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73033U - 一种用于遮阳帘的即拉即停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遮阳帘的即拉即停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73033U
CN212473033U CN202020532687.4U CN202020532687U CN212473033U CN 212473033 U CN212473033 U CN 212473033U CN 202020532687 U CN202020532687 U CN 202020532687U CN 212473033 U CN212473033 U CN 2124730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groove
groove
shell
rotating shaft
pu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3268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世友
孔令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eih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eih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eih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3268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730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730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730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erating, Guiding And Securing Of Roll- Type Closing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遮阳帘的即拉即停控制装置,包括筒壳、转轴、第一端座、第二端座;所述转轴装设在筒壳内,所述第一端座、第二端座分别装设在筒壳的两端且分别和转轴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端座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给转轴提供复位弹力;所述第二端座包括第一壳体、转盘,所述第一壳体、转盘的轴向相对面分别设置有限位槽、环形导槽,所述转盘和转轴同步联动,所述转盘相对第一壳体可转动安装连接;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可活动的滚珠,所述滚珠在限位槽内沿环形导槽运动;所述环形导槽上设置有卡槽,当滚珠沿环形导槽进入卡槽时,控制装置实现自锁。如此,利用转盘和第一壳体的轴向相对面来设置环形导槽、限位槽,其占用空间小。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遮阳帘的即拉即停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遮阳帘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用于遮阳帘的即拉即停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当汽车暴露在室外中会受到阳光的暴晒,尤其是前挡风玻璃受到的光照更加明显,一般前挡风玻璃贴膜的颜色比较浅,防紫外线效果不明显,阳光通过前挡风玻璃照进车内,长期暴晒,仪表板等内饰会变色老化;因此,驾驶员通常会安装遮阳帘;现有的遮阳帘有以下几种控制方式:棘轮控制、电动控制、滚珠控制;但是:采用棘轮控制的遮阳帘噪音较大;采用电动控制的遮阳帘造价太高;因此,现有的许多遮阳帘采用滚珠控制;但是现有的滚珠控制的遮阳帘结构比较复杂,在使用中经常会出现下拉、回缩不畅或无法做到即拉即停灵活运用等问题。
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遮阳帘的即拉即停控制装置,其通过设置在转轴的两端分别安装第一端座、第二端座;所述第一端座上设置扭簧;所述第二端座上设置第一壳体和转盘;在第一壳体上设置限位槽,限位槽内装设滚珠;所述转盘上设置环形导槽和卡槽;通过滚珠在限位槽内和环形导槽的配合以及扭簧的作用;使得遮阳帘的展开或者回缩实现即拉即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遮阳帘的即拉即停控制装置,包括筒壳、转轴、第一端座、第二端座;所述转轴装设在筒壳内,所述第一端座、第二端座分别装设在筒壳的两端且分别和转轴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端座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伸入转轴内和转轴配合以提供转轴复位弹力;
所述第二端座包括第一壳体、转盘,所述第一壳体、转盘的轴向相对面分别设置有限位槽、环形导槽,所述转盘和转轴同步联动,所述转盘相对第一壳体可转动安装连接;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可活动的滚珠,所述滚珠在限位槽内沿环形导槽运动;所述环形导槽上设置有卡槽,当滚珠沿环形导槽进入卡槽时,控制装置实现自锁。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环形导槽包括外环导槽、内环导槽,所述内环导槽的导槽深度大于外环导槽的导槽深度;所述卡槽设置于外环导槽与内环导槽间的过渡段。