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73826U - 一种布放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布放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73826U
CN212473826U CN202020867391.8U CN202020867391U CN212473826U CN 212473826 U CN212473826 U CN 212473826U CN 202020867391 U CN202020867391 U CN 202020867391U CN 212473826 U CN212473826 U CN 2124738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area
boat
lifting platform
deployment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6739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雪
周建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Yunzh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Jiangsu Ocean University
Zhuhai Yunzhou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Yunzh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Jiangsu Ocean University
Zhuhai Yunzhou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Yunzh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Jiangsu Ocean University, Zhuhai Yunzhou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Yunzh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6739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738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738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738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ip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航行设备及其配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布放回收装置,该布放回收装置包括母船、升降设备和驱动设备,母船具有第一存储区,升降设备包括第一固定框架和第一升降平台,第一固定框架设于上,第一升降平台用于承载待布放和回收的小船,驱动设备用于驱动第一升降平台沿着第一固定框架上升至与第一存储区平齐,以及沿着第一固定框架下降,小船借助于自身动力能够进入第一升降平台以及从第一升降平台驶离,可以减少高水况等对小船和第一升降平台的影响,且减少人工辅助操作,使得小船的布放回收效率更高、稳定性更好,有效保证小船的安全性以及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布放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行设备及其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布放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水体环境测量以及海洋调查领域,无人小船等成为执行测量和探测任务的只要工具。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通过母船将多个无人小船等输送在所需要的地方如海面上布放以及从相应海面上回收。然而,目前所使用的布放回收装置或者布放回收系统,多是通过起吊、拖拽等方式将无人小船进行布放回收,且通常需要大量人工辅助操作。在水况、海况等尤其恶劣的情况下,这样的布放回收方式往往效率低、稳定性差,容易造成无人小船受损,甚至对操作人员的安全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布放回收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布放回收方式中存在的效率低、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布放回收装置,包括:
母船,具有第一存储区;
升降设备,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固定框架和第一升降平台,所述第一固定框架设于所述母船上,所述第一升降平台用于承载待布放和回收的小船;以及
驱动设备,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升降平台上升至与所述第一存储区平齐,以及下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设备还设置为能够在所述第一升降平台与所述第一存储区平齐后驱动所述第一升降平台朝向和背离所述第一存储区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布放回收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升降设备和/或所述母船上的至少一个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探测所述第一升降平台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设备还包括船架,所述船架设于所述第一升降平台上,所述船架用于固定所述小船;所述船架能够在所述第一升降平台上滑动,并到达所述第一存储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升降平台包括平台本体以及设于所述平台本体上的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的纵截面呈“工”字形,所述船架的底部设有连接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能够于所述第一导轨的上表面滚动,所述第二滚轮能够于所述第一导轨的侧面中部滚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升降平台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平台本体的远离所述母船一侧的导辊组件,以及连接于所述导辊组件的两侧并朝向所述母船延伸的护栏组件;所述导辊组件能够呈“八”字形张开以引导所述小船进入所述平台本体,以及封闭所述平台本体的远离所述母船的一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布放回收装置还包括牵引设备,所述牵引设备包括绞车、定滑轮组件以及牵引绳;所述绞车设于所述母船上;所述定滑轮组件设置于所述母船的边缘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框架的中部,和/或所述船架的朝向所述母船的一侧;所述牵引绳连接于所述绞车和所述定滑轮组件,并用于连接所述小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母船还具有第二存储区,所述布放回收装置还包括转运设备,所述转运设备连接在所述第一存储区和第二存储区之间,并用于将所述小船在所述第一存储区和第二存储区之间转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存储区内设有朝向所述转运设备延伸第一轨道;所述第二存储区内设有相互垂直的第二轨道和第三轨道,所述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和第三轨道均用于供所述小船滑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存储区高于所述第一存储区,所述转运设备包括第二固定框架和第二升降平台,所述第二固定框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存储区和所述第二存储区之间,所述第二升降平台能够沿着所述第二固定框架上升和下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布放回收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
该布放回收装置包括母船、升降设备和驱动设备,母船具有第一存储区,升降设备包括第一固定框架和第一升降平台,第一固定框架设于母船上,第一升降平台用于承载待布放和回收的小船,驱动设备用于驱动第一升降平台上升至与第一存储区平齐,以及下降至水面,小船借助于自身动力能够进入第一升降平台以及从第一升降平台驶离,可以减少高水况等对小船和升降平台的影响,且减少人工辅助操作,使得小船的布放回收效率更高、稳定性更好,有效保证小船的安全性以及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布放回收装置的部分侧视图;
图2是图1所示布放回收装置的部分立体图,其中,第一升降平台位于第一存储区;
图3和图4是图1所示布放回收装置的部分立体图,其中,第一升降平台处于推出状态;
图5是图1所示布放回收装置的部分立体图,其中,第一升降平台处于下降状态;
图6是图1所示布放回收装置的部分立体图,其中,导辊组件处于打开状态;
图7是图6中A处的放大图;
图8是图1所示布放回收装置中转运设备的结构图;
图9是图1所示布放回收装置中平台本体的平移示意图;
图10和图11是图1所示布放回收装置中防脱滚轮组件与第一导轨的配合示意图。
图中标记的含义为:
100-布放回收装置;
1-母船,11-第一存储区,12-第二存储区,13-第一轨道,14-第二轨道,15-第三轨道;
2-升降设备,21-第一固定框架,22-第一升降平台,221-平台本体,222-滑动部,223-导辊组件,224-护栏组件,225-第一导轨,23-船架,231-防脱滚轮组件,2311-第一滚轮,2312-第二滚轮,2313-连接部;
31-蜗杆,32-齿条;
4-牵引设备,41-牵引绳,42-定滑轮组件,43-绞车;
5-转运设备,51-第二固定框架,52-第二升降平台,53-第二导轨;
6-小船,61-连接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固定或设置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和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布放回收装置100,其用于布放和回收小船6。具体地,该布放回收装置100包括母船1、升降设备2和驱动设备,其中,母船1上设有第一存储区11,升降设备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固定框架21和第一升降平台22,第一固定框架21固定设于母船1上,例如其边缘,第一升降平台22用于承载待布放和回收的小船6,驱动设备用于驱动第一升降平台22上升至与第一存储区11平齐,以及下降至水面(未图示),如此,小船6能够随着第一升降平台22上升至与第一存储区11平齐,然后可以进入第一存储区11被存储或暂时存储,也即被回收,以及能够随着第一升降平台22下降至水面,然后可以从水面上启动并驶离,也即被布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布放回收装置100,其包括母船1、升降设备2和驱动设备,母船1具有第一存储区11,升降设备2包括第一固定框架21和第一升降平台22,第一固定框架21设于母船1的边缘,第一升降平台22用于承载待布放和回收的小船6,驱动设备用于驱动第一升降平台22上升至与第一存储区11平齐,以及下降至水面,小船6借助于自身动力能够进入升降平台以及从升降平台驶离,可以减少高水况等对小船6和第一升降平台22的影响,且减少人工辅助操作,使得小船6的布放回收效率更高、稳定性更好,有效保证小船6的安全性以及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4至图6所示,第一固定框架21设置于母船1的表面的边缘处,具体可以是第一存储区11的边缘处,请结合参阅图7,第一升降平台22包括平台本体221以及滑动部222,滑动部222设置在平台本体221朝向母船1的一侧,滑动部222大体呈竖直的杆状,其设置在第一固定框架21的外侧面,用于带动平台本体221滑动,从而将平台本体221下放至水面以下以及将平台本体221提升。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驱动设备还设置为能够在第一升降平台22与第一存储区11平齐后驱动第一升降平台22朝向和远离第一存储区11移动。也即,驱动设备还能驱动平台本体221和滑动部222在第一固定框架21上向内滑动和向外滑动,以使平台本体221能够进入母船1内和移出母船1外,请结合参阅图2和图3,从而,这能够进一步便利小船6的布放和回收。
具体地,请结合参阅图9所示,第一升降平台22朝向和远离第一存储区11的移动可以这样实现:驱动设备包括电机(未图示)、蜗杆31和齿条32,电机设置在母船1的表面上,齿条32设置在平台本体221的边缘,蜗杆31与齿条32相啮合并连接于电机。当电机转动时,带动蜗杆31转动,从而齿条32带动平台本体221移动。当然,此处仅为示例,不作对驱动设备的限制,在其他可选实施例中,可以有其他驱动设备的方案实现第一升降平台22的平移。
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设备还可包括伸缩杆(未图示),其设置在滑动部222和第一固定框架21的外侧面之间,其伸长和缩短能够带动滑动部222上升和下降。在具体应用中,伸缩杆可以为液压伸缩杆、电动伸缩杆或者是气动伸缩杆,可以是二级伸缩杆或其他级伸缩杆,这根据具体需要进行选择设置,对此不作特别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布放回收装置100还包括至少一个位置传感器(未图示),其设置在升降设备2上和/或是母船1上,具体可以设置在如第一固定框架21的外侧面、母船1的外侧端面上,以及第一固定框架21上等,位置传感器用于在第一升降平台22的升降过程中探测第一升降平台22的位置,和/或第一升降平台22在第一存储区11的平移位置。该布放回收装置100还包括控制器(未图示),其连接于位置传感器并用于接收位置传感器的信息,从而使得操作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获知第一升降平台22的升降情况和平移情况。在具体应用中,位置传感器的数量可以为多个。
请参阅图6和图7,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升降设备2还包括船架23,船架23设于第一升降平台22上,具体是平台本体221上,船架23的形状可以根据小船6的底部的形状适配,以用于固定小船6,防止小船6在随平台本体221的升降过程中发生晃动。船架23能够在平台本体221上滑动,并到达平台本体221的边缘,以靠近第一存储区11,从而操作人员可以更方便地对小船6进行操作。
具体地,请结合参阅7、图10和图11,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升降平台22还包括设置在平台本体221上的第一导轨225,第一导轨225在纵截面上呈“工”字形,船架23的底部设有连接部2313、第一滚轮2311和第二滚轮2312,第一滚轮2311和第二滚轮2312在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且在水平方向上错位设置,连接部2313连接于第一滚轮2311和第二滚轮2312。如此,第一滚轮2311可以于第一导轨225的上表面的中部滚动,第二滚轮2312可以位于第一导轨225的侧面中部滚动,该连接部2313、第一滚轮2311和第二滚轮2312共同形成防脱滚轮组件231,能够保证船架23始终沿着第一导轨225的延伸方向滑动,而不会在倾斜于第一导轨225的方向上脱离。
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4所示,第一存储区11内可以设有第一轨道13,第一轨道13的纵截面也可呈“工”字形,其与上述的平台本体221上的第一导轨225可无缝对接。如此,当平台本体221滑动进入第一存储区11内后,平台本体221上的第一导轨225与第一存储区11的第一轨道13实现完全无缝对接。这样的好处是,防脱滚轮组件231可以继续在第一轨道13上滑动,从而船架23可以部分地甚至完全地进入第一存储区11,进而进一步有利于操作人员对小船6的操作。
请参阅图7,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升降平台22还包括安装于平台本体221的远离母船1一侧(也即与滑动部222相远离的一侧)的导辊组件223,以及连接于导辊组件223的两侧并朝向母船1延伸(也即朝向滑动部222延伸)的护栏组件224,护栏组件224用于在船架23的两侧予以保护,导辊组件223能够呈“八”字形张开以引导小船6进入升降平台本体221,以及封闭第一升降平台22的远离母船1一侧(如图5所示)。具体是,在第一升降平台22的平台本体221下放至水面以下后,导辊组件223打开,此时,允许小船6进入平台本体221;待小船6进入平台本体221后,导辊组件223关闭,以防止船架23和小船6由平台本体221上滑动脱出。导辊组件223可以连接至上述的驱动设备,以受驱动设备进行相应的动作。
请参阅图5至图7,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布放回收装置100还包括牵引设备4,牵引设备4包括绞车43、至少一个定滑轮组件42以及牵引绳41。绞车43设于母船1上;定滑轮组件42可以设置于母船1的边缘上并位于第一固定框架21的中部,或者是设置在船架23的朝向母船1的一侧,或者是同时设置在上述两处;牵引绳41连接于绞车43和定滑轮组件42,并用于连接小船6。
在本实施例中,定滑轮组件42的数量为两组并分别设置在母船1的边缘上并位于第一固定框架21的中部,以及船架23的朝向母船1的一侧,以将牵引绳41从母船1上引导至船架23上。在具体应用中,如图6所示,当小船6靠近第一升降平台22时,其可以自动抛出连接绳61,操作人员可以站立于平台本体221上并随平台本体221下降,通过人工将连接绳61和牵引绳41连接,然后可以通过操作牵引设备4将小船6拉动至船架23上。
请参阅图2至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母船1还具有第二存储区12,该布放回收装置100还包括转运设备5,转运设备5连接在第一存储区11和第二存储区12之间,并用于在驱动组件(未图示)的驱动下将小船6在第一存储区11和第二存储区12之间转移。这样的好处是,该母船1一次可以布放和回收更多的小船6。
第一存储区11内的第一轨道13朝向转运设备5延伸。第二存储区12内设有相互垂直的第二轨道14和第三轨道15,第二轨道14和第三轨道15均用于供小船6滑动,并且,第二轨道14和第三轨道15,允许小船6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滑动,以允许小船6到达第二存储区12内的各个位置处,从而多个小船6可以阵列式地排布在第二存储区12内。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存储区12高于第一存储区11,例如,第一存储区11可以位于母船1的尾甲板,第二存储区12可以位于母船1的飞行甲板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存储区11和第二存储区12可以根据母船1的具体形状进行划分,第二存储区12还可以是低于第一存储区11等,对此不作特别限制。
相应地,如图8所示,转运设备5包括第二固定框架51和第二升降平台52,第二固定框架51设置在第一存储区11和第二存储区12之间,第二升降平台52能够沿着第二固定框架51上升和下降。如此,转运设备5可以进一步将位于第一存储区11的小船6和船架23提升并允许小船6被转移至第二存储区12,以及将位于第二存储区12的小船6转移至船架23上后进一步转移至第一存储区11,此外,借由升降设备2可以将第一存储区11的小船6和船架23下放,并布放小船6。
转运设备5还可包括设置在第二升降平台52上并能够与第一轨道13对接的第二导轨53,第二导轨53可以与第一导轨225的结构相同,以允许船架23底部的防脱滚轮组件231在该第二导轨53上滑动。第二轨道14或第三轨道15能够与第二导轨53对接,以使得小船6能够进入第二存储区12。
第二固定框架51和第二升降平台52的结构不作特别限制,可以根据母船1上第一存储区11和第二存储区12之间的位置差异进行设计,具体地,可以与第一固定框架21、第一升降平台22相同或者近似等,只要能够实现第一存储区11和第二存储区12之间的升降即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布放回收装置100是这样工作的。
小船6的回收:待回收的小船6靠近母船1;第一升降平台22的平台本体221以及船架23下降至水面以下,打开导辊组件223,小船6抛出连接绳61,人工将连接绳61和牵引绳41连接在一起,将小船6牵引至平台本体221上并固定于船架23上;关闭导辊组件223,驱动设备的伸缩杆动作以将平台本体221和船架23提升,至平台本体221与第一存储区11对齐;然后,蜗杆31动作,驱动平台本体221向第一固定框架21的内部移动,平台本体221到达第一存储区11;人工拉动或推动船架23,使船架23沿着第一导轨225移动,直至船架23从平台本体221上脱离并到达第一存储区11的第一轨道13;继续拉动或推动船架23,使船架23沿着第一轨道13靠近转运设备5,并滑动至第二升降平台52上的第二导轨53;第二升降平台52沿着第二固定框架51上升,直至第二升降平台52与第二存储区12对齐,然后,人工将小船6从船架23上拉动至第二轨道14或第三轨道15;上,并放置于第二存储区12的合适位置处。
小船6的布放:第二升降平台52上升至与第二存储区12对齐,人工将存放于第二存储区12的小船6沿着第二轨道14和第三轨道15拉动,直至小船6进入第二升降平台52上的船架23上并固定;第二升降平台52沿着第二固定框架51下降,直至第二升降平台52与第一存储区11对齐,人工拉动船架23,使得船架23底部的防脱滚落组件231沿着第二导轨53滑动,并进入第一存储区11的第一轨道13;第一升降平台22上升并位于第一存储区11内,继续拉动船架23使得船架23底部的防脱滚落组件231滑动至平台本体221上的第一导轨225,此时,船架23和小船6位于第一升降平台22内;启动驱动设备,蜗杆31转动,将第一升降平台22向外推出,然后,伸缩杆动作,将第一升降平台22下放,直至平台本体221没入水面以下;打开导辊组件223,小船6启动并从平台本体221上移出,进而,小船6可以远离母船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布放回收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母船(1),具有第一存储区(11);
升降设备(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固定框架(21)和第一升降平台(22),所述第一固定框架(21)设于所述母船(1)上,所述第一升降平台(22)用于承载待布放和回收的小船(6);以及
驱动设备,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升降平台(22)上升至与所述第一存储区(11)平齐,以及下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放回收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设备还设置为能够在所述第一升降平台(22)与所述第一存储区(11)平齐后驱动所述第一升降平台(22)朝向和背离所述第一存储区(11)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放回收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放回收装置(1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升降设备(2)和/或所述母船(1)上的至少一个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探测所述第一升降平台(22)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放回收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设备(2)还包括船架(23),所述船架(23)设于所述第一升降平台(22)上,所述船架(23)用于固定所述小船(6);所述船架(23)能够在所述第一升降平台(22)上滑动,并到达所述第一存储区(1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布放回收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平台(22)包括平台本体(221)以及设于所述平台本体(221)上的第一导轨(225),所述第一导轨(225)的纵截面呈“工”字形,所述船架(23)的底部设有连接部(2313)、第一滚轮(2311)和第二滚轮(2312),所述第一滚轮(2311)能够于所述第一导轨(225)的上表面滚动,所述第二滚轮(2312)能够于所述第一导轨(225)的侧面中部滚动,所述连接部(2313)连接于所述第一滚轮(2311)和第二滚轮(231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布放回收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平台(22)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平台本体(221)的远离所述母船(1)一侧的导辊组件(223),以及连接于所述导辊组件(223)的两侧并朝向所述母船(1)延伸的护栏组件(224);所述导辊组件(223)能够呈“八”字形张开以引导所述小船(6)进入所述平台本体(221),以及封闭所述平台本体(221)的远离所述母船(1)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布放回收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放回收装置(100)还包括牵引设备(4),所述牵引设备(4)包括绞车(43)、定滑轮组件(42)以及牵引绳(41);所述绞车(43)设于所述母船(1)上;所述定滑轮组件(42)设置于所述母船(1)的边缘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框架(21)的中部,和/或所述船架(23)的朝向所述母船(1)的一侧;所述牵引绳(41)连接于所述绞车(43)和所述定滑轮组件(42),并用于连接所述小船(6)。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布放回收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母船(1)还具有第二存储区(12),所述布放回收装置(100)还包括转运设备(5),所述转运设备(5)连接在所述第一存储区(11)和第二存储区(12)之间,并用于将所述小船(6)在所述第一存储区(11)和第二存储区(12)之间转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布放回收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存储区(11)内设有朝向所述转运设备(5)延伸第一轨道(13);所述第二存储区(12)内设有相互垂直的第二轨道(14)和第三轨道(15),所述第一轨道(13)、第二轨道(14)和第三轨道(15)均用于供所述小船(6)滑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布放回收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存储区(12)高于所述第一存储区(11),所述转运设备(5)包括第二固定框架(51)和第二升降平台(52),所述第二固定框架(51)设置在所述第一存储区(11)和所述第二存储区(12)之间,所述第二升降平台(52)能够沿着所述第二固定框架(51)上升和下降。
CN202020867391.8U 2020-05-21 2020-05-21 一种布放回收装置 Active CN2124738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67391.8U CN212473826U (zh) 2020-05-21 2020-05-21 一种布放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67391.8U CN212473826U (zh) 2020-05-21 2020-05-21 一种布放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73826U true CN212473826U (zh) 2021-02-05

Family

ID=74411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67391.8U Active CN212473826U (zh) 2020-05-21 2020-05-21 一种布放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7382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48460A (zh) * 2021-12-02 2022-03-08 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 一种升降系统及收放装置
CN114291212A (zh) * 2022-01-04 2022-04-08 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 一种水面快速转运装置
CN114394200A (zh) * 2022-01-14 2022-04-26 赵娜 水域测量用高自主高安全的无人船下放回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48460A (zh) * 2021-12-02 2022-03-08 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 一种升降系统及收放装置
CN114291212A (zh) * 2022-01-04 2022-04-08 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 一种水面快速转运装置
CN114394200A (zh) * 2022-01-14 2022-04-26 赵娜 水域测量用高自主高安全的无人船下放回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4394200B (zh) * 2022-01-14 2023-10-20 宁波上航测绘有限公司 水域测量用高自主高安全的无人船下放回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473826U (zh) 一种布放回收装置
CN109808843B (zh) 一种潜水器水面布放和回收装置
CN112173012A (zh) 一种潜航器收放系统及其作业方法
KR20160118224A (ko) 표면하 채광 차량을 물 속으로 런칭하고 또한 물로부터 회수하기 위한 장치
CN111891296A (zh) 一种潜水器运移和布放回收系统及方法
WO2011141748A2 (en) Improved access to structures
CN110803257A (zh) 一种无人航行设备收放系统
US3889621A (en) Anchor handling vessel
US10625991B2 (en) Deck hoist tractor, rescue chute and tote tank
CN113460273A (zh) 一种可变结构的潜器收放装置及其收放方法
CN113401283A (zh) 双门架收放装置及其作业方法
AU2020286681A1 (en) Deployment of 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s
JP2004530816A5 (zh)
CN114248874B (zh) 一种水下无人航行器的水下布放回收装置和方法
CN111846116B (zh) 一种小艇快速自动收放及转运装置和方法
US8407840B2 (en) Self releasing cable system
CN112875544A (zh) 安装在船用起重机上的绳驱式auv回收舱控制系统
CN211223772U (zh) 一种无人航行设备收放系统
CN220786068U (zh) 一种用于海上平台的登乘装置
CN218617089U (zh) 一种水下装备的收放装置
CN112298466B (zh) 一种具有全自动折叠回转式舷梯的科考船
CN217804675U (zh) 换电工作站
KR200176413Y1 (ko) 선박용 사다리의 회전장치
CN117104407A (zh) 一种运输布放回收系统
CN113335456A (zh) 一种模块化小艇收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22042 Hall 4, seagull Plaza, Lianyun new town, Lianyun District, Lianyung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Yunzh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Jiangsu Ocean University

Patentee after: Zhuhai Yunzh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22042 Hall 4, seagull Plaza, Lianyun new town, Lianyun District, Lianyung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Yunzh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Ocean University

Patentee before: ZHUHAI YUNZHOU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