoy assembly
CN115195036A (zh) * 2022-06-01 2022-10-18 诺斯曼能源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浮体拉耳在注塑过程中出现空腔的浮体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473843U (zh) 一种漂浮式水上浮体及浮体阵列
CN107453690B (zh) 一种水上漂浮式光伏阵列的连接浮体
CN111806636A (zh) 一种漂浮式水上浮体及浮体阵列
CN107453689B (zh) 一种模块化漂浮式光伏阵列
CN111786618A (zh) 一种支架及支架组
CN112009633A (zh) 一种漂浮式水上浮体阵列及阵列单元
CN209290625U (zh) 一种漂浮式水上浮体阵列
WO2017067403A1 (zh) 光伏组件载体及矩阵
CN213521726U (zh) 一种支架及支架组
CN214607974U (zh) 一种漂浮式水上浮体阵列及阵列单元
CN107453691B (zh) 一种应用于水上漂浮式光伏阵列浮体上的支架
CN108706081A (zh) 一种漂浮式水上连接浮体
CN209176871U (zh) 一种漂浮式水上连接浮体
CN110979582A (zh) 一种复合体系漂浮电站
CN209608581U (zh) 一种光伏模组
CN214674976U (zh) 一种背靠背固定式光伏组件的支撑架
CN209176870U (zh) 一种漂浮式水上浮体及水上浮体阵列
CN213139089U (zh) 一种光伏用漂浮安装结构
CN205647394U (zh) 水上漂浮式光伏系统的光伏模块间的连接板
KR20230030960A (ko) 수상 태양광 발전 시스템
CN112422034A (zh) 一种光伏系统总成
CN219158190U (zh) 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面光伏支架系统下压构件
CN214674975U (zh) 一种光伏组件支架的固定件
CN220363451U (zh) 一种水上浮体及浮体单元
CN219904684U (zh) 一种半柔性水上浮体阵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