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过渡段包括有间距布置的第一过渡段、第二过渡段,所述第一过渡段具有构成V形的第一斜槽和第二斜槽,第一斜槽和第二斜槽两者的一端分别连接外环导槽、内环导槽,第一斜槽和第二斜槽两者的另一端汇合,卡槽设置于汇合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过渡段则设置为斜槽结构直接连接外环导槽、内环导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盘相对第一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和转盘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壳体和转盘的安装面之间设置有阻尼。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筒壳的下端居中或远离筒壳安装侧开设有让位槽供卷帘穿过。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筒壳的一侧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吸盘组件。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吸盘组件包括连接件和吸盘,所述连接件连接于筒壳的一侧,所述连接件设置有万向球,在吸盘的连接端设置有球形凹腔,球形凹腔大于万向球的半球形,所述吸盘通过球形凹腔与相应万向球适配以调节吸附角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万向球的后端设置沿筒壳的轴向延伸的长形限位槽,在吸盘的球形凹腔前侧设置相应的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在长形限位槽可横向转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万向球的后端设置开口向后的球冠状限位槽,在吸盘的球形凹腔前侧设置相应的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柱伸入球冠状限位槽内,转动时,所述第二限位柱受限于球冠状限位槽的开口周缘,以控制吸盘各方向的最大转动角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设置在转轴的两端分别安装第一端座、第二端座;所述第一端座上设置扭簧;所述第二端座上设置第一壳体和转盘;在第一壳体上设置限位槽,限位槽内装设滚珠;所述转盘上设置环形导槽和卡槽;通过滚珠在限位槽内和环形导槽的配合以及扭簧的作用;使得遮阳帘的展开或者回缩实现即拉即停,同时,利用转盘和第一壳体的轴向相对面来设置环形导槽、限位槽,其占用空间小,使得转轴上供卷帘卷绕利用率尽量做到最大,有利于对整个遮阳帘的占用空间的控制,收卷后的遮阳帘产品,整体长度得到缩小,制作成本、运输及存放管理成本均相应降低;
其次,通过设置第二壳体,在第二壳体和转盘之间设置阻尼,使得遮阳帘的展开或者回缩平缓顺畅、稳定;
再者是,通过对吸盘组件的巧妙设计,使得吸盘能够稳固的吸附于多种曲面,且吸盘组件的结构简单,适于推广使用;
以及,通过在筒壳下端的远离筒壳安装侧设置让位槽,更加有效的保护了卷帘,避免了在卷帘上留下过多刮痕。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组装立体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分解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截面示图;
图4是图3的A处放大示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局部分解示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滚珠在转盘中的运动轨迹示图(转轴正向转动);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滚珠在转盘中的另一运动轨迹示图(转轴反向转动);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滚珠在转盘中的另一运动轨迹示图(转轴反向转动);
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滚珠在转盘中的另一运动轨迹示图(滚珠进入卡槽)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吸盘组件立体示图;
图11是图3的B处放大示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二的大致结构示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三的组装立体示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三的另一角度的组装立体示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三的大致结构示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四的大致结构示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五的大致结构示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筒壳 101、让位槽
20、转轴 30、第一端座
31、扭簧 40、第二端座
401、阻尼 41、第一壳体
411、限位槽 42、转盘
421、环形导槽 4211、外环导槽
4212、内环导槽 4213、卡槽
4214、第一过渡段 4215、第二过渡段
4216、第一斜槽 4217、第二斜槽
43、滚珠 44、第二壳体
50、卷帘 51、第一重力杆
52、第二重力杆 520、夹紧槽
521、夹紧盖 53、挂钩
61、连接件 62、吸盘
6201、拉条 621、第一限位柱
622、第二限位柱 63、万向球
631、长形限位槽 632、球冠状限位槽
70、被吸附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17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多种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实施例一:
一种用于遮阳帘的即拉即停控制装置,包括筒壳10、转轴20、第一端座30、第二端座40;所述转轴20装设在筒壳10内,包括筒壳10、转轴20均横向延伸,所述第一端座30、第二端座40分别装设在筒壳10的两端且分别和转轴20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端座30设置有扭簧31,所述扭簧31伸入转轴20内和转轴20配合以提供转轴20复位弹力;所述第二端座40包括沿横向对应(或者指沿轴向对应)布置的第一壳体41、转盘42,所述第一壳体41、转盘42的轴向相对面分别设置有限位槽411、环形导槽421,所述转盘42和转轴20联动,所述转盘42相对第一壳体41可转动安装连接;所述限位槽411内设置有可活动的滚珠43,所述滚珠43在限位槽411内沿环形导槽421运动;所述环形导槽421上还设置有卡槽4213,当滚珠43沿环形导槽421进入卡槽4213时,控制装置实现自锁;
如图5至图8所示,所述环形导槽421包括外环导槽4211、内环导槽4212,所述内环导槽4212的导槽深度大于外环导槽4211的导槽深度;所述卡槽4213设置于外环导槽4211与内环导槽4212间的过渡段,此处,所述外环导槽4211、内环导槽4212之间设置有间距布置的第一过渡段4214、第二过渡段4215,所述第一过渡段4214具有构成V形的第一斜槽4216和第二斜槽4217,第一斜槽4216和第二斜槽4217两者的一端分别连接外环导槽4211、内环导槽4212,第一斜槽4216和第二斜槽4217两者的另一端汇合,卡槽4213设置于汇合处。而,第二过渡段4215则设置为斜槽结构直接连接外环导槽4211、内环导槽4212。
如图6所示,当遮阳帘受力拉伸时,所述转轴20正向转动,所述转轴20在第一端座30的一端,扭簧31积蓄弹性势能;所述转轴20在第二端座40的一端,转盘42相对第一壳体41转动,滚珠43在限位槽411内沿环形导槽421转动(附图6中为顺时针转动);具体地说,所述滚珠43从内环导槽4212进入外环导槽4211,之后沿着外环导槽4211顺时针循环转动;
当遮阳帘停止,所述转轴20正向转动停止时,所述转轴20的第一端座30的一端,扭簧31释放弹性势能,提供转轴20反向转动的力,使得转轴20反转;所述转轴20在第二端座40的一端,滚珠43在限位槽411内沿环形导槽421转动;当滚珠43从外环导槽4211进入内环导槽4212时,滚珠43进入卡槽4213实现自锁;滚珠43可能是经由第一过渡段4214或第二过渡段4215进入卡槽4213,当然,第二过渡段4215的设置数量可以不只一个,也可沿周向间距布置两个以上,使得所有的第二过渡段4215和第一过渡段4214均呈间距布置,第一过渡段4214、第二过渡段4215的总数量多少,与即拉即停的控制精度相关。
需再次施加拉力使其从卡槽4213中退出进入内环导槽4212于内环导槽4212内沿着内环导槽4212反向循环转动。
所述转盘42相对第一壳体41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壳体44,所述第二壳体44和转盘4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壳体44和转盘42的安装面之间设置有阻尼401以降低转盘42的反向转动的速度,使得:转轴20的转动平缓、稳定。
所述筒壳10的截面呈跑道形,其上、下端呈凸弧状,其后端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安装平面以供吸盘组件的连接件61连接。
所述转轴20上设置有卷帘50,所述卷帘50通过转轴20的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实现展开或收缩于转轴20;所述筒壳10下侧开设有让位槽101供卷帘50穿过;
所述卷帘50的下端设置有横向的第一重力杆51,卷帘50往下展开时,所述第一重力杆51水平下落保证卷帘50的平整性;所述第一重力杆51上套设有第二重力杆52;具体地说,所述第二重力杆52设置开口向上的夹紧槽520,所述第一重力杆51装设于夹紧槽520内,所述卷帘50穿过夹紧槽520的开口;所述第二重力杆52的两端设置夹紧盖521夹紧,所述第二重力杆52的中间设置挂钩53,所述挂钩53可勾于汽车的某一部位上,也可在挂钩53安装连接挂绳,使得遮阳帘的使用更加稳定、可靠;如此,简单、方便、实用、可靠。
所述卷帘50向上回缩时,最大距离为第二重力杆52至受限于让位槽101的距离;如此,重力杆的设计限定了卷帘50的最大回缩行程,保证了装置的稳定性、可靠性。
接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及滚珠43的运行轨迹进一步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通常,转轴20不转动时,所述滚珠43位于卡槽4213或内环导槽4212内;使用者施加拉力使转轴20正向转动(顺时针转动)、遮阳帘的卷帘50向下展开:在第二端座40内,所述转盘42相对第一壳体41转动;所述滚珠43沿转盘42的环形导槽421运动:所述滚珠43由内环导槽4212进入外环导槽4211,所述滚珠43在外环导槽4211沿着外环导槽4211正向循环转动(附图6中为顺时针转动),所述卷帘50一直往下展开;
如图7所示,卷帘50往下展开时,当使用者停止施加拉力时,所述滚珠43在扭簧31的作用下,滚珠43反向运动(逆时针转动),卷帘向上回缩,滚珠43进入卡槽4213位置,卷帘50停止向上回缩,实现自锁;
如要继续展开卷帘50,需重新对转轴20施加向下拉力,使得:滚珠43由内环导槽4212进入外环导槽4211,之后在外环导槽4211沿着外环导槽4211正向转动(顺时针转动);可参照图6及相应文字描述。
如图8所示,如果要卷帘50向上回缩需施加一个反向拉力,使得滚珠43沿逆时针方向进入内环导槽4212,所述滚珠43在内环导槽4212中一直沿着内环导槽4212沿逆时针方向循环转动,卷帘50继续回缩;如图9所示,可再次施加反向力,使得:滚珠43再次进入卡槽4213位置,所述转轴20停止转动、卷帘50停止回缩。
如图1至图3,以及图10和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吸盘组件,通常,所述筒壳10的一侧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吸盘组件;所述吸盘组件装设于筒壳10的后侧,所述吸盘组件包括连接件61和吸盘62,所述吸盘62通过螺钉连接于连接件61的后侧,所述连接件61连接于筒壳10的同一侧面。此处,螺钉是镶嵌成型式埋设于吸盘62的连接端,优选地,螺钉的钉头具有若干过胶孔,以加强吸盘62与钉头的连接稳固性,螺钉的螺杆部露出吸盘62,这样,利用螺杆,将吸盘62螺合连接于连接件61。所述吸盘62的吸合端端口具有向外延伸设置的拉条6201,这样,当需要移动遮阳帘时,可以依靠拉动拉条6201,快速地取下吸盘62,方便调整安装位置。
实施例二:
如图12所示,其与实施例一的主要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让位槽101设置于筒壳10下端的一侧,具体指远离筒壳安装侧,减少卷帘50在展开或者收缩时卷帘50与让位槽101的两侧边的相对摩擦,相较传统让位槽101设置于筒壳的下侧中间,对卷帘50的两面都造成了摩擦损失,更加有效的保护了卷帘50;避免了在卷帘50上留下过多刮痕。
实施例三:
如图13至图15所示,其与实施例一的主要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连接件61上设置有万向球63,所述吸盘62连接于万向球63,具体而言,在吸盘62的连接端设置有球形凹腔,球形凹腔大于万向球63的半球形,以使得球形凹腔的前端开口是小于万向球63的最大截面。如此可实现吸盘62的多个角度的调整,所述吸盘62吸附于被吸附件70时,通过角度调整,可以实现多种曲面的吸附,更加稳固,尤其是吸附于曲面时,吸附能力的增强更加能够体现。
实施例四:
如图16所示,其与实施例三的主要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万向球63的后端设置限位槽,具体地说,是轴向延伸的长形限位槽631;在吸盘62的球形凹腔前侧设置相应的第一限位柱621;所述限位槽631的长度方向和筒壳10的长度方向相同(均指横向),所述第一限位柱621可在长形限位槽631横向转动;从而实现在调整吸盘62吸附角度的同时,防止其纵向偏移角度太多,导致吸盘62受力掀起,吸附能力下降;
实施例五:
如图17所示,其与实施例三的主要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万向球63的后端设置开口向后的球冠状限位槽632(优选半球状),在吸盘62的球形凹腔前侧设置相应的第二限位柱622,利用第二限位柱622伸入球冠状限位槽632内,转动时,所述第二限位柱622受限于球冠状限位槽632的开口周缘;如此,可减小吸盘62的转动角度;通常,通过设置开口的大小,可使得:吸盘62各方向的转动角度低于某个设定值;优选的,所述吸盘62各方向的最大转动角度低于30度。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设置在转轴的两端分别安装第一端座、第二端座;所述第一端座上设置扭簧;所述第二端座上设置第一壳体和转盘;在第一壳体上设置限位槽,限位槽内装设滚珠;所述转盘上设置环形导槽和卡槽;通过滚珠在限位槽内和环形导槽的配合以及扭簧的作用;使得遮阳帘的展开或者回缩实现即拉即停,同时,利用转盘和第一壳体的轴向相对面来设置环形导槽、限位槽,其占用空间小,使得转轴上供卷帘卷绕利用率尽量做到最大,有利于对整个遮阳帘的占用空间的控制,收卷后的遮阳帘产品,整体长度得到缩小,制作成本、运输及存放管理成本均相应降低;
其次,通过设置第二壳体,在第二壳体和转盘之间设置阻尼,使得遮阳帘的展开或者回缩平缓顺畅、稳定;
再者是,通过对吸盘组件的巧妙设计,使得吸盘能够稳固的吸附于多种曲面,且吸盘组件的结构简单,适于推广使用;
以及,通过在筒壳下端的远离筒壳安装侧设置让位槽,更加有效的保护了卷帘,避免了在卷帘上留下过多刮痕。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遮阳帘的即拉即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壳(10)、转轴(20)、第一端座(30)、第二端座(40);所述转轴(20)装设在筒壳(10)内,所述第一端座(30)、第二端座(40)分别装设在筒壳(10)的两端且分别和转轴(20)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端座(30)设置有扭簧(31),所述扭簧(31)伸入转轴(20)内和转轴(20)配合以提供转轴(20)复位弹力;
所述第二端座(40)包括第一壳体(41)、转盘(42),所述第一壳体(41)、转盘(42)的轴向相对面分别设置有限位槽(411)、环形导槽(421),所述转盘(42)和转轴(20)同步联动,所述转盘(42)相对第一壳体(41)可转动安装连接;所述限位槽(411)内设置有可活动的滚珠(43),所述滚珠(43)在限位槽(411)内沿环形导槽(421)运动;所述环形导槽(421)上设置有卡槽(4213),当滚珠(43)沿环形导槽(421)进入卡槽(4213)时,控制装置实现自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遮阳帘的即拉即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导槽(421)包括外环导槽(4211)、内环导槽(4212),所述内环导槽(4212)的导槽深度大于外环导槽(4211)的导槽深度;所述卡槽(4213)设置于外环导槽(4211)与内环导槽(4212)间的过渡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遮阳帘的即拉即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包括有间距布置的第一过渡段(4214)、第二过渡段(4215),所述第一过渡段(4214)具有构成V形的第一斜槽(4216)和第二斜槽(4217),第一斜槽(4216)和第二斜槽(4217)两者的一端分别连接外环导槽(4211)、内环导槽(4212),第一斜槽(4216)和第二斜槽(4217)两者的另一端汇合,卡槽(4213)设置于汇合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遮阳帘的即拉即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渡段(4215)则设置为斜槽结构直接连接外环导槽(4211)、内环导槽(42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遮阳帘的即拉即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42)相对第一壳体(41)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壳体(44),所述第二壳体(44)和转盘(4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壳体(44)和转盘(42)的安装面之间设置有阻尼(4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遮阳帘的即拉即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壳(10)的下端居中或远离筒壳(10)安装侧开设有让位槽(101)供卷帘(50)穿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遮阳帘的即拉即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壳(10)的一侧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吸盘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遮阳帘的即拉即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组件包括连接件(61)和吸盘(62),所述连接件(61)连接于筒壳(10)的一侧,所述连接件(61)设置有万向球(63),在吸盘(62)的连接端设置有球形凹腔,球形凹腔大于万向球(63)的半球形,所述吸盘(62)通过球形凹腔与相应万向球(63)适配以调节吸附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遮阳帘的即拉即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球(63)的后端设置沿筒壳(10)的轴向延伸的长形限位槽(631),在吸盘(62)的球形凹腔前侧设置相应的第一限位柱(621);所述第一限位柱(621)在长形限位槽(631)可横向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遮阳帘的即拉即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球(63)的后端设置开口向后的球冠状限位槽(632),在吸盘(62)的球形凹腔前侧设置相应的第二限位柱(622),所述第二限位柱(622)伸入球冠状限位槽(632)内,转动时,所述第二限位柱(622)受限于球冠状限位槽(632)的开口周缘,以控制吸盘(62)各方向的最大转动角度。
CN202020532687.4U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用于遮阳帘的即拉即停控制装置 Active CN2124730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32687.4U CN212473033U (zh)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用于遮阳帘的即拉即停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32687.4U CN212473033U (zh)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用于遮阳帘的即拉即停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73033U true CN212473033U (zh) 2021-02-05

Family

ID=74450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32687.4U Active CN212473033U (zh)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用于遮阳帘的即拉即停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730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62494B2 (en) Coilable shade
EP3039217B1 (en) Device for adjusting fabric angle of double fabric blinds
CN108699891B (zh) 方便安装的卷帘
US9127500B2 (en) Cord-winding device for venetian blind
CN104080374B (zh) 用于窗罩的无线可伸缩式卷帘
AU2007100132A4 (en) Folding device for cordless blind
CN110630165B (zh) 一种可电动和手动调节的窗帘驱动器
CN212473033U (zh) 一种用于遮阳帘的即拉即停控制装置
CN212796476U (zh) 一种遮阳帘吸盘安装结构
CN110884328B (zh) 卷管蓄能缓冲装置
CN207553931U (zh) 一种中空玻璃百叶窗的助力结构
GB2535506A (en) Retractable blind system
CN210343191U (zh) 用于收放卷帘的卷帘器
CN110217082A (zh) 一种用于汽车侧窗的抽拉式遮阳帘
CN109869088B (zh) 用于收放卷帘的卷帘器
CN203742413U (zh) 一种水平驱动装置及采用该装置工作的水平驱动卷帘
CN110353459B (zh) 一种拉珠式窗帘装置
US20090195034A1 (en) Sunshade assembly
CN210502220U (zh) 一种自由伸缩式卷轴
CN215804291U (zh) 一种卷帘制头及无绳卷帘
CN213167652U (zh) 一种汽车遮阳帘总成一体化成型装置
CN215398107U (zh) 一种抽拉便携式汽车遮阳板
CN210659883U (zh) 一种用于卷帘的装置
CN210483497U (zh) 一种卷收窗帘
CN209976428U (zh) 一种卷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2nd floor, building B, Beisi intelligent park, 2008 Xuegang Road, Gangtou community, Bantian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505, building 3, Yunli intelligent park, No.5, middle Changfa Road, Yangmei community, Bantian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Beihang Technology Co.,Ltd